期刊文献+
共找到376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process-level hierarchical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 (SDA) of energy consumption in an integrated steel plant 被引量:3
1
作者 刘骁浚 廖胜明 +1 位作者 饶政华 刘刚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2期402-412,共11页
A hierarchical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SDA) model has been developed based on process-level input-output(I-O) tables to analyze the drivers of energy consumption changes in an integrated steel plant during 2... A hierarchical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SDA) model has been developed based on process-level input-output(I-O) tables to analyze the drivers of energy consumption changes in an integrated steel plant during 2011-2013. By combining the principle of hierarchical decomposition into D&L method, a hierarchical decomposition model for multilevel SDA is obtained. The developed hierarchical IO-SDA model would provide consistent results and need less computation effort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SDA model. The decomposition results of the steel plant suggest that the technology improvement and reduced steel final demand are two major reasons for declined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The technical improvements of blast furnaces, basic oxygen furnaces, the power plant and the by-products utilization level have contributed mostly in 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A major retrofit of ancillary process units and solving fuel substitution problem in the sinter plant and blast furnace are important for further energy saving. Besides the empirical results, this work also discussed that why and how hierarchical SDA can be applied in a process-level decomposition analysis of aggregated indica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 input-output table energy consumption embodied energy integrated steel pla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f Energy Consumption for China's Thermal Power Generation 被引量:11
2
作者 YANG Yongping YANG Zhiping XU Gang WANG Ningling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I0001-I0016,共16页
关键词 消费现状 能源分布 中国 热发电 展望 火力发电机组 煤炭生产 节能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ergy Consumption by Rural Households in Northern Hunan 被引量:1
3
作者 LI Lin,ZHOU Jin,ZHANG Guo-qiang(Research Center for Building Environment and Energy Saving,Hunan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082,China)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82-185,共4页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household energy consumption in rural districts in northern Hunan and to help explore the sustainable and ecological energy policy.Questionnaires were used to acquire the de...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household energy consumption in rural districts in northern Hunan and to help explore the sustainable and ecological energy policy.Questionnaires were used to acquire the details of energy consumption,and the electricity equivalent calculation was used in the energy statistics in four villages.The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se four villages is influenced by the economic condition,geographic position and landform and the local custom.The traditional biomass energy and coal briquette are the primary energy source for cooking and heating,but they are used in a very low efficiency and result in poor IAQ.For sustainability,further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optimiz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with the efficient use of biomass energy,coal and electri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ucture AMOUNT RURAL energy consumption NORTHERN HUN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rovement and Primary Application of Theory of Fuel Specific Consumption
4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I0001-I0018,共18页
关键词 化石燃料 应用 消费 能量转换系统 火用分析 相互作用 能源消耗 气体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5
作者 李静 王坤 +4 位作者 陈奕伶 李佳音 曹永强 崔铁军 陈睿山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62,共9页
为核算京津冀地区的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基于2000—2019年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费数据,采用《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的计算方法,测算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并采用MK趋势法和突变点法分析碳排放量的变化特征,采用卡亚模型和... 为核算京津冀地区的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基于2000—2019年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费数据,采用《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的计算方法,测算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并采用MK趋势法和突变点法分析碳排放量的变化特征,采用卡亚模型和LMDI算法分析各区域的能源结构和碳排放量影响因素贡献的差异.结果表明:①2000年以来,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增长速率明显变缓,自2011年起,碳排放增长率控制在3.72%以下.②2000—2019年,能源结构整体上得到优化,电力和天然气的占比分别从8%和1%提高到13%和10%,煤炭和石油的占比分别从67%和24%下降到57%和20%.③北京、天津和河北处于“双碳”目标的不同阶段,北京碳排放量已经到达峰值并呈下降趋势,天津接近“碳达峰”目标,而河北碳排放量尚未“达峰”,但增速显著放缓.④整体上,能源消费强度和能源结构对碳排放起到抑制作用,经济发展和人口规模对碳排放起到拉动作用.未来要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并实施京津冀各区差异化CO_(2)减排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地区 碳排放 能源消费 能源结构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耗能型外挂混凝土墙板节点力学性能研究
6
作者 隋伟宁 刘建山 +1 位作者 朱琳 张哲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9-228,共10页
研究水平荷载作用下外挂混凝土墙板摩擦耗能型连接节点的力学性能,以解决地震作用下,因外挂混凝土墙板与钢框架间变形能力不一致而导致墙板过早脱落等次生灾害问题,同时提高外挂墙板-钢框架结构体系的力学能力。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 研究水平荷载作用下外挂混凝土墙板摩擦耗能型连接节点的力学性能,以解决地震作用下,因外挂混凝土墙板与钢框架间变形能力不一致而导致墙板过早脱落等次生灾害问题,同时提高外挂墙板-钢框架结构体系的力学能力。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考察了预紧力对采用该类节点的结构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预紧力增大可提高钢框架结构体系的刚度、屈服承载力和峰值承载力;结构体系在加载初期以摩擦耗能为主;随着荷载的增加,当钢框架发生塑性变形后,主要以塑性耗能为主;增加螺栓预紧力,可以减少结构在同级荷载作用下节点耗能贡献损失,同时增加结构在大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总耗能量。当螺栓预紧力不小于100kN时,墙板损伤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在中震作用下,该摩擦耗能连接节点满足以摩擦节点耗能为主、框架塑性耗能为辅的设计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 装配式 摩擦耗能 节点耗能比 耗能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数据开放对城市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城市的证据
7
作者 吕一清 杨磊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6-76,共11页
公共数据开放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推动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实现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以我国城市是否上线公共数据开放平台为准自然实验,以2006~2023年280个城市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 公共数据开放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推动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实现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以我国城市是否上线公共数据开放平台为准自然实验,以2006~2023年280个城市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公共数据开放能否提升城市能源利用效率。研究发现:公共数据开放能显著提升城市能源利用效率,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公共数据开放能够通过促进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提升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进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非资源型、高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高创新创业能力的城市开展试点政策对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作用更显著。本文研究结论对相关部门制定公共数据开放、绿色技术创新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等城市能源效率提升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数据开放 能源利用效率 绿色技术创新 能源消费结构 非资源型城市 数字经济 创新创业能力 多期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低温挤出与能耗管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蒋新沛 黄天宇 +5 位作者 魏兴岳 张鹏 王世龙 王世檩 杨卫民 鉴冉冉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117,共7页
高分子聚合物(例如橡胶、塑料)因自身导热性差和黏性耗散明显,在挤出成型过程中温升十分显著。温度过高可能会增加聚合物热历程、高温氧化断链、破坏材料原始性能、增加能耗等,从而影响聚合物制品的成型品质。鉴于此,本文分析了聚合物... 高分子聚合物(例如橡胶、塑料)因自身导热性差和黏性耗散明显,在挤出成型过程中温升十分显著。温度过高可能会增加聚合物热历程、高温氧化断链、破坏材料原始性能、增加能耗等,从而影响聚合物制品的成型品质。鉴于此,本文分析了聚合物挤出过程温升的产生原因,综述了国内外学者从机筒冷却装置、温控系统、螺杆结构优化等方向为低温挤出技术做出的贡献,以及在能耗管理方面的举措,最后展望了低温挤出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挤出 螺杆结构 冷却装置 温度控制 能耗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政策、能源消费与城市经济绿色转型
9
作者 刘小湘 邓纲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63,共10页
绿色金融政策作为推动地方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对能源消费强度降低与结构优化、城市经济绿色转型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11—2022年中国2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以中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 绿色金融政策作为推动地方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对能源消费强度降低与结构优化、城市经济绿色转型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11—2022年中国2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以中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绿色金融政策、能源消费与城市经济绿色转型三者的关系。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政策实施可显著推动城市经济绿色转型;机制分析发现,降低能源消费强度、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是绿色金融政策赋能城市经济绿色转型的两条重要传导路径;绿色金融政策对城市经济绿色转型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不仅能够推动本地城市经济绿色转型,还可推动相邻城市经济绿色转型;异质性分析发现,绿色金融政策对非老工业基地城市、非资源型城市、中心城市经济绿色转型的推动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政策 能源消费强度 能源消费结构 城市经济绿色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耗往复式膜生物反应器系统的中试应用研究
10
作者 汤凯 宋灿辉 +6 位作者 曹茜斐 安天一 刘洋 周钒 杜桂泉 孙法迁 陈重军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7-735,共9页
以往复式振动膜生物反应器(VMBR)技术为核心,构建了低耗往复式膜生物反应器(LEP-N-MBR)中试系统,以处理污水处理厂A^(2)/O出水,污水处理量为350m^(3)/d.结果发现,整个运行阶段振动膜能耗仅为0.020(kW·h)/m^(3),MBR能耗得到极大降低... 以往复式振动膜生物反应器(VMBR)技术为核心,构建了低耗往复式膜生物反应器(LEP-N-MBR)中试系统,以处理污水处理厂A^(2)/O出水,污水处理量为350m^(3)/d.结果发现,整个运行阶段振动膜能耗仅为0.020(kW·h)/m^(3),MBR能耗得到极大降低.当系统污泥浓度(MLSS)为3000mg/L时TN和COD去除率分别为53.78%和61.76%,出水NH_(4)^(+)-N仅为0.51mg/L;而MLSS为6000mg/L时,出水NH_(4)^(+)-N浓度升高至2.07mg/L,同时相较于MLSS为3000mg/L时,膜运行周期缩短33.3%.批次测试显示,系统污泥的最高氨氧化速率和反硝化速率分别为3.65,5.55mg/(g·h).高通量测序表明,低营养环境下,往复振动膜促进了膜表面有机物的释放,被Hyphomicrobium以及norank_f__Microtrichaceae等利用代谢强化了脱氮效果.低耗高效的中试LEP-N-MBR系统可为城镇污水处理厂提供技术新视角与理论指导,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往复式振动膜生物反应器 脱氮除碳 微生物群落结构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新基建与碳排放强度:内在机制与经验证据
11
作者 苏晨晨 王飞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43,共8页
探索数字新基建与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关系,对推动数字化转型与绿色低碳发展协同共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双碳”目标双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并实证检验数字新基建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数字... 探索数字新基建与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关系,对推动数字化转型与绿色低碳发展协同共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双碳”目标双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并实证检验数字新基建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数字新基建与碳排放强度之间存在倒“N”型关系。(2)数字新基建通过能源消耗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间接影响碳排放强度。(3)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数字新基建与碳排放强度之间呈现倒“N”型关系,而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数字新基建对碳排放强度的非线性影响不显著。分维度来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呈倒“N”型,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对碳排放强度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新基建 碳排放强度 能源消耗 结构效应 技术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层式单颗粒-惯容系统减振控制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
12
作者 孙澔鼎 何浩祥 +1 位作者 程扬 高晓建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8-43,81,共17页
传统单颗粒阻尼器存在颗粒半径过大、空间占用率高等局限,多颗粒阻尼器存在启振条件苛刻、动量交换效率低等不足。为提升颗粒阻尼器的减震性能,提出将叠层式单颗粒阻尼器(stacked single particle damper, SSPD),并将其与齿轮齿条惯容... 传统单颗粒阻尼器存在颗粒半径过大、空间占用率高等局限,多颗粒阻尼器存在启振条件苛刻、动量交换效率低等不足。为提升颗粒阻尼器的减震性能,提出将叠层式单颗粒阻尼器(stacked single particle damper, SSPD),并将其与齿轮齿条惯容装置相结合,进而形成叠层式单颗粒惯容减振系统(stacked single particle-inerter damping system, SSPIS)。在深入分析颗粒各阶段受力状态的基础上,剖析SSPIS减振机理,构建SSPIS-结构系统力学模型,并提出该力学模型的数值模拟流程。为验证SSPIS理论力学模型与数值模拟分析流程的准确性,并探究SSPIS对受控结构的真实减震控制效果,制作钢框架模型结构,完成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动力试验与理论结果表明:将惯容装置布置于SSPD中可显著提升颗粒与结构的动量交换效率,增大其表观质量与耗能能力,拓宽SSPIS的减振频带。相较于传统颗粒阻尼器,SSPIS在各类场地地震作用下均可对受控结构产生良好的控制效果,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振动控制 颗粒阻尼器 惯容 碰撞耗能 振动台试验 惯容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SN中基于聚类树的负载平衡算法
13
作者 许瀚 童英华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40-1647,共8页
针对无线传感网络在实际应用中网络能耗不均匀、传感器节点容易失效以及网络生命周期短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聚类树的负载平衡算法(load balancing algorithm based on cluster tree, LBACT)。基于聚类树将网络中的节点划分为多层结构,... 针对无线传感网络在实际应用中网络能耗不均匀、传感器节点容易失效以及网络生命周期短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聚类树的负载平衡算法(load balancing algorithm based on cluster tree, LBACT)。基于聚类树将网络中的节点划分为多层结构,通过立即转发机制降低聚类树的高度;使用平衡算法对构造的聚类树进行多轮次负载平衡,在汇聚节点的控制下,通过每个节点多次运行负载平衡算法,使网络中的节点负载平衡。仿真结果表明,相比LEACH(low-energy adaptive clustering hierarchy)和CBSHA(component based self-healing approach),提出的算法能够有效均衡节点能耗,延长网络的稳定期、生命周期,提高网络的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网络 容错 聚类树 能耗均衡 负载平衡 网络结构 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AM-TPB模型的老年人新能源车消费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14
作者 唐俊玥 韩少华 +2 位作者 张慧仪 段岷星 谭素琴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20-127,207,共9页
目的识别和分析老年人对新能源车消费意愿的影响因素,明确他们在消费新能源车时的主要动机和面临的挑战。方法首先以C-TAM-TPB模型为基础引入了一系列变量构建了一个全面的分析框架;其次通过调查问卷收集了403位5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样本... 目的识别和分析老年人对新能源车消费意愿的影响因素,明确他们在消费新能源车时的主要动机和面临的挑战。方法首先以C-TAM-TPB模型为基础引入了一系列变量构建了一个全面的分析框架;其次通过调查问卷收集了403位5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样本数据;最后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样本数据。结果风险感知、环境意识、感知成本以及政策支持能够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消费行为意向。尽管感知易用性对行为意向的直接作用不明显,但通过对感知风险的降低,可以间接地对其起到推动作用。结论降低老年人的感知风险和感知成本,增强他们的环境意识以及提供政策支持是激发其消费意愿的关键。同时,提高新能源车的易用性亦可间接增强其行为意愿。相关结论不仅拓宽了行为意向理论与技术接受模型相关的学术应用范围,也有助于设计师、制造商和政策制定者根据老年细分市场来调整相应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AM-TP模型 老年人新能源车消费 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观混凝土试件单位面积破坏能研究
15
作者 梁昕宇 武增彪 李文海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5-90,共6页
为研究混凝土试件在不同加载条件下强度变化,基于最小耗能原理,从细观混凝土单位面积破坏能角度研究,通过对拉、压、弯、扭不同破坏模式的混凝土试件,应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采用双折线损伤本构模型,模拟分析不同加载条件下混凝土试件... 为研究混凝土试件在不同加载条件下强度变化,基于最小耗能原理,从细观混凝土单位面积破坏能角度研究,通过对拉、压、弯、扭不同破坏模式的混凝土试件,应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采用双折线损伤本构模型,模拟分析不同加载条件下混凝土试件破坏形态,以及加载过程中各试件破坏面积和破坏能量,定量计算各破坏模式下单位面积破坏能,并分析不同破坏模式下破坏面积和破坏消耗能量之间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同破坏模式下,混凝土试件破坏面积不同,破坏过程中消耗能量不同,其强度也不同;但是破坏过程中,不管其破坏模式如何变化,其单位面积破坏能W不变,为一常数,其值大小与细观混凝土各相材料的物理性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材料 最小耗能理论 破坏面积 破坏能 双折线损伤本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动趋势预测
16
作者 李洪兵 刘琴 +1 位作者 韩咪 吴小东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25,共10页
准确掌握能源消费演变趋势,对有序推进碳达峰目标至关重要。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深度分析我国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精确提取有效信息,剔除与能源消费量关联程度不高且存在显著多重共线性问题的影响因素,挖掘能源消费有效影响因素。在灰色GM... 准确掌握能源消费演变趋势,对有序推进碳达峰目标至关重要。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深度分析我国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精确提取有效信息,剔除与能源消费量关联程度不高且存在显著多重共线性问题的影响因素,挖掘能源消费有效影响因素。在灰色GM(1,N)模型中引入对数化思想,基于有效的重要影响因素,构建对数化灰色GM(1,N)模型,并用其精准刻画我国能源消费演变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煤炭和石油消费影响最大的有效因素分别是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人均收入是天然气和电力消费影响最大的有效因素。(2)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将呈倒U型发展趋势,2031年将达到峰值67亿t标准煤。其中,煤炭消费将在2027年达到峰值33亿t标准煤,到2035年将快速降至25亿t标准煤。石油消费将在2026年达到峰值11亿t标准煤,到2035年降至约7亿t标准煤。天然气消费保持6%以上的增长率,到2035年增至11亿t标准煤。电力消费维持4%以上的中高速发展态势,到2035年高达21亿t标准煤。(3)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将由“一大三小”的传统消费模式,到2035年逐渐形成煤炭、油气、电力“三分天下”的新格局,届时高碳能源消费占比降至49%,我国能源消费迈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时期。(4)灰色综合关联分析法能精准描述能源消费量与影响因素间的关联水平,挖掘出潜在的有用信息,基于有效影响因素建立的对数化灰色GM(1,N)模型预测精度高,可为其他地区能源消费趋势预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结构 影响因素 消费预测 灰色关联度 GM(1 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城市建设对地区能源错配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17
作者 靳卫东 郑浩天 范玉莹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4-115,共12页
在当前能源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的背景下,改善能源要素错配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至关重要。近年来,信息技术与城市治理相结合所衍生的智慧城市发展模式被视为优化地区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但其能否解决能源错配问题却缺乏... 在当前能源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的背景下,改善能源要素错配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至关重要。近年来,信息技术与城市治理相结合所衍生的智慧城市发展模式被视为优化地区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但其能否解决能源错配问题却缺乏足够关注。基于2007—2022年城市面板数据,以智慧城市政策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智慧城市建设对地区能源错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智慧城市建设有助于缓解地区能源错配,且该效应在南方城市、东部城市、非资源型城市和非老工业基地城市中更加明显。机制分析表明,智慧城市建设会分别通过激发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活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居民消费模式的数字化变革来降低地区能源错配程度。研究结论为相关部门如何通过城市数字化治理方式来保障能源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 能源错配 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 消费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企业出海与碳排放效率
18
作者 谢慧敏 李春顶 李董林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5-65,共11页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从微观企业视角研究碳排放效率已成为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作为制造业大国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国,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绿色转型对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07-2014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样本,利...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从微观企业视角研究碳排放效率已成为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作为制造业大国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国,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绿色转型对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07-2014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样本,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企业出海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企业出海会显著降低碳排放效率,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检验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企业出海对碳排放效率的负向影响在大规模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和电力消耗企业中更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打破市场分割有助于改善中国制造业企业出海对碳排放效率的负向影响,尤其能够提高东部地区电力消耗企业的碳排放效率。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更好发挥国内统一大市场作用、推动中国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提供了经验证据,同时也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企业出海 碳排放效率 市场分割 能源消费结构 电力脱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供降碳目标下能源转型模式及转型时点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兵 陆峰 +3 位作者 管欣梦 邓凯磊 张露 姜鑫茹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18,共11页
应对气候变化目标要求全球能源系统进行广泛而深刻的转型。由于资源禀赋、能源战略、技术水平等差异,各国能源转型进程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特征。通过对主要国家能源转型特征与减煤路径的分析,归纳了4种典型模式:能效提高模式、增气减煤... 应对气候变化目标要求全球能源系统进行广泛而深刻的转型。由于资源禀赋、能源战略、技术水平等差异,各国能源转型进程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特征。通过对主要国家能源转型特征与减煤路径的分析,归纳了4种典型模式:能效提高模式、增气减煤模式、煤炭洁净利用模式、新能源替代模式,不同模式在不同时间点上与经济社会发展交互影响形成了国际能源转型的内在驱动机制。采用面板数据模型识别了影响能源转型模式的重要因素,并利用历史趋势分析方法对我国化石能源消费“拐点”与减煤时间节点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当人均GDP达到25500美元时,发达国家即出现化石能源减少拐点。国家创新指数和城镇化与煤炭消费占比呈负相关,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与煤炭消费占比呈正相关。我国预计减煤时间范围在2028-2035年,化石能源消费减少时点在2040年左右。考虑到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资源禀赋,我国能源转型目标的实现须依赖于煤炭洁净利用为主的转型路径,大力发展低碳化现代煤基能源体系,改变传统煤炭利用理念与方式,为未来多能耦合的新型能源体系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供降碳 能源转型 面板数据模型 减煤路径 能源消费结构 现代煤基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对能源环境效率的影响机制与空间效应 被引量:15
20
作者 王亮 昝琳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5-59,共15页
在“双碳”约束日益紧迫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现实背景下,数字普惠金融成为城市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可持续增长极。使用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测算中国2011-2020年273个地级市能源环境效率,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能源环境效... 在“双碳”约束日益紧迫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现实背景下,数字普惠金融成为城市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可持续增长极。使用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测算中国2011-2020年273个地级市能源环境效率,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能源环境效率的空间效应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能源环境效率呈现出正向空间依赖特征,本地区能源环境效率的提高可以对空间关联地区的能源环境效率产生积极影响。(2)数字普惠金融提高了本地区的能源环境效率,且对周边地区的能源环境效率具有显著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3)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推动节能降耗、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和优化产业结构三条途径提高能源环境效率,并且数字普惠金融能通过这三条途径同时提高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的能源环境效率。(4)数字普惠金融对能源环境效率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在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维度、500km范围内、大型城市、非老工业基地和东部城市更加明显。研究结论为中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金融服务优化路径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能源环境效率 节能降耗 绿色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优化 空间影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