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3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mulated solution condition experiment and process design for copper deep removal from nickel anodes based on ion-exchange
1
作者 TANG Xiao-wei ZHAO Zhong-we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4期1353-1367,共15页
Removing copper from nickel electrolysis anode solution has been a major keypoint in the nickel metallurgy industry.In this study,we proposed a novel process flow to promote removing copper from nickel electrolysis an... Removing copper from nickel electrolysis anode solution has been a major keypoint in the nickel metallurgy industry.In this study,we proposed a novel process flow to promote removing copper from nickel electrolysis anode solution.A simulated nickel anode solution was designed,and static and dynamic adsorption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best of solution pH,adsorption time and temperature,resin dosage and particle size,and stirring speed.The optimal conditions were explored for copper removal from nickel electrolysis anode solution.Based on the optimal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and the relevant experimental data,a novel process for copper removal from nickel electrolysis anodes was designed and verified.This novel process of copper removal from nickel electrolysis anodes was confirmed with nickel anolyte solution with nickel 50−60 g/L and copper 0.5 g/L.After finishing the novel process of copper removal,the nickel in the purified nickel anolyte became undetectable and copper concentration was 3 mg/L,the novel process of resin adsorption to remove copper from nickel anode solution through static and dynamic adsorptions has an efficacious copper removal.It is a beneficial supplement to traditional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per removal nickel extract ion exchange resin adsorption DESORP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bination of chlorine and magnetic ion exchange resin for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of algae 被引量:2
2
作者 韩志刚 陈卫 +1 位作者 李磊 曹喆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5期979-984,共6页
The effectiveness of a magnetic ion exchange resin (MIEX) for the treatment of Hongze Lake water in China was evaluated, The kinetics of natural organic matter (NOM) removal at various MIEX doses and contact time,... The effectiveness of a magnetic ion exchange resin (MIEX) for the treatment of Hongze Lake water in China was evaluated, The kinetics of natural organic matter (NOM) removal at various MIEX doses and contact time, multiple-loading experiments, impacts of MIEX prior to coagulation on coagulant demands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combination of MIEX, pre-chlorination and coagulation were investigated. Kinetic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more than 80% UV254 and 67%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 from raw water can be removed by the use of MIEX alone. 94% sulfate, 69% nitrate and 98% bromide removals are obtained after the first use of MIEX in multiple-loading experiments. It is suggested that MIEX can be loaded up to 1 250 bed volume (BV, volume ratio of tested water to resin) or more without saturation when regarding organics removal as a target. MIEX can remove organics to a greater extend than coagulation and lower the coagulant demand when combining with coagulation. Chlorinat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MIEX can remove 57% chlorine demand and 77% trihalomethane formation potential (THMFP) for raw water. Pre-chlorination followed by MIEX and coagulation can give additional organic and THMFP removal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MIEX provides a new method to solve thc problem algae repro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magnetic ion exchange resin natural organic matter pre-chlorination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ALGA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浸出液单金属分离回收技术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一敏 胡鹏程 +3 位作者 薛楠楠 何野 谭利平 王宇霆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4-109,共16页
钒作为国家关键矿产,关乎战略资源保障与安全,我国关键钒资源矿产湿法工艺所得钒浸出液为高浓差多组元的复杂溶液体系,钒浸出液单金属深度分离创新技术已成为推动钒基材料高端化与高纯化应用的重要着力点和前沿方向。系统总结了钒溶液... 钒作为国家关键矿产,关乎战略资源保障与安全,我国关键钒资源矿产湿法工艺所得钒浸出液为高浓差多组元的复杂溶液体系,钒浸出液单金属深度分离创新技术已成为推动钒基材料高端化与高纯化应用的重要着力点和前沿方向。系统总结了钒溶液单金属分离回收技术进展,包括钒溶液选择性萃取深度分离技术、专属功能化钒基离子交换树脂适配技术和多场耦合钒杂定向分离驱动技术以及膜分离钒浸出液余酸循环利用技术,通过开展复杂钒溶液单金属源头深度分离和富集工艺精细控制的技术攻关,全面支撑高端钒产品制备,未来将持续进行技术迭代,筛选具有特殊功能化的钒专属萃取与吸附基团,建立钒离子选择性分离矩阵关联数据平台,助力钒产业链融通创新和绿色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溶液 溶剂萃取 离子交换树脂 电容去离子 膜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树脂对水中Ca^(2+)的吸附性能研究
4
作者 吴艳阳 刘亚 +2 位作者 师保炜 马智慧 孙瑛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58-1664,1670,共8页
分别采用SR1LNa、400UPSNa、SX001×10FGFM、SX001×10FG和SX001×8FGFM五种钠型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吸附实验,筛选出较优树脂SX001×8FGFM,研究了Ca^(2+)在SX001×8FGFM的吸附动力学,采用准一级、准二级和颗粒内扩... 分别采用SR1LNa、400UPSNa、SX001×10FGFM、SX001×10FG和SX001×8FGFM五种钠型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吸附实验,筛选出较优树脂SX001×8FGFM,研究了Ca^(2+)在SX001×8FGFM的吸附动力学,采用准一级、准二级和颗粒内扩散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其中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颗粒内扩散模型的关联结果较优,说明吸附过程遵循化学吸附和颗粒内扩散共同控制的混合机制。研究了Ca^(2+)在SX001×8FGFM交换树脂上的吸附热力学,选用Langmuir与Freundlich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其中Langmuir模型的关联结果较优。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吸附过程的吉布斯自由能(ΔG)、焓变(ΔH)和熵变(ΔS)。结果表明SX001×8FGFM离子交换树脂对溶液中Ca^(2+)的吸附行为是自发、吸热、熵驱动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动力学 热力学 水处理 离子交换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403螯合树脂吸附碱液中锗的行为和机理
5
作者 吴远桂 李旻廷 +6 位作者 叶富 魏昶 李兴彬 邓志敢 罗兴国 彭晓华 杨博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193-3205,共13页
本文用螯合树脂D403吸附碱液中的锗,考察不同吸附条件下的静态吸附效果,绘制了吸附等温线,并对吸附过程进行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以探明吸附机理。结果表明:D403树脂对碱液中的Ge(Ⅳ)离子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最大吸附量为42.67 mg/g),锗吸... 本文用螯合树脂D403吸附碱液中的锗,考察不同吸附条件下的静态吸附效果,绘制了吸附等温线,并对吸附过程进行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以探明吸附机理。结果表明:D403树脂对碱液中的Ge(Ⅳ)离子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最大吸附量为42.67 mg/g),锗吸附率在95%以上;锗与共存离子在吸附过程中分离系数大小依次为β_(Ge/Al)(4.67)<β_(Ge/Zn)(87.29)<β_(Ge/As)(110.37)<β_(Ge/Si)(124.87)。锗的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模型,为异质表面上的多分子层吸附,且吸附过程为不可逆的吸热反应。碱液中锗离子与钠型D403树脂中羟基上的氧原子结合遵循化学吸附机制,锗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403螯合树脂 离子交换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电解液中杂质铅锌的存在状态与深度净化研究
6
作者 陈胜利 金岩 +4 位作者 王庆天 张峰瑞 李亦婧 卢晓锋 郭勇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0-57,共8页
采用Visual MINTEQ软件模拟计算了杂质铅、锌在硫酸镍、氯化镍混酸体系中在的存在状态。混酸溶液体系中铅锌的主要存在状态为铅、锌和氯的配合离子PbCl_(3)^(-)、PbCl_(4)^(2-)、PbCl^(+)、ZnCl_(3)^(-)、ZnCl_(4)^(2-)、ZnCl^(+),锌和... 采用Visual MINTEQ软件模拟计算了杂质铅、锌在硫酸镍、氯化镍混酸体系中在的存在状态。混酸溶液体系中铅锌的主要存在状态为铅、锌和氯的配合离子PbCl_(3)^(-)、PbCl_(4)^(2-)、PbCl^(+)、ZnCl_(3)^(-)、ZnCl_(4)^(2-)、ZnCl^(+),锌和硫酸根的配合离子Zn(SO4)22-,以及二价阳离子Pb^(2+)和Zn^(2+)。其中PbCl_(3)^(-)和PbCl_(4)^(2-)为铅的最主要形态,占溶液中总铅摩尔量的68.15%,ZnCl_(3)^(-)、ZnCl_(4)^(2-)阴离子在锌的形态中所占的比例达到锌总量的80.36%。针对杂质铅、锌的PbCl_(n)^((n-2)-)、ZnCl_(n)^((n-2)-)(n>2)氯阴离子形态,研究制备了选择性吸附材料。对1-乙烯基咪唑进行氨基化修饰得到氨基离子液体溴盐,再将其与二乙烯基苯交联得到双功能的离子液体复合树脂。该树脂对铅、锌的氯阴离子表现出了优异的吸附性能,对镍电解液实际样品中的铅、锌杂质移除率分别达到97.7%和81.26%,能够将电解液实际样品中的铅、锌浓度降低至0.1 mg/L以下,满足深度净化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电解液 离子形态分析 杂质净化 离子液体 阴离子交换树脂 Visual MINTE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菊糖苷的絮凝及纯化工艺研究
7
作者 王丽 宋娅妮 +3 位作者 王志强 安东 马国良 朱铭强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80-85,共6页
试验旨在探究甜菊糖苷的最佳絮凝及纯化工艺。采用絮凝剂和离子交换树脂法提取甜菊糖苷,通过单因素试验和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回归分析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显示,各因素对甜菊糖苷提取率的影响次序为絮凝剂用量>时间>温度>pH值。... 试验旨在探究甜菊糖苷的最佳絮凝及纯化工艺。采用絮凝剂和离子交换树脂法提取甜菊糖苷,通过单因素试验和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回归分析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显示,各因素对甜菊糖苷提取率的影响次序为絮凝剂用量>时间>温度>pH值。当絮凝剂用量0.61%、温度35℃、时间40 min,pH值9.30时,絮凝液中甜菊糖苷含量为50.8%。当离子交换树脂柱的排序为115-762-015-015-015-338-LX22时,甜菊糖苷含量可达86.4%。研究表明,采用絮凝剂和离子交换树脂法可得到高纯度甜菊糖苷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菊糖苷 絮凝剂 脱盐 脱色 离子交换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式密实移动床K^(+)离子交换特性的研究
8
作者 田明 张志华 +2 位作者 韩丁波 雷旭阳 李玉丹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59-2064,共6页
以密实移动床中树脂对K^(+)的吸附过程进行研究,考察了移动床中不同轴向高度KCl溶液浓度的变化,树脂移动速度URE、溶液输送速度UKCl和原料液初始浓度C0对移动床吸附K^(+)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交换柱高度升高,K^(+)浓度逐渐降低,同一高度截... 以密实移动床中树脂对K^(+)的吸附过程进行研究,考察了移动床中不同轴向高度KCl溶液浓度的变化,树脂移动速度URE、溶液输送速度UKCl和原料液初始浓度C0对移动床吸附K^(+)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交换柱高度升高,K^(+)浓度逐渐降低,同一高度截面K^(+)浓度基本维持不变,设备运行稳定;单位树脂累积吸附量和树脂饱和度随URE增加而减少,随UKCl、C0增加而增加,UKCl为1.41 mm/s时,树脂饱和度为80.5%;溶液累积吸附率随URE、C0增加而增加,随UKCl增加而减小,C0为1.90 mol/L时,溶液累积吸附率可达84.5%;拟合得到C0、UKCl、URE和轴向溶液浓度C的关系式,其线性相关系数为0.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实移动床 树脂 离子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氟氯次氧化锌粉多元浸出液中Cl^(-)竞争吸附及迁移行为
9
作者 宋健清 李存兄 +6 位作者 陈帮耀 戴兴征 周中华 邱伟佳 张少博 刘自虎 代林晴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37-1351,共15页
随着传统锌资源的日益枯竭,复杂二次锌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趋势。针对二次锌资源中氟、氯含量普遍较高且脱出成本高,易新增二次危废的行业难题,研发了“可控浸出-靶向脱氯-氯资源化-原位除氟”的氟氯梯级靶向脱出及氯资源化利用的短流程... 随着传统锌资源的日益枯竭,复杂二次锌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趋势。针对二次锌资源中氟、氯含量普遍较高且脱出成本高,易新增二次危废的行业难题,研发了“可控浸出-靶向脱氯-氯资源化-原位除氟”的氟氯梯级靶向脱出及氯资源化利用的短流程处理工艺,同时实现氟氯高效洗脱富集、氯靶向分离、氯资源化利用、氟原位沉淀等多重目标。本文着重研究了新工艺流程中产出的高氟氯次氧化锌粉多元浸出液离子交换法靶向脱氯时Cl^(-)的迁移行为及锌、氟、砷、锑共存离子的竞争性吸附规律。结果表明:在优化技术参数下,大孔强碱阴离子树脂对Cl~-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化学吸附能力,树脂饱和吸附容量(N_(max))为108.04 mg/g,Cl^(-)脱除率>98%,硫酸溶液中Cl^(-)解吸率达98.91%;复杂多元高氯溶液的连续吸附过程遵循B-A吸附模型;微量的锌、氟、砷、锑等共存离子具有竞争性吸附能力,其中,F-是与Cl^(-)竞争吸附的主要对象,砷、锑主要以含氧酸根(H_(2)AsO_(3)^(-)、SbO_(4)^(3-)、[SbO(OH)_(2)]^(-))的形式与Cl-竞争部分活性位点,而Zn^(2+)则与Cl^(-)形成ZnCl_(n)^(2-n)(n=3,4)配合物被树脂吸附并固定于树脂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氟氯次氧化锌 离子交换树脂 多元复杂溶液 氯吸附率 杂质竞争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201树脂从高碳石煤发电灰渣酸浸液提钒的工艺研究
10
作者 郭拴全 牛芳银 +3 位作者 康敏 郭梅 宁新霞 邢相栋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6,共7页
采用离子交换法对某地高碳石煤钒矿发电灰渣经空白焙烧后的酸浸液进行净化与钒富集,研究了不同因素对钒吸附和解吸的影响,并确定了吸附与解吸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酸浸液pH值为2.3,无须中和可直接进行离子交换;各类树脂对钒的吸附... 采用离子交换法对某地高碳石煤钒矿发电灰渣经空白焙烧后的酸浸液进行净化与钒富集,研究了不同因素对钒吸附和解吸的影响,并确定了吸附与解吸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酸浸液pH值为2.3,无须中和可直接进行离子交换;各类树脂对钒的吸附能力强弱顺序为D201>D380>D314>D202,解吸过程以采用NaOH与NaCl的混合解吸剂最佳,二者适宜的质量比为3∶1。采用D201树脂最优的动态吸附条件为:氯酸钠用量为0.05倍V_(2)O_(5)质量,每小时进料量为2倍树脂体积。当c/c_(0)=0.5时V_(2)O_(5)吸附容量为186 mg/g,当c/c_(0)=0.8时V_(2)O_(5)吸附容量为283 mg/g,当树脂被穿透时吸附率为98.53%。以6%NaOH+2%NaCl溶液作为解吸剂对负载D201树脂进行解吸,当V_(解吸剂)/V_(湿树脂)=4.36时,解吸液V_(2)O_(5)含量达到峰值75.46 g/L;当V_(解吸剂)/V_(湿树脂)=7.44时,钒的解吸率达到99.31%。解吸后的D201树脂经HCl再生后对钒的吸附能力与新D201树脂相当。解吸所得富钒液经除杂、中和、沉钒、煅烧可制得纯度98.98%的V_(2)O_(5)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201树脂 发电灰渣 酸浸液 离子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盐菌中四氢嘧啶的提取工艺优化与主要成分鉴定
11
作者 吕传波 朱德锐 +2 位作者 邢江娃 李永臻 沈国平 《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1,130,共8页
为克服四氢嘧啶纯化工艺过程复杂且成本较高等缺点,拟建立一套简单可行的四氢嘧啶纯化方法。首先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对嗜盐菌胞内四氢嘧啶的提取效果以确定最优提取条件,其次对四氢嘧啶粗提物做脱盐和脱色处理,再结合离子交换法和溶析结... 为克服四氢嘧啶纯化工艺过程复杂且成本较高等缺点,拟建立一套简单可行的四氢嘧啶纯化方法。首先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对嗜盐菌胞内四氢嘧啶的提取效果以确定最优提取条件,其次对四氢嘧啶粗提物做脱盐和脱色处理,再结合离子交换法和溶析结晶进行精细纯化以获得四氢嘧啶纯品,并通过UHPLC-MS联用鉴定四氢嘧啶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及残留物。结果表明,乙醇提取法最适用于胞内四氢嘧啶的快速提取,甲醇除盐和活性炭脱色效果显著,HPLC及MS检测所得样品中主要成分为四氢嘧啶无误,四氢嘧啶纯度为95.01%,收率达到46.41%。此方法操作简单且成本较低,可以满足小规模提取四氢嘧啶的需求,为后续四氢嘧啶的高产菌株筛选和应用价值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盐菌 四氢嘧啶 分离纯化 离子交换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浸—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法回收废旧锂电池中钴工艺研究
12
作者 李金蓉 刘翔 +3 位作者 胡庆喜 李泽鹏 陈伟 陈永进 《湿法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8-458,共11页
针对采用酸性浸出体系回收废旧锂电正极材料易造成环境二次污染问题,研究了一种高效提纯获取碳酸钴的绿色浸出体系,采用氨浸—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法回收废旧锂电池中的钴。结果表明:在氨水浓度5 mol/L、NH_(4)Cl浓度0.7 mol/L、(NH_(4))_(... 针对采用酸性浸出体系回收废旧锂电正极材料易造成环境二次污染问题,研究了一种高效提纯获取碳酸钴的绿色浸出体系,采用氨浸—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法回收废旧锂电池中的钴。结果表明:在氨水浓度5 mol/L、NH_(4)Cl浓度0.7 mol/L、(NH_(4))_(2)SO_(3)浓度0.5 mol/L、温度140℃、固液质量体积比20 g/1 L、反应时间50 min条件下,Co、Li、Ni浸出率分别可达88.0%、90.0%、92.5%;在温度20℃、流量1 mL/min条件下,用40 g CH-90树脂选择性吸附150 mL氨浸液,Co吸附量为9.06 mg/g;通过FT-IR、SEM及XPS表征可知,钴与树脂官能团中的Na+交换,以[Co(NH_(3))i]^(2+)形式吸附在树脂上。使用碳酸钠沉淀回收碳酸钴,经过洗脱、沉淀、除杂后,制得产品纯度超97.5%的CoCO_(3)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碳酸钴 氨浸 离子交换树脂 吸附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活性炭吸附与离子交换树脂法的玉米发酵液乳酸纯化工艺优化研究
13
作者 欧阳佳琪 张璐 +7 位作者 董同力嘎 阿古达穆 胡健 邓玉明 宋利君 王兴 张雅君 额尔敦巴雅尔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1-20,共10页
目的提高玉米发酵液中乳酸的纯度,进而促进聚乳酸(PLA)的工业化生产。方法采用活性炭吸附蛋白质和离子交换树脂法对乳酸进行分离纯化。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添加量为0.02 g/mL、处理温度为80℃、处理时间为4 h,分离效果最佳。随后,... 目的提高玉米发酵液中乳酸的纯度,进而促进聚乳酸(PLA)的工业化生产。方法采用活性炭吸附蛋白质和离子交换树脂法对乳酸进行分离纯化。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添加量为0.02 g/mL、处理温度为80℃、处理时间为4 h,分离效果最佳。随后,使用离子交换树脂进一步纯化乳酸,最优处理条件为转速150 r/min、旋转时间4 h,最终乳酸纯度达到97.25%。结论通过活性炭吸附蛋白质和离子交换树脂法成功实现了乳酸的高效分离与纯化,本研究提供了有效的乳酸纯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PLA 活性炭吸附 离子交换树脂 乳酸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天然橡胶乳清中麦角硫因 被引量:2
14
作者 姜士宽 李涓 +2 位作者 张桂梅 徐荣 丁丽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00-1006,共7页
研究离子交换树脂对麦角硫因(EGT)的吸附分离性能,筛选出适合用于分离纯化天然橡胶乳清(NRS)中EGT的离子交换树脂,并确定最佳工艺参数。通过比较9种不同型号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对EGT的吸附容量和解吸率,选出最优的离子交换树脂,并通过静... 研究离子交换树脂对麦角硫因(EGT)的吸附分离性能,筛选出适合用于分离纯化天然橡胶乳清(NRS)中EGT的离子交换树脂,并确定最佳工艺参数。通过比较9种不同型号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对EGT的吸附容量和解吸率,选出最优的离子交换树脂,并通过静态、动态吸附试验考察无机盐浓度、pH、上样液浓度、上样流速、洗脱液浓度、洗脱流速对树脂吸附、解吸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SA-2阳离子交换树脂最适合NRS中EGT的分离纯化,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液pH为3.0~4.0,上样流速为2 BV/h,洗脱流速为1 BV/h,洗脱液氨水质量浓度为0.5%,提高上样液中EGT浓度更有利于树脂对EGT的吸附。验证试验表明,SA-2阳离子交换树脂是分离纯化NRS中EGT的理想介质,为工业化生产EGT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乳清 麦角硫因 离子交换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CM的工业废水中重金属检测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艳 赵宝瑞 +2 位作者 李冲 曾禹 吕天奕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5-127,131,共4页
锌离子(Zn^(2+))的检测涉及到食品,水土环境,人体病理等多方面人类安全问题,越发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为方便且准确地检测排放污水中Zn^(2+)是否达标,采用涂覆能够特异性吸附Zn^(2+)的含醚键离子交换树脂薄膜到石英晶体微天平(QCM)电... 锌离子(Zn^(2+))的检测涉及到食品,水土环境,人体病理等多方面人类安全问题,越发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为方便且准确地检测排放污水中Zn^(2+)是否达标,采用涂覆能够特异性吸附Zn^(2+)的含醚键离子交换树脂薄膜到石英晶体微天平(QCM)电极上,制备了重金属传感器。通过测量QCM的共振频移,研究了传感器的选择特性,检测精度,检测响应时间和重复性。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涂覆含醚键树脂薄膜石英晶体传感器频率随Zn^(2+)的含量变化明显,检测精确度约为95%,可重复多次检测,检测时长适度。该传感器研究成果在重金属实际检测方面中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晶体微天平 锌离子 含醚键离子交换树脂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膜分离-树脂吸附的黄酒降酸工艺及风味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晨 谢海腾 +4 位作者 赖敏辉 金青青 周建弟 钱斌 蒋予箭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7-253,共7页
该实验在优化膜分离预处理工艺参数的基础上,考察了采用膜分离-树脂吸附的物理方法来调整黄酒酸度指标的工艺过程,并对降酸黄酒的风味品质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料液温度25℃,运行压力1.0 MPa,截留分子质量为200、1000、2000 Da... 该实验在优化膜分离预处理工艺参数的基础上,考察了采用膜分离-树脂吸附的物理方法来调整黄酒酸度指标的工艺过程,并对降酸黄酒的风味品质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料液温度25℃,运行压力1.0 MPa,截留分子质量为200、1000、2000 Da的不同膜预处理条件下,D354树脂对高酸黄酒的降酸率分别达到47.0%、53.8%、68.1%。降酸黄酒样品中共检测到32种挥发性风味物质,200、1000 Da膜预处理组获得的降酸黄酒样品中挥发性风味物质总含量分别达到1975.89、1919.80 mg/L,均显著高于未过膜处理组(1727.04 mg/L)。层次聚类分析表明,1000 Da和2000 Da组之间的风味相似度更高,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表明11种化合物对降酸黄酒的风味差异贡献较高。选用1000 Da膜预处理,结合10%填充比的D354树脂处理50 L高酸黄酒,总酸下降率达57.7%,氨基酸态氮保留率达98.8%,挥发性风味物质的保留率达80.0%。该研究为高酸黄酒的物理降酸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 膜分离技术 离子交换树脂 挥发性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酸型阳离子树脂的元素分配行为及高精度同位素分析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奇奇 孙贺 +4 位作者 顾海欧 侯振辉 葛粲 汪方跃 周涛发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75,共13页
不同元素在离子交换树脂的分配系数是元素纯化和分离的基础,不同酸中各元素分配系数差异可用于设计高效的元素提纯流程,从而被广泛应用于现代高精度同位素分析。本文以AG®50W-X8阳离子树脂为研究对象,以分配系数(Kd)作为量化指标,... 不同元素在离子交换树脂的分配系数是元素纯化和分离的基础,不同酸中各元素分配系数差异可用于设计高效的元素提纯流程,从而被广泛应用于现代高精度同位素分析。本文以AG®50W-X8阳离子树脂为研究对象,以分配系数(Kd)作为量化指标,通过系统实验研究不同元素在该树脂中的分配行为。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本实验增加了元素数量和酸的种类,涵盖了金属、类金属、非金属和稀土元素。结果表明:在盐酸和硝酸介质中,几乎所有元素的Kd都与酸度呈负相关,当酸度达到6mol/L时,除Th和Ca以外的所有元素都会被酸洗脱。稀土元素(REEs)和高场强元素在0.1~0.5mol/L稀硝酸和稀盐酸中强烈吸附在树脂上;而一些过渡金属、类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如Mo、W、Re、Ir、Sb、Ge、As、Se、Te等)在酸溶液中会形成含氧阴离子,不与阳离子树脂发生吸附。Al、Fe、Se、Pd、Cd、In等元素在盐酸中易与氯离子形成配位化合物或离子团,导致这些离子在盐酸中的分配系数显著降低。在硝酸和盐酸与氢氟酸的混合酸中,除稀土元素外,绝大部分元素随酸度增加Kd迅速降低。稀土元素在盐酸-氢氟酸混合介质中,随着盐酸的浓度增加(从0.1mol/L盐酸-0.2mol/L氢氟酸至6mol/L盐酸-0.2mol/L氢氟酸),稀土元素分配系数(KdREE)具有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氢氟酸的加入可显著降低Be、Al、Sc、Fe、Sn、Th、U、Ti、Zr、Hf等元素在稀盐酸和稀硝酸中的分配系数,使这些元素几乎不与树脂发生吸附。本研究揭示了不同酸介质中各类元素在阳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分配行为存在差异,尤其是氢氟酸的加入可显著改变高场强元素、部分过渡金属和稀土元素的分配系数,为应用该树脂开发和优化适用于高精度金属稳定同位素分析的元素提纯流程(如Li、Mg、K、Sr、Ce、U等)提供了数据支撑,并可有效地减少后续实验设计的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Rad AG®50W-X8阳离子树脂 元素提纯 高精度同位素分析 分配系数 离子交换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树脂在造纸废水脱盐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龙清 冉虎 +2 位作者 黎锡康 万金泉 王艳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1-157,共7页
本研究采用732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以下简称阳离子树脂)、201×7氢氧型阴离子交换树脂(以下简称阴离子树脂)对造纸废水进行脱盐处理,研究了树脂在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过程中对造纸废水中离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阳离子树脂对造纸... 本研究采用732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以下简称阳离子树脂)、201×7氢氧型阴离子交换树脂(以下简称阴离子树脂)对造纸废水进行脱盐处理,研究了树脂在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过程中对造纸废水中离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阳离子树脂对造纸废水中Na^(+)、Ca2^(+)、Mg2^(+)和Fe3^(+)均有明显的去除效果,阴离子树脂对Cl^(-)和SO_(4)^(2-)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吸附时间为15 min、阳离子树脂∶阴离子树脂=1.2∶1.4(质量比),阳、阴离子树脂联用脱盐效果最佳。动态吸附过程中,随着流速增大,阳、阴离子树脂对离子的去除效果逐渐减弱,阳离子树脂适宜动态吸附流速为4~12 BV/h,阴离子树脂适宜动态吸附流速为4~10 BV/h。阳离子树脂的最佳再生条件为动态吸附流速4 BV/h、质量分数4%、体积3 BV,阳离子树脂再生率为94%;阴离子树脂的最佳再生条件为动态吸附流速4 BV/h、质量分数5%、体积3 BV、阴离子树脂再生率为84%。饱和吸附后树脂多次充分再生情况下,阳离子树脂再生率保持在90%以上,阴离子树脂再生率保持在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树脂 脱盐 造纸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胺改性树脂基球形活性炭对二氧化碳的吸附行为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经纬 苏静雯 +3 位作者 刘思彤 李诗琪 陈纪莹 詹亮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198,共7页
以球形结构的固废离子交换树脂为原料,经CO_(2)活化、酸洗处理制得具有较高比表面积和较大中孔孔容的树脂基球形活性炭(HRSAC),然后在其表面负载聚乙烯亚胺(PEI)制得吸附材料PEI-HRSAC。系统考察了PEI负载量和吸附温度对CO_(2)吸附性能... 以球形结构的固废离子交换树脂为原料,经CO_(2)活化、酸洗处理制得具有较高比表面积和较大中孔孔容的树脂基球形活性炭(HRSAC),然后在其表面负载聚乙烯亚胺(PEI)制得吸附材料PEI-HRSAC。系统考察了PEI负载量和吸附温度对CO_(2)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活化温度为950℃、活化时间为1 h的最佳活化工艺条件下,所制得的树脂基球形活性炭经酸洗处理后其比表面积为1365 m^(2)/g,中孔孔容为2.04 cm^(3)/g,中孔孔径主要分布在10~40 nm;PEI-HRSAC吸附材料对CO_(2)的吸附性能随吸附温度和PEI负载量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当PEI负载量为65%、吸附温度为75℃时,PEI-HRSAC吸附材料对CO_(2)的吸附量最高,约为4.09 mmol/g,在经过4次循环吸/脱附后吸附量仍保持在较高水平(3.66 mmo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吸附 离子交换树脂 球形活性炭 聚乙烯亚胺 比表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二胺改性聚苯乙烯树脂对水体中铅(Ⅱ)、铬(Ⅵ)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史舒焕 董岁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1-205,共5页
采用乙二胺对氯甲基化聚苯乙烯树脂进行改性,利用改性后的树脂去除溶液中的铅(Ⅱ)和铬(Ⅵ)。通过改变pH、时间、浓度和吸附剂投加量,确定最佳吸附实验条件,得到改性后的树脂对铅(Ⅱ)和铬(Ⅵ)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119.60mg/g和128.28mg/... 采用乙二胺对氯甲基化聚苯乙烯树脂进行改性,利用改性后的树脂去除溶液中的铅(Ⅱ)和铬(Ⅵ)。通过改变pH、时间、浓度和吸附剂投加量,确定最佳吸附实验条件,得到改性后的树脂对铅(Ⅱ)和铬(Ⅵ)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119.60mg/g和128.28mg/g。动力学研究表明,该模型符合Langmuir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树脂 重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