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3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isualization detection of slurry transportation pipeline based on electrical capacitance tomography in mining filling
1
作者 QIN Xue-bin SHEN Yu-tong +4 位作者 LI Ming-qiao LIU Lang YANG Pei-jiao HU Jia-chen JI Chen-che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1期3757-3766,共10页
In the long distance transportation of slurry filled for mining filling,there exist complex variation rules of pressure and flow velocity,pipe distribution location and other influencing factors.Electrical capacitance... In the long distance transportation of slurry filled for mining filling,there exist complex variation rules of pressure and flow velocity,pipe distribution location and other influencing factors.Electrical capacitance tomography(ECT)is a technique for visualizing two-phase flow in a pipe or closed container.In this paper,a visual detection method was proposed by image reconstruction of core,laminar,bubble and annular flow based on ECT technology,which reflects distribution of slurry in deep filling pipeline and measures the degree of blockage.There is an error between the measured and the real two-phase flow distribution due to two factors,which are immature image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 of ECT and difference of flow patterns leading to degrees of error.In this paper,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is used to recognize flow patterns,and then the optimal image is calculated by the 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algorithm with weights using simulated annealing strategy,and the fitness function is improved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shallow neural network.Finally,the reconstructed binary image is further processed to obtain the position,size and direction of the blocked pipe.The realization of this method provides technical support for pipeline detection techn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age reconstruction electrical capacitance tomography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blocked pi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ectrical capacitance volume tomography for measurement soil water infiltration in vessel experiments
2
作者 Muhammad Mukhlisin Marlin Ramadhan Baidillah Mohd Raihan Tah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期358-364,共7页
Electrical capacitance volume tomography(ECVT) is a recently-developed technique for real-time,non-invasive 3D monitoring of processes involving materials with strong contrasts in dielectric permittivity.This work is ... Electrical capacitance volume tomography(ECVT) is a recently-developed technique for real-time,non-invasive 3D monitoring of processes involving materials with strong contrasts in dielectric permittivity.This work is first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 to visualization of water flow in soil.We describe the principles behind the method,and then demonstrate its use with a simple laboratory infiltration experiment.32 ECVT sensors were installed on the sides of an empty PVC column.Water was poured into the column at a constant rate,and ECVT data were collected every second.The column was then packed with dry sand and again supplied with water at a constant rate with data collected every second.Data were analyzed to give bulk average water contents,which proved consistent with the water supply rates.Data were also analyzed to give 3D images(216 voxels) allowing visualization of the water distribution during the experiments.Result of this work shows that water infiltration into the soil,wall flow,progress of the unstable wetting front and the final water distribution are clearly vis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water infiltration electrical capacitance volume tomography real time imag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nsor monitoring and online measurement correction in electric capacitance tomography system
3
作者 张惠良 荣冈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64-667,共4页
The recalibration of electrical capacitance tomography (ECT) system is one of the key problems in keeping the system running steadily.However, for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in solids/gas transport,online calibration can... The recalibration of electrical capacitance tomography (ECT) system is one of the key problems in keeping the system running steadily.However, for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in solids/gas transport,online calibration can not be implemented and the data from this sensor may be unreliable due to the sensor pipe interior wall abrasion during pneumatic transport,so the solids concentration calculated from the reconstructed image based on these data will be highly inaccurate.The 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inter-electrode relative capacitance variation of electrode pair spacing 1 is the most sensitive to the abrasion of sensor pipe interior wall, so this relative capacitance variation when the sensor is filled with air can be used as an indicator demanding offline system recalibration when the wall abrasion goes significant.Furthermore, while the pipe interior wall abrasion is not very serious, online correcting measured inter-electrode capacitance with wall capacitance variation can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concentration calc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在线测量技术 ect系统 流体 电极 电容层析成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CT优化方法的发电机定子线棒主绝缘缺陷检测
4
作者 赵煦 闫丽梅 +5 位作者 刘婧 李元园 杨一丹 刘国强 李佳宝 王柏松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2-139,共8页
该文针对发电机定子线棒主绝缘缺陷检测中主绝缘存在金属导体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平面电容层析成像(PECT)的空场电容数据和敏感场优化方法,建立了3×4平面电容传感器模型以研究空场中定子线棒主绝缘中的金属导体对电容信号和敏感... 该文针对发电机定子线棒主绝缘缺陷检测中主绝缘存在金属导体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平面电容层析成像(PECT)的空场电容数据和敏感场优化方法,建立了3×4平面电容传感器模型以研究空场中定子线棒主绝缘中的金属导体对电容信号和敏感场的影响,对比分析了空满场电容信号与敏感场特性,提出了采用空场无金属的敏感场结合空场有金属的电容信号进行反演成像的优化策略。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检测出不同位置的绝缘缺陷,为发电机主绝缘状态检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机绝缘 平面电容层析成像 缺陷检测 敏感场分析 无损在线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火焰成像的ECT系统导纳测量精度分析
5
作者 王超 王健宇 金硕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7-394,共8页
火焰的导纳包括介电和导电特性,可从不同角度反映燃烧状态,火焰导纳的精确测量对于获取燃烧状态具有重要意义.电容层析成像(ECT)在火焰检测中获得了成功的应用,也正从测量介电常数单一参数向测量导纳虚部和实部参数发展,但同时也对导纳... 火焰的导纳包括介电和导电特性,可从不同角度反映燃烧状态,火焰导纳的精确测量对于获取燃烧状态具有重要意义.电容层析成像(ECT)在火焰检测中获得了成功的应用,也正从测量介电常数单一参数向测量导纳虚部和实部参数发展,但同时也对导纳的测量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使用电探针测量了火焰不同位置的相对介电常数和电导率,以此为基础,建立ECT测量火焰导纳的仿真模型,发现火焰导纳虚部和实部的差距随着频率的升高而增大.在经典ECT系统中使用的500 kHz激励频率条件下,火焰导纳的虚部约比实部大5个数量级,使火焰导纳信息难以精确测量.对不同频率下火焰和空气导纳的差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为了保障系统测量精度,应使得导纳实部采集分辨率不超过0.207.导纳实部采集分辨率与模拟数字转换器(ADC)采样位数和激励频率都有关.在ADC采样位数一定的情况下,降低激励频率能够获得更小的导纳实部信号采集分辨率,从而提高系统的测量精度.对于14位ADC,应采用26.4 kHz以下的激励频率.激励频率为500 kHz的经典ECT系统,其电流转电压(C/V)电路简化为以电容反馈为主导.针对降低激励频率使得经典ECT系统的C/V电路简化的输入输出关系不再适用的问题,在电路中考虑反馈电容和反馈电阻的综合作用,给出了测量火焰导纳的前端电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 电容层析成像 导纳 测量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级控制64极板平面阵列传感器的ECT系统
6
作者 曹蕊 田汉民 +2 位作者 田学民 马旭蕾 刘维龙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107,共7页
针对电容层析成像系统中16及以下极板平面阵列传感器测量数据少、检测精度相对低,而64极板三级控制复杂的问题,实现了一种基于64极板二级控制密集型平面阵列传感器的电容层析成像系统,通过硬件二级选线控制和软件敏感电极测量法,显著提... 针对电容层析成像系统中16及以下极板平面阵列传感器测量数据少、检测精度相对低,而64极板三级控制复杂的问题,实现了一种基于64极板二级控制密集型平面阵列传感器的电容层析成像系统,通过硬件二级选线控制和软件敏感电极测量法,显著提高了电容层析成像速度和精度。理论计算及实测结果表明,二级控制的64极板密集型平面阵列传感器的电容层析成像精度达到95%以上,速度达到2 s左右,证明了该设计在复合材料无损检测领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层析成像 密集型平面阵列传感器 敏感电极法 LB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外置电极ECT传感器激励方式研究
7
作者 马敏 李斌洲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12-1020,共9页
目前,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的内部状态尚无有效的监测方法。为此,探索利用电容层析成像技术(ECT)实现对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内部状态进行监测这一难题。针对燃烧室环形空间,设计了内外置电极ECT传感器,提出了6种激励测量方式,以灵敏场的均匀性... 目前,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的内部状态尚无有效的监测方法。为此,探索利用电容层析成像技术(ECT)实现对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内部状态进行监测这一难题。针对燃烧室环形空间,设计了内外置电极ECT传感器,提出了6种激励测量方式,以灵敏场的均匀性等5个指标作为评价标准,寻求最佳激励策略的同时研究了双电极激励中激励电极间距对测量过程和成像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间隔1电极激励方式图像相关系数最高可达0.9645,整体效果最优,为下一步传感器激励方式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层析成像 燃烧室监测 图像重建 内外置电极 火焰测量 激励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步正则化Gauss-Newton迭代算法的ECT图像重建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立峰 陈达 刘卫亮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6-551,共6页
电容层析成像(ECT)技术求解图像重建问题属于非线性问题,并且存在严重的不适定性。为提高图像重建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两步正则化Gauss-Newton迭代算法的ECT图像重建方法。针对标准正则化Gauss-Newton迭代算法在图像重建中存在的不收敛... 电容层析成像(ECT)技术求解图像重建问题属于非线性问题,并且存在严重的不适定性。为提高图像重建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两步正则化Gauss-Newton迭代算法的ECT图像重建方法。针对标准正则化Gauss-Newton迭代算法在图像重建中存在的不收敛问题,引入了两步迭代方法;改进了正则化矩阵,提高了解估计的精确度;考虑到Gauss-Newton算法对迭代初值的依赖性,加入了同伦算法。最后,进行仿真和静态实验,并与线性反投影(LBP)算法、Landweber算法、Tikhonov正则化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图像重建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测量 电容层析成像 两步正则化 Gauss-Newton迭代算法 正则化矩阵 同伦算法 两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自适应网络的ECT图像重建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立峰 常恩健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39-1146,共8页
为求解电容层析成像(ECT)中的非线性病态反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尺度自适应网络(MSANet)模型,该模型实现了更精细维度上多尺度特征的融合,且模型参数量相对较小。通过在单个残差块内构建树状结构组成多尺度特征融合模块,MSANet实现了更好... 为求解电容层析成像(ECT)中的非线性病态反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尺度自适应网络(MSANet)模型,该模型实现了更精细维度上多尺度特征的融合,且模型参数量相对较小。通过在单个残差块内构建树状结构组成多尺度特征融合模块,MSANet实现了更好的鲁棒性和更低的计算参数量;采用加入自适应空间阈值模块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图像的重建精度。实验结果表明:与线性反投影(LBP)算法、Landweber迭代算法及常用深度学习方法相比,该方法平均相对误差最小且平均相关系数最大,分别为0.181及0.9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流测量 机器视觉 电容层析成像 图像重建 深度学习 多尺度 自适应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正问题模型和模因算法的ECT图像重建
10
作者 颜华 徐利娟 +1 位作者 王伊凡 周英钢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3-818,共6页
为提高电容层析成像的图像重建质量,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正问题模型和模因算法的图像重建算法,即Im-MA算法。通过对灵敏度矩阵进行平滑滤波和降维处理,改进正问题模型。使用L_(2)范数作为数据拟合的测度,并将全变差作为正则项,构建目标函... 为提高电容层析成像的图像重建质量,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正问题模型和模因算法的图像重建算法,即Im-MA算法。通过对灵敏度矩阵进行平滑滤波和降维处理,改进正问题模型。使用L_(2)范数作为数据拟合的测度,并将全变差作为正则项,构建目标函数,将图像重建问题转化为最优化问题。采用麻雀搜索算法和天牛须搜索算法相结合的模因(memetic algorithm,MA)算法求解目标函数。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与常用的Landweber算法相比,Im-MA算法的重建误差更小,且重建图像与真实分布更加接近。Im-MA算法为解决ECT逆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层析成像 图像重建 正问题模型 模因算法 灵敏度矩阵 降维 平滑滤波 全变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仿真的ECT感兴趣区域高分辨率图像重建
11
作者 张立峰 陈达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23-1831,共9页
感兴趣区域的高分辨率图像重建是电容层析成像(electrical capacitance tomography,ECT)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均匀电极分布的ECT模型仅在重建场域的边界位置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系数,不适用于感兴趣区域成像。为改善感兴趣区域中的灵敏度分... 感兴趣区域的高分辨率图像重建是电容层析成像(electrical capacitance tomography,ECT)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均匀电极分布的ECT模型仅在重建场域的边界位置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系数,不适用于感兴趣区域成像。为改善感兴趣区域中的灵敏度分布,提高图像分辨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元仿真ECT感兴趣区域高分辨率图像重建方法,根据保角变换理论优化电极分布。进行了仿真实验,将均匀电极和优化电极分布的灵敏度矩阵代入Tikhonov算法、Landweber算法和ART算法,重建结果表明上述方法可有效提高感兴趣区域的图像重建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层析成像 有限元仿真 感兴趣区域 灵敏度矩阵 保角变换 电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CM及快速迭代收缩阈值算法的平面ECT图像重建
12
作者 张立峰 唐志浩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9-906,共8页
为提高平面阵列电容成像系统的成像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FCM)进行数据优化的快速迭代收缩阈值算法(FISTA)。根据平面阵列电容数据的特点,首先利用FCM算法对测量电容值进行分类,保留有效电容值,实现电容向量降维;然后利用离... 为提高平面阵列电容成像系统的成像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FCM)进行数据优化的快速迭代收缩阈值算法(FISTA)。根据平面阵列电容数据的特点,首先利用FCM算法对测量电容值进行分类,保留有效电容值,实现电容向量降维;然后利用离散小波基(DWT)对灰度值进行稀疏表示,并建立L1正则化模型,采用FISTA进行求解,以实现图像重建;最后将FCM处理后的电容值分别用于Landweber算法、Tikhonov算法进行重建对比。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重建图像的平均相对误差约为0.0527,平均相关系数约为0.9422,均优于其它算法,且重建图像伪影较少,更接近真实情况;因此,所提算法具有更好的重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层析成像 平面阵列电容 图像重建 模糊C均值聚类 快速迭代收缩阈值算法 缺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阶混联灵敏度矩阵的ECT图像重建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达 张立峰 樊振萍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47-1154,共8页
电容层析成像技术求解图像重建问题属于非线性问题。在灵敏度矩阵的推导过程中,通常只保留灵敏度系数的线性部分,但是被忽略的非线性部分同样包含重要的成像信息。为了提高图像重建精度,基于二阶灵敏度系数的数学定义,结合模糊C-均值聚... 电容层析成像技术求解图像重建问题属于非线性问题。在灵敏度矩阵的推导过程中,通常只保留灵敏度系数的线性部分,但是被忽略的非线性部分同样包含重要的成像信息。为了提高图像重建精度,基于二阶灵敏度系数的数学定义,结合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和电场中心线理论,建立了二阶混联灵敏度矩阵,并将矩阵引入到Landweber算法中,提出了二阶Landweber算法;最后,进行仿真和静态实验,并与传统的Tikhonov算法和一阶Landweber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二阶混联灵敏度矩阵可以提高图像重建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层析成像 图像重建 电场中心线 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 二阶混联灵敏度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拟退火粒子群优化算法的ECT图像重建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耀萱 崔丽琴 +2 位作者 田鹏 秦龙 曾祥麟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4-491,共8页
电容层析成像系统中,其反问题的“病态性”特点,导致传统图像重建算法的重建结果伪影现象严重。粒子群算法(Particles Swarm Optimization,PSO)作为智能算法的一种,具有易实现,收敛快等显著优点,缺点也很明显,即粒子易收敛于局部最优解... 电容层析成像系统中,其反问题的“病态性”特点,导致传统图像重建算法的重建结果伪影现象严重。粒子群算法(Particles Swarm Optimization,PSO)作为智能算法的一种,具有易实现,收敛快等显著优点,缺点也很明显,即粒子易收敛于局部最优解。将模拟退火算法与粒子群搜索算法相结合,利用模拟退火算法中的概率突变能力,能够有一定概率跳出算法的局部最优解。设计了五种不同的典型流型并进行了仿真实验,利用所提算法与LBP算法、Tikhonov算法、Landweber迭代算法以及标准PSO算法分别对其进行了图像重建。仿真实验所得到的主观结果和客观数据均表明,所提算法可以有效减少重建图像中的伪影,明确图像形状,提高重建图像质量,使得图像重建结果更加接近原始流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层析成像 图像重建 粒子群算法 模拟退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并联自适应残差网络与CBAM的ECT图像重建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敏 吴环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4-221,共8页
为解决电容层析成像中软场效应导致重建图像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联自适应残差网络与卷积注意力机制的图像重建算法。通过引入并联自适应残差模块提取丰富的特征层信息,再利用压缩激励网络调整各通道的权重系数,达到过滤冗余... 为解决电容层析成像中软场效应导致重建图像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联自适应残差网络与卷积注意力机制的图像重建算法。通过引入并联自适应残差模块提取丰富的特征层信息,再利用压缩激励网络调整各通道的权重系数,达到过滤冗余信息的效果,引入卷积注意力机制学习浅层特征的通道和空间信息,将卷积注意力机制通道与并联自适应残差网络进行特征融合以补偿损失的浅层特征和空间信息。仿真结果表明,相比LBP算法、Landweber迭代算法、1D CNN算法,改进算法有效提高了重建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流测量 电容层析成像 图像重建 并联自适应残差网络 卷积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bit压缩感知非凸算法的平面ECT图像重建
16
作者 唐志浩 张立峰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97-1803,共7页
为提高平面电容成像系统的成像质量并提高重建速度,提出了一种基于1-bit压缩感知(1-bit CS)非凸算法的平面ECT图像重建方法。首先,利用离散余弦基(DCT)对灰度值进行稀疏表示;其次,引入极大极小凹惩罚(MCP)作为正则化项,并建立1-bit CS ... 为提高平面电容成像系统的成像质量并提高重建速度,提出了一种基于1-bit压缩感知(1-bit CS)非凸算法的平面ECT图像重建方法。首先,利用离散余弦基(DCT)对灰度值进行稀疏表示;其次,引入极大极小凹惩罚(MCP)作为正则化项,并建立1-bit CS MCP正则化模型;然后,通过MCP非凸算法迭代更新对偶解的近端算子,以求取最优对偶解;最后,根据对偶解求出重建灰度值并进行图像重建。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Tikhonov算法、Landweber算法及传统压缩感知算法,所提方法得到的重建图像平均相对误差和相关系数分别为0.0496和0.9435,平均重建时间约为0.1723 s,均优于其他3种算法,缺陷还原度及重建速度有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缺陷检测 平面电容成像 ect图像重建 1-bit压缩感知 极大极小凹惩罚 非凸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增强型稠密连接网络模型应用于ECT图像重建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敏 孙妮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2-88,共7页
针对传统神经网络在电容层析成像图像重建中,存在难以较好地实现电容特征张量的底层位置特征和顶层语义特征融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增强型稠密连接网络模型(enhanced dense connectivity network,EDC-net)。首先,训练全连接神经网络获得... 针对传统神经网络在电容层析成像图像重建中,存在难以较好地实现电容特征张量的底层位置特征和顶层语义特征融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增强型稠密连接网络模型(enhanced dense connectivity network,EDC-net)。首先,训练全连接神经网络获得初步介电常数分布,利用全连接神经网络的输出特征图作为补偿型U-net网络的输入。其次,搭建补偿型U-net网络,在编码和解码器间添加类DenseNet结构的稠密跳跃连接机制,以保留大量的底层位置特征信息,减少模型多个输出节点的特征损失;同时利用多尺度密集空洞卷积模块替代补偿型U-net中普通卷积,扩大模型的感受野并丰富多尺度信息。最后采用高效通道注意力机制模块实现子解码器节点的输出特征跨通道交互,增强模型对重要信息的关注度,提高模型的非线性拟合能力。试验结果表明,与Landweber迭代算法、U-net算法对比,基于EDC-net算法的重建图像分辨率高,成像边缘清晰,且更具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层析成像 图像重建 稠密跳跃连接 特征跨通道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CT模型修正及算法优化的超音速分离流场图像重建
18
作者 王世伟 王超 +1 位作者 郭琪 丁红兵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222-4229,共8页
超音速分离器内流场参数的准确测量对其结构与性能优化至关重要,电容层析成像(electrical capacitance tomography,ECT)能够实现非侵入式参数测量,其逆问题求解的数学模型主要通过线性化近似得到,忽略了非线性、“软场”效应等对结果的... 超音速分离器内流场参数的准确测量对其结构与性能优化至关重要,电容层析成像(electrical capacitance tomography,ECT)能够实现非侵入式参数测量,其逆问题求解的数学模型主要通过线性化近似得到,忽略了非线性、“软场”效应等对结果的影响,使得当场域内介质分布的介电常数差异较大时,图像重建质量不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通过引入模型推导误差对ECT逆问题数学模型修正,在此基础上,根据目标函数的可分离特性,设计结合正则化与Split Bregman(RASB)的求解算法,分别对模型误差和待重构介质进行交叉迭代求解。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手段对比分析了RASB算法、Tikhonov正则化算法、L1正则化算法和Landweber算法重建图像效果,结果表明所提算法RASB可以减小线性化近似产生的误差,削弱噪声对图像重建结果的影响,重构的介质分布更加准确,图像中伪影更少。RASB算法对几种模型重建图像的平均相关系数为0.8964,高于Tikhonov正则化算法的0.8353、L1正则化算法的0.8496和Landweber算法的0.86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分离器 电容层析成像 模型推导误差 正则化与SplitBregman 交叉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Forword-Backword Spliting算法的ECT图像重建算法
19
作者 马敏 刘萌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9-644,共6页
针对电容层析成像技术图像重建问题的不适定性和实时性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前后向分裂(Forword-Backword Spliting, FBS)算法的ECT图像重建算法。首先,建立基于FBS算法的ECT逆问题求解模型,提升ECT图像重建的速度;其次将GMC惩罚项代... 针对电容层析成像技术图像重建问题的不适定性和实时性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前后向分裂(Forword-Backword Spliting, FBS)算法的ECT图像重建算法。首先,建立基于FBS算法的ECT逆问题求解模型,提升ECT图像重建的速度;其次将GMC惩罚项代替L1范数应用于ECT图像重建中,提高重建解的稀疏度以获得更准确的特征信号;最后建立基于GMC惩罚项的FBS图像重建模型并求解。采用COMSOL5.3和MATLAB2014软件搭建联合仿真平台,仿真结果显示,改进的算法最高将核心流模型成像相关系数提升至0.934 5,成像时间最快达到0.094 5 s,相较于Tikhonov正则化算法和Landweber算法,在成像速度和质量两方面均有明显提高。并通过实际实验验证了改进算法具有更好的可靠性和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层析成像 图像重建 改进FBS算法 非凸惩罚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改进稀疏正则化ECT图像重建算法
20
作者 马敏 孙妮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32-1138,共7页
针对电容层析成像技术逆问题求解过程中的病态性和不适定问题,提出了联合改进稀疏正则化图像重建算法。首先利用自适应截断奇异值算法对灵敏度矩阵进行优化预处理,以消除矩阵中的冗余信息;其次,基于优化后的灵敏度矩阵联合改进的L1-αL... 针对电容层析成像技术逆问题求解过程中的病态性和不适定问题,提出了联合改进稀疏正则化图像重建算法。首先利用自适应截断奇异值算法对灵敏度矩阵进行优化预处理,以消除矩阵中的冗余信息;其次,基于优化后的灵敏度矩阵联合改进的L1-αL2稀疏正则化,构建凸函数项,增强解的稀疏性和稳定性;最后通过快速迭代阈值收缩算法进行求解,加速迭代收敛速度。改进算法在重建图像中相关系数平均达0.8813,图像误差平均降至0.2111,成像速度保持在0.10 s以内。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改善了逆问题的病态性和不适定性,提高了图像重建精度,同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流测量 电容层析技术 自适应截断奇异值 稀疏正则化 图像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