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电子系统可测性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蒋荣华 王厚军 +1 位作者 刘震 龙兵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3392-3394,3410,共4页
通过比较电子系统建模方法,提出基于多信号模型的可测性建模方法。以典型的电子系统雷达发射机为例,详细介绍可测性建模方法,通过模型得到该系统的故障测试依赖矩阵,为复杂电子系统进行可测性分析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为雷达系统故障诊断... 通过比较电子系统建模方法,提出基于多信号模型的可测性建模方法。以典型的电子系统雷达发射机为例,详细介绍可测性建模方法,通过模型得到该系统的故障测试依赖矩阵,为复杂电子系统进行可测性分析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为雷达系统故障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电子系统 可测性分析 建模技术 信息流模型 多信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适应理论的电子信息系统模型构建 被引量:1
2
作者 朱诗兵 陈刚 +1 位作者 任昊利 谢科范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年第23期7044-7049,共6页
以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为基础建立了电子信息系统模型。研究了体系的层次结构,分两层描述体系并对每一层包含的Agent进行了界定,最后对体系内部各个系统的运行原理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关键算法。
关键词 电子信息系统 复杂适应系统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调控卷积与双路信息嵌入的城市街景实例分割
3
作者 何自芬 黄俊璇 +1 位作者 张印辉 朱守业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86-1096,共11页
城市街道场景实例分割是无人驾驶不可忽略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城市街景实例密集、边缘模糊以及背景干扰严重等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调控卷积与双路信息嵌入的城市街景实例分割模型RENet.首先使用自适应调控卷积替代原有的残差结构,利用... 城市街道场景实例分割是无人驾驶不可忽略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城市街景实例密集、边缘模糊以及背景干扰严重等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调控卷积与双路信息嵌入的城市街景实例分割模型RENet.首先使用自适应调控卷积替代原有的残差结构,利用可变形卷积学习空间采样位置偏移量,提高模型对图像复杂形变的建模能力,同时对多分支结构进行通道混洗以加强不同通道间的信息流动,并应用注意力机制实现通道权重的自适应校准,提高模型对复杂场景下模糊、密集目标的分割精度;然后设计低维空间信息嵌入分支,对不同尺度特征图进行空间信息激励与重编码,在抽象语义特征中嵌入低维空间信息,提高模型轮廓分割准确性;最后引入高级语义信息嵌入模块,实现特征图与语义框的对齐,弥补特征图间语义与分辨率的差距,提高不同尺度下特征信息融合的有效性.在自建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原始YOLACT网络模型相比,RENet模型在复杂街道背景下的平均分割精度最高达到51.6%,提高了10.4个百分点;网络推理速度达到17.5帧/s,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在工程中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集实例 街景分割 自适应调控卷积 复杂形变建模 双路信息嵌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控制算法 被引量:32
4
作者 韩志杰 吴志斌 +2 位作者 王汝传 孙力娟 肖甫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4-184,共11页
首先,设计了节点自适应传感半径调整算法(AASR,adaptive adjustment of sensing radius),通过节点自适应选择最佳的覆盖范围,有效地进行节点覆盖控制,减少节点能量虚耗,提高覆盖效率。其次,从调整效果、能量消耗和覆盖冗余度3个方面对... 首先,设计了节点自适应传感半径调整算法(AASR,adaptive adjustment of sensing radius),通过节点自适应选择最佳的覆盖范围,有效地进行节点覆盖控制,减少节点能量虚耗,提高覆盖效率。其次,从调整效果、能量消耗和覆盖冗余度3个方面对节点自适应传感半径调整算法进行了模拟实验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AASR能够有效提高节点生存时间,减少能量消耗,提高覆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SN 覆盖控制 拓扑控制 半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为导向的电子信息类实践育人模式 被引量:26
5
作者 朱正伟 储开斌 +1 位作者 焦竹青 徐守坤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共4页
针对社会对高素质电子信息类人才的需求,在教学框架、教学平台、教学机制和教学模式上进行了整体设计;构建了以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为目标导向的教学实践、工程实践、创新实践和企业实践协同互补的实践育人模式,打破了学校与... 针对社会对高素质电子信息类人才的需求,在教学框架、教学平台、教学机制和教学模式上进行了整体设计;构建了以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为目标导向的教学实践、工程实践、创新实践和企业实践协同互补的实践育人模式,打破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地理界限,加强了知识融合与自我构建,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企业实践能力,为培养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电子信息类人才进行了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信息 复杂工程问题 实践育人模式 协同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