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标准农田建设参与对农民种粮收益的影响——基于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32
1
作者 张应良 龚燕玲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124,共15页
基于全国10省1032份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使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参与对农民种粮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1)高标准农田建设参与显著提升农民种粮收益,且平均处理效应表明,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可使农民种粮收益提高2.... 基于全国10省1032份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使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参与对农民种粮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1)高标准农田建设参与显著提升农民种粮收益,且平均处理效应表明,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可使农民种粮收益提高2.77%。(2)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小农户,规模户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能够提升种粮收益;高标准农田建设参与不仅促进兼业农户增加种粮收益,而且促进纯农户增加种粮收益;相较于非粮食主产区,粮食主产区农户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种粮收益提升效果更明显。(3)机制分析表明,高标准农田建设参与通过提升农业新质生产力水平,从而提高农民种粮收益。据此,鼓励农民积极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工作,制定出台农户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差异化政策,同时加快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以实现农民种粮收益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建设 农民种粮收益 农业新质生产力 内生转换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对农户气候适应性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桦 周志云 廖浩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7-139,共13页
气候适应性技术采用率低下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数字金融可能影响农户的气候适应性行为。基于河南、陕西、山西三省1384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运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构建反事实分析框架,实证分析数字金融使用对农户气候适... 气候适应性技术采用率低下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数字金融可能影响农户的气候适应性行为。基于河南、陕西、山西三省1384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运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构建反事实分析框架,实证分析数字金融使用对农户气候适应性行为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使用数字金融能显著促进农户气候适应性技术采纳行为,具体表现为在反事实假设下,使用数字金融的农户若未使用其气候适应性技术采纳程度将下降;未使用数字金融的农户如果使用了,其气候适应性技术采纳程度将上升。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能够提高借贷易得性与信息易得性,进而促进农户采纳气候适应性行为,农户对于金融包容性的认知能够正向增强数字金融对农户气候适应性行为的影响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使用对于资本型适应性行为影响的边际效应最大,在反事实假设下也表现为数字金融使用对农户资本型适应性行为提升效果最强;数字金融对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率较高、接受过培训的农户采纳气候适应性技术促进效应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气候适应性行为 内生转换回归模型 中介效应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外直接投资与企业异质性升级——基于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和边际处理效应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友金 冀有幸 曾小明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25,共14页
在“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大背景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微观层面的企业升级,但是对于OFDI如何影响企业升级目前还缺乏深入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2010—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综合运用内生转换回归模... 在“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大背景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微观层面的企业升级,但是对于OFDI如何影响企业升级目前还缺乏深入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2010—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综合运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和边际处理效应模型考察了OFDI对企业升级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1)OFDI能促进以生产率提升为标示的企业升级,这种提升作用主要通过研发投入效应、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规模经济效应等中介机制实现。(2)反事实估计结果表明,OFDI企业如果选择不对外直接投资会抑制其升级,非OFDI企业如果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则会促进其升级。(3)全样本的边际处理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当企业OFDI的潜在成本越低时,其边际处理效应越高,升级效应也越大。(4)从分样本OFDI企业的平均升级效应来看,高新企业大于传统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大于其他要素密集型企业;在潜在成本非常低的情形下,国有企业和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企业的边际升级效应分别大于民营企业和对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企业。研究发现对于如何分类引导企业“走出去”、降低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成本以及促进企业升级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OFDI) 企业升级 “一带一路” 内生转换回归模型 边际处理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绿色生产技术采纳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效应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陈梅英 黄守先 +4 位作者 张凡 党晴晴 夏康耀 陈镇 袁鹭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10-1317,共8页
绿色生产技术对于农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福建省茶叶种植户的调查数据,采用内生转换模型实证分析了绿色生产技术采纳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采纳绿色生产技术能显著改善茶农的收入... 绿色生产技术对于农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福建省茶叶种植户的调查数据,采用内生转换模型实证分析了绿色生产技术采纳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采纳绿色生产技术能显著改善茶农的收入水平。采纳绿色生产技术的茶农,其家庭年收入可增加32.60%。(2)绿色生产技术具有互补效应,即同时采纳施用有机肥、生物农药2种绿色生产技术的茶农,其家庭收入的提高幅度远大于只采纳1种绿色生产技术的茶农。(3)从作用机制上来看,采纳绿色生产技术提高了茶叶的市场价格,从而促进茶农积极扩大茶叶的种植面积,以便获得规模效应。鉴于此,政府应当加强对绿色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特别是对多项技术联合推广的政策扶持,并加强绿色技术队伍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生产技术 农户收入 内生转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情冲击下养殖户生产恢复力促进疫后生产恢复的路径探索——基于契约农业视角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徐戈 谭永风 +1 位作者 陆迁 张淑霞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2-126,共15页
疫情灾后如何保障生猪供给、提高生猪产品质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寻找一条既能保证养殖户产能恢复又能保障产品质量的疫后生产恢复的有效路径是养猪业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基于四川、河南、山东、湖南和安徽542户养猪户的实地调查... 疫情灾后如何保障生猪供给、提高生猪产品质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寻找一条既能保证养殖户产能恢复又能保障产品质量的疫后生产恢复的有效路径是养猪业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基于四川、河南、山东、湖南和安徽542户养猪户的实地调查数据,从恢复数量和恢复质量两方面衡量养殖户非洲猪瘟疫后生产恢复情况,运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对契约农业参与、养殖户生产恢复力以及疫后生产恢复数量和恢复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契约农业主要通过风险感知降低、规范监督实现和技术支持帮助影响养殖户生产恢复力,进而影响疫后生产恢复数量和恢复质量。其中,契约农业的参与对生产恢复力、疫后生产恢复数量和恢复质量有显著促进作用。研究和验证这些问题对于探究促进养殖户在重大动物疫情冲击下高质量生产恢复的有效路径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冲击 契约农业 生产恢复力 养殖户 内生转换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流转、牧民收入增长及收入差距——基于内蒙古微观调研数据 被引量:8
6
作者 高芬 周杰 +1 位作者 李秋波 张立中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2-103,共12页
基于内蒙古3个盟市的牧户微观调研数据,使用内生转换回归(ESR)模型和Fields分解法实证分析草地流转对牧户家庭人均收入及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牧户参与草地流转能显著促进其家庭人均收入增长,使家庭人均收入提高41.2%,其中,草地转... 基于内蒙古3个盟市的牧户微观调研数据,使用内生转换回归(ESR)模型和Fields分解法实证分析草地流转对牧户家庭人均收入及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牧户参与草地流转能显著促进其家庭人均收入增长,使家庭人均收入提高41.2%,其中,草地转入的增收效果更为明显,使收入显著增加47.4%;基于“反事实”估计,非草地流转户如果参与草地流转,其家庭人均收入将提高11.0%;草地流转扩大了牧户间的收入差距,对牧户收入差距的贡献率为37.8%,其中,转入草地拉大了收入差距,贡献率为33.8%,转出草地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贡献率为2.2%;对于实际参与草地流转的牧户来说,高收入家庭更有可能从草地流转中受益,从而可能进一步扩大收入差距。因此,政府未来应着力提高牧民草地流转的参与程度,从信贷支持、生产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途径等方面为流转户提供保障,尤其促进转出草地的低收入牧民提高非牧业收入,进而缩小收入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流转 收入增长 收入差距 esr模型 Fields分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照料与农户收入--基于土地流转的中介检验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永奇 单德朋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2-29,共8页
本文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2019年)微观数据,实证分析了家庭照料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机理以及土地流转在其中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照料作为一种家庭负担,对农村劳动力的经济决策行为产生了显著影响;人口老龄化危机使得低... 本文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2019年)微观数据,实证分析了家庭照料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机理以及土地流转在其中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照料作为一种家庭负担,对农村劳动力的经济决策行为产生了显著影响;人口老龄化危机使得低收入农户显著提升了土地作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的依靠性,降低了此类群体土地出让的概率及可能性,抑制了农村土地结构化、规模化、集约化进程,从而在阻滞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对农户增收产生了较强的削弱力。因此,未来决策层在通过正式照料减弱农户自主照料负担的同时,也应该将目光聚焦于低收入群体,为低收入农户制定结对帮扶计划,从而在缓解家庭照料对土地整合的负向作用之时,亦能为农户持续增收提供更多的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照料 农户增收 照料服务 土地流转 内生转换回归模型(e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