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铜微电解-Fenton联合工艺去除磺胺甲[口恶]唑和卡马西平 被引量:3
1
作者 徐浩 张凡 +2 位作者 于鑫 陈红 薛罡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64,共10页
对采用铁铜双金属微电解技术及铁铜双金属微电解-Fenton组合工艺去除水中磺胺甲[口恶]唑(SMZ)和卡马西平(CBZ)的效果及机理进行研究。考察了进水pH、反应时间、铁投加量和铜铁质量比等因素对铁铜双金属微电解降解SMZ及CBZ效果的影响,并... 对采用铁铜双金属微电解技术及铁铜双金属微电解-Fenton组合工艺去除水中磺胺甲[口恶]唑(SMZ)和卡马西平(CBZ)的效果及机理进行研究。考察了进水pH、反应时间、铁投加量和铜铁质量比等因素对铁铜双金属微电解降解SMZ及CBZ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了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双氧水(H_(2)O_(2))投加量,Fenton反应时间对铁铜双金属微电解-Fenton组合工艺去除CBZ、SMZ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铁铜双金属微电解可以高效去除SMZ,当pH为2.61、反应时间为69.26 min、Fe投加量为70.57 g/L、铜铁质量比为4.15∶1时,SMZ的去除率接近100%,但单独的铁铜双金属微电解工艺对CBZ的去除率小于10%;铁铜双金属微电解-Fenton组合工艺对废水中的CBZ有较好的处理效果,Fenton工艺中H_(2)O_(2)最佳投加量为0.3 mL/L,最佳反应时间为60 min,在最优条件下对CBZ去除率可显著提高至88.2%;通过机理分析确定铁铜双金属微电解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以还原作用为主,铁铜双金属微电解-Fenton组合工艺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则是先进行还原后进行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铜双金属微电解 FENTON氧化 磺胺甲[口恶]唑 卡马西平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化废水浓缩液深度处理工艺研究
2
作者 周月东 张忠磊 +4 位作者 陈海 陈川红 何仕均 王诗宗 王建龙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2-189,共8页
石化废水浓缩液有机物浓度高、盐度高,且通常含有氰、胺、酚、醇、有机酸碱、有机氯等毒性物质,导致单独的生化工艺对其处理效果不佳。探讨了活性焦吸附、混凝、电子束辐照(EB)、Fe/C微电解、催化臭氧氧化、过硫酸氢钾氧化等单项技术及... 石化废水浓缩液有机物浓度高、盐度高,且通常含有氰、胺、酚、醇、有机酸碱、有机氯等毒性物质,导致单独的生化工艺对其处理效果不佳。探讨了活性焦吸附、混凝、电子束辐照(EB)、Fe/C微电解、催化臭氧氧化、过硫酸氢钾氧化等单项技术及其部分组合工艺对石化废水浓缩液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单项技术中EB、Fe/C微电解对COD的去除效果好,且在经济性、可行性方面更具优势,各组合工艺对COD也具有明显的去除作用,Fe/C微电解+EB工艺处理后出水COD最低。测定了各工艺出水B/C,结果表明废水可生化性显著提高。为了充分发挥各工艺在提高石化废水浓缩液可生化性方面的优势,采用Fe/C微电解-活性污泥-EB-活性污泥组合工艺处理低盐度(盐质量分数≤1.05%)的石化废水浓缩液,处理后出水COD可以达到60 mg/L左右,而当采用该组合工艺处理盐度为1.55%的浓缩液时,需在废水中加入0.5 g/L葡萄糖作为补充碳源以增强生化工艺对盐的抗性,最终使得出水COD稳定在60~7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化废水浓缩液 FE/C微电解 电子束辐照 生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解技术处理工业废水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森 同少华 +3 位作者 高晓军 井小平 王文峰 孙红芳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9-38,共10页
工业废水具有成分复杂、排放量大以及毒性强等特征,若处理不当将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微电解技术已成为工业废水处理领域广泛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具有操作简单、处理稳定性强、适用面广、处理成本低等优点,但存在电极材... 工业废水具有成分复杂、排放量大以及毒性强等特征,若处理不当将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微电解技术已成为工业废水处理领域广泛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具有操作简单、处理稳定性强、适用面广、处理成本低等优点,但存在电极材料易钝化、填料长期运行可靠性不足等问题。基于此,重点介绍了基于金属-活性炭(铁碳、铝碳、锰碳、镁碳体系)及金属-不同阴极(双金属、生物炭基体系)两大类微电解体系的特性及应用情况,深入剖析了微电解技术降解污染物的4种反应机理,分析了不同微电解体系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时在处理效果、经济成本等多维度的综合效益,并总结了微电解强化技术(超声强化、三元微电解)的原理和应用实例,最后指出了当前微电解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尚存在的局限性,并给出了未来研究及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废水 微电解技术 氧化还原 强化微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对甲砜基苯甲酸高浓废水处理实例
4
作者 王磊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2-206,共5页
山东某精细化工厂生产废水水质复杂,具有高COD、高氨氮、可生化性差等特点,且废水中含有一股高浓度的对甲砜基苯甲酸废水,该股废水毒性强,处理难度大。综合废水需进行处理达标后纳管排放。中试采用分类收集处理,除甲砜基苯甲酸废水之外... 山东某精细化工厂生产废水水质复杂,具有高COD、高氨氮、可生化性差等特点,且废水中含有一股高浓度的对甲砜基苯甲酸废水,该股废水毒性强,处理难度大。综合废水需进行处理达标后纳管排放。中试采用分类收集处理,除甲砜基苯甲酸废水之外的综合废水采用水解酸化-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改良型两级A/O-二沉池工艺进行处理;对甲砜基苯甲酸废水单独进行铁碳微电解-Fenton耦合预处理后超越厌氧单元,直接进入改良型两级A/O-二沉池处理。投产运行结果表明,采用的工艺可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污水站出水COD、NH_(3)-N、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9%、98%、83%,废水处理装置能够稳定达标运行,出水满足《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 31962—2015)中A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工废水 对甲砜基苯甲酸废水 铁碳微电解-Fenton耦合 生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u-Ni材料降解罗丹明B的机理与途径
5
作者 黄艳芳 丁鑫 +3 位作者 杨淑珍 蔡保刚 杜屹凡 韩桂洪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45,共9页
文章采用直接还原法制备了Fe@Cu-Ni微电解材料,并探究了其对罗丹明B(Rh B)的降解效果。采用SEM、XRD和XPS对Fe@Cu-Ni进行了表征,分析了Fe@Cu-Ni对Rh B的降解机理和降解路径。Fe@Cu-Ni的枝晶结构为电子传递和富集提供了发散路径,有利于... 文章采用直接还原法制备了Fe@Cu-Ni微电解材料,并探究了其对罗丹明B(Rh B)的降解效果。采用SEM、XRD和XPS对Fe@Cu-Ni进行了表征,分析了Fe@Cu-Ni对Rh B的降解机理和降解路径。Fe@Cu-Ni的枝晶结构为电子传递和富集提供了发散路径,有利于电荷转移。电子转移通道末端的Cu_(2)O和Fe与Ni掺杂对氧还原反应生成H_(2)O_(2)起着重要作用。由原位产生的H_(2)O_(2)催化生成的·OH是降解Rh B的关键活性物质。通过LC-MS/MS对Rh B的降解中间体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Rh B的降解主要来自于·H和·OH的协同作用。当pH=2、Fe@Cu-Ni催化剂用量为0.5 g/L、Rh B初始浓度为20 mg/L时,Rh B的降解效率可达98.7%。该研究强调了Fe@Cu-Ni复合材料在消除染料残留方面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解 Fe@Cu-Ni 罗丹明B 降解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碳芬顿耦合处理硫氰酸盐废水及其机理探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何茂林 岳正波 +3 位作者 詹欣源 张敏 徐武松 王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8-155,共8页
工业废水中硫氰酸盐是一种危害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有毒物质,因难以降解等特性增加了废水处理难度。文章通过将微电解与芬顿耦合,并优化工艺参数,实现硫氰酸盐(SCN^(-))废水的高效处理。在微电解曝气量为1.5 L/min条件下,将pH值控制在3~4... 工业废水中硫氰酸盐是一种危害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有毒物质,因难以降解等特性增加了废水处理难度。文章通过将微电解与芬顿耦合,并优化工艺参数,实现硫氰酸盐(SCN^(-))废水的高效处理。在微电解曝气量为1.5 L/min条件下,将pH值控制在3~4之间反应90 min,之后向出水中加入8 mL/L 30%H_(2)O_(2)溶液,磁力搅拌反应30 min,可使SCN^(-)浓度从508.3 mg/L降低至16.8 mg/L,去除率达到96.7%,继续反应至60 min可完全去除SCN^(-)。反应机理为:微电解产生的少量·OH将部分Fe^(2+)氧化为Fe^(3+),与SCN^(-)形成配合物Fe(NCS)_(6)^(3-),经氧化形成微量CN^(-),进一步矿化为NH_(3)和CO_(2)并挥发。芬顿阶段生成的大量·OH,将剩余CN^(-)及SCN^(-)全部氧化为CNO^(-),最终形成NO_(3)^(-)和N_(2)。该研究揭示了铁碳芬顿处理硫氰酸根的降解机制,为含硫氰酸盐废水提供了一种新的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碳芬顿耦合工艺 硫氰酸根 工业废水 反应动力学 降解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碳微电解串联天然沸石去除黑臭水体中的总氮 被引量:3
7
作者 韩东旭 刘相汝 +1 位作者 韩齐恒 林山杉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4-160,共7页
采用铁碳微电解串联天然沸石技术,研究了去除黑臭水体中总氮的问题.结果表明:(1)通过静态实验确定的最佳处理设计为,进水pH=3,m(Fe)/m(C)比为2∶1,铁碳微电解反应层水力停留时间为120 min,沸石层水力停留时间为40 min,反应柱总的水力停... 采用铁碳微电解串联天然沸石技术,研究了去除黑臭水体中总氮的问题.结果表明:(1)通过静态实验确定的最佳处理设计为,进水pH=3,m(Fe)/m(C)比为2∶1,铁碳微电解反应层水力停留时间为120 min,沸石层水力停留时间为40 min,反应柱总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60 min.(2)动态实验中NH_(4)^(+),NO_(3)^(-)和TN去除率分别保持95%,92%和90%左右,可持续处理300 h以上.(3)中试实验中TN,NO_(3)^(-)和NH_(4)^(+)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3.04%,91.85%和88.60%,TP和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3.2%和8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臭水体 Fe-C微电解 天然沸石 总氮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炭微电解深度处理废纸造纸废水的参数优化及其效果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先宝 张敏婷 +3 位作者 冉家荣 张嘉禄 李享 张安龙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40,52,共8页
利用铁炭微电解技术对废纸造纸废水进行深度处理,根据单因素实验确定反应最佳参数条件,结合实验结果利用响应面实验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在最优条件下通过三维荧光光谱、GC-MS对废水水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铁炭微电解工艺的最佳处理条... 利用铁炭微电解技术对废纸造纸废水进行深度处理,根据单因素实验确定反应最佳参数条件,结合实验结果利用响应面实验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在最优条件下通过三维荧光光谱、GC-MS对废水水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铁炭微电解工艺的最佳处理条件为初始pH=3.0、填料添加量255 g·L^(-1)、反应时间120 min、曝气量0.9 L·min^(-1),在此条件下COD去除率为32.14%;响应面实验分析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下计算的COD去除率最大预测值为34.57%,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三维荧光分析结果表明铁炭微电解工艺对废纸造纸废水中腐殖酸类物质降解效果显著,GC-MS分析表明,经铁炭微电解处理,废水中二十烷的相对含量从原水的43.31%降低至4.79%,但同时会伴随有少量新污染物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炭微电解 废纸造纸废水 深度处理 响应面分析 有机物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制药废水处理工程实例
9
作者 徐丽亚 许猛 +2 位作者 田启平 谢尚祺 陈晶晶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8-152,共5页
针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制药废水成分复杂、COD浓度高、含盐量高、生化性差等特点,采用“脱气塔+微电解+芬顿+混凝沉淀+蒸发+水解酸化+厌氧+缺氧+接触氧化+MBR+混凝沉淀”组合工艺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制药废水进行处理。工程运行结果表明,... 针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制药废水成分复杂、COD浓度高、含盐量高、生化性差等特点,采用“脱气塔+微电解+芬顿+混凝沉淀+蒸发+水解酸化+厌氧+缺氧+接触氧化+MBR+混凝沉淀”组合工艺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制药废水进行处理。工程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COD、NH_(3)-N、TP、盐度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9%、94%、99%、99%,该组合工艺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出水水质满足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制药废水 脱气塔 微电解 芬顿 蒸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解-Fenton联合工艺处理酸化压裂废水 被引量:28
10
作者 蒋宝云 李浩 +2 位作者 董国如 王宗廷 俞然刚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327-331,共5页
采用微电解-Fenton氧化法对酸化压裂模拟废水进行处理,有效地降低了废水的COD,试验中考察了微电解反应进水pH值、铁碳质量比、反应时间以及联合Fenton工艺中废水的pH值、H2O2加入量、反应时间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电解法工艺... 采用微电解-Fenton氧化法对酸化压裂模拟废水进行处理,有效地降低了废水的COD,试验中考察了微电解反应进水pH值、铁碳质量比、反应时间以及联合Fenton工艺中废水的pH值、H2O2加入量、反应时间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电解法工艺的优化条件:pH2.5左右,反应停留时间120min,铁碳质量比5∶1;Fenton反应的优化条件:微电解出水调pH4.0左右,反应时间75min,H2O(2质量分数为10%)加入量7.5ml/L,最终处理的出水COD去除率达64.8%,联合工艺的COD去除率比单一的微电解法提高了26.3%,为后续的处理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解 FENTON COD 酸化压裂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炭微电解—Fenton组合工艺处理炸药废水 被引量:15
11
作者 顾炳林 钟梅英 +3 位作者 陈慧娣 张新喜 盛广宏 焦会成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1-104,113,共5页
试验采用先铁炭微电解,后Fenton试剂氧化组合装置对稀释炸药废水进行处理。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处理重氮废水的最佳试验条件为:微电解进水pH为3,反应时间为45min;Fenton试剂氧化反应pH为2,双氧水按0.5%的体积分数投加,COD去除率为... 试验采用先铁炭微电解,后Fenton试剂氧化组合装置对稀释炸药废水进行处理。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处理重氮废水的最佳试验条件为:微电解进水pH为3,反应时间为45min;Fenton试剂氧化反应pH为2,双氧水按0.5%的体积分数投加,COD去除率为99.30%。处理还原废水最佳试验条件为:微电解进水pH为4,反应时间为75min;Fenton试剂氧化反应pH为4,双氧水按0.5%的体积分数投加,COD去除率为99.24%。两种废水试验时,Fe/C质量比均为1,Fenton氧化反应时间为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炸药废水 FENTON 微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解对不同结构染料脱色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周元祥 崔康平 +1 位作者 李湘凌 许为义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7-369,共3页
采用微电解法研究了染料脱色效率与染料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脱色的难易程度从染料结构看,依次为偶氮型、蒽醌型>金属络合型>半菁阳型.在pH值为5.7—6.0,铁炭比为2∶1时,处理效果最好,对100mg.l-1的摸拟染料废水处理1h后,脱色率达... 采用微电解法研究了染料脱色效率与染料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脱色的难易程度从染料结构看,依次为偶氮型、蒽醌型>金属络合型>半菁阳型.在pH值为5.7—6.0,铁炭比为2∶1时,处理效果最好,对100mg.l-1的摸拟染料废水处理1h后,脱色率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解 染料 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碳微电解法处理染料生产废水 被引量:48
13
作者 罗旌生 曾抗美 +2 位作者 左晶莹 李昕 李福德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7-70,共4页
本文以实际生产废水为研究对象,用铁碳微电解法处理高COD、高色度和高含盐染料生产废水;考察了原水pH、色度和COD浓度、传质条件对色度和COD去除效果的影响;比较了微电解法与絮凝法的去除效果,进行了对处理液可见-紫外吸收光谱的分析,... 本文以实际生产废水为研究对象,用铁碳微电解法处理高COD、高色度和高含盐染料生产废水;考察了原水pH、色度和COD浓度、传质条件对色度和COD去除效果的影响;比较了微电解法与絮凝法的去除效果,进行了对处理液可见-紫外吸收光谱的分析,探索了微电解法处理染料废水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微电解法对染料废水有明显的去除效果,进水pH为1左右、接触时间为0.5h时,COD的去除率在60%左右,色度去除率大于94%;微电解法主要通过氧化还原作用和铁的絮凝作用去除COD和色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碳 微电解 染料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负荷对SBAR中好氧颗粒污泥特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宋志伟 梁洋 任南琪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8-131,共4页
研究不同有机负荷条件下,气升式间歇反应器(SBAR)中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并观察其形态变化及处理模拟生活污水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SBAR中,有机负荷为3kgCOD/(m3.d)和6 kgCOD/(m3.d)下均可以培养出成熟的好氧颗粒污泥,SVI值分别为25mL/g... 研究不同有机负荷条件下,气升式间歇反应器(SBAR)中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并观察其形态变化及处理模拟生活污水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SBAR中,有机负荷为3kgCOD/(m3.d)和6 kgCOD/(m3.d)下均可以培养出成熟的好氧颗粒污泥,SVI值分别为25mL/g和32mL/g,沉降速度分别达到33.85m/h和33m/h。但较高的有机负荷条件下,培养出的污泥颗粒的粒径大多数在0.6mm~1.5mm,且COD、氨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7.57%、87.74%和86.60%;较低有机负荷条件下形成的污泥颗粒粒径多数在0.4mm~1.0mm之间,COD、氨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96.93%、85.48%和84.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气升式间歇反应器 有机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锰-碳微电解法处理对苯二酚废水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彤 杨浩 +3 位作者 杨凯文 于涵 薛文婧 邹东雷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7-131,共5页
在传统铁-碳微电解填料(简称铁-碳填料)中加入锰粉进行改性,制备了规整化铁-锰-碳改性微电解填料(简称铁-锰-碳填料),并采用该填料处理质量浓度为1 000 mg/L的模拟对苯二酚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在铁-锰-碳填料投加量25.0 g/L、反应时间4.... 在传统铁-碳微电解填料(简称铁-碳填料)中加入锰粉进行改性,制备了规整化铁-锰-碳改性微电解填料(简称铁-锰-碳填料),并采用该填料处理质量浓度为1 000 mg/L的模拟对苯二酚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在铁-锰-碳填料投加量25.0 g/L、反应时间4.0 h、锰粉质量分数9%、初始废水pH为3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对苯二酚去除率达95.55%;与铁-碳填料相比,铁-锰-碳填料可大幅提高对苯二酚的去除率,且对废水pH的适应范围较宽;采用铁-锰-碳填料处理对苯二酚废水的过程中,废水pH大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由降解中间产物可推断对苯二酚首先被氧化为对苯醌,然后逐渐降解为有机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解填料 对苯二酚废水 中间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解-光催化氧化法处理印染废水 被引量:17
16
作者 程沧沧 胡德文 周菊香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6-47,共2页
采用微电解-光催化法对印染废水的处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2000mg/L左右,色度为800~1000倍时,经本法处理的废水,出水COD为150~180mg/L,色度为0~10倍,COD去除率达92%,脱色率接近100%。主要水质指标达到了GB8978-1996《... 采用微电解-光催化法对印染废水的处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2000mg/L左右,色度为800~1000倍时,经本法处理的废水,出水COD为150~180mg/L,色度为0~10倍,COD去除率达92%,脱色率接近100%。主要水质指标达到了GB8978-1996《污水综和排放标准》中染料工业的二级标准。研究了一些因素对处理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解 光催化氧化 染料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解法预处理对氟硝基苯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赵德明 史惠祥 +1 位作者 徐根良 汪大翚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18,共4页
采用废铁屑微电解法对对氟硝基苯废水进行预处理 ,在铁粉投加量为 3 .0g/L、pH为3.0、反应时间为 3h、催化剂氯化铵用量为 2 .0g/L的条件下 ,对氟硝基苯转化为氨基氟苯的转化率为 70 % ,出水的BOD5/COD值由 0上升到 0 .2
关键词 对氟硝基苯废水 预处理 铁屑 微电解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碳微电解法处理高盐度有机废水 被引量:37
18
作者 黄瑾 胡翔 +1 位作者 李毅 魏杰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0-252,共3页
用铁碳微电解法处理高盐度有机废水,考察了反应初始pH、铁碳质量比、反应时间、曝气及过氧化氢加入量等对该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初始pH为4.0、铁碳质量比为1、反应时间为60m in、过氧化氢加入量为0.10%(体积分数)... 用铁碳微电解法处理高盐度有机废水,考察了反应初始pH、铁碳质量比、反应时间、曝气及过氧化氢加入量等对该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初始pH为4.0、铁碳质量比为1、反应时间为60m in、过氧化氢加入量为0.10%(体积分数)、曝气条件下,COD去除率为57.6%,盐去除率为47.0%;处理后废水的可生化性有明显的改善,BOD5/COD可达0.65;对COD的去除基本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碳微电解 盐度 有机废水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屑微电解法深度处理油田钻井污水 被引量:14
19
作者 何焕杰 王永红 +2 位作者 詹适新 马雅雅 牛全印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44-348,共5页
采用化学混凝—铁屑微电解法深度处理钻井污水。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铁屑与活性炭的质量比为 0 .5 ,反应时间为 2h ,污水 pH为 1.0 ,温度为常温 ,反应后用石灰乳调节污水pH至 12。处理后钻井污水COD可由原水的 80 6 5mg/L降至 4 30mg/L... 采用化学混凝—铁屑微电解法深度处理钻井污水。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铁屑与活性炭的质量比为 0 .5 ,反应时间为 2h ,污水 pH为 1.0 ,温度为常温 ,反应后用石灰乳调节污水pH至 12。处理后钻井污水COD可由原水的 80 6 5mg/L降至 4 30mg/L ,COD去除率大于94 % ,色度去除率达 10 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污水 铁屑微电解法 混凝 废水处理 油田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染废水处理工程实例 被引量:6
20
作者 詹旭 陈艳红 +2 位作者 李大成 涂凯 邵帅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6-87,共2页
采用动态微电解/水解酸化/好氧生化法为主体的工艺处理印染废水。工程运行结果表明:进水CODCr为2 160.0 mg/L,BOD5为613.0 mg/L,SS为310.0 mg/L,色度为560.0倍,氨氮为38.0 mg/L时处理后出水的CODCr为64.5 mg/L,BOD5为18.6 mg/L,SS为11.8... 采用动态微电解/水解酸化/好氧生化法为主体的工艺处理印染废水。工程运行结果表明:进水CODCr为2 160.0 mg/L,BOD5为613.0 mg/L,SS为310.0 mg/L,色度为560.0倍,氨氮为38.0 mg/L时处理后出水的CODCr为64.5 mg/L,BOD5为18.6 mg/L,SS为11.8 mg/L,色度为35.1倍,氨氮为5.1 mg/L,可达到GB 4287—1992《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废水 微电解 水解 好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