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mplified prediction model for light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office building scheme design
1
作者 余琼 周潇儒 +1 位作者 林波荣 朱颖心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S1期28-32,共5页
At the scheme design stage,the potential of daylighting is significant due to the saving for electric lighting use. There are few simple tools for architects to optimize the daylighting design. Therefore,it is useful ... At the scheme design stage,the potential of daylighting is significant due to the saving for electric lighting use. There are few simple tools for architects to optimize the daylighting design. Therefore,it is useful to develop a design guideline related to the evaluation of lighting energy saving potential and sunlight design strateg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s of different artificial lighting control methods and design parameters on daylighting. A direct correlation between lighting energy consumption and parameters such as orientations,window to wall ratio (WWR) and perimeter depth is established. A simplified prediction model is proposed to estimate lighting energy consumption with the given perimeter depth,WWR,and window transparency. Validation of the model is carried out compared with detailed lighting simulation software for an office building. After the variation analysis for these parameters,design advises for the daylighting design at scheme design phase are summari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YLIGHTING prediction model LIGHTING energy consumption energy-SAVING design GUIDEL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act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control strategies based on non-steady-state and steady-state Wells-Riley models on airborne transmission and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被引量:2
2
作者 SHA Hao-han ZHANG Xin QI Da-ha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7期2415-2430,共16页
Ventilation is an effective solution for improving indoor air quality and reducing airborne transmission.Buildings need sufficient ventilation to maintain a low infection risk but also need to avoid an excessive venti... Ventilation is an effective solution for improving indoor air quality and reducing airborne transmission.Buildings need sufficient ventilation to maintain a low infection risk but also need to avoid an excessive ventilation rate,which may lead to high energy consumption.The Wells-Riley(WR)model is widely used to predict infection risk and control the ventilation rate.However,few studies compared the non-steady-state(NSS)and steady-state(SS)WR models that are used for ventilation control.To fill in this research gap,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effects of th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control strategies based on NSS/SS WR models on the required ventilation rates to prevent airborne transmission and related energy consumption.The modified NSS/SS WR models were proposed by considering many parameters that were ignored before,such as the initial quantum concentration.Based on the NSS/SS WR models,two new ventilation control strategies were proposed.A real building in Canada is used as the case study.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under a high initial quantum concentration(e.g.,0.3 q/m^(3))and no protective measures,SS WR control underestimates the required ventilation rate.The ventilation energy consumption of NSS control is up to 2.5 times as high as that of the SS contr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ilding ventilation Wells-Riley model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airborne transmis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Calculation Models of Coal Comminution Energy Consumption 被引量:1
3
作者 LIU Xuemin WU Yuxin +1 位作者 LU Junfu YUE Guangxi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I0001-I0018,共18页
China has long been a coal-based energyconsumption country.The coal's combustion process andits particle size are closely related.Because there are stilldifficulties in understanding and mastering the energyconsum... China has long been a coal-based energyconsumption country.The coal's combustion process andits particle size are closely related.Because there are stilldifficulties in understanding and mastering the energyconsumption of comminution,the economic fineness tobalance comminution and burning is mainly obtainedaccording to experience.With the increasingly wide andextensive use of coal,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coalcomminution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Inthis paper,the research on energy consumption ofcomminution is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to provide areference for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coalcommin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comminution energy consumption model prediction particle siz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and forecast of residential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hongqing on carbon emissions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沁 刘猛 钱发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S1期214-218,共5页
Carbon emissions mainly result from energy consumption. Carbon emissions inevitably will increase to some extent with economic expansion and rising energy consumption. We introduce a gray theory of quantitative analys... Carbon emissions mainly result from energy consumption. Carbon emissions inevitably will increase to some extent with economic expansion and rising energy consumption. We introduce a gray theory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Chongqing,China,on the impact of carbon emission factors. Three impacts are analyzed,namely per capita residential housing area,domestic water consumption and the rate of air conditioner ownership per 100 urban households. The gray prediction model established using the Chongqing carbon emission-residential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forecast model is sufficiently accurate to achieve a measure of feasibility and applic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emissions FACTOR analysis GRAY prediction model RESIDENTIAL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PC的低碳建筑光储系统能源管理方法研究
5
作者 毛睿 向昆 +4 位作者 范李平 赵剑楠 王灿 席磊 马辉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87,共8页
在对低碳建筑内的能源进行管理时,大多数研究采用最大化能源自耗的控制方式.在该控制下,低碳建筑内的光储系统往往在低电价时段内对储能系统进行充电,从而实现最小化能源账单的目的.但该方法会使得储能系统的充电时间与光伏出力高峰相错... 在对低碳建筑内的能源进行管理时,大多数研究采用最大化能源自耗的控制方式.在该控制下,低碳建筑内的光储系统往往在低电价时段内对储能系统进行充电,从而实现最小化能源账单的目的.但该方法会使得储能系统的充电时间与光伏出力高峰相错开,导致光伏所产生的电力不能被用户充分利用而传输至电网中,造成光伏出力的浪费.针对这一现象,本文首先构建了基于时间卷积网络(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TCN)的光伏出力及用户需求预测模型,之后根据预测结果利用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对低碳建筑内的能源进行优化管理.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外部电网电量的输入,MPC间接迫使光伏发电尽可能地被用户自己所消耗,同时为了延长储能系统的寿命,在控制时会尽量避免其长期处于高荷电状态.最后通过仿真分析证明,所采用的低碳建筑能源管理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光伏的利用率并延长储能系统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建筑 能源管理 预测模型 储能系统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屋顶光伏热效应的短期净负荷预测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芬 李雨欣 +3 位作者 王亚维 孙改平 刘蓉晖 屈爱芳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6-156,共11页
对于隔热性能差、表面积大的低层工业建筑,其屋顶光伏组件的遮阳保温效应会对建筑日负荷的大小、波动规律产生巨大影响。然而,净负荷预测的研究大多着眼于负荷与光伏的单一特征,鲜少考虑光伏对负荷的热效应。针对以上不足,文中以上海某... 对于隔热性能差、表面积大的低层工业建筑,其屋顶光伏组件的遮阳保温效应会对建筑日负荷的大小、波动规律产生巨大影响。然而,净负荷预测的研究大多着眼于负荷与光伏的单一特征,鲜少考虑光伏对负荷的热效应。针对以上不足,文中以上海某地工业建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热平衡法构建光伏-屋顶集成传热模型,对光伏屋顶全年热效应进行计算,并通过相关性分析验证了逐时传热量、光伏电池温度分别与负荷、光伏出力具有较强的相关性。随后,为更准确地提取负荷的行为特征,文中基于传热量的波形特征对各个季节的日负荷进行聚类分析。最后,以传热特征作为输入要素,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作为预测算法,提出一种考虑屋顶光伏热效应的短期净负荷预测方法,对该建筑各个季节的净负荷数据进行预测建模计算和误差分析,并使用长短期记忆网络-注意力机制、长短期记忆网络与极限学习机进行横向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显著提升净负荷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能耗 屋顶光伏 热效应 传热模型 负荷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层模型预测控制的建筑与社区综合能源系统主从博弈协调优化
7
作者 张桂红 李俊贤 +2 位作者 张祥成 秦延宇 靳小龙 《全球能源互联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9-298,共10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层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的建筑与社区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community energy system,ICES)主从博弈协调优化方法。首先,采用热阻-热容网络对建筑用户采暖负荷的热动态特性进行了建模。其次,...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层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的建筑与社区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community energy system,ICES)主从博弈协调优化方法。首先,采用热阻-热容网络对建筑用户采暖负荷的热动态特性进行了建模。其次,提出了基于双层MPC的建筑与ICES协调优化模型,在兼顾ICES运营商和建筑用户的差异化利益诉求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了在协调优化过程中面临的风电和光伏出力、ICES运营商向上级能源系统购买能源的价格、室外温度和光照强度等预测数据的不确定性。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可合理平衡ICES和建筑用户的差异化利益诉求并有效应对协调优化中所面临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综合能源系统 建筑用户 热动态特性 主从博弈 模型预测控制 双层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洁能源预测与消纳分析模型研究进展
8
作者 程远林 余虎 +4 位作者 张舒 廖兴炜 张骁 张毅 刘昌会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5,共15页
精确的清洁能源发电功率预测是实现其高效利用的关键,然而,多种因素导致清洁能源发电功率波动剧烈,给功率预测带来巨大挑战。针对当前清洁能源大规模并网的需求,本文从多个角度探讨清洁能源发电功率预测模型的研究意义及其分类,对人工... 精确的清洁能源发电功率预测是实现其高效利用的关键,然而,多种因素导致清洁能源发电功率波动剧烈,给功率预测带来巨大挑战。针对当前清洁能源大规模并网的需求,本文从多个角度探讨清洁能源发电功率预测模型的研究意义及其分类,对人工智能技术在清洁能源发电功率预测领域的最新应用,包括传统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和组合方法进行对比和总结。此外,深入分析影响清洁能源接入的关键因素,探讨清洁能源消纳分析模型的技术发展,阐述与预测模型不同的侧重点和发展方向。最后,展望了清洁能源预测与消纳分析模型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其日益展现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能源 功率预测 预测模型 消纳 双碳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动趋势预测
9
作者 李洪兵 刘琴 +1 位作者 韩咪 吴小东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25,共10页
准确掌握能源消费演变趋势,对有序推进碳达峰目标至关重要。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深度分析我国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精确提取有效信息,剔除与能源消费量关联程度不高且存在显著多重共线性问题的影响因素,挖掘能源消费有效影响因素。在灰色GM... 准确掌握能源消费演变趋势,对有序推进碳达峰目标至关重要。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深度分析我国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精确提取有效信息,剔除与能源消费量关联程度不高且存在显著多重共线性问题的影响因素,挖掘能源消费有效影响因素。在灰色GM(1,N)模型中引入对数化思想,基于有效的重要影响因素,构建对数化灰色GM(1,N)模型,并用其精准刻画我国能源消费演变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煤炭和石油消费影响最大的有效因素分别是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人均收入是天然气和电力消费影响最大的有效因素。(2)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将呈倒U型发展趋势,2031年将达到峰值67亿t标准煤。其中,煤炭消费将在2027年达到峰值33亿t标准煤,到2035年将快速降至25亿t标准煤。石油消费将在2026年达到峰值11亿t标准煤,到2035年降至约7亿t标准煤。天然气消费保持6%以上的增长率,到2035年增至11亿t标准煤。电力消费维持4%以上的中高速发展态势,到2035年高达21亿t标准煤。(3)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将由“一大三小”的传统消费模式,到2035年逐渐形成煤炭、油气、电力“三分天下”的新格局,届时高碳能源消费占比降至49%,我国能源消费迈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时期。(4)灰色综合关联分析法能精准描述能源消费量与影响因素间的关联水平,挖掘出潜在的有用信息,基于有效影响因素建立的对数化灰色GM(1,N)模型预测精度高,可为其他地区能源消费趋势预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结构 影响因素 消费预测 灰色关联度 GM(1 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空气源热泵干燥能耗回归预测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仕 陈维汉 +5 位作者 杨明金 张原 李守太 蒲应俊 杨玲 宋卫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51,共11页
为了降低空气源热泵干燥过程能耗,研究了空气源热泵干燥能耗特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multivariat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MLRM)和BP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BPNN)模型来预测干燥工艺能耗。在分析干燥能耗影... 为了降低空气源热泵干燥过程能耗,研究了空气源热泵干燥能耗特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multivariat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MLRM)和BP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BPNN)模型来预测干燥工艺能耗。在分析干燥能耗影响特征参数的基础上,提出将干燥工艺过程进行切分处理的方法以降低数据获取难度。选取烘房设定温度、烘房设定湿度、烘房初始温度、烘房初始湿度、环境平均温度、环境平均湿度、物料质量和初始含水率8个特征参数作为模型输入,能耗和物料结束含水率作为模型输出。使用MLRM模型、BPNN模型和其他机器学习模型进行能耗预测,MLRM模型对能耗拟合的决定系数为0.739,对物料结束含水率拟合的决定系数为0.931;BPNN模型使用Sigmoid函数作为激活函数时对能耗拟合的决定系数最高,为0.828,使用Identity函数作为激活函数时对物料结束含水率拟合的决定系数最高,为0.942,拟合效果优于其他机器学习模型,能够满足实际生产需求。以复水豌豆为干燥对象设计加载物料65 kg、持续时间4 h的完整变温变湿干燥工艺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总能耗为15.066 kW·h,MLRM模型和BPNN模型的预测总能耗分别为14.476 kW·h、15.183 kW·h,预测精度分别为96.08%、99.23%;试验结束含水率为8.541%,MLRM模型和BPNN模型的预测结束含水率分别为9.560%、8.889%,预测精度分别为88.07%、95.93%。该研究提出了一种使用MLRM模型和BPNN模型对空气源热泵干燥能耗进行分段精准预测的有效手段,对于优化干燥工艺和降低干燥能耗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干燥 能耗模型 回归预测 机器学习 工艺切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模联动的多特征工件加工能耗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华 马超 +2 位作者 鄢威 朱硕 江志刚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71,共6页
在实际切削加工过程中材料去除率是不断变化的,现有将其视为恒量的能耗建模方法难以实现能耗准确预测。为了提高切削过程能耗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材料去除率的数模联动加工能耗预测方法。首先,基于切削过程刀具与工件的接触关系分... 在实际切削加工过程中材料去除率是不断变化的,现有将其视为恒量的能耗建模方法难以实现能耗准确预测。为了提高切削过程能耗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材料去除率的数模联动加工能耗预测方法。首先,基于切削过程刀具与工件的接触关系分析了切入、完全切入和切出阶段材料去除率变化规律,并对相应的加工能耗特性进行了分析;其次,提出了数据驱动的刀具切入,切出阶段加工能耗预测方法,以及模型驱动的完全切入阶段加工能耗预测方法,实现加工过程能耗准确预测;最后,利用实验案例验证了所提模型及方法的有效性,为今后研究能耗预测精度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模联动 材料去除率 多特征零件 加工能耗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铣削能耗预测及切削参数多目标优化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易望远 尹瑞雪 +1 位作者 田应权 欧丽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0-249,共10页
为了研究数控铣床节能优化问题,首先以316L不锈钢为加工对象,设计了数控铣削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实验数据分析;然后以实验数据为样本,运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数控机床能耗预测模型,并利用蜣螂优化算法(DBO)对BP神经网络结构进行优化,建立基... 为了研究数控铣床节能优化问题,首先以316L不锈钢为加工对象,设计了数控铣削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实验数据分析;然后以实验数据为样本,运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数控机床能耗预测模型,并利用蜣螂优化算法(DBO)对BP神经网络结构进行优化,建立基于DBO-BP神经网络的数控机床能耗预测模型。通过对比优化前后两模型,选择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的DBO-BP神经网络模型与以加工成本为目标而建立的铣削参数多目标优化模型,并运用NSGA-Ⅱ对模型求解,得到最优解集,最后运用熵权TOPSIS法对最优解集进行决策,得到最优解。通过对比优化前后比能耗和加工成本,优化后的切削参数使比能耗和加工成本分别下降了33.84%和5%。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切削参数更加节能和节约加工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铣削 DBO-BP神经网络 能耗预测模型 加工成本 NSGA-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ReLU网络的楼宇暖通空调系统能量管理策略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枭 刘清 +2 位作者 Alaa SHAKIR 张靖邦 王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84-91,共8页
提升现代智能楼宇的能量管理能力,是电力紧平衡背景下促进电网节能增效的重要举措。文中提出一种数据驱动的楼宇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控制策略,避免了传统模型预测控制对精确热力学建模的依赖。首先,在搭建楼宇热网络仿真模型的基础上,采用... 提升现代智能楼宇的能量管理能力,是电力紧平衡背景下促进电网节能增效的重要举措。文中提出一种数据驱动的楼宇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控制策略,避免了传统模型预测控制对精确热力学建模的依赖。首先,在搭建楼宇热网络仿真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延时嵌入法构造输入特征,建立基于修正线性单元的多层神经网络模型,实现室内温度时间序列的多步预测。然后,针对电网的分时电价,构建滚动时域优化模型,并将其重构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的形式,实现有限控制周期内优化模型的高效求解。最后,基于Simscape搭建楼宇热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能够满足温度舒适度要求,并提高楼宇的经济运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楼宇 暖通空调 能量管理 模型预测控制 修正线性单元 数据驱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影响因素的轧钢加热炉板坯单耗预测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筱静 段毅 +4 位作者 何胜方 包向军 陈光 张璐 陆彪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18,共5页
板坯实际生产过程中单耗计算受原料和燃料条件、操作工艺、钢种等因素影响,且各因素与板坯单耗之间的映射关系较为复杂。文章采用BP神经网络建立板坯单耗预测模型,以板坯加热炉实际生产数据为研究对象,加热过程中涉及的全部影响因素共1... 板坯实际生产过程中单耗计算受原料和燃料条件、操作工艺、钢种等因素影响,且各因素与板坯单耗之间的映射关系较为复杂。文章采用BP神经网络建立板坯单耗预测模型,以板坯加热炉实际生产数据为研究对象,加热过程中涉及的全部影响因素共17项作为输入变量,建立板坯单耗计算预测模型。结合试错法确定合理的BP神经网络结构为:输入层节点数为17,隐藏层节点数为10,输出层节点数为1。预测结果显示单耗预测值与实际值趋势一致,预测均方根误差仅为0.181 GJ/t,模型整体精度可达92.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炉 BP神经网络 板坯 全影响因素 单耗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模型的脱硫废水旁路蒸发系统能耗特性
15
作者 郑锁祺 詹凌霄 +5 位作者 陈恒 李志浩 王禹瑞 赵宁 吴昊 杨林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68-2976,共9页
脱硫废水旁路蒸发系统抽取部分空预器入口热烟气会使锅炉效率降低、煤耗增加。为了实现对抽取热烟气造成能耗增加的精准预测,提出了一种机理模型与人工神经网络有机结合的混合模型预测方法。采集广东某660MW电厂的运行数据作为样本,以... 脱硫废水旁路蒸发系统抽取部分空预器入口热烟气会使锅炉效率降低、煤耗增加。为了实现对抽取热烟气造成能耗增加的精准预测,提出了一种机理模型与人工神经网络有机结合的混合模型预测方法。采集广东某660MW电厂的运行数据作为样本,以空气预热器进口的风温、空气的流量、抽取烟气量、抽取烟气温度、锅炉负荷以及给煤量6个参数作为输入,建立了用于预测经过空气预热器空气换热量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不同隐含层结构进行模拟计算,分析比较确定了网络的最优结构是6-9-1,最终模型的决定系数R^(2)是0.99478,预测模型的相对误差在1%附近波动,整体预测效果较好。在此基础上结合机理模型,针对机组负荷波动及抽取烟气量波动的典型工况进行了能耗预测,获得了旁路蒸发系统能耗的定性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废水 热烟气 旁路蒸发系统 能耗预测 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冷地区模块化钢框架结构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苗茹云 黄轶淼 +2 位作者 董威 张玉芬 马国伟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162,共11页
针对寒冷地区模块化钢框架结构节能性与经济性之间的矛盾问题,对模块化钢框架结构能耗和成本两个设计目标进行同步优化研究。根据模块化钢框架结构的特点进行参数化设计研究,提出在不同建筑尺寸下模块化钢框架结构的BIM模型自动建模方法... 针对寒冷地区模块化钢框架结构节能性与经济性之间的矛盾问题,对模块化钢框架结构能耗和成本两个设计目标进行同步优化研究。根据模块化钢框架结构的特点进行参数化设计研究,提出在不同建筑尺寸下模块化钢框架结构的BIM模型自动建模方法;在Energyplus建筑能耗分析软件计算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建筑能耗预测,建立一种高效精确的建筑能耗预测模型;联立建筑能耗预测模型和建筑成本计算公式,在满足结构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基于NSGA-Ⅱ算法进行模块化钢框架结构能耗和成本的多目标优化设计,生成帕累托最优解集。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解决了模块化钢框架结构“能耗+成本”的多目标一体化设计难题,推动了模块化钢框架结构的智能化升级,实现了模块化钢框架结构设计的快速高效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结构 参数化建模 建筑能耗预测 机器学习 多目标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层模糊神经网络的边缘侧光伏发电能量预测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树华 王继业 +2 位作者 王辰 赵传奇 张鋆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0-499,共10页
以分布式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广泛接入,带来业务实时响应、台区内智能分析处理等新需求,目前关于分布式新能源消纳本地自治的解决方案还鲜见报道,新能源消纳的关键在于光伏发电的准确预测与边缘物联装置研制。基于电网调度物联网,面向台... 以分布式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广泛接入,带来业务实时响应、台区内智能分析处理等新需求,目前关于分布式新能源消纳本地自治的解决方案还鲜见报道,新能源消纳的关键在于光伏发电的准确预测与边缘物联装置研制。基于电网调度物联网,面向台区自治快速响应的需求,提出一种结合台区能量路由器的新能源消纳本地自治解决方案,研制面向分布式新能源消纳的能源控制器,并基于分层模糊神经网络算法对光伏发电的能量进行预测。研究表明,所研制的能源控制器以及提出的分层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在边缘侧台区自治中具有一定的效果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路由器 分布式光伏 发电预测模型 新能源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灰色模型的钢铁工业生产能耗预测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邓高 李琪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8-558,共11页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开展钢铁工业生产能耗预测研究对于钢铁工业降低生产能耗和提升效益具有重要作用。为科学预测钢铁工业生产能耗,基于2010—2022年钢铁能耗数据,通过建立DNGM(1,1)、IDGM(1,1)和DDGM(1,1)3种改进的灰色预测模型,对吨钢...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开展钢铁工业生产能耗预测研究对于钢铁工业降低生产能耗和提升效益具有重要作用。为科学预测钢铁工业生产能耗,基于2010—2022年钢铁能耗数据,通过建立DNGM(1,1)、IDGM(1,1)和DDGM(1,1)3种改进的灰色预测模型,对吨钢综合能耗和吨钢可比能耗进行数据预测和误差对比分析,选出最优模型,得到2023—2025年吨钢综合能耗和吨钢可比能耗预测结果。研究表明:灰色预测模型在钢铁能耗预测中具有可行性和适应性;DNGM(1,1)模型在钢铁工业生产能耗预测中整体模拟性能最优;2023—2025年吨钢综合能耗和吨钢可比能耗将持续下降。基于研究结果,建议我国钢铁行业进一步优化生产工艺和技术,改善能源结构,并加大对节能减排技术研发的投资,以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促进节能减碳目标的早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工业 吨钢综合能耗 吨钢可比能耗 灰色预测模型 改进灰色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反应器内气液磺化反应收率和能耗建模及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于嘉朋 徐娜 +4 位作者 张玮 康清源 张鸿 秦睦轩 方嘉宾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681-3690,共10页
气液微磺化技术因其安全、高效、低成本,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型磺化方法。但由于磺化反应体系高黏的特点,在小尺寸通道内流动时压降非常大,显著提高微反应器能耗,实现微反应器高效热质传递性能与气液磺化反应体系高压降之间的优化调... 气液微磺化技术因其安全、高效、低成本,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型磺化方法。但由于磺化反应体系高黏的特点,在小尺寸通道内流动时压降非常大,显著提高微反应器能耗,实现微反应器高效热质传递性能与气液磺化反应体系高压降之间的优化调控对气液微磺化技术的实际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验测试研究了气液微磺化反应过程的压降特性及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并基于量纲分析法建立了4种不同结构微反应器的气液磺化收率与能耗预测模型。为了实现高产率和低能耗,采用改进的NSGA-Ⅱ算法优化影响磺化产物收率和反应过程能耗的关键工艺参数。其中C-ES(十字形混合区+含膨胀单元的直通道反应区)型微反应器内,在气速为6.422 m/s、液速为0.0147 m/s、反应时间为91.464 min条件下,收率达到89.771%,能耗仅1.609 kW/t,证明C-ES型微反应器有效传质效率高,在低能耗下能显著强化气液两相传质性能。以上研究可为以高收率、低能耗为目标的微反应器结构设计及操作条件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反应器 气液磺化 磺化收率模型 能耗预测模型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砂混凝土耗能特性智能预测模型研究
20
作者 梅贤丞 马亚丽娜 +4 位作者 李建贺 丁长栋 陈兴强 崔臻 白强强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3-120,126,共9页
研究目的:减震层结构设计是保障西部强震区地下工程结构稳定的重要措施,而减震材料的发展和应用是丰富减震层结构设计和保障其性能的关键,全面认识橡胶-砂混凝土耗能特性为其有效应用于地下工程减震层奠定基础。本文通过霍普金森压杆试... 研究目的:减震层结构设计是保障西部强震区地下工程结构稳定的重要措施,而减震材料的发展和应用是丰富减震层结构设计和保障其性能的关键,全面认识橡胶-砂混凝土耗能特性为其有效应用于地下工程减震层奠定基础。本文通过霍普金森压杆试验测试橡胶-砂混凝土的耗能性能,并基于试验结果,以反向传播神经网络为基础算法,通过四种不同的群体智能优化算法分别对其进行优化,从而构建四种集成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群体智能优化算法的混合智能预测模型。研究结论:(1)影响橡胶-砂混凝土耗能特性的重要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橡胶含量>水泥含量>橡胶粒径;(2)四种混合智能预测模型的最佳种群数量为150(PSO-BPNN)、75(FOA-BPNN)、75(LSO-BPNN)和80(SSA-BPNN);(3)对橡胶-砂混凝土透射能占比预测精度最高的是LSO-BPNN混合智能模型,其他模型预测精度从优到劣依次为:PSO-BPNN、FOA-BPNN、SSA-BPNN;(4)本研究成果可用于研制适用于铁路隧道等地下工程减震材料的橡胶-砂混凝土,为保证铁路隧道安全建造和稳定运营的减震设计提供理论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工程减震层 橡胶-砂混凝土 耗能特性 智能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