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物理场耦合分析的电解加工阴极设计与优化
1
作者 袁奎 付恒勋 +4 位作者 李荣 秦东 谌立贵 钱龙宇 吴怀超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79-85,共7页
电解加工(ECM)技术可有效解决难磨材料(如高速钢)传统磨削加工的弊端,但电解加工的极间间隙受电场、流场和温度场等多个物理场的影响,加之物理场之间的耦合机制较为复杂,现有阴极优化设计方法大多基于简化模型开展。为了有效解决高速钢... 电解加工(ECM)技术可有效解决难磨材料(如高速钢)传统磨削加工的弊端,但电解加工的极间间隙受电场、流场和温度场等多个物理场的影响,加之物理场之间的耦合机制较为复杂,现有阴极优化设计方法大多基于简化模型开展。为了有效解决高速钢电解加工阴极设计问题,以轧辊用M42(W2Mo9Cr4VCo8)高速钢为研究对象,基于多物理场耦合模型提出了一种电解加工成型阴极迭代优化设计方法,并进行高速钢电解加工工艺实验,以提高电解加工阴极的设计精度和效率。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阴极设计方法,优化后阴极的加工稳定性较好,加工后工件表面的平均圆度误差为13.67μm,验证了该优化方法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加工(ecm) 难磨材料 多物理场耦合 阴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雾环境中不同表面处理印制电路板(PCB)的腐蚀行为
2
作者 李玉珠 曾晓彤 +3 位作者 刘洪亮 赵方超 方博 刘杰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109,共14页
目的探究覆铜板(PCB-Cu)、浸银印制电路板(PCB-ImAg)和浸锡印制电路板(PCB-ImSn)在盐雾环境下的腐蚀失效行为和机理。方法开展PCB-Cu、PCB-ImAg、PCB-ImSn的中性盐雾试验,从电化学阻抗谱、极化曲线、表面腐蚀形貌及腐蚀产物成分等方面研... 目的探究覆铜板(PCB-Cu)、浸银印制电路板(PCB-ImAg)和浸锡印制电路板(PCB-ImSn)在盐雾环境下的腐蚀失效行为和机理。方法开展PCB-Cu、PCB-ImAg、PCB-ImSn的中性盐雾试验,从电化学阻抗谱、极化曲线、表面腐蚀形貌及腐蚀产物成分等方面研究PCB在盐雾环境下的腐蚀失效机理。结果盐雾试验进行至168 h时,PCB-Cu阻抗值由试验前5.20×10^(3)Ω·cm^(2)增大至2.07×10^(4)Ω·cm^(2),自腐蚀电流密度由1.454μA/cm^(2)降至0.036μA/cm^(2),腐蚀产物(Cu_(2)O、Cu_(2)Cl(OH)_(3))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腐蚀性粒子的传输;PCB-ImAg阻抗值由试验前5.13×10^(3)Ω·cm^(2)增大至1.13×10^(4)Ω·cm^(2),自腐蚀电流密度由0.759μA/cm^(2)增大至2.179μA/cm^(2),浸Ag层发生破损,暴露出Cu基体,导致Cu基体腐蚀速率增大;PCB-ImSn阻抗值由试验前1.72×10^(5)Ω·cm^(2)降至1.35×10^(5)Ω·cm^(2),自腐蚀电流密度由0.016μA/cm^(2)增大至0.069μA/cm^(2),此过程中腐蚀产物逐渐积累,延缓了腐蚀进程。施加电压后,PCB阳极腐蚀严重,PCB-ImSn和PCB-Cu阴极边缘出现腐蚀产物向阳极生长的现象。结论随着盐雾试验时间的延长,PCB-Cu表面腐蚀产物不断积累,PCB-ImSn表面形成致密的腐蚀产物层,PCB-ImAg表面形成大阴极小阳极的电偶体系,Cu基体腐蚀加剧。此外,3种PCB样品阳极区域均出现Cu元素的富集现象。PCB-ImSn的电化学迁移敏感性较高,PCB-ImAg的电化学迁移敏感性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制电路板 盐雾试验 极化曲线 失效行为 电化学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体积分数SiCp/Al复合材料电解-机械组合低磨损加工方法研究
3
作者 何斌 周星雨 +4 位作者 陆洪昱 张俊飞 丁凯 李奇林 雷卫宁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3-759,共7页
为了解决高体积分数铝基碳化硅(SiCp/Al)复合材料在常规机械加工方法下存在的刀具磨损严重、表面质量差、加工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电解-机械组合的加工方法,开展了高体积分数(60%)SiCp/Al复合材料的组合加工试验。结果表明,在电解加工Si... 为了解决高体积分数铝基碳化硅(SiCp/Al)复合材料在常规机械加工方法下存在的刀具磨损严重、表面质量差、加工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电解-机械组合的加工方法,开展了高体积分数(60%)SiCp/Al复合材料的组合加工试验。结果表明,在电解加工SiCp/Al复合材料中,随着表面铝基体的去除,碳化硅颗粒裸露分布在工件表面;电解加工后的工件表面与基体之间存在一定深度的过渡区,过渡区内的铝基体被局部去除,碳化硅颗粒受到的约束力减小;采用金刚石磨棒对电解加工后的过渡区进行机械加工时不发生铝基体黏附现象,金刚石磨棒几乎无磨损,工件加工表面损伤明显减少。电解-机械组合加工可改善高体积分数SiCp/Al复合材料的可加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 电解加工 工具磨损 金刚石磨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放电复合加工技术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永华 刘为东 +2 位作者 刘江文 卢家俊 邹治湘 《电加工与模具》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共18页
电解放电复合加工是实现电加工技术创新和突破的重要途径,可通过耦合放电与电解能场,利用其时/空协同效应实现在可加工性、加工精度及表面质量等方面的提升,故在介绍电解放电复合加工技术概念和原理分类的基础上,着重概述该领域近十年... 电解放电复合加工是实现电加工技术创新和突破的重要途径,可通过耦合放电与电解能场,利用其时/空协同效应实现在可加工性、加工精度及表面质量等方面的提升,故在介绍电解放电复合加工技术概念和原理分类的基础上,着重概述该领域近十年来的关键性研究进展和新技术创新,对除电火花-电解组合加工和电弧复合加工之外的各类电解放电复合加工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该技术的规模化工程应用仍需在性能突破、精确建模、加工过程智能控制、复合加工装备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辅助电火花加工 电火花辅助电解加工 等离子体辅助电解加工 火花辅助化学雕刻 射流电化学放电加工 电解等离子体化学刻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小孔电解加工阴极侧壁绝缘层制备及试验 被引量:1
5
作者 钟紫鹏 苏国康 +2 位作者 李俊飞 王瑞祥 张永俊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2-109,共8页
航空发动机零部件中存在大量深小孔,不仅孔径小、深径比大,而且要求孔表面没有再铸层,这些特点给孔的加工带来了很多困难。电解加工是一种有效的加工方法,针对大深径比小孔电解加工所用的阴极侧壁绝缘层制备困难,且使用过程中容易损坏... 航空发动机零部件中存在大量深小孔,不仅孔径小、深径比大,而且要求孔表面没有再铸层,这些特点给孔的加工带来了很多困难。电解加工是一种有效的加工方法,针对大深径比小孔电解加工所用的阴极侧壁绝缘层制备困难,且使用过程中容易损坏的问题,尝试了多种材料、多种方式的绝缘层制备方法,并对其在加工过程中的性能稳定性进行了试验研究,最终提出了一种基于弹性石英毛细管的新型多层复合绝缘层制备方法,并借助该方法制作管阴极,在不锈钢材料上成功加工出直径1.1 mm、深径比达181的深小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深径比小孔 电解加工 侧壁绝缘 弹性石英毛细管 不锈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件振动辅助管电极电解加工方孔仿真与试验研究
6
作者 李国军 陈晓磊 +2 位作者 叶志森 张永俊 郭钟宁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83-92,共10页
为解决管电极电解加工方孔过程中因流场分布不均造成加工质量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工件振动辅助管电极电解加工方孔的方法。流场仿真结果表明,工件振动辅助电解加工能够在加工间隙内不同位置产生明显的脉动流场,改善加工间隙内的电解液流... 为解决管电极电解加工方孔过程中因流场分布不均造成加工质量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工件振动辅助管电极电解加工方孔的方法。流场仿真结果表明,工件振动辅助电解加工能够在加工间隙内不同位置产生明显的脉动流场,改善加工间隙内的电解液流动状态,有效消除传统电解加工方孔中加工间隙内存在的“死水”区,从而有利于电解产物的排出,提升电解加工的稳定性。同时开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工件振动辅助管电极电解加工可以提升方孔加工的轮廓精度和表面质量,并且采用脉冲电流可以进一步提升方孔的加工质量。最终采用振幅0.04 mm、振频20Hz、脉冲占空比80%、脉冲频率5000 Hz、进给速度1.5 mm/min,加工出平均宽度1.218 mm、宽度标准偏差0.026 mm、侧壁表面粗糙度0.703μm的方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孔 振动辅助 管电极 电解加工(ecm)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织构电解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7
作者 张庆良 刘金玲 +1 位作者 孙志光 曲宁松 《电加工与模具》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4,53,共15页
表面织构在能源、光学、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和摩擦学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其加工工艺是制造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由于所加工表面织构具有无毛刺、翻边等优点,电解加工成为表面织构的重要制造技术方法和技术研究热点,故详细介绍了五种... 表面织构在能源、光学、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和摩擦学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其加工工艺是制造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由于所加工表面织构具有无毛刺、翻边等优点,电解加工成为表面织构的重要制造技术方法和技术研究热点,故详细介绍了五种典型表面织构电解加工技术在方法创新、材料去除机制、加工过程建模及加工工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给出了电解加工表面织构的典型结构和材料,指出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自动化程度是未来表面织构电解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织构 电解加工 微细电解加工 材料去除机制 加工过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型腔电解加工成形规律分析及试验研究
8
作者 杨柳柳 王忠恒 +1 位作者 刘超 赵建社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46-53,共8页
电解加工适用于包含复杂型腔的难加工材料整体构件的高效加工,但复杂型腔电解加工时加工余量的分布需进一步深入研究。针对阴极曲面上各点法向与进给方向夹角不同时工件成形过程存在差异的问题,对阴极建立特定夹角处加工间隙的微分方程... 电解加工适用于包含复杂型腔的难加工材料整体构件的高效加工,但复杂型腔电解加工时加工余量的分布需进一步深入研究。针对阴极曲面上各点法向与进给方向夹角不同时工件成形过程存在差异的问题,对阴极建立特定夹角处加工间隙的微分方程,模拟不同法向与进给方向夹角,并采用规则形状阴极开展直流电解加工和脉冲振动耦合电解加工工艺对比试验,以优选合适的微分方程模拟复杂型腔在上述加工模式下的成形过程。研究成果已应用于闭式整体叶盘叶间流道的电解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型腔 电解加工 成形规律 加工间隙 数值分析 整体叶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效电路模型法预测动态工况下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剩余使用寿命 被引量:1
9
作者 苏雨临 连冠 张大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75-1584,共10页
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μDMFC)具有能量密度高、可便携使用、快速补能以及环境友好等优点.然而,由于膜电极在电化学反应中会退化,μDMFC的有效使用寿命有限,所以需要对其健康状态与剩余使用寿命进行评估,为燃料电池改性和控制策略提供... 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μDMFC)具有能量密度高、可便携使用、快速补能以及环境友好等优点.然而,由于膜电极在电化学反应中会退化,μDMFC的有效使用寿命有限,所以需要对其健康状态与剩余使用寿命进行评估,为燃料电池改性和控制策略提供决策支持.在结合数据驱动和机理模型预测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动态运行工况,提出一种基于等效电路模型(ECM)的μDMFC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方法.在燃料电池的性能退化指标中,电池输出电压可以被实时监测从而获得电池的退化趋势,但这一指标无法单独提供精确的预测结果.通过测量电化学阻抗谱并结合ECM可以得到电池内部阻抗等深层信息,但这些深层信息不易被实时监测,通常只能低频离线测量.此外,燃料电池在实际应用中多处于变工况状态,其退化趋势和使用寿命受工作环境影响,传统基于电压退化趋势回归的预测方法无法应对工况的动态变化.因此,可通过定期离线获取内部退化参量建立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数据驱动的方法相比,基于内部退化参量的预测方法能更好地适应变工况环境,在燃料电池剩余使用寿命预测中具有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等效电路模型 电化学阻抗谱 动态工况 剩余使用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基高温合金GH4169电解加工ηω—i曲线测定 被引量:12
10
作者 葛媛媛 徐家文 +1 位作者 赵建社 王福元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41,共4页
对GH4169电解加工ηω—i内在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了准确的ηω及ηω—i的特性曲线。
关键词 电解加工 GH4169 实际体积电化当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片电化学加工过程多场耦合仿真 被引量:15
11
作者 陈远龙 方明 +1 位作者 裴迪 常伟杰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3087-3092,共6页
针对叶片电化学加工过程难以预测、实验参数修正周期长的问题,建立与温度相关的叶片多场耦合仿真模型,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平台对叶片电化学加工过程进行多场耦合仿真,仿真分析了不同加工电压和不同进液流量对法向平衡间隙的影响。... 针对叶片电化学加工过程难以预测、实验参数修正周期长的问题,建立与温度相关的叶片多场耦合仿真模型,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平台对叶片电化学加工过程进行多场耦合仿真,仿真分析了不同加工电压和不同进液流量对法向平衡间隙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工电压越大,间隙也相应增大,且间隙分布越不均匀;进液流量越大,间隙分布越均匀。采用其中一组仿真参数进行工艺实验,仿真与实验的对比结果表明,叶片轮廓曲率变化缓慢处的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比较贴合,而轮廓曲率变化较快处的仿真值与实验值差别相对较大,但两者的变化趋势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 电化学加工 多物理场 耦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化学加工方法的铝基超疏水表面制备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徐文骥 窦庆乐 +2 位作者 孙晶 宋金龙 庞桂兵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2354-2359,共6页
鉴于金属铝表面存在微米级的晶界和纳米级的位错,在外加电场和电解液的作用下,晶界位错处因具有更高的位能会使得阳极优先溶解,进而形成微纳米结构相结合的粗糙表面,提出一种新的铝基超疏水表面的电化学制备方法,实验研究了其加工质量... 鉴于金属铝表面存在微米级的晶界和纳米级的位错,在外加电场和电解液的作用下,晶界位错处因具有更高的位能会使得阳极优先溶解,进而形成微纳米结构相结合的粗糙表面,提出一种新的铝基超疏水表面的电化学制备方法,实验研究了其加工质量、加工效率和加工条件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电化学加工方法能够在铝基底上制备出多阶层微/纳米结构,可用作超疏水表面基底。电化学加工比化学刻蚀法有更好的可控性,同时比光刻等方法更经济。所加工表面经过低表面能材料修饰后呈现超疏水的特性,与水滴的接触角达到167°,滚动角小于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加工 超疏水表面 微/纳米结构 晶界 位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混凝土钢筋阻锈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13
作者 王嵬 张大全 +1 位作者 张万友 周国定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69-373,共5页
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是钢筋混凝土建筑过早损坏的主要原因。氯离子的进入是加速此种腐蚀的关键因素。文章着重介绍阻止钢筋混凝土腐蚀的阻锈剂的发展及迁移型阻锈剂的行为特点。阻锈剂技术的发展趋势和今后的研究工作需要进一步的探究。
关键词 阻锈剂 钢筋 电化学测量 迁移型阻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形阴极数控电解加工的流场仿真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傅秀清 康敏 +1 位作者 杨勇 刘泽祥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38-1042,共5页
针对球形阴极数控电解加工的流场设计,以电解液的流道为物理模型建立了相应的数值模型,应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流场的数值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流场的速度和压力分布。根据求解结果,分析了阴极内部结构和出液口形状对流场的影响;通过改进... 针对球形阴极数控电解加工的流场设计,以电解液的流道为物理模型建立了相应的数值模型,应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流场的数值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流场的速度和压力分布。根据求解结果,分析了阴极内部结构和出液口形状对流场的影响;通过改进阴极的内部结构和出液口形状,得到了较为理想的流场仿真结果;结合工艺试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阴极 电解加工 流场仿真 工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电解加工间隙测控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陆永华 赵东标 +1 位作者 朱荻 云乃彰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3-16,共4页
介绍电解加工间隙测控的意义及重要性 ;总结电解加工技术中加工间隙的测控方法 ;分析国内外加工间隙测控的现状及关键问题 ,提出一种可实现在线测控加工间隙的新思路———建立六维力、电流信号与加工间隙之间的关系方程式。
关键词 加工间隙(极间隙) 在线测控 电解加工 脉冲电解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叶盘电解加工移动密封阴极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嘉 朱栋 +1 位作者 万龙凯 朱荻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847-1851,共5页
在整体叶盘的电解加工中,叶间区域易发生加工意外。通过有限元流场分析发现该区域存在过流面积突变。为了改善该区域流场,设计了一种消除过流面积突变的移动密封阴极结构。改进流场的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移动密封阴极结构显著提升了电... 在整体叶盘的电解加工中,叶间区域易发生加工意外。通过有限元流场分析发现该区域存在过流面积突变。为了改善该区域流场,设计了一种消除过流面积突变的移动密封阴极结构。改进流场的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移动密封阴极结构显著提升了电解液流场的稳定性。移动密封阴极的电解加工试验结果表明,新型阴极显著提升了加工稳定性,试验件具有较好的加工重复性与表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加工 整体叶盘 阴极设计 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叶栅通道可加工性分析的整体叶盘径向电解加工阴极设计及实验 被引量:8
17
作者 孙伦业 徐正扬 朱荻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37-1141,共5页
为提高叶栅通道加工质量,针对径向进给的电解加工方式,分析了通道可加工性问题,通过通道模型离散化处理,得到了加工边界曲面;讨论了进给角度与加工余量均匀性的影响,确定了合理的进给方向。在此基础上对阴极侧面轮廓和端面型面进行了设... 为提高叶栅通道加工质量,针对径向进给的电解加工方式,分析了通道可加工性问题,通过通道模型离散化处理,得到了加工边界曲面;讨论了进给角度与加工余量均匀性的影响,确定了合理的进给方向。在此基础上对阴极侧面轮廓和端面型面进行了设计,并制备了加工所需的工具阴极,利用自行研制的整体叶盘电解加工平台开展了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加工出的通道试件轮毂成形精度高,叶根部位加工质量好,叶盆、叶背余量分布均匀一致,能够满足后续叶片精加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叶盘 叶栅通道 可加工性 电解加工 径向进给 阴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进给对微尺度群缝电解加工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建社 李龙 +1 位作者 王峰 肖雄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4-48,78,共6页
为精确控制振动进给运动,研制了多参数可调的电解加工振动进给装置系统。通过对工具阴极振动进给方式对电解加工间隙内电解产物排出、电解液流场稳定性影响的分析,以剃须刀网罩上的微尺度阵列群缝的电解加工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系列工艺试... 为精确控制振动进给运动,研制了多参数可调的电解加工振动进给装置系统。通过对工具阴极振动进给方式对电解加工间隙内电解产物排出、电解液流场稳定性影响的分析,以剃须刀网罩上的微尺度阵列群缝的电解加工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系列工艺试验,研究了振动进给的运动参数对微尺度群缝的平均缝宽、侧壁锥度的影响,据此优选了工艺参数,并成功批量加工出了缝宽为0.26mm、侧壁锥度小于5%的微尺度阵列群缝。试验结果证明,振动进给能够有效提高微尺度群缝的电解加工精度和加工过程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加工 振动进给 群缝 微尺度 加工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迁移加速氯盐传输作用下混凝土中钢筋锈蚀 被引量:18
19
作者 施锦杰 孙伟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42-1047,共6页
采用电迁移氯离子法加速了混凝土中钢筋的锈蚀过程.应用腐蚀电位、线性极化法、电化学阻抗谱法和循环极化法对比了C50与C80混凝土试件中钢筋的锈蚀行为.比较了混凝土保护层的开裂情况和钢筋的腐蚀形貌.分析结果表明:掺硅灰的C80试件具... 采用电迁移氯离子法加速了混凝土中钢筋的锈蚀过程.应用腐蚀电位、线性极化法、电化学阻抗谱法和循环极化法对比了C50与C80混凝土试件中钢筋的锈蚀行为.比较了混凝土保护层的开裂情况和钢筋的腐蚀形貌.分析结果表明:掺硅灰的C80试件具有优化的孔结构和较大的电阻率,显著延缓了氯离子到达钢筋表面的时间,因而表现出较好的耐蚀性;而C50试件在电迁移15 d后就出现明显的纵向顺筋裂缝,说明钢筋已经严重锈蚀.电迁移氯离子加速钢筋锈蚀法比阳极通电加速法更符合实际工程,与多种电化学方法的结合能在短时间内表征钢筋的腐蚀热力学与动力学(腐蚀速率)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迁移氯离子 钢筋锈蚀 混凝土 电化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深窄槽可控振动辅助电解加工试验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峰 赵建社 +2 位作者 刘鼎明 范延涛 田宗军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2395-2402,共8页
为提高TB6钛合金深窄槽电解加工精度,基于电场仿真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加工方式深窄槽侧壁电流密度和电化学溶解速度分布规律,并采用工艺试验方法对持续进给、振动进给、脉冲与振动耦合3种加工方式进行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振动频率... 为提高TB6钛合金深窄槽电解加工精度,基于电场仿真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加工方式深窄槽侧壁电流密度和电化学溶解速度分布规律,并采用工艺试验方法对持续进给、振动进给、脉冲与振动耦合3种加工方式进行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振动频率和持续进给速度固定时,提高振幅能够显著降低槽宽标准差,提高深窄槽加工一致性;持续进给速度相同时,脉冲与振动耦合的平均槽宽和槽宽标准差均较小,加工精度更高。采用脉冲与振动耦合加工方式,深窄槽入口处平均槽宽为2.62mm,沿深度方向平均槽宽为2.73mm,入口处槽宽标准差为0.05mm,沿深度方向槽宽标准差为0.03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6钛合金 深窄槽电解加工 可控振动 脉冲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