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小鼠IL-1β、TNF-α Taq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脑心肌炎病毒感染小鼠的检测
被引量:
6
1
作者
陈宏备
施开创
+3 位作者
李向涛
郑敏
郑喜邦
李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31-536,共6页
为探讨脑心肌炎病毒(EMCV)感染后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从分子水平深入研究EMCV的致病机制,本研究分别建立了检测小鼠IL-1β、TNF-α和管家基因β-actin 的 TaqMan real-time PCR 检测方法。该方法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均达到0.998以上...
为探讨脑心肌炎病毒(EMCV)感染后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从分子水平深入研究EMCV的致病机制,本研究分别建立了检测小鼠IL-1β、TNF-α和管家基因β-actin 的 TaqMan real-time PCR 检测方法。该方法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均达到0.998以上,检出下限均达到10copies/μL质粒标准品,组内与组间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应用该方法对猪源 EMCV GXLC 株人工感染小鼠的脑、心、脾中IL-1β、TNF-α mRNA 的转录水平进行检测,发现感染后第4dIL-1β、TNF-α mRNA 的转录水平达到峰值,并且与小鼠发病死亡高峰存在明显的时间相关性。本研究所建立的TaqMan real-time PCR 检测方法为小鼠促炎细胞因子的检测及定量分析提供了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肌炎病毒
小鼠
促炎细胞因子
荧光定量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猪源脑心肌炎病毒GXLC株对小鼠的致病性试验
被引量:
2
2
作者
施开创
陈芳芳
+3 位作者
胡丽萍
屈素洁
莫胜兰
郑敏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79-185,共7页
为研究猪源脑心肌炎病毒(EMCV)GXLC株对小鼠的致病性,将其接种4周龄健康BALB/c小鼠,观察临床症状,检查病理变化,测定心重/体重比值,检测心脏、脑、脾脏组织及血清中病毒含量,检测心脏、脑、脾脏组织中细胞因子IL-1β、TNF-α、IL-6 mRN...
为研究猪源脑心肌炎病毒(EMCV)GXLC株对小鼠的致病性,将其接种4周龄健康BALB/c小鼠,观察临床症状,检查病理变化,测定心重/体重比值,检测心脏、脑、脾脏组织及血清中病毒含量,检测心脏、脑、脾脏组织中细胞因子IL-1β、TNF-α、IL-6 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中IL-1β、TNF-α蛋白含量。结果显示,感染小鼠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感染后第4天开始死亡,第5~7天死亡达到高峰;心脏、脑出现典型的大体病理变化和组织病理学变化,心重/体重比值显著升高、组织病理学炎症分值显著增加;感染后第1天即可在心脏、脑、脾脏及血清中检测到大量病毒,直至第14天仍能检测到病毒;血清中IL-1β、TNF-α蛋白含量显著升高,心脏、脑、脾脏组织中IL-1β、TNF-α、IL-6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而且细胞因子表达的高峰期与出现明显临床症状、严重病理损害及死亡高峰期密切相关。结果表明,猪源EMCV GXLC株对小鼠具有高度致病性,IL-1β、TNF-α、IL-6等促炎细胞因子在EMCV对小鼠的致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源脑心肌炎病毒
致病性
促炎细胞因子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鼠IL-1β、TNF-α Taq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脑心肌炎病毒感染小鼠的检测
被引量:
6
1
作者
陈宏备
施开创
李向涛
郑敏
郑喜邦
李军
机构
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广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处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31-536,共6页
基金
广西科学基金项目(桂科青0728047)
广西科技创新能力与条件建设基金项目(08-05-01D)
文摘
为探讨脑心肌炎病毒(EMCV)感染后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从分子水平深入研究EMCV的致病机制,本研究分别建立了检测小鼠IL-1β、TNF-α和管家基因β-actin 的 TaqMan real-time PCR 检测方法。该方法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均达到0.998以上,检出下限均达到10copies/μL质粒标准品,组内与组间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应用该方法对猪源 EMCV GXLC 株人工感染小鼠的脑、心、脾中IL-1β、TNF-α mRNA 的转录水平进行检测,发现感染后第4dIL-1β、TNF-α mRNA 的转录水平达到峰值,并且与小鼠发病死亡高峰存在明显的时间相关性。本研究所建立的TaqMan real-time PCR 检测方法为小鼠促炎细胞因子的检测及定量分析提供了技术手段。
关键词
脑心肌炎病毒
小鼠
促炎细胞因子
荧光定量
rt-pcr
Keywords
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 mouse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 real-time rt-pcr
分类号
S852.72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猪源脑心肌炎病毒GXLC株对小鼠的致病性试验
被引量:
2
2
作者
施开创
陈芳芳
胡丽萍
屈素洁
莫胜兰
郑敏
机构
广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处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79-185,共7页
基金
广西科学基金项目(桂科青0728047)
文摘
为研究猪源脑心肌炎病毒(EMCV)GXLC株对小鼠的致病性,将其接种4周龄健康BALB/c小鼠,观察临床症状,检查病理变化,测定心重/体重比值,检测心脏、脑、脾脏组织及血清中病毒含量,检测心脏、脑、脾脏组织中细胞因子IL-1β、TNF-α、IL-6 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中IL-1β、TNF-α蛋白含量。结果显示,感染小鼠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感染后第4天开始死亡,第5~7天死亡达到高峰;心脏、脑出现典型的大体病理变化和组织病理学变化,心重/体重比值显著升高、组织病理学炎症分值显著增加;感染后第1天即可在心脏、脑、脾脏及血清中检测到大量病毒,直至第14天仍能检测到病毒;血清中IL-1β、TNF-α蛋白含量显著升高,心脏、脑、脾脏组织中IL-1β、TNF-α、IL-6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而且细胞因子表达的高峰期与出现明显临床症状、严重病理损害及死亡高峰期密切相关。结果表明,猪源EMCV GXLC株对小鼠具有高度致病性,IL-1β、TNF-α、IL-6等促炎细胞因子在EMCV对小鼠的致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猪源脑心肌炎病毒
致病性
促炎细胞因子
小鼠
Keywords
porcine
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
pathogenicity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
mouse
分类号
S852.65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小鼠IL-1β、TNF-α Taq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脑心肌炎病毒感染小鼠的检测
陈宏备
施开创
李向涛
郑敏
郑喜邦
李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猪源脑心肌炎病毒GXLC株对小鼠的致病性试验
施开创
陈芳芳
胡丽萍
屈素洁
莫胜兰
郑敏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