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磁集能式调谐质量阻尼器的结构减震及能量收集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孙洪鑫 罗一帆 +1 位作者 杨国松 王修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51-56,共6页
利用滚珠丝杆和永磁电机的能量收集单元代替传统型调谐质量阻尼器中的黏性阻尼,形成一种具有结构减震与能量收集两重功能的电磁集能式调谐质量阻尼器。通过引入滚珠丝杆机械构件,实现结构的水平往返运动转化为高效旋转运动的功能,并产... 利用滚珠丝杆和永磁电机的能量收集单元代替传统型调谐质量阻尼器中的黏性阻尼,形成一种具有结构减震与能量收集两重功能的电磁集能式调谐质量阻尼器。通过引入滚珠丝杆机械构件,实现结构的水平往返运动转化为高效旋转运动的功能,并产生较大的惯性质量,有利于提高结构减震性能。通过分析滚珠丝杆力学性能,能量收集单元的动力学模型,建立了电磁集能式调谐质量阻尼器的力学模型。将电磁集能式调谐质量阻尼器与单自由度结构相结合,建立耦合结构受地震作用时的动力学模型,并仿真分析了此结构受El Centro地震作用时,电磁集能式调谐质量阻尼器对结构减震与能量收集的性能。结果表明,电磁集能式TMD对结构峰值位移和加速度的减振性能同于经典TMD,但结构位移与加速度均方值劣于经典TMD的减震性能;能量收集的平均功率约0.52 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谐质量阻尼器 电磁阻尼器 结构振动控制 能量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调谐双质阻尼器的参数优化及对结构减震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孙洪鑫 罗一帆 +2 位作者 王修勇 禹见达 彭剑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0-418,共9页
目的利用电磁阻尼单元代替经典调谐质量阻尼器中的黏性阻尼单元,引入惯质概念,提出一种具有结构减震功能的新型电磁调谐双质阻尼器(EM-TMID).方法依据达朗伯原理,建立EM-TMID与单自由度耦合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学模型;然后基于蒙特卡... 目的利用电磁阻尼单元代替经典调谐质量阻尼器中的黏性阻尼单元,引入惯质概念,提出一种具有结构减震功能的新型电磁调谐双质阻尼器(EM-TMID).方法依据达朗伯原理,建立EM-TMID与单自由度耦合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学模型;然后基于蒙特卡洛-模式搜索法数值优化理论,分别以主结构位移和加速度峰值最小为目标函数,对EM-TMID进行参数优化,得到EM-TMID的结构频率比、电磁阻尼比和机电耦合系数的优化参数;最后通过频域和时域两种方法仿真分析了EM-TMID对结构的减震性能.结果在频域分析中,EM-TMID的主结构位移和加速度频响峰值优于固定点法的经典TMD;在时域分析中,EM-TMID对结构位移、加速度峰值和均方根的减震性能均优于经典TMD.结论 EM-TMID较经典TM D有更好的动态特性和鲁棒性,有效地提高了对结构的减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谐质量阻尼器 电磁阻尼器 惯质 参数优化 结构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调谐质量阻尼器的H_2参数优化及对结构减震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罗一帆 孙洪鑫 王修勇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29-538,共10页
利用电磁换能器代替传统型调谐质量阻尼器中的黏性阻尼,形成一种具有结构减震与能量收集双重功能的电磁调谐质量阻尼器(electromagnetic tuned mass damper,EMTMD)。通过分析电磁换能器的动力学模型,建立了电磁调谐质量阻尼器的力学模... 利用电磁换能器代替传统型调谐质量阻尼器中的黏性阻尼,形成一种具有结构减震与能量收集双重功能的电磁调谐质量阻尼器(electromagnetic tuned mass damper,EMTMD)。通过分析电磁换能器的动力学模型,建立了电磁调谐质量阻尼器的力学模型。将电磁调谐质量阻尼器与单自由度结构相结合,建立耦合结构受地震作用时的动力学模型。基于H2优化理论,即以主结构位移均方根值最小为目标函数,对EMTMD进行参数优化,得到EMTMD的结构频率比、电磁阻尼比和机电耦合系数的参数优化解析解。通过频域和时域两种方法数值仿真分析了EMTMD对结构减震与能量收集的性能。结果表明,在最优状态下,EMTMD对结构位移、加速度峰值和均方根的减振性能略优于经典TMD,且其能量收集的平均功率高达约4.05×105 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振动控制 调谐质量阻尼器 电磁阻尼器 参数优化 能量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驱动AMD系统控制结构地震响应的振动台试验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春巍 欧进萍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4-110,共7页
本文在此前一系列有关新型电磁驱动AMD控制系统力学建模、性能试验和控制策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结构地震响应控制的小型振动台试验研究。首先,针对配置了电磁驱动AMD控制系统的Quanser标准两层剪切型框架结构模型,建立了无控计算模型... 本文在此前一系列有关新型电磁驱动AMD控制系统力学建模、性能试验和控制策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结构地震响应控制的小型振动台试验研究。首先,针对配置了电磁驱动AMD控制系统的Quanser标准两层剪切型框架结构模型,建立了无控计算模型,通过正弦扫频试验验证了模型参数,从而为结构振动主动控制试验研究提供了准确的被控对象模型;其次,设计了电磁驱动AMD控制系统基于极点配置控制算法的试验控制策略和状态观测器,通过数值分析验证了状态观测器估计结果的准确性;最后,在完成以上各项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分别对结构输入了典型Benchm ark标准地震动,进行振动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电磁驱动AMD控制系统对结构的地震响应具有显著的控制效果,验证了该新型系统应用于结构振动控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驱动AMD控制系统 结构振动控制 振动台试验 Benchmark地震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振动的电磁驱动AMD系统控制策略与试验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春巍 欧进萍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13,40,共6页
提出了结构振动的新型电磁驱动AMD控制系统,基于极点配置控制算法的控制策略,进行了结构模型地震响应控制的小型振动台试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首先,研究了振动台试验对象结构无控建模的相关问题,分析比较了AMD系统摩擦等效... 提出了结构振动的新型电磁驱动AMD控制系统,基于极点配置控制算法的控制策略,进行了结构模型地震响应控制的小型振动台试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首先,研究了振动台试验对象结构无控建模的相关问题,分析比较了AMD系统摩擦等效处理为线性粘滞阻尼的影响,以系统无控三自由度模型为例,结合正弦扫频试验进行了参数验证。其次,提出了基于极点配置控制算法的电磁驱动AMD系统控制策略,给出了理想的极点配置控制区域。最后,以El Centro地震波输入为例,试验比较了极点配置参数对结构振动控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恰当的控制策略及其参数是成功实现应用电磁驱动AMD系统控制结构振动的前提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结构振动控制 电磁驱动AMD控制系统 极点配置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规则高层结构基于新型电磁惯性质量阻尼器的半主动控制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志军 张猛 +1 位作者 雷海涛 王社良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5-212,250,共9页
为了研究新型电磁惯性质量阻尼器(Electromagnetic Inertial Mass Damper,EIMD)应用于偏心高层结构振动控制工程的可行性,鉴于半主动控制技术的优点,基于LQR主动控制算法,提出一种可行的EIMD-偏心高层结构半主动控制策略,同时研究EIMD... 为了研究新型电磁惯性质量阻尼器(Electromagnetic Inertial Mass Damper,EIMD)应用于偏心高层结构振动控制工程的可行性,鉴于半主动控制技术的优点,基于LQR主动控制算法,提出一种可行的EIMD-偏心高层结构半主动控制策略,同时研究EIMD在结构每层中安装位置不同对于控制偏心高层结构扭转反应的影响。以一个实体24层偏心高层结构作为研究对象验证地震作用下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1)所提半主动控制策略基本能够达到主动控制对于结构振动反应分量的控制效果;(2)当采用半主动控制策略时,调整EIMD的安装位置对于偏心高层结构转角和转角加速度反应有着较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惯性质量阻尼器 偏心高层结构 半主动控制 扭转反应 LQR主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电磁TMD控制振动台模型试验的数值模拟
7
作者 吴和霖 楼梦麟 +1 位作者 俞洁勤 沈小白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786-791,共6页
通过运用有限单元法和静力凝聚法 ,对钢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进行了模拟计算 ,建立了简化分析模型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讨论了装有高频电磁耗能TMD装置后钢结构模型的减震分析模型的变化与形成方法 .通过结构自振频率和动力响应的分析对... 通过运用有限单元法和静力凝聚法 ,对钢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进行了模拟计算 ,建立了简化分析模型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讨论了装有高频电磁耗能TMD装置后钢结构模型的减震分析模型的变化与形成方法 .通过结构自振频率和动力响应的分析对比表明 :计算结果与试验实测结果相符合 ,说明建议的简化分析模型和计算方法是可靠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TMD控制 振动台模型试验 电磁调谐质量阻尼器 振动控制 静力凝聚 数值模拟 结构试验 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机叶片平面内振动的准滑模控制 被引量:3
8
作者 董彬 李志军 +1 位作者 侯志波 张立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33-339,共7页
为了减小风力机叶片在过大风荷载作用下平面内振动位移,选取在叶片内安装新型电磁惯性质量阻尼器控制叶片过大振动效应,采用含饱和函数指数趋近律的准滑模控制算法来计算最优控制力,并设计相应的半主动控制策略。采用NREL-5 MW风力发电... 为了减小风力机叶片在过大风荷载作用下平面内振动位移,选取在叶片内安装新型电磁惯性质量阻尼器控制叶片过大振动效应,采用含饱和函数指数趋近律的准滑模控制算法来计算最优控制力,并设计相应的半主动控制策略。采用NREL-5 MW风力发电机组进行建模和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准滑模控制状态下叶尖位移响应较未受控状态下明显减小;半主动控制状态下叶尖位移响应接近于主动控制状态下位移响应;结构参数不确定情况下,准滑模控制算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叶片 滑模控制 鲁棒性 半主动控制 电磁惯性质量阻尼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调谐惯质阻尼器参数优化及减振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文理 孙洪鑫 +2 位作者 罗一帆 黄朝阳 温青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4-259,270,共7页
利用惯质单元和电磁阻尼单元代替传统调谐质量阻尼器的质量和黏性阻尼,形成电磁调谐惯质阻尼器(Electromagnetic Tuned Inerter Damper,ETID),以单自由结构为研究对象,对ETID的减振性能进行理论与数值计算。首先,建立单自由度-ETID耦合... 利用惯质单元和电磁阻尼单元代替传统调谐质量阻尼器的质量和黏性阻尼,形成电磁调谐惯质阻尼器(Electromagnetic Tuned Inerter Damper,ETID),以单自由结构为研究对象,对ETID的减振性能进行理论与数值计算。首先,建立单自由度-ETID耦合结构动力学方程,以被控主结构的位移峰值为优化目标,利用H∞范数优化理论进行参数优化,通过蒙特卡洛模式搜索法和粒子群算法两种智能算法对ETID的频率比、电磁阻尼比和机电耦合系数进行数值优化。其次,在不同失谐频率下开展调谐参数的频域分析,研究ETID的鲁棒性。最后,在惯质比为2%的条件下,进行多个地震波激励下的时域仿真分析,并与经典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Inerter mass damper,TMD)的减振性能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在特定的地震作用下ETID控制效果明显,鲁棒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调谐质量阻尼器 惯质 电磁阻尼器 结构振动控制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惯性质量对斜拉索阻尼器减振增效作用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汪志昊 郜辉 +1 位作者 许艳伟 陈政清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77-385,共9页
为提升斜拉索被动黏滞阻尼器的减振效果,开展了阻尼器并联的惯性质量单元对斜拉索减振的增效作用试验研究.首先基于滚珠丝杠位移增效机制、两节点惯质单元"inerter"与电磁阻尼技术集成了惯性质量和阻尼系数均具有可调性的惯... 为提升斜拉索被动黏滞阻尼器的减振效果,开展了阻尼器并联的惯性质量单元对斜拉索减振的增效作用试验研究.首先基于滚珠丝杠位移增效机制、两节点惯质单元"inerter"与电磁阻尼技术集成了惯性质量和阻尼系数均具有可调性的惯性质量电磁阻尼器(EIMD)样机,综合理论分析与力学性能测试建立了EIMD的力学模型;然后建立模型斜拉索-EIMD减振试验平台,通过改变EIMD的惯性飞轮转动惯量和负载电阻阻值,分别测试分析了惯性质量和阻尼参数对斜拉索面内振动前2阶模态附加阻尼比的影响规律;最后对比研究了惯性质量频率相关型负刚度与恒定型负刚度对斜拉索阻尼器的减振增效作用与机理.结果表明:随着阻尼器惯性质量的增加,斜拉索前2阶附加模态阻尼比均先增加后下降,且第2阶模态最优惯性质量小于第1阶模态;斜拉索第1,2阶模态附加阻尼比最大试验值分别达到了线性黏滞阻尼器理论最优值的2.02,4.46倍;当惯性质量无量纲负刚度系数逼近"-1"时,斜拉索减振效果提升效应最为显著;惯性质量频率相关型负刚度与恒定型负刚度均通过负刚度特性放大阻尼器的位移实现耗能增效,但惯性质量负刚度不会诱发斜拉索减振系统稳定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索 惯性质量电磁阻尼器 振动控制 负刚度 耗能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