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情景组合的我国电能替代潜力预测与实施路径研究
1
作者 王博 王灿 +2 位作者 张洪秩 李浩 王兆华 《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7,共9页
本文基于对数平均迪式指数法探究家庭和产业部门电力消费驱动因素的异质性,并结合分解结果扩展电力负荷预测模型,将智能化程度、电气化政策等我国新时期电力需求变化关键影响因素纳入模型,研判中国化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与典型浓度路... 本文基于对数平均迪式指数法探究家庭和产业部门电力消费驱动因素的异质性,并结合分解结果扩展电力负荷预测模型,将智能化程度、电气化政策等我国新时期电力需求变化关键影响因素纳入模型,研判中国化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与典型浓度路径(RCPs)的组合情景下我国电能替代水平。研究结果发现:(1)短期看家庭部门驱动因素的作用效果总体小于产业部门,两部门的能源强度效应和能源结构效应都将对电力增长发挥重要驱动作用;(2)我国未来电力需求增长空间广、情景差异大,2060年,可持续发展(SSP1-RCP1.9)情景下我国用电量达14.97万亿千瓦时,高化石能源依赖(SSP5-RCP8.5)情景下电力需求量达16.87万亿千瓦时,历史模式发展(SSP2-RCP4.5)情景下用电量仅为SSP5-RCP8.5情景的3/4。电力需求发展路径研判为未来能源系统转型、低碳政策制定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需求预测 驱动因素解析 扩展电力负荷预测模型 SSP-RCP情景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EMD的分特征组合超短期负荷预测模型
2
作者 商立群 贾丹铭 +1 位作者 安迪 王俊昆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1-51,共11页
电力负荷预测对电力调度和系统安全至关重要。针对超短期负荷预测,本文提出一种结合补充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mentary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CEEMD)与机器学习、智能优化算法的组合预测模型。首先通过CEEMD对原始... 电力负荷预测对电力调度和系统安全至关重要。针对超短期负荷预测,本文提出一种结合补充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mentary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CEEMD)与机器学习、智能优化算法的组合预测模型。首先通过CEEMD对原始数据进行分解,再利用排列熵(permutation entropy,PE)阈值进行分量分流。高频信号采用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预测,低频信号则通过混合核极限学习机(hybrid kernel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HKELM)并结合雪消融优化算法(snow ablation optimizer,SAO)进行优化预测。最终,各分量预测结果叠加得到综合预测值。通过实例分析,模型的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61.61 kW、43.91 kW和0.38%,显著优于传统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充分发掘数据内在特征、结合各方法预测优势,在超短期负荷预测中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电力负荷预测 CEEMD 排列熵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极限学习机 智能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差异化业务与多域通信技术适配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吴军民 刘世栋 +1 位作者 卜宪德 刘川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63-1972,共10页
针对双碳背景下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通信方式单一以及业务与通信技术适配性差等问题,构建了含本地通信和远程通信的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多域通信架构,并分析支撑该架构的关键技术。其次,根据差异化业务类型与通信需求,构建了业务与通... 针对双碳背景下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通信方式单一以及业务与通信技术适配性差等问题,构建了含本地通信和远程通信的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多域通信架构,并分析支撑该架构的关键技术。其次,根据差异化业务类型与通信需求,构建了业务与通信技术适配性评价体系,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融合熵权CRITIC-灰色关联逼近理想解排序法的通信方式适配方法,以实现差异化业务与多域通信技术适配性分析。由算例分析得,所提架构与适配算法为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业务进行多域通信技术的选择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基础和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 通信适配 模糊层次分析法 CRITIC 熵权法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模态分解与NAHL神经网络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预测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郭鑫喆 王业琴 +3 位作者 王超 吴明江 杨艳 张楚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29,共10页
为提高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目标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和具有增强隐藏层的自动人工神经网络(network with an augmented hidden layer,NAHL)的预测方法。文章采用模拟单点二进制交... 为提高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目标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和具有增强隐藏层的自动人工神经网络(network with an augmented hidden layer,NAHL)的预测方法。文章采用模拟单点二进制交叉算子(simulated binary crossover,SBX)和线性递减的自适应变异策略(linear decreasing mutation,LDM)对NSGAII(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II)算法进行改进,称为NSGAII-LDSBX算法,利用改进NSGAII-LDSBX算法优化VMD的参数,将信号分解为若干个子序列,并通过模糊熵(fuzzy entropy,FE)对子序列进行重构;进一步使用NSGAII-LDSBX对NAHL模型进行优化,对各分量进行预测;以上海市嘉定区电动汽车充电站的负荷为例进行实验。分析表明:与其他模型相比,所提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精度,可有效预测电动汽车充电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负荷预测 变分模态分解 模糊熵 NSGAII NAHL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水动力模型与数据融合的电力设施淹没风险动态评估及预警方法
5
作者 于浩 张健 +4 位作者 朱广杰 瞿舜克 肖克江 雷兴炜 陈亮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71-82,共12页
为应对暴雨引发的电力设施淹没导致电网系统故障和供电瘫痪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水动力模型与数据融合的动态评估与预警机制。首先,结合芝加哥降雨模型与二维水动力模型,精确模拟关键电力设施位置的积水深度,提高预测准确性。其次... 为应对暴雨引发的电力设施淹没导致电网系统故障和供电瘫痪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水动力模型与数据融合的动态评估与预警机制。首先,结合芝加哥降雨模型与二维水动力模型,精确模拟关键电力设施位置的积水深度,提高预测准确性。其次,考虑积水深度、设备类型和可能的故障模式等因素,开发了一个综合评价体系,以量化电力设施因淹没而发生故障的风险。此外,构建了融合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VMD-LSTM,为暴雨期间的电网负荷变化提供精准预测,并作为风险评估的重要依据。最后,设计了一套风险预警等级方案,能够准确标记需预警的电网节点,为管理者提供科学决策支持。通过具体区域电网案例分析,展示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为防灾减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淹没 电力设施 风险评估 负荷预测 二维水动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时频尺度下的多元短期电力负荷组合预测方法 被引量:7
6
作者 李楠 姜涛 +1 位作者 隋想 胡禹先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47-58,共12页
随机因素的增加导致电力负荷数据成分日渐复杂,使短期负荷预测的难度逐渐增大。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时频尺度下的时间卷积网络与多元线性回归相融合的组合预测模型。利用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 随机因素的增加导致电力负荷数据成分日渐复杂,使短期负荷预测的难度逐渐增大。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时频尺度下的时间卷积网络与多元线性回归相融合的组合预测模型。利用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CEEMDAN)在时频域上将负荷数据分解为若干个频率特征不同的本征模态分量,在模糊熵准则下聚类为随机项和趋势项。采用皮尔逊系数从诸多影响因素中筛选出与电力负荷高度相关的特征,鉴于小时间尺度分析更易于挖掘局部细节特征,分别构建了随机项与趋势项的细颗粒度特征集。利用具有强非线性处理能力的时间卷积网络(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TCN)去预测随机项,利用结构简单及线性拟合效果好的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linearregression,MLR)去预测趋势项,将二者的预测结果进行叠加重构后获得最终预测值。在新加坡和比利时两组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证明:所提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较好的泛化性能及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电力负荷预测 时频尺度 分解算法 模糊熵 模型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误差幅空特性分析的空间负荷预测误差评价方法 被引量:6
7
作者 肖白 李学思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80-893,I0003,共15页
对空间负荷预测误差进行有效评价是客观认识预测结果,指导预测结果合理应用的前提。然而,现有空间负荷预测误差评价的研究存在对误差的空间分布不考虑或考虑不充分导致评价不准确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误差幅空特性分析的空间负荷... 对空间负荷预测误差进行有效评价是客观认识预测结果,指导预测结果合理应用的前提。然而,现有空间负荷预测误差评价的研究存在对误差的空间分布不考虑或考虑不充分导致评价不准确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误差幅空特性分析的空间负荷预测误差评价方法。首先,从空间负荷预测误差幅值大小和空间分布对电网规划影响的角度出发,对误差的幅空特性进行详细分析;其次,利用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来表征正负误差的幅空抵消特性,使用各空间邻近度–幅值误差值曲线与x轴围成面积之和来表征剩余未抵消误差的幅空叠加特性;然后,分别通过伏格尔法和各梯形面积累加公式来计算正负误差的幅空抵消影响值和剩余未抵消误差的幅空叠加影响值,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空间负荷预测误差评价指标;最后,基于误差对电网规划的实际影响给出对误差评价指标性能的检验方法。算例分析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文所提误差评价方法从幅值和空间两个维度实现了对空间负荷预测误差更为全面的评估,与误差对电网规划影响的实际情况贴近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负荷预测 误差评价 幅空特性 伏格尔法 空间临近度 电网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电分时电价的虚拟电厂参与清洁供暖运营优化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冯云辰 加鹤萍 +3 位作者 闫敏 李根柱 刘乐 刘敦楠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60,共10页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迅速发展的风电由于其随机性与波动性,面临突出的风电消纳问题。蓄热式电采暖作为中国北方地区主要供暖设备,虚拟电厂作为需求侧资源的主要聚合技术手段,聚合蓄热式电采暖的虚拟电厂可为消纳风电、提...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迅速发展的风电由于其随机性与波动性,面临突出的风电消纳问题。蓄热式电采暖作为中国北方地区主要供暖设备,虚拟电厂作为需求侧资源的主要聚合技术手段,聚合蓄热式电采暖的虚拟电厂可为消纳风电、提高风电利用率提供解决途径。对此,提出一种基于风电功率的分时电价划分方法,实现虚拟电厂聚合蓄热式电采暖参与基于分时电价的清洁供暖交易优化运营。首先,阐述虚拟电厂聚合蓄热式电采暖用户参与风电供暖的交易模式;其次,考虑热惯性对蓄热式电采暖和房屋进行精细化建模,提出基于层次凝聚聚类算法的分时电价方法,建立基于Weber-Fechner定律的负荷模糊响应模型,并构建多方主体综合收益最大、弃风量最小和负荷波动最小的虚拟电厂多目标运营优化模型;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风电消纳效果和虚拟电厂收益,验证该方法能够有效促进风电消纳、提高多方主体积极性,并具有一定的规模经济性,以期为缓解弃风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电厂 分时电价 蓄热式电采暖 层次凝聚聚类算法 负荷模糊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考虑峰荷-电量分摊机制和风电关键场景的输-配电网协同调度策略 被引量:2
9
作者 涂青宇 苗世洪 +2 位作者 杨志豪 姚福星 林毓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7-609,I0013,共14页
风电功率的不确定性问题严重制约其消纳,因此,激发输-配电网积极性并提出合理的风电协同消纳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在建立改进峰荷-电量责任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场景法的输-配电网多目标协同调度模型。首先,将传统输-配电网峰荷责任... 风电功率的不确定性问题严重制约其消纳,因此,激发输-配电网积极性并提出合理的风电协同消纳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在建立改进峰荷-电量责任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场景法的输-配电网多目标协同调度模型。首先,将传统输-配电网峰荷责任模型、电量责任模型相结合,同时计入风电消纳、需求响应的影响并引入输配电成本分摊机制,建立改进输-配电网峰荷-电量责任模型。其次,针对输-配电网集中式和分布式风电出力的不确定性问题,基于风电功率日前基础预测场景和奇、偶时刻的极限爬坡场景构建关键风电场景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输-配电网柔性资源协同调度策略。然后,将输-配电网改进峰荷-电量责任模型和柔性资源协同调度策略相结合,建立输-配多目标协同优化模型。最后,基于典型T6D2系统进行案例仿真,采用目标级联分析法对所提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所提模型有利于支撑并促进输-配电网提升风电消纳水平,而峰荷-电量责任的边际效应有助于输-配电网有序制定对应责任权重,从而实现经济效益、风电消纳和社会效益的合理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峰荷-电量责任 输-配电网 多目标优化 风电消纳 场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功率下基于风电机组状态评价的风电场有功优化调度
10
作者 魏赏赏 应夏融 +3 位作者 高岩松 王伟 许昌 霍志红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06-516,共11页
针对风电场限功率运行模式,提出一种基于风电机组状态评价的风电场有功优化调度方法,以较低的计算复杂度实现风电场的运行优化控制。首先,定义风电机组综合评分体系中的各项指标,并采用模糊熵值法计算机组的功率上调/下调综合劣化度进... 针对风电场限功率运行模式,提出一种基于风电机组状态评价的风电场有功优化调度方法,以较低的计算复杂度实现风电场的运行优化控制。首先,定义风电机组综合评分体系中的各项指标,并采用模糊熵值法计算机组的功率上调/下调综合劣化度进行排序。然后,根据发电状态对机组进行详细分类,并确定各类机组的功率调节能力。随后,基于风电机组分类和排序,实施风电场有功功率优化调度。最后,基于某风电场的历史数据进行仿真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风电场不同的限功率程度下均能实现较高的功率指令跟踪精度。同时,基于机组综合劣化度排序进行功率调度,可有效降低机组间的功率波动差异、载荷疲劳差异和整场功率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功率控制 调度算法 模糊熵值法 综合评分 机组状态分类 载荷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马尔科夫决策泛在电力物联网大数据智能挖掘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彬 徐欢 邹文景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4-149,共6页
针对泛在电力物联网结构复杂、数据多样且不确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态马尔科夫决策的泛在电力物联网大数据智能挖掘方法。该方法构建了一种基于最大熵的马尔科夫决策算法,对电力泛在物联网进行故障诊断和负荷预测,具有标记样本... 针对泛在电力物联网结构复杂、数据多样且不确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态马尔科夫决策的泛在电力物联网大数据智能挖掘方法。该方法构建了一种基于最大熵的马尔科夫决策算法,对电力泛在物联网进行故障诊断和负荷预测,具有标记样本需求量小、置信度高的特点。通过结合电气量信息及开关量信息来提取电网数据特征,从而充分利用多模态数据样本。仿真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方法,所提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出包括信息畸变在内的电网故障,提升电网故障诊断的准确率和电网负荷预测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 泛在电力物联网 马尔科夫决策 最大熵 故障诊断 负荷预测 电气量 开关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Borda法的电动汽车负荷对配电网影响综合评估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美霞 高凌霄 杨秀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77,共11页
电动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必将对电网运行带来巨大压力,因此需要通过电动汽车对配电网影响的精准研究得到应对之法。本文构建了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时空分布预测模型以及电动汽车接入配电网综合评估体系。首先,运用多源数据、多因素能耗模型... 电动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必将对电网运行带来巨大压力,因此需要通过电动汽车对配电网影响的精准研究得到应对之法。本文构建了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时空分布预测模型以及电动汽车接入配电网综合评估体系。首先,运用多源数据、多因素能耗模型、动态路网模型以及路-电耦合理论预测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时空分布结果;其次,从合理性、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以及环保性5项准则出发构建相应的量化指标,建立综合评估体系;最后,运用综合赋权法得到指标权重集,并运用模糊Borda法集合多种综合评估方法,协调各评价方法对评价对象的主客观性影响从而得到综合评估结果。最后,以上海某地区为例进行算例仿真,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动态路网 负荷预测 评价体系 模糊Borda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源与负荷间存在非正定相关性的概率潮流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曹宏宇 梁言贺 +3 位作者 刘惠颖 王晓宇 殷鑫 陈月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9-115,共7页
随着电动汽车等新型电力系统负荷类型的出现,电源和负荷间的相关性日趋复杂,针对利用Cholesky分解完成概率潮流计算会受电力系统电源和电力系统负荷之间相关矩阵影响的问题,即随着相关矩阵维度的增加相关矩阵变为非正定,最终导致潮流计... 随着电动汽车等新型电力系统负荷类型的出现,电源和负荷间的相关性日趋复杂,针对利用Cholesky分解完成概率潮流计算会受电力系统电源和电力系统负荷之间相关矩阵影响的问题,即随着相关矩阵维度的增加相关矩阵变为非正定,最终导致潮流计算无法进行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新颖的处理相关性矩阵非正定的半不变量法,将修正Barzilai-Borwein梯度法与Nataf变换相结合,解决变量间相关矩阵非正定问题,并在IEEE-33节点系统中分析新型电力系统各类电源和负荷相关性对计算结果的影响,验证文章所提方法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性 非正定 概率潮流 电动汽车充电负荷 半不变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理论在中长期负荷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14
作者 黄伟 费维刚 +2 位作者 王炳革 吴娟 蒋本一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25-29,共5页
本文先介绍三种用模糊理论进行中长期负荷预测的方法的数学模型,即模糊指数平滑法、模糊线性回归法和模糊聚类预测法,然后以邢台地区实际预测为例,给出预测结果,并对三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和误差分析。实践证明了这三种方法具有比传统... 本文先介绍三种用模糊理论进行中长期负荷预测的方法的数学模型,即模糊指数平滑法、模糊线性回归法和模糊聚类预测法,然后以邢台地区实际预测为例,给出预测结果,并对三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和误差分析。实践证明了这三种方法具有比传统方法预测精度高、预测误差小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模糊理论 负荷预测 中长期负荷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 被引量:51
15
作者 潘峰 程浩忠 +2 位作者 杨镜非 张澄 潘震东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1期39-42,共4页
对将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e Function,RBF)作为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方法应用于短期负荷预测进行了研究。作者使用基于 SVM 的回归估计算法建立了回归估计函数表达式,给出了SVM 网络结构;采用江苏省某市的... 对将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e Function,RBF)作为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方法应用于短期负荷预测进行了研究。作者使用基于 SVM 的回归估计算法建立了回归估计函数表达式,给出了SVM 网络结构;采用江苏省某市的实际负荷数据,按照不同的负荷日属性和历史负荷数据进行样本选择,使用 LIBSVM 算法和适当的核函数进行了负荷预测,并将该预测结果同由时间序列及 BP 神经网络方法得到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预测方法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LIBSVM 核函数 RBF 实际负荷 数据 回归估计 短期负荷预测 电力系统 径向基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电力饱和负荷分析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28
16
作者 肖欣 周渝慧 +4 位作者 张宁 韩新阳 薛万磊 尹立 唐鑫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6-152,共7页
综述了当前城市电力饱和负荷分析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情况,阐述了研究饱和负荷的背景和意义,分析了城市电力负荷的特点,提出饱和负荷分析应包括规模、时间和空间3个部分。归纳了电力负荷趋于饱和的判据,比较了饱和负荷分析与传统负荷预测... 综述了当前城市电力饱和负荷分析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情况,阐述了研究饱和负荷的背景和意义,分析了城市电力负荷的特点,提出饱和负荷分析应包括规模、时间和空间3个部分。归纳了电力负荷趋于饱和的判据,比较了饱和负荷分析与传统负荷预测的异同。从分析对象和分析机理上对现有分析方法和数学模型进行了分类和概述,并总结了国内外基于饱和负荷分析结论的城市电网规划、电源布局、网源协调、网架优化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的研究应注重探索基于经济发展阶段的饱和负荷分析技术,并与电网规划有效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负荷 饱和 负荷预测 “S”形曲线 电网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能质量及其模糊方法评价 被引量:114
17
作者 贾清泉 宋家骅 +2 位作者 兰华 杨以涵 尹昌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6-49,共4页
论述了确定电能质量的指标 ,并指出应该从技术性指标和服务性指标两方面加以衡量。提出了采用模糊原理综合多项指标 ,实现电力质量定量评价的方法。最后简述了电力质量评价的实现问题。
关键词 电力市场 电力商品 模糊方法 电能质量 电力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自动发电控制容量预测和获取机制 被引量:11
18
作者 赵学顺 汪震 +3 位作者 文福拴 甘德强 黄民翔 孙维真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85-690,共6页
针对统一的区域电力市场尚未建立而省级间电力交易日益频繁的市场化环境,研究了自动发电控制(AGC)容量需求的预测和获取机制.从系统安全性的角度出发,构建了AGC容量需求预测和动态修正模型,考虑了负荷预测误差、机组调节性能和联络线偏... 针对统一的区域电力市场尚未建立而省级间电力交易日益频繁的市场化环境,研究了自动发电控制(AGC)容量需求的预测和获取机制.从系统安全性的角度出发,构建了AGC容量需求预测和动态修正模型,考虑了负荷预测误差、机组调节性能和联络线偏差等因素.基于AGC容量集中投标的市场运营模式,通过权衡AGC调节容量获取成本和联络线偏差处罚费用,建立了兼顾市场运营经济性和系统运行安全性的AGC容量预测和获取方法.通过基于浙江省电力市场实际数据的仿真算例,说明了所提出方法的基本特征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辅助服务 自动发电控制(AGC) 需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源荷互动的含风电场电力系统多目标模糊优化调度方法 被引量:33
19
作者 刘文颖 文晶 +2 位作者 谢昶 王维洲 刘福潮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6-63,68,共9页
在深入研究负荷互动特性的基础上,发挥互动负荷对系统消纳风电正负波动的效用,将互动负荷视为可调度资源融入传统日前调度模型中。综合考虑互动负荷对系统运行成本和潮流分布的影响,建立了以运行成本和网损最小为目标的含风电场电力系... 在深入研究负荷互动特性的基础上,发挥互动负荷对系统消纳风电正负波动的效用,将互动负荷视为可调度资源融入传统日前调度模型中。综合考虑互动负荷对系统运行成本和潮流分布的影响,建立了以运行成本和网损最小为目标的含风电场电力系统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并引入模糊理论将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化为单目标优化问题进行求解,从而使发电侧和用电侧均能参与电网运行的资源优化配置。IEEE 30节点系统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调度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系统运行成本和网损,提高风电消纳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电力系统 互动负荷 优化 调度 多目标 模型 模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配电网体系探讨 被引量:47
20
作者 李勋 龚庆武 +2 位作者 胡元潮 杨群瑛 梁文腾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8-111,126,共5页
在了解国内外最新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提出智能配电网SDG(Smart Distribution Grid)的概念及内涵,其利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及网络技术等与电力设备相结合,将配电网在正常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控制等与供电部门的工... 在了解国内外最新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提出智能配电网SDG(Smart Distribution Grid)的概念及内涵,其利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及网络技术等与电力设备相结合,将配电网在正常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控制等与供电部门的工作管理有机融合在一起,支持分布式电源接入的互动型网络。构造了智能配电网体系结构并辅以说明分析,将智能配电网结构分为主站层、子站层、终端层3个层次。详细分析了智能配电网的功能,包括故障诊断与恢复功能、仿真模拟功能、地理信息系统(GIS)管理功能以及负荷预测功能。对微网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3项关键技术做了详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 智能配电网 仿真 地理信息系统 负荷预测 微网 通信 故障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