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基复合材料EBSD样品制备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郜鲜辉 林守钢 +2 位作者 赵建全 吴金金 李明辉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4-59,共6页
为讨论金属基复合材料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样品的制备方法,本文选用ZrO_2/Ti-6Al-4V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比较了经过电解抛光、化学浸蚀、振动抛光后样品的显微形貌,并详细讨论了不同时长振动抛光后的显微形貌、衍射花样衬度、取向... 为讨论金属基复合材料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样品的制备方法,本文选用ZrO_2/Ti-6Al-4V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比较了经过电解抛光、化学浸蚀、振动抛光后样品的显微形貌,并详细讨论了不同时长振动抛光后的显微形貌、衍射花样衬度、取向分布图和花样标定率等。结果表明:振动抛光方法比电解抛光、化学浸蚀更适合金属基复合材料EBSD样品的制备;随着振动时长的增加,花样质量逐渐提高,当振动时长为8h时,EBSD测试标定率可达到9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复合材料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 振动抛光 样品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浴淬火高碳珠光体钢丝在冷拔过程中的显微组织及织构演变 被引量:4
2
作者 肖玄 张航 +1 位作者 杨林江 周正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9-43,共5页
采用扫描电镜和电子背散射衍射系统等分别对盐浴淬火(DLP)高碳珠光体热轧盘条及相应不同应变冷拔钢丝的显微组织与织构进行了分析,研究了DLP盘条在冷拔过程中的组织和织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随拉拔应变的增大,钢丝中渗碳体片层逐... 采用扫描电镜和电子背散射衍射系统等分别对盐浴淬火(DLP)高碳珠光体热轧盘条及相应不同应变冷拔钢丝的显微组织与织构进行了分析,研究了DLP盘条在冷拔过程中的组织和织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随拉拔应变的增大,钢丝中渗碳体片层逐渐转向拉拔方向;此外,与拉拔方向夹角在45°~90°范围内的渗碳体在变形过程中容易形成S带;盘条中的晶粒都呈等轴状且是随机取向的,存在着微弱的织构,钢丝在拉拔过程中逐渐形成平行于拉拔方向的(110)丝织构,随拉拔应变量的增大,铁素体中(110)丝织构的强度与所占组分都逐渐增加,但丝织构分布是不均匀的,靠近钢丝中心层区域的(110)丝织构度大于表层区域的;另外,随拉拔变形的增大,钢丝表层的{110}(110〉剪切织构强度逐渐增大,中心层区域依然为正常的(110)拉拔织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背散射衍射 珠光体钢丝 织构 剪切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定ZnO颗粒生长方向的电子背散射衍射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谢季佳 何发泉 洪友士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4-18,共5页
发展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与电子背散射衍射系统(EBSD)对微晶颗粒空间取向进行表征的新方法,对以气相氧化方法制备的纳米晶ZnO颗粒的生长方向进行了测量。在样品台两个不同的倾转角度下采集两幅ZnO颗粒图像,对这两幅图做图像分析,... 发展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与电子背散射衍射系统(EBSD)对微晶颗粒空间取向进行表征的新方法,对以气相氧化方法制备的纳米晶ZnO颗粒的生长方向进行了测量。在样品台两个不同的倾转角度下采集两幅ZnO颗粒图像,对这两幅图做图像分析,测量各枝晶臂在样品台不同倾转角时的投影角度,可以确定ZnO颗粒枝晶臂的生长方向在样品台坐标系中的空间取向,并获得各枝晶臂的长度和夹角。由EBSD确定ZnO颗粒对应的枝晶臂晶格坐标与样品台坐标之间的空间几何关系。并根据坐标变换关系可确定枝晶臂空间生长方向的晶体学取向是沿[0001]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背散射衍射 空间取向 生长方向 ZN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纯铝中晶界特征分布对变形及退火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尹文红 王卫国 方晓英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245-247,251,共4页
对高纯铝试样进行了冷轧变形和400℃退火,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研究了不同晶界组成的微区组织的变化。结果表明,轧制变形时,小角度晶界的界面在相邻晶粒内的滑移线是平直均匀的,大角度晶界的界面在相邻晶粒内的滑移线是弯曲不... 对高纯铝试样进行了冷轧变形和400℃退火,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研究了不同晶界组成的微区组织的变化。结果表明,轧制变形时,小角度晶界的界面在相邻晶粒内的滑移线是平直均匀的,大角度晶界的界面在相邻晶粒内的滑移线是弯曲不均匀的。退火后,部分大角度晶界发生迁移并且有的晶界在原来的位置还留下了鬼线,小角度晶界基本没发生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铝 冷轧 电子背散射衍射 晶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磁场退火对冷轧IF钢板再结晶织构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吴艳 赵骧 +1 位作者 何长树 左良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287-1290,共4页
通过SEM-EBSD分析研究了在再结晶初期强磁场退火对冷轧IF钢板再结晶织构的影响.将样品加热到650℃分别保温0,10,30 min以获得部分再结晶的样品.磁场退火时磁场方向平行于样品的横轧向,所施加的磁场强度为12 T.结果表明,在再结晶初期,与... 通过SEM-EBSD分析研究了在再结晶初期强磁场退火对冷轧IF钢板再结晶织构的影响.将样品加热到650℃分别保温0,10,30 min以获得部分再结晶的样品.磁场退火时磁场方向平行于样品的横轧向,所施加的磁场强度为12 T.结果表明,在再结晶初期,与其他{111}取向的再结晶晶粒相比,磁场退火有利于{111}〈112〉取向的再结晶晶粒首先形核和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磁场 退火 再结晶 织构 IF钢板 SEM-eb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定断裂表面晶体学取向的电子背散射衍射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谢季佳 上官丰收 +1 位作者 武晓雷 洪友士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6期547-550,共4页
利用扫描电镜中带多自由度的样品台和电子背散射衍射系统(EBSD)研究了断口的晶体学定向方法。对于镍拉伸变形后的沿晶断裂表面,利用EBSD确定了晶粒与样品坐标之间的晶体学取向关系,通过样品台倾转获得断裂面与样品之间的几何对应关系,... 利用扫描电镜中带多自由度的样品台和电子背散射衍射系统(EBSD)研究了断口的晶体学定向方法。对于镍拉伸变形后的沿晶断裂表面,利用EBSD确定了晶粒与样品坐标之间的晶体学取向关系,通过样品台倾转获得断裂面与样品之间的几何对应关系,从而定出样品沿晶断裂面主要的晶体学位向是{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定向 电子背散射衍射 断裂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单晶硅锭中的亚晶粒结构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汪已琳 张东华 +1 位作者 汤斌兵 周浪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5-139,共5页
当前类单晶硅锭生长技术已能容易地获得尺寸数倍于太阳电池硅片的<001>取向的超大"晶粒",但在其硅片中存在亚晶粒。采用位错刻蚀与显微观察、X射线双晶衍射和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研究了该类硅片的亚晶粒及亚晶界结构... 当前类单晶硅锭生长技术已能容易地获得尺寸数倍于太阳电池硅片的<001>取向的超大"晶粒",但在其硅片中存在亚晶粒。采用位错刻蚀与显微观察、X射线双晶衍射和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研究了该类硅片的亚晶粒及亚晶界结构。结果表明:硅片中亚晶粒尺寸为3~6 mm,其中的亚晶界对位错刻蚀十分敏感,为密排位错列组成,亚晶粒内部同时也存在与普通多晶硅锭中平均密度相当的位错;亚晶粒之间相互取向差别小于10°,而且基本是以<001>为轴的旋转位向差,故能够保证(001)面特有的金字塔型碱腐蚀制绒效果;类单晶硅锭的结晶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应尽量避免亚晶粒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单晶硅 亚晶粒 亚晶界 位错 背散射电子衍射 位向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P流程试制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瓦楞缺陷的织构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荣哲 马良 +2 位作者 项利 仇圣桃 刘和平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1-5,共5页
研究了CSP流程生产的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中瓦楞缺陷的产生机理。采用EBSD技术对热轧、常化工序样品织构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热轧板织构在厚度方向上差异显著,中心层存在很强的旋转立方织构及较弱的α纤维织构和γ纤维织构,旋转立... 研究了CSP流程生产的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中瓦楞缺陷的产生机理。采用EBSD技术对热轧、常化工序样品织构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热轧板织构在厚度方向上差异显著,中心层存在很强的旋转立方织构及较弱的α纤维织构和γ纤维织构,旋转立方织构是铸坯中心处原始<001>位向柱状晶演变得到的,它经历了小应变量及简单应变类型并绕ND轴转动,其轧制形变储能低,再结晶驱动力低,难以回复再结晶。它们是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中瓦楞缺陷产生的根本原因。热轧板常化后织构发生显著改变,中心层形变纤维组织消失,存在较强的旋转立方织构和{115}<110>织构,但旋转立方织构强度比热轧板中的织构强度已大幅减弱,因此常化工艺可有效减轻瓦楞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P 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 瓦楞缺陷 ebsd 织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在Mg/Al金属焊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周莹 王虎 +1 位作者 吴伟 曾毅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7-30,84,共5页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可以提供晶体结构、晶体取向、相分布及鉴别、晶界、应力应变分析等信息,是有效的材料分析方法。离子束截面抛光具有无剪切应力残留,无磨料污染,无划痕,试样损伤小等优点,适合于Mg/Al异种金属焊接层试样的制备。利...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可以提供晶体结构、晶体取向、相分布及鉴别、晶界、应力应变分析等信息,是有效的材料分析方法。离子束截面抛光具有无剪切应力残留,无磨料污染,无划痕,试样损伤小等优点,适合于Mg/Al异种金属焊接层试样的制备。利用EBSD可以快速准确地观察Mg/Al异种金属焊接层母材Al相、Al侧过渡区、扩散区的晶粒形状、尺寸及分布情况。根据Mg/Al异种金属焊接层各相的EBSD菊池衍射花样及能谱的定性定量结果,实现了对焊接层的相鉴定、织构、晶界角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发射扫描电镜 电子背散射衍射 离子束截面抛光 相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叶片流线成因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邰清安 李晓光 关红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9-132,共4页
以某航空发动机钛合金叶片为研究对象,采用光学金相(OM)和EBSD等技术对叶片流线和非流线区域的显微组织、位向分布及显微硬度等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揭示了叶片流线的性质和成因,对钛合金叶片工程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钛合金 叶片 流线 eb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屑压缩比对超细晶纯铜组织与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崇金 皮云云 王鸿博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4-69,共6页
用有限元软件对纯铜进行大应变挤出切削(LSEM)仿真,通过改变切屑压缩比得到等效应变、等效应变率、温度分布的变化规律。进行LSEM试验,借助电子背散射衍射仪和维氏硬度计对比分析了不同切屑压缩比下纯铜切屑的显微组织和表面平均硬度。... 用有限元软件对纯铜进行大应变挤出切削(LSEM)仿真,通过改变切屑压缩比得到等效应变、等效应变率、温度分布的变化规律。进行LSEM试验,借助电子背散射衍射仪和维氏硬度计对比分析了不同切屑压缩比下纯铜切屑的显微组织和表面平均硬度。结果表明:切屑压缩比为1.5~2.5时,参考点沿给定轨迹线的等效应变随切屑压缩比增大而增大,而等效应变率的变化规律正好相反。同时,切屑压缩比越大,晶粒细化效果越好,拉长晶占比减小,出现等轴晶,且切屑表面平均硬度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应变挤出切削(LSEM) 切屑压缩比 显微组织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暴露对SiC纤维增强Ti基复合材料基体织构的影响
12
作者 黄斌 杨延清 +1 位作者 陈艳霞 陈忠伟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47-451,共5页
本文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研究了高温热暴露对SiC纤维增强Ti-6Al-4V复合材料基体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制备态复合材料较为集中的晶粒取向,900℃10 h热暴露后的复合材料其晶粒生长的方向既有基面方向,又有棱面方向,同时... 本文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研究了高温热暴露对SiC纤维增强Ti-6Al-4V复合材料基体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制备态复合材料较为集中的晶粒取向,900℃10 h热暴露后的复合材料其晶粒生长的方向既有基面方向,又有棱面方向,同时还存在锥面方向。随着热暴露时间的延长,900℃75 h热暴露的复合材料基面方向的生长方式与900℃10 h热暴露的复合材料情况恰好相反。另外,无论是基面方向还是棱面方向,随着热暴露时间的延长,晶粒生长的取向均有向单一取向演化的趋势,且锥面方向上的生长会逐渐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 织构 钛基复合材料 热暴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纯钽交叉轧制过程中微观结构和织构梯度的演变 被引量:5
13
作者 毛宇成 刘施峰 +1 位作者 范海洋 刘庆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7年第1期7-13,共7页
高纯钽板在交叉轧制过程中,通过控制轧制的道次,得到了70%,82%和87%变形量的样品。应用X-射线衍射(XRD)技术测量了轧制样品1/8厚度层,1/4厚度层和中间层的宏观织构,并对样品沿厚度方向上的变形组织与微织构进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表... 高纯钽板在交叉轧制过程中,通过控制轧制的道次,得到了70%,82%和87%变形量的样品。应用X-射线衍射(XRD)技术测量了轧制样品1/8厚度层,1/4厚度层和中间层的宏观织构,并对样品沿厚度方向上的变形组织与微织构进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表征。结果表明,随着交叉轧制变形量的增加,{111}〈uvw〉和{100}〈uvw〉取向晶粒的取向分裂程度增加,并且{111}取向的晶粒分裂程度高于{100}取向的晶粒。变形量为70%时,高纯钽板沿厚度方向存在强烈的微观组织和织构梯度,中间层具有强烈的{111}〈uvw〉取向晶粒,而1/8厚度层主要为{100}〈uvw〉取向。随着变形量增加,高纯钽板沿厚度方向的微观组织和织构均匀性得到改善。当变形量达到87%时,表面和中心的{100}〈uvw〉和{111}〈uvw〉取向晶粒都为长条状且交互分布在一起,使得钽板沿厚度方向织构梯度得到减弱,同时获得均一的晶粒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轧制 X-射线衍射(XRD)技术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 织构梯度 取向分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工艺对低碳BH钢力学性能和深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丽萍 李维娟 +2 位作者 刁羽 聂丽丽 曹彦朋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33-236,共4页
针对低碳BH钢,测试不同退火工艺下的力学性能及BH值,并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方法研究退火工艺对再结晶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850℃保温120s的退火工艺所获得的力学性能和BH值优异,且深冲性能良好。
关键词 低碳钢 退火 BH值 织构 eb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的纤维状方解石脉体晶体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兰全 李志鹏 +6 位作者 邹开真 马晓楠 刘振阳 尹鹤 雷利庆 禹宝军 马存飞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57-364,共8页
方解石脉体广泛发育在富有机质页岩中,其岩石学特征和成因机制是研究的热点。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能够原位表征矿物晶体的微观结构和晶体取向信息,而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领域,并在地质学领域得到了迅速发展。为了明确四川盆地龙马溪组... 方解石脉体广泛发育在富有机质页岩中,其岩石学特征和成因机制是研究的热点。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能够原位表征矿物晶体的微观结构和晶体取向信息,而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领域,并在地质学领域得到了迅速发展。为了明确四川盆地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中纤维状方解石脉体的晶体特征,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被用于表征方解石脉体的矿物学特征和结晶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方解石脉体的矿物组成为方解石和石英,其中方解石是主体,其晶粒的平均大小为372μm;而石英主要分布在方解石纹层界面处。方解石脉体中的方解石晶体属于三方晶系或菱方晶系,相应的晶胞类型为三方晶胞或菱方晶胞,其晶格常数为a_(0)=b_(0)=4.99A,c_(0)=17.061A,α=β=90°,γ=120°。方解石脉体在纵剖面上具有一定的择优取向,原因是方解石晶粒内部发育聚片双晶,其中相邻的双晶条纹具有不同的晶体取向,晶体取向差为75°;而相间的双晶条纹具有相同的晶体取向,且同一双晶条纹的晶体取向相同。方解石晶粒内部发育完全解理,常成组出现且与双晶条纹呈锐夹角斜交,两者均是在方解石结晶过程中受到构造压扭作用产生的,其中最大主应力方向与双晶条纹平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 结晶学特征 矿物学特征 方解石脉体 页岩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共晶Al-Si合金共晶硅变质的研究方法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孙刚 吴桢 +2 位作者 陆政 高文理 毛郭灵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共4页
通过梳理相关变质共晶硅的文献,对研究共晶硅变质机理的方法进行了总结。通过分析凝固曲线得到共晶硅的形核温度、长大温度、形核长大时间等。通过分析共晶硅形核长大时间,可以佐证变质剂元素对共晶硅形核核心的影响。利用EBSD分析共晶... 通过梳理相关变质共晶硅的文献,对研究共晶硅变质机理的方法进行了总结。通过分析凝固曲线得到共晶硅的形核温度、长大温度、形核长大时间等。通过分析共晶硅形核长大时间,可以佐证变质剂元素对共晶硅形核核心的影响。利用EBSD分析共晶硅的形核核心,共晶硅所在区域的色块多,表示共晶硅的形核核心多,Al-Si合金的EBSD样品制取需要用离子减薄法。利用TEM与XRD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共晶硅孪晶的数量,得到的数据更具有可信度,制取TEM样品需要用离子铣削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晶硅变质 凝固曲线 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 透射电子显微镜 X射线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工艺对电铸铜组织和织构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双新 贾涓 柳德超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190-193,共4页
采用SEM和EBSD研究了电铸铜在不同温度退火后的微观组织、晶粒取向以及特殊晶界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电铸铜退火前组织细小,平均晶粒尺寸约为2μm,随退火温度的升高,晶粒逐渐增大,650℃退火后,平均晶粒尺寸达到9.6μm;电铸铜主要存在{1... 采用SEM和EBSD研究了电铸铜在不同温度退火后的微观组织、晶粒取向以及特殊晶界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电铸铜退火前组织细小,平均晶粒尺寸约为2μm,随退火温度的升高,晶粒逐渐增大,650℃退火后,平均晶粒尺寸达到9.6μm;电铸铜主要存在{110}、{001}、{111}三种织构,{110}织构组分含量最多,退火处理有利于形成{001}织构,随退火温度的升高,{110}、{111}织构逐渐减少;电铸铜中存在大量分布取向差为60°的∑3共格孪晶界,电铸完成后,{001}晶粒相对较大,并且周围∑3晶界较少;较低温度退火时,{001}晶粒由于自身晶粒之间晶界易迁移而长大,在650℃退火时,大尺寸的{001}取向晶粒吞并周围其它取向晶粒而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铸铜 退火 织构 ∑晶界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TC、高性能压电陶瓷BNT-PZT的制备及微观机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季万万 张帅 +2 位作者 陆小龙 方必军 丁建宁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0010-20014,共5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能源、航天等领域对高居里温度(T C)、高性能、高稳定性压电器件有极大的需求。本工作通过固相法制备高T C压电陶瓷Bi(Ni 1/2 Ti 1/2)O 3-Pb(Zr 1/2 Ti 1/2)O 3(BNT-PZT)。通过工艺优化和组分调整发现,1090℃烧结2 ...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能源、航天等领域对高居里温度(T C)、高性能、高稳定性压电器件有极大的需求。本工作通过固相法制备高T C压电陶瓷Bi(Ni 1/2 Ti 1/2)O 3-Pb(Zr 1/2 Ti 1/2)O 3(BNT-PZT)。通过工艺优化和组分调整发现,1090℃烧结2 h制备的准同型相界(MPB)附近组成的0.25Bi-(Ni 1/2 Ti 1/2)O 3-0.75Pb(Zr 1/2 Ti 1/2)O 3(0.25BNT-0.75PZT)陶瓷呈现出最佳的电学性能,且在T C以下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εm=18944,T C=220.1℃,d 33*=487.6 pm/V,d 33=510 pC/N,K p=59.8%。利用升温拉曼光谱研究了0.25BNT-0.75PZT陶瓷的铁电相变机理,发现陶瓷中存在低对称性极性纳米微区或多相共存;电子背散射(EBSD)分析证明0.25BNT-0.75PZT陶瓷的微区相结构为三方相和四方相共存。低对称性极性纳米微区或多相共存导致晶格畸变和极化旋转的能垒降低,使得MPB附近的0.25BNT-0.75PZT陶瓷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镍酸铋-锆钛酸铅(BNT-PZT) 电学性能 铁电相变 拉曼光谱 电子背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structure and pitting corrosion of shielded metal arc welded high nitrogen stainless steel 被引量:8
19
作者 RAFFI MOHAMMED G.MADHUSUDHAN REDDY K.SRINIVASA RAO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3期237-243,共7页
The present work is aimed at studying the microstructure and pitting corrosion behaviour of shielded metal arc welded high nitrogen steel made of Cromang-N electrode. Basis for selecting this electrode is to increase ... The present work is aimed at studying the microstructure and pitting corrosion behaviour of shielded metal arc welded high nitrogen steel made of Cromang-N electrode. Basis for selecting this electrode is to increase the solubility of nitrogen in weld metal due to high chromium and manganese content. Microscopic studies were carried out using optical microscopy(OM) and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FESEM). Energy back scattered diffraction(EBSD) method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phase analysis, grain size and orientation image mapping. Potentio-dynamic polarization testing was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pitting corrosion resistance in aerated 3.5% NaCl environment using a GillAC electrochemical system.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lected Cr-Mn-N type electrode resulted in a maximum reduction in delta-ferrite and improvement in pitting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weld zone was attributed to the coarse austenite grains owing to the reduction in active sites of the austenite/delta ferrite interface and the decrease in galvanic interaction between austenite and delta-ferr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点蚀性能 高氮不锈钢 焊缝金属 电弧焊接 研究组织 屏蔽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奥氏体晶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结晶退火4J6合金薄带的微观组织特征
20
作者 马瑛 杨爱民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2007年第3期22-25,共4页
对变形量为40%,厚度为1.8mm的冷轧4J6合金薄带施以不同温度相同保温时间的退火处理,采用金相组织观察,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实验手段,研究了不同温度退火条件下,冷轧4J6合金薄带的显微组织和主要织构的演变规律以及晶界的取向差分布特... 对变形量为40%,厚度为1.8mm的冷轧4J6合金薄带施以不同温度相同保温时间的退火处理,采用金相组织观察,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实验手段,研究了不同温度退火条件下,冷轧4J6合金薄带的显微组织和主要织构的演变规律以及晶界的取向差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增加,小角晶界的取向差逐渐减小,晶界的取向差主要分布在55°~60°之间;高斯织构及黄铜织构所占比例逐渐减小,<110>//RD织构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 4J6合金薄带 织构 晶界取向差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