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5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Review of China Tourism Education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1912 - 1949 )
1
作者 Wang Zhanhua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93-299,共7页
With the primary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tourism education had drawn the attention of the relevant people and a number of practical activities were carried out one after another.Th... With the primary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tourism education had drawn the attention of the relevant people and a number of practical activities were carried out one after another.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d the general situations of tourism education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from the object,the form and the content of tourism education and thought that tourism education of that period had extensive objects,various forms,rich and practical contents.Als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 education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had a positive role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education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教育 中国 民国 实践活动 旅游产业 教育内容 共和国 旅游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ief Introduction to"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Science Edition)"
2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Science Edition)"is a comprehensive academic journal in the fields of science sponsored by Jilin University and administrat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the People's Rep...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Science Edition)"is a comprehensive academic journal in the fields of science sponsored by Jilin University and administrat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The journal started publication in 1955.The original name at starting publication was"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 of North east People University",which was changed into"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Jilinensis"in 1958 owing to the name change of the univers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ournal name change Jilin University SCIENCE academic journal Peoples republic chin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Ministry Education natural scie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学前儿童权利的法治保障:价值意蕴、核心要义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8
3
作者 洪秀敏 宋菲燕 蒲明玥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0,共11页
学前儿童身心特点决定他们的权利必须得到特殊关注和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在一般立法保障的前提下对学前儿童权利及保障措施予以明确规定,强化了学前儿童权利的法治保障。在全社会理解学前教育立法精神的关键时期,深入剖... 学前儿童身心特点决定他们的权利必须得到特殊关注和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在一般立法保障的前提下对学前儿童权利及保障措施予以明确规定,强化了学前儿童权利的法治保障。在全社会理解学前教育立法精神的关键时期,深入剖析强化学前儿童权利法治保障的价值意蕴,明确学前教育立法在学前儿童权利保障上的核心要义,并探明保障学前儿童权利实现的实践进路,有助于确保学前儿童的权利得到维护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儿童权利 法治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的时代意义、现实挑战与实施进路 被引量:6
4
作者 龚向和 娄秉文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3,共13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的颁布,填补了我国学前教育领域法律空白,明确了学前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保护了学龄前儿童的受教育权,为学前教育的规范化、法治化奠定了基础。然而,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面临资源分配不均、...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的颁布,填补了我国学前教育领域法律空白,明确了学前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保护了学龄前儿童的受教育权,为学前教育的规范化、法治化奠定了基础。然而,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面临资源分配不均、师资质量差异、监管机制缺位等一系列现实挑战。因此,亟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师资培训、完善监管体制等来为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具体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 学前儿童 儿童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法治精神推动学前教育政府责任的落实 被引量:2
5
作者 虞永平 乐晓云 卢俊岑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学前教育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伟大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的颁布是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法治保障。该法对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作了明确的规定。政府是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主体,其学前教育价值观会影响学前教育的... 学前教育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伟大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的颁布是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法治保障。该法对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作了明确的规定。政府是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主体,其学前教育价值观会影响学前教育的决策和对学前教育的推进。政府应加强对学前教育的价值引领,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尤其应保障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建立行之有效的学前教育体制机制,确保学前教育健康运行,也是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要责任。政府的履责状况将对学前教育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也必将受到儿童发展的检验,受到时代和历史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 政府责任 投入 体制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北京大学图书馆学教育起源与发展
6
作者 蒋秀丽 王晶晶 《大学图书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8,共11页
民国时期是中国现代教育体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北京大学作为当时中国高等教育的领军学府,在图书馆学教育方面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目前现有学术成果多着墨于1947年王重民在北京大学文学院开设图书馆学专修科。文章认为,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是中国现代教育体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北京大学作为当时中国高等教育的领军学府,在图书馆学教育方面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目前现有学术成果多着墨于1947年王重民在北京大学文学院开设图书馆学专修科。文章认为,民国时期北京大学图书馆学教育活动开启于1920年,到1949年前,分为三个阶段:1920-1924,培养图书馆学教育专才;1924-1947,开设图书学课程;1947-1949创设图书馆学专修科,并对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课程设置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详细梳理,揭示北京大学图书馆学教育在民国时期的发展脉络,总结分析其特点,为当代图书馆学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北京大学 图书馆学专修科 课程设置 图书馆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胜于言:从教育强国理念到教育强国建设
7
作者 刘海峰 赵凯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23,共12页
清末民国时期已萌生教育强国理念,并出现“教育强国”连称的提法。从表述方式、论述群体、论述内容、传播途径等来看,民国时期教育强国理念相较清末有所发展,并已出现思潮化转向。然而,中国近代虽有教育强国理念,但限于当时的环境和条件... 清末民国时期已萌生教育强国理念,并出现“教育强国”连称的提法。从表述方式、论述群体、论述内容、传播途径等来看,民国时期教育强国理念相较清末有所发展,并已出现思潮化转向。然而,中国近代虽有教育强国理念,但限于当时的环境和条件,知行无法合一,还没有当代意义上的“教育强国建设”。教育强国建设需要满足国民经济有较大发展、领导力强大、教育发展到较高程度、教育得到其他领域支持等条件。改革开放后,中国经历了从“教育优先政策”到“教育强国战略”的发展过程。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贵在付诸行动,应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完善高考综合改革,优化高等教育区域布局、促进部省合建高校的跃升,发挥教育强国领头羊作用、有计划且分步骤地加快“双一流”建设,强化基础研究支撑、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理念 清末民国时期 教育优先政策 教育强国建设 行胜于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等师范学校的“师范性”探析
8
作者 胡艳 姜思羽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8-128,共11页
“师范性”是师范教育的本质属性。当代中国师范教育的“师范性”形成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本研究以中等师范学校为对象,通过对文献资料与口述史访谈资料的分析,构建“师范性”的内涵框架,即政治性、伦理性、知识性、实践性。中等师范学... “师范性”是师范教育的本质属性。当代中国师范教育的“师范性”形成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本研究以中等师范学校为对象,通过对文献资料与口述史访谈资料的分析,构建“师范性”的内涵框架,即政治性、伦理性、知识性、实践性。中等师范学校的“师范性”体现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学校文化等多个方面,具体表现为:明确提出培养忠诚于党和国家的“人民教师”的目标;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思想教育,培养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精神;通过建立独特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教师身教示范,加强师范生的实习见习,以及鼓励师范生自主组织社团活动等方式促进师范生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性 新中国成立初期 师范教育 中等师范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的制度构建与实施路径 被引量:6
9
作者 湛中乐 杜佳欣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1,共11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的颁布是我国学前教育法治化建设的里程碑。该法确立了以公益性与普惠性为核心的制度框架,通过政府主导与社会力量参与的结合,构建覆盖城乡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在多元主体供给方面,法律明确了政府与...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的颁布是我国学前教育法治化建设的里程碑。该法确立了以公益性与普惠性为核心的制度框架,通过政府主导与社会力量参与的结合,构建覆盖城乡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在多元主体供给方面,法律明确了政府与社会力量的角色分工,规范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支持与监管机制;在内容规范与质量保障方面,法律强调教育活动的适龄性与科学性,并建立了质量监测与评估体系,以提升学前教育的整体水平;在儿童权益保护和教育争议解决机制的设计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各主体的权利义务,构建了行政处理与司法救济相结合的多元争议解决路径。在今后的实施中,为将学前教育的制度优势转化为现实效能,应进一步完善中央与地方职责协同机制,明确财政投入与资源分配责任,健全学前教育质量监管与动态调整体系,强化对社会力量参与的引导与规范,推动学前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与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 制度架构 教育公平 教育质量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百年师范教育论争 被引量:3
10
作者 曲铁华 姜涛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0,共14页
在中国百年师范教育的历史沿革中,曾在不同的时期围绕不同的主题,进行过程度不一、激烈程度不等的论争。主要包括:清末时期的“要不要建立师范教育体系”之论争;20世纪初“师范教育是否独立设置”之论争;20世纪五六十年代“如何办好师... 在中国百年师范教育的历史沿革中,曾在不同的时期围绕不同的主题,进行过程度不一、激烈程度不等的论争。主要包括:清末时期的“要不要建立师范教育体系”之论争;20世纪初“师范教育是否独立设置”之论争;20世纪五六十年代“如何办好师范教育”之论争以及“师范教育由谁来办”之论争。这些论争促使师范教育不仅在曲折前进的道路上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反思与规制,也使师范教育的特点日益明晰,推动了人们对师范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中国百年师范教育论争的总体特点:一是“师范性”与“学术性”的博弈贯穿论争始终;二是“推动力”与“阻滞力”的矛盾一直共存;三是“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张力持续激荡;四是“调和论”主导了中国百年师范教育的演进。通过论争,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在建设教育强国的历史背景下,师范教育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要尊重师范教育规律,这是教师教育发展的首要原则;二是要加强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这是教师教育发展的重要指向;三是要完善多元主体合作机制,这是教师教育发展的必要保障;四是要提高教师教育质量,这是师范教育论争的根本旨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百年师范教育 教育论争 师范性 学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位法》学术复核制度的理论逻辑与原则遵循
11
作者 李海峰 葛庆盼 《高教发展与评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95,I0005,I0006,共12页
《学位法》第四十条创造性地设立了学术复核制度,为学位申请人可能遭受的权利侵害提供了重要的内部救济渠道。学术复核制度以学生权益保障为目的价值、公正学术评价为秩序价值、实质化解争议为结果价值。学术复核制度在复核期限、启动... 《学位法》第四十条创造性地设立了学术复核制度,为学位申请人可能遭受的权利侵害提供了重要的内部救济渠道。学术复核制度以学生权益保障为目的价值、公正学术评价为秩序价值、实质化解争议为结果价值。学术复核制度在复核期限、启动次数、听证适用及信息公开等方面需要充分借鉴行政复核制度,在复核内容的有限性和复核结果的实质重新评价两个方面借鉴行政再审制度。学术复核在制度正当性上获得学术自治的充分支持,只要不违反法律保留原则,应当尊重学位授予单位在自治权限范围内制定学术复核办法。学术复核制度必须严格遵循受教育权保障原则、正当程序原则和独立运行原则,以划定学术复核权的运行边界,并为学术复核的制度展开提供原则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复核 《学位法》 学生权益 学术自治 受教育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学前教育立法:走向优质普惠 被引量:1
12
作者 钱雨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1,共8页
在国际视野下建构的中国特色学前教育法,不仅关乎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千万家庭的和谐幸福,更关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国际学前教育立法的发展历程分为补缺阶段、扶弱阶段与普惠阶段,国际学前教育立法的变革趋势由弱势群体获得... 在国际视野下建构的中国特色学前教育法,不仅关乎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千万家庭的和谐幸福,更关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国际学前教育立法的发展历程分为补缺阶段、扶弱阶段与普惠阶段,国际学前教育立法的变革趋势由弱势群体获得受教育机会的“适度普惠”,走向每个儿童都有权接受教育的“全面普惠”。《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体现了“国际视野、本土关怀”的中国特色,贯彻了教育公平、儿童优先、政府核心、多义务主体和融合教育等五大原则。依法保护学前儿童受教育权、促进学前儿童和谐发展是关系国家未来的大事,中国学前教育走向“优质普惠”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 学前教育立法 教育法学 优质普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位法》的舆情分析、公众回应及优化路径
13
作者 崔馨月 荣利颖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1-58,共8页
自《学位法》草案意见征求到2025年元旦正式实施始终备受关注,基于对网络舆情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发现《学位法》相关舆情在时间维度,舆情爆发与政策推进节点高度耦合,经历“草案征求-立法推进-正式颁布”等三个阶段,其焦点从草案... 自《学位法》草案意见征求到2025年元旦正式实施始终备受关注,基于对网络舆情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发现《学位法》相关舆情在时间维度,舆情爆发与政策推进节点高度耦合,经历“草案征求-立法推进-正式颁布”等三个阶段,其焦点从草案内容讨论逐步转向实施时间与影响。在空间维度,参与主体呈现出官方媒体用户主导、KOL用户推广、个人用户参与的多元主体分化格局。在形式维度,相关讨论以文本为主、以图像为辅,公众情绪呈现整体正向但内部分化的趋势。面对关于《学位法》的网络舆情分析,建议官方媒体用户作为舆情主导者应以多样态的宣传方式多维度、多角度地进行《学位法》普及和公众回应;相关部门和高校多时空、多方式地参与《学位法》的有关讨论;倡导学位申请者以参与《学位法》相关舆情讨论为支点,以深入“了解《学位法》-分析《学位法》-运用《学位法》”为杠杆,撬动《学位法》对学位授予作用来保障自身学位权益,推动《学位法》未来高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 网络舆情 公众回应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别样的赫尔巴特:外来教育思想在晚清民国本土化的一个典型样本
14
作者 林慧清 黄明喜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8-111,共14页
自教育界“新宠”至教育界“陈迹”,赫尔巴特教育思想在晚清民国历经由本相至变相的传衍,定下其后百余年的接受基调。晚清时期(1901—1911年)的教育改革以日为师,学界以译编为先导,经日本引入赫尔巴特教育思想,并将五段教授法奉为圭臬... 自教育界“新宠”至教育界“陈迹”,赫尔巴特教育思想在晚清民国历经由本相至变相的传衍,定下其后百余年的接受基调。晚清时期(1901—1911年)的教育改革以日为师,学界以译编为先导,经日本引入赫尔巴特教育思想,并将五段教授法奉为圭臬。但因接受过程存在诸多失真与误用问题,致使在日已呈朦胧之态的赫尔巴特教育思想愈加迷蒙。步入民国初期(1912—1918年),伴随新旧教育理念碰撞,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进入深层次调和更新阶段,出现接受的准确与偏误并存的矛盾现象。民国中后期(1919—1949年)在提倡新教育的“五四”主潮下,赫尔巴特教育思想接受热情急遽回落,引发贬斥与辩驳、批评与实践之争,使得“在场”与“退场”的情形不断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尔巴特 教育思想 本土化 五段教授法 晚清民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学习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 被引量:1
15
作者 付睿 沈丹怡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120,共9页
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是中国加快建成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教育中心的重要方式。《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指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战略方向和路径。未来,中国将以深化同联合国教... 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是中国加快建成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教育中心的重要方式。《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指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战略方向和路径。未来,中国将以深化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合作巩固全球教育伙伴关系、以建立教育创新合作网络激发全球教育活力、以支持国际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研究所建设发展培养国际创新型科技人才、以支持国内高校设立教育类国际组织与学术联盟加强全球教育学术合作、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公共产品提升中国国际学术话语权、以设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国际教育合作区推动教育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及通过实施中国教育品牌培育计划贡献中国教育智慧与方案,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发挥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独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 建成教育强国 全球教育治理 国际学术话语权 中国教育品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中国古典文论研究界“工诃今人”现象观察
16
作者 刘文勇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4,共11页
民国学界富于批评精神,这一点在民国时期的中国古典文论研究界也表现明显。他们既工诃古人,更工诃今人。他们批评“喜谤前辈”的“今之少年”,批评以西方文艺之眼光与见解检讨国学,批评“衡文及乎异域”的时代现象,批评今之称赞《文心... 民国学界富于批评精神,这一点在民国时期的中国古典文论研究界也表现明显。他们既工诃古人,更工诃今人。他们批评“喜谤前辈”的“今之少年”,批评以西方文艺之眼光与见解检讨国学,批评“衡文及乎异域”的时代现象,批评今之称赞《文心雕龙》的人为庸人,批评今人不能深知韩愈的真精神,批评反传统的“覆古派”。总之,他们既在整体上对现代以来中国古典文论的研究进行批评,又对王国维、章太炎、范文澜、陈钟凡、郭绍虞、罗根泽、陈延杰等具体的古典文论研究者和他们的著作进行批评。无论其批评是对是错,与此前批评界大多温柔敦厚的态度相比,都批评得一针见血,坦率认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学界 中国古典文论研究 工诃今人 文学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华图专博物馆学教育的历史、特色、贡献
17
作者 韦昱杰 张衍 《大学图书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9-128,共10页
目前学界对于民国时期博物馆学教育研究较少,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的博物馆学教育在中国博物馆学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文章通过历史文献法对其博物学教育进行溯源。韦棣华、沈祖荣早年管理博物馆和赴美学习经历是其开展... 目前学界对于民国时期博物馆学教育研究较少,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的博物馆学教育在中国博物馆学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文章通过历史文献法对其博物学教育进行溯源。韦棣华、沈祖荣早年管理博物馆和赴美学习经历是其开展博物馆学教育的思想源头,民国时期社会教育事业的兴盛则为文华图专开展博物馆学教育营造了良好的外在环境。文华图专博物馆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可分为滥觞期、发展期、衰退期三个阶段,文章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建设等方面分析其特点,并给出历史评价:文华图专的博物馆学教育是中国博物馆学教育的起源,为中国博物馆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为中国博物馆事业培养了一批人才,遗憾之处是未能实现博物馆学教育的体系化、建制化发展。民国时期,图书馆学和博物馆学在图书文物一体化收藏和社会教育发展等因素影响下,两个学科间形成了良好互动和交流。随着西学东渐的演进,两个学科在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的同时也逐渐分野。在国家鼓励、支持、引导图档博协同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可通过学科史研究加强学科间的对话交流,促进学科协调与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文华图专 博物馆学教育 博物馆学史 图书馆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贯彻最有利于学前儿童的原则:立法与实践的双重审视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兴华 谭欣歌 +1 位作者 邱月 李晓巍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24,共11页
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幼有优育”的必由之路,而立法则是促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以最有利于学前儿童的原则为根本立场,旨在解决学前教育实践中面临的诸多问题。《草案》强调以公益... 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幼有优育”的必由之路,而立法则是促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以最有利于学前儿童的原则为根本立场,旨在解决学前教育实践中面临的诸多问题。《草案》强调以公益普惠为基本方向,保障学前儿童的受教育权和参与权;推进科学保教,遵循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规定家园社三方协同育人责任,优化学前儿童的成长环境。尽管《草案》在许多方面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意义,充分体现了对学前儿童权益的高度重视,但在具体实施上,仍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条款,健全相应的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有利于学前儿童的原则 学前教育法 公益普惠 科学保教 协同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后华中、华南的教育学人:1978—1999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戈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5,共20页
教育学人群体研究是教育学术和教育学科研究的新视野、新领域。本文基于个人记忆,并对证文献资料,记述改革开放之后20年我国华中和华南地区教育学人群体的基本情况。其中,华中教育学人以华中师大为中心,以河南大学、湖南师大、湖北大学... 教育学人群体研究是教育学术和教育学科研究的新视野、新领域。本文基于个人记忆,并对证文献资料,记述改革开放之后20年我国华中和华南地区教育学人群体的基本情况。其中,华中教育学人以华中师大为中心,以河南大学、湖南师大、湖北大学、华中理工大学、武汉大学等为骨干,在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管理学、教育经济学、比较教育学、高等教育学、中外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教育学、教育实验与研究法、理论和应用心理学、教育学教材建设等方面的研究,位于全国先进行列,并具有鲜明的中原、荆楚和湖湘学术特色。华南教育学人以华南师大为首领,以广西师大、广州师院、广东教育学院、暨南大学、汕头大学、深圳大学等为骨干,在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与教学理论、中外教育史、比较教育学、教育与发展心理学、教育技术学、高等教育学、教育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粤港澳教育等学科或领域的研究,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并自成一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人 华中 华南 学术群像 改革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后华北的教育学人:1978—1999(一)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戈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6,共14页
改革开放之后,华北地区以北京为中心,是全国教育学科研究和教育科学发展的高地。华北教育学人以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为龙头,以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师范... 改革开放之后,华北地区以北京为中心,是全国教育学科研究和教育科学发展的高地。华北教育学人以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为龙头,以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高校,与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教育科学研究所、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以及河北、山西、内蒙古的教育科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为骨干,在几乎所有教育学科领域都位于全国前列,或处于领跑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人 华北地区 群像学人 教育学术史 改革开放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