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土体盐碱化影响的注浆絮凝-真空预压法加固疏浚淤泥试验研究
1
作者 王军 张凯宇 +2 位作者 倪俊峰 符洪涛 彭怡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1-810,共10页
为了解决疏浚淤泥渗透性差和排水固结时间长等难题,常常采用絮凝-真空预压法处理,针对既有地基,本研究提出注浆絮凝-真空预压的地基处理方法。针对不同初始含水率的土体,设计并开展了不同石灰掺量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其对疏浚淤泥的加... 为了解决疏浚淤泥渗透性差和排水固结时间长等难题,常常采用絮凝-真空预压法处理,针对既有地基,本研究提出注浆絮凝-真空预压的地基处理方法。针对不同初始含水率的土体,设计并开展了不同石灰掺量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其对疏浚淤泥的加固效果。试验过程中监测了孔隙水压力、排水量、沉降量的变化,试验结束后检测了土体的pH值、含盐量、含水率及十字板剪切强度等指标。在考虑强度增长和土体盐碱化影响的基础,研究得出了注浆絮凝-真空预压法的最优石灰掺量。然后通过龙湾二期滨海湿地修复工程的现场试验进一步验证了注浆絮凝-真空预压法的有效性。研究结论可为类似疏浚淤泥处理工程提供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浚淤泥 石灰改性 淤堵 注浆絮凝-真空预压法 土体盐碱化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载预压下塑料排水板地基的侧向变形预测方法
2
作者 徐方 吴其长 +4 位作者 门小雄 杨俊芳 彭扬发 解裕荣 杨奇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6-428,共13页
为深入研究堆载预压下塑料排水板地基的侧向变形特性,并建立相应的侧向变形预测方法,利用自研的改进三轴试验装置,开展堆载预压下径向排水的三轴压缩试验及多工况仿真分析,系统研究竖向应力、水平应力、加载速率及初始有效应力对土体侧... 为深入研究堆载预压下塑料排水板地基的侧向变形特性,并建立相应的侧向变形预测方法,利用自研的改进三轴试验装置,开展堆载预压下径向排水的三轴压缩试验及多工况仿真分析,系统研究竖向应力、水平应力、加载速率及初始有效应力对土体侧向变形及应力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体侧向变形随竖向应力的增加、水平应力的减小、加载速率的增大及初始有效应力的减小而非线性增长;土体代表性应力比K_(e)^(*)则随加载速率的增大及初始有效应力的减小而非线性减小,随水平应力的增加近似线性增长,随竖向应力的增加先线性减小再非线性减小;堆载预压下地基浅层存在较大的水平向附加应力,其对地基侧向变形的影响不可忽视;水平向附加应力及竖向附加应力的综合作用,促使堆载预压下的排水板地基侧向变形随深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弓”形分布规律。基于分析结果,建立土体应力比K_(e)^(*)与最终水平应变εh之间的归一化关系;并提出可考虑堆载预压加载因素及土体固结特性的综合影响因子β,由β与K_(e)^(*)之间的线性拟合关系可对不同工况下的K_(e)^(*)进行估算;综合ε_(h)-Ke及K_(e)^(*)-β关系,提出了堆载预压下排水板地基侧向变形轮廓的预测方法,并将该方法运用于分析2个实际工程案例,取得了良好的预测效果。研究结果可为堆载预压下塑料排水板地基的分析与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载预压 塑料排水板 改进三轴试验 侧向变形 预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柱半径对疏浚淤泥真空固结的影响
3
作者 吴建奇 刘祥 +3 位作者 李敏 符洪涛 李校兵 蔡瑛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65,共9页
预制竖向排水板(PVD)-真空预压技术是处理疏浚淤泥地基常用的有效方法之一。然而,在使用真空预压法处理疏浚淤泥过程中,PVD周围会产生自上而下半径逐渐减小的致密土层(土柱),从而延缓土体的固结速率。针对该问题,假设土柱半径随深度呈... 预制竖向排水板(PVD)-真空预压技术是处理疏浚淤泥地基常用的有效方法之一。然而,在使用真空预压法处理疏浚淤泥过程中,PVD周围会产生自上而下半径逐渐减小的致密土层(土柱),从而延缓土体的固结速率。针对该问题,假设土柱半径随深度呈线性衰减,并基于等应变假设,在Hansbo固结理论的基础上推导了考虑土柱半径随深度衰减的固结方程;利用该方程进行计算,探究土柱淤堵区的渗透系数大小、土柱半径的大小以及土柱半径的衰减程度对土体固结速率的影响,并与已有室内试验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土柱淤堵区渗透系数越小,孔压消散越慢,固结速率越小;随着土柱半径的逐渐增大,土体的固结速率逐渐降低;土柱半径衰减后的残余系数越小,土柱半径衰减程度越大,对软弱区土体固结的影响越小,土体的固结速率越快;在考虑土柱半径衰减的情况下,计算结果与试验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预压法 疏浚淤泥 固结理论 土柱半径 Hansbo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预压中排水板参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4
作者 武亚军 吴明灿 +1 位作者 陆逸天 吴锦津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8-144,共7页
为进一步优化预制排水板(PVD)布置方式,探讨PVD参数对真空固结效果的影响,在传统PVD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小宽度、小间距PVD-真空预压法.在保证PVD材料用量相同的同时,适当调整PVD的宽度与间距以提高真空固结效率.定义时间影响因子Th与真... 为进一步优化预制排水板(PVD)布置方式,探讨PVD参数对真空固结效果的影响,在传统PVD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小宽度、小间距PVD-真空预压法.在保证PVD材料用量相同的同时,适当调整PVD的宽度与间距以提高真空固结效率.定义时间影响因子Th与真空预压中叠加影响因素F的比值(Th/F)作为表征参数进行固结分析.比较不同参数的PVD,真空固结过程排水量、表层沉降等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当Th/F越大时,土体的固结效率越高.采用宽度和间距分别为25和17 mm的PVD可以有效地提高真空固结效率,相比传统布置方式总排水量提高了约6.9%.采用小宽度、小间距的PVD可以有效缓解抗剪强度沿深度和径向的衰减.由此,可得出在耗材一定的情况下,采用小宽度、小间距PVD结合真空预压法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基处理 真空预压法 预制排水板参数 真空固结效率 颗粒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覆回填土的吹填淤泥地基反向真空预压法试验研究
5
作者 高紫阳 王军 +4 位作者 高明伟 朱萧霄 符洪涛 徐昭 吕有畅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45-1552,共8页
针对传统真空预压加固吹填淤泥地基时,深层土体加固效果不佳和真空压力沿程损失大等问题,提出了反向真空预压法,即采用反向排水板将真空压力直接施加于深层土体。通过室内模型试验,探究了回填土厚度对反向真空预压法加固效果的影响。结... 针对传统真空预压加固吹填淤泥地基时,深层土体加固效果不佳和真空压力沿程损失大等问题,提出了反向真空预压法,即采用反向排水板将真空压力直接施加于深层土体。通过室内模型试验,探究了回填土厚度对反向真空预压法加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真空预压法相比,反向真空预压法处理的排水量增加了16.46%,深层土体十字板剪切强度提高了20.50%,土体的整体加固效果得到显著改善;随着回填土厚度的增大,淤泥层十字板剪切强度沿深度方向递减的幅度明显减小,处理效果更加均匀。此外,通过与传统真空预压法现场对比试验发现,反向真空预压法处理后土体的表层沉降量增大15.70%,深层土体孔压消散量增加了26.20%,平均十字板剪切强度提高了21.12%。因此得出反向真空预压法是一种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尤其深层土体加固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真空预压法 RPVD 回填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铆压型轮毂轴承单元内圈结构优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车文侃 李立新 汪峰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1-500,共10页
针对轮毂轴承铆压成型后产品铆压强度和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对铆压成型过程进行了原理分析、模拟仿真、优化设计和试验验证等方面的研究。首先,分析了铆压成型设备和原理,获得了铆头运动轨迹方程;采用ABAQUS软件构建了轮毂轴承铆压成型有... 针对轮毂轴承铆压成型后产品铆压强度和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对铆压成型过程进行了原理分析、模拟仿真、优化设计和试验验证等方面的研究。首先,分析了铆压成型设备和原理,获得了铆头运动轨迹方程;采用ABAQUS软件构建了轮毂轴承铆压成型有限元模型,并对该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分析了法兰轴端变形区域的应变,获得了铆压过程中容易开裂影响铆压强度的区域;然后,应用响应面方法,以铆压预紧力与内圈外径变化量的比值(RPC)为优化目标,对该区域的斜线角度θ、斜线距离L、圆角半径R三个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获得了RPC的优化最大值和以上三个结构参数优化结果,并通过数值计算和试验,对优化结果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最后,针对优化结构后的内圈铆压装配成的轴承,进行了铆压松脱力试验和铆压强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斜线距离L是最显著影响RPC的因素,斜线角度θ与圆角半径R的交互作用对RPC的影响也很显著,而斜线距离L和圆角半径R没有明显的交互影响;使用优化结构后的内圈铆压装配成的轴承具有较强的轴向预紧能力和较高的铆压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强度 铆压成型有限元模型 轮毂轴承 响应面方法 结构优化 铆压预紧力与内圈外径变化量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下栓接加固偏心受压H形钢极限承载力
7
作者 张国萱 王思哲 苏庆田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41-850,共10页
钢结构的加固通常是在原结构有负载的情况下进行的。为了厘清结构初始负载水平对栓接加固钢构件的加固效果的影响,进行了168个栓接角钢加固H形截面双向偏心受压构件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研究了影响加固效果的参数,包括初始负载水平、长... 钢结构的加固通常是在原结构有负载的情况下进行的。为了厘清结构初始负载水平对栓接加固钢构件的加固效果的影响,进行了168个栓接角钢加固H形截面双向偏心受压构件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研究了影响加固效果的参数,包括初始负载水平、长细比和偏心率。研究表明,对于偏心受压构件的加固,初始负载对加固效果的影响是不利的,对加固效果的削弱在14%以内,长细比也会影响加固效果,而偏心率大小对加固效果的影响不显著。提出的考虑长细比和初始负载水平来预测加固效果的计算方法,可用于计算负载下栓接加固双向偏心受压H形钢构件的极限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 初始负载 螺栓连接 钢结构加固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面积分级堆载预压工况下软土地基的沉降预测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储诚富 宋鸿翔 +2 位作者 蔡沪荣 刘云 王雨航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68-1674,共7页
准确预测软土地基的沉降是保障软土地基工程安全的重要前提。文章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将预测单级荷载作用下地基沉降的指数曲线法模型(简称单级模型)拓展为预测多级荷载作用下地基沉降的指数曲线法模型(简称多级模型),其次收集了某机场分... 准确预测软土地基的沉降是保障软土地基工程安全的重要前提。文章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将预测单级荷载作用下地基沉降的指数曲线法模型(简称单级模型)拓展为预测多级荷载作用下地基沉降的指数曲线法模型(简称多级模型),其次收集了某机场分级堆载预压联合排水板处理软土地基的沉降观测数据。最后对比分析了最小一乘法(least absolute deviation method,LADM)和目前广泛采用的最小二乘法(ordinary least square method,OLSM)拟合单级模型和多级模型对软土地基后期沉降的预测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OLSM,LADM拟合单级模型或多级模型时不仅能更好地反映拟合段沉降监测数据的变化规律,还能更精确地预测单级荷载或多级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后期的沉降,并且预测误差也更加稳定。基于OLSM拟合时,相对于单级模型,多级模型预测地基后期沉降误差的稳定性较高。此外,相对于基于LADM和传统广泛采用的OLSM拟合单级模型对软土地基后期沉降进行预测的方法,文章所提出的基于LADM拟合多级模型对软土地基后期沉降进行预测的方法不仅能真实反映实际分级加载工况下软土地基沉降发展的全过程,还能更精确地预测软土地基后期的沉降,并且预测误差也更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沉降 分级堆载预压 最小一乘法(LAD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移线法的黏土海床中浅基础固结承载力分析
9
作者 李志坚 廖晨聪 +1 位作者 张璐璐 叶冠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47-1056,共10页
为评估海底浅基础服役过程的承载力时变规律,推导了预载作用下黏土海床完全固结后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分布,利用滑移线法给出了应力特征线方程并求解出浅基础固结承载力,研究了预载比、土体不均匀性、有效内摩擦角和基础尺寸对浅基础固结... 为评估海底浅基础服役过程的承载力时变规律,推导了预载作用下黏土海床完全固结后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分布,利用滑移线法给出了应力特征线方程并求解出浅基础固结承载力,研究了预载比、土体不均匀性、有效内摩擦角和基础尺寸对浅基础固结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浅基础固结承载力的相对增长幅度和预载比近似呈线性关系,由土体不均匀因子和有效内摩擦角共同决定,不受基础尺寸的影响.通过与水土耦合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对所提方法的准确性进行了严格的验证,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最后,根据有限元结果分析了滑移线解的误差来源,发现孔压计算差异是导致固结承载力预测结果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该滑移线解可快速准确地预估浅基础固结承载力的增长规律,为海底浅基础的优化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海床 浅基础 固结承载力 滑移线法 预载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预载下橡胶悬置高频动态特性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兴泉 庞剑 +4 位作者 杨亮 贾小利 吴健翔 殷智宏 上官文斌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4-1219,1252,共7页
为了提升悬置高频动刚度计算精度,研究了一种不同预载下橡胶悬置的高频动态特性的计算方法。首先,测试了不同切向预应变下橡胶试片的动态特性,根据橡胶试片的动态特性试验数据,识别得到不同预应变下橡胶材料频域的黏弹性参数;其次,提出... 为了提升悬置高频动刚度计算精度,研究了一种不同预载下橡胶悬置的高频动态特性的计算方法。首先,测试了不同切向预应变下橡胶试片的动态特性,根据橡胶试片的动态特性试验数据,识别得到不同预应变下橡胶材料频域的黏弹性参数;其次,提出了一种在预载作用下,橡胶悬置高频动刚度计算的有限元建模方法;然后,根据橡胶悬置在不同预载下各个单元的八面体切应变,对悬置的单元进行分组,为每一组单元输入相应的黏弹性参数;最后,基于建立的有限元建模方法,计算了一款橡胶悬置的动态特性,测试了橡胶悬置在不同预载下的动刚度。结果表明,橡胶悬置的动刚度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误差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特性 黏弹性 有限元法 橡胶悬置 预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预压淤堵区渗透系数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崔允亮 潘方然 +1 位作者 高楥园 金子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85-2093,共9页
在废弃泥浆的真空预压过程中,预制竖向排水板周围经常会形成淤堵区域。准确测量和计算淤堵区泥浆的渗透系数对于预测废弃泥浆固结的情况至关重要。由于淤堵区泥浆渗透系数难以直接测量,且缺乏理论推导方法,因此提出了淤堵区渗透系数与... 在废弃泥浆的真空预压过程中,预制竖向排水板周围经常会形成淤堵区域。准确测量和计算淤堵区泥浆的渗透系数对于预测废弃泥浆固结的情况至关重要。由于淤堵区泥浆渗透系数难以直接测量,且缺乏理论推导方法,因此提出了淤堵区渗透系数与淤堵区厚度的计算方法。为研究淤堵区的形成和验证计算方法,设计了一套试验装置进行验证,证明了该计算方法的实用性和可行性。同时,研究得出在工程现场对废弃泥浆进行真空预压时,应将真空度控制在90 kPa以下,并且在60~80 kPa之间,真空度越低,淤堵区的形成越慢。提出了淤堵区渗透系数计算方法,可用于预测真空预压过程中淤泥的固结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泥浆 真空预压 淤堵区 渗透系数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吹填淤泥填海造陆技术在深圳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39
12
作者 彭涛 葛少亭 +5 位作者 武威 胡鸿彬 简万成 黄少康 侯培丽 江再明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1期68-70,72,共4页
利用海相淤泥吹填造陆已成为深圳地区进行土地开发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从深圳地区海相淤泥的吹填特性、资料储量、环保效益。
关键词 吹填淤泥 填海造陆 软基处理 堆载预压 真空预压 吹填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渣土的真空-电渗联合排水固结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63
13
作者 房营光 徐敏 朱忠伟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0-75,共6页
文中给出了碱渣土的真空预压排水法和真空-电渗联合法排水固结的对比试验结果,分析了真空-电渗联合法的排水固结机理.室内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真空预压排水法和真空-电渗联合法对碱渣土均具有明显的排水效果,且真空-电渗联合法比真空预压... 文中给出了碱渣土的真空预压排水法和真空-电渗联合法排水固结的对比试验结果,分析了真空-电渗联合法的排水固结机理.室内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真空预压排水法和真空-电渗联合法对碱渣土均具有明显的排水效果,且真空-电渗联合法比真空预压法的排水效果更加显著.尤其是在真空预压排水结束后,真空-电渗联合法仍产生明显的排水效果,具有水头梯度下的排水固结和电场作用下的电渗排水固结两方面的排水固结机理,因而比单纯的真空预压的排水速率快,排水固结量大.文中结果可扩展用于对软土地基的加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渣土 真空预压法 真空-电渗联合法 排水固结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加固机理讨论 被引量:48
14
作者 彭劼 刘汉龙 陈永辉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60-563,共4页
根据真空 堆载联合预压现场试验及孔压、沉降测试结果,对真空 堆载联合预压法加固机理中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如抽真空时地下水位的变化过程和加固深度范围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真空预压的直接作用范围可达地表以下18m;真空预压期间地... 根据真空 堆载联合预压现场试验及孔压、沉降测试结果,对真空 堆载联合预压法加固机理中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如抽真空时地下水位的变化过程和加固深度范围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真空预压的直接作用范围可达地表以下18m;真空预压期间地下水位是下降的,且下降幅度小于2m;停止抽真空使地基横向约束放松,从而导致向外变形,且此变形会消除卸真空引起的回弹现象;负孔压的恢复如同正超孔压的消散一样,需要一个过程,即不会瞬时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预压法 真空一堆栽联合预压法 孔压 沉降 地下水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预压处理高黏粒吹填土的物理化学指标 被引量:14
15
作者 宋晶 王清 +3 位作者 夏玉斌 陈允进 陈慧娥 苑晓青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76-1480,共5页
大连海港常采用高黏粒吹填土作为吹淤造陆工程土料,但高黏粒吹填土的黏粒含量大,真空预压处理地基时竖向排水体四周常常被黏粒淤堵,延误工程进度。为深入研究该类吹填土工程地质特性,基于室内物理模型采用80kPa真空预压技术处理高黏粒... 大连海港常采用高黏粒吹填土作为吹淤造陆工程土料,但高黏粒吹填土的黏粒含量大,真空预压处理地基时竖向排水体四周常常被黏粒淤堵,延误工程进度。为深入研究该类吹填土工程地质特性,基于室内物理模型采用80kPa真空预压技术处理高黏粒吹填土,针对淤堵难题进行分析。通过测试土体的物理化学参数,建立含水率、易溶盐总量、钠离子含量、酸碱度、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含量等物理化学指标的特征分布曲线。结果表明:80kPa真空预压处理的高黏粒吹填土含水率与易溶盐总量、酸碱度等化学指标呈反比;竖向排水体四周吹填土的易溶盐含量较大,有机质含量高;阳离子交换量与酸碱度呈正比。同时物化指标在排水板四周富集的现象反映80kPa真空预压处理的高黏性吹填土固结状况,同时建议真空预压处理过程中采用分级真空预压方法,改进高黏粒吹填土地基处理,以降低淤堵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黏粒吹填土 真空预压 物理化学指标 分级真空预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的地基沉降简化计算方法 被引量:15
16
作者 刘汉龙 彭吉力 陈永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45-748,共4页
研究了负压作用下的地基沉降简化计算方法,负压作用下的地基沉降计算应考虑其受力特点的影响,实际工程观测表明,现有规范对真空预压地基的沉降估算修正系数过大。通过理论推导,建立了真空预压及真空-堆载联合预压作用下地基沉降修正系... 研究了负压作用下的地基沉降简化计算方法,负压作用下的地基沉降计算应考虑其受力特点的影响,实际工程观测表明,现有规范对真空预压地基的沉降估算修正系数过大。通过理论推导,建立了真空预压及真空-堆载联合预压作用下地基沉降修正系数公式。分析结果表明,一般真空预压工程修正系数ms取值范围可在0.55~1.20之间,真空-堆载联合预压的分层总和法计算修正系数可取0.70~1.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预压法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 分层总和法 沉降修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预压条件下地下水位测试新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汉龙 周琦 顾长存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8-51,共4页
由于技术缺陷,常规敞口式水位测管法并不适合于真空预压条件下地下水位的测试,用其测得的水位并非负压状态下的真实水位。介绍一种适合于真空预压条件下地下水位测试的新方法。该方法由于采用内外管的独特设计,成功解决了水位管内部与... 由于技术缺陷,常规敞口式水位测管法并不适合于真空预压条件下地下水位的测试,用其测得的水位并非负压状态下的真实水位。介绍一种适合于真空预压条件下地下水位测试的新方法。该方法由于采用内外管的独特设计,成功解决了水位管内部与大气相通的问题,同时配以磁环浮标可以直接测量地下水位位置,不需借助其他测试手段。通过与常规方法的现场对比试验,充分说明新方法具有工作原理清晰,装置制作简单,测量时无真空压力泄露,测试结果直观可靠等优点,所以用该法测得的负压条件下加固区内的地下水位结果更具说服力。最后对该方法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预压 地下水位 负压 常规方法 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渗流场作用下的渗透固结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青松 吴爱祥 +2 位作者 黄继先 习泳 张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89-693,共5页
对真空预压法的机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真空预压是真空渗流场作用下的渗透固结,它从顶部抽真空,所产生的真空度在沿竖向排水通道向下传递过程中随深度递减,其作用是在沿各竖向排水通道产生无数动态完整井,并以各完整井为中心产生... 对真空预压法的机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真空预压是真空渗流场作用下的渗透固结,它从顶部抽真空,所产生的真空度在沿竖向排水通道向下传递过程中随深度递减,其作用是在沿各竖向排水通道产生无数动态完整井,并以各完整井为中心产生无数凸面向下的降落漏斗,各降落漏斗即形成真空渗流场。其中土体将以各完整井为中心产生渗透固结,并使整个土体强度得到改善。采用真空预压法有效加固的深度小于动态完整井所能达到的深度、其残余沉降量大于其竖向回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预压法 真空渗流场 渗透固结 完整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贴碳纤维增强材料加固混凝土梁的抗弯设计方法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慧 吴志平 王萱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3期416-421,共6页
根据目前碳纤维增强材料(CFRP)加固混凝土梁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结果,重点研究碳纤维制成织物片材粘贴到混凝土表面用于结构的补强与加固的技术特点,分析二次受力对加固结构的弯矩承载力的影响;同时对外贴碳纤维加固混凝土梁的抗弯提供一... 根据目前碳纤维增强材料(CFRP)加固混凝土梁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结果,重点研究碳纤维制成织物片材粘贴到混凝土表面用于结构的补强与加固的技术特点,分析二次受力对加固结构的弯矩承载力的影响;同时对外贴碳纤维加固混凝土梁的抗弯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设计方法,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对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中出现剥离破坏也进行了分析,提供了最大剥离正应力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材料 混凝土梁 抗弯设计 结构加固 二次受力 弯矩承载力 最大剥离正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支承轴系轴承受力与刚度的有限元迭代计算方法 被引量:27
20
作者 刘显军 洪军 +1 位作者 朱永生 刘志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1-45,共5页
为了准确计算多支承轴系中每一个轴承的受力与刚度,分析预紧力对轴承刚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元分析的迭代计算方法.该方法考虑了主轴受载后轴承受力与刚度的相互影响关系,在轴系和单轴承的有限元模型中利用受力-变形-刚度关系式... 为了准确计算多支承轴系中每一个轴承的受力与刚度,分析预紧力对轴承刚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元分析的迭代计算方法.该方法考虑了主轴受载后轴承受力与刚度的相互影响关系,在轴系和单轴承的有限元模型中利用受力-变形-刚度关系式进行迭代求解,以此寻找轴承受载后的平衡状态.通过与典型数值计算结果的比较可以看出,所提方法解算出了每一个轴承的受力和刚度,解决了多支承轴系的超静定问题和支承-轴承受力分配问题.通过轴承受载变形实验同时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支承轴系 轴承受力 轴承刚度 预紧力 有限元迭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