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study on the effect of geometric asymmetry on arcjet thruster performance 被引量:2
1
作者 Hari Prasad NANDYALA Amit KUMAR Jayachandran THANKAPPAN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5期131-146,共16页
In an arcjet thruster,the cathode and constrictor degrade with time,and the electrical arc discharge may become unsymmetrical.In this work,a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model of a hydrogen plasma arcjet is developed a... In an arcjet thruster,the cathode and constrictor degrade with time,and the electrical arc discharge may become unsymmetrical.In this work,a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model of a hydrogen plasma arcjet is developed and validat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unsymmetrical electric arc discharge on thruster performance.The unsymmetrical arc discharge is realized by introducing a radial shift of the cathode so that the cathode tip offset is 80μm(25%of the constrictor radius).Simulations are conducted for both axially centered cathode(coaxial)and off-centered cathode(non-coaxial)configurations with identical propellant flow rates and input current.Simulations show asymmetrical arc discharge in the non-coaxial cathode configuration,resulting in azimuthally asymmetric Joule heating,species concentrations,and velocity field.This asymmetry continues as the plasma expands in the divergent section of the nozzle.Temperature,species concentrations,and axial velocity exhibit asymmetric radial distribution at the nozzle exit.The computed Joule heating was found to reduce with cathode shift,and consequently,the thrust and specific impulse of the thruster was decreased by about 6.6%.In the case of the non-coaxial cathode,geometric asymmetry also induces a small side thru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JET geometric asymmetry 3D numerical modelling space electric propulsion HYDROG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大山区地物环境中电波传播的电磁计算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楠 刘俊志 +2 位作者 陈贵齐 赵延安 张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8,共8页
在无人驾驶与无人机等新兴行业中,信号覆盖范围的要求较高,不仅仅在城市,在人迹罕至的山地、沙漠、森林中也需要无线信号的覆盖才能真正完成远程操控,这些地区更多需要考虑的是地势变化对电磁传播所带来的影响。计算电磁学中的一致性几... 在无人驾驶与无人机等新兴行业中,信号覆盖范围的要求较高,不仅仅在城市,在人迹罕至的山地、沙漠、森林中也需要无线信号的覆盖才能真正完成远程操控,这些地区更多需要考虑的是地势变化对电磁传播所带来的影响。计算电磁学中的一致性几何绕射理论方法是分析电大环境电磁问题的有效方法,使用计算电磁学的方法研究电磁波在山区地物环境中的传播规律。给出了一种建立不规则地形模型的新方法,可以通过数字高程的网格数据生成电磁算法可用的三次多项式曲面,使用多个立方曲面对不规则地形进行拼接,使用平均均方根误差验证模型数据的准确性。基于所得的地形数据,完成了并行的几何光学算法,并对区域电磁场的分布进行了仿真计算。选取了实际山区地物环境进行了实地测量,测量结果与仿真结果对比趋势一致,验证了该方法在非规则地形中电磁波传播分析中的有效性。考虑环境电磁计算的规模,建立了相应的并行策略,100核测试的并行效率可以保持在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大山区地物环境 电波传播 数字高程 分形建模 几何光学 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高架桥区段接触网避雷线架设高度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思华 王宇 +1 位作者 李萍 陈天宇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715-1722,共8页
为保证高铁安全运行,高速铁路接触网架设避雷线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防雷措施。结合高速铁路接触网的结构特点,基于电气几何模型和滚球法对避雷线的屏蔽性能进行分析,推导高架桥区段单、复线铁路接触网避雷线的架设高度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 为保证高铁安全运行,高速铁路接触网架设避雷线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防雷措施。结合高速铁路接触网的结构特点,基于电气几何模型和滚球法对避雷线的屏蔽性能进行分析,推导高架桥区段单、复线铁路接触网避雷线的架设高度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滚球法比电气几何模型法的计算结果更精确,过程更简捷。单线铁路的接触网避雷线高度明显高于复线铁路的避雷线架设高度。且随着高架桥高度的增高,避雷线的架设高度也随之增高,近似成线性增长。避雷线的高度还受到滚球半径的影响,滚球半径越大,避雷线架设的高度越低,设计避雷线高度需要采用合适的滚球半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架桥 接触网 避雷线 电气几何模型 滚球法 滚球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雷击跳闸率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郭小霞 樊春雷 《电气化铁道》 2011年第6期29-31,共3页
介绍了牵引网电气几何模型,并利用暴露距离分别计算了牵引网系统中各导线遭受雷击的概率,并推导了相关计算公式,对加强线采取避雷器前后牵引网雷击跳闸率进行了计算,由于该模型充分考虑了牵引网实际几何参数,因此其计算结果对高速铁路... 介绍了牵引网电气几何模型,并利用暴露距离分别计算了牵引网系统中各导线遭受雷击的概率,并推导了相关计算公式,对加强线采取避雷器前后牵引网雷击跳闸率进行了计算,由于该模型充分考虑了牵引网实际几何参数,因此其计算结果对高速铁路的防雷保护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电气几何模型 暴露距离 跳闸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击风险评估中位置因子的取值变化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鑫 黄克俭 +4 位作者 叶博 刘毅 喻潜 汪金宏 申森 《建筑技术开发》 2016年第8期52-53,共2页
在对建筑物进行雷击风险评估的过程中,位置因子C_d的引入是为了考虑周围建筑物对评估对象的影响,但由于不同建筑物的高度和位置不同,位置因子的取值不同对评估对象的影响差别很大,现有雷击风险评估规范中给出的位置因子的取值,为固定值... 在对建筑物进行雷击风险评估的过程中,位置因子C_d的引入是为了考虑周围建筑物对评估对象的影响,但由于不同建筑物的高度和位置不同,位置因子的取值不同对评估对象的影响差别很大,现有雷击风险评估规范中给出的位置因子的取值,为固定值,导致了计算结果缺乏差异性,存在较大误差。鉴于上述问题,通过电气-几何模型得出了位置因子的计算公式,并结合武汉地区雷电流累积模型分析了位置因子与评估对象高度及距离的变化关系。发现当评估对象周边有比它高的建筑物时,位置因子与评估对象自身的高度以及间距息息相关,其自身高度越接近与等高建筑物时或间距越大时其被雷击的风险值越高,其C_d应相应取较高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估 位置因子 电气-几何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绕击跳闸率的改进计算方法
6
作者 张金霞 樊明 张小红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6-148,共3页
不同于以往通过计算暴露弧弧长或其在水平面的投影来计算绕击率的方法,以传统的电气几何模型为基础,提出在确定绕击区域后,考虑雷击入射角及其概率,通过计算绕击区域下包曲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来计算绕击率。通过典型杆塔的实例计算和比... 不同于以往通过计算暴露弧弧长或其在水平面的投影来计算绕击率的方法,以传统的电气几何模型为基础,提出在确定绕击区域后,考虑雷击入射角及其概率,通过计算绕击区域下包曲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来计算绕击率。通过典型杆塔的实例计算和比较,获得了绕击率与保护角、地面倾角及击距系数的关系,且绕击跳闸率的实例计算结果接近运行经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几何模型 雷击入射角 绕击跳闸率 击距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雷电性能及防护措施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颜子威 龚有军 何智文 《南方能源建设》 2023年第2期110-118,共9页
[目的]雷击是造成±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的首要原因,开展输电线路防雷评估对系统的安全与稳定运行至关重要。[方法]文章依托我国某在建±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根据工程设计使用条件选用导、地线型,通过沿线... [目的]雷击是造成±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的首要原因,开展输电线路防雷评估对系统的安全与稳定运行至关重要。[方法]文章依托我国某在建±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根据工程设计使用条件选用导、地线型,通过沿线各海拔、气象区分布塔型数量,确定了主力杆塔;综合沿线各塔位地面倾角、土壤电阻率、雷暴日、气象区等分布比例,评估了全线耐雷性能,并针对工程雷电特性,提出了具体的防雷优化措施,此外,还对比了电气几何模型(EGM)法中关于地形考虑的2种方法间的计算差异。[结果]计算结果表明:工程综合雷击闪络率不满足设计参考值要求,全线以绕击防护为主,沿线雷暴日与杆塔正极侧的地形条件是防雷关键影响因素。[结论]将全线位于C级及以上多雷区,山区正极侧地面倾角≥25°的杆塔保护角采用-15°设计后,可满足雷击闪络率不大于0.10次/(100 km·a·40 d)的防雷要求,经分析对比邻近已投运±800 kV线路的耐雷性能与实际运行数据,论述了文章计算方法及结果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 雷电性能 防雷优化措施 雷击闪络率 电气几何模型(eg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电网500kV地线绝缘化线路绕击耐雷性能分析
8
作者 黄修乾 邱平 +3 位作者 付玉峰 赵淳 任华 雷梦飞 《智能电网》 2015年第9期860-864,共5页
输电线路覆冰是造成线路跳闸的重要原因之一。云南电网公司通过对500 k V输电线路进行地线绝缘化改造,实现了线路地线的直流融冰。由于地线绝缘化改造过程中,地线会通过地线绝缘子悬挂于杆塔塔头处,导致地线高度降低,进而使得输电线路... 输电线路覆冰是造成线路跳闸的重要原因之一。云南电网公司通过对500 k V输电线路进行地线绝缘化改造,实现了线路地线的直流融冰。由于地线绝缘化改造过程中,地线会通过地线绝缘子悬挂于杆塔塔头处,导致地线高度降低,进而使得输电线路的保护角增大,影响线路的绕击耐雷性能。通过EMTP-ATP平台计算5种不同塔型地线绝缘化改造前后的绕击耐雷水平,并通过电气几何模型(electric geometry model,EGM)计算这些塔型的绕击跳闸率。结果表明:地线绝缘化改造对线路绕击耐雷水平影响较小,但是对绕击跳闸率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线绝缘化 绕击 耐雷水平 跳闸率 电气几何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超高压输电线路绕击跳闸率的探讨
9
作者 吴荻 黄家栋 王爱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58-60,共3页
绕击是超高压、特高压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的主要原因,山区绕击跳闸率计算相对平原更为复杂.为提高线路绕击率的计算精度,提出了改进的电气几何模型,研究了山区复杂地形下输电线路的绕击特性,总结出了包括山顶、山谷、沿坡、爬坡、跨沟等... 绕击是超高压、特高压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的主要原因,山区绕击跳闸率计算相对平原更为复杂.为提高线路绕击率的计算精度,提出了改进的电气几何模型,研究了山区复杂地形下输电线路的绕击特性,总结出了包括山顶、山谷、沿坡、爬坡、跨沟等各种典型的山区复杂地形下的计算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击率 电气几何模型 复杂地形 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塔双回超高压输电线路绕击耐雷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董铭星 李浩 汪涛 《通信电源技术》 2023年第2期83-86,共4页
超高压(Extra High Voltage,EHV)输电线路多为同塔双回,引雷面积大,更易遭受到雷击,特别是对于山谷间大跨度的杆塔常发生绕击跳闸事故。据运检单位统计表明,绕击是引起线路跳闸的主要原因。因此,对输电线路雷电绕击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同... 超高压(Extra High Voltage,EHV)输电线路多为同塔双回,引雷面积大,更易遭受到雷击,特别是对于山谷间大跨度的杆塔常发生绕击跳闸事故。据运检单位统计表明,绕击是引起线路跳闸的主要原因。因此,对输电线路雷电绕击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同塔双回输电线路防雷性能的敏感因素是十分必要的。建立500 kV输电线路的绕击模型,该模型采用电气几何模型(Electrical Geometric Model,EGM)法,通过呼高、地面坡度、保护角、导线相序排列变化所导致的雷电绕击跳闸次数变化来反映出各因素对于绕击耐雷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EHV) 架空输电线路 雷击 耐雷性能 保护角 电气几何模型(eg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仿真软件在天线罩电气性能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秉横 刘元云 +1 位作者 顾昊 施凌飞 《制导与引信》 2011年第2期39-42,共4页
为实现天线罩电气性能参数的精确仿真,利用基于有限元方法的Ansoft HFSS软件对天线罩进行仿真分析。该仿真方法建模方便、便于更改,完全模拟天线罩的实际工作状态,具有计算精度高、可靠性强等特点,有效解决了传统的高频近似算法分析天... 为实现天线罩电气性能参数的精确仿真,利用基于有限元方法的Ansoft HFSS软件对天线罩进行仿真分析。该仿真方法建模方便、便于更改,完全模拟天线罩的实际工作状态,具有计算精度高、可靠性强等特点,有效解决了传统的高频近似算法分析天线罩电性能自身具有的精度偏低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线罩 几何建模 电性能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雨蚀头对天线辐射方向图的影响
12
作者 顾昊 刘元云 +1 位作者 吴秉横 张漠杰 《制导与引信》 2011年第2期50-52,共3页
利用基于矩量法的FEKO软件对单脉冲天线电性能进行仿真分析,计算金属雨蚀头沿天线转动中心转动时单脉冲天线差方向图零深位置的偏移,揭示了金属雨蚀头对天线瞄准线误差的影响。
关键词 天线辐射图 几何建模 电性能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