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EOF的不同量级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以重庆市为例
1
作者 靳军英 王林 +1 位作者 金铁生 张卫华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3-177,共15页
研究重庆市不同地理分区内各量级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变化特征,为该地区进行更加精准的区域性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选取1981-2020年重庆市31个站点逐日降雨数据,利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otated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RE... 研究重庆市不同地理分区内各量级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变化特征,为该地区进行更加精准的区域性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选取1981-2020年重庆市31个站点逐日降雨数据,利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otated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REOF)对降雨侵蚀力进行地理分区,并结合R/S、5年滑动平均、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分析各分区不同量级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结果表明:①重庆市降雨侵蚀力可分为6个地理区域(Ⅰ-Ⅵ区);②重庆市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为5784.04 MJ·mm/(hm^(2)·h·a),不同降雨侵蚀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大雨、暴雨、中雨、大暴雨;③大雨侵蚀力在Ⅰ-Ⅲ区和Ⅴ-Ⅵ区占主导优势,暴雨侵蚀力在Ⅳ区占主导优势。各分区中,中雨、大雨及暴雨侵蚀力主要集中在5-9月,大暴雨侵蚀力集中在6-8月;④各区不同量级降雨侵蚀力年际变化从小到大依次为: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同一量级降雨侵蚀力的整体变化趋势均不显著;Hurst指数表明,中雨侵蚀力在Ⅰ和Ⅴ区、大雨侵蚀力在Ⅱ和Ⅴ区、大暴雨侵蚀力在Ⅰ和Ⅲ区呈强持续上升趋势;⑤中雨、大雨及大暴雨侵蚀力在渝东南、渝东北占主导优势,暴雨侵蚀力在渝西以及重庆中部占主导优势,且Ⅰ区酉阳和秀山、Ⅱ区开州、Ⅲ区北碚和铜梁、Ⅳ区璧山和永川、Ⅴ区巫溪和云阳及Ⅵ区忠县是不同量级降雨侵蚀力的高峰中心。通过对重庆各分区不同量级降雨侵蚀力的分析,明确了可能引起土壤侵蚀的主要雨型、高发时期和潜在风险较高的地区,可为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和水土保持措施的合理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侵蚀力 时空变化 旋转经验正交分解法 MK非参数趋势检验 R/S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OF的陕西省降水变化时空分异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邱海军 曹明明 刘闻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7-59,93,共4页
应用经验正交函数法(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对陕西省23 a来96个气象站点的数据进行EOF分解,分别计算出年降水场的特征向量分布和时间系数序列。结果表明,应用EOF方法可以很好地揭示降水场的时空分布特征,且对陕西省而言前... 应用经验正交函数法(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对陕西省23 a来96个气象站点的数据进行EOF分解,分别计算出年降水场的特征向量分布和时间系数序列。结果表明,应用EOF方法可以很好地揭示降水场的时空分布特征,且对陕西省而言前3个特征向量揭示了3种典型的分布场,其累计贡献率达81.10%。陕西省降水的空间分布有3种典型的模式,即全局型、南北型和东西型。总体上3种场的特征向量分布值表现为南大北小,且高值中心都出现在陕西省的最南端,这说明南部虽然多雨,但年际变化量较大,北方少雨,但年际变化量较小。对特征向量所对应的时间系数分析发现,陕西省的降水场主要表现为6种类型。从23 a来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它与贡献率所反映的降水场的典型程度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 经验正交函数法 降水 时空分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2—2007年广东干湿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32
3
作者 陈子燊 黄强 刘曾美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69-476,共8页
利用广东省74个气象站点1962—2007年的月降水与气温数据,计算多时间尺度的标准化蒸散发指数,采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广东近50年来的干湿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广东20世纪70年... 利用广东省74个气象站点1962—2007年的月降水与气温数据,计算多时间尺度的标准化蒸散发指数,采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广东近50年来的干湿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广东20世纪70年代以来干旱发生事件随时间持续增多,空间范围扩展;②根据REOF时空分解的前6个空间模态,可以将广东划分成6个干湿特征区域,分别位于珠江三角洲、韩江流域及东江流域上游、西江流域及北江中下游流域、粤东沿海区域、北江上游区域和粤西沿海区域;③广东干湿发展具有明显的东西部差异性,其中西江流域和北江中下游流域、雷州半岛为主的粤西沿海流域存在着显著的干旱趋势;④6个分区干湿变化普遍具有2~8年的振荡周期,但最强振荡周期有所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湿时空变化 标准蒸散发指数 旋转经验正交函数 小波分析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M_W9.0地震震区及其周缘2002—2015年卫星重力变化时空特征 被引量:5
4
作者 邹正波 李辉 +2 位作者 吴云龙 康开轩 吴桂桔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17-428,508,共12页
本文在考虑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陆地水储量变化影响后,利用2002年4月—2015年4月GRACE卫星RL05月重力场模型获取了2011年日本MW9.0地震震中及其周边区域的重力场信息;然后给出了日本及其周边2003—2015年的年度累积重力变化和差分重力... 本文在考虑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陆地水储量变化影响后,利用2002年4月—2015年4月GRACE卫星RL05月重力场模型获取了2011年日本MW9.0地震震中及其周边区域的重力场信息;然后给出了日本及其周边2003—2015年的年度累积重力变化和差分重力变化,并且利用经验正态函数方法深入分析了该地震过程中同震重力变化对区域重力场的贡献.结果显示:日本MW9.0地震前研究区域出现了幅值高达2×10-8 m/s2的异常重力变化,其同震效应的时间和空间特征均出现在第一模态,且同震重力变化和震后区域重力场变化特征显著,这充分表明该地震对区域重力场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CE 重力变化 经验正交函数(EOF) 日本Mw9.0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熵的湖北省降雨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余冲 刘冀 董晓华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8,共3页
基于1951~2006年湖北省各气象站点的月降雨资料,采用信息熵方法分析了湖北省各站点的降雨时空变化规律,并通过了经验正交函数分解、Mann-K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的验证。结果表明,1951~2006年湖北省年平均降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下降... 基于1951~2006年湖北省各气象站点的月降雨资料,采用信息熵方法分析了湖北省各站点的降雨时空变化规律,并通过了经验正交函数分解、Mann-K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的验证。结果表明,1951~2006年湖北省年平均降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下降趋势不明显;西部地区降雨时空变异性较大,但全省的降雨时空变异性小,可为未来的农业和水文预测预报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时空变化 信息熵 经验正交函数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OF方法检测GRACE卫星重力结果中的同震重力变化 被引量:9
6
作者 周江存 孙和平 徐建桥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29,共5页
根据GRACE重力场月均值结果,结合300 km平滑半径的扇形滤波器,计算了地面0.5°网格点上的重力扰动的时间变化,并利用经验正交函数方法对重力扰动值进行分析,获得与地震相关的同震重力扰动变化。结果显示,对于苏门答腊、智利和日本... 根据GRACE重力场月均值结果,结合300 km平滑半径的扇形滤波器,计算了地面0.5°网格点上的重力扰动的时间变化,并利用经验正交函数方法对重力扰动值进行分析,获得与地震相关的同震重力扰动变化。结果显示,对于苏门答腊、智利和日本三次大地震,采用经验正交函数方法能够很好地获得地震同震重力扰动的变化;而对于汶川地震,由于震级相对较小,同震信号完全湮没在其他信号及误差中,因而无法获得其同震重力变化。为了检验多大的地震引起的同震重力信号能够从GRACE重力场结果中提取出来,以汶川地震为例,将理论计算的地震重力扰动加入到由GRACE重力场观测结果计算的重力扰动中,然后用经验正交函数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当震级大于Mw8.8时,地震的同震信号能够被分析出来;而当震级小于Mw8.6时,则不能分离出同震信号;震级介于Mw8.6~8.8时,有可能分离出同震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同震变化 重力扰动 GRACE卫星重力场 经验正交函数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方法研究地球重力场时变特征 被引量:3
7
作者 柯宝贵 章传银 +1 位作者 张利明 杨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6-278,282,共4页
利用Grace(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106个月连续重力异常数据,基于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方法,分析了重力异常时变特征,得出了地球重力场时变信号主要起源于海水质量的移动,位于南纬40°与北纬40°带之间的结论。
关键词 经验正交函数 重力 重力场时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CE卫星重力场同震变化的经验正交函数分解:以日本MW9.0地震为例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克亮 甘卫军 周新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63-774,共12页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海发生MW9.0地震,造成日本岛整体东移、下沉并伴随巨大的质量重新分布。对于海底地震的震中区域,空间观测的GRACE卫星重力数据很好地弥补了GPS、InSAR等形变资料的缺失。利用GRACE卫星月重力场数据计算了地面0.5...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海发生MW9.0地震,造成日本岛整体东移、下沉并伴随巨大的质量重新分布。对于海底地震的震中区域,空间观测的GRACE卫星重力数据很好地弥补了GPS、InSAR等形变资料的缺失。利用GRACE卫星月重力场数据计算了地面0.5°×0.5°网格点上的重力变化时间序列,采用最小二乘拟合、经验正交函数(EOF)2种方法,提取了同震重力变化,结果显示震中两侧区域的重力变化呈两极分布,其中弧后区域重力下降,最大降幅约6μgal,海沟区域重力增加,最大增幅约3μgal。EOF方法避免了最小二乘拟合方法所需的地震发生时刻等先验信息,但卫星重力信号是由多种地球物理过程引起的重力变化的叠加,EOF结果的可靠性及其反映的真实物理来源往往随着事件的规模、观测时间的长短等而改变。文中第2,3,4主成分主要反映了非构造因素的影响,通过第1主成分空间一致性提取的同震重力变化与位错理论模型计算结果较为接近,因此较真实地反映了地震引起的重力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CE卫星重力场 经验正交函数 最小二乘拟合 日本MW9.0地震 同震变化 非构造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时变的数学逼近 被引量:9
9
作者 刘少明 贾民育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2001年第3期49-54,共6页
研究了根据时域内离散的重复重力测量数据获取连续重力变化的方法。分析比较了多种不同的插值、拟合和滤波方法的优缺点 ,认为Akima样条插值法、正交多项式拟合法和卡尔曼滤波法对重力数据处理效果较好。以华北 6 3号相对重力点和香山... 研究了根据时域内离散的重复重力测量数据获取连续重力变化的方法。分析比较了多种不同的插值、拟合和滤波方法的优缺点 ,认为Akima样条插值法、正交多项式拟合法和卡尔曼滤波法对重力数据处理效果较好。以华北 6 3号相对重力点和香山绝对点为例给出了处理结果 ,并对三种方法的意义和适用范围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时变 数学逼近 Akima插值 正交多项式拟合 卡尔曼滤波 重力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及西太平洋地表温度时空模态分析及预测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唐超礼 陶鑫华 +2 位作者 魏圆圆 戴聪明 魏合理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3-192,共10页
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是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水循环和大气环境互通的重要参数,也是海、陆能量传输的重要体现。本文利用2003—2020年卫星反演的LST数据,通过M-K(Mann-Kendall)突变检验、线性回归、经验正交分解(empi... 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是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水循环和大气环境互通的重要参数,也是海、陆能量传输的重要体现。本文利用2003—2020年卫星反演的LST数据,通过M-K(Mann-Kendall)突变检验、线性回归、经验正交分解(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等方法分析LST时空模态特征,并运用季节自回归移动平均(seasonal autoregression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SARIMA)模型预测LST的变化趋势。发现春、秋、冬三季沿海温度高,内陆温度低,由南向北(10°N—60°N),由东向西(70°E—140°E)递减;而夏季相反。EOF第一模态贡献率为29.58%,空间分布以昆仑山脉、秦岭为分界线。预计2020年以后,LST的变化范围在–5~35℃。结果表明:(1)由于纬度的增加及海陆位置的差异,导致日本的LST幅度小,蒙古国的LST幅度大,其余地区变化幅度平稳;(2)春、秋季温差不大,夏、冬季温差大,主要原因是太阳辐射;其次,季风气候显著。内陆高山多,沿海平原多,陆地升温效应小于水体的降温效应也会影响温差;(3)东亚及西太平洋地区LST的变化与人类活动、火山爆发等事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温度 时空变化 经验正交分解 M-K突变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17年贵州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24
11
作者 李勇 刘秀明 +2 位作者 王世杰 曹乐 张志才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5-150,共6页
为研究贵州地区降水的时空演变规律,根据贵州省84个气象站1961—2017年的降水量资料,利用EOF和REOF方法、Mann-Kendall检验、Cramer法、YAMAMOTO法和滑动t检验及Morlet小波分析法,对贵州地区57年来降水的空间分布、时间系数变化特征和... 为研究贵州地区降水的时空演变规律,根据贵州省84个气象站1961—2017年的降水量资料,利用EOF和REOF方法、Mann-Kendall检验、Cramer法、YAMAMOTO法和滑动t检验及Morlet小波分析法,对贵州地区57年来降水的空间分布、时间系数变化特征和时间序列的趋势性、突变性及周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EOF方法可以很好地解释降水场的时空分布特征,前2个特征向量累计贡献率达50.08%,揭示了两种典型的分布场,即全局型和东西反向型。分析特征向量所对应的时间系数,贵州省的降水场主要表现为全省多雨、全省少雨、东多西少、东少西多4种类型,REOF可将贵州降水场分为东西部两个区域,通过Mann-Kendall检验发现均存在降水减少的突变,并通过Cramer法、YAMAMOTO法和滑动t检验对结果进行验证,发现Ⅱ区比Ⅰ区降水突变明显。Morlet小波分析表明,贵州地区降水存在着显著的28 a周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EOF分析法 时空分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卫星重力和卫星测高资料研究热容海平面季节性变化 被引量:7
12
作者 常金龙 钟敏 +2 位作者 段建宾 闫昊明 江敏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4-48,共5页
评估了重力卫星GRACE反演全球海水质量变化的能力,并结合卫星测高资料研究了2003~2005年全球热容海平面变化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GRACE重力卫星不仅能反映出全球海水质量的季节性变化,而且如果联合卫星测高手段,GRACE还能反映空间大... 评估了重力卫星GRACE反演全球海水质量变化的能力,并结合卫星测高资料研究了2003~2005年全球热容海平面变化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GRACE重力卫星不仅能反映出全球海水质量的季节性变化,而且如果联合卫星测高手段,GRACE还能反映空间大尺度热容海平面的季节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CE 卫星测高 热容海平面 经验正交函数分析 季节性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早稻雨洗花灾害时空变化及分区 被引量:6
13
作者 田俊 霍治国 +1 位作者 刘丹 杨军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08-618,共11页
雨洗花灾害是江西省早稻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基于1981-2017年江西省早稻种植区81个气象站逐日降水量资料和14个水稻观测站发育期和产量资料,利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REOF)等方法,探讨江西省早稻雨洗花灾害的时空变化和分区特征... 雨洗花灾害是江西省早稻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基于1981-2017年江西省早稻种植区81个气象站逐日降水量资料和14个水稻观测站发育期和产量资料,利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REOF)等方法,探讨江西省早稻雨洗花灾害的时空变化和分区特征并得到典型场。结果表明:江西省早稻雨洗花灾害发生频率总体呈东北高、西南低,赣北南部高、两侧低的分布特征,高值区位于萍乡北部、宜春南部、新余、南昌、抚州北部至赣东北地区,发生频率在60%以上,低值区位于赣州和吉安西南部,发生频率低于40%。轻度雨洗花灾害持续影响江西省大部分地区,且自1992年以来呈现发生频率增加、影响范围扩大的趋势;重度灾害主要发生在赣东北,经历了两个活跃期和两个低发期。根据REOF分析结果,可将江西省早稻雨洗花灾害划分为赣北南部、赣中、赣东北、赣南和赣北北部5个区域。赣东北为重度雨洗花灾害高风险区,赣北南部为轻度雨洗花灾害高风险区,赣中、赣北北部为轻度雨洗花灾害次高风险区,赣南为雨洗花灾害低风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雨洗花灾害 时空变化 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 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口湾中间岸段海滩剖面短期时空变化及沉积动态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朱士兵 胡丹妮 +3 位作者 张会领 曾春华 李泽华 李志强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7-85,共9页
海滩的演变特征是海岸地形动力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基于在海口湾假日海滩连续33d的地形剖面观测数据和台风前后表层沉积物粒度参数数据,分析了海口湾中间岸段海滩剖面及沉积物变化特征。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得出观测期间海口湾海滩... 海滩的演变特征是海岸地形动力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基于在海口湾假日海滩连续33d的地形剖面观测数据和台风前后表层沉积物粒度参数数据,分析了海口湾中间岸段海滩剖面及沉积物变化特征。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得出观测期间海口湾海滩有4个主要模态,分别对应于涌浪对海滩的建设过程、当地风浪对海滩的侵蚀过程、台风对海滩的侵蚀过程和海滩特征地形的调整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涌浪和风浪对海滩剖面的作用受到了潮位调制的影响;海口湾海滩显示出遮蔽型海滩变化特征;沉积物粒度参数对海滩变化反应敏感,可以提供丰富的海滩演变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滩剖面 时空变化 经验正交函数 沉积物 台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再分析数据的南大洋区域Ekman流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15
作者 林辉义 高艳秋 张继才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60-873,共14页
南大洋Ekman输运是全球大气-海洋耦合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该区域Ekman动力过程的研究极为重要。首先基于实测数据和文献资料,对GEKCO2(Geostrophic and Ekman Current Observatory 2)产品提供的Ekman流数据进行了评估,验证了数据... 南大洋Ekman输运是全球大气-海洋耦合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该区域Ekman动力过程的研究极为重要。首先基于实测数据和文献资料,对GEKCO2(Geostrophic and Ekman Current Observatory 2)产品提供的Ekman流数据进行了评估,验证了数据的有效性;并结合CCMP(cross-calibrated multi-platform)、ERA5(the fifth generation 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 atmospheric reanalysis)风场数据,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法(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等方法分析了2010—2018年南大洋Ekman流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南大洋Ekman流速集中在9—11 cm/s,且具有很强的月际变化特征(7月最强,12月最弱);(2)南大洋40°S以北海域是Ekman流速随时间变化较大的区域;(3)南大洋Ekman流速的EOF分析显示:第一模态和风场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表现为流速在整体上同时增强或减弱;第二模态和南半球中高纬大气环流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表现为以50°S为界南北流速反向变化;(4)Ekman流左偏角度集中在60°—75°,其中概率密度最大值处所对应的角度为67.5°。通过矢量相关分析,得到30°—35°S海域的平均偏角存在月际变化。南大洋的Ekman动力过程对海洋环流和全球气候系统具有重大影响,本文对于进一步理解南大洋的Ekman过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大洋 Ekman流 时空变化 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法 海表洋流产品GEKC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基于scPDSI指数的干旱时空特征分析
16
作者 罗溢 张新主 许瑶佳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7期175-179,共5页
本文基于高空间分辨率的改进帕默尔干旱指数(sc PDSI),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突变检验法、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法(EOF)对湖南省干旱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961—2009年,湖南省发生干旱的频率为8.2%;(2)整体上,湖南省年际、春季... 本文基于高空间分辨率的改进帕默尔干旱指数(sc PDSI),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突变检验法、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法(EOF)对湖南省干旱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961—2009年,湖南省发生干旱的频率为8.2%;(2)整体上,湖南省年际、春季、秋季变湿趋势显著,且均以1988年为突变点,但是在进入2000年代后进入相对干旱的时期;夏季呈现由干变湿的显著趋势,并在1990年发生突变;冬季呈现显著变干趋势,并在2004年发生突变;(3)整体来看,湖南省处于正常状态,其中湘西北小面积处于轻微湿润,湘中小面积和湘西南小面积处于轻微干旱状态;(4)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得到的前4个EOF空间模态,将湖南省划分为4个干湿特征区域,分别为湘南地区、湘西北地区、湘东北地区和湘中地区,其中湘东北和湘中地区变湿趋势显著,湘南和湘西北区域变干趋势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时空变化 scPDSI Mann-Kendall非参数突变检验法 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