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lectrolysis expansion performance of semigraphitic cathode in [K_3AlF_6/Na_3AlF_6]-AlF_3-Al_2O_3 bath system 被引量:9
1
作者 李劼 方钊 +2 位作者 赖延清 吕晓军 田忠良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3期422-428,共7页
The electrolysis expansion of semigraphitic cathode in [K3AlF6/Na3AlF6]-AlF3-Al2O3 bath system was tested by self-made modified Rapoport apparatus. A mathematical model was introduced to discuss the effects of acR (c... The electrolysis expansion of semigraphitic cathode in [K3AlF6/Na3AlF6]-AlF3-Al2O3 bath system was tested by self-made modified Rapoport apparatus. A mathematical model was introduced to discuss the effects of acR (cryolite ratio) and βKR (elpasolite content divided by the total amount of elpasolite and sodium cryolite) on performance of cathode electrolysis expans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K and Na (potassium and sodium) penetrate into the cathode together and have an obvious influence on the performance of cathode electrolysis expansion. The electrolysis expansion and K/Na penetration rate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αCR. When αCR=1.9 and βKR=0.5, the electrolysis expansion is the highest, which is 3.95%; and when αCR=I.4 and βKR=0.1, the electrolysis expansion is the lowest, which is 1.28%. But the effect offlKR is correlative with αCR. When αCR=1.6 and 1.9, with the increase of titan, the electrolysis expansion and K/Na penetration rate increase. However, when αCR=l.4, the electrolysis expansion and K/Na penetration rate firstly increase and then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βK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uminum electrolysis semigraphitic cathode low temperature electrolysis electrolysis expansion K penetration Na penet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在N,N-二甲基丁胺-氯化铝熔盐中的低温电沉积
2
作者 郑勇 王倩 +3 位作者 罗家还 李玲 郑永军 田大勇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76,98,共6页
开发新型的电解质以及低温电解铝技术是促进铝工业改革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采用N,N-二甲基丁胺、无水氯化铝为原料,混合制备得到了新型低温熔盐。结果证明,该熔盐为氯铝酸型离子液体,可以在其中实现铝的低温电沉积。在此基础上,系统考... 开发新型的电解质以及低温电解铝技术是促进铝工业改革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采用N,N-二甲基丁胺、无水氯化铝为原料,混合制备得到了新型低温熔盐。结果证明,该熔盐为氯铝酸型离子液体,可以在其中实现铝的低温电沉积。在此基础上,系统考察了试验温度、电解电位、反应时间对铝的电沉积、表面形貌和化学组成的影响规律,获得了纯度较高的金属铝。有关研究为低温电解铝技术的发展及其在铝精炼和电镀铝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熔盐 离子液体 电沉积 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导热石墨/铝合金钎焊散热封装工艺
3
作者 张俊杰 夏勇 +2 位作者 闫耀天 曹健 亓钧雷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54,共7页
为了实现高导热石墨与铝合金(5A06)的可靠低温钎焊连接,采用Sn-Pb钎料进行钎焊,并研究其在母材表面的铺展行为.结果表明,通过对高导热石墨表面进行金属化处理,有效改善了金属与石墨之间的润湿性,解决了由于热膨胀系数不匹配引起的界面问... 为了实现高导热石墨与铝合金(5A06)的可靠低温钎焊连接,采用Sn-Pb钎料进行钎焊,并研究其在母材表面的铺展行为.结果表明,通过对高导热石墨表面进行金属化处理,有效改善了金属与石墨之间的润湿性,解决了由于热膨胀系数不匹配引起的界面问题,并降低了因声子散射导致的界面接触热阻.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即Ag-Cu-Ti钎料层厚度为0.2 mm、钎焊温度860℃、保温时间10 min的金属化处理工艺,以及Sn-Pb钎料钎焊温度210℃、保温时间15 min的钎焊工艺,制备得到的复合结构整体导热性能显著提升.此外,设计并测试了一款均热板产品,以评估其散热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尺寸为210 mm×25 mm×3.5 mm的条状均热板,其导热系数可高达558 W/(m·K),而尺寸为233.4 mm×200 mm×24 mm的大型均热板适用于大型集成电子设备,其最大导热系数可达460 W/(m·K).试验结果不仅展示了钎焊技术在提升热管理效率方面的潜力,也为高性能电子设备的热管理提供了新的材料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导热石墨 金属化 铝合金 低温钎焊 散热封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铝低温焙烧-水浸工艺从废铝电解质中回收锂
4
作者 吴坤 崔水情 +7 位作者 万慧珍 张昱琦 冯嘉慧 李子攀 陈宗香 肖雨欣 王奕傢 王忠兵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7-224,共8页
采用氯化铝低温焙烧—水浸工艺无酸耗提取废铝电解质中的锂,考察了焙烧条件和水浸条件对锂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六水合氯化铝添加量0.9 g/g、焙烧温度150℃、焙烧时间120 min、浸出温度30℃、液固比6 mL/g、浸出时间30 min的最佳... 采用氯化铝低温焙烧—水浸工艺无酸耗提取废铝电解质中的锂,考察了焙烧条件和水浸条件对锂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六水合氯化铝添加量0.9 g/g、焙烧温度150℃、焙烧时间120 min、浸出温度30℃、液固比6 mL/g、浸出时间30 min的最佳条件下,锂浸出率达到92.8%。氟和铝以Al_(2)(OH)_((6—x))Fx·H_(2)O的形式固定在浸出渣中,碱浸出后可回收制备冰晶石,实现了废铝电解质的资源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铝电解质 低温焙烧 无酸耗 提锂 水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Ti_(2)O_(5)对钛酸铝陶瓷低温合成及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张宏泉 程光健 +1 位作者 文进 陈鹏杰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545-4552,共8页
以预合成MgTi_(2)O_(5)和MgO+2TiO_(2)原位合成MgTi_(2)O_(5)两种方式引入钛酸铝陶瓷制备所需添加剂,研究MgTi_(2)O_(5)对钛酸铝陶瓷物相组成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Ti_(2)O_(5)或MgO+2TiO_(2)均可通过形成固溶体促进钛酸铝的低温合... 以预合成MgTi_(2)O_(5)和MgO+2TiO_(2)原位合成MgTi_(2)O_(5)两种方式引入钛酸铝陶瓷制备所需添加剂,研究MgTi_(2)O_(5)对钛酸铝陶瓷物相组成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Ti_(2)O_(5)或MgO+2TiO_(2)均可通过形成固溶体促进钛酸铝的低温合成,但添加少量MgTi_(2)O_(5)即可在较低温度下有效促进钛酸铝晶体的合成。当MgO含量为2%(摩尔分数)时,在1300℃下添加MgTi_(2)O_(5)的钛酸铝合成率比添加MgO+2TiO_(2)的提高了28.4个百分点;在钛酸铝合成率相近的前提下,添加MgTi_(2)O_(5)比添加MgO+2TiO_(2)的烧成温度低。当添加6%MgTi_(2)O_(5)时,在1280~1350℃所烧成陶瓷样品的热膨胀系数介于-0.11×10^(-6)~0.58×10^(-6)℃^(-1)。随着烧成温度升高,由于晶体的各向异性及过度生长,晶体内部存在的微裂纹易使所得钛酸铝陶瓷的抗折强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Ti_(2)O_(5) 钛酸铝 低温合成 烧成温度 低热膨胀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结构材料低温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周俊键 张学习 +2 位作者 钱明芳 李爱滨 耿林 《航空材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86,共15页
随着深空探测、极地科考、低温贮运等低温领域的快速发展,对低温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低温材料逐渐成为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低温钢、铝合金、钛合金、铝基复合材料以及树脂基复合材料等常见结构材料的低温性能,归纳不同晶体... 随着深空探测、极地科考、低温贮运等低温领域的快速发展,对低温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低温材料逐渐成为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低温钢、铝合金、钛合金、铝基复合材料以及树脂基复合材料等常见结构材料的低温性能,归纳不同晶体结构、合金种类、合金元素等因素对结构材料的低温强度、塑性与韧性等力学性能的影响及低温变形和强韧化机理,介绍不同种类低温结构材料在国内外重要领域的应用,提出了低温材料未来的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性能 钛合金 铝合金 铝基复合材料 树脂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温铝电解电容器电解液的制备及其应用
7
作者 耿茹茹 张宇 +4 位作者 陈京帅 柏家奇 孙松 吴明元 毛昌杰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39-2042,共4页
以制备工作下限温度为-55℃的超低温铝电解电容器电解液为研究目的,通过对二元混合溶剂的凝固点的分析以及对溶质和添加剂的选用,将各种物质进行正交实验、优化配制技术。制备出的电解液的冰点低于-55℃,闪火电压(Us)≥496 V。将该电解... 以制备工作下限温度为-55℃的超低温铝电解电容器电解液为研究目的,通过对二元混合溶剂的凝固点的分析以及对溶质和添加剂的选用,将各种物质进行正交实验、优化配制技术。制备出的电解液的冰点低于-55℃,闪火电压(Us)≥496 V。将该电解液应用于规格为400 V,10μF的铝电解电容器,对电容器进行低温特性、高温负荷和高温耐久试验。结果表明,该电解液制备的电容器可在-55~105℃的环境下工作至少5 00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电解电容器 工作电解液 超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95铝合金中温变形条件下的静态再结晶机理及动力学
8
作者 张京京 易幼平 +3 位作者 黄始全 何海林 董非 王当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0-178,共9页
具有高强度、低密度的2195铝合金是航空航天构件减重的首选材料。2195铝合金在中温热变形过程中常会伴随着静态再结晶的发生,静态再结晶晶粒对材料最终的力学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本工作采用热压缩试验、硬度测试、EBSD和XRD测试技... 具有高强度、低密度的2195铝合金是航空航天构件减重的首选材料。2195铝合金在中温热变形过程中常会伴随着静态再结晶的发生,静态再结晶晶粒对材料最终的力学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本工作采用热压缩试验、硬度测试、EBSD和XRD测试技术研究了静态再结晶晶粒判别方法,研究了不同变形温度(160~240℃)和不同保温时间(0~30 s)对静态再结晶行为和位错演变行为的影响,探明了静态再结晶的演变机理。结果表明,晶粒平均取向差角度分布值(GOS值)小于或等于0.4°的晶粒为静态再结晶晶粒;当变形温度为160~240℃、应变速率为0.01 s^(-1)以及变形程度为30%时,随着保温时间t(t<20 s)延长,静态再结晶增加,晶粒尺寸逐渐增大。然而,当变形温度为240℃、保温时间大于20 s时,静态再结晶晶粒没有明显增加,仅有略微长大。在静态保温过程中,160℃的变形样品比200℃的变形样品能够更快、更易形成细小静态再结晶晶粒。基于以上研究规律,建立了2195铝合金中温变形条件下的静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本研究对优化2195铝合金热变形和热处理工艺参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95铝合金 中低温变形 静态再结晶 再结晶体积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阳极氧化膜低温无镍封孔工艺及其封孔性能 被引量:5
9
作者 张策 张德忠 +4 位作者 郭俊灏 王成 郭涌 赵涛 王泽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7,共8页
为克服传统沸水封孔高能耗和镍盐封孔污染环境的不足,研制了一种无镍低温封孔工艺,其工艺为:锂盐20~30 g/L,氟锆酸盐3.0~5.0 g/L,表面活性剂1.0~2.0 g/L,有机添加剂N 2.0~4.0 mL/L,温度35~55℃,pH 5.0~5.4,封闭时间宜控制在2~3 min/μm... 为克服传统沸水封孔高能耗和镍盐封孔污染环境的不足,研制了一种无镍低温封孔工艺,其工艺为:锂盐20~30 g/L,氟锆酸盐3.0~5.0 g/L,表面活性剂1.0~2.0 g/L,有机添加剂N 2.0~4.0 mL/L,温度35~55℃,pH 5.0~5.4,封闭时间宜控制在2~3 min/μm。通过酸浸蚀失重试验和电化学试验法对封孔质量和封孔膜的耐蚀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采用配制的低温无镍封孔剂进行封闭,膜层酸浸蚀失重<30 mg·dm-2,电化学性能明显改善,其封孔效果优于沸水封孔,略差于常温镍盐封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阳极氧化 无镍封孔 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电沉积铝及铝合金镀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江 阚洪敏 王文鑫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78,共10页
近些年来离子液体中电沉积制备铝及铝合金镀层的电沉积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绿色工艺而备受关注,且铝及铝合金镀层在航空航天、电子、汽车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离子液体作为电解质具有导电性高、电化学窗口宽等优点,采用离子液体电沉积... 近些年来离子液体中电沉积制备铝及铝合金镀层的电沉积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绿色工艺而备受关注,且铝及铝合金镀层在航空航天、电子、汽车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离子液体作为电解质具有导电性高、电化学窗口宽等优点,采用离子液体电沉积铝及铝合金镀层能够有效提升镀层的耐蚀性、强度和硬度等一系列性能,这为一些耐蚀性低、力学性能差的材料的加强提供一种可行性的方法。本文系统综述了近些年来不同离子液体体系电沉积铝及铝合金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不同类型离子液体电沉积铝及其合金的现状和优势,并针对其缺点及改进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AlCl_(3)型离子液体存在稳定性较低、合成工艺复杂等缺陷,限制了其工业方面的应用;加入适量添加剂可以弥补液体稳定性不足、制备工艺复杂、制备原料昂贵等缺点,但还存在黏度大、成本高等问题。目前多功能性离子液体正在成为化学和材料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发展,预计离子液体将在未来的工业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镀层电沉积 铝合金 添加剂 低共熔溶剂型离子液体 多功能性离子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和LiF对低温铝电解电流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薛正铎 郭不拘 +3 位作者 牛子儒 张元坤 刘爱民 石忠宁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2,共7页
低温铝电解是铝电解工艺的重要研究方向,熔盐体系的组成对电解温度和电流效率影响较大.为了获得较优的低温熔盐体系组成,在NaF-AlF_(3)-CaF_(2)-Al_(2)O_(3)熔盐体系中添加NaCl和LiF,在840~880℃下电解4 h,分别分析添加剂和Al_(2)O_(3)... 低温铝电解是铝电解工艺的重要研究方向,熔盐体系的组成对电解温度和电流效率影响较大.为了获得较优的低温熔盐体系组成,在NaF-AlF_(3)-CaF_(2)-Al_(2)O_(3)熔盐体系中添加NaCl和LiF,在840~880℃下电解4 h,分别分析添加剂和Al_(2)O_(3)的质量分数对电流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0%(质量分数,下同)NaCl时电流效率为72.5%,与传统NaF-AlF_(3)-CaF_(2)-Al_(2)O_(3)熔盐体系电解4 h的电流效率相比提高了16.4%;添加2.5%NaCl-7.5%LiF,5%NaCl-5%LiF,7.5%NaCl-2.5%LiF时电流效率约为68%;添加10%LiF时电流效率为57.8%;当Al_(2)O_(3)质量分数为2%时,NaF-AlF_(3)-5%CaF_(2)-10%NaCl-5%LiF熔盐体系电解2 h的电流效率为48.1%,与Al_(2)O_(3)质量分数为3%时的电流效率相比提高了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铝电解 电流效率 NACL LI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石/铝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扩热可靠性研究
12
作者 王翔宇 李海珠 范德松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008-10012,10029,共6页
金刚石/铝复合材料具有高导热和低密度等优点,是理想的航天电子器件散热材料。然而,目前对影响金刚石/铝复合材料热导率的影响因素和可靠性研究仍有不足。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法,综合考虑了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和金刚石粒径组合的影响,制... 金刚石/铝复合材料具有高导热和低密度等优点,是理想的航天电子器件散热材料。然而,目前对影响金刚石/铝复合材料热导率的影响因素和可靠性研究仍有不足。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法,综合考虑了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和金刚石粒径组合的影响,制备了热导率为462 W/(m·K)的金刚石/铝复合材料。同时,验证了复合材料在高低温和振动环境中的扩热可靠性。结果表明,当热流密度为70 W/cm^(2)时,与铝合金扩热板相比,金刚石/铝复合材料将带动热源温度下降13℃,在高低温和振动环境中仍具有热物理性质稳定性和结构可靠性,有效提升了电子设备的总体散热能力,为航空航天电子器件的发展提供了一种稳定、可靠的散热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铝复合材料 热导率 电子器件散热 高低温 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熔融盐体系电沉积制备铝锡合金
13
作者 阚洪敏 王文鑫 +1 位作者 孔令明 吴江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783-795,共13页
以AlCl_(3)-NaCl-KCl低温熔融盐体系作为电解质,无水SnCl_(2)作为原料,对电沉积制备Al-Sn合金进行研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合金产物的形貌和成分组成;通过极化曲线法和摩擦磨损实验对合金产物... 以AlCl_(3)-NaCl-KCl低温熔融盐体系作为电解质,无水SnCl_(2)作为原料,对电沉积制备Al-Sn合金进行研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合金产物的形貌和成分组成;通过极化曲线法和摩擦磨损实验对合金产物的耐蚀性和耐磨减摩性进行检测分析;通过维氏硬度计和涂层附着力自动划痕仪对合金产物的硬度与膜基结合力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SnCl_(2)添加量为0.04~0.08 g时可制备出锡含量为10%~18%的中锡铝合金,最佳沉积温度为160~200℃、沉积时间为40~50 min、电流密度为40~50 mA/cm^(2);随镀层中锡含量的提高,其耐蚀性逐渐变差,而耐摩擦磨损性能先提高后降低,并在SnCl_(2)添加量为0.06 g,即镀层中锡的含量为14 wt%时有最佳摩擦磨损性能;沉积温度对合金镀层的硬度及结合力有很大影响,随沉积温度的升高,合金镀层的膜基结合力和硬度均呈现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当沉积温度为200℃时,其结合力和硬度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锡合金 低温熔融盐体系 电沉积法 耐蚀性 耐磨减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电解质中钾的脱除技术
14
作者 陈开斌 包生重 +4 位作者 李劼 王怀江 张芳芳 石序 马军义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9-75,共7页
针对我国西南地区铝电解质中钾含量偏高的问题,提出了铝电解工序钾脱除技术方案。根据某电解铝企业的实际情况,通过取样分析、理论推导,以及浮选分离试验,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并论证了方案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电解质中的KF易挥发... 针对我国西南地区铝电解质中钾含量偏高的问题,提出了铝电解工序钾脱除技术方案。根据某电解铝企业的实际情况,通过取样分析、理论推导,以及浮选分离试验,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并论证了方案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电解质中的KF易挥发并以KAlF 4和K 2 NaAl 3 F 12、K 2 NaAlF 6等固体氟铝酸盐的形态进入铝电解烟气;不同企业的铝电解质中KF含量不同,但电解槽挥发物中KF含量却比较接近;采用收集装置将铝电解烟气中的固体挥发物收集走,使其不再混入载氟氧化铝进入电解槽中,可快速降低铝电解槽中KF的平衡浓度;固体挥发物通过浮选可分离其中的氧化铝和氟铝酸盐,氟铝酸盐可用于制备低温电解质。该方案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电解 高钾电解质 钾脱除 固体挥发物 低温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G铝制板翅式结构的常/低温断裂机理研究
15
作者 段克润 王圣寻 麻宏强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76,共6页
为避免LNG铝制板翅式换热器的强度破坏并提高其使用寿命,基于轴向拉伸试验与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方法,研究了其铝制板翅式结构在常/低温下的拉伸断裂机理.结果表明,相比常温,低温下板翅试样的屈服极限增大了42.6%,抗拉强度增大了48.9%,... 为避免LNG铝制板翅式换热器的强度破坏并提高其使用寿命,基于轴向拉伸试验与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方法,研究了其铝制板翅式结构在常/低温下的拉伸断裂机理.结果表明,相比常温,低温下板翅试样的屈服极限增大了42.6%,抗拉强度增大了48.9%,破坏时的应变增大了27.8%.常/低温下板翅试样的断裂趋势主要为翅片根部中心朝钎焊区发展断裂以及钎焊区朝翅片根部发展断裂;断裂整体以解理断面及韧窝等形貌为主,但低温下翅片的解理断面密集程度更高,韧窝等塑性形貌更少.板翅试样常温下的断裂位置主要位于钎焊区,低温下的断裂位置仅位于钎焊区.因此,为避免铝制板翅式结构在钎焊区处发生断裂,可采取改善铝制板翅式结构的钎焊工艺以及增加钎焊区焊料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制板翅式换热器 拉伸试验 断裂方式 形貌特征 低温 断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铝灰低温碱性熔炼研究 被引量:36
16
作者 郭学益 李菲 +1 位作者 田庆华 计坤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09-814,共6页
研究利用低温碱性熔炼法提取二次铝灰中铝的过程。探讨碱灰质量比、盐灰质量比、熔炼温度、熔炼时间、不同添加剂和不同混料方式等因素对铝浸出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优化条件为:碱灰质量比1.3、盐灰质量比0.7(NaNO3)或0.4(Na2O2)、... 研究利用低温碱性熔炼法提取二次铝灰中铝的过程。探讨碱灰质量比、盐灰质量比、熔炼温度、熔炼时间、不同添加剂和不同混料方式等因素对铝浸出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优化条件为:碱灰质量比1.3、盐灰质量比0.7(NaNO3)或0.4(Na2O2)、熔炼温度500℃、熔炼时间60min。湿混料可以提高铝浸出率,以NaNO3为添加剂干混料铝浸出率最高可达87.52%,以NaNO3为添加剂湿混料铝浸出率最高可达92.71%,以Na2O2为添加剂湿混料铝浸出率最高可达92.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铝灰 低温碱性熔炼 NAOH 资源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电镀铝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7
作者 柳泉 刘奎仁 +1 位作者 韩庆 涂赣峰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40-46,共7页
综述了分别由有机溶剂、低温无机熔盐和离子液体构成的低温电镀铝体系的研究进展.有机溶剂和低温无机熔盐电镀铝各有优点,但前者的稳定性差,对水和氧敏感,电导率低;而后者较高的电镀温度限制了基体材料的选择.性能优异的离子液体备受青... 综述了分别由有机溶剂、低温无机熔盐和离子液体构成的低温电镀铝体系的研究进展.有机溶剂和低温无机熔盐电镀铝各有优点,但前者的稳定性差,对水和氧敏感,电导率低;而后者较高的电镀温度限制了基体材料的选择.性能优异的离子液体备受青睐,研究最多的是以卤族为阴离子的离子液体,但是其在空气和水中易氧化和易吸潮变质而不稳定.稳定性更好的新型离子液体不断涌现,但缺乏系统研究.目前,除了电镀单一铝镀层之外,为了获得铝合金的特殊性能,电镀铝合金镀层越来越受到关注.对铝及铝合金镀层的巨大需求和远景期待将促使镀铝体系的推陈出新和镀铝工艺的不断进步,进而降低镀铝体系的成本,低温电镀铝的工业化应用将成为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电镀铝 有机溶剂 无机熔盐 离子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不同基体表面镀铝相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岩 凌国平 +2 位作者 刘柯钊 陈长安 张桂凯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共5页
研究了热处理对不同钢铁基体表面镀铝相结构的影响。分别以Q235低碳钢,1Cr17铁素体不锈钢和201奥氏体不锈钢为基体,在摩尔比2∶1的酸性AlCl3-EMIC(1-甲基-3-乙基咪唑氯化物)室温熔盐中电沉积均匀致密的铝镀层,然后对试样在670℃下进行... 研究了热处理对不同钢铁基体表面镀铝相结构的影响。分别以Q235低碳钢,1Cr17铁素体不锈钢和201奥氏体不锈钢为基体,在摩尔比2∶1的酸性AlCl3-EMIC(1-甲基-3-乙基咪唑氯化物)室温熔盐中电沉积均匀致密的铝镀层,然后对试样在670℃下进行热处理,并用EDS,SEM和XRD等对热处理后的试样界面进行微观分析。结果表明,试样经热处理后,镀层与基体之间均发生互扩散形成合金层。Q235表面合金层呈舌状形貌向基体生长,而1Cr17和201表面的合金层平直。Q235上内外合金层为FeAl和Fe2Al5,并以Fe2Al5为主;而1Cr17的内外合金层为含Cr的Fe2Al5和FeAl3相;201不锈钢经短时间热处理可保留纯Al层,30min后主要由含Cr,Ni,Mn的Fe2Al5和FeAl3相组成,也形成少量的FeAl2和FeAl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温熔盐 镀铝 热处理 相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延法制备低温烧结的高热导率AlN基片 被引量:13
19
作者 吴音 缪卫国 周和平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606-610,共5页
本文研究了流延法制备低温烧结的高热导率AlN基片过程中影响流延浆料粘度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溶剂比例的增加会导致浆料粘度下降,增塑剂的减少则使粘度上升.本文还研究了添加剂对AlN陶瓷烧结及热导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B2... 本文研究了流延法制备低温烧结的高热导率AlN基片过程中影响流延浆料粘度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溶剂比例的增加会导致浆料粘度下降,增塑剂的减少则使粘度上升.本文还研究了添加剂对AlN陶瓷烧结及热导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B2O3能以过渡液相的形式促进烧结,而Dy2O3在低温下具有较好的去除AlN晶格氧的能力.通过添加Dy2O3、B2O3等组成的混合助烧结剂;在1650℃下烧结4h,获得了热导率高达130W/m·K的AlN基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烧结 流延法 热导率 氮化铝陶瓷 电子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合成技术制备α-Al_2O_3纳米粉 被引量:13
20
作者 翟秀静 符岩 +1 位作者 暴永生 刘忠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851-853,共3页
研究了燃烧合成技术制备纳米粉Al2 O3 ·铝的硝酸盐和有机物为前驱体 ,一次反应即合成α Al2 O3 产物·实验考查了合成条件 ,最佳反应温度为 65 0~ 75 0℃·采用XRD和红外光谱分析了纳米粉的结构 ,电子透射电镜研究了Al2 ... 研究了燃烧合成技术制备纳米粉Al2 O3 ·铝的硝酸盐和有机物为前驱体 ,一次反应即合成α Al2 O3 产物·实验考查了合成条件 ,最佳反应温度为 65 0~ 75 0℃·采用XRD和红外光谱分析了纳米粉的结构 ,电子透射电镜研究了Al2 O3 粉的粒度与形貌 ,研究结果表明 ,Al2 O3 粉体为α型 ,粒度在 60~ 80nm之间 ,球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AL2O3 纳米粉 燃烧合成 低温自蔓延 纳米氧化铝 纳米制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