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04篇文章
< 1 2 1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vel electromagnetism-like mechanism method for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s 被引量:1
1
作者 Lixia Han Shujuan Jiang Shaojiang L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5年第1期182-189,共8页
As a new-style stochastic algorithm, the electromagnetism-like mechanism(EM) method gain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many researchers in recent years. A novel model based on EM(NMEM) for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 As a new-style stochastic algorithm, the electromagnetism-like mechanism(EM) method gain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many researchers in recent years. A novel model based on EM(NMEM) for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s is proposed, which regards the charge of all particles as the constraints in the current population and the measure of the uniformity of non-dominated solutions as the objective function. The charge of the particle is evaluated based on the dominated concept, and its magnitude determines the direction of a force between two particles. Numerical studies are carried out on six complex test functions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NMEM algorithm is a very robust method for solving the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magnetism-like mechanism(EM) method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 PARTICLE Pareto optimal solut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ified electromagnetism-like algorithm and its application to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科 曹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6期2100-2107,共8页
In the view of the disadvantages of complex method (CM) and electromagnetism-like algorithm (EM), complex electromagnetism-like hybrid algorithm (CEM) was proposed by embedding complex method into electromagnetism-lik... In the view of the disadvantages of complex method (CM) and electromagnetism-like algorithm (EM), complex electromagnetism-like hybrid algorithm (CEM) was proposed by embedding complex method into electromagnetism-like algorithm as local optimization algorithm. CEM was adopted to search the minimum safety factor in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CEM holds advantages over EM and CM. It combines the merits of two and is more stable and efficient. For further improvement, two CEM hybrid algorithms based on predatory search (PS) strategies were proposed, both of which consist of modified algorithms and the search area of which is dynamically adjusted by changing restriction. The CEM-PS1 adopts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original predatory search strategy. The CEM-PS2 employs the idea of area-restricted search learned from predatory search strategy, but the algorithm structure is simpler. Both the CEM-PS1 and CEM-PS2 have been demonstrated more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than the others. As for complex method which locates in hybrid algorithm, the optimization can be achieved at a convergence precision of 1×10-3, which is recommended to u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ope stability hybrid optimization algorithm complex method electromagnetism-like algorithm predatory searchstrate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st selection and optimization for PHM based on failure evolution mechanism model 被引量:8
3
作者 Jing Qiu Xiaodong Tan +1 位作者 Guanjun Liu Kehong L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3年第5期780-792,共13页
The test selection and optimization (TSO) can improve the abilities of fault diagnosis, prognosis and health-state evalua- tion for prognostics and health management (PHM) systems. Traditionally, TSO mainly focuse... The test selection and optimization (TSO) can improve the abilities of fault diagnosis, prognosis and health-state evalua- tion for prognostics and health management (PHM) systems. Traditionally, TSO mainly focuses on fault detection and isolation, but they cannot provide an effective guide for the design for testability (DFT) to improve the PHM performance level. To solve the problem, a model of TSO for PHM systems is proposed. Firstly, through integra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ault severity and propa- gation time, and analyzing the test timing and sensitivity, a testability model based on failure evolution mechanism model (FEMM) for PHM systems is built up. This model describes the fault evolution- test dependency using the fault-symptom parameter matrix and symptom parameter-test matrix. Secondly, a novel method of in- herent testability analysis for PHM systems 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above information. Having completed the analysis, a TSO model, whose objective is to maximize fault trackability and mini- mize the test cost, is proposed through inherent testability analysis results, and an adaptive simulated annealing genetic algorithm (ASAGA) is introduced to solve the TSO problem. Finally, a case of a centrifugal pump system is used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odels and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technology is important for PHM systems to select and optimize the test se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ir performance le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st selection and optimization (TSO) prognostics and health management (PHM) failure evolution mechanism model (FEMM) adaptive simulated annealing genetic algorithm (ASA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trol parameter optimal tuning method based on annealing-genetic algorithm for complex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被引量:1
4
作者 贺建军 喻寿益 钟掘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3年第4期359-363,共5页
A new searching algorithm named the annealing-genetic algorithm(AGA) was proposed by skillfully merging GA with SAA. It draws on merits of both GA and SAA ,and offsets their shortcomings.The difference from GA is that... A new searching algorithm named the annealing-genetic algorithm(AGA) was proposed by skillfully merging GA with SAA. It draws on merits of both GA and SAA ,and offsets their shortcomings.The difference from GA is that AGA takes objective function as adaptability function directly,so it cuts down some unnecessary time expense because of float-point calculation of function conversion.The difference from SAA is that AGA need not execute a very long Markov chain iteration at each point of temperature, so it speeds up the convergence of solution and makes no assumption on the search space,so it is simple and easy to be implemented.It can be applied to a wide class of problems.The optimizing principle and the implementing steps of AGA were expounded. The example of the parameter optimization of a typical complex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named temper mill shows that AGA is effective and superior to the conventional GA and SAA.The control system of temper mill optimized by AGA has the optimal performance in the adjustable ranges of its parame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ETIC algorithm 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 annealing-genetic algorithm complex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PARAMETER tuning OPTIMAL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5的苹果轻量化检测算法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红君 刘紫宾 +1 位作者 赵辉 岳有军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5-71,共7页
为解决苹果采摘机器人检测算法存在的网络结构复杂和参数量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5的轻量化苹果检测算法。首先,将YOLOv5主干网络替换为MobileNetv3,为降低网络的计算复杂度,将深度可分离卷积引入到特征融合网络中;然后,在网络的... 为解决苹果采摘机器人检测算法存在的网络结构复杂和参数量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5的轻量化苹果检测算法。首先,将YOLOv5主干网络替换为MobileNetv3,为降低网络的计算复杂度,将深度可分离卷积引入到特征融合网络中;然后,在网络的关键位置引入注意力机制,以提高算法对苹果不同特征的提取能力;最后,使用CIoU作为改进网络的损失函数,以提升模型的检测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改进模型的检测精度为91.5%,相较于SSD、Faster R-CNN,检测精度分别提高了2.35%、3.07%,相比于YOLOv5s检测精度提高了8.20%,且模型大小约为YOLOv5s的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检测算法 YOLOv5 轻量化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TW算法的sEMG手势识别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韩团军 雷栋元 +1 位作者 黄朝军 卢超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36,共6页
人体在运动过程中会产生微弱的生物电信号,其中蕴含着大量的控制信息。为了使用生物电信号中的信息控制机械臂动作,提出一种基于DTW算法的sEMG手势识别控制系统,利用该系统对采集的原始信号进行滤波和放大。为了确定有效的sEMG,采用移... 人体在运动过程中会产生微弱的生物电信号,其中蕴含着大量的控制信息。为了使用生物电信号中的信息控制机械臂动作,提出一种基于DTW算法的sEMG手势识别控制系统,利用该系统对采集的原始信号进行滤波和放大。为了确定有效的sEMG,采用移动平均法对处理信号进行划分。使用平均绝对值从数据片段中提取有效段数据,应用DTW算法将3路表面肌电信号融合,计算样本与模型之间的相似度,实现手势识别;再将识别后的信号通过无线模块发送到控制指令,以控制机械臂的动作;最后,采用提出的算法并结合6种类型的手势分类模型创建最佳特征模型。实验测试结果表明,使用动态时间规整(DTW)算法进行手势识别的平均准确率为93.752%,6种手势的平均模型匹配率达到92%,实现了肌电信号对机械臂的精确控制。由此证明所提方法的手势识别比传统的阈值控制开关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势识别 DTW算法 表面肌电图(sEMG) 特征提取 机械臂 手势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神经网络铁路桥梁主梁推荐算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柏华军 郑洪 +1 位作者 陈瓴 桂浩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2-79,共8页
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铁路桥跨方案布孔设计一直朝着一体化、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国内外针对铁路桥梁智能设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铁路桥梁模型构造与协同设计方向,关于桥梁智能布孔设计还属于技术空白。在此背景下,研发基... 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铁路桥跨方案布孔设计一直朝着一体化、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国内外针对铁路桥梁智能设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铁路桥梁模型构造与协同设计方向,关于桥梁智能布孔设计还属于技术空白。在此背景下,研发基于图神经网络AGOAM模型的铁路桥梁主梁推荐算法,实现桥跨范围控制点的主梁选型,为桥跨方案智能决策算法提供支撑。深入研究前沿智能推荐技术,提出由预处理层、子图构建层、节点匹配层、图池化层和图匹配层组成的AGOAM模型,基于控制点-梁型的内外部属性交互技术和融合注意力机制的本体特征加强技术,实现控制点和梁型图谱嵌入表示优化和基于相识度算法控制点与梁型高效匹配。模型在验证集AUC、LogLoss、Precision、NDCG指标表明,算法准确度、排序能力和推荐质量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布孔设计 图神经网络 智能设计 注意力机制 推荐算法 相识度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LSTM的桥梁缆索腐蚀钢丝力学性能预测模型 被引量:7
8
作者 缪长青 吕悦凯 万春风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45,共6页
为了精准捕捉桥梁缆索腐蚀钢丝的时变规律并预测其力学性能,开发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 GA)优化的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利用GA依次优化LSTM模型的迭代次数、隐藏层层数、神经... 为了精准捕捉桥梁缆索腐蚀钢丝的时变规律并预测其力学性能,开发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 GA)优化的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利用GA依次优化LSTM模型的迭代次数、隐藏层层数、神经元数量、窗口大小4个超参数,以预测不同腐蚀特征状态下钢丝的力学性能。将其与传统LSTM和GA-反向传播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GA-LSTM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鲁棒性。在屈服强度与极限强度预测效果方面,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 MAE)、决定系数分别提高约44%~61%、43%~57%、35%~92%。在屈服应变与极限应变预测效果方面,RMSE、MAE、决定系数分别提高约0~46%、7%~49%、12%~229%。所建立的模型可以作为一个有用的工具支持桥梁缆索腐蚀安全性评估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缆索腐蚀钢丝 力学性能预测 时序预测 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超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门控注意网络模型的天然气管道泄漏检测新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董宏丽 孙桐 +2 位作者 王闯 杨帆 商柔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6,共12页
准确的泄漏检测对维护天然气管道运行安全至关重要。近年来,深度学习已成为天然气管道泄漏检测的常用方法,但由于天然气管道数据具有复杂的时间动态特性,进而导致大多数深度学习方法在识别泄漏类型方面难以取得优异的性能。此外,检测模... 准确的泄漏检测对维护天然气管道运行安全至关重要。近年来,深度学习已成为天然气管道泄漏检测的常用方法,但由于天然气管道数据具有复杂的时间动态特性,进而导致大多数深度学习方法在识别泄漏类型方面难以取得优异的性能。此外,检测模型的初始超参数选择通常是随机的,这也可能会导致识别性能不稳定。为了提升天然气管道泄漏检测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麻雀搜索算法的门控注意网络模型(Sparrow Search Algorithm-based Gate Attention Network, SGAN)。首先,为了提取有效且具有鲁棒性的数据特征,采用带交叉熵函数的麻雀搜索算法对门控循环单元的初始超参数进行全局搜索;然后,设计了一种异常注意力机制,通过对数据特征进行加权来放大正常和泄漏数据之间的区分差异;最后,将所提算法应用于天然气管道的泄漏检测。研究结果表明:(1) SGAN模型能够实现模型超参数的自适应优化,并加快了模型的收敛速度,使模型性能更加稳定;(2) SGAN模型通过对正常与泄漏特征进行加权处理,显著提升了数据特征的区分效果;(3) SGAN模型的学习表示能力和泛化能力得到了明显加强,以此提高了对数据的分类性能;(4) SGAN模型能够显著提高天然气管道泄漏检测的准确率和召回率,可减少误报率和漏报率,并且其性能明显优于常规分类算法。结论认为,SGAN模型通过自适应优化和异常注意力机制结合,能精准识别泄漏特征,并快速响应天然气管道中的泄漏情况,有效提升了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显著降低了安全事故风险,为天然气管道泄漏检测提供了一种高效、智能的解决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管道 泄漏检测 麻雀搜索算法 门控循环单元 异常注意力机制 自适应优化 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A-LSTM-Attention的日光温室环境预测模型 被引量:1
10
作者 孟繁佳 许瑞峰 +3 位作者 赵维娟 宋文臻 高艺璇 李莉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56-263,共8页
建立准确的温室环境预测模型有助于精准调控温室环境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针对温室小气候具有时序性、非线性和强耦合等特点,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SSA-LSTM-Attention(sparrow search algorithm-long short-term memoryattention mechani... 建立准确的温室环境预测模型有助于精准调控温室环境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针对温室小气候具有时序性、非线性和强耦合等特点,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SSA-LSTM-Attention(sparrow search algorithm-long short-term memoryattention mechanism)的日光温室环境预测模型。首先,通过温室物联网数据采集系统获取温室内外环境数据;其次,使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法筛选出强相关性因子;最后,构建环境特征时间序列矩阵输入模型进行温室环境预测。对日光温室的室内温度、室内湿度、光照强度和土壤湿度4种环境因子的预测,SSA-LSTM-Attention模型的平均拟合指数达到了97.9%。相较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门控循环单元(gate recurrent unit,GRU)、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和LSTM-Attention(long short-term memory-attention mechanism)模型,分别提高8.1、4.1、3.5、3.0个百分点;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2.6%,分别降低6.5、3.2、2.8、2.5个百分点。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利用SSA自动优化LSTM-Attention模型的超参数,提高了模型预测精度,为日光温室环境超前调控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麻雀搜索算法 长短期记忆网络 注意力机制 环境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基云图数据多维特征融合的光伏功率预测算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吐松江·卡日 吴现 +3 位作者 马小晶 雷柯松 余凯峰 司伟壮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84-94,共11页
针对传统光伏功率预测算法无法获取准确云层状态信息和预测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地基云图与双流数据融合的光伏功率预测算法。首先,利用地基云图提供的精确云层状态信息,结合稠密光流法获取相邻帧图像间的时空特征与细节变化特征... 针对传统光伏功率预测算法无法获取准确云层状态信息和预测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地基云图与双流数据融合的光伏功率预测算法。首先,利用地基云图提供的精确云层状态信息,结合稠密光流法获取相邻帧图像间的时空特征与细节变化特征。其次,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在特征提取上的优势和残差网络在模型学习中抑制信息丢失上的优势,提升预测模型对光伏功率与图像数据间长期映射关系的学习能力。此外,引入注意力机制弥补模型训练过程中关键信息利用不充分的缺陷。实验结果表明,地基云图与光流数据的加入为多云天气提供了更多时空特征。与基准模型相比,其晴天与多云情况下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RMSE)指标和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指标分别降低了15.50%、11.65%、4.05%与5.15%,有助于充分利用云层运动状况来实现准确可靠的光伏电站输出功率预测,提升光伏电站调度工作的及时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功率预测 地基云图 注意力机制 稠密光流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联盟链的改进PBFT共识机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谭朋柳 邹雯诗 +1 位作者 王诗堃 王润庶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1-58,86,共9页
提出一种改进的PBFT(Practical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共识机制——ISPBFT。在该机制中,引入CART决策树分类制,定期对节点进行决策树分类,给不同类别的节点赋予不同的共识权限。优化主节点的选择方式,只有排名靠前的节点才可以参... 提出一种改进的PBFT(Practical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共识机制——ISPBFT。在该机制中,引入CART决策树分类制,定期对节点进行决策树分类,给不同类别的节点赋予不同的共识权限。优化主节点的选择方式,只有排名靠前的节点才可以参与主节点选取,此外,在选择主节点的同时选出备选主节点,保障主节点的可靠性,避免频繁视图切换,降低通信时延。通过增加节点的等级定期更新机制来修改网络结构,使节点可以动态地加入和退出。而且优化了PBFT的共识流程。实验结果表明,新的共识机制可以有效地降低通信开销,提高系统的效率和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盟链 PBFT算法 节点CART分类 共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的多目标轨迹优化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丽荣 刘洋 周俊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36,共6页
机器人轨迹规划中,采用五次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插值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机械臂轨迹规划的平滑性、连续性和稳定性,但无法解决运行时间、能耗及冲击的多目标最优值求解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面向实验室液压破碎机械臂轨迹优化... 机器人轨迹规划中,采用五次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插值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机械臂轨迹规划的平滑性、连续性和稳定性,但无法解决运行时间、能耗及冲击的多目标最优值求解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面向实验室液压破碎机械臂轨迹优化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Ⅲ)。根据收敛性指标和间距指标选取Pareto最优解后进行轨迹优化,并与NSGA-Ⅱ对比。结果表明,在通过五次NURBS插值算法得到一条关节轨迹曲线后采用NSGA-Ⅲ进行轨迹优化,可以获得运行时间-能耗-冲击的Pareto最优解。相较于优化前,机械臂运行时间降低16%,最大关节角速度、角加速度及角加加速度分别降低8%、17%、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轨迹优化 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参考点机制 收敛性指标 间距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7的无人机图像小目标检测算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金涛 李昭蒂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8-124,143,共8页
针对无人机图像背景复杂、遮挡及尺度变化导致的小目标错检和漏检问题,提出基于YOLOv7算法的小目标检测改进模型。该模型通过引入坐标注意力机制(CA)优化特征提取,使用自适应激活函数(ACON)增强网络非线性表达能力;同时,采用NWD作为新... 针对无人机图像背景复杂、遮挡及尺度变化导致的小目标错检和漏检问题,提出基于YOLOv7算法的小目标检测改进模型。该模型通过引入坐标注意力机制(CA)优化特征提取,使用自适应激活函数(ACON)增强网络非线性表达能力;同时,采用NWD作为新度量改进损失函数,以更精确衡量边界框相似性。此外,使用轻量级上采样算子CARAFE扩大感受野并聚合上下文信息。在VisDrone2019和NWPU VHR-10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改进算法与原算法相比,mAP0.5和mAP0.5∶0.95指标均有显著提升,且与其他主流算法相比,检测精度也有明显优势。该方法为复杂环境下无人机图像小目标检测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有助于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图像 YOLOv7算法 小目标检测 注意力机制 激活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OBL算法的平面移动类立体车库车辆调度优化模型 被引量:1
15
作者 曾超 杨子涵 +1 位作者 崔子豪 于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6-824,共9页
针对平面移动类立体车库在车辆存取效率方面的瓶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SO-OBL算法的存取车辆调度优化模型。该模型旨在通过精确调控车辆存取策略和时间管理,缩短车辆存取运行时间及用户平均等待时间。为提升传统粒子群算法的寻优效能... 针对平面移动类立体车库在车辆存取效率方面的瓶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SO-OBL算法的存取车辆调度优化模型。该模型旨在通过精确调控车辆存取策略和时间管理,缩短车辆存取运行时间及用户平均等待时间。为提升传统粒子群算法的寻优效能和收敛速率,将粒子间相互协作与信息交流机制融入算法框架,并结合反向学习机制以实现问题的高效求解。实验数据表明,与传统粒子群算法相比,PSO-OBL算法在顾客平均等待时间、平均服务时间、平均等待队长以及平均运行能耗等方面均实现了显著提升,研究结果将为平面移动类立体车库的存取效率提供优化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车规划与管理 机械式立体车库 平面移动类立体车库 存取调度优化 PSO-OBL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Faster R-CNN的钢材表面缺陷检测 被引量:1
16
作者 冷岳峰 刘正 +1 位作者 徐宝祎 李志轩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3,共9页
钢材表面缺陷检测是工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项检测工作,针对钢材表面缺陷检测中漏检以及对于细小缺陷检测精度不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Faster R-CNN算法。在FPN(Feature pyramid networks)与RPN(Region proposal network)之间引入特... 钢材表面缺陷检测是工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项检测工作,针对钢材表面缺陷检测中漏检以及对于细小缺陷检测精度不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Faster R-CNN算法。在FPN(Feature pyramid networks)与RPN(Region proposal network)之间引入特征融合模块与轻量化通道注意力模块,增加模型对精细特征的捕捉能力。改进模型在NEU-DET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显示,最终mAP(Mean average precision,记为m_(AP))值为80.2%,比原始模型提高了12.6%,FPS提高了40.9%。该算法能够有效提升钢材表面缺陷的检测精度,为钢材表面缺陷自动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检测 特征融合 通道注意力机制 改进Faster R-CNN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素表示的固体力学哈密顿量的量子模拟
17
作者 吴锋 李晨 +2 位作者 杨玉祥 朱力 郭旭 《计算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9-338,共10页
量子模拟是解决大规模力学计算面临的效率和存储量瓶颈的重要手段,然而如何对空间离散后的厄米矩阵进行有效分解仍是力学问题量子模拟的关键难题之一。本研究以体素网格离散求解域,深入剖析所得矩阵(记为体素网格矩阵)结构特性,创新性提... 量子模拟是解决大规模力学计算面临的效率和存储量瓶颈的重要手段,然而如何对空间离散后的厄米矩阵进行有效分解仍是力学问题量子模拟的关键难题之一。本研究以体素网格离散求解域,深入剖析所得矩阵(记为体素网格矩阵)结构特性,创新性提出KCQ分解方法。该方法融合循环矩阵、矩阵直积、直和以及泡利矩阵等数学手段,能够将体素网格矩阵分解为k_(n),c_(n),q_(n)三组基本矩阵。基于KCQ分解,结合量子傅里叶变换、量子多路选择器等技术,进一步构建出针对体素网格矩阵的高效哈密顿量的量子模拟算法。通过二维非均质板自由振动问题的模拟实验,验证了构建的量子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为固体力学问题的量子模拟提供了新的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算法 固体力学 体素网格 哈密顿量 量子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蜉蝣优化算法的时空融合交通流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红 巩蕾 +1 位作者 曹洁 张玺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64-771,796,共9页
针对复杂交通流的动态时空特性难以精准建模、现有深度学习模型超参数难以确定而导致模型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蜉蝣优化算法的门控时空卷积网络交通流预测方法。利用时间卷积网络结合门控线性单元挖掘交通数据隐藏的时间依赖性... 针对复杂交通流的动态时空特性难以精准建模、现有深度学习模型超参数难以确定而导致模型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蜉蝣优化算法的门控时空卷积网络交通流预测方法。利用时间卷积网络结合门控线性单元挖掘交通数据隐藏的时间依赖性,通过门控机制融合ChebNet捕获的静态空间特征与图卷积网络结合注意力机制捕获的动态空间特征,构建考虑动态时空特征的预测模型,并借助蜉蝣优化算法优化超参数。研究表明:在PeMSD7(M)数据集上,15、30和45 min下该模型MAE的预测精度较T-GCN提高了5.91%、9.06%和10.72%,本文方法具有有效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预测 动态时空特性 超参数 蜉蝣优化算法 时间卷积网络 门控线性单元 注意力机制 图卷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rvalTree+结构的函数式建模、机械化验证及其应用
19
作者 左正康 张晗庆 +1 位作者 王昌晶 游珍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4-482,共9页
区间树(IntervalTree)是一种对动态集合进行维护的搜索树,可用于高效地存储和搜索区间集合.当前实现了IntervalTree在Isabelle/HOL的建模与验证,其区间信息是在二叉搜索树上进行扩充的,IntervalTree结构支持的基本操作时间复杂度较高.为... 区间树(IntervalTree)是一种对动态集合进行维护的搜索树,可用于高效地存储和搜索区间集合.当前实现了IntervalTree在Isabelle/HOL的建模与验证,其区间信息是在二叉搜索树上进行扩充的,IntervalTree结构支持的基本操作时间复杂度较高.为此,本文对IntervalTree结构的节点附加额外颜色信息且保证树的平衡,提出了IntervalTree+结构,相较于IntervalTree结构的实现,插入和删除等操作最坏时间复杂度O(n)改进到O(log n).然后使用Isabelle定理证明器对IntervalTree+结构及其操作函数进行了函数式建模,对其不变量进行了机械化验证,保证了IntervalTree+结构操作函数的正确性和可靠性.进一步,首次提出一种区域匹配算法的通用验证规约,旨在解决一系列的区域匹配算法正确性验证问题.提出的IntervalTree+结构通过严格的机械化验证,且操作最坏时间复杂度相较于IntervalTree结构由O(n)优化到O(log n),可应用于区域匹配、视觉日志和评估模型等相关算法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树 IntervalTree+ 函数式建模 机械化验证 区域匹配算法 Isabelle定理证明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誉机制的车联网共识算法
20
作者 李俊吉 张佳琦 +1 位作者 高改梅 杨莉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7-226,共10页
针对车联网(IoV)中传统共识算法存在的通信开销大、主节点选取随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信誉机制的IoV共识算法RHotStuff。将IoV中的车辆和路旁单元(RSU)作为节点组成共识网络,同时引入投票积极度、历史影响程度、信誉惩罚因子等指标来... 针对车联网(IoV)中传统共识算法存在的通信开销大、主节点选取随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信誉机制的IoV共识算法RHotStuff。将IoV中的车辆和路旁单元(RSU)作为节点组成共识网络,同时引入投票积极度、历史影响程度、信誉惩罚因子等指标来实现信誉机制,用于评估节点的信誉分数,衡量其可信程度。根据信誉分数将节点划分为主节点、从节点和候选节点。在共识开始前,仅选取信誉分数较高的部分节点作为主节点,和从节点参与共识,以降低通信开销并提高共识性能,其中主节点由信誉分数最高的节点担任,以降低主节点的可预测性。在共识完成后,信誉分数将重新计算,并据此选择下一轮参与共识的节点。此外,主节点会在Reply阶段将共识结果发送给其他所有节点,以同步信誉分数和区块。实验结果表明,RHotStuff具有O(N)的通信复杂度,并且其共识成功率相较于C-HotStuff提升了约30%。当节点数量为93时,RHotStuff的共识吞吐量相较于R-PBFT提高了11.68%,同时其共识时延降低了11.74%。综合来看,RHotStuff优化了主节点选取方式,具有较低的通信开销和共识时延,同时获得了较高的共识成功率和共识吞吐量,对提升IoV通信效率、推动智能交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誉机制 车联网 共识算法 区块链 路旁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