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8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mplified Calculation Method for Transient Field of Transverse Electromagnetic Horn Antenna Used by High-altitude Electromagnetic Pulse Simulator 被引量:3
1
作者 WANG Yun CHEN Yongguang WANG Qingguo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422-2430,共9页
For conveniently calculating the radiated electric field of transverse electromagnetic(TEM) horn antenna,an approximate simplified analytical calculation method is suggested.This method divides the horn to a system of... For conveniently calculating the radiated electric field of transverse electromagnetic(TEM) horn antenna,an approximate simplified analytical calculation method is suggested.This method divides the horn to a system of V-antennas and superimposes the fields of all V-antennas to obtain the field of the TEM horn.The method i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analytical method and numerical method.The obtained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valid,simple and that it can fastly calculate the radiated electric field of the TEM horn antenna in an arbitrary space with an arbitrary excitation voltage.Based on this method,radiation of the TEM horn antenna of a high-altitude electromagnetic pulse(HEMP) simulator is simulated.Rise time,pulse width,peak value of electric field,and field distribution are analyzed.Results show that the TEM horn antenna can be used in HEMP simulators: the near field waveform is closer to the standard waveform than to the far field waveform; the standards for the rise time and the peak value of electric field are easily satisfied; the pulse width of the radiated field can be increased by broadening the pulse width of an excitation source and by making the antenna of a pro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M喇叭天线 电磁脉冲模拟器 简化计算方法 高空电磁脉冲 瞬态场 标准波形 上升时间 脉冲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mulation of Discharge Plasma in Mid-frequency Pulsed DC Magnetron
2
作者 QIU Qingquan QU Fei GU Hongwei ZHANG Guomin DAI Shaotao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526-2531,共6页
关键词 放电等离子体 脉冲磁控溅射 脉冲直流 模拟系统 中频 等离子体性能 粒子模型 等离子体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PB实验中Pulse Shaper的模拟研究
3
作者 刘建华 李磊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4-27,共4页
Pulse shaper是SHPB实验技术的一项重要改进,采用LS-DYNA程序模拟和实验对比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Pulse shaper对试样纵向横向应力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Pulse shaper能极大地降低纵向、横向应力,调整波形使压杆中的应力达到动态平衡,降... Pulse shaper是SHPB实验技术的一项重要改进,采用LS-DYNA程序模拟和实验对比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Pulse shaper对试样纵向横向应力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Pulse shaper能极大地降低纵向、横向应力,调整波形使压杆中的应力达到动态平衡,降低和消除、惯性效应和波形震荡等误差,使实验结果真实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式Hopkinson压杆(SHPB) pulse SHAPER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b-microsecond Pulsed Atmospheric-pressure Glow Discharge with Bare Metal Electrodes
4
作者 ZHANG Dingzong WANG Yanhui LIU Fucheng WANG Dezhen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560-2567,共8页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physical mechanism of sub-microsecond pulsed glow discharge with bare metal electrodes,using a one-dimensional self-consistent fluid model,the properties of the discharge at atmospher...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physical mechanism of sub-microsecond pulsed glow discharge with bare metal electrodes,using a one-dimensional self-consistent fluid model,the properties of the discharge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are numerically studied.The results show that,a discharge without dielectric layers,i.e.a barrier free discharge,is extinguished only with the decrease of the applied voltage.Only one positive discharge event occurs at the slope of the pulsed voltage.A stable glow of barrier free discharge can be achieved only in short durations of the pulsed voltage.The barrier free discharge always starts with a subnormal glow discharge and then evolves into a normal glow discharge.Moreover,to control the discharge stabilization better,the effects of pulse repetition frequency,pulse duration,rising(front) and falling(slope) times on the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are investigated systematically.It is found that the discharge is comparatively more sensitive to the repetition frequency and the pulse duration,while little affected by the rising and falling ti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压辉光放电 金属电极 秒脉冲 脉冲持续时间 脉冲重复频率 脉冲辉光放电 脉冲电压 放电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注气改善稠油火驱效果的机理及应用
5
作者 袁士宝 辛文宾 +5 位作者 杨凤祥 孙新革 蒋海岩 展宏洋 任梓寒 李海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2期9342-9348,共7页
火驱作为接替蒸汽吞吐提高采收率的主要开采方式之一,在开发稠油时存在波及效率低、见效时间晚等问题。针对稠油油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脉冲注气的火驱方式,该方式通过调整注气井的工作制度,以改善火驱的燃烧波及效果。在新疆红浅1稠油... 火驱作为接替蒸汽吞吐提高采收率的主要开采方式之一,在开发稠油时存在波及效率低、见效时间晚等问题。针对稠油油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脉冲注气的火驱方式,该方式通过调整注气井的工作制度,以改善火驱的燃烧波及效果。在新疆红浅1稠油油藏地质特征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揭示了脉冲注气的可行性和作用机理,研究了地质因素和工程因素对脉冲注气开发效果的影响,最后应用于火驱矿场。结果表明:脉冲注气通过脉冲的峰值与谷值对燃烧前缘进行调控,加速了燃烧前缘的均匀推进,从而提高了驱油效率。脉冲注气可使见效时间提前600 d左右,燃烧波及增加30%以上。脉冲注气适用于储层纵向渗透率级差小于15、原油黏度为2000~10000 mPa·s的中等非均质储层,最佳的脉冲振幅为1.5~2、步长为30 d。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新疆红浅1火驱工业区后,井组日产油增加0.5~2.8 t,空气油比降低34%,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火驱 脉冲注气 非均质储层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动加载对钢-铝无铆接头成形质量的影响
6
作者 杨程 王艺运 +3 位作者 石媛菁 刘思琪 毛新霖 赵升吨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6-95,共10页
为研究脉动加载对室温下6061铝合金和304不锈钢无铆接头成形质量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了普通加载和脉动加载下接头的金属流动、形貌参数以及回弹变形情况。结果表明,与普通加载成形的接头相比,脉动加载... 为研究脉动加载对室温下6061铝合金和304不锈钢无铆接头成形质量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了普通加载和脉动加载下接头的金属流动、形貌参数以及回弹变形情况。结果表明,与普通加载成形的接头相比,脉动加载的接头在每个周期的保压阶段,金属流动会呈现反向回旋的趋势,促进了塑性变形,颈厚值T_n降低了8.27%,互锁值Tu提高了9.76%,上板料厚度X_t提高了34.88%,下板料厚度Xb降低了22.26%,底部回弹间隙C降低了69.41%,脉动加载接头较普通加载接头连接缝各区域回弹量均有所降低,最大回弹量降低了53.77%。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均表明脉动加载可以显著降低钢-铝无铆接头的回弹量,提高接头成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铆连接 脉动加载 应力松弛 回弹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件磁脉冲焊接集磁器结构仿真优化
7
作者 李岩 杨德智 +2 位作者 王贵成 李聚才 刘翠荣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11,共9页
文中通过有限元仿真,研究了集磁器的工作原理,分析了磁脉冲焊接线圈放电电流大小和波形、焊接过程中磁场和电磁力分布;对比了集磁器结构强度以及铝管电磁缩径的大小.结果表明,集磁器利用结构内外侧的高度差,使得感应电流从面积较大的外... 文中通过有限元仿真,研究了集磁器的工作原理,分析了磁脉冲焊接线圈放电电流大小和波形、焊接过程中磁场和电磁力分布;对比了集磁器结构强度以及铝管电磁缩径的大小.结果表明,集磁器利用结构内外侧的高度差,使得感应电流从面积较大的外表面流向面积较小的内表面,从而实现感应电流的汇聚.集磁器对磁场分布的改善与其斜壁的倾斜角α成正相关,垂直型集磁器性能整体高于常规集磁器,低于曲线型集磁器;集磁器截面的形状对其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α角为0的曲线型集磁器性能最好,相较于目前应用较多的常规集磁器,在焊接区域磁感应强度大小提高了12%,铝管的缩颈变形量高了24.9%.3种集磁器在结构强度上差异较小,均可以保证焊接的稳定性.文中对集磁器结构的设计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脉冲焊接 集磁器性能 数值模拟 电磁缩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压下均匀场氮气间隙纳秒脉冲放电过程的三维PIC/MCC仿真研究
8
作者 王永亮 李俊娜 +3 位作者 史浩良 李好 蒋铭 邱爱慈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37-2048,I0025,共13页
为研究几十纳秒脉冲电压下放电参数对气体火花开关间隙放电过程的影响机理,基于场致发射假设,采用三维粒子仿真模型模拟了大气压下均匀场氮气间隙在不同条件下的纳秒脉冲放电通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通过调整脉冲电压上升时间、种子电子... 为研究几十纳秒脉冲电压下放电参数对气体火花开关间隙放电过程的影响机理,基于场致发射假设,采用三维粒子仿真模型模拟了大气压下均匀场氮气间隙在不同条件下的纳秒脉冲放电通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通过调整脉冲电压上升时间、种子电子数密度和场增强因子等参数,研究了放电参数对电子崩和流注形态结构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电子崩向阳极发展,流注向阳极和阴极同时发展,流注通道存在明显分叉现象,放电参数不同时,流注通道传播速度和形态结构存在差异;种子电子数密度一定时,脉冲电压上升时间越大,流注通道传播速度越小,分叉现象越严重。脉冲电压上升时间一定时,高种子电子数密度可以促进流注的形成和发展,减弱流注通道的分叉现象;高场增强因子可实现显著的预电离效果,有效促进流注通道的形成和发展,最大程度地减弱流注通道的分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秒脉冲放电 三维粒子模拟 均匀场氮气间隙 气体火花开关 流注通道分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动力学模拟脉冲电场对高盐腌制牛肉细胞膜结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陈甜 韩敏义 +4 位作者 郭雨晨 贾婧文 白云 冯宪超 徐幸莲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8-298,共11页
从分子层面上探索细胞膜的分子动力学行为和纳米通道的形成过程,可避免传统方法的局限性,该研究对不同电场强度(2、3、4kV/cm)处理下的牛肉腌制前后进行电阻抗参数分析,并设计了一种基于分子动力学的计算机模拟方案,评估脂双层在模拟过... 从分子层面上探索细胞膜的分子动力学行为和纳米通道的形成过程,可避免传统方法的局限性,该研究对不同电场强度(2、3、4kV/cm)处理下的牛肉腌制前后进行电阻抗参数分析,并设计了一种基于分子动力学的计算机模拟方案,评估脂双层在模拟过程中的密度分布、均方位移、径向分布函数及回转半径等。结果显示,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加,样品的阻抗幅值减少,相位角增大,经NaCl腌制后,不同场强处理的样品之间的幅值和相位角的差异均缩小,添加4 kV/cm的电场,可以加速膜中脂双层分子的迁移,形成纳米通道,而8%NaCl不会破坏生理水平下细胞膜的结构,高盐体系中NaCl更倾向于通过纳米通道。结果表明,脉冲电场处理会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且其遭到破坏的程度与电场强度有关,高盐体系下NaCl对稳定穿孔的结构起到积极作用。研究结果为优化肉品腌制工艺、设计细胞膜结构在电场作用下的纳米通道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场 牛肉腌制 分子动力学模拟 电阻抗 纳米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脉冲在管/绳典型结构焊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陆豪赫 常江 +3 位作者 白晓斌 路志建 杨兰均 程诚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55,共5页
电缆线芯与电缆连接管属于典型的管/绳连接结构,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电缆接头需具有良好的接头电阻和机械强度。使用电磁焊接装置对电缆连接管与70 mm2电缆线芯进行连接,对电缆接头在焊接过程中出现的断股问题展开研究。利用Maxwell电磁场... 电缆线芯与电缆连接管属于典型的管/绳连接结构,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电缆接头需具有良好的接头电阻和机械强度。使用电磁焊接装置对电缆连接管与70 mm2电缆线芯进行连接,对电缆接头在焊接过程中出现的断股问题展开研究。利用Maxwell电磁场分析软件仿真优化了该电磁焊接装置的集磁器结构和工作区长度。结果表明,当集磁器结构为T形时,工作区中心磁感应强度可达32.10 T。当集磁器工作区长度为27、18 mm时,电缆接头接触良好,接头电阻可稳定在40μΩ以下。连接管与线芯之间形成波状焊接界面,实现了连接管与线芯的一体化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接头 电磁脉冲焊接 有限元仿真 接头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Simulink的环向磁场脉冲电源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7
11
作者 彭建飞 王树锦 +2 位作者 李华俊 卜明南 刘学梅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54-258,共5页
介绍了HL 2A装置上由80MVA双Y相差30o的电动飞轮交流脉冲发电机与多组桥式硅整流器组成的环向磁场线圈脉冲供电系统,给出了基于Matlab/Simulink和一些等效方法建立起来的80MVA六相交流飞轮发电机及其励磁系统与其它部件的仿真模型,得到... 介绍了HL 2A装置上由80MVA双Y相差30o的电动飞轮交流脉冲发电机与多组桥式硅整流器组成的环向磁场线圈脉冲供电系统,给出了基于Matlab/Simulink和一些等效方法建立起来的80MVA六相交流飞轮发电机及其励磁系统与其它部件的仿真模型,得到了初步的仿真结果,并与实际放电波形进行了比较,两者的波形基本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机 MATLAB/simulINK 线圈 励磁系统 波形 放电 磁场 场线 相交 相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脉冲涡流检测下金属管道缺陷检测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超 孙虎 唐超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2-140,共9页
电磁脉冲涡流检测技术因其瞬态响应信号具有丰富的时域特征而广泛地用于金属管道缺陷检测中,然而脉冲电磁场在空间中快速衰减现象导致瞬态响应信号易受噪声干扰。为提高脉冲涡流检测中瞬态响应信号的信噪比并实现管道缺陷检测,此处优化... 电磁脉冲涡流检测技术因其瞬态响应信号具有丰富的时域特征而广泛地用于金属管道缺陷检测中,然而脉冲电磁场在空间中快速衰减现象导致瞬态响应信号易受噪声干扰。为提高脉冲涡流检测中瞬态响应信号的信噪比并实现管道缺陷检测,此处优化了检测线圈参数并给出了一种金属管道壁厚腐蚀缺陷检测方法。首先,通过有限元仿真软件分析了激励线圈对瞬态响应信号的影响,优化了激励线圈参数;然后研究了优化前后检测线圈对金属管道缺陷的检测效果,优化后检测信号的幅度提高了4~5倍,分析了瞬态响应信号缺陷检测灵敏度与检测信号时间的关系,并给出了缺陷检测方法;最后,通过搭建的脉冲涡流金属管道缺陷检测实验平台,在具有环状缺陷的金属管道上进行了缺陷检测方法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缺陷检测曲线在瞬态响应信号较前时刻具有良好的信噪比和缺陷识别灵敏度,可用于金属管道整体壁厚变薄情况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涡流 金属管道 缺陷检测 瞬态响应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脉冲与单粒子效应对SOI MOSFET电学特性的影响
13
作者 宋沛洋 郝建红 +4 位作者 张志远 赵强 张芳 范杰清 董志伟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3-181,共9页
SOI MOSFET器件广泛应用于航天电子设备中,但它们容易受到空间中电磁脉冲及粒子辐照效应的影响,进而影响航天器的稳定性。通过建立二维的短沟道SOI MOSFET器件模型,探究电磁脉冲和重离子辐照引起的单粒子效应对器件电学特性的影响。研... SOI MOSFET器件广泛应用于航天电子设备中,但它们容易受到空间中电磁脉冲及粒子辐照效应的影响,进而影响航天器的稳定性。通过建立二维的短沟道SOI MOSFET器件模型,探究电磁脉冲和重离子辐照引起的单粒子效应对器件电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电磁脉冲作用下,随着电磁脉冲电压幅值的增大,SOI MOSFET会发生雪崩击穿,雪崩击穿现象导致PN结内建电场的电场强度和电流密度的增加,继而导致晶格温度上升;器件发生雪崩击穿的阈值电压随着栅极电压的增加而降低,同时也随着源极和漏极之间沟道长度的减小而降低。重离子入射会使SOI MOSFET器件的瞬态漏电流激增,随着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和扩散,电流逐渐减小。电磁脉冲和重离子协同作用于器件时,重离子辐照降低了器件发生雪崩击穿的阈值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FET 电磁脉冲 单粒子效应 雪崩击穿 仿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电晕波过程的SIMULINK模拟计算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正浩 李劲 +1 位作者 杨海燕 郑彩红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32-34,共3页
在分析计算线—板脉冲电晕放电衰减所必要的非线性等效参数的基础上 ,采用 MATL AB- SIMU L INK模拟仿真工具 ,建立了线—板脉冲电晕放电 SIMU L INK仿真模型。
关键词 脉冲电晕放电 波过程 simulINK 模拟计算 非线性等效参数 衰减 高压输电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负压钻井液振动筛流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5
作者 杜磊 侯勇俊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43,共7页
为了增强钻井液在传统振动筛的透筛能力并且尽可能多地回收钻井液,开展了脉冲负压钻井液振动筛的研究。通过对脉冲负压钻井液振动筛进行三维建模,运用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方法,系统研究了脉冲负压振动筛在三角波、梯形波和正弦波3种变... 为了增强钻井液在传统振动筛的透筛能力并且尽可能多地回收钻井液,开展了脉冲负压钻井液振动筛的研究。通过对脉冲负压钻井液振动筛进行三维建模,运用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方法,系统研究了脉冲负压振动筛在三角波、梯形波和正弦波3种变化形式及在2、4、5 Hz这3种频率变化工况下钻井液的流动和透筛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入口速度为1.8 m/s,负压值以频率为5 Hz的梯形波变化时,钻井液跑浆的风险最低,此时其覆盖率为87.5%,终止线的最大长度为1 787 mm;引入负压系统后,钻井液的透筛速度明显增大,负压段的最大平均透筛速度为0.52 m/s,是常压段最大透筛速度的6.2倍;分离效率在5及4 Hz梯形波条件下达到97.2%。研究结果可为钻井液振动筛的设计和应用带来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 负压钻井液振动筛 计算模型 数值模拟 筛面终止线 分离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mulink的混合调制信号脉冲压缩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立新 吴彪 赵佳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6-48,共3页
介绍了混合调制信号的原理及其脉冲压缩处理的方法,并用S imu link构建了脉冲压缩处理的仿真模型,分析了在仿真处理过程中的一些难题及解决途径,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经分析可知,此仿真实现了对混合调制信号的脉冲压缩处理,可为雷达系... 介绍了混合调制信号的原理及其脉冲压缩处理的方法,并用S imu link构建了脉冲压缩处理的仿真模型,分析了在仿真处理过程中的一些难题及解决途径,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经分析可知,此仿真实现了对混合调制信号的脉冲压缩处理,可为雷达系统建模仿真以及雷达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调制 脉冲压缩 建模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脉宽调制的Simulink仿真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熊聪颖 吴正国 马丰民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90-93,共4页
应用Matlab仿真平台,开发了随机脉宽调制的Simulink仿真文件,运用此仿真文件,研究了逆变器的谐波能量分布随随机增益变化的规律,仿真结果有助于实际装置的研制。
关键词 随机脉宽调制(RPWM) 仿真研究 谐波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mulink的脉冲多普勒雷达系统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5
18
作者 胡海莽 杨万海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692-1693,1737,共3页
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可控制性、可重复性、安全性、经济性、无破坏性等特点进行仿真与效能评估,是当前雷达与电子对抗领域研究中的重要手段,为此建立了一个基于Simulink的雷达仿真模块库。当仿真某种雷达系统时,只要从模块库中取出所... 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可控制性、可重复性、安全性、经济性、无破坏性等特点进行仿真与效能评估,是当前雷达与电子对抗领域研究中的重要手段,为此建立了一个基于Simulink的雷达仿真模块库。当仿真某种雷达系统时,只要从模块库中取出所需要的模块,修改参数后将它们连接起来,就可以迅速地搭建成所需的系统并进行仿真,极大地节省了建模的时间和人力物力。以一个脉冲多普勒雷达系统为例,介绍了搭建系统和仿真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建模 仿真 simulINK 脉冲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强爆炸热辐射传输及其波长敏感性研究
19
作者 张志远 郝建红 +4 位作者 张艺洁 张芳 赵强 范杰清 董志伟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3-181,共9页
通过建立热辐射脉冲输运模型,结合无量纲化处理与数值模拟方法,量化不同时刻、不同波段及传输距离下的热辐射能量速率与累积能量。重点分析大气透过率与空气密度比对热辐射能量分布的影响,揭示了强爆炸热辐射在空间传输中的规律及其对... 通过建立热辐射脉冲输运模型,结合无量纲化处理与数值模拟方法,量化不同时刻、不同波段及传输距离下的热辐射能量速率与累积能量。重点分析大气透过率与空气密度比对热辐射能量分布的影响,揭示了强爆炸热辐射在空间传输中的规律及其对波长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时间维度上,热辐射累积能量随时间增加而增长,且增长速率逐渐降低,在火球复燃阶段时可见光波段热辐射累积能量占比略高,在火球冷却阶段则由红外波段占主导。空间维度上,随传输距离增长热辐射能分布规律为海拔越低热辐射能越小,直到一定传输距离后热辐射能空间分布趋于稳定。建立的模型可预测任意爆炸条件下特定位置的热辐射能量分布,为波长敏感材料的防护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爆炸 大气传输 数值模拟 大气透过率 热辐射脉冲输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纯钛TA1多物理场耦合拉伸变形行为研究
20
作者 郑世龙 张宝 +3 位作者 祖宇飞 付雪松 周文龙 陈国清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34,共10页
目的研究工业纯钛TA1脉冲电流辅助拉伸过程中的变形行为,建立多物理场耦合的本构模型。方法利用自行搭建的电脉冲辅助拉伸平台在应变速率0.001 s^(−1)条件下对工业纯钛TA1进行拉伸实验,获得该材料在不同电流密度和温度下的应力-应变曲... 目的研究工业纯钛TA1脉冲电流辅助拉伸过程中的变形行为,建立多物理场耦合的本构模型。方法利用自行搭建的电脉冲辅助拉伸平台在应变速率0.001 s^(−1)条件下对工业纯钛TA1进行拉伸实验,获得该材料在不同电流密度和温度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基于实验结果建立电辅助拉伸本构模型。结果与未通入电流相比,当电流密度为0.00、34.28、40.00、45.71 A/mm^(2)时,材料的屈服强度分别下降了15.1%、36.6%、45.7%,抗拉强度分别下降了12.3%、27.1%、33.4%。脉冲电流引入的非热效应降低了材料的流动应力,表明了电辅助拉伸过程中非热效应的存在。基于J-C本构模型、Arrhenius双曲正弦本构模型和电磁场激发位错脱钉理论,考虑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建立的TA1电辅助拉伸本构模型与实验结果的误差均小于6%。结论考虑变形温度、电流密度与应变建立了本构模型,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以对TA1电辅助拉伸过程中的流变应力进行准确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纯钛 电脉冲辅助成形 变形行为 本构方程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