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化液膜(ELM)技术在水处理中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裴亮 姚秉华 +1 位作者 付兴隆 杜忠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6-111,共6页
液膜分离是一种高效、快速、节能的新型分离技术.简要介绍了乳化液膜法的基本原理,重点论述了乳化液膜法在水处理中的研究新进展.
关键词 乳化液膜 应用 分离技术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M法提取磷酸中La^(3+)的相界面反应-传质机理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进 党亚固 +2 位作者 费德君 范文娟 王永法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49-352,共4页
在以(D2EHPA+TOPO)/ROSO3H/液体石蜡/煤油为膜相,HCl为内相,磷酸中La3+为外相的乳化液膜(ELM)体系中研究了不同相比A/O、膜相D2EHPA(H2A2)、TOPO、ROSO3H浓度、料液相H3PO4、H2PO4和H+浓度和内相HCl浓度对总分配比DT的影响。实验结果表... 在以(D2EHPA+TOPO)/ROSO3H/液体石蜡/煤油为膜相,HCl为内相,磷酸中La3+为外相的乳化液膜(ELM)体系中研究了不同相比A/O、膜相D2EHPA(H2A2)、TOPO、ROSO3H浓度、料液相H3PO4、H2PO4和H+浓度和内相HCl浓度对总分配比DT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A/O的增加,DT显著下降;随膜相H2A2、TOPO、ROSO3H浓度的增加,DT先增加后基本不变;但料液相H3PO4和H+浓度的增加使DT降低,DT随H2PO4浓度增加而升高;DT随內相HCl浓度的增加而升高。通过斜率法对ELM各组分H2A2、TOPO、ROSO3H、H2PO4、H3PO4、H+的logc-logDT的线性拟合直线的斜率确定了其参与的摩尔数,得到了该ELM体系的相界面反应-传质机理,并计算出萃取、反萃反应平衡常数k1、k2分别为107.7237、104.8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液膜(elm)相界面反应 传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状液膜法分离富集烟草提取物中的烟碱
3
作者 刘劲芸 郭晋廷 +7 位作者 杨皓天 李源栋 李朝华 徐重军 王夸平 徐世涛 段焰青 周皓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948-2956,共9页
【目的】优化并构建水包油包水(W/O/W)型乳状液膜体系,为有效分离富集烟草提取物中的高浓度烟碱及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降烟碱为模板分子,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外水相pH、表面活性剂种类及用量、膜载体种类及用量、油内比、... 【目的】优化并构建水包油包水(W/O/W)型乳状液膜体系,为有效分离富集烟草提取物中的高浓度烟碱及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降烟碱为模板分子,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外水相pH、表面活性剂种类及用量、膜载体种类及用量、油内比、内水相HCl浓度、迁移时间及乳水比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对外水相pH、膜载体D_2EHPA用量、表面活性剂T154用量和内水相HCl浓度开展4因素5水平的正交试验筛选,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评价乳状液膜体系对烟草提取物中烟碱的分离效能,以此确定乳状液膜体系的最佳条件。【结果】正交试验中,4个因素对乳状液膜体系的萃取率影响排序:外水相pH=表面活性剂T154用量>膜载体D_2EHPA用量>内水相HCl浓度。通过比较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的乳状液膜分离体系对降烟碱的分离富集效率,确定单因素试验优化获得的乳状液膜体系条件最佳:表面活性剂为3%T154,膜载体为3%仲辛醇和5%D_2EHPA,内水相为0.5 mol/L HCl,外水相p H为13,油内比10∶8,乳水比2∶25,迁移时间2.5 min;在该条件下,乳状液膜体系对0.05 mg/mL烟碱和降烟碱的萃取率分别达85.07%和91.42%,对烟草提取物中烟碱成分的分离富集效率可达74.80%,且分离所得样品中烟碱浓度为原样的2.17倍。【结论】优化所得乳状液膜体系能快速有效地分离富集烟草提取物中的高浓度烟碱,表现出较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状液膜 烟草提取物 烟碱 分离 萃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乳状液膜萃取RE(Ⅲ)动力学条件研究
4
作者 雷红霞 李勇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1-436,共6页
稀土元素间电子层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极其相似,导致其难以分离,因此,稀土元素萃取分离一直是稀土冶金的研究热点问题。研究了以6%D2EHPA为流动载体、5%T154为表面活性剂、3.0mol/LHCl溶液为内水相、磺化煤油为膜溶剂,控制相比(Roi)为1.... 稀土元素间电子层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极其相似,导致其难以分离,因此,稀土元素萃取分离一直是稀土冶金的研究热点问题。研究了以6%D2EHPA为流动载体、5%T154为表面活性剂、3.0mol/LHCl溶液为内水相、磺化煤油为膜溶剂,控制相比(Roi)为1.5制备一种新型乳状液萃取剂。通过用该乳状液萃取剂在硫酸体系下分别萃取La^(3+)、Ce^(3+)、Sm^(3+)、Eu^(3+)、Ho^(3+)和Er^(3+)6种稀土离子,确定了乳状液膜法(ELM)萃取RE(Ⅲ)的最优动力学条件。结果表明:最优动力学条件为乳化时间5min,萃取时间6min,乳水比(Rew)0.5,萃取温度25℃,外水相为稀土元素水溶液;该条件下,La^(3+)最高萃取率为99.92%,最大富集比为3.33,传质速率k=9.35×10^(-10)m/s,ELM对低浓度La^(3+)溶液表现出优异的萃取性能和富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乳状液膜 萃取 分离 富集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膜法处理硫普罗宁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刘国光 薛秀玲 +1 位作者 周庆祥 吕文英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78-482,共5页
采用W/O型乳状液膜法提取水溶液中的硫普罗宁,考察了载体、温度、硫普罗宁浓度以及油内比、试剂比、乳水比对提取率的影响.并得出了液膜法提取硫普罗宁的最佳乳液配方:油内比=1:1,乳水比=1:2,试剂比=6-8,载体浓度=5%,温... 采用W/O型乳状液膜法提取水溶液中的硫普罗宁,考察了载体、温度、硫普罗宁浓度以及油内比、试剂比、乳水比对提取率的影响.并得出了液膜法提取硫普罗宁的最佳乳液配方:油内比=1:1,乳水比=1:2,试剂比=6-8,载体浓度=5%,温度20℃,转速=240-250r·min-1,其提取率高达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普罗宁 乳状液膜 分离 提取率 膜分离 废水处理 制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型乳状液膜分离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士柱 姜长印 +2 位作者 张泉荣 吴秋林 樊诗国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1993年第3期31-40,共10页
本文提出了稀型乳状液膜分离方法的新概念。作者用稀型乳状液分离技术,在φ500mm×3000mm的机械搅拌柱中,处理粘胶纤维的酸性含锌废水,经一次接触后,废水中锌含量可从500ppm降至5ppm,达到国家允许排放的要求。过程中无二次污染;过... 本文提出了稀型乳状液膜分离方法的新概念。作者用稀型乳状液分离技术,在φ500mm×3000mm的机械搅拌柱中,处理粘胶纤维的酸性含锌废水,经一次接触后,废水中锌含量可从500ppm降至5ppm,达到国家允许排放的要求。过程中无二次污染;过程中回收锌的价值大于治理过程中所消耗的一切费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膜 膜分离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状液膜用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7
作者 万印华 王向德 张秀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1998年第5期12-23,共12页
综述了液膜用表面活性剂筛选、研制及其性能研究进展,进一步强调了研制性能优良的液膜专用表面活性剂对液膜技术工业化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乳状液膜 液膜 稳定性 膜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膜法从金矿贫液中除氰及回收氰化钠的小型工业化试验 被引量:16
8
作者 金美芳 温铁军 +6 位作者 林立 刘凤芝 刘利军 章元琦 张处俊 邓鹏飞 宋增春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1994年第4期16-28,共13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乳化液膜法处理金矿含氰废水的新工艺,建立了规模为日处理量10~20m^3的一套小型工业化试验的液膜装置。研究了传质的影响因素及操作参数对除氰和回收氰化钠的影响。经运转操作证明,用该工艺流程能有效地从锌粉置换后...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乳化液膜法处理金矿含氰废水的新工艺,建立了规模为日处理量10~20m^3的一套小型工业化试验的液膜装置。研究了传质的影响因素及操作参数对除氰和回收氰化钠的影响。经运转操作证明,用该工艺流程能有效地从锌粉置换后的含氰贫液中将氰化钠浓缩回收并可重复使用,同时,使排放液中的游离氰根离子浓度低于0.5mg/L,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整个过程,氰的去除率达99%以上,氰化钠的回收率高于90%。经三个月的运转操作进行了经济估算,证明液膜法较其它方法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膜 回收 氰化钠 膜分离 废水处理 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状液膜分离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17
9
作者 孙志娟 张心亚 +1 位作者 黄洪 陈焕钦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3-66,共4页
乳状液膜分离技术综合了固体膜分离法和溶剂萃取法的特点,是一种新兴的节能型分离手段。介绍了乳状液膜的组成和分类,并对其传质机理和分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乳状液膜在废水处理和冶金工业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具体介绍。
关键词 乳状液膜 分离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_(204)与C_(5-7)羟肟酸液膜体系自湿法冶锌系统中同步迁移分别回收镓和锗(Ⅱ 被引量:14
10
作者 石太宏 王向德 +2 位作者 万印华 朱斌 张秀娟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4-38,共5页
提出了乳状液膜体系自湿法冶锌系统中经一级同时分离镓和锗的新方法,建立了用 P204和 C5 - 7 羟肟酸协同载体,p H= 3 .2 的 N H4 F 溶液为内水相试剂,使 Ge4 + 以溶液状态而 Ga3 + 则以 Ga( O H)3... 提出了乳状液膜体系自湿法冶锌系统中经一级同时分离镓和锗的新方法,建立了用 P204和 C5 - 7 羟肟酸协同载体,p H= 3 .2 的 N H4 F 溶液为内水相试剂,使 Ge4 + 以溶液状态而 Ga3 + 则以 Ga( O H)3 沉淀同步迁移进入内水相并分别回收的液膜体系,研究了影响 Ga3 + 、 Ge4 + 迁移的各种因素,经正交实验确定了分离镓和锗的最佳液膜组成及操作条件,并用加入铁粉法除去了杂质 Fe3 +和 Cu2 + 对 Ga3 + 、 Ge4 + 迁移的干扰.所得镓和锗的回收率分别为94 .7 % 和98 .6 % ,纯度为97 .8 % 和96 .3 % . Zn2 + 离子损失仅2 .15 % ,回收镓和锗后的萃余液可返回冶锌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冶锌 膜分离 废水处理 羟肟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状液膜技术在处理重金属废水中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20
11
作者 汤兵 石太宏 张秀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9-23,共5页
重金属废水来源广泛且危害极大,利用乳状液膜技术处理重金属废水能实现环境保护与资源回收的双重目的。文中介绍了这一领域中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了新的建议。
关键词 乳状液膜 重金属 废水处理 液膜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膜法分离富集对氨基酚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明玉 燕启社 +2 位作者 方建章 汤心虎 唐启红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650-1653,共4页
A study on separation and enrichment of p aminophenol from aqueous solution with emulsion liquid membranes has been carried out The effects of pH in internal aqueous phase,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carrier and surfact... A study on separation and enrichment of p aminophenol from aqueous solution with emulsion liquid membranes has been carried out The effects of pH in internal aqueous phase,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carrier and surfactant were examed Under the optimal operation condition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water treated attained the drainage standard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p aminophenol is 500mg·L -1 , after dealing with two stage liquid membra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状液膜 分离 富集 对氨基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状液膜法处理苯胺类染化废水 被引量:7
13
作者 燕启社 李明玉 +3 位作者 田依林 李桂敏 金腊华 马同森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7-51,共5页
采用非流动载体乳状液膜法处理高碱性含氨和苯胺类化合物的染化废水.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种类和浓度、内水相硫酸浓度、外水相pH等对迁移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当采用2%LMA-1煤油溶液为油膜相和2mol/L硫酸溶液为内水相时,经过二级液膜提取分离... 采用非流动载体乳状液膜法处理高碱性含氨和苯胺类化合物的染化废水.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种类和浓度、内水相硫酸浓度、外水相pH等对迁移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当采用2%LMA-1煤油溶液为油膜相和2mol/L硫酸溶液为内水相时,经过二级液膜提取分离,含有5000mg/L氨和600mg/L苯胺类化合物的高碱性染化废水中氨和苯胺类物质的迁移率可达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状液膜法 苯胺类 染化废水处理 二级液膜 提取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乳状液膜法从镀金废液中回收金的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方建章 朱兵 +2 位作者 王向德 张秀娟 邓艳良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4,共4页
报道了用乳状液膜法从镀金废液中回收金的研究,分析了各种工艺条件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经一级间歇式液膜分离在内水相获得纯度为99.9%的单质金,收率为99.1%。本法具有流程短、速度快和效率高的特点,具有工业应用前景。
关键词 乳状液膜 镀金 废液 金回收 废水处理 电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状液膜法分离提取醋酸的模拟试验 被引量:14
15
作者 刘国光 吕文英 薛秀玲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5-388,共4页
研究了LMS 2 煤油 NaOH液膜体系处理醋酸水溶液的最佳操作条件 ,讨论了表面活性剂浓度、搅拌速度、试剂比、油内比及乳水比对提取率的影响 ,得出了制乳的最佳稳定条件 ,提取率可达 96 %以上 .
关键词 分离 模拟试验 醋酸 乳状液膜 表面活性剂 提取率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乳化液膜分离富集烟碱 被引量:10
16
作者 于立军 赵永欣 +1 位作者 陈康 谌竟清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351-354,共4页
利用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 (Span 80 )、磺化煤油、正辛醇等组成的液膜体系 ,采用正交实验法 ,研究了烟碱的提取 ,讨论了内外相条件、乳化液组成及其他操作条件对烟碱提取过程的影响 ,从而获得了烟碱分离、富集的优选条件 .在高压静电场... 利用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 (Span 80 )、磺化煤油、正辛醇等组成的液膜体系 ,采用正交实验法 ,研究了烟碱的提取 ,讨论了内外相条件、乳化液组成及其他操作条件对烟碱提取过程的影响 ,从而获得了烟碱分离、富集的优选条件 .在高压静电场下对该液膜体系进行破乳 ,建立了破乳速率及其相关操作参数——电压、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碱 乳化液膜 分离 破乳 富集 生物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状液膜分离技术中的交流高电压破乳器 被引量:6
17
作者 朱宪 蒋楚生 +1 位作者 路琼华 李盘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625-630,共6页
近20年来,国内外有关乳状液膜研究的结果表明,该技术实现工业化的关键在于设计并制造出具有最佳破乳效果的电破乳器。已有的关于乳状液膜电破乳技术的报道大都限于小型实验室装置,尚无成熟的定量设计方法。本文将结合高电压破乳器的平... 近20年来,国内外有关乳状液膜研究的结果表明,该技术实现工业化的关键在于设计并制造出具有最佳破乳效果的电破乳器。已有的关于乳状液膜电破乳技术的报道大都限于小型实验室装置,尚无成熟的定量设计方法。本文将结合高电压破乳器的平板电容模型,给出一种比较简单的设计方法。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破乳器 乳状液膜 液膜分离 膜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液膜提取柠檬酸及其溶胀的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林立 金美芳 +1 位作者 温铁军 刘凤芝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31-336,共6页
本文研究了采用W/O型乳化液膜提取水溶液中的柠檬酸,同时研究了柠檬酸提取过程中水的传质行为(乳液溶胀)。考察了表面活性剂、载体、反草剂Na2CO3、柠檬酸浓度对柠檬酸传质和乳液溶胀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革取率随载体和... 本文研究了采用W/O型乳化液膜提取水溶液中的柠檬酸,同时研究了柠檬酸提取过程中水的传质行为(乳液溶胀)。考察了表面活性剂、载体、反草剂Na2CO3、柠檬酸浓度对柠檬酸传质和乳液溶胀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革取率随载体和内相试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载体和初始柠檬酸浓度较高时,乳液更易于溶胀,由此得出了除渗透压造成的乳液溶胀外,溶质与载体形成的络合物也能促成乳液的溶胀。提出了分离浓缩柠檬酸的最佳乳液配方。开辟了发酵产物中有机酸提取工艺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 提取 乳化液膜 溶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液膜法提取苯酚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孙贤波 杜慧芳 周祖铭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6-51,共6页
研究了以双丁二烯亚胺-煤油作膜相.NaOH溶液为内水相的乳化液膜提取苯酚的动力学特性,测定了膜相与内外水相组成、搅拌速度、温度对提取速率的影响,得出了提取速率规律.本文实验条件下乳化液膜提取苯酚的过程属扩散控制,其阻力主要存在... 研究了以双丁二烯亚胺-煤油作膜相.NaOH溶液为内水相的乳化液膜提取苯酚的动力学特性,测定了膜相与内外水相组成、搅拌速度、温度对提取速率的影响,得出了提取速率规律.本文实验条件下乳化液膜提取苯酚的过程属扩散控制,其阻力主要存在于外水相.苯酚从外水相主体转移至外水相-膜界面的扩散是提取过程的速控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 乳化液膜 动力学 膜分离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液膜法处理含Cr(Ⅲ)废水 被引量:11
20
作者 余晓皎 姚秉华 周孝德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736-1739,共4页
The transfer behavior of Cr(Ⅲ) through the emulsion liquid membrane system of TBP-Span80-atoleine -kerosene was studied.The effects of membrane phase component, pH value in external phase, concentration of H2SO4 in... The transfer behavior of Cr(Ⅲ) through the emulsion liquid membrane system of TBP-Span80-atoleine -kerosene was studied.The effects of membrane phase component, pH value in external phase, concentration of H2SO4 in internal phase,ratio of emulsion-water (R ew)and coexisting ions on the transport rate of Cr(Ⅲ)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ransport rate of Cr(Ⅲ)could reach 99.5% under the optimun conditions of 7%TBP, 5%Span80, 4% atoleine, 84%kerosene, 1.0 mol·L -1 H2SO 4 in internal phase and pH 3.5 in external phase.This method was applied to the treatment of Cr(Ⅲ) waste-water, and the residual concentration of Cr(Ⅲ) could be reduced to 1.0 mg·L -1 ,which was below the national standard of waste-water dischar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液膜 液膜分离 磷酸三丁酯 Cr(Ⅲ) 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