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RH-Stereo立体匹配PCBA元件高度测量算法
1
作者 张嘉龙 刘桂雄 周善龙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4,共7页
针对柔性化功能测试中实装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PCBA)元件高度测量传统方法操作不便、效率较低问题,提出一种基于ERH-Stereo立体匹配PCBA元件高度测量算法,由双目测距原理采集PCBA对象获得RGB图像,再由RAFT-Stereo加... 针对柔性化功能测试中实装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PCBA)元件高度测量传统方法操作不便、效率较低问题,提出一种基于ERH-Stereo立体匹配PCBA元件高度测量算法,由双目测距原理采集PCBA对象获得RGB图像,再由RAFT-Stereo加以ECA+UHRNet创新ERH-Stereo立体匹配网络结构获得PCBA高精度视差图,进而求得PCBA深度信息、元件高度。实验表明,ERH-Stereo在Scene Flow数据集上EPE、D1指标达到0.43%、5.1%,高度测量绝对误差均<1 mm,可以满足实际指导PCBA测试治具柔性化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测量 实装电路板 立体匹配网络 注意力机制 高分辨率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立体匹配算法研究
2
作者 郭北涛 刘瀚齐 +1 位作者 刘琪 张丽秀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73,78,共6页
在基于深度学习的立体匹配问题中,模型的网络结构、参数设置对匹配精度和匹配效率起到决定性作用。针对现有模型参数量大,精度低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视差回归模型。首先,提出了基于扩张卷积和空间池化金字塔的多尺度特征... 在基于深度学习的立体匹配问题中,模型的网络结构、参数设置对匹配精度和匹配效率起到决定性作用。针对现有模型参数量大,精度低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视差回归模型。首先,提出了基于扩张卷积和空间池化金字塔的多尺度特征提取网络,提高弱纹理区域的匹配精度;其次,改进了代价体相似度计算步骤,在保证匹配精度的同时,降低模型的参数量;最后,通过采取视差梯度信息和视差回归损失函数相结合的策略,有效地解决了在视差不连续区域中存在的边界信息保留不完整的问题。使用Middlebury数据集对模型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现有的立体匹配算法,在精度和速度方面都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立体匹配 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贮箱液面三维形态的双目视觉测量方法
3
作者 张一鸣 郝方楠 +2 位作者 徐自力 张钰豪 张轩 《火箭推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5-124,共10页
在地面试验过程中,准确测量推进剂贮箱的液面三维形态可以更好地表征晃动行为,对于液体晃动动力学特性研究以及贮箱结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仍缺乏有效的高空间分辨率测量手段。提出了一种贮箱液面三维形态的双目视觉测量方法... 在地面试验过程中,准确测量推进剂贮箱的液面三维形态可以更好地表征晃动行为,对于液体晃动动力学特性研究以及贮箱结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仍缺乏有效的高空间分辨率测量手段。提出了一种贮箱液面三维形态的双目视觉测量方法,通过随机散斑投影技术为液面补充特征信息;针对双目视角下液面特征点分布的稀疏性与不均匀性问题,采用由稀疏到稠密的匹配策略,将人工神经网络与SIFT特征算法相结合,建立一种高空间分辨率立体匹配算法,获取稠密且均匀分布的测点;基于双目视觉成像模型对测点三维坐标进行求解,实现液面形态的三维重建。开展了不同液位高度下的静态液面形态测量试验,所提方法的平均离面误差不超过2.3 mm,最大离面误差不超过3.0 mm。开展了简谐激励下的动态液面形态测量试验,所提方法的液面形态测量结果与有限元方法的模态振型计算结果一致,测量的液面晃动主频率与实际激励频率之间的相对误差为1.96%。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实现贮箱液面三维形态的高空间分辨率测量,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且能够有效捕捉贮箱液面的动态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进剂贮箱 液面形态测量 双目视觉 人工神经网络 立体匹配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阶段代价矩阵和动态注意力的双目立体匹配网络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志成 王泽灏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40-1648,共9页
目前大多数先进的双目立体匹配网络通过构建4D代价矩阵以保留图像的语义信息,增加了网络的计算量开销。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两阶段的组合代价矩阵和多尺度动态注意力的EDNet++网络。首先从全局的、粗粒度的视差搜索范围上构建的基... 目前大多数先进的双目立体匹配网络通过构建4D代价矩阵以保留图像的语义信息,增加了网络的计算量开销。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两阶段的组合代价矩阵和多尺度动态注意力的EDNet++网络。首先从全局的、粗粒度的视差搜索范围上构建的基于相似度的代价矩阵作为引导,在局部的搜索范围上实现细粒度的组合代价矩阵,其次提出基于残差的动态注意力机制,其根据中间结果信息自适应地生成空间上的注意力分布,并且通过迁移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在各大公开数据集上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方法,EDNet++方法能够达到算法精度和实时性的良好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目立体匹配 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缘领域自适应的立体匹配算法 被引量:2
5
作者 厉行 樊养余 +2 位作者 郭哲 段昱 刘诗雅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970-2980,共11页
风格迁移方法因其较好的域适应性,广泛应用于存在领域差异的计算机视觉领域。当前基于风格迁移的立体匹配任务存在如下挑战:(1)转换后的左右图像需满足配对的前提;(2)转换后图像的内容和空间信息要与原始图像保持一致。针对以上难点,该... 风格迁移方法因其较好的域适应性,广泛应用于存在领域差异的计算机视觉领域。当前基于风格迁移的立体匹配任务存在如下挑战:(1)转换后的左右图像需满足配对的前提;(2)转换后图像的内容和空间信息要与原始图像保持一致。针对以上难点,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边缘领域自适应的立体匹配方法(EDA-Stereo)。首先,构建了边缘引导的生成对抗网络(Edge-GAN),通过空间特征转换(SFT)层融合边缘信息和合成域图像特征,引导生成器输出保留合成域图像结构特征的伪图像。其次,提出翘曲损失函数以迫使基于转换后的右图像所重建出的左图像向原始左图像进行逼近,防止转换后的左右图像对不匹配。最后,提出基于法线损失的立体匹配网络,通过表征局部深度变化来捕获更多的几何细节,有效提高了匹配精度。通过在合成数据集上训练,在真实数据集上与多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该方法能够有效缓解领域差异,在KITTI 2012和KITTI 2015数据集上的D1误差分别为3.9%和4.8%,比当前先进的域不变立体匹配网络(DSM-Net)方法分别相对降低了37%和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匹配 领域自适应 边缘引导 生成对抗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ANET的立体匹配算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宋昊 毛宽民 朱洲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9-235,共7页
端到端的立体匹配算法在计算时间和匹配效果上均有一定的优势,近年来在立体匹配任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特征提取的过程中存在特征冗余、信息丢失,以及多尺度特征融合不充分等问题,造成算法的计算量和复杂度偏高,也影响了匹配的精度... 端到端的立体匹配算法在计算时间和匹配效果上均有一定的优势,近年来在立体匹配任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特征提取的过程中存在特征冗余、信息丢失,以及多尺度特征融合不充分等问题,造成算法的计算量和复杂度偏高,也影响了匹配的精度。针对上述问题,在自适应聚合网络AANET的基础上,设计了更加适合立体匹配的特征提取模块,提出了改进的幽灵自适应聚合网络GAANET。采用G-Ghost阶段提取多尺度的特征,通过廉价操作生成部分特征,减少特征的冗余现象并有效保存浅层特征;采取高效的通道注意力机制,将不同的权重分配到每个通道中;采取改进的特征金字塔结构,缓解传统金字塔中的通道信息丢失并优化融合特征,为各个尺度的特征进行丰富的信息补充。在SceneFlow,KITTI2015和KITTI2012数据集上进行训练和评估,评估结果显示,与基础方法相比,所提改进算法的精度分别提升了0.92%,0.25%和0.20%,且参数量减少了13.75%,计算量减少了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匹配 特征提取 端到端立体匹配网络 注意力模块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洞卷积和双边格网的立体匹配网络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晶晶 杜兴卓 +1 位作者 支帅 丁国鹏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5-455,共11页
为解决基于深度学习的立体匹配方法面临着网络规模大、网络结构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个网络规模较小、精度较高的网络结构。该网络在特征提取模块删减修改了复杂冗余的残差层并引入了空洞卷积金字塔池化模块来扩大视野范围,提取更多有用... 为解决基于深度学习的立体匹配方法面临着网络规模大、网络结构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个网络规模较小、精度较高的网络结构。该网络在特征提取模块删减修改了复杂冗余的残差层并引入了空洞卷积金字塔池化模块来扩大视野范围,提取更多有用的上下文信息;在代价计算模块中使用了三维卷积层以成本聚合提升立体匹配的精度;最后,在代价聚合模块引用了双边格网模块以较低分辨率的成本量来获取精度较高的视差图。将该网络在KITTI 2015数据集和Scene Flow数据集等主流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显示,相较于其他主流优秀网络类如金字塔立体匹配网络(Pyramid Stereo Matching Network,PSM-Net),网络规模参数量减少了约38%,并取得了较高的实验精度,其中Scene Flow数据集的终点误差(End-point Error,EPE)为0.86,是一个同时兼顾速度与精度的立体匹配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立体匹配 人工神经网络 视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跨尺度Transformer的高效多视图立体网络
8
作者 王思成 江浩 陈晓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66-275,共10页
现有深度多视图立体(MVS)方法将Transformer引入级联网络,以实现高分辨率深度估计,从而实现高精确度和完整度的三维重建结果。然而,基于Transformer的方法受计算成本的限制,无法扩展到更精细的阶段。为此,提出一种新颖的跨尺度Transfor... 现有深度多视图立体(MVS)方法将Transformer引入级联网络,以实现高分辨率深度估计,从而实现高精确度和完整度的三维重建结果。然而,基于Transformer的方法受计算成本的限制,无法扩展到更精细的阶段。为此,提出一种新颖的跨尺度Transformer的MVS网络,在不增加额外计算的情况下处理不同阶段的特征表示。引入一种自适应匹配感知Transformer(AMT),在多个尺度上使用不同的交互式注意力组合。这种组合策略使所提网络能够捕捉图像内部的上下文信息,并增强图像之间的特征关系。此外,设计双特征引导聚合(DFGA),将粗糙的全局语义信息嵌入到更精细的代价体构建中,以进一步增强全局和局部特征的感知。同时,通过设计一种特征度量损失,用于评估变换前后的特征偏差,以减少特征错误匹配对深度估计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DTU数据集中,所提网络的完整度和整体度量达到0.264、0.302,在Tanks and temples 2个大场景的重建平均值分别达到64.28、38.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视图立体 特征匹配 Transformer网络 注意力机制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板材曲面3维测量系统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明哲 张爱武 +1 位作者 胡少兴 隋振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4期1177-1180,共4页
利用计算机视觉原理 ,针对板材成形件的特点 ,建立板材曲面 3维非接触测量系统。系统通过分析双摄像机交汇视场 ,利用神经网络拟合图像点与空间点的映射关系 ;以光栅投影曲线为基元 ,利用小波变换 ,提出搜索式无监督聚类方法 ,结合视觉... 利用计算机视觉原理 ,针对板材成形件的特点 ,建立板材曲面 3维非接触测量系统。系统通过分析双摄像机交汇视场 ,利用神经网络拟合图像点与空间点的映射关系 ;以光栅投影曲线为基元 ,利用小波变换 ,提出搜索式无监督聚类方法 ,结合视觉几何不变性 ,实现交向摆放的双摄像机系统的立体精匹配 ;利用小波多分辨率多尺度的特性 ,拼接图像 ,配准数据。实验表明 ,该系统设备简单 ,性能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立体匹配 几何不变性 小波变换 神经网络 聚类 板材 三维测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脉冲耦合神经网络和Markov随机场的立体匹配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尧 余祖俊 +1 位作者 朱力强 杨玲芝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39-1545,共7页
立体匹配是寻找立体图像对中对应点的问题,是立体视觉的核心问题。现有立体匹配算法通常是就立体匹配问题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并进行求解,在匹配速度和匹配精度之间存在矛盾。以生物视觉研究为背景,提出一种基于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 立体匹配是寻找立体图像对中对应点的问题,是立体视觉的核心问题。现有立体匹配算法通常是就立体匹配问题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并进行求解,在匹配速度和匹配精度之间存在矛盾。以生物视觉研究为背景,提出一种基于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的立体匹配方法。该方法以Markov随机场(MRF)上的贝叶斯模型为基础,并利用PCNN建立其似然概率模型。将左右2幅图像分别输入到2个PCNN网络,通过迭代生成点火时间序列。引入点火时间序列的平均点火时间差的概念,利用2个像素对应神经元的平均点火时间差来评价2个像素的相似性,并以此为基础确定似然概率。最后利用信任传递(BP)算法求解Markov随机场模型的最大后验概率问题。利用广泛使用的立体视觉测试图像对算法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实现立体匹配,匹配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立体匹配 立体视觉 统计推断 随机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三维测量技术(英文)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爱武 李明哲 +1 位作者 胡少兴 随振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2-37,共6页
该文根据计算机视觉原理 ,提出一种三维非接触测量技术。该技术根据人眼感知事物的原理 ,利用神经网络拟合图像坐标与空间坐标的映射关系 ;以光栅投影曲线为特征 ,采用小波边缘检测和搜索式无监督聚类 ,结合视觉几何不变性 ,实现亚像素... 该文根据计算机视觉原理 ,提出一种三维非接触测量技术。该技术根据人眼感知事物的原理 ,利用神经网络拟合图像坐标与空间坐标的映射关系 ;以光栅投影曲线为特征 ,采用小波边缘检测和搜索式无监督聚类 ,结合视觉几何不变性 ,实现亚像素级的立体精匹配 ;并采用小波多尺度多分辨率的特性 ,拼接图像 ,融合数据 ,对物体进行全方位测量。实验表明 ,该技术设备简单 ,测量速度快 ,测量精度控制在 0 .5 m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立体匹配 几何不变性 神经网络 小波变换 三维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递进式空洞残差深度双目立体匹配网络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侍刚 张同 +1 位作者 杨建功 葛宝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5-180,共6页
为了实现轻量化高精度的双目立体匹配网络,提出了一种递进式空洞残差深度双目立体匹配网络——PDR_Net。在特征提取网络模块上提出了递进式的空洞残差网络结构,利用空洞卷积网络代替池化等降采样方式获取图像的多尺度特征信息,解决了利... 为了实现轻量化高精度的双目立体匹配网络,提出了一种递进式空洞残差深度双目立体匹配网络——PDR_Net。在特征提取网络模块上提出了递进式的空洞残差网络结构,利用空洞卷积网络代替池化等降采样方式获取图像的多尺度特征信息,解决了利用池化等降采样方式进行尺度变换带来的图像特征信息损失的问题;同时引入残差网络弥补了空洞卷积网络自身特点带来的图像特征信息丢失的缺点,各尺度分支之间采用递进式的级联方式进行特征信息融合,促进了图像的各尺度特征信息之间的融合,既降低了网络的复杂度,也保留了更多的图像特征信息;最后,在三维卷积神经网络模块中采用堆叠的沙漏型编码解码网络结构,通过跳跃式连接使得网络能够更好地结合特征图的上下文信息,并在该模块中引入通道注意力机制模型,增强了网络对不同通道中各视差下特征信息之间的聚合学习能力,加深了特征点在不同视差条件下的联系。PDR_Net网络与现有网络相比,具有参数量少、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匹配 递进式神经网络 残差网络 通道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pfield网络在视差空间上的立体匹配求解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昇 业宁 +2 位作者 朱发 徐姗姗 周溜溜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21-1029,共9页
由于边界区域的匹配精度是立体匹配问题的瓶颈,这里采用一种基于特征的匹配算法来重点研究场景中边界区域的匹配.首先针对立体匹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RBF的边界提取算法,使得边界区域成为待匹配的像素点.研究像素点匹配需要满足的约束,... 由于边界区域的匹配精度是立体匹配问题的瓶颈,这里采用一种基于特征的匹配算法来重点研究场景中边界区域的匹配.首先针对立体匹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RBF的边界提取算法,使得边界区域成为待匹配的像素点.研究像素点匹配需要满足的约束,构建相应的能量方程,接着采用Hopfield网络对能量函数进行优化来获得问题的求解.由于针对的是整个边界区域,直接将特征点输入网络会导致神经元数目过多、复杂度过高.为了降低算法复杂度,提出从视差空间上来构造网络模型.最后通过大量实验来验证算法的性能,包括标准图片、噪声图片与真实的场景图片.实验证明新算法能大大提高边界区域精度,克服了立体匹配的瓶颈,明显提高了整体区域精度,算法有很强的鲁棒性和实用性,即使在复杂情况下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匹配 边界特征提取 能量函数 HOPFIELD神经网络 视差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PSMNet改进的立体匹配算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建国 冯云剑 +2 位作者 纪郭 颜伏伍 朱仕卓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0-69,83,共11页
为了解决双目视觉中的立体匹配问题、减少立体匹配网络的参数数量、降低算法的计算复杂度、提高算法的实用性。在PSMNet立体匹配网络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具备浅层结构与宽阔视野的立体匹配算法--SWNet。浅层结构表示网络层数更... 为了解决双目视觉中的立体匹配问题、减少立体匹配网络的参数数量、降低算法的计算复杂度、提高算法的实用性。在PSMNet立体匹配网络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具备浅层结构与宽阔视野的立体匹配算法--SWNet。浅层结构表示网络层数更少、参数更少、处理速度更快;宽阔视野则表示网络的感受野更宽广,能够获取并保留更多的空间信息。SWNet由特征提取、3D卷积和视差回归3个部分构成。在特征提取部分,引入了深色空间金字塔结构(Atrous Spatial Pyramid Pool,ASPP),用于提取多尺度的空间特征信息,设计了特征融合模块,将不同尺度的特征信息有效地融合起来以构建匹配代价卷;3D卷积神经网络利用堆叠的编码解码结构进一步对匹配代价卷进行规则化处理,获得不同视差条件下特征点之间的对应关系;最后,采用回归的方式得到视差图。SWNet在SceneFlow和KITTI 2015两个公开的数据集上均取得了优异的表现,与参考算法PSMNet相比,参数数量下降了48.9%,且误匹配率仅有2.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匹配 PSMNet立体匹配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深色空间金字塔结构 空间特征信息 特征融合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成本融合的立体匹配网络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锡英 王厚博 边继龙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6-193,共8页
立体匹配网络中的特征提取是提高双目视觉立体匹配精确度的关键步骤。为充分提取图像特征信息,结合密集空洞卷积、空间金字塔池化和堆叠沙漏的特点,构建一种多成本融合的立体匹配网络DCNet。引入密集空洞卷积和空间金字塔池化方法提取... 立体匹配网络中的特征提取是提高双目视觉立体匹配精确度的关键步骤。为充分提取图像特征信息,结合密集空洞卷积、空间金字塔池化和堆叠沙漏的特点,构建一种多成本融合的立体匹配网络DCNet。引入密集空洞卷积和空间金字塔池化方法提取多尺度特征信息,同时使用轻量化注意力模块优化多尺度特征信息,构建多特征融合的匹配代价卷。在此基础上,利用3D卷积神经网络和堆叠沙漏网络聚合匹配代价信息,并通过回归的方式生成视差图。实验结果表明,该网络在KITTI2015数据集上的误匹配率为2.12%,相比PSMNet、DisNetC、PDSNet等网络,在特征提取部分能够获得更丰富的特征信息,且提升特征匹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匹配 密集神经网络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故车辆图像特征点的自动匹配 被引量:2
16
作者 陶泽明 裴玉龙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8-143,共6页
针对一般自动匹配成果难以直接应用到交通事故勘查的立体匹配中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事故车辆图像特征点的自动匹配方法,应用SIFT理论和BP神经网络理论构造了事故车辆图像特征点的自动匹配模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匹... 针对一般自动匹配成果难以直接应用到交通事故勘查的立体匹配中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事故车辆图像特征点的自动匹配方法,应用SIFT理论和BP神经网络理论构造了事故车辆图像特征点的自动匹配模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匹配方法可以实现立体像对中任一选定目标的自动匹配,匹配的结果能够作为精匹配的提示.该匹配方法可大幅度提高立体匹配选点的效率,提高交通事故立体视觉系统的量测速度,并且可以作为一种技术手段为确认车牌被遮挡的违章车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立体匹配 SIFT理论 BP神经网络 立体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合注意力-可分离卷积的立体匹配算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伟 黄娟 +3 位作者 顾寄南 黄则栋 李兴家 刘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1期13457-13463,共7页
为解决立体匹配网络模型轻量化与高精度不能共存的问题,提出新的立体匹配算法CSA-Net(attention and separable convolution network)。该算法是在特征提取阶段,利用类ResNet进行特征提取,训练空洞金字塔池化(atrous spatial pyramid po... 为解决立体匹配网络模型轻量化与高精度不能共存的问题,提出新的立体匹配算法CSA-Net(attention and separable convolution network)。该算法是在特征提取阶段,利用类ResNet进行特征提取,训练空洞金字塔池化(atrous spatial pyramid pooling,ASPP)模块扩大感受野,提取多尺度上下文信息,加入联合注意力机制(channel ang spatial attention module,CSM),在空间和通道维度提高表征能力,关注重要特征并抑制不必要的特征。在特征融合阶段,将2D深度可分离卷积提升到3D来代替原网络中标准3D卷积在空间维度和通道维度分别进行卷积运算,以降低特征融合网络的参数量与模型运行时间。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立体匹配网络模型在KITTI 2012和2015数据集进行验证,在三像素匹配误差率为1.44%和2.24%,模型运行时间减少近1/3。因此,相比于其他算法实现了更高的匹配精度和更快的运行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立体匹配 深度可分离卷积 联合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装配视觉系统新的三维重建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熊银根 张光昭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48-53,共6页
提出一种新的三维重建方法,对所获得的立体象对进行适当的变换,把空域中的立体匹配问题转换到波数域中来解决;采用基于局部相的立体匹配方法来求解立体匹配这个难题,并用Hopfield神经网络来实现立体匹配过程,以便实现并行... 提出一种新的三维重建方法,对所获得的立体象对进行适当的变换,把空域中的立体匹配问题转换到波数域中来解决;采用基于局部相的立体匹配方法来求解立体匹配这个难题,并用Hopfield神经网络来实现立体匹配过程,以便实现并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装配 计算机视觉 三维重建 视觉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作Hopfield网络的迭代立体匹配算法
19
作者 周文晖 林丽莉 顾伟康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17-920,共4页
针对立体匹配算法中求解能量函数全局最小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协作Hopfield网络的迭代立体匹配算法.它采用两个具有相似结构的Hopfield神经网络协作求解匹配问题,两个网络的不同之处是匹配过程中所采用的基准图不同.然后根据左右一致性约... 针对立体匹配算法中求解能量函数全局最小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协作Hopfield网络的迭代立体匹配算法.它采用两个具有相似结构的Hopfield神经网络协作求解匹配问题,两个网络的不同之处是匹配过程中所采用的基准图不同.然后根据左右一致性约束实现两个Hopfield网络之间的协作,从而避免落入局部最小.为加快收敛速度,该算法将视差图的最优搜索问题转换为二值神经网络的迭代收敛过程.利用局部匹配算法的结果预标记初始视差,以设定神经网络初始权重.并根据局部匹配算法中隐含的假定条件,提出了局部匹配算法视差结果的评估准则,以确定各像素的视差搜索范围,从而减少各次迭代过程中状态待确定的神经元个数.实验表明该方法在性能和收敛速度上都要优于传统的Boltzmann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匹配 能量最小化 HOPFIELD网络 迭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目图像的行人检测与定位系统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杨荣坚 王芳 秦浩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91-1595,1600,共6页
针对半全局匹配算法(semi-global matching,SGM)的视差图匹配度较低的问题,以及目标检测算法Fast-YOLO对小目标的检测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目图像的行人检测与定位系统。系统首先利用图像分割块具有视差相似性的特点,使用基于... 针对半全局匹配算法(semi-global matching,SGM)的视差图匹配度较低的问题,以及目标检测算法Fast-YOLO对小目标的检测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目图像的行人检测与定位系统。系统首先利用图像分割块具有视差相似性的特点,使用基于快速图像分割的SGM算法对双目图像进行立体匹配,然后修改Fast-YOLO网络模型,提高网络分辨率,使用改进的Fast-YOLO网络进行行人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快速图像分割的SGM算法较好地解决了匹配度较低问题,基于Fast-YOLO改进的行人检测网络明显地提高了对小目标的检测能力。系统实现了对行人的检测和定位,并使用GPU达到实时的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匹配 行人检测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