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肺化痰祛瘀法合穴位贴敷治疗痰热郁肺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研究
1
作者 沈爱娟 张峰 +1 位作者 胡健 孙雪渊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1-95,共5页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痰热郁肺证患者,通过清肺化痰祛瘀法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后的临床缓解效果以及对肺功能和相关炎症因子的作用。方法选择了符合AE...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痰热郁肺证患者,通过清肺化痰祛瘀法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后的临床缓解效果以及对肺功能和相关炎症因子的作用。方法选择了符合AECOPD痰热郁肺证的92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45例试验组和47例对照组。试验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增加了口服清肺化痰祛瘀汤药联合外用穴位贴敷,对照组进行单纯西医治疗。治疗14 d后评估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的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aximal mid-expiratory flow curve,MMEF)75%~25%pred、最大呼气流量(maximum expiratory flow,MEF)50%pred、MEF75%pred),比较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or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的变化。结果①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降低[(13.28±2.75)分vs(16.16±2.18)分,P<0.01]。②肺功能: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FEV1/pred有明显改善[(45.70±16.63)分vs(52.59±13.67)分,P<0.05],而对于FEV1/FVC、MMEF75%~25%/pred、EF50%/pred、MEF25%/pred,较对照组无明显改善。③血清炎症因子IL-6水平: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明显[(11.04±8.53)pg/mL vs(16.29±14.68)pg/mL,P<0.05]、TNF-α[(3.34±2.20)pg/mL vs(4.95±2.11)pg/mL,P<0.01];而血清PCT降低水平两组治疗后统计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该研究提示痰热郁肺证AECOPD患者采用清肺化痰祛瘀法+穴位贴敷的方法治疗可使其临床治疗效果增加,炎症反应水平降低,比单纯西医治疗效果更好,临床安全有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肺化痰祛瘀法 穴位贴敷 AECOPD 痰热郁肺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痰祛瘀法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
2
作者 杜鸿瑶 范智媛 +3 位作者 韩佳 鲁瑛 鲁静 潘晔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63,共5页
目的分析化痰祛瘀法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于2021年7月—2023年4月在唐山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A组与B组,每组50例。A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B组采用化痰祛瘀法治疗(在A组... 目的分析化痰祛瘀法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于2021年7月—2023年4月在唐山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A组与B组,每组50例。A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B组采用化痰祛瘀法治疗(在A组的基础上),两组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8周后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中医证候积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血清Caspase-3、Bax、Bcl-2水平、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B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A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8周后两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各项评分、血清Bcl-2、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升高,且B组更高(两组间治疗8周后相比);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Caspase-3、Bax水平、左室舒张末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ESV)降低,且B组更低(两组间治疗8周后相比),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化痰祛瘀法用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可进一步提高疗效,减轻临床症状,改善机能功能状态,增强心功能,并下调血清凋亡分子表达水平,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 化痰祛瘀法 心功能 凋亡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毛脉合精”理论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的诊疗
3
作者 孙月 刘陆阳 +7 位作者 李汇博 苏克雷 顾晓通 周凯龙 杨漪 仲伟伟 梁帅 孙慧媛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0-143,共4页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CPHD)是多种肺系疾病发展到终末期的结果,病机虚实夹杂,病程迁延难愈,病情复杂多变。缓解期的治疗决定疾病的转归预后,是治疗此病的关键。“毛脉合精”理论出自《黄帝内经》,是指气...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CPHD)是多种肺系疾病发展到终末期的结果,病机虚实夹杂,病程迁延难愈,病情复杂多变。缓解期的治疗决定疾病的转归预后,是治疗此病的关键。“毛脉合精”理论出自《黄帝内经》,是指气血相合。肺主气,心主血,生理情况下气血相关、心肺互用;病理情况下毛脉失和,气血不畅,正气亏虚,病情渐重。日久致心肺重构,表现出一系列心肺功能失常的症状。基于CPHD缓解期核心病机,治宜扶正化痰祛瘀。补气养血、益气滋阴、培元固本以扶正;化痰通络、活血化瘀以祛邪。如此,通调毛脉,则气血和,心肺畅,病可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 肺胀 毛脉合精 气血相合 扶正化痰祛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痰祛瘀法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获益分析
4
作者 潘晔 杜鸿瑶 +3 位作者 范智媛 韩佳 鲁瑛 鲁静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5-119,共5页
目的 评价化痰祛瘀法用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3年4月唐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2例,分为A组与B组,各51例,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所有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A组于此基础上参照《... 目的 评价化痰祛瘀法用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3年4月唐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2例,分为A组与B组,各51例,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所有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A组于此基础上参照《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西医标准治疗》制定西医治疗方案,B组则在A组治疗方案上加用化痰祛瘀方,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中医症状积分,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时间,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分,血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WF)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结果 治疗8周后,B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8周后,两组各项中医症状积分、心绞痛发作次数、血清GMP-140、M-CSF、WF及LVEDD、LVESD水平降低,且B组更低;心绞痛发作时间缩短,且B组更短;LVEF、CI水平及SAQ得分升高,且B组更高(P<0.05)。结论 化痰祛瘀法用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可进一步提高疗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心脏功能,并降低血管内皮损伤程度,抑制血小板活化,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稳定型心绞痛 化痰祛瘀法 血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活血、痰瘀同治法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性激素的影响
5
作者 王玮 周翘楚 +1 位作者 陈浩波 马大正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3-247,共5页
目的 评估清热活血、痰瘀同治法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血清炎症因子及性激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诊治的PCOS患者120例。调查资料,采用等比例随机分组,每组60例。对照组使用N-乙酰半胱... 目的 评估清热活血、痰瘀同治法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血清炎症因子及性激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诊治的PCOS患者120例。调查资料,采用等比例随机分组,每组60例。对照组使用N-乙酰半胱氨酸;观察组使用抑亢汤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两组持续治疗3个月。干预结束后评价疗效,治疗前及干预3个月测定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性激素[促卵泡生成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FSH)、黄体生成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和雌二醇(estradiol, E2)],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model assessment-IR,HOMA-IR)、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和腰臀比(waist to hip ratio, WHR)。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观察组血清hs-CRP、IL-6和TNF-α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观察组血清LH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观察组HOMA-IR、BMI和WH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热活血、痰瘀同治法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对PCOS疗效确切,抑制炎症因子、改善内分泌,改善各项代谢指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活血、痰瘀同治法 N-乙酰半胱氨酸 PCOS 炎症因子 性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炮制方法对益母草化学成分及活血化瘀作用的影响
6
作者 唐木聪 卢泳 +5 位作者 甘国兴 邓桂珠 龙国斌 宋飞 陈小锐 陈海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21,142,共9页
研究不同炮制方法对益母草化学成分及活血化瘀作用的影响,为合理用药提供指导。选择盐酸益母草碱、盐酸水苏碱、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为指标,评价醋制、酒制、四制对益母草生物碱类和黄酮类成分的影响;采用急性血瘀大鼠模型,以凝血... 研究不同炮制方法对益母草化学成分及活血化瘀作用的影响,为合理用药提供指导。选择盐酸益母草碱、盐酸水苏碱、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为指标,评价醋制、酒制、四制对益母草生物碱类和黄酮类成分的影响;采用急性血瘀大鼠模型,以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中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中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为指标,评价醋制、酒制、四制对益母草活血化瘀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方法炮制后益母草中盐酸益母草碱、盐酸水苏碱等生物碱类成分含量略有下降,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等黄酮类成分含量明显下降;不同方法炮制后益母草能不同程度改善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本研究表明不同炮制方法对益母草生物碱类成分的影响较小,对黄酮类成分的影响较大;不同炮制方法均能不同程度增强益母草的活血化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炮制方法 益母草 化学成分 活血化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浊疏肝祛瘀法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早期糖尿病患者疗效观察
7
作者 刘文丽 游京园 +6 位作者 刘亚楠 高慧峰 吕铭菲 时珊珊 沈华 傅小红 张珮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73,共5页
目的探讨化浊疏肝祛瘀法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早期糖尿病(prediabetes for dummies,PDM)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张家口市中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20例PDM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生活方式干预)和研究组(生活方式干预... 目的探讨化浊疏肝祛瘀法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早期糖尿病(prediabetes for dummies,PDM)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张家口市中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20例PDM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生活方式干预)和研究组(生活方式干预+化浊疏肝祛瘀汤+穴位贴敷)各60例,均持续干预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干预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G)、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6.7%(52/60),高于对照组的60.0%(36/60)(P<0.05);干预后,研究组眩晕头痛、胸闷呕吐和心悸失眠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FPG、2 h PG、HbA1c和BMI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C、TG、LDL-C和ALT、AST、SC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浊疏肝祛瘀法联合穴位贴敷治疗PDM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其糖脂代谢和肝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浊疏肝祛瘀法 穴位贴敷 生活方式干预 早期糖尿病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法对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激素抗体及氧化应激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刘素荣 张新颖 +1 位作者 李丽 黄延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5-38,共4页
目的研究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法对甲状腺机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患者激素抗体和氧化应激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76例甲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38例... 目的研究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法对甲状腺机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患者激素抗体和氧化应激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76例甲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3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方治疗;治疗2个月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甲状腺功能(各项激素水平)、氧化应激因子、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的表达。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36/38),高于对照组(76.32%,2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和舌脉积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促甲状腺激素(TSH)上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下降(P<0.05),观察组改善高于对照组;两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升高,观察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法用于甲亢患者的治疗取得确切治疗成果,可以有效改善甲状腺功能,通过调控甲状腺激素水平、TRAb、TPOAb以及氧化应激因子的表达以改善病情,缓解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法 甲亢 甲状腺功能 激素抗体 氧化应激因子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促甲状腺受体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合可视化分析名老中医王秀霞教授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思邈 韩凤娟 +3 位作者 范桢亮 孙志文 李建民 李孟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993-1997,2003,共6页
目的:利用集合可视化分析系统探讨名老中医王秀霞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学术思想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7年9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王秀霞教授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有效方剂,建立处方数据库,利用集合可视化分... 目的:利用集合可视化分析系统探讨名老中医王秀霞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学术思想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7年9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王秀霞教授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有效方剂,建立处方数据库,利用集合可视化分析王秀霞教授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有效处方145首,涉及中药115味,分析处方中的常用药对及药物组合,演化得到新处方1首。结论:王教授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谨守“正虚邪实”的本质,在益肾疏肝的基础上,辅以化瘀、消癥之品,充分体现了“益肾疏肝为主兼顾化瘀消癥”的学术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巧克力囊肿 集合可视化系统 @王秀霞 用药规律 中医药 益肾疏肝 化瘀 消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六维辨证观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辨治体系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雨菡 于河 +3 位作者 张文静 王振东 李勋欣 谷晓红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86-1292,共7页
六维辨证观是综合多种辨证思维所提出的辨证观念,旨在从病因、病位、病期、病性、病势、病理等6个维度对疾病证态进行系统辨析,有利于临床把握整体,抓住机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进行性气流受限和持续的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的... 六维辨证观是综合多种辨证思维所提出的辨证观念,旨在从病因、病位、病期、病性、病势、病理等6个维度对疾病证态进行系统辨析,有利于临床把握整体,抓住机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进行性气流受限和持续的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病多责之于肺气本虚,内外感召或他脏及肺,常有慢性肺系疾病迁延日久或先天不足因素。病位主要在肺,最常波及脾肾,病久可牵连心肝及六腑,是典型的多系统复杂疾病。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即肺脾肾虚损,痰瘀互结成积,除见气虚气滞、阴阳虚损等病理状态外,还最常见痰饮瘀及微型癥瘕等病理产物。本病分期明确,卫气同病、气分期和气营同病阶段病情寒热之性及邪正之势多变,可因病邪性质、季节地域、体质等因素表现不一,需要谨慎判断和用药;气血同病阶段寒热错杂、虚实并见,治疗棘手,恰是中医药发挥优势的大好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维辨证观 慢阻肺 急性加重期 稳定期 本虚标实 痰瘀互结 脏腑虚损 扶正祛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本解毒祛瘀法与化疗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许斌 李文婷 +2 位作者 李丽 刘丹 王羽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8-51,共4页
目的研究固本解毒祛瘀法与化疗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胸科院区)呼吸内科102例被确诊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予以化疗,研究组51例使用固本解毒祛瘀... 目的研究固本解毒祛瘀法与化疗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胸科院区)呼吸内科102例被确诊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予以化疗,研究组51例使用固本解毒祛瘀法、化疗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客观缓解率与对照组相比,96.08%(49/51)高于对照组74.51%(3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CEA、CA125以及CYFRA21-1对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研究组与对照组CD_(3)^(+)、CD_(4)^(+)、CD_(8)^(+)对比,研究组CD_(3)^(+)、CD_(4)^(+)高于对照组,CD_(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胃肠道、肝功损害、血细胞不良反应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被确诊为强迫症的患者通过服用氯丙咪嗪、温胆汤联合治疗后,临床作用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固本解毒祛瘀法 化疗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加减通过Nrf2/ARE信号通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范增光 袁野 +1 位作者 欧阳效强 赵永法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4-652,共9页
基于益心祛瘀化痰法,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调控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 related factor 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ntioxidant response element, ARE)信号通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本研究选取ApoE~(-/-)小鼠进行模型复制... 基于益心祛瘀化痰法,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调控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 related factor 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ntioxidant response element, ARE)信号通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本研究选取ApoE~(-/-)小鼠进行模型复制,模型复制成功后分为模型组、补阳还五汤加减低、中、高剂量组、阿托伐他汀组、C57BL/6J背景的ApoE~(-/-)小鼠空白组。第9周开始灌胃,连续灌胃4周。HE及油红O染色观察小鼠主动脉窦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高级氧化蛋白产物(advanced oxidative protein product, AOPP)、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表达水平;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超氧化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uin1,SIRT1)、Nrf2、血红素氧化酶1(heme oxygenase-1,HO-1)及醌氧化还原酶l(NAD(P)H:quinone oxidoreductase, NQO-1)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HO-1、NQO1基因的mRNA表达。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加减能够改善AS模型小鼠主动脉窦病理学改变(P<0.01);降低主动脉斑块中AOPP、ROS表达水平(P<0.01);升高小鼠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表达水平(P<0.01),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表达水平(P<0.01);升高SOD、GSH-Px表达水平(P<0.01),降低MDA表达水平(P<0.01);上调小鼠主动脉中SIRT1、Nrf2、HO-1及NQO1蛋白表达水平(P<0.01);并可以上调小鼠主动脉中HO-1、NQO1基因的mRNA表达(P<0.01)。提示补阳还五汤加减通过调控氧化应激损伤发挥抗AS的作用,可能与Nrf2/ARE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益心祛瘀化痰法 补阳还五汤 Nrf2/ARE信号通路 氧化应激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瘀去-新生-骨合”理论研究富血小板血浆联合中药治疗股骨头坏死作用机制
13
作者 徐良 阎晓霞 +5 位作者 李龙飞 张胜杰 张宇 吴秀丽 任之强 曹飞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979-1982,1987,共5页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ONFH)是一种由于血供受损导致股骨头坏死、塌陷的骨科疑难性疾病。以辨证论治为基础,运用化痰祛瘀中药内服治疗早期ONFH,往往能取得较好的疗效。此外,富血小板血浆(PRP)含有多种生长因子,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在ONFH...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ONFH)是一种由于血供受损导致股骨头坏死、塌陷的骨科疑难性疾病。以辨证论治为基础,运用化痰祛瘀中药内服治疗早期ONFH,往往能取得较好的疗效。此外,富血小板血浆(PRP)含有多种生长因子,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在ONFH治疗中呈现巨大潜力。“瘀去-新生-骨合”理论是中医骨伤科关于骨修复的重要理论,其原本用于描述骨折愈合的持续、渐进过程,而股骨头坏死的血供破坏,必有血瘀,整个股骨头坏死修复过程需要良好的血供支持,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新生则骨合,这与骨折修复的过程不谋而合,因此,本文将基于“瘀去-新生-骨合”理论,探讨PRP联合化痰祛瘀中药治疗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瘀去新生骨合 富血小板血浆 化痰祛瘀 中药 非创伤性 股骨头坏死 骨修复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督益脑化痰法结合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吞咽障碍痰瘀阻络证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许长敏 刘宏伟 +4 位作者 周媛 张小健 张媛 柳淑青 刘晶晶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通督益脑化痰法结合针刺促进急性缺血性卒中吞咽障碍痰瘀阻络证患者康复效果。方法研究纳入11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吞咽障碍痰瘀阻络证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纳入患者分为对照组(56例)、中医组(5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咽部肌肉电刺激治... 目的探讨通督益脑化痰法结合针刺促进急性缺血性卒中吞咽障碍痰瘀阻络证患者康复效果。方法研究纳入11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吞咽障碍痰瘀阻络证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纳入患者分为对照组(56例)、中医组(5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咽部肌肉电刺激治疗,给予中医组患者咽部肌肉电刺激结合通督益脑化痰法及针刺治疗,各组数据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分(water test score,WST)变化及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unctional oral feeding scale,FOIS)评分变化、吞咽困难评价量表(dysphagia evaluation scale,VFSS)及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tandard swallowing function evaluation scale,SSA)评分变化、治疗效果、并发症、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变化、治疗,前后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变化、生活质量量表(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前,各组患者WST评分、FOIS评分、VFSS评分、SSA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以及NIHSS评分、BDNF、IL-6及TNF-α水平、GQOLI-74评分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WST评分、FOIS评分、VFSS评分、SSA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以及NIHSS评分、BDNF、IL-6及TNF-α水平、GQOLI-74评分等指标均改善,中医组患者治疗后WST评分、FOIS评分、VFSS评分、SSA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以及NIHSS评分、BDNF、IL-6及TNF-α水平、GQOLI-74评分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通督益脑化痰法结合针刺疗法可较好促进急性缺血性卒中吞咽障碍痰瘀阻络证患者康复,患者治疗效果提升,吞咽功能及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均改善,且患者并发症率低,较为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督益脑化痰法 痰瘀阻络证 针刺 急性缺血性卒中吞咽障碍 咽部肌肉电刺激 疗效 吞咽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滋阴化瘀法治疗妊娠晚期羊水偏少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侯红红 李俊果 刘秀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滋阴化瘀法治疗妊娠晚期羊水偏少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2021年9月—2022年9月该院收治的妊娠晚期羊水偏少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滋阴化瘀法进行治疗,两组均持... 目的探讨滋阴化瘀法治疗妊娠晚期羊水偏少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2021年9月—2022年9月该院收治的妊娠晚期羊水偏少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滋阴化瘀法进行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并随访至分娩结束。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的疗效,治疗前、治疗4周后羊水、胎盘血液灌注情况、性激素水平,治疗前、治疗1、4周后的中医证候评分,分娩结束时的新生儿窒息情况及随访期间的妊娠结局。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27/30),高于对照组的66.67%(20/30)(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4周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均呈逐渐降低趋势,且治疗组治疗1、4周后的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两组AFI及血清雌激素(E_(2))、前列腺素E(PGE)水平均升高,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肾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舒张期末血流速度(S/D)、脐动脉S/D及血清孕酮(P)水平均降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分娩结束时,治疗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3.33%(1/30),低于对照组的23.33%(7/30)(P<0.05)。随访期间,治疗组不良妊娠发生率为6.67%(2/30),低于对照组的26.67%(8/30)(P<0.05)。结论滋阴化瘀法可有效调节妊娠晚期羊水偏少患者性激素水平,改善羊水、胎盘血液灌注情况及中医证候,进而可减少新生儿窒息情况的发生,改善妊娠结局,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晚期 羊水偏少 滋阴化瘀法 中医证候 羊水指数 性激素 新生儿窒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化痰祛瘀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巴马小型猪心肌细胞氧化应激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7
16
作者 程岩岩 刘路 +5 位作者 贾连群 宋囡 谷丽艳 高晓宇 马艺馨 杨关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观察健脾化痰祛瘀方对脾虚痰浊动脉粥样硬化巴马小型猪心肌细胞氧化应激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健康巴马小型猪15只,月龄6~8个月,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治疗组3组,每组5只。造模:正常对照组予基础饲料喂饲,模型组、中药... 目的:观察健脾化痰祛瘀方对脾虚痰浊动脉粥样硬化巴马小型猪心肌细胞氧化应激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健康巴马小型猪15只,月龄6~8个月,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治疗组3组,每组5只。造模:正常对照组予基础饲料喂饲,模型组、中药治疗组采用高脂高热量喂养。药物干预:高脂喂饲24周后健脾化痰祛瘀组予健脾化痰祛瘀方药搅拌于饲料中喂食。检测各组巴马小型猪的心肌ROS、CAT、MDA、GSH-PX的含量;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巴马小型猪心肌细胞Bax、Bcl-2、Cyto C、Caspase3的含量。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心肌线粒体ROS、MDA含量明显上升(P<0.05、P<0.01),CAT、GSH-PX含量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治疗组心肌线粒体ROS、MDA含量明显下降(P<0.01),CAT、GSH-PX含量明显上升(P<0.05)。(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心肌细胞Bax、Cyto C、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上升(P<0.01),Bcl-2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治疗组心肌细胞Bax、Cyto C、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P<0.05),Bcl-2含量明显上升(P<0.05)。结论:(1)健脾化痰祛瘀方可以减少脾虚痰浊动脉粥样硬化巴马小型猪心肌线粒体ROS、MDA的生成,增加其抗氧化酶CAT、GSH-PX的表达,从而减少了心肌线粒体的氧化应激水平。(2)健脾化痰祛瘀法可以减少脾虚痰浊动脉粥样硬化巴马小型猪心肌细胞Bax、Cyto C,Caspase3表达,增加Bcl-2的表达,进而改善心肌细胞凋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化痰祛瘀 动脉粥样硬化 氧化应激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痰瘀互结”理论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被引量:43
17
作者 崔英海 胡镜清 +4 位作者 李丁蕾 李国信 于雪峰 王祺 关玉娟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21期3111-3115,3121,共6页
通过疏理“痰瘀互结”理论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中医古籍、现代医学等文献,从痰、瘀病理因素的形成及关系、“痰瘀互结”理论的内涵、COPD“痰瘀互结”相关病机及治则进行深度挖掘;从“痰瘀互结”理论的形成、发展、内涵及其在C... 通过疏理“痰瘀互结”理论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中医古籍、现代医学等文献,从痰、瘀病理因素的形成及关系、“痰瘀互结”理论的内涵、COPD“痰瘀互结”相关病机及治则进行深度挖掘;从“痰瘀互结”理论的形成、发展、内涵及其在COPD治疗中的重要地位等,结合临床实践进行全方位分析,旨在提高COPD痰瘀互结证的中医临床诊治水平,为“痰瘀互结”理论论治COPD提供基础及临床研究依据。通过分析COPD的核心病机是“痰瘀互结”,且贯穿于COPD的整个病程,具体病机为肺气不足,致痰饮伏于肺中,肺治节不利,不能助心行血,久则瘀血阻塞于经脉脏腑中,痰瘀互为因果,相互转化。化痰祛瘀是阻止本病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治则,方用金龙定喘合剂联合川芎、赤芍、桃仁、红花、莪术等活血化瘀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胀 痰瘀互结 化痰祛瘀 金龙定喘合剂 理论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滋肾养肝、化痰消瘀法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43
18
作者 周仲瑛 金妙文 +1 位作者 顾勤 吴敏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37-139,共3页
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 ,临床实践经验为基础 ,提出“肝肾亏虚、痰瘀阻络”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机病证。病在血脉 ,根在脏腑 ,病理性质本虚标实 ,本虚主在肝肾亏虚 ,阴虚多见 ,而涉及心、脾 ,标实主在痰瘀痹阻 ,痰浊为重。且常见痰与风... 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 ,临床实践经验为基础 ,提出“肝肾亏虚、痰瘀阻络”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机病证。病在血脉 ,根在脏腑 ,病理性质本虚标实 ,本虚主在肝肾亏虚 ,阴虚多见 ,而涉及心、脾 ,标实主在痰瘀痹阻 ,痰浊为重。且常见痰与风、火、湿相兼 ,瘀常与气、热、寒杂呈。本虚基于乙癸同源 ,多以肾之阴精亏少为先导 ,标实与痰瘀相关 ,多由津凝为痰而致血涩成瘀。本虚与标实既有个体的主次差异 ,又有因果消长变化。治疗当以滋肾养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肾养肝 化痰消瘀 动脉粥样硬化 中医药疗法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化瘀祛痰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9
19
作者 王俊岩 郑思成 +7 位作者 何信用 陈文娜 杨芳 张林 宋囡 杜莹 贾连群 杨关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647-2650,共4页
目的:运用Meta分析对应用益气活血化瘀祛痰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 disk),万方数据库,纳入运用益气、活血、化瘀... 目的:运用Meta分析对应用益气活血化瘀祛痰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 disk),万方数据库,纳入运用益气、活血、化瘀、祛痰中2种及以上为主要治疗方法,以中药为主要治疗药物,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或中成药物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通过阅读文章题目和摘要,并结合全文,对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应用Revman 5.3软件对临床总有效率和心电图改变总有效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研究文献12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总有效率方面,以益气活血化瘀祛痰法为主要治疗方法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OR=3.40,95%Cl=[2.43,4.76],Z=7.15,P〈0.000 01);在心电图改善有效率方面,以益气活血化瘀祛痰法为主要治疗方法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OR=2.61,95%Cl=[1.75,3.89],Z=4.69,P〈0.000 01)。结论:益气活血化瘀祛痰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和心电图改善水平由于常规疗法,但本次纳入的文献质量一般,本次分析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仍需进一步进行合理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实验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 化瘀祛痰 冠心病心绞痛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痰瘀论治高脂血症 被引量:19
20
作者 张娜 章怡祎 刘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6期1263-1264,共2页
痰浊致瘀,本虚标实,是高脂血症的基本病机。痰浊血瘀是高脂血症的主要病理基础,痰瘀互为因果,可相互转化,在病理演变过程中既是病理产物,又是新的致病因素。临床治疗中,祛痰化瘀法治疗高脂血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反正了痰瘀与高脂血症的... 痰浊致瘀,本虚标实,是高脂血症的基本病机。痰浊血瘀是高脂血症的主要病理基础,痰瘀互为因果,可相互转化,在病理演变过程中既是病理产物,又是新的致病因素。临床治疗中,祛痰化瘀法治疗高脂血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反正了痰瘀与高脂血症的密切联系。治疗上应注重祛痰降浊、活血化瘀,并兼顾其本,根据不同的病机特点,标本兼治,方能取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痰浊 血瘀 祛痰化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