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ive distribut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architecture for remote sensing images target classification with a pre-training approach 被引量:3
1
作者 LI Binquan HU Xiaohu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9年第2期238-244,共7页
How to recognize targets with similar appearances from remote sensing images(RSIs) effectively and efficiently has become a big challenge. Recently,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 is preferred in the target classif... How to recognize targets with similar appearances from remote sensing images(RSIs) effectively and efficiently has become a big challenge. Recently,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 is preferred in the target classification due to the powerful feature representation ability and better performance. However,the training and testing of CNN mainly rely on single machine.Single machine has its natural limitation and bottleneck in processing RSIs due to limited hardware resources and huge time consuming. Besides, overfitting is a challenge for the CNN model due to the unbalance between RSIs data and the model structure.When a model is complex or the training data is relatively small,overfitting occurs and leads to a poor predictive performance. To address these problems, a distributed CNN architecture for RSIs target classification is proposed, which dramatically increases the training speed of CNN and system scalability. It improves the storage ability and processing efficiency of RSIs. Furthermore,Bayesian regularization approach is utilized in order to initialize the weights of the CNN extractor, which increases the robustness and flexibility of the CNN model. It helps prevent the overfitting and avoid the local optima caused by limited RSI training images or the inappropriate CNN structure. In addition, consider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Na¨?ve Bayes classifier, a distributed Na¨?ve Bayes classifier is designed to reduce the training cost. Compared with other algorithms, the proposed system and method perform the best and increase the recognition accurac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stributed system framework and the proposed algorithms are suitable for RSIs target classification tas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 DISTRIBUTED architecture REMOTE SENSING images (RSIs) TARGET classification pre-trai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ltra-lightweight CNN design based on neural architecture search and knowledge distillation: A novel method to build the automatic recognition model of space target ISAR images 被引量:5
2
作者 Hong Yang Ya-sheng Zhang +1 位作者 Can-bin Yin Wen-zhe Di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6期1073-1095,共23页
In this paper,a novel method of ultra-lightweight 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CNN)design based on neural architecture search(NAS)and knowledge distillation(KD)is proposed.It can realize the automatic construction of th... In this paper,a novel method of ultra-lightweight 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CNN)design based on neural architecture search(NAS)and knowledge distillation(KD)is proposed.It can realize the automatic construction of the space target 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image recognition model with ultra-lightweight and high accuracy.This method introduces the NAS method into the radar image recognition for the first time,which solves the time-consuming and labor-consuming problems in the artificial design of the space target ISAR image automatic recognition model(STIIARM).On this basis,the NAS model’s knowledge is transferred to the student model with lower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by the flow of the solution procedure(FSP)distillation method.Thus,the decline of recognition accuracy caused by the direct compression of model structural parameters can be effectively avoided,and the ultralightweight STIIARM can be obtained.In the method,the Inverted Linear Bottleneck(ILB)and Inverted Residual Block(IRB)are firstly taken as each block’s basic structure in CNN.And the expansion ratio,output filter size,number of IRBs,and convolution kernel size are set as the search parameters to construct a hierarchical decomposition search space.Then,the recognition accuracy and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are taken as the objective function and constraint conditions,respectively,and the global optimization model of the CNN architecture search is established.Next,the simulated annealing(SA)algorithm is used as the search strategy to search out the lightweight and high accuracy STIIARM directly.After that,based on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similar block structure,the same corresponding channel number,and the minimum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the more lightweight student model is designed,and the FSP matrix pairing between the NAS model and student model is completed.Finally,by minimizing the loss between the FSP matrix pairs of the NAS model and student model,the student model’s weight adjustment is completed.Thus the ultra-lightweight and high accuracy STIIARM is obtained.The proposed method’s effectiveness is verified by the simulation experiments on the ISAR image dataset of five types of space targe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ce target ISAR image neural architecture search Knowledge distillation Lightweight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和Transformer神经网络架构搜索的脑胶质瘤多组织分割网络 被引量:1
3
作者 陶永鹏 柏诗淇 周正文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78-2386,共9页
脑胶质瘤在磁共振成像(MRI)图像中的形状大小变化大、边界模糊且组织结构复杂,这些特点导致了脑肿瘤分割任务的挑战性,通常这种任务需要具备深厚专业知识的研究人员设计复杂定制的网络模型才能完成。这一过程不仅耗时,而且需要大量的人... 脑胶质瘤在磁共振成像(MRI)图像中的形状大小变化大、边界模糊且组织结构复杂,这些特点导致了脑肿瘤分割任务的挑战性,通常这种任务需要具备深厚专业知识的研究人员设计复杂定制的网络模型才能完成。这一过程不仅耗时,而且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为了简化网络设计流程并自动获取最优的网络结构,提出一种基于卷积和Transformer神经网络架构搜索的脑胶质瘤多组织分割网络(NASCT-Net),以在构建用于多模态MRI脑肿瘤分割的网络架构的过程中,提高分割的精确度。首先,将神经架构搜索(NAS)技术应用于编码器的构建,形成可堆叠的NAS编解码模块,以自动优化适用于脑胶质瘤精准分割的网络架构;其次,在编码器底层集成基于Transformer的特征编码模块,以增强对肿瘤各组之间的相对位置和全局信息的表征能力;最后,通过构建体积加权Dice损失函数(VWDiceLoss),解决前景与背景的不平衡问题。在BraTS2019脑肿瘤数据集上与Swin-Unet等方法进行比较的实验结果表明,NASCT-Net的平均Dice相似系数(DSC)提高了0.009,同时平均Hausdorff距离(HD)降低了1.831 mm,验证了NASCT-Net在提高脑肿瘤多组织分割精度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架构 神经网络架构搜索 脑肿瘤分割 卷积神经网络 TRANSFORM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类和群智能优化算法的自动剪枝方法
4
作者 刘洲峰 吴文涛 +2 位作者 李环宇 邵昕楠 李春雷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04-215,共12页
近年来,网络剪枝技术作为一种极为有效的卷积神经网络压缩方案,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其中通道剪枝得益于其硬件友好性,有着尤为明显的优势。然而,当前主流方法集中于通过通道重要性评估或人工干预来实现剪枝,低效且容易导致次优结果;同时... 近年来,网络剪枝技术作为一种极为有效的卷积神经网络压缩方案,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其中通道剪枝得益于其硬件友好性,有着尤为明显的优势。然而,当前主流方法集中于通过通道重要性评估或人工干预来实现剪枝,低效且容易导致次优结果;同时一些基于搜索算法的自动化剪枝方法则难以控制搜索空间与搜索效率之间的平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与群智能优化算法的自动通道剪枝方法。具体来说,根据特征图的相似度利用K-Mediod算法进行逐层的通道聚类,并通过灵敏度分析找到当前最优剪枝率,从而形成初步的压缩模型,引入粒子群算法(PSO)对其进行迭代搜索并找到最优剪枝网络结构。对剪枝网络进行微调,以降低精度损失。在CIFAR-10、ILSVRC-2012上对几种最为常用的CNN模型进行了评估,与近年来的主流方法相比实验结果有所提升,证明了剪枝后网络的有效性,在ILSVRC-2012中,在ResNet-50达到45.5%剪枝率的前提下,模型准确度只降低了0.23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模型压缩 网络剪枝 网络结构搜索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湿地型农业文化遗产景观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以高邮湖农业文化遗产为例
5
作者 丁绍刚 董雯祺 +1 位作者 张睿珊 陈筱滢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52,共6页
作为农耕文明优秀遗产之一的湿地型农业文化遗产,是集自然、经济和人文历史特征于一体的复合系统,既有研究多从资源量、价值量、地域文化保护等单一视角进行分析,而综合性评价研究较为滞后。借助景观绩效评价体系所具备的完整性、典型... 作为农耕文明优秀遗产之一的湿地型农业文化遗产,是集自然、经济和人文历史特征于一体的复合系统,既有研究多从资源量、价值量、地域文化保护等单一视角进行分析,而综合性评价研究较为滞后。借助景观绩效评价体系所具备的完整性、典型性和可获得性进行综合性评价,从自然景观、社会人文和经济价值三方面选定22项指标构建湿地型农业文化遗产景观绩效评价体系,划定Ⅰ~Ⅴ级评价标准,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绩效评价,以高邮湖为例展开实证研究,并基于评价结果提出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农业文化遗产 景观绩效 指标体系 BP神经网络 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YOLO神经网络的数据流架构优化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穆宇栋 李文明 +5 位作者 范志华 吴萌 吴海彬 安学军 叶笑春 范东睿 《计算机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99,共18页
YOLO目标检测算法具有速度快、精度高、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等优点,因此在多种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传统的控制流架构在执行YOLO神经网络时面临计算部件利用率低、功耗高、能效较低等挑战。相较而言,数据流架构的执行... YOLO目标检测算法具有速度快、精度高、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等优点,因此在多种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传统的控制流架构在执行YOLO神经网络时面临计算部件利用率低、功耗高、能效较低等挑战。相较而言,数据流架构的执行模式与神经网络算法匹配度高,更能充分挖掘其中的数据并行性。然而,在数据流架构上部署YOLO神经网络时面临三个问题:(1)数据流架构的数据流图映射并不能结合YOLO神经网络中卷积层卷积核较小的特点,造成卷积运算数据复用率过低的问题,并进一步降低计算部件利用率;(2)数据流架构在算子调度时无法利用算子间结构高度耦合的特点,导致大量数据重复读取;(3)数据流架构上的数据存取与执行高度耦合、串序执行,导致数据存取延迟过高。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设计了面向YOLO神经网络的数据流加速器DFU-Y。首先,结合卷积嵌套循环的执行模式,本文分析了小卷积核卷积运算的数据复用特征,并提出了更有利于执行单元内部数据复用的数据流图映射算法,从而整体提升卷积运行效率;然后,为充分利用结构耦合的算子间的数据复用,DFU-Y提出数据流图层次上的算子融合调度机制以减少数据存取次数、提升神经网络运行效率;最后,DFU-Y通过双缓存解耦合数据存取与执行,从而并行执行数据存取与运算,掩盖了程序间的数据传输延迟,提高了计算部件利用率。实验表明,相较数据流架构(DFU)和GPU(NVIDIA Xavier NX),DFU-Y分别获得2.527倍、1.334倍的性能提升和2.658倍、3.464倍的能效提升;同时,相较YOLO专用加速器(Arria-YOLO),DFU-Y在保持较好通用性的同时,达到了其性能的72.97%、能效的87.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算法 数据流架构 数据流图优化 卷积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加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架构搜索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1
7
作者 武家辉 李科研 +3 位作者 陈丽新 张家诺 刘帅兵 逯鹏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8,共8页
神经架构搜索(NAS)的目的是为特定任务自动寻优生成高性能网络架构,从而减少架构设计对专家经验的依赖和架构设计过程中的人力资源消耗,其主要包含搜索空间、搜索策略和评估策略三个组成部分。早期NAS需要多个GPU耗时多天完成搜索,搜索... 神经架构搜索(NAS)的目的是为特定任务自动寻优生成高性能网络架构,从而减少架构设计对专家经验的依赖和架构设计过程中的人力资源消耗,其主要包含搜索空间、搜索策略和评估策略三个组成部分。早期NAS需要多个GPU耗时多天完成搜索,搜索耗时和计算成本高是NAS的核心问题。为帮助研究人员快速、全面地了解NAS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对现有NAS工作进行梳理。首先对NAS的早期工作进行分析,并阐述了NAS的核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然后围绕解决NAS核心问题的三类方法,即减小架构搜索范围、减少待评估架构搜索时间、减少架构评估时间,对该领域算法进行针对性分析、对比、总结;最后归纳总结该领域后续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架构搜索 搜索范围 搜索时间 评估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语义与属性特征的跨架构漏洞检测
8
作者 李坤 李斌 +1 位作者 朱文静 周清雷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7-801,共15页
二进制漏洞检测在程序安全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为应对大规模的漏洞检测任务,越来越多的神经网络技术被应用到跨架构漏洞检测中,这些技术显著提高了漏洞检测的准确率,但是现有方法仍然面临提取到的信息单一、不能进行跨架构漏洞检测等问... 二进制漏洞检测在程序安全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为应对大规模的漏洞检测任务,越来越多的神经网络技术被应用到跨架构漏洞检测中,这些技术显著提高了漏洞检测的准确率,但是现有方法仍然面临提取到的信息单一、不能进行跨架构漏洞检测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语义与属性特征的跨架构漏洞检测方法。使用二进制函数的汇编代码和属性控制流图作为输入,提取基本块中所有汇编代码的语义信息,将基本块级的语义信息与属性特征信息进行特征融合,生成139维的基本块级向量表示,以此来更全面地表示函数的语义和属性信息。使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孪生网络模型生成函数级的嵌入向量,以此来提取不同基本块中不同空间层次结构的特征并减少神经网络的参数量,通过计算函数级嵌入向量的距离来判断待检测的两个二进制函数是否相似。在进行跨架构漏洞检测时,只需要输入二进制文件中的函数和已知漏洞函数的汇编代码和属性控制流图即可完成漏洞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的准确率为95.64%,AUC(area under curve)值为0.9969,与现有方法相比,准确率可以提升0.26~7.04个百分点,AUC可以提升0.11~1.59个百分点,在真实环境的漏洞检测中表现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洞检测 神经网络 跨架构 特征融合 函数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架构的多尺度特征交互去雾算法
9
作者 刘昕昊 陈彬 +2 位作者 应文健 李沛陶 伍世虔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1-212,共12页
现代化战争高度依赖图像等载体收集情报。雾天环境下得到的图像会干扰对战场场景的清晰呈现,还把重要特征隐匿其中,影响信息获取。针对目前图像去雾算法普遍存在颜色失真、图像细节丢失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 现代化战争高度依赖图像等载体收集情报。雾天环境下得到的图像会干扰对战场场景的清晰呈现,还把重要特征隐匿其中,影响信息获取。针对目前图像去雾算法普遍存在颜色失真、图像细节丢失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与Transformer混合架构的多尺度特征交互去雾网络(Multi-scale Feature Interactive DehazeNet, MFI-DehazeNet),采用编解码结构,以端到端的方式实现单幅图像去雾。MFI-DehazeNet网络首先设计了一种多尺度特征交互模块,该模块实现了CNN网络特征的跨尺度融合;其次改进了Transformer结构,设计一种全局特征表达模块来增强整个网络的全局表达能力,用以弥补卷积结构感受野不足的问题;来自编码器的输出融合CNN和Transformer网络这两种异构架构的信息,该输出会通过特征重建模块(即解码器)进行处理,以恢复并重建出去雾后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方法,MFI-DehazeNet无论是在合成有雾图像还是在真实有雾图像上都实现了更好的去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去雾 TRANSFORMER 卷积神经网络 混合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高效注意力机制的神经架构搜索高光谱图像分类
10
作者 陈海松 张康 +2 位作者 吕浩然 王爱丽 吴海滨 《液晶与显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0-641,共12页
由于不同高光谱数据集在频带数、光谱范围和空间分辨率上存在显著差异,适用于不同高光谱数据集的最优网络结构也存在不同。此外,人工设计的深度学习网络需要调整大量的超参数,这无疑给设计一个适用于各种HSI数据集的通用分类模型带来了... 由于不同高光谱数据集在频带数、光谱范围和空间分辨率上存在显著差异,适用于不同高光谱数据集的最优网络结构也存在不同。此外,人工设计的深度学习网络需要调整大量的超参数,这无疑给设计一个适用于各种HSI数据集的通用分类模型带来了严重的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高效注意力机制的神经架构搜索算法,实现深度学习网络的自动设计以避免人工设计网络的偏差。首先,为了构建高效的搜索过程,本文构建了基于可微网络架构搜索的模型,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超参数网络的搜索速度。然后,为了实现高精度的分类结果,本文设计了一个新型的模块化搜索空间。最后,考虑到高光谱数据集类不平衡带来的误分类问题,本文采用Poly损失函数增加少数类别的损失权重,从而提高模型对这些类别的识别能力。在公开高光谱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总体分类精度分别达到了99.50%、97.81%。本文提出的方法探索了神经架构搜索在高光谱分类任务上的应用,提高了分类精度和算法设计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 图像分类 神经架构搜索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RNN与稀疏自注意力的文本摘要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钟 唐宏 +1 位作者 王宁喆 朱传润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2-320,共9页
随着深度学习的高速发展,基于序列到序列(Seq2Seq)架构的文本摘要方法成为研究焦点,但现有大多数文本摘要模型受限于长期依赖,忽略了注意力机制复杂度以及词序信息对文本摘要生成的影响,生成的摘要丢失关键信息,偏离原文内容与意图,影... 随着深度学习的高速发展,基于序列到序列(Seq2Seq)架构的文本摘要方法成为研究焦点,但现有大多数文本摘要模型受限于长期依赖,忽略了注意力机制复杂度以及词序信息对文本摘要生成的影响,生成的摘要丢失关键信息,偏离原文内容与意图,影响用户体验。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ransformer改进的融合递归神经网络(RNN)与稀疏自注意力的文本摘要方法。首先采用窗口RNN模块,将输入文本按窗口划分,每个RNN对窗口内词序信息进行压缩,并通过窗口级别的表示整合为整个文本的表示,进而增强模型捕获局部依赖的能力;其次采用基于递归循环机制的缓存模块,循环缓存上一文本片段的信息到当前片段,允许模型更好地捕获长期依赖和全局信息;最后采用稀疏自注意力模块,通过块稀疏矩阵对注意力矩阵按块划分,关注并筛选出重要令牌对,而不是在所有令牌对上平均分配注意力,从而降低注意力的时间复杂度,提高长文本摘要任务的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数据集text8、enwik8上的BPC分数相比于LoBART模型降低了0.02,在数据集wikitext-103以及ptb上的PPL分数相比于LoBART模型分别降低了1.0以上,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到序列架构 文本摘要 Transformer模型 递归神经网络 递归循环机制 稀疏自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差分图卷积神经网络的古代石拱桥损伤识别研究
12
作者 张承文 淳庆 +1 位作者 马宇坤 林怡婕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0-379,共10页
基于长期结构健康监测数据,采用时空差分图卷积神经网络,实现了古代石拱桥损伤的自动识别。首先,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有向图矩阵构建方法,以避免有向图矩阵构建时的环境影响问题。其次,针对古代石拱桥,采用时空差分图卷积神经网络,构建训... 基于长期结构健康监测数据,采用时空差分图卷积神经网络,实现了古代石拱桥损伤的自动识别。首先,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有向图矩阵构建方法,以避免有向图矩阵构建时的环境影响问题。其次,针对古代石拱桥,采用时空差分图卷积神经网络,构建训练模型。然后,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卢沟桥为算例,进行了为期32个月的结构健康监测。最后,根据监测结果训练并测试模型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损伤识别方法的完全准确预测率可达92.26%,标签准确率为99%,精确率均值为93.5%,召回率均值为90.4%,误报率均值为3.0%,F_(1)得分均值为0.917。研究成果可为桥梁文物的预防性保护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拱桥 建筑遗产 损伤识别 图神经网络 结构健康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卷积神经架构搜索的复杂动作识别
13
作者 任鹏真 梁小丹 +2 位作者 常晓军 赵子莹 肖云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62-1874,共13页
在视频的复杂动作识别领域中,模型的结构设计对其最终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人工设计的网络结构往往严重依赖于研究人员的知识和经验.因此,神经架构搜索(neural architecture search,NAS)因其自动化的网络结构设计在图像处理... 在视频的复杂动作识别领域中,模型的结构设计对其最终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人工设计的网络结构往往严重依赖于研究人员的知识和经验.因此,神经架构搜索(neural architecture search,NAS)因其自动化的网络结构设计在图像处理领域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当前,神经架构搜索已经在图像领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一些NAS方法甚至将模型自动化设计所需的GPU天数减少到了个位数,并且其搜索的模型结构表现出了强大的竞争潜力,这鼓励将自动化模型结构设计拓展到视频领域.但它面临2个严峻的挑战:1)如何尽可能捕获视频中的长程上下文时间关联;2)如何尽可能降低3D卷积所带来的计算激增的问题.为了应对上述挑战,提出了一个基于时间卷积的神经架构搜索复杂动作识别(neural architecture search on temporal convolutions for complex action recognition,NAS-TC)模型.具体地,NAS-TC具有2个阶段:在第1阶段,采用经典的CNN网络作为骨干网络,来完成计算密集型的特征提取任务.在第2阶段,提出了一个神经架构搜索时间卷积层来完成相对轻量级的长程时间模型设计和信息提取.这确保了提出的方法具有更合理的参数分配并且可以处理分钟级的视频.最后,提出的方法在3个复杂动作识别基准数据集上与同类型方法相比平均获得了2.3个百分点的m AP的性能增益,并且参数量下降了2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动作识别 神经架构搜索 卷积分解 视频理解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子网络架构的页岩气水平井机械钻速预测 被引量:1
14
作者 彭炽 任书江 杨赟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120,共8页
构建准确的机械钻速预测模型是优化钻井参数的前提。在页岩气水平井钻井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影响因素繁多、钻压传递困难,采用传统方法难以准确预测机械钻速。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残差神经网络和子网络架构的机械钻... 构建准确的机械钻速预测模型是优化钻井参数的前提。在页岩气水平井钻井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影响因素繁多、钻压传递困难,采用传统方法难以准确预测机械钻速。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残差神经网络和子网络架构的机械钻速预测模型。首先,对实钻数据进行了预处理,随后,构建了基于二维卷积神经网络的井下约束条件井深序列特征提取器,将井下约束条件添加到钻速模型中。最后,考虑到不同类型特征参数对机械钻速的影响机理不同,基于子网络架构建立了机械钻速智能预测模型。利用四川盆地泸州区块页岩气水平井实钻数据对构建的机械钻速预测模型进行了训练和测试,并通过消融试验分析了井下约束条件井深序列特征提取、子网络架构和深度残差神经网络对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模型平均绝对误差为0.41 m/h,平均相对误差为6.87%,子网络架构对模型性能的贡献程度最大。该模型能够准确预测页岩气水平井的机械钻速,为钻井提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页岩气水平井 机械钻速 深度残差神经网络 子网络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多层级自动睡眠分期模型
15
作者 金峥 贾克斌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5-557,共13页
睡眠是人体保持健康的重要生理过程,基于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的睡眠分期是诊疗睡眠疾病和评估睡眠质量的重要依据.人工睡眠分期法在处理大规模PSG数据时存在耗时久、效率低的问题,采用深度学习模型有效表征PSG的自动睡眠分... 睡眠是人体保持健康的重要生理过程,基于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的睡眠分期是诊疗睡眠疾病和评估睡眠质量的重要依据.人工睡眠分期法在处理大规模PSG数据时存在耗时久、效率低的问题,采用深度学习模型有效表征PSG的自动睡眠分期法显现出广阔的研究前景.针对现有模型未充分考虑PSG片段内波形信息、通道间相关性信息、片段间睡眠转换信息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多层级睡眠分期网络模型(Hierarchical transFormer sleep staging model,HierFormer),采用Transformer编码器有效提取片段内波形特征、通道相关性特征、片段间转换特征,并结合注意力机制综合提升模型对于PSG片段内、通道间、片段间三种视角信号特性的可解释性.基于睡眠集-欧洲数据格式(sleep-European Data Format,sleep-EDF)扩展睡眠数据集开展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模型利用更少的参数量取得优于多种现有基线模型的分期性能,分类准确率、宏平均精确率、宏平均召回率、宏平均F1分数、科恩卡帕系数分别可达到0.807、0.784、0.735、0.750和0.721.通过在三种视角下不同特征编码方式的性能对比和注意力分数的可视化,本文进一步证明了所提模型良好的编码能力和可解释性.本研究旨在为睡眠分期领域的深度学习应用提供新途径和新技术,从而辅助医生提升睡眠疾病诊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导睡眠图(PSG) 自动睡眠分期 深度神经网络 Transformer架构 注意力机制 模型可解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元模型修正中的贝叶斯深度神经网络构架优化设计
16
作者 何宇轩 尹涛 王曦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4-190,共7页
贝叶斯神经网络(Bayesian neural network,BNN)相较于传统人工神经网络具有更强的噪声鲁棒性,在结构系统识别与健康监测领域逐渐受到关注,目前该领域的相关文献主要集中于单隐含层BNN的应用及其构架设计。具有一定深度的多隐含层构架相... 贝叶斯神经网络(Bayesian neural network,BNN)相较于传统人工神经网络具有更强的噪声鲁棒性,在结构系统识别与健康监测领域逐渐受到关注,目前该领域的相关文献主要集中于单隐含层BNN的应用及其构架设计。具有一定深度的多隐含层构架相比于单隐含层在复杂高维数据拟合上通常具有更强的泛化能力,但针对多隐含层BNN构架优化设计问题的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该研究旨在针对多隐含层BNN并结合有限元模型修正问题开展构架优化设计研究,发展基于证据对数的多隐含层BNN网络性能定量量度,并提出一种实现多隐含层BNN各隐含层神经元数量同步优化的高效算法,获得针对具体模型修正问题的多隐含层BNN构架优化设计方案。通过基于现场实测模态参数的某大跨度钢结构人行桥模型修正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系统识别 结构健康监测 有限元模型修正 贝叶斯深度神经网络 构架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慢行系统声景品质评价与预测
17
作者 刘江 华怡冰 郭华贵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6-63,共8页
城市慢行系统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声景品质直接影响人们的游览体验。基于福州市鼓楼区19条慢行街道获取多源数据,从声级与声源、空间形态、视觉环境和功能业态4个维度探讨潜在影响慢行系统声景的主要因素,构建城市慢行系统... 城市慢行系统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声景品质直接影响人们的游览体验。基于福州市鼓楼区19条慢行街道获取多源数据,从声级与声源、空间形态、视觉环境和功能业态4个维度探讨潜在影响慢行系统声景的主要因素,构建城市慢行系统声景品质预测模型并对比预测结果。结果表明:1)声景愉悦度与15个指标显著相关,影响较大指标包括声源变异量均值、谈话声和谐度;2)声景丰富度与11个指标显著相关,影响较大指标包括绿地形状指数、谈话声优势度;3)声景品质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整体拟合优度均大于90%,预测精度高于线性回归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慢行系统 声景品质 多源数据 BP神经网络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段注意力机制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
18
作者 王慧斌 胡展傲 +2 位作者 胡节 徐袁伟 文博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62-2268,共7页
针对时间序列分段后存在因采样间隔增大而导致的长期预测过程中局部依赖关系丢失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分段注意力机制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SAMformer)。首先,显式地将时间静态协变量与原始数据按比例融合,以增强数据的时域信息表征能力;其... 针对时间序列分段后存在因采样间隔增大而导致的长期预测过程中局部依赖关系丢失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分段注意力机制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SAMformer)。首先,显式地将时间静态协变量与原始数据按比例融合,以增强数据的时域信息表征能力;其次,同时引入两个连续的带偏置的线性层和一个激活函数来微调融合数据,从而提高模型对非线性数据的拟合能力;然后,在分段序列的每个段内引入点积注意力机制,以便捕获局部特征依赖关系;最后,利用跨尺度依赖的编码器-解码器架构预测时序数据。所提模型在公开的5个时间序列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Crossformer、 Pyraformer和Informer等其他监督学习时序预测模型,SAMformer的均方误差(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降低了2.0%~62.0%和0.9%~49.8%。此外,通过消融实验验证了所提不同组件的完备性和有效性,进一步说明了融合时域信息和段内注意力机制有助于提高时间序列预测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神经网络 时间序列预测 时域信息融合 编码器-解码器架构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触觉识别的神经结构搜索算法
19
作者 邹子超 李玉良 +1 位作者 陈萌 马飞红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09-1217,共9页
针对手工设计神经网络需要耗费一定时间和精力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学习遗传算法的两级式神经结构搜索算法,并应用于触觉识别领域。设计了一种自学习遗传算法,利用强化学习优化遗传算法的选择、交叉和变异算子,以求遗传算法加速... 针对手工设计神经网络需要耗费一定时间和精力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学习遗传算法的两级式神经结构搜索算法,并应用于触觉识别领域。设计了一种自学习遗传算法,利用强化学习优化遗传算法的选择、交叉和变异算子,以求遗传算法加速收敛,并在陷入局部最优时跳出局部最优;基于自学习遗传算法,提出了两级式神经网络结构搜索算法,用于搜索适合处理触觉时序数据的卷积神经网络和循环神经网络串联模型,且为卷积神经网络和循环神经网络模块引入了层间残差连接以解决网络退化问题,并使用公开触觉数据集对算法进行了实验验证。自建包含22类实验样品的触觉数据集,基于数据集进行了搜索算法实验,并对搜索得到的最优网络进行了分类识别测试,识别准确率为96.81%,与长短期记忆网络、门控循环单元网络和卷积神经网络与长短记忆网络串联模型进行对比,对比结果显示:本文搜索算法搜索出的网络性能更加优异,识别率更高,进一步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结构搜索 触觉识别 强化学习 遗传算法 卷积神经网络和循环神经网络串联模型 触觉传感器 卷积神经网络与循环神经网络串联模型 层间残差连接循环神经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流架构的雷达信号调制方式识别加速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湘松 王振 潘大鹏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30,共8页
在雷达电子战中,快速并准确地识别敌方雷达信号调制技术对于获得战术优势至关重要,而传统依赖于图形处理单元(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的识别方法难以满足此应用场景的低延迟要求。为此,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数据流架构(dataflow ar... 在雷达电子战中,快速并准确地识别敌方雷达信号调制技术对于获得战术优势至关重要,而传统依赖于图形处理单元(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的识别方法难以满足此应用场景的低延迟要求。为此,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数据流架构(dataflow architecture,DF)的雷达信号调制方式识别加速系统。该系统通过对卷积神经网络权值进行二值化来减少模型参数,便于将算法部署到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同时采用数据流架构加快雷达信号调制方式的识别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在确保整体识别准确率的前提下,该加速系统的推理速度相比i7-11800H CPU提升44.43倍,相比RTX 3050Ti GPU提升2.59倍,系统功耗仅为1.724 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制方式识别 深度学习 数据流架构 二值化神经网络 硬件部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