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oretical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study on jet formation and penetration of different liner structures driven by electromagnetic pressure 被引量:3
1
作者 Jian-hao Dou Xin Jia +4 位作者 Zheng-xiang Huang Xiao-hui Gu Ying-min Zheng Bin Ma Qiang-qiang Xiao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3期846-858,共13页
The use of a shaped liner driven by electromagnetic force is a new means of forming jets.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jet formation driven by electromagnetic force, we considered the current skin effect and the characte... The use of a shaped liner driven by electromagnetic force is a new means of forming jets.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jet formation driven by electromagnetic force, we considered the current skin effec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magnetic loading and established a coupling model of "ElectriceMagnetic eForce" and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jet formation under electromagnetic force. The jet formation and penetration of conical and trumpet liners have been calculated. Then, a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liner collapse under electromagnetic force, jet generation, and the stretching motion were performed using an ANSYS multiphysics processor. The calculated jet velocity, jet shape, and depth of penetration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ith a relative error of less than 10%. In addition, we calculated the jet formation of different curvature trumpet liners driven by the same loading condition and obtained the influence rule of the curvature of the liner on jet form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eoretical model and the ANSYS multiphysics numerical method can effectively calculate the jet formation of liners driven by electromagnetic force, and in a certain range, the greater the curvature of the liner is, the greater the jet velocity 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magnetic field Shaped charge jet formation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interior ballistic process of railgun based on the multi-field coupled model 被引量:20
2
作者 Qing-hua LIN Bao-ming LI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01-105,共5页
Railgun launcher design relies on appropriate models. A multi-field coupled model of railgun launcher wa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3D transient multi-field was composed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 thermal field and ... Railgun launcher design relies on appropriate models. A multi-field coupled model of railgun launcher wa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3D transient multi-field was composed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 thermal field and structural field. The magnetic diffusion equations were solved by a finite-element boundary-element coupling method. The thermal diffusion equations and structural equations were solved by a finite element method. A coupled calculation was achieved by the transfer data from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 to the thermal and structural fields.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railgun shot, such as velocity skin effect, melt-wave erosion and magnetic sawing, which are generat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arge-current and high-speed sliding electrical contact, were demonstrat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轨道炮 耦合模型 数值模拟 内弹道 热扩散方程 有限元法 多场耦合 三维瞬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electromagnetic force and anode gas on electrolyte flow in aluminum electrolysis cell 被引量:3
3
作者 周乃君 夏小霞 包生重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5期496-500,共5页
Based on the commercial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software CFX-4.3, electrolyte flow fields in a 156 kA pre-baked anode aluminum electrolysis cell were investigated in three different cases where the electrolyte me... Based on the commercial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software CFX-4.3, electrolyte flow fields in a 156 kA pre-baked anode aluminum electrolysis cell were investigated in three different cases where the electrolyte melt was driven by different kinds of force, i.e. electromagnetic force only, the anode gas drag force only and both of the former two forc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electromagnetic force was introduced only, most of the electrolyte moves horizontally; when anode gas drag force was introduced only, the electrolyte flows mainly around each anode with small circulation; when electromagnetic force and anode gas drag force were both introduced together, the structure of the electrolyte flow fields and the velocity of electrolyte are similar to that of the case where only anode gas drag force is used. The electrolyte flow fields are mainly determined by the anode gas drag for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uminum electrolysis cells electrolyte flow fields electromagnetic force anode gas numerical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 Numeric Simulation of Marine Controlled Source Electromagnetics Method (MCSEM) 被引量:4
4
作者 Fu Chang-min Di Qing-yun Wang Miao-yue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2期135-141,共7页
关键词 三维数值模拟 电磁法 可控源 电场强度 海洋 数字仿真模型 埋藏深度 有限差分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速磁浮列车-轨道-T构梁耦合振动 被引量:1
5
作者 娄会彬 魏凌云 +3 位作者 彭也也 魏高恒 龚俊虎 赵春发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3-88,共6页
为评估中低速磁浮列车在大跨度T构梁上的走行性能,建立了磁浮列车-轨道-T构梁耦合动力学模型。该模型由考虑了PID控制系统的磁浮车辆动力学模型、T构梁和轨道有限元模型组成。基于该模型仿真计算了20~160 km/h速度下磁浮车-轨-桥耦合系... 为评估中低速磁浮列车在大跨度T构梁上的走行性能,建立了磁浮列车-轨道-T构梁耦合动力学模型。该模型由考虑了PID控制系统的磁浮车辆动力学模型、T构梁和轨道有限元模型组成。基于该模型仿真计算了20~160 km/h速度下磁浮车-轨-桥耦合系统的动力学响应,研究了行车速度对车-桥系统动力学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车-桥系统动力学响应均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在160 km/h处取得最大值。梁体和轨排竖向位移随速度变化较小,跨中处梁体最大竖向位移为2.39 mm,梁体竖向加速度最大值为0.14 m/s^(2)。车体前端竖向加速度取得最大值0.49 m/s^(2),悬浮间隙波动量最大值可达2.28 mm。随着速度的增大,车辆乘坐舒适性逐渐降低,但在20~160 km/h范围内磁浮列车运行平稳性等级仍为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浮列车 电磁悬浮 T构梁 数值仿真 车-桥耦合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搅拌下连铸凝固与宏观偏析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安号 任兵芝 +1 位作者 张益齐 韩志伟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6,23,共6页
阐述了电磁搅拌作用下连铸凝固与宏观偏析行为的数值模拟研究进展,总结了电磁搅拌器的布置对连铸坯凝固过程钢液的流动行为、传热传质行为等的影响。结合国内外冶金学者对连铸的研究方法和方向,浅谈了电磁搅拌作用下连铸的凝固行为和宏... 阐述了电磁搅拌作用下连铸凝固与宏观偏析行为的数值模拟研究进展,总结了电磁搅拌器的布置对连铸坯凝固过程钢液的流动行为、传热传质行为等的影响。结合国内外冶金学者对连铸的研究方法和方向,浅谈了电磁搅拌作用下连铸的凝固行为和宏观偏析行为,以期为工艺参数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搅拌 连铸 凝固过程 宏观偏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型钢感应加热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
7
作者 刘春东 张治海 +2 位作者 肖瑶 赵玉倩 陈凡海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4,共9页
利用感应焊接技术焊接H型钢时,产生的感生电流聚集到由H型钢翼板和腹板形成的焊接V形角区域并加热翼板和腹板边缘,在挤压辊的配合下完成焊接。其中,V形角受热的均匀性将直接影响焊接质量。因此,获得精准的H型钢感应加热三维焊接热源形... 利用感应焊接技术焊接H型钢时,产生的感生电流聚集到由H型钢翼板和腹板形成的焊接V形角区域并加热翼板和腹板边缘,在挤压辊的配合下完成焊接。其中,V形角受热的均匀性将直接影响焊接质量。因此,获得精准的H型钢感应加热三维焊接热源形貌和演变规律是提升H钢焊接质量的前提。本文采用动态指针赋值的方法完成了H型钢动态感应加热模拟,分析了H型钢动态感应加热时焊接区域电磁场和温度场的规律。结果表明,动态感应加热时,H型钢焊接V点处腹板的焊接温度(1150~1450℃)长度大于翼板的焊接温度长度;H型钢翼板处的磁感应强度、涡流大小均大于腹板处,且腹板各节点受到的尖角效应较小;加热焊接速度越快,V形角处的温度会越低,但温度均匀性增加。最后进行实验验证,通过选取关键点的实验数据与模拟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H型钢感应焊接技术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钢 感应加热 数值模拟 温度场 电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电磁驱动碟形涵道飞行器设计与性能分析
8
作者 邹文炀 李嘉仪 +6 位作者 刘凯 张恒珲 王亦凡 王新林 刘铁让 陈吉昌 童明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0-908,共9页
针对传统转轴转子电机难以为大尺寸桨叶提供大输出转矩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采用“边缘电磁驱动”的中型碟形涵道式飞行器。为验证设计合理性,并评估飞行器性能参数,对飞行器典型过载工况进行了结构强度仿真计算,对悬停和平飞姿态分别进行... 针对传统转轴转子电机难以为大尺寸桨叶提供大输出转矩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采用“边缘电磁驱动”的中型碟形涵道式飞行器。为验证设计合理性,并评估飞行器性能参数,对飞行器典型过载工况进行了结构强度仿真计算,对悬停和平飞姿态分别进行了气动数值模拟,并对优选电磁线圈构型进行了电磁力仿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飞行器边缘电磁驱动系统能输出3700 N·m的转矩,转矩密度33.76 N·m/kg,满足运行动力需求;计算得出该飞行器设计具备一吨级最大起飞质量的气动能力,结构强度满足典型过载工况下的强度要求,为中大型碟形飞行器的构型设计和驱动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设计 碟形涵道飞行器 共轴双旋翼 数值模拟 边缘电磁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热风混合加热沥青路面回收料仿真分析
9
作者 马登成 刘壮壮 刘双鹤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3-154,共12页
为提高沥青路面回收料(RAP)的加热质量和效率,降低微波加热装机功率,促进超大功率微波在热再生设备中的应用,提出了微波-热风混合加热方法。通过对微波、热风及微波-低温热风混合加热有限元分析,证明了微波-低温热风混合加热相比于单独... 为提高沥青路面回收料(RAP)的加热质量和效率,降低微波加热装机功率,促进超大功率微波在热再生设备中的应用,提出了微波-热风混合加热方法。通过对微波、热风及微波-低温热风混合加热有限元分析,证明了微波-低温热风混合加热相比于单独加热更具有优势。分析了微波热风混合加热过程,对多馈口微波热风混合加热腔及天线进行设计,以此为基础构建了混合加热有限元模型。对不同加热高度、热风温度、热风风速等对混合加热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仿真分析,对比分析了RAP在微波加热、热风加热和微波热风混合加热的加热效果。结果表明:RAP加热高度会导致混合加热腔内微波发生干涉,对加热效果产生较大影响。风温过高会导致RAP表面迅速出现烤焦老化。加热距离为50、100 mm时,混合加热较微波单独加热,加热效率分别提高9.32%、11.75%;较热风单独加热,RAP上表面的加热效率分别提高了124.7%,92.9%,下表面的加热效率分别提高了38.8%、34.8%,同时均匀性都得到不同程度提高。说明微波热风混合加热能够明显提高RAP的加热效率,改善微波单独加热效率不高和均匀性差的问题,兼顾两者优点,保证了RAP的加热质量,为RAP的再生加热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回收料(RAP) 微波-热风 混合加热 电磁场 温度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搅拌法制备半固态浆料过程电磁场、流场和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6
10
作者 陈兴润 张志峰 +1 位作者 徐骏 石力开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37-945,共9页
建立了铝合金半固态浆料电磁搅拌过程宏观传输物理量耦合的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和有限差分相结合的方法实现电磁搅拌条件下电磁场、流场和温度场的耦合模拟分析,研究电磁搅拌工艺参数对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规律,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 建立了铝合金半固态浆料电磁搅拌过程宏观传输物理量耦合的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和有限差分相结合的方法实现电磁搅拌条件下电磁场、流场和温度场的耦合模拟分析,研究电磁搅拌工艺参数对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规律,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水平旋转的电磁力场在铝合金熔体内均匀分布,其方向与交变电磁场的旋转方向一致,大小则因集肤效应从边部到中心递减;熔体内速度场分布与电磁力相似,但随着搅拌时间的延长,熔体温度降低,速度不断降低;电磁搅拌条件下熔体凝固速度加快,熔体心部和边部的温度梯度变小;搅拌电流强度和频率对电磁场、速度场和温度场分布的影响非常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搅拌 半固态浆料 电磁场 流场 温度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搅拌提高铸坯等轴晶比率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1
11
作者 张宏丽 王恩刚 +1 位作者 贾光霖 赫冀成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35-538,共4页
采用单侧线性电磁搅拌技术进行了铸坯的静态浇铸实验 ,并对电磁搅拌过程中的电磁场和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 ,确定了实验条件下获得全等轴晶铸坯的电磁搅拌参数·结果表明 ,在本实验条件下 ,当最大电磁搅拌强度为 1414AHz ,钢液中的... 采用单侧线性电磁搅拌技术进行了铸坯的静态浇铸实验 ,并对电磁搅拌过程中的电磁场和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 ,确定了实验条件下获得全等轴晶铸坯的电磁搅拌参数·结果表明 ,在本实验条件下 ,当最大电磁搅拌强度为 1414AHz ,钢液中的最大电磁力及最大流动速度分别达到 6 386N/m3 和 0 2 2m/s时 ,获得了等轴晶比率几乎为 10 0 %的铸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浇铸 线性电磁搅拌 凝固组织 等轴晶比率 数值模拟 钢铁 铸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场作用下的金属凝固与成形 被引量:24
12
作者 贺幼良 杨院生 胡壮麒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3-7,共5页
综述了电磁场在金属凝固成形过程中的主要应用及其基本原理.指出了应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求解材料电磁加工问题的重要性及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电磁场 数值模拟 金属凝固 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谐电磁场相位均衡性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晓东 李廷举 金俊泽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5-78,共4页
通过数值模拟比较了三相、两相电磁搅拌器磁场分布特点 .当相位匹配时 ,两相电磁搅拌器的搅拌效果较三相的有明显提高 .实际制造三相、两相电磁搅拌器各 1台 .在分析了相位转换的电学原理基础上 ,制得了用于两相电磁搅拌的相位转换器 .... 通过数值模拟比较了三相、两相电磁搅拌器磁场分布特点 .当相位匹配时 ,两相电磁搅拌器的搅拌效果较三相的有明显提高 .实际制造三相、两相电磁搅拌器各 1台 .在分析了相位转换的电学原理基础上 ,制得了用于两相电磁搅拌的相位转换器 .实验证明配备相位转换器的两相电磁搅拌器 ,其搅拌效率更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谐电磁场 电磁搅拌器 相位角 凝固 相位均衡性 相位转换 金属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锈钢焊接凝固裂纹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8
14
作者 魏艳红 刘仁培 董祖珏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99-204,共6页
进行了不锈钢焊接凝固裂纹温度场分析与数值模拟。首先将电弧看成辐射状对称并呈高斯分布的二维热流作用于工件表面,解决了电弧产热问题;其次,通过液淬 法测试金属的固相分数 随温度变化率,得到了凝固潜热释放率;最后采用增大热传... 进行了不锈钢焊接凝固裂纹温度场分析与数值模拟。首先将电弧看成辐射状对称并呈高斯分布的二维热流作用于工件表面,解决了电弧产热问题;其次,通过液淬 法测试金属的固相分数 随温度变化率,得到了凝固潜热释放率;最后采用增大热传导系数的方法,考虑 了熔池内流体流动对整 个温度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二维焊接凝固裂纹温度场计算模型。此外,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二维焊接凝固裂纹温度场,并研究了焊接规范参数及材料的热物理性能对温度场的影响,为进一步进行焊缝金属凝固裂纹应力应变场的分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凝固裂纹 温度场 数值模拟 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流影响枝晶生长的相场法模拟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朱昌盛 王智平 +1 位作者 荆涛 柳百成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26-28,33,共4页
液态金属的对流和枝晶生长的相互作用在凝固模型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铸造和焊接过程常伴随有自然或强迫对流。综述了耦合对流时相场的数学模型、数值计算方法以及在凝固微观组织模拟中的应用和进展,指出了该领域目前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发... 液态金属的对流和枝晶生长的相互作用在凝固模型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铸造和焊接过程常伴随有自然或强迫对流。综述了耦合对流时相场的数学模型、数值计算方法以及在凝固微观组织模拟中的应用和进展,指出了该领域目前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枝晶生长 凝固模型 微观组织模拟 铸造 焊接过程 液态金属 强迫对流 影响 时相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金钢连铸坯动态凝固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13
16
作者 贾光霖 齐雅丽 +1 位作者 张国志 程士富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9-132,共4页
针对合金钢连铸坯凝固过程中存在的疏松、偏析、裂纹等问题,以现场实际连铸机为研究对象,依据200mm×200mm合金钢的连铸工艺,建立了铸坯凝固传热数学模型,确定了边界条件,初始条件,不同冷却段的表面热流,以及所研究钢种的物性参数&#... 针对合金钢连铸坯凝固过程中存在的疏松、偏析、裂纹等问题,以现场实际连铸机为研究对象,依据200mm×200mm合金钢的连铸工艺,建立了铸坯凝固传热数学模型,确定了边界条件,初始条件,不同冷却段的表面热流,以及所研究钢种的物性参数·特别是通过把坐标系建在连铸坯之上,解决了计算整个铸坯纵断面上在不同过热度、不同拉速、不同时间、不同位置上动态凝固过程的温度场问题·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铸机上的测试结果吻合较好,从而为调整连铸工艺参数,确定连铸坯末端电磁搅拌器安装位置及电磁参数,提高连铸坯质量找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钢 连铸坯 凝固 温度场 数值模拟 电磁搅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偶极大功率可控源电磁波响应特征研究 被引量:35
17
作者 底青云 王妙月 +1 位作者 王若 王光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917-1928,共12页
地球物理学中关于电磁波勘探研究通常采用的是地球半空间模型.然而,对于几十公里的有限长电缆源(长偶极源),远距离电磁波场探测必须要考虑电离层的影响,它是一个全空间问题.关于包含电离层、空气层和地球介质(我们称"地-电离层&qu... 地球物理学中关于电磁波勘探研究通常采用的是地球半空间模型.然而,对于几十公里的有限长电缆源(长偶极源),远距离电磁波场探测必须要考虑电离层的影响,它是一个全空间问题.关于包含电离层、空气层和地球介质(我们称"地-电离层"模式)的电磁波场特征的研究在国外较少,国内几乎是空白.本文采用全空间积分方程法首先对小尺度的可控源电磁波场特征进行了研究,由于此时电离层的影响可忽略,它应该和半空间成熟的CSAMT模拟结果一致,对比结果表明,二者是一致的,验证了全空间模拟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随后进行了50km长电缆电离层和空气层高度都为100 km的"地-电离层"模式大尺度电磁波场模拟,以探讨大尺度可控源电磁波场的特征.给定频率的"地-电离层"模式电磁场的衰减曲线表明长电缆远距离电磁波场由于受电离层的作用存在衰减逐渐变小的过渡场和衰减变小的波导场.为了探讨复杂介质"地-电离层"模式电磁波特征,对"地-电离层"模式的典型地盾和地台多层介质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偶极源长度50 km、电流200A、收发距离远达1600 km和2500 km的合理的电磁场结果.最后,对一简单含油储层结构模型进行了长偶极、大功率、远距离电磁波场响应计算.储层横向不均匀复杂结构模拟的结果表明,考虑电离层和大气层的"地-电离层"模式大尺度深层复杂介质模拟时,电磁场对深部目标体仍有很好的异常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离层”模式 长偶极 大功率 远距离 电磁波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板移动式感应加热的多场耦合数值分析 被引量:20
18
作者 张雪彪 陈诚 +1 位作者 刘玉君 张立卫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3-478,共6页
针对钢板的感应加热弯板成形问题,利用ANSYS软件的物理环境法建立了钢板移动式感应加热的电磁-热-结构耦合分析的数值模型。为了实现移动加热的模拟,采用节点约束方程解决了钢板、感应器和空气间隙组成的求解域的多场耦合问题,数值计算... 针对钢板的感应加热弯板成形问题,利用ANSYS软件的物理环境法建立了钢板移动式感应加热的电磁-热-结构耦合分析的数值模型。为了实现移动加热的模拟,采用节点约束方程解决了钢板、感应器和空气间隙组成的求解域的多场耦合问题,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验证了数值模型的正确性。然后,对钢板感应加热过程进行了数值分析,得出结论:感应加热过程中,涡流集中分布于感应器前端的钢板金属,有利于钢板快速升温,并迅速进入准稳态加热状态;在加热结束时,磁通密度外扩形成感应加热过程所特有的端部效应,从而影响钢板端部的温度分布及最终的板边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工程 水火弯板 电磁场 感应加热 数值模拟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磁场电磁搅拌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19
作者 赵倩 张兴国 +3 位作者 张环月 郭建设 侯晓光 房灿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41-1049,共9页
建立描述不同磁场搅拌模式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比研究励磁电流、搅拌频率、搅拌器空间位置对磁感应强度和电磁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磁场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良好,磁感应强度随励磁电流的增加呈线性增加;随搅拌频率的增加递减,... 建立描述不同磁场搅拌模式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比研究励磁电流、搅拌频率、搅拌器空间位置对磁感应强度和电磁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磁场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良好,磁感应强度随励磁电流的增加呈线性增加;随搅拌频率的增加递减,磁感应强度沿中心轴线的分布表现为"中间大两头小"的特点,在径向铸坯边缘处最大,向中心逐渐衰减。电磁力随励磁电流和搅拌频率的增加而增大,中心轴线上底部电磁力值最大,并沿着轴线方向向上逐渐衰减;半径方向上边缘处的电磁力最大,向铸坯心部方向有小幅度的衰减。不同磁场作用下的计算结果表明:搅拌参数相同时,螺旋磁场具有更强的磁感应强度和电磁力,引起金属熔体沿径向和轴向上更大范围的流动,更有利于改善合金成分分布和凝固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磁场 电磁搅拌 有限元分析 数值模拟 电磁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锈钢焊接凝固裂纹应力应变场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被引量:21
20
作者 魏艳红 刘仁培 董祖珏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6-38,共3页
对不锈钢凝固裂纹的驱动力即熔池尾部应变场进行了模拟。首先 ,通过单元再生方案 ,消除了焊接构件中熔池变形对熔池尾部应力应变场的影响。其次 ,通过加大材料的线膨胀系数 ,考虑了凝固收缩对熔池尾部应力应变场的影响 ,最终得到了各种... 对不锈钢凝固裂纹的驱动力即熔池尾部应变场进行了模拟。首先 ,通过单元再生方案 ,消除了焊接构件中熔池变形对熔池尾部应力应变场的影响。其次 ,通过加大材料的线膨胀系数 ,考虑了凝固收缩对熔池尾部应力应变场的影响 ,最终得到了各种条件下的焊接应力 -应变场。此外 ,本文将机械应变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处理成机械应变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曲线 ,从而获得了凝固裂纹驱动力 ,为凝固裂纹的预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固裂纹 应力应变场 数值模拟 不锈钢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