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镁合金表面改性技术现状研究 被引量:58
1
作者 林锐 刘朝辉 +4 位作者 王飞 贾艺凡 丁逸栋 班国东 李振强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4-131,共8页
镁在自然界中含量丰富,在地壳金属元素中储量排名第三位,是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之一。镁合金的密度为1.74 g/cm^3,比强度高达134,兼具韧性好、减震性强、热容量低、压铸性能好以及切削加工性能优良等优点,在军工、航天航空以及汽车等领... 镁在自然界中含量丰富,在地壳金属元素中储量排名第三位,是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之一。镁合金的密度为1.74 g/cm^3,比强度高达134,兼具韧性好、减震性强、热容量低、压铸性能好以及切削加工性能优良等优点,在军工、航天航空以及汽车等领域上有广泛应用。由于镁的电负性极强,稳定性不好,易被腐蚀,因而需要对镁合金表面进行处理才能适应实际应用的要求。镁合金表面改性是改善镁及其合金耐蚀性、提高使用寿命、扩大应用领域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综述了镁合金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化学转化处理(化学氧化处理)、电镀和化学镀、阳极氧化和微弧氧化、激光表面处理、热喷涂以及有机涂层等方法的原理、优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简要介绍气相沉积、离子注入、达克罗涂层等表面改性技术,最后分析了镁合金表面改性的发展趋势,认为镁合金表面改性技术应朝着低污染、低成本、高效率、多技术复合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表面改性 涂层 耐腐蚀 氧化处理 电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铬酸镧基陶瓷的制备与电性能研究现状
2
作者 王会涛 关丽丽 +3 位作者 冯宏宇 黎明 宋希文 郭瑞华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8-266,共9页
铬酸镧基陶瓷具有优异的性能,在诸多领域内得到广泛的应用。致密的铬酸镧基陶瓷可作为高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连接体材料。本文综述了使用固相法、溶胶-凝胶法、燃烧及水热法等方法制备铬酸镧粉体的过程,分析了铬酸镧基陶瓷难致密化... 铬酸镧基陶瓷具有优异的性能,在诸多领域内得到广泛的应用。致密的铬酸镧基陶瓷可作为高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连接体材料。本文综述了使用固相法、溶胶-凝胶法、燃烧及水热法等方法制备铬酸镧粉体的过程,分析了铬酸镧基陶瓷难致密化的原因,基于现阶段的制备方式总结了能实现致密化过程的多种新型烧结方式,同时调研了不同位置的掺杂改性及复合等方式在电性能改善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对后续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连接体 铬酸镧 粉体合成 致密化 掺杂改性 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电工级氧化镁改性粉配比优化
3
作者 刘权 刘百宽 +2 位作者 田晓利 李志勋 许雨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26-832,共7页
为改善电工级氧化镁普粉电性能的不足,使改性后电工级氧化镁粉更加适配电热管制造行业,通过加入白炭黑、电工级氧化镁用添加剂和硅油的方法对普粉进行改性,采用正交试验法设计25组配比组合进行试验。通过极差法分析单一指标(冷态绝缘耐... 为改善电工级氧化镁普粉电性能的不足,使改性后电工级氧化镁粉更加适配电热管制造行业,通过加入白炭黑、电工级氧化镁用添加剂和硅油的方法对普粉进行改性,采用正交试验法设计25组配比组合进行试验。通过极差法分析单一指标(冷态绝缘耐压强度、泄漏电流和热态绝缘耐压强度)下的最优配比,并利用矩阵分析法实现多目标综合分析优化,得到优化后的组合配比,运用指标值预估法预测最终配比的电工级氧化镁改性粉的电性能。结果表明:以冷态和热态绝缘耐压强度为指标时,白炭黑掺量为主要影响因素;以泄漏电流为指标时,硅油掺量为主要影响因素,其次是电工级氧化镁用添加剂掺量。多目标优化选择的改性粉配比为白炭黑掺量0.25%(质量分数,下同),电工级氧化镁用添加剂掺量2%,硅油掺量0.25%。最终配比电工级氧化镁改性粉电性能预估值为冷态绝缘耐压强度3365 V,泄漏电流0.112 mA,热态绝缘耐压强度2399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工级氧化镁改性 正交试验 极差法 矩阵分析法 指标值预估 最优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