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7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GaN/GaN HEMT器件有效栅长和栅宽提取
1
作者 吴淇暄 张贺秋 +4 位作者 朱江 宁思源 代晓 王子坤 梁红伟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0,共6页
有效栅长、有效栅宽和沟道电阻等AlGaN/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参数对于工艺控制和器件设计非常重要.基于AlGaN/GaN HEMT器件源漏之间的总电阻与栅长及栅宽的倒数之间的线性关系,提出了一种简单方法提取有效栅长和有效栅宽.制作了... 有效栅长、有效栅宽和沟道电阻等AlGaN/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参数对于工艺控制和器件设计非常重要.基于AlGaN/GaN HEMT器件源漏之间的总电阻与栅长及栅宽的倒数之间的线性关系,提出了一种简单方法提取有效栅长和有效栅宽.制作了两组AlGaN/GaN HEMT器件,这两组器件的源漏间距为80μm,栅源间距为10μm.其中一组器件固定栅宽为400μm,栅长分别为10、20、30、40、50、60μm;另一组器件固定栅长为40μm,栅宽分别为200、300、400、500、600、800μm.通过研究源漏之间的总电阻随栅长和栅宽变化规律,获得栅长与有效栅长的差值为0.48989μm,栅宽与有效栅宽的差值为-11.12191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GAN/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 器件参数 有效栅长 有效栅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北美栎树基本密度的径向变异及预测研究
2
作者 张文涛 汪阳东 +3 位作者 李伟 熊仕发 施翔 吴立文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36,共7页
以国外引种舒氏红栎(Quercus shumardii)和黑栎(Q. nigra)活立木为研究对象,利用生长锥获取木芯,分析其基本密度径向变异规律,并探究树木针测仪(Resistograph)评估两种木材不同部位基本密度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两种栎树的生长轮宽度从... 以国外引种舒氏红栎(Quercus shumardii)和黑栎(Q. nigra)活立木为研究对象,利用生长锥获取木芯,分析其基本密度径向变异规律,并探究树木针测仪(Resistograph)评估两种木材不同部位基本密度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两种栎树的生长轮宽度从髓心至树皮方向呈下降趋势,基本密度从髓心至树皮方向呈上升趋势;利用Resistograph检测的平均振幅值可对舒氏红栎和黑栎木材的基本密度进行评估,拟合结果均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水平,且二者均是近树皮段的拟合度较高,舒氏红栎的相关系数为0.821,黑栎的相关系数为0.743。研究结果可为间接评估舒氏红栎和黑栎木材基本密度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氏红栎 黑栎 基本密度 Resistograph 拟合效果 生长轮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考虑寄生电容影响的H8逆变器共模电压抑制方法
3
作者 高铭聚 李珊瑚 +2 位作者 蔡敏 刘旭 孙庆国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14-623,共10页
针对H8逆变器提出一种抑制共模电压的有效全开路零矢量调制策略。通过推导有效全开路零矢量下H8逆变器的共模电压时域模型,研究共模电压与直流母线开关管S_(7)、S_(8)结电容值和交流输出侧对地寄生电容之间的内在关系,定量分析共模电压... 针对H8逆变器提出一种抑制共模电压的有效全开路零矢量调制策略。通过推导有效全开路零矢量下H8逆变器的共模电压时域模型,研究共模电压与直流母线开关管S_(7)、S_(8)结电容值和交流输出侧对地寄生电容之间的内在关系,定量分析共模电压值和系统效率随附加并联电容的变化趋势。为兼顾共模电压抑制效果和系统效率,S_(7)、S_(8)选择的附加并联电容值约为寄生电容值的30倍,将有效全开路零矢量下的共模电压降低到0,系统效率达到98%,同时避免死区问题引起的共模电压尖峰。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上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脉宽调制 矢量 共模电压 寄生电容 死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CMC算法的福建闽北杉木单木冠幅模型研究
4
作者 杨自鑫 谢运鸿 孙玉军 《林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5-186,共12页
[目的]建立针对杉木人工林的单木冠幅模型,增强对杉木冠幅大小的预测准确性,并为杉木人工林的专业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依据。[方法]本研究以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29块样地共计2005株杉木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多种算法的杉木单木冠幅模型进... [目的]建立针对杉木人工林的单木冠幅模型,增强对杉木冠幅大小的预测准确性,并为杉木人工林的专业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依据。[方法]本研究以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29块样地共计2005株杉木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多种算法的杉木单木冠幅模型进行对比。从11种常用的冠幅—胸径模型中筛选出最优的逻辑斯蒂模型作为基础模型,在基础模型中添加树高、林分密度和基尼系数(Gini)等单木和林分因子作为协变量参与建模,得到广义冠幅模型,然后添加样地随机效应构建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采用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等随机森林算法构建杉木冠幅模型,并采用贝叶斯优化模型的超参数优化模型,得到最优超参数代入建模。采用十折交叉验证方法,以调整后的决定系数(R_(adj)^(2))和剩余均方根误差(RMSE)模型评价指标对各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评价。为进一步提高2种机器学习算法的预测精度,采用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算法(MCMC算法)联合随机森林与支持向量机建模,并对比基础MCMC算法与高级Stan算法在预测冠幅方面的表现。[结果]结果表明,添加样地随机效应的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预测精度高于广义模型,R_(adj)^(2)提升0.1070,RMSE下降0.0577,运用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算法构建的冠幅模型展现出相似的预测性能,采用MCMC方法联合RF和SVM建模,MCMC链得到较好收敛,相较于基础MCMC算法,高级Stan算法各参数间自相关性显著降低,且预测精度得到提高,R_(adj)^(2)由0.6326提升至0.8495。[结论]本研究提出的基于MCMC算法和机器学习的方法有效提升了冠幅预测精度,对福建闽北现有冠幅模型的改进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幅 GINI系数 混合效应模型 机器学习算法 MCMC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LS数据的人工红松冠幅预测模型构建
5
作者 康义龙 贾炜玮 +2 位作者 王帆 刘奇峰 朱万才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9-186,共8页
为预测人工红松冠幅,该研究利用背包式激光雷达(backpack laser scanning,BLS)提取各单木因子并构建人工红松冠幅预测模型。结果表明:BLS点云数据与实测数据平均匹配率达到98.5%,显示出较高的准确度。点云数据与实测胸径的RMSE均值为0.9... 为预测人工红松冠幅,该研究利用背包式激光雷达(backpack laser scanning,BLS)提取各单木因子并构建人工红松冠幅预测模型。结果表明:BLS点云数据与实测数据平均匹配率达到98.5%,显示出较高的准确度。点云数据与实测胸径的RMSE均值为0.924,R^(2)均在0.9以上,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与实测树高的RMSE均值为2.067,R^(2)均在0.650以上,相关性较弱;与实测树冠的RMSE均值为0.376,R^(2)均在0.8以上,相关性较强。在模型拟合方面,二次型函数的基础模型拟合和预估效果最好(R_(a)^(2)=0.528,RMSE=0.718,MAE=0.580,MAPE=0.157),引入林分平均胸径、高径比和每公顷大于对象木断面积之和能够显著提升模型拟合检验精度。考虑样地作为随机效应的混合效应模型预测效果最好(R_(a)^(2)=0.655,RMSE=0.620,MAE=0.484,MAPE=0.130)。综上所述,结合BLS点云数据与测量数据构建冠幅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以利用BLS辅助林业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点云 红松 冠幅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形非对称沿空掘巷小煤柱合理留设宽度及支护设计
6
作者 芮少阁 姚韦靖 +3 位作者 黄鑫 程斌 孟祥飞 赵宏志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3-70,共8页
针对小煤柱沿空掘巷围岩变形控制难题,以许疃煤矿32310工作面为背景,通过理论计算初步确定小煤柱合理留设宽度范围为5.59~6.45 m,再运用FLAC^(3D)软件对6种不同留设宽度下煤柱开展数值计算,基于位移与塑性区变化规律确定合理留设宽度,... 针对小煤柱沿空掘巷围岩变形控制难题,以许疃煤矿32310工作面为背景,通过理论计算初步确定小煤柱合理留设宽度范围为5.59~6.45 m,再运用FLAC^(3D)软件对6种不同留设宽度下煤柱开展数值计算,基于位移与塑性区变化规律确定合理留设宽度,并通过比选支护参数得到最佳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该巷道小煤柱合理留设宽度为6.0 m,采用“锚杆索联合+锚网+注浆”的非对称顶帮协同支护方案后,现场监测显示,顶板最大下沉量控制在90 mm以内,两帮移进量小于75 mm,可以有效控制围岩变形,并取得良好的支护效果。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巷道的支护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煤柱宽度 沿空掘巷 数值计算 塑性区 非对称支护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技术应用中常见问题探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潘燕芳 杨文超 +3 位作者 李晓静 林晓倩 贺舜 许燕娜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85,共13页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已在新能源、催化和半导体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XPS数据的可靠性与真实性与测试工程师的经验有关,是一种考验测试经验的表面分析技术。为归纳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技术的应用,主要从测试原理、制样方法、测试...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已在新能源、催化和半导体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XPS数据的可靠性与真实性与测试工程师的经验有关,是一种考验测试经验的表面分析技术。为归纳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技术的应用,主要从测试原理、制样方法、测试参数设定、仪器校正及测试常见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在测试原理上概述了荷电效应及补偿方法、采样深度及靶材的选择;在制样上详细介绍样品要求、样品台的选择及制样要领;测试参数上阐述了表面采谱和深剖采谱的参数设定,并着重强调测试通能和能量分辨率的相互关系,举例说明X射线和溅射对某些物质的还原作用;在仪器校正上分述能量分辨率检验和非线性校正的物质;最后汇总XPS数据常见问题。希望未来能开发出空间分辨率好,能量分辨率高、功能更多更稳定的仪器,以满足更多的测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深度剖析 能量分辨率 半高宽(FMHW) 荷电效应 非线性校正 刻蚀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EI的青海湖东部沙地-草地生态过渡带宽度识别
8
作者 吴汪洋 田钧文 +2 位作者 高斌 陆伊南 高雨欣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1-281,共11页
高寒地区沙地-草地生态过渡带是防止风沙侵袭的主要屏障和生态环境治理的关键带,但其生态结构和影响范围难以定量评估,特别是生态过渡带宽度的识别和生态缓冲区的划分。以青海湖东部4种不同景观组成(河谷型、草滩型、农垦型和蒿草型)的... 高寒地区沙地-草地生态过渡带是防止风沙侵袭的主要屏障和生态环境治理的关键带,但其生态结构和影响范围难以定量评估,特别是生态过渡带宽度的识别和生态缓冲区的划分。以青海湖东部4种不同景观组成(河谷型、草滩型、农垦型和蒿草型)的沙地-草地生态过渡带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生态指数(RSEI)的空间差异,采用分段线性趋势分析、尺度分析等方法识别过渡带宽度并探讨尺度效应。研究表明,各类型生态过渡带的生态环境质量等级总体为差到一般(0RSEI<0.6),过渡带内部RSEI剖面线呈单坡、单峰或双峰形态。草滩型生态过渡带的单坡态、单峰态和双峰态宽度分别为875~1041 m、1736~1770 m和3146~3189 m;蒿草型生态过渡带的单坡态和单峰态宽度分别为1636~1682 m和1890~1968 m;河谷型生态过渡带单坡态宽度为726~4437 m,单峰态为4229~4452 m,空间差异大;农垦型生态过渡带单坡态和单峰态宽度分别为2398~2503 m和1833~1947 m;各类型过渡带宽度整体上表现为:河谷型>农垦型>蒿草型>草滩型。草滩型过渡带的宽度变化具有较显著的尺度效应(p<0.05),反映该区景观多样,人为干扰程度大,其余类型过渡带的尺度效应较小,反映生态过渡带景观完整且保护性较好。因此,农垦型、河谷型生态过渡带西北部沙化影响大,需严格控制农牧业生产类别和生产规模。草滩型过渡带、河谷型过渡带东南部需要在严格落实封育保护的基础上,加强生物固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生态指数 生态过渡带 宽度识别 尺度效应 生态恢复 青海湖沙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地铁窄基坑抗隆起稳定性及变形特性研究
9
作者 姚任行 邱豪磊 +2 位作者 安然 成怡冲 龚迪快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9-216,共8页
[目的]与宽基坑相比,窄基坑开挖引起的基坑坑底和坑外土体的应力场和位移场变化更小。现行规范规定的相关计算方法鲜有考虑基坑宽度的影响,易导致围护墙设计偏于保守,造成浪费。有必要对窄基坑抗隆起稳定性及变形特性进行研究。[方法]... [目的]与宽基坑相比,窄基坑开挖引起的基坑坑底和坑外土体的应力场和位移场变化更小。现行规范规定的相关计算方法鲜有考虑基坑宽度的影响,易导致围护墙设计偏于保守,造成浪费。有必要对窄基坑抗隆起稳定性及变形特性进行研究。[方法]针对宁波地区3类典型地铁基坑,采用上海市《基坑工程技术规范》规定的方法及改进方法分别计算坑底抗隆起稳定性。基于计算结果的对比给出了围护墙深优化建议。基于宁波地铁车站基坑信息,系统性地分析了基坑变形与坑底抗隆起安全稳定系数的关系及基坑宽度对基坑变形的影响。[结果及结论]坑底抗隆起稳定性系数随嵌固深度的变化曲线呈多线段形式,转折点在软硬土层分界处;墙深优化空间与嵌固比、土体抗剪强度指标及是否考虑地基加固有关;围护墙平均侧移和坑外地面平均沉降的离散性较大;随坑底抗隆起系数的增大,基坑变形上界有逼近下界的趋势,这主要和工程地质条件有关;土体变形值及影响范围随基坑宽度的减小而减小,与嵌固深度的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窄基坑 坑底抗隆起稳定性 变形特性 宽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置信区间宽度等高线图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样本量规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玥 徐雷 +3 位作者 刘红云 韩雨婷 游晓锋 万志林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4-138,I0001-I0042,共57页
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在分析具有嵌套结构的心理学实验数据时具有明显优势。本文提出了置信区间宽度等高线图用于该模型的样本量规划。通过等高线图,确定同时符合检验力、效应量准确性以及置信区间宽度要求的被试量和试次数。结合关注被试... 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在分析具有嵌套结构的心理学实验数据时具有明显优势。本文提出了置信区间宽度等高线图用于该模型的样本量规划。通过等高线图,确定同时符合检验力、效应量准确性以及置信区间宽度要求的被试量和试次数。结合关注被试内实验效应和被试变量调节效应的两类典型模型,通过两个模拟研究,采用基于蒙特卡洛模拟方法,探索效应量、随机效应大小和被试变量类型对置信区间宽度等高线图及样本量规划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多水平模型 检验力分析 效应量 置信区间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倾斜薄矿脉中深孔爆破围岩夹制作用机理及定量表征方法
11
作者 王智 安龙 +1 位作者 孙星 符洲云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72,共12页
以甘肃某金矿急倾斜薄矿脉为工程背景,针对急倾斜薄矿脉中深孔爆破围岩夹制作用大,矿石贫损大的问题,采用现场调查、PMMA(有机玻璃)爆破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探究了薄矿脉爆破围岩夹制作用机理,提出并建立了围岩夹制作... 以甘肃某金矿急倾斜薄矿脉为工程背景,针对急倾斜薄矿脉中深孔爆破围岩夹制作用大,矿石贫损大的问题,采用现场调查、PMMA(有机玻璃)爆破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探究了薄矿脉爆破围岩夹制作用机理,提出并建立了围岩夹制作用的定量表征方法。开展PMMA爆破模型试验,分析了薄矿脉不同采幅条件下的爆生裂纹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薄矿脉采幅减小,降低了炮孔周围爆破粉碎区以及破裂区的半径,抑制了爆破裂纹的发育。开展了不同薄矿脉采幅条件下的爆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薄矿脉采幅减小,爆破自由面处反射叠加的爆破能量减小,爆破破岩的体积也相应减小,更多的爆破能量以动能的形式散逸不能有效破岩。基于爆破能量分析结果,提出了薄矿脉爆破夹制系数的定量表征方法,即采用半无限工况和窄幅工况下爆破自由面中心点处的总能量峰值之比来定义夹制系数,并用该指标来表征夹制作用的大小,进而通过采幅宽度和岩体力学参数建立了爆破夹制系数预测模型,为急倾斜薄矿脉中深孔爆破参数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薄矿脉 中深孔 夹制作用 自由面宽度 定量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效应的杉木人工林冠幅模型 被引量:4
12
作者 钟思琪 宁金魁 +3 位作者 黄锦程 陈鼎泸 欧阳勋志 臧颢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7-135,共9页
构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单木冠幅模型,可以提高杉木冠幅的预测精度,并为杉木人工林的科学经营提供参考依据。以杉木为研究对象,基于江西省崇义县杉木人工林57个样地的7198株单木数据,对基础模型进行扩展,并构建含林分... 构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单木冠幅模型,可以提高杉木冠幅的预测精度,并为杉木人工林的科学经营提供参考依据。以杉木为研究对象,基于江西省崇义县杉木人工林57个样地的7198株单木数据,对基础模型进行扩展,并构建含林分因子和单木因子的冠幅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采用十折交叉验证方法,以调整后的决定系数(R_(adj)^(2))、均方根误差(E_(RMS))和平均绝对误差(E_(MA))模型评价指标对各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备选模型中,Logistic模型的预测效果最佳。(2)除胸径以外,有6个指标对冠幅有显著影响(P<0.05)。6个指标分别是地位指数、林龄、基尼系数(Gini系数)、林分密度指数、枝下高和大于对象木的断面积之和。添加协变量构建的广义模型较基础模型更优,R_(adj)^(2)增加了28.53%,E_(RMS)和E_(MA)分别下降了17.80%和15.72%。(3)考虑样地水平随机效应的混合效应模型优于广义模型,R_(adj)^(2)增加了27.86%,E_(RMS)和E_(MA)分别降低了35.73%和51.87%。协变量和随机效应的加入能有效提高冠幅模型的预测精度,且反映林木大小多样性的Gini系数在冠幅模拟中表现较好,值得进一步探讨该类指标在其他类型人工林模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冠幅模型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基尼系数 林木大小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水电站琴键堰体型优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中浩 马飞 林智晟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9-116,共8页
琴键堰是一种新型的高效溢流堰,以曲折的堰顶结构来增加溢流前缘总长度,使得其泄流能力远超直线堰。针对某拟建水电站琴键堰泄流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增加展宽比(L/W)、增加堰高(P)和增加堰高且减少单元数(n)的优化方案,并通过物理模... 琴键堰是一种新型的高效溢流堰,以曲折的堰顶结构来增加溢流前缘总长度,使得其泄流能力远超直线堰。针对某拟建水电站琴键堰泄流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增加展宽比(L/W)、增加堰高(P)和增加堰高且减少单元数(n)的优化方案,并通过物理模型试验进行验证,得到了满足设计要求的推荐方案。此外,本研究还探讨了水工模型类别(整体及断面模型)和比尺效应对琴键堰泄流能力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优化方案可知:方案M1(展宽比L/W由7.75增至8.88)中,琴键堰泄流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泄流能力仍不满足设计要求;方案M2(堰高由4.50 m增至6.50 m)和M3(堰高由4.50 m增至6.90 m,单元数由17.5个减至8.5个)中,琴键堰泄流能力显著增加,该两种方案皆可满足设计要求。试验结果表明:与琴键堰整体模型相比,其断面模型测得的泄流能力偏大约6%;对于琴键堰,当模型堰上水头大于2.50 cm时,比尺效应对琴键堰泄流能力的影响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琴键堰 体型优化 泄流能力 展宽比 堰高 比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截面形式钢-混组合梁桥面板横向受力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邓文琴 张汶金 +1 位作者 刘朵 张建东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6-123,共8页
为研究不同截面形式对钢-混组合梁桥面板横向弯曲效应的影响,以山东九龙东枢纽天桥为背景进行研究。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4种截面主梁(波形钢腹板工字梁、波形钢腹板箱梁、平钢板工字梁及混凝土箱梁)精细化模型,对比分析轮载作用数量、轮... 为研究不同截面形式对钢-混组合梁桥面板横向弯曲效应的影响,以山东九龙东枢纽天桥为背景进行研究。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4种截面主梁(波形钢腹板工字梁、波形钢腹板箱梁、平钢板工字梁及混凝土箱梁)精细化模型,对比分析轮载作用数量、轮载横向作用位置对桥面板有效分布宽度的影响,同时对自重、轮载作用以及二者共同作用下的桥面板横向弯矩进行分析,并与《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2018,简称《桥规》)计算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双轮载作用下的桥面板有效分布宽度明显大于单轮载作用下的桥面板有效分布宽度,横向设计时应考虑轮载作用数量对桥面板安全设计的影响;钢-混组合梁桥面板有效分布宽度计算时,当轮载作用在横向跨中、支承附近处,采用《桥规》计算,当轮载作用在支承、悬臂板处,建议桥面板有效分布宽度修正系数分别取0.60、1.50;建议波形钢腹板工字梁、波形钢腹板箱梁、平钢板工字梁桥面板弯矩修正系数在轮载作用下分别取0.60、0.60、0.65,在自重、轮载共同作用下分别取0.55、0.55、0.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组合梁桥 截面形式 横向受力 有效分布宽度 弯矩 修正系数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川中沙溪庙致密砂岩储层支撑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学平 刘友权 +1 位作者 张鹏飞 周厚安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2-97,共6页
目的增加裂缝导流能力,提高致密砂岩气的压裂增产稳产效果。方法为了探究加砂压裂技术在大川中沙溪庙致密砂岩储层改造中的适应性,针对该储层的特点,采用API裂缝导流能力测试仪,考查了支撑剂类型及粒径、铺砂浓度、闭合压力及压裂液类... 目的增加裂缝导流能力,提高致密砂岩气的压裂增产稳产效果。方法为了探究加砂压裂技术在大川中沙溪庙致密砂岩储层改造中的适应性,针对该储层的特点,采用API裂缝导流能力测试仪,考查了支撑剂类型及粒径、铺砂浓度、闭合压力及压裂液类型对支撑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结果相同粒径陶粒的支撑裂缝导流能力大于覆膜石英砂和石英砂,但覆膜石英砂的导流能力受闭合压力的影响最小;0.106~0.212 mm石英砂与0.212~0.425 mm覆膜石英砂的不同组合支撑剂粒径(质量比分别为1∶4、1∶1和4∶1)支撑剂导流能力下降幅度相比单一支撑剂更加平缓。支撑剂组合为4∶1的裂缝导流能力高于1∶4和1∶1组合,在高闭合压力条件下接近0.212~0.425 mm覆膜石英砂用作单一支撑剂时的裂缝导流能力。在低闭合压力条件下,增加铺砂浓度促使导流能力明显增大。而随着闭合压力的增加,这种影响程度逐渐减弱。支撑剂采用(0.106~0.212 mm石英砂)∶(0.212~0.425 mm覆膜石英砂)用量为4∶1的组合支撑剂,当闭合压力为41.4 MPa时,清水压裂破胶液处理后的液测导流能力较质量分数为3%的KCl降低25.43%,返排压裂破胶液处理后的液测导流能力较质量分数为3%的KCl降低58.34%。结论实验结果指导了现场压裂支撑剂类型、粒径以及铺砂浓度等施工参数的选择,在四川盆地川中沙溪庙组致密气储层进行现场应用,获得了较好的压裂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支撑剂 导流能力 缝宽 增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单箱双室波形钢腹板组合简支梁顶板横向受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品 荣学亮 邵旭东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79,共8页
为分析节段预制拼装施工工艺对单箱双室波形钢腹板组合简支梁顶板横向受力性能的影响,以青海三道河桥为背景,按1∶3的缩尺比设计、制作2片试验梁(1片整体梁采用整体浇筑、1片节段梁采用节段预制拼装)进行静载破坏试验,分析试验梁顶板在... 为分析节段预制拼装施工工艺对单箱双室波形钢腹板组合简支梁顶板横向受力性能的影响,以青海三道河桥为背景,按1∶3的缩尺比设计、制作2片试验梁(1片整体梁采用整体浇筑、1片节段梁采用节段预制拼装)进行静载破坏试验,分析试验梁顶板在横向对称、偏心加载及纵向单点、双点加载共4种工况下的荷载~位移、荷载~横向应变曲线,并结合有限元分析、理论推导,研究顶板在横向不同位置加载下的横向内力变化规律、有效分布宽度以及横隔板数量对顶板横向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节段梁与整体梁顶板的横向应变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节段梁的横向应变略大于整体梁的横向应变;节段梁顶板有效分布宽度试验值与有限元值较为接近,二者间的误差不超过9%,且均大于《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2018)的计算值;节段梁顶板横向应力理论计算值均大于相应横向应力试验值与有限元值;设置一定数量的横隔板对减小节段梁顶板横向应力值有较好的效果;节段预制拼装施工工艺可满足结构横向受力和变形,符合我国大力发展绿色桥梁的建设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支梁桥 整体现浇 节段预制拼装施工 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 横向内力 有效分布宽度 模型试验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板载荷试验数值分析及承载力判定标准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723-730,共8页
对于地基平板载荷试验,《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推荐的载荷板尺寸、现场检测惯用尺寸和基础实际尺寸之间往往存在明显差异,从而导致地基承载力判定存在分歧。基于现场试验成果,建立有限元模型并验证了其可靠性,分析了不... 对于地基平板载荷试验,《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推荐的载荷板尺寸、现场检测惯用尺寸和基础实际尺寸之间往往存在明显差异,从而导致地基承载力判定存在分歧。基于现场试验成果,建立有限元模型并验证了其可靠性,分析了不同载荷板宽下均质土地基和双层土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尺寸效应以及现场试验用反力支墩的影响。针对按相对变形判定地基承载力时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载荷板宽度限值对承载力判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载荷板宽下,均质土地基的承载力变化缓慢而沉降变化明显;上软下硬双层土地基的承载力随载荷板宽增加而提高,沉降量减小;支墩影响会使判定的承载力增大。现行检测规范按相对变形标准判定承载力时,限定板宽会使尺寸效应显著增加,板宽上限由2.0 m调整为3.0 m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载荷试验 尺寸效应 数值模拟 地基承载力 宽度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次生白桦单木冠幅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畅 王帆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9-135,共7页
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依兰县丹清河实验林场30块天然次生白桦林样地的1844棵白桦为研究对象,从常用的10个冠幅基础预测模型中选择白桦的最优模型,通过分析单木因子与冠幅的相关性对模型进行再参数化,引入样地水平的随机效应构建天然次生... 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依兰县丹清河实验林场30块天然次生白桦林样地的1844棵白桦为研究对象,从常用的10个冠幅基础预测模型中选择白桦的最优模型,通过分析单木因子与冠幅的相关性对模型进行再参数化,引入样地水平的随机效应构建天然次生白桦冠幅的混合效应模型。结果表明:Logistic模型最适宜描述白桦的冠幅变化,引入枝下高、高径比和树冠率可以改进模型的预测精度。引入样地水平的随机效应改善了数据的异方差问题,再次提高了冠幅的预测精度。因此,建议在实际生产中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对天然次生白桦的冠幅进行预测,从而提高冠幅预测的准确率,为合理经营天然次生白桦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次生林 白桦 冠幅模型 混合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PWM的三相电流源型逆变器简化重叠区补偿策略
19
作者 严庆增 张子旭 +2 位作者 郭龙振 何金奎 冯兴田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4-110,共7页
电流源型逆变器(current source inverter,CSI)自带升压特性,且直流侧储能电感可提供良好的限流能力,具有较高的可靠性。CSI可应用于光伏发电、大功率电机驱动等领域。在CSI的调制中需要在互补驱动信号中添加驱动重叠区,以提供续流通路... 电流源型逆变器(current source inverter,CSI)自带升压特性,且直流侧储能电感可提供良好的限流能力,具有较高的可靠性。CSI可应用于光伏发电、大功率电机驱动等领域。在CSI的调制中需要在互补驱动信号中添加驱动重叠区,以提供续流通路,但会使输出电流谐波增加。该文首先分析传统三相CSI的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及其重叠区效应,进而提出基于SVPWM的简化重叠区补偿策略,并通过MATLAB/Simulink进行了仿真验证。提出的简化重叠区补偿策略能够有效消除重叠区引起的电流畸变,并且简化了实现过程、降低了计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源型逆变器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重叠区效应 简化重叠区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深受弯构件力学性能分析与裂缝宽度检测
20
作者 赵长歌 魏国安 皇民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33,38,共5页
为保证混凝土深受弯构件的服役寿命,分析了其在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并检测其裂缝宽度。在制备4种不同剪跨比的混凝土深受弯构件后,制定加载方案。然后基于有限元模型分析构件在载荷下的应力分布情况,并通过构件受剪分析模型计算混凝... 为保证混凝土深受弯构件的服役寿命,分析了其在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并检测其裂缝宽度。在制备4种不同剪跨比的混凝土深受弯构件后,制定加载方案。然后基于有限元模型分析构件在载荷下的应力分布情况,并通过构件受剪分析模型计算混凝土深受弯构件的受剪承载力,同时利用拉压杆模型检测裂缝宽度。试验结果显示:剪跨比能够直接影响构件的力学性能。剪跨比为0.26、载荷达到600 kN左右时,跨中位移最高值为8.6 mm;剪跨比为1.04、载荷为300 kN左右时,跨中位移达到12.5 mm,构件从剪切破坏状态变化成剪弯破坏;根据构件裂缝之间的受力情况,可以准确获取裂缝最大宽度值;剪跨比较大时,构件裂缝较宽位置,大部分均位于支座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深受弯构件 力学性能 裂缝宽度检测 受剪承载力 剪跨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