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yttrium-containing high-temperature titanium alloy additively manufactured by selective electron beam melting 被引量:4
1
作者 逯圣路 汤慧萍 +3 位作者 马前 洪权 曾立英 D.H.StJoh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8期2857-2863,共7页
A yttrium-containing high-temperature titanium alloy(Ti-6Al-2.7Sn-4Zr-0.4Mo-0.45Si-0.1Y, mass fraction, %) has been additively manufactured using selective electron beam melting(SEBM). The resulting microstructure and... A yttrium-containing high-temperature titanium alloy(Ti-6Al-2.7Sn-4Zr-0.4Mo-0.45Si-0.1Y, mass fraction, %) has been additively manufactured using selective electron beam melting(SEBM). The resulting microstructure and textures were studied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 X-ray diffraction(XRD) and electron backscattered diffraction(EBSD) and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ly manufactured form. A notable distinct difference of microstructures is that additive manufacturing by SEBM enables homogeneous precipitation of fine Y2O3 dispersoids in the size range of 50-250 nm throughout the as-fabricated alloy, despite the presence of just trace levels of oxygen(7×10-4, mass fraction) and yttrium(10-3, mass fraction) in the alloy. In contrast, the conventionally manufactured alloy shows inhomogeneously distributed coarse Y2O3 precipitates, including cracked or debonded Y2O3 parti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tanium alloys additive manufacturing rare earth elements YTTRIUM selective electron beam melt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溶温度对EBSM成形Mar-M247合金显微组织及硬度的影响
2
作者 赵学平 李新新 +5 位作者 王青 柯尊东 田银俊 侯小虎 崔晓明 白朴存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80-1593,共14页
本文使用电子束选区熔化(EBSM)技术制备Mar-M247镍基高温合金,并对沉积态Mar-M247合金进行固溶热处理。分别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能谱仪(EDS)、电子背散射衍射仪(EBSD)和维氏硬度计表征沉积态及不同固溶温度热处理Mar-M24... 本文使用电子束选区熔化(EBSM)技术制备Mar-M247镍基高温合金,并对沉积态Mar-M247合金进行固溶热处理。分别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能谱仪(EDS)、电子背散射衍射仪(EBSD)和维氏硬度计表征沉积态及不同固溶温度热处理Mar-M247合金的微观组织与硬度。结果表明:沉积态合金主要由γ基体和γ′相组成,晶粒形态以柱状晶为主,且存在明显的立方织构;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γ′相的含量逐渐降低,小角度晶界和亚结构占比先增加后降低;当固溶温度高于1190℃后,晶粒开始长大并出现过烧现象,立方织构减弱并消失;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合金硬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经1170℃固溶处理后,合金的硬度最高(为411.5HV),硬度的变化主要与固溶过程中γ′相的含量、晶粒尺寸、再结晶晶粒含量及晶界特征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M247合金 电子束选区熔化 固溶处理 微观组织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增材制造K438研究进展
3
作者 崔照雯 焦世坤 +2 位作者 姜涛 钱远宏 朱衍亮 《粉末冶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6-516,524,共12页
K438镍基高温合金具有优异的耐热腐蚀性能和高温抗氧化性能,被广泛应用于低于900℃工况的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等热端部件。区别于传统制备工艺,增材制造技术因其生产流程短、组织成分均匀以及部件高温力学性能良好等优点,成为“不可焊性... K438镍基高温合金具有优异的耐热腐蚀性能和高温抗氧化性能,被广泛应用于低于900℃工况的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等热端部件。区别于传统制备工艺,增材制造技术因其生产流程短、组织成分均匀以及部件高温力学性能良好等优点,成为“不可焊性”K438高温合金的理想制备工艺。激光源增材制造容易产生热应力聚集,具有较高的开裂敏感性。电子束选区熔化技术基于真空环境条件和粉末床预热程序,可以精确控制温度变化,显著降低制件内部的残余热应力,减少裂纹数量。本文综述了电子束选区熔化制备K438高温合金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工作环境、工艺参数和后处理工艺等主要因素对K438成形件质量的影响,阐述了K438高温合金铸态、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态以及热处理态的组织演变规律,并对电子束增材制造K438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选区熔化 高温合金 制备工艺 热处理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石含量对电子束选区熔化制备Ni-Cu/金刚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李浩东 王海山 范永刚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6-324,共9页
为解决传统PDC钻头胎体材料制备方法带来的弊端并提高其性能,采用电子束选区熔化(electron beam selective melting,EBSM)技术成功制备能够用作PDC钻头胎体的Ni-Cu/金刚石复合材料试样,并系统研究金刚石含量对试样耐磨和抗冲蚀性能等的... 为解决传统PDC钻头胎体材料制备方法带来的弊端并提高其性能,采用电子束选区熔化(electron beam selective melting,EBSM)技术成功制备能够用作PDC钻头胎体的Ni-Cu/金刚石复合材料试样,并系统研究金刚石含量对试样耐磨和抗冲蚀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金刚石体积分数增加,Ni-Cu/金刚石复合材料试样的致密度整体呈下降趋势,而其抗弯强度整体呈先减小、后出现一个基本保持不变的平台期、随后再迅速减小的趋势;当金刚石体积分数从10%增加到35%时,试样的磨耗比先逐步增加,在金刚石体积分数为25%时达到最大值1.09,后迅速减小;同时,在抗冲蚀试验中试样的质量损失随金刚石体积分数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金刚石体积分数为25%时获得最小值7.15 mg。因此,当金刚石体积分数为25%时,EBSM制备的Ni-Cu/金刚石复合材料的耐磨和抗冲蚀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u/金刚石复合材料 电子束选区熔化 抗冲蚀性 磨耗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选区熔化TaNbTiZr难熔高熵合金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3
5
作者 谢仲豪 付遨 +4 位作者 汪健 王新锋 曹远奎 刘彬 刘咏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79-1189,共11页
难熔高熵合金(RHEAs)表现出优异的高温性能,在航空航天、核能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然而,由于难熔高熵合金(RHEAs)组成元素熔点高,因此常规加工制造方法制备难度大。本研究以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法(PREP)制备的高质量TaNbTiZr难熔高... 难熔高熵合金(RHEAs)表现出优异的高温性能,在航空航天、核能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然而,由于难熔高熵合金(RHEAs)组成元素熔点高,因此常规加工制造方法制备难度大。本研究以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法(PREP)制备的高质量TaNbTiZr难熔高熵合金球形粉末为原料,通过电子束选区熔化(EBM)制备TaNbTiZr难熔高熵合金,利用正交实验研究了工艺参数对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BM样品的致密度随着线能量密度的增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线能量密度为37.5 J/m的样品致密度最高,相对致密度达到98%。TaNbTiZr难熔高熵合金在XOY和XOZ面均呈细小的等轴晶结构,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为6.32μm和6.93μm。晶粒内部由富含Nb、Ta的BCC1基体相和富Zr的BCC2网状边界组成。TaNbTiZr难熔高熵合金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分别为988 MPa、1173 MPa和3.99%。理论计算表明,该合金的高屈服强度主要源于高晶格畸变强化和高细晶强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熔高熵合金 电子束选区熔化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选区熔化W‒B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游亮 王建 杨广宇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00-608,651,共10页
针对电子束选区熔化纯钨晶粒粗大的问题,选取B作为晶粒细化元素,研究成形工艺参数对W‒B合金致密化、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当电子束束流强度为15 mA,扫描速度为300 mm·s^(‒1),体能量密度为1200 J·mm^(‒3)时,W‒... 针对电子束选区熔化纯钨晶粒粗大的问题,选取B作为晶粒细化元素,研究成形工艺参数对W‒B合金致密化、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当电子束束流强度为15 mA,扫描速度为300 mm·s^(‒1),体能量密度为1200 J·mm^(‒3)时,W‒B合金试样相对密度最高,孔洞及未熔合缺陷最少,微裂纹基本得到抑制。B元素引起的成分过冷有效细化了W晶粒尺寸,显微组织由粗大柱状晶转变为细小的柱状树枝晶,平均晶粒尺寸为8.26μm。W‒B合金的最高硬度达到HV 672,最高抗压强度达到1598 MPa,断裂机制为解理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选区熔化 W−B合金 成分过冷 晶粒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粉末床技术的增材制造AlSi10Mg合金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龚弟亮 卞华康 +3 位作者 潘登 徐圣航 杨鑫 汤慧萍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91-1112,共22页
基于粉末床技术的增材制造AlSi10Mg合金,因其快速制造、设计灵活性高、成本低等优势,在汽车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由工艺参数不当引起的孔隙和裂纹等缺陷,以及与熔池相关的独特微观结构,仍然影响打印部件的性能,这... 基于粉末床技术的增材制造AlSi10Mg合金,因其快速制造、设计灵活性高、成本低等优势,在汽车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由工艺参数不当引起的孔隙和裂纹等缺陷,以及与熔池相关的独特微观结构,仍然影响打印部件的性能,这是激光选区熔化(SLM)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而在电子束选区熔化(EBM)制造AlSi10Mg合金中,元素蒸发导致的强度下降是其主要问题,且技术应用较少。本文对SLM和EBM两类技术在AlSi10Mg合金中的应用现状和难点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对比,两类技术所制造的打印部件在组织和性能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求解工艺−组织−性能之间的关系,以及开发增材制造技术(AM)专用合金粉末体系,是SLM和EBM技术打印AlSi10Mg合金共同面临的挑战,因此有必要进行综合考虑。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讨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与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选区熔化 电子束熔化 AlSi10Mg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13模具钢电子束选区熔化热行为的模拟研究
8
作者 张攀 付永红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26,共8页
为了提高H13模具钢在电子束选区熔化技术过程中成型件的表面质量,并探明其成型过程缺陷问题的原因,文章基于离散元法建立了随机分布的金属粉末床模型,对熔体的热流体动力学行为进行数值模拟。单道结果表明,当电子束功率从600 W提高到1 0... 为了提高H13模具钢在电子束选区熔化技术过程中成型件的表面质量,并探明其成型过程缺陷问题的原因,文章基于离散元法建立了随机分布的金属粉末床模型,对熔体的热流体动力学行为进行数值模拟。单道结果表明,当电子束功率从600 W提高到1 080 W,扫描速度为1.5 m/s时,单道熔池平均深度从15.2μm增加到49.2μm,单道熔池宽度从79.2μm增加到140.1μm,同时发现电子束功率为960 W,单熔道形貌表面质量最好。双道结果表明,Z型扫描路径会导致熔道的一端形貌粗糙,S型扫描路径熔道内易形成热量累积现象。当电子束能量较低时,会出现球化效应和单道不平直现象。当电子束能量较高时,熔道易出现热量累积现象,影响后续的熔道形貌和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3模具钢 电子束选区熔化 数值模拟 球化效应 不平直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选区熔化技术中可控振动落粉铺粉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晏耐生 林峰 +2 位作者 齐海波 陆伟 张靖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2379-2382,2389,共5页
分析了快速成形技术中常用供粉系统与铺粉系统的优缺点。结合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技术在真空环境下人工无法干预、成形区域温度高、成形件刚度大等特点和接触式铺粉机构遇到凸起后经常无法越过而导致成形中断的实验情况,提出了一种可控... 分析了快速成形技术中常用供粉系统与铺粉系统的优缺点。结合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技术在真空环境下人工无法干预、成形区域温度高、成形件刚度大等特点和接触式铺粉机构遇到凸起后经常无法越过而导致成形中断的实验情况,提出了一种可控振动落粉铺粉方案。设计了具有粉末结拱与振动破拱功能且不与成形件相接触的上置式铺粉筛及具有称重传感器反馈的铺粉系统,通过改变铺粉筛的运行速度和加速度实现粉末铺送功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可靠,在铺粉筛中粉末量一定的情况下可实现均匀铺粉,铺粉厚度通过改变铺粉筛运行速度和加速度来获取,最小粉末层厚度可达0.1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选区熔化技术 储供粉系统 铺粉系统 粉末层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预热对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工艺的影响 被引量:22
10
作者 韩建栋 林峰 +1 位作者 齐海波 杨黎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7-80,共4页
研究了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技术中粉末预热工艺对Ti-6Al-4V合金粉末在高能高速电子束作用下抗溃散性能的影响,并对该粉末进行了三维零件成形试验以验证粉末预热在实际成形中的作用。粉末抗溃散试验结果表明,对粉末进行预热可以明显提高... 研究了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技术中粉末预热工艺对Ti-6Al-4V合金粉末在高能高速电子束作用下抗溃散性能的影响,并对该粉末进行了三维零件成形试验以验证粉末预热在实际成形中的作用。粉末抗溃散试验结果表明,对粉末进行预热可以明显提高粉末在一定电子束束流下的抗溃散临界扫描速度,增强其抗溃散性能;钛合金粉末的三维成形试验结果表明,粉末预热能够有效地改善成形层表面的"边缘缺陷"和"结球缺陷",提高表面质量,降低层厚;成形件显微组织观察结果表明,预热对层间结合情况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选区熔化 预热 钛合金粉末 快速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0
11
作者 汤慧萍 王建 +1 位作者 逯圣路 杨广宇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5-235,共11页
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技术(Selective Electron Beam Melting,SEBM),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增材制造技术,具有能量利用率高、无反射、功率密度高、扫描速度快、真空环境无污染、低残余应力等优点,特别适合活性、难熔、脆... 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技术(Selective Electron Beam Melting,SEBM),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增材制造技术,具有能量利用率高、无反射、功率密度高、扫描速度快、真空环境无污染、低残余应力等优点,特别适合活性、难熔、脆性金属材料的直接成形,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汽车、模具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0年来,作者团队主要开展SEBM成形钛合金的研究,合金包括TC4、TA7、Ti600、Ti Ta Nb Zr、Ti Al金属间化合物等;零件包括复杂薄壁、桁架/多孔及多孔/致密复合结构零件;并且搭建了从粉末制备、设备研发到技术服务的全产业链SEBM技术平台,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成立了从事SEBM技术的专业化企业——西安赛隆金属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从成形装备、成形过程缺陷形成与控制、材料组织性能和主要应用4个方面,对国内外SEBM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最后对SEBM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 成形装备 缺陷控制 组织特性 增材制造 随形热处理 生物多孔植入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路径对电子束选区熔化TC4成形件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6
12
作者 齐海波 杨明辉 齐芳娟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8,共4页
针对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技术中扫描路径对成形件温度分布的影响,建立了模拟实际工况的有限元模型,并按照加载顺序对旋转成形件进行了单元排序.试验发现,长边、短边及分区扫描下起始边起点和终点均存在较大的温度梯度,旋转扫描不仅能有... 针对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技术中扫描路径对成形件温度分布的影响,建立了模拟实际工况的有限元模型,并按照加载顺序对旋转成形件进行了单元排序.试验发现,长边、短边及分区扫描下起始边起点和终点均存在较大的温度梯度,旋转扫描不仅能有效降低起始点温度下降程度,而且终点还存在正的温度梯度,避免了起始边温度迅速下降;成形件旋转与反向扫描相结合较大地改善了成形件内部的温度分布均匀程度,降低了成形件由于热应力而产生的翘曲变形.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得到的扫描方式成形了TC4钛合金拉伸试块,水平方向抗拉强度为1080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 扫描路径 数值模拟 旋转扫描 反向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区熔化成形铝合金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高文英 王凯 +6 位作者 张伟强 魏刚 杨蕾 刘洲超 张镜斌 杨艳 陈喜锋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7-20,共4页
概述了选区熔化成形铝合金的技术特点及研究进展;总结了当前铝合金选区熔化成形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介绍了选区熔化成形铝合金后的处理工艺;提出了今后选区熔化铝合金成形技术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3D打印 铝合金 激光 电子束 选区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床型电子束增材制造W-Nb合金的缺陷及显微组织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广宇 汤慧萍 +4 位作者 刘楠 贾文鹏 贾亮 杨坤 王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448-451,共4页
采用粉床型电子束增材制造技术(Selective electron beam melting,SEBM)制备了W-3.5Nb合金,分析了在电子束低速扫描、高速扫描、两次熔化三种熔化条件下W-3.5Nb合金的成形缺陷和显微组织。研究结果表明:W-3.5Nb合金的成形缺陷主要包括... 采用粉床型电子束增材制造技术(Selective electron beam melting,SEBM)制备了W-3.5Nb合金,分析了在电子束低速扫描、高速扫描、两次熔化三种熔化条件下W-3.5Nb合金的成形缺陷和显微组织。研究结果表明:W-3.5Nb合金的成形缺陷主要包括熔合不良和微裂纹,低速扫描可有效降低缺陷含量。熔合不良主要由熔池的球化和扰动导致,微裂纹主要是由凝固过程中枝晶间液相的凝固收缩引起。不同扫描速度下,熔池的凝固过程不同,合金呈现出不同的组织特点。在高速扫描时,由于扫描层间熔合不充分,合金外延生长不明显,形成细小等轴晶,没有明显的择优取向;低速扫描时,在外延生长的作用下,形成粗大的柱状晶组织,沿成形方向形成(001)方向择优取向;在单层两次熔化条件下,柱状晶特性和晶粒的择优取向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粉床型电子束增材制造 钨合金 W-Nb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束流对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H13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世锋 宋玺 +3 位作者 王岩 薛彤 王建 石英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68-274,共7页
H13钢是使用最广泛和最具代表性的热作模具钢。采用电子束选区熔化(SEBM)技术成形H13钢能够有效解决其组织均匀度不理想的问题,而且可使其具有相当可观的力学性能表现。通过改变SEBM技术的电子束束流制备H13模具钢,并采用电子密度计、X... H13钢是使用最广泛和最具代表性的热作模具钢。采用电子束选区熔化(SEBM)技术成形H13钢能够有效解决其组织均匀度不理想的问题,而且可使其具有相当可观的力学性能表现。通过改变SEBM技术的电子束束流制备H13模具钢,并采用电子密度计、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显微维氏硬度计表征了成形件的致密度、微观组织和硬度,探究了电子束束流对成形件微观组织演变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电子束束流成形的H13钢主要存在弥散的纳米尺寸微孔、局部的微米尺寸微孔以及熔合不良区域;微观组织主要为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及碳化物;随着电子束束流的增加,马氏体会发生晶格畸变,基体强度增加,继续提高电子束束流,马氏体逐渐粗化,基体发生回复与再结晶,同时弥散析出二次碳化物,基体强度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3钢 电子束选区熔化 电子束束流 微观组织 马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选区熔化(SEBM)增材制造高温合金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6
作者 彭徽 陶申 +1 位作者 陈博 郭洪波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52-267,274,共17页
高温合金具有优异的抗氧化、耐腐蚀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以激光、电子束等高能束流为热源的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技术在制备复杂结构高温合金部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不仅能缩短生产制造周期、降低研... 高温合金具有优异的抗氧化、耐腐蚀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以激光、电子束等高能束流为热源的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技术在制备复杂结构高温合金部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不仅能缩短生产制造周期、降低研发成本,而且能够细化合金组织,提高合金力学性能。但随着高温合金中铝、钛含量的增加,γ′相体积占比增大,合金高温力学性能提升的同时也造成其可焊性差,给增材制造该类高温合金带来挑战。与激光选区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技术相比,电子束选区熔化(selective electron beam melting,SEBM)技术可通过粉末床预热缓解合金凝固热应力,有利于降低增材制造时的热裂倾向。针对近年来国内外SEBM技术制备镍基高温合金、钴基高温合金等合金所涉及的工艺参数、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包括作者课题组新近的成果,并指出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电子束选区熔化 高温合金 裂纹敏感性 组织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直接金属成形技术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何伟 齐海波 +1 位作者 林峰 张人佶 《电加工与模具》 2006年第1期58-61,共4页
基于电子束的直接金属成形技术利用电子束能量密度高、无反射以及真空加工环境无污染等优点,将电子束加工与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相结合,可制造传统制造技术无法制造的复杂金属零件。本研究利用自行开发的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设备进行了316... 基于电子束的直接金属成形技术利用电子束能量密度高、无反射以及真空加工环境无污染等优点,将电子束加工与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相结合,可制造传统制造技术无法制造的复杂金属零件。本研究利用自行开发的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设备进行了316L不锈钢粉末的试验研究,结果发现气雾化粉末具有较好的一维成形能力,但扫描速度不能太快;水雾化粉末聚球现象严重。通过工艺试验和数值模拟,得出气雾化粉末的比例在40%~60%之间的混合粉末具有较佳的成形性能,该粉末的成形过程分为粉末固定、粉末预热及粉末熔化3个阶段。采用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的层片表面光滑平整,内部组织致密、细小,层间为冶金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选区熔化 直接金属成形 快速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覆面积对电子束选区熔化Ti-6Al-4V合金组织及硬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蔚 常辉 +2 位作者 李东旭 朱晓弦 周廉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53-56,共4页
通过电子束选区熔化(EBSM)快速制造的方法制备了不同熔覆面积的Ti-6Al-4V试样,并分析了熔覆面积对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EBSM快速成型件的微观组织主要由大量不同取向的片层状琢相和残余茁相所组成,并且随着熔覆面积的增加由细... 通过电子束选区熔化(EBSM)快速制造的方法制备了不同熔覆面积的Ti-6Al-4V试样,并分析了熔覆面积对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EBSM快速成型件的微观组织主要由大量不同取向的片层状琢相和残余茁相所组成,并且随着熔覆面积的增加由细小的团絮状和片状组织逐渐向粗大规则的网篮状组织转变;EBSM快速成型件的微观组织中琢相比例为60%-70%,琢相体积分数随着熔覆面积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尺寸明显粗化,残留的茁相逐渐减少;EBSM快速成型件的硬度在368-450 HV,并且随着熔覆面积的增加而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选区熔化 TI-6AL-4V 显微组织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选区熔化线能量密度对钛铝合金粉末中铝元素挥发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周俊 周斌 +2 位作者 李宏新 钱亚 林峰 《电加工与模具》 2018年第4期52-56,共5页
电子束选区熔化具有高能量利用率、高真空环境及粉末床能预热至1000℃以上等特点,可有效避免钛铝合金出现裂纹和氧化现象。但电子束选区熔化会产生元素挥发,严重时会改变合金粉末的元素成分,最终影响合金零件的组织和性能。基于电子束... 电子束选区熔化具有高能量利用率、高真空环境及粉末床能预热至1000℃以上等特点,可有效避免钛铝合金出现裂纹和氧化现象。但电子束选区熔化会产生元素挥发,严重时会改变合金粉末的元素成分,最终影响合金零件的组织和性能。基于电子束扫描线能量密度对电子束选区熔化工艺中Ti47Al2Cr2Nb合金铝元素的挥发及其抑制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当电子束线能量密度从1680 J/m增加到2880 J/m时,制备试样的铝元素原子比例从43%逐渐减小到35%,随后又变大到37%;当电子束线能量密度为2160、2400 J/m时,电子束选区熔化试样的显微组织出现等轴化倾向,变为椭圆状组织。为了减少铝元素的挥发,电子束选区熔化输入的线能量密度须控制在约1680 J/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选区熔化 钛铝合金 挥发 铝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床电子束3D打印Ti-6Al-4V合金的工程应用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
作者 汤慧萍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51-558,共8页
电子束选区熔化(selective electron beam melting,SEBM)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一类金属3D打印工艺,具有能量利用率高、成形效率高和成形应力低的突出优点,并且是在真空环境中成形,特别适用于高熔点、高活性、脆性金属材料复杂... 电子束选区熔化(selective electron beam melting,SEBM)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一类金属3D打印工艺,具有能量利用率高、成形效率高和成形应力低的突出优点,并且是在真空环境中成形,特别适用于高熔点、高活性、脆性金属材料复杂构件的高质量制造。由于其是一种粉末床熔融型3D打印工艺,通常也称之为粉末床电子束3D打印技术。从粉末床电子束3D打印的粉末原料、组织与性能、复杂构件的成形能力和工程应用等方面,介绍了作者团队10多年来在粉末床电子束3D打印稀有金属材料方面的工作积累,重点介绍了粉末床电子束3D打印Ti-6Al-4V合金的研究进展,最后结合3D打印技术整体发展趋势对粉末床电子束3D打印技术的发展前景和重点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选区熔化 成形能力 TI-6AL-4V 组织与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