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ghly soluble dendritic fullerene derivatives as electron transport material for perovskite solar cells 被引量:1
1
作者 CHENG Zheng-chun FANG Yin-yu +6 位作者 WANG Ai-fei MA Tao-tao LIU Fang GAO Song YAN Su-hao DI Yi QIN Tian-sh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2期3714-3727,共14页
A series of shape-persistent polyphenylene dendritic C_(60)derivatives as the electron transport materials we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via a catalyst-free Diels-Alder[4+2]cycloaddition reaction.These increasing hype... A series of shape-persistent polyphenylene dendritic C_(60)derivatives as the electron transport materials we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via a catalyst-free Diels-Alder[4+2]cycloaddition reaction.These increasing hyperbranched scaffolds could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solubility;notably,both first and second generation dendrimers,C_(60)-G1 and C_(60)-G2,demonstrated more than 5 times higher solubilities than pristine C_(60).Furthermore,both simulated and experimental data proved their promising solution-processabilities as electron-transporting layers(ETLs)for perovskite solar cells.As a result,the planar p-i-n structural perovskite solar cell could achieve a maximum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14.7%with C_(60)-G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dritic structures fullerene C60 electron transport materials enhanced solubility perovskite solar cel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掺杂石墨相氮化碳改性钙钛矿薄膜的制备和性能
2
作者 李志义 侯寅 +3 位作者 魏炜 刘凤霞 许晓飞 刘志军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1-817,827,共8页
将氧掺杂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O)作为界面修饰层对甲基碘化铵(MAPbI_(3))进行改性,制备了g-C_(3)N_(4)-O改性甲胺碘基钙钛矿薄膜(g-C_(3)N_(4)-O/MAPbI_(3))。通过XPS、SEM、XRD、UV-Vis吸收光谱和稳态光致发光光谱(PL)对g-C_(3)N... 将氧掺杂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O)作为界面修饰层对甲基碘化铵(MAPbI_(3))进行改性,制备了g-C_(3)N_(4)-O改性甲胺碘基钙钛矿薄膜(g-C_(3)N_(4)-O/MAPbI_(3))。通过XPS、SEM、XRD、UV-Vis吸收光谱和稳态光致发光光谱(PL)对g-C_(3)N_(4)-O/MAPbI_(3)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g-C_(3)N_(4)-O/MAPbI_(3)高光电性能(110)晶面优先取向,与MAPbI_(3)相比,其结晶度从75.11°提高至78.62°,半峰宽减少了37.73%;g-C_(3)N_(4)-O/MAPbI_(3)表面更加平整、均匀致密、无针孔;g-C_(3)N_(4)-O/MAPbI_(3)的界面荧光寿命较MAPbI_(3)减少了32.52%,电荷传输和提取能力显著增加。g-C_(3)N_(4)-O中的N原子与钙钛矿薄膜中未配位的Pb离子成键,有效钝化了钙钛矿薄膜界面处深能级缺陷,改善了钙钛矿薄膜界面处电荷的传输和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薄膜 掺杂 石墨相氮化碳 晶面取向 钝化缺陷 电子传输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材料作为电子传输材料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郑天 李虹禹 +5 位作者 张国键 唐贤锋 兰运春 王帅 袁蓓蕾 焦伟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57-1870,共14页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具有可溶液化加工、成本低、理论效率高等优点,已成为下一代太阳能电池的重点发展方向。长期稳定性和大规模生产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商业化的最大阻碍。碳纳米材料因其高的电子迁移率、可调费米能级和优异的稳定...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具有可溶液化加工、成本低、理论效率高等优点,已成为下一代太阳能电池的重点发展方向。长期稳定性和大规模生产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商业化的最大阻碍。碳纳米材料因其高的电子迁移率、可调费米能级和优异的稳定性等优势已成为提高器件效率和稳定性的理想材料。该文总结了包括富勒烯、碳纳米管和石墨烯3种典型碳纳米材料作为电子传输材料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分析了几种碳纳米材料对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效率和稳定性所涉及的机理;最后,对碳纳米材料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未来对于碳纳米材料的应用可聚焦于对其进行合理的结构修饰,以获得低成本、可溶剂化加工和具有丰富光电特性的新型碳纳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碳纳米材料 电子传输材料 研究进展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电子传输材料在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研究现状
4
作者 王耀武 王彬彬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0-230,共11页
近年来,反式结构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凭借制备工艺简单、可低温成膜、迟滞效应低、适合与传统太阳能电池结合制备叠层器件等优点,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经过几年的发展,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已从3.9%提升到25.37%。其中电... 近年来,反式结构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凭借制备工艺简单、可低温成膜、迟滞效应低、适合与传统太阳能电池结合制备叠层器件等优点,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经过几年的发展,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已从3.9%提升到25.37%。其中电子传输层作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取和运输载流子、阻挡空穴、调节界面能级结构和抑制电荷复合等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一些有机材料(富勒烯及其衍生物、苝二酰亚胺、萘二酰亚胺等)凭借容易合成和纯化、能级可调、电子迁移率高、溶解性好、化学/热稳定性良好等优势,已经广泛应用于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本文主要介绍了不同有机电子传输材料在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研究现状,还介绍了电子传输层掺杂和界面修饰两种提升器件性能的改性手段,旨在为开发全新的有机电子传输材料提供基础性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工作机理 有机电子传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电解池催化CO_(2)电转化为甲烷:影响因素、电子传递和展望
5
作者 王佳懿 陆雪琴 甄广印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3-404,共12页
化石燃料作为能源供应的主要来源,燃烧导致大量CO_(2)的释放和温室效应,CO_(2)的捕获和再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微生物电解池(MEC)作为一种新的CO_(2)再利用技术,可通过将电活性微生物与电化学刺激相结合,将CO_(2)通过生物电化学作... 化石燃料作为能源供应的主要来源,燃烧导致大量CO_(2)的释放和温室效应,CO_(2)的捕获和再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微生物电解池(MEC)作为一种新的CO_(2)再利用技术,可通过将电活性微生物与电化学刺激相结合,将CO_(2)通过生物电化学作用回收为低碳燃料(如CH_(4)),从而实现CO_(2)固定和能量回收.尽管近年来MEC领域有较多研究,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阻碍了该技术的规模化和产业化.本文梳理了CO_(2)电化学产甲烷的工作原理、性能影响的关键因素、生物阴极电活性功能微生物及其胞外电子传递机制、电催化耦合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MEC辅助CO_(2)电甲烷化技术的未来研究需求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电解池(MEC) CO_(2)电甲烷化 阴极材料 电活性功能菌 胞外电子传递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蓝色有机发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质 被引量:6
6
作者 袁继兵 梁万里 +2 位作者 苏树江 石建新 龚孟濂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7-209,共3页
A novel blue luminescent compound with both hole and electron transplanting groups, 2-(4-(N-ethylcarbazolyl))imidazo\phenanthroline(ECIP), was synthesized. The composition of the compound was confirmed by elemental an... A novel blue luminescent compound with both hole and electron transplanting groups, 2-(4-(N-ethylcarbazolyl))imidazo\phenanthroline(ECIP), was synthesized. The composition of the compound was confirm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MS and 1H NMR. Uv-Vis absorption, fluorescence, quantum yield determination and thermal analysis indicate this compound is an excellent blue luminescent mater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色发光材料 空穴传导 电子传导 咔唑 邻啡咯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电荷传输层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建清 杨东辉 +4 位作者 江静华 马爱斌 宋丹 Chaoying Ni Michael Z Hu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共7页
有机无机复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具有适合的载流子扩散长度而成为备受关注的有望获得高效率的光伏器件。复合钙钛矿材料本身不含贵金属元素,可以采用液相法或物理气相法低温制备,成本低廉,但目前应用最多的电子传输层材料TiO2需400~500... 有机无机复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具有适合的载流子扩散长度而成为备受关注的有望获得高效率的光伏器件。复合钙钛矿材料本身不含贵金属元素,可以采用液相法或物理气相法低温制备,成本低廉,但目前应用最多的电子传输层材料TiO2需400~500℃煅烧,与柔性基底及低温制备技术适应性差;空穴传输层材料SpiroOMeTAD合成工艺复杂,价格高昂,限制了复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开发应用。开发和研究导电性好、成本低、稳定性好的电子和空穴传输层材料是复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综述了复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电荷传输层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电子传输层材料方面通过对TiO2的改性以及与石墨烯的复合,采用ZnO、石墨烯或PCBM作为电子传输层材料,以与柔性基底及低温制备技术相适应。空穴传输层材料方面,采用其它低成本、导电性高的有机p型半导体替代spiro-OMeTAD;采用无机空穴传输层材料以避免有机空穴传输层材料的老化问题,提高电池的长期稳定性;利用复合钙钛矿材料兼作吸收层与空穴传输层,制备无空穴传输层材料结构电池以降低成本,提高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复合钙钛矿 太阳能电池 光电转换效率 电子传输层材料(etm) 空穴传输层材料(H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有机电子传输材料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星元 印寿根 +6 位作者 李文连 彭俊彪 梁春军 李晨曦 黄文强 何炳林 虞家琪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1期69-70,共2页
报道新型有机电子传输材料N-乙基-4-乙酰氨基萘亚胺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电子传输性.
关键词 有机材料 电子传输材料 乙酰氨基萘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新利 李丽华 +2 位作者 黄金亮 任凤章 卢景霄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4-48,共5页
综述了当前国内外关于钙钛矿太阳电池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钙钛矿太阳电池的发展背景、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重点论述了钙钛矿光吸收层材料、电子和空穴传输层材料的选择、发展,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太阳能电池 钙钛矿光吸收材料 空穴传输材料 电子传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掺杂对ZnO氧化物电子结构与电输运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韦金明 张飞鹏 张久兴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2-378,共7页
采用平面波超软赝势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研究了p型Cu掺杂的纤锌矿结构氧化物ZnO的电子结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电输运性能。计算结果表明,Cu掺杂ZnO氧化物具有0.6 eV的直接带隙,且为p型半导体,在导带和价带中都出现了由Cu电子能级形成... 采用平面波超软赝势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研究了p型Cu掺杂的纤锌矿结构氧化物ZnO的电子结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电输运性能。计算结果表明,Cu掺杂ZnO氧化物具有0.6 eV的直接带隙,且为p型半导体,在导带和价带中都出现了由Cu电子能级形成的能带,体系费米能级附近的能带主要由Cu p态、Cu d态和O p态电子构成,且他们之间存在着强相互作用。电输运性能分析结果表明,Cu掺杂的ZnO氧化物价带中的载流子有效质量较大,导带中的载流子有效质量较小;其载流子输运主要由Cu p态、Cu d态、O p态电子完成,且需要载流子(空穴和电子)跃迁的能隙宽度较未掺杂的ZnO氧化物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ZnO氧化物 CU掺杂 电子结构 电输运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传输材料联苯喹喔啉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廷希 隋鹏 +3 位作者 高苏苏 孔娜 袁成前 赵玉花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3-15,24,共4页
通过联苯甲酰与氨基的缩合反应合成了联苯喹喔啉,并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其热性能和电性能。将联苯喹喔啉作为电子传输层,制作了ITO/α-NPD/Alq/DDPQL/LiF/Al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性能在13.5V时最高亮度为12100cd/m2,在13.0V时最大电流... 通过联苯甲酰与氨基的缩合反应合成了联苯喹喔啉,并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其热性能和电性能。将联苯喹喔啉作为电子传输层,制作了ITO/α-NPD/Alq/DDPQL/LiF/Al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性能在13.5V时最高亮度为12100cd/m2,在13.0V时最大电流效率为4.97cd/A,外部量子效率为1.92%,最低驱动电压为3.5V。表明该化合物具备优良的电子传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电子传输材料 缩合反应 联苯喹喔啉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致发光类湿法小分子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班鑫鑫 许欢鸽 +4 位作者 张兆杭 叶沐阳 黄斌 蒋伟 孙岳明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739-747,724,共10页
经过20年的发展,真空蒸镀和溶液法制备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方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相对于依赖真空蒸镀成膜的有机小分子材料,可溶液法加工的小分子材料能够降低器件制作成本,适合于制作大面积光电器件。同时,小分子材料可以较为明确的... 经过20年的发展,真空蒸镀和溶液法制备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方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相对于依赖真空蒸镀成膜的有机小分子材料,可溶液法加工的小分子材料能够降低器件制作成本,适合于制作大面积光电器件。同时,小分子材料可以较为明确的给出分子结构与光电性能的构效关系,因此湿法成膜制备的小分子OLEDs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综述了近期可湿法成膜的小分子材料设计理念、合成方法以及具体应用,讨论了实现全湿法小分子OLEDs所面临的挑战以及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 湿法 小分子 电子传输材料 空穴传输材料 主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电子传送材料的新型含吡啶大环化合物合成与性质(英文)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廷希 黄仁和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68-670,共3页
合成并表征了新型含吡啶大环化合物-TMCD衍生物,包括二甲基TMCD、四甲基TMCD、二萘TM-CD,研究发现这些化合物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是有用的电子传送材料。
关键词 含吡啶大环化合物 TMCD衍生物 有机致电发光 电子传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医药左氧氟沙星在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1
14
作者 苗艳勤 高志翔 +6 位作者 武钰铃 杜晓刚 李源浩 刘慧慧 贾虎生 王华 刘旭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52-558,共7页
左氧氟沙星(LOFX)是一种知名的抗菌药物,它的价格非常便宜,且有成熟的合成和纯化技术.本文中首次将LOFX作为一种蓝光发光材料和电子传输材料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中.通过热重分析、UVVis吸收光谱、发射光谱以及循环伏安曲线详... 左氧氟沙星(LOFX)是一种知名的抗菌药物,它的价格非常便宜,且有成熟的合成和纯化技术.本文中首次将LOFX作为一种蓝光发光材料和电子传输材料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中.通过热重分析、UVVis吸收光谱、发射光谱以及循环伏安曲线详细地表征了LOFX的热学及光物理特性.LOFX有高的分解温度,为327°C;HOMO、LUMO能级分别为-6.2和-3.2 e V,光学带隙为3.0 e V.以LOFX作为客体材料,掺杂在主体材料4,4'-二(9-咔唑)联苯(CBP)中制备了蓝光OLED,该器件的电致发光(EL)发射峰位于452 nm,最大亮度为2315 cd·m-2.进一步,选择8-羟基喹啉铝(Alq3)作为参考材料,分别以LOFX和Alq3作为电子传输材料制备了结构相同的单载流子器件和绿色磷光OLED.在相同的电压下,以LOFX作为电子传输材料的单载流子器件的电流密度比以Alq3作为电子传输材料的单载流子器件更高.同时,以LOFX作为电子传输材料的绿色磷光OLED获得更高的器件效率.从这些EL性能可以看出,LOFX同时也是一很好的电子传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左氧氟沙星 蓝光发光材料 电子传输材料 电致发光光谱 电致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新型恶二唑类电子传输层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华玉林 WANG +1 位作者 Chang-Sheng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7-20,共4页
含吡啶基的恶二唑类材料(PDPyDP)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子传输层被有效地应用于可溶性聚对苯乙炔(MEH-PPV)为发光层的双层结构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中,并将其光电性能与MEH-PPV的单层结构器件及分别含苯环(PDPDP)和反1,2-亚乙烯基... 含吡啶基的恶二唑类材料(PDPyDP)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子传输层被有效地应用于可溶性聚对苯乙炔(MEH-PPV)为发光层的双层结构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中,并将其光电性能与MEH-PPV的单层结构器件及分别含苯环(PDPDP)和反1,2-亚乙烯基(PDVDP)的另外两种恶二唑类电子传输层的双层结构器件进行比较,EL光谱测量表明,它们的发光均来自于MEH-PPV层,而它们相似的器件电流和光输出随驱动电场变化的规律表明这些器件中相似的电荷转移过程,但电致发光阈值电场对于双层结构器件来说低于单层结构器件,而插入PDPyDP层的器件,其阈值值电场最低,在电流密度为50mA/cm^2时,单层器件及各插入PDVDP,PDPDP和PDPyDP的双层器件的外量子效率相对值分别为3×10^-3%,5×10^-3,2×10^-3%,2×10^-2%和0.1%,并分析了插入PDPyDP使器件发光性能提高最为明显的原因。通过将此类器件的等作进一步优化,其最佳量子效率可高达1.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电子传输层 恶二唑类材料 光电性能 电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电子传输特性的Be金属配合物作为磷光主体材料的电致发光性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翊夫 叶玲 叶开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714-1717,共4页
采用具有优良电子传输特性的铍金属配合物二[2-(2-酚基)吡啶]合铍(Ⅱ)(Bempp)作为磷光客体材料二(2-苯基吡啶)(N,N'-二异丙基苯甲脒)合铱(Ⅲ)(PPP)的主体材料制备磷光电致发光器件.与经典的空穴传输型主体材料4,4'-二(N-咔唑)联... 采用具有优良电子传输特性的铍金属配合物二[2-(2-酚基)吡啶]合铍(Ⅱ)(Bempp)作为磷光客体材料二(2-苯基吡啶)(N,N'-二异丙基苯甲脒)合铱(Ⅲ)(PPP)的主体材料制备磷光电致发光器件.与经典的空穴传输型主体材料4,4'-二(N-咔唑)联苯(CBP)相比,Bempp更有利于空穴、电子的注入及传输的平衡,与PPP间存在更高效的能量转移.该器件的各项性能指标,包括最大效率和流明效率(63.1 cd/A和54.0lm/W),均明显高于采用CBP作为主体材料的磷光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光有机电致发光 铍配合物 电子传输型主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胎压识别超载或偏载货车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彭其渊 李文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2-147,共6页
为确定载重量与胎压之间存在的函数关系式,达到基于胎压识别超载或偏载货车的目的,运用经典力学方程和数学推导方法对货车轮胎胎压与其载重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研究,并建立其数学函数模型。采用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对已知轮胎加载,得到... 为确定载重量与胎压之间存在的函数关系式,达到基于胎压识别超载或偏载货车的目的,运用经典力学方程和数学推导方法对货车轮胎胎压与其载重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研究,并建立其数学函数模型。采用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对已知轮胎加载,得到不同胎压条件下多组胎压数据与对应试验加载数据;对不同胎压条件下的试验数据与模型计算数据分别进行拟合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载重量与胎压呈非线性变化关系;比较不同胎压条件下模型计算载重量和实测载重量的拟合函数,发现二者的相对偏离程度为0.021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运输 超载或偏载货车 胎压 载重 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 相对偏离程度 实时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联苯醌电子传输材料的合成及光导性应用
18
作者 李祥高 王勇 +1 位作者 侯薇 赵学明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29-732,742,共5页
以2,6烷-基取代苯酚合成了3,5二-甲基-3′,5′-二叔丁基联苯醌(Ⅰ)和3,3′-二甲基-5,5′-二叔丁基联苯醌(Ⅱ)。适宜的合成条件是以三氯甲烷作溶剂,颗粒度低于200目的KMnO4作氧化剂,在50℃反应3 h,收率分别为90.01%和89.87%。分离提纯采... 以2,6烷-基取代苯酚合成了3,5二-甲基-3′,5′-二叔丁基联苯醌(Ⅰ)和3,3′-二甲基-5,5′-二叔丁基联苯醌(Ⅱ)。适宜的合成条件是以三氯甲烷作溶剂,颗粒度低于200目的KMnO4作氧化剂,在50℃反应3 h,收率分别为90.01%和89.87%。分离提纯采用硅胶色谱柱,V(石油醚)∶V(乙酸乙酯)=60∶1的混合液作流动相,HPLC面积归一法测得Ⅰ和Ⅱ色谱纯度分别为100%和99.5%。对合成产物进行了组成和结构鉴定。用Ⅰ和Ⅱ制成有机光导器件,静电特性数据分别为Ⅰ:充电电位Vm ax=340 V,残余电势Vr=80 V,光敏性E1/2=1.60 lux.s;Ⅱ:Vm ax=840 V,Vr=160 V,E1/2=2.67 lux.s。说明化合物Ⅰ和Ⅱ有较好的静电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传输材料 不对称联苯醌 光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充电性单层有机光导器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9
作者 姜兆波 劳振花 刘金河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8-151,共4页
制备了新型化合物2,5,7,10-四叔丁基联苯醌,以此作为电子传输材料制备了正充电性有机光导器件,并对其光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化合物作为电子传输材料制备的光导器件具有较好的光电性能。
关键词 正充电有机光导器件 光电性能 电子传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苯醌类电子传输材料研究进展
20
作者 许东海 陈欢 顾秀杰 《舰船科学技术》 2010年第12期19-23,共5页
联苯醌类化合物是重要的电子传输材料。联苯醌类化合物制备的载流子传输层表面负载正电荷,性能稳定,不产生臭氧,因而用于制备环保型正电性有机光导体。随着对有机光导鼓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有机光电材料科学的发展,正充电性有机光导鼓成为... 联苯醌类化合物是重要的电子传输材料。联苯醌类化合物制备的载流子传输层表面负载正电荷,性能稳定,不产生臭氧,因而用于制备环保型正电性有机光导体。随着对有机光导鼓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有机光电材料科学的发展,正充电性有机光导鼓成为研发工作的重要方向。本文介绍了联苯醌类电子传输材料的合成方法及其在有机光导体中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传输材料 有机光导体 联苯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