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制度逻辑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全国 张赵清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1-149,共9页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强调,以提高师范教育办学质量支撑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是落实这一战略目标、保障教师教育专业发展和培养质量的重要制度保障。在制度逻辑视域下,我国高校师范...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强调,以提高师范教育办学质量支撑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是落实这一战略目标、保障教师教育专业发展和培养质量的重要制度保障。在制度逻辑视域下,我国高校师范类专业的认证理念蕴含以师范生专业能力发展为本位的专业逻辑,以师范生、用人单位等多元主体诉求反拨培养体系的市场逻辑,以高校、教育行政机构为主体,发挥专业逻辑与国家逻辑的互为效应,构建动态质量监控体系。在认证理念指导下,高校师范类专业的认证标准可强化专业逻辑的实践性,彰显教师教育的核心旨趣;突出专业逻辑的动态性,推动教师教育者与师范生的专业发展;通过不同制度逻辑之间的协调,构建多元共生的培养目标认证体系以及内外联动的认证评价体系,从而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完善以国家为主导、高校和学生为主体、各利益相关方参与的专业认证生态,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高质量的师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专业认证 制度逻辑 教师教育体系 教学质量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学前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分析与思考建议
2
作者 庞丽娟 王红蕾 雷雅娴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66,共9页
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是高质量学前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推动力,是促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的核心与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学前教师政策取得了重要的新进展,呈现出体系化、规范化并日渐完善的发展态势和特征,形成了一个涵盖发展规划、财... 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是高质量学前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推动力,是促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的核心与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学前教师政策取得了重要的新进展,呈现出体系化、规范化并日渐完善的发展态势和特征,形成了一个涵盖发展规划、财政投入、待遇保障、专业发展、人事管理、督导监管等全链条完整的政策框架。面向教育强国建设,当前我国学前教师政策还存在一些不适应;需改革创新教师编制与人事管理制度、非在编教师待遇保障政策制度、教师专业发展长效保障机制和考核评价与激励保障政策等,以创新完善我国学前教师政策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建设 学前教师队伍建设 政策分析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师范生教育政策的演进之路与未来向度
3
作者 赵岚 陈恩西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7-68,共12页
师范生是我国建设现代化教师队伍的主体。基于渐进决策理论的分析框架,我国师范生教育政策目标始终聚焦于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政策内容建设通过“积小变大”的方式探索师范生培养体系,政策执行寻求在稳定的政策框架与灵活的实施策... 师范生是我国建设现代化教师队伍的主体。基于渐进决策理论的分析框架,我国师范生教育政策目标始终聚焦于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政策内容建设通过“积小变大”的方式探索师范生培养体系,政策执行寻求在稳定的政策框架与灵活的实施策略之间实现动态平衡。我国师范生教育政策的价值追求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注重顶层设计与地方协同,加强政策的适应性;二是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保障政策的顺畅性;三是坚持需求与传承相结合,确保政策的持续性;四是注重理性边界与创新统一,探索政策的发展性。展望未来,我国师范生教育政策将坚持党的领导,明确自身政治属性和战略属性;秉持人民至上,满足人民高质量教育需求;奉行独立自主,推动数字化人才培养转型;推进“两个结合”,突出政策内容的本土化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生教育政策 渐进决策理论 政策演进 价值追求 未来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教师教育政策的阶段特征、变迁逻辑与未来进路
4
作者 赵楷夫 张妍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80,共12页
良好的教师教育政策是教师队伍建设的行动指南,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有效路径。21世纪以来,教师教育政策经历了初步探索时期、深化改革时期与守正创新时期三个发展阶段,呈现从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转型、从效率优先向优质均衡发展、从单一... 良好的教师教育政策是教师队伍建设的行动指南,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有效路径。21世纪以来,教师教育政策经历了初步探索时期、深化改革时期与守正创新时期三个发展阶段,呈现从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转型、从效率优先向优质均衡发展、从单一封闭向多元开放转变、以坚守时代所需为基本旨趣的变迁逻辑。未来,我国教师教育政策应践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彰显教师教育政策目标旨趣;促进教师队伍均衡发展,构建教师教育政策发展新格局;拓宽教师教育办学渠道,提高教师教育培养质量;优化政策体系设计,建立健全教师教育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教育政策 政策变迁 教师培养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寻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专访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阮成武
5
作者 石亚兵 阮成武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32,共14页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深入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学术研究与理论建构,是当代中国教育学人的重要历史使命,也是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时代际遇和实践呼唤。阮...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深入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学术研究与理论建构,是当代中国教育学人的重要历史使命,也是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时代际遇和实践呼唤。阮成武教授四十余年学术生涯中,始终紧扣“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脉络和理论逻辑”这一主线,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和教育学为学科支撑,以教育现代化的历史构境和理论逻辑来透析当代教育改革发展的现象和问题,逐步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进路学术研究成果。尤其提出了基于统筹共享的教育利益协调模式、基于美好生活观的教育民生保障机制、基于主体性建构的教师教育与教师发展路径,从学理上把握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进路的底层逻辑和关键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助力和丰富了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阮成武教授以“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为座右铭,将传授知识、培养人才作为最根本职责,把站好讲台、育人育才视为教师最大和最重要成果,培养了一批教育理论和实践优秀人才,为当代教育学人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也体现一位国家教学名师的志业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政策 美好教育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教师教育评价政策的演进、逻辑与展望——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
6
作者 牛佳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34,204,205,共14页
以1949-2023年有关教师教育评价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为研究对象,采用政策文本分析的方法,将教师教育评价的相关政策放置于国家整体教育评价的宏观框架中,从教师教育标准的制定和确立、教师教育评价机制的建立和健全两个维度开展政策文... 以1949-2023年有关教师教育评价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为研究对象,采用政策文本分析的方法,将教师教育评价的相关政策放置于国家整体教育评价的宏观框架中,从教师教育标准的制定和确立、教师教育评价机制的建立和健全两个维度开展政策文本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关于教师教育评价的政策主要嵌套在其他相关的教育政策中,专门性政策主要出现在2010年以后且数量逐年增加。教师教育评价政策的演进经历了以建立计划为重点的初步探索阶段(1949-1977年)、以建立制度为目标的积极发展阶段(1978-2009年)以及以建立标准认证为核心的聚焦发展阶段(2010至今)。我国教师教育评价政策变迁呈现出清晰的演进逻辑:评价的对象从注重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一体化,评价的标准从规制到赋能,教师教育评价的主体从单一到多元,评价的方式从依托到独立。展望未来,优化教师教育评价政策,需完善教师教育评价标准体系,健全教师教育评价机制,加强学术研究和政策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 教师教育 教育政策 演进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教育政策变迁的要素研究——情境适应性与预期纯收益视角
7
作者 辜刘建 袁济方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54,共17页
基于制度变迁理论,从情境适应性和预期纯收益双视角构建政策变迁的分析框架,通过对教师教育政策中权利义务、培养体系及教师资格制度等要素的研究发现,教师教育政策变迁通常源于低情境适应性与低预期纯收益,从师范生免费到收费再到免费... 基于制度变迁理论,从情境适应性和预期纯收益双视角构建政策变迁的分析框架,通过对教师教育政策中权利义务、培养体系及教师资格制度等要素的研究发现,教师教育政策变迁通常源于低情境适应性与低预期纯收益,从师范生免费到收费再到免费的权利义务调适、教师资格制度的建立与改革,以及三级培养体系向二级培养体系的过渡,均展现为长周期、以点带面的渐进性变迁;公费师范生取代免费师范生反映出低情境适应性与高预期纯收益的双重变迁动力;随着政策知识的外溢和决策部门的前瞻性布局,尽管二级培养体系具备良好的情境适应性,但新三级培养体系因更高的预期纯收益,在各方利益主体的合作支持下,通过创建示范推动预见性变迁;政策要素的核心信仰具备高情境适应性与变迁的低预期纯收益特征,权利义务对教育公平的追求、教师资格制度对师德师风的重视以及培养体系对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坚持,通常通过政策表层信仰的调整得到强化。基于教师教育政策要素的演进趋势,教育主管部门及培养单位可综合运用四种政策变迁机制以优化教师教育政策要素,推动教师队伍高素质专业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政策 政策变迁 政策要素 情境适应性 预期纯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供给充分性与稀缺性的辩证思考及优先政策建议
8
作者 杨颖秀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5-142,共8页
教育强国归根结底是教育质量强国,保障教师质量是教育强国的先导性工程。我国的教师供给在教育家精神的培养、重要指标的设置、教师配置的公平性等方面还存在不足,认识不到位,影响了教师供给的充分性。为此,需要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教... 教育强国归根结底是教育质量强国,保障教师质量是教育强国的先导性工程。我国的教师供给在教育家精神的培养、重要指标的设置、教师配置的公平性等方面还存在不足,认识不到位,影响了教师供给的充分性。为此,需要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师培养体系、系统设计教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公平配置教师资源等方面提供优先政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教师供给 充分性 稀缺性 优先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倡议联盟框架视域下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变迁逻辑与未来前瞻
9
作者 晋家洪 林智慧 冯力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0-56,共7页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教育强国建设目标的关键。从倡议联盟的视角出发,以《教育部工作要点》为分析对象,采用文本分析法并借助于NVivo12软件,从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变迁历程和逻辑阐释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发现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经历了“...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教育强国建设目标的关键。从倡议联盟的视角出发,以《教育部工作要点》为分析对象,采用文本分析法并借助于NVivo12软件,从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变迁历程和逻辑阐释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发现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经历了“偏重外部建设”的起步阶段、“相对均衡建设”的深化阶段、“全面提质增效”的完善阶段。通过对教师队伍建设变迁历程的分析,揭示了政策取向学习是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变迁的核心动力,专业论坛是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变迁的平衡载体,政策子系统嵌合是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变迁的制度保障,社会经济环境与公众舆论是教师队伍政策变迁的推动力量。为进一步厘清新时代背景下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向度,在理念上应兼顾“效率与能力并重”,在制度设计上应加强“横向”与“纵向”政策系统的有效衔接,在沟通渠道上应扩展多元主体参与的交流平台,在注意力聚焦上应优先关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政策 倡议联盟框架 教育部工作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资配给制:优化乡村教师队伍的现实路径选择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红 罗小丹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86,共12页
乡村教师队伍在数量、结构与质量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难以满足乡村教育振兴的需要,因此,亟需探寻优化乡村教师队伍的可行路径。鉴于乡村地区在师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很难通过自身力量获得充足的优质师资,需要政府通过师资配给进行调配... 乡村教师队伍在数量、结构与质量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难以满足乡村教育振兴的需要,因此,亟需探寻优化乡村教师队伍的可行路径。鉴于乡村地区在师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很难通过自身力量获得充足的优质师资,需要政府通过师资配给进行调配与引流。长期以来,政府出台的师资配给政策举措在优化乡村教师队伍的过程中发挥了独特作用。但当前由于乡村师资供给“主渠道”不清晰,乡村教师队伍规模与质量仍难以稳定。乡村振兴背景下,亟需进一步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将政府主导的师资配给作为乡村师资主要来源渠道。通过师资配给优化乡村教师队伍,要“以省为主”前瞻规划乡村师资配给计划,强化地方师范院校培养乡村教师的主责主业,赋予乡镇中心学校分配乡村师资的权力以及优化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资配给制度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乡村教育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校”且“顾家”:家庭生命周期视角下教师流动意愿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雷万鹏 张子涵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2,共8页
镶嵌于家庭关系网络中的教师担负着多重角色,生儿育女、照顾老人等重要事务对其行为和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基于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利用G省S市“县管校聘”数据的研究显示,与家庭形成期教师相比,家庭成长期与成熟期教师的流动意愿显著更低... 镶嵌于家庭关系网络中的教师担负着多重角色,生儿育女、照顾老人等重要事务对其行为和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基于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利用G省S市“县管校聘”数据的研究显示,与家庭形成期教师相比,家庭成长期与成熟期教师的流动意愿显著更低;在不同家庭生命周期阶段,影响教师流动意愿的因素不同。教师在“顾家”与“顾校”之间存在一定程度冲突,家庭牵挂和家庭责任对教师流动意愿产生了重要影响。教师流动政策应基于教师差异化需求分层分类施策,对于形成期教师应加强物质激励,对于成长期和成熟期教师应凸显流动的内生发展价值。加强教育家精神培育,整体提升教师乐于奉献、担当时代责任的意识是提升教师流动内生动力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政策 家庭生命周期 教师流动意愿 差异化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级政府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扩散机理 被引量:4
12
作者 吕清 康悦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57-67,共11页
基于政策扩散理论,采用文本分析法,从时间、空间、机制三个维度深入剖析省级政府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政策扩散机制,发现在时间维度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扩散曲线呈现S型分布,其扩散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政策扩... 基于政策扩散理论,采用文本分析法,从时间、空间、机制三个维度深入剖析省级政府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政策扩散机制,发现在时间维度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扩散曲线呈现S型分布,其扩散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政策扩散的起步阶段(2016—2019年)、政策扩散的发展阶段(2020—2021年)和政策扩散的成熟阶段(2022年至今);在空间维度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政策遵循空间扩散逻辑,形成了纵向的层级扩散、横向的区域扩散和平行部门的协同扩散;在机制维度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受到学习、模仿、竞争和强制等四种机制的共同驱动,有效推动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双师型”教师 政策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减”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师工作要求、工作资源对工作投入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昆龙 樊铭 +1 位作者 曹景川 方向丽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7-133,共7页
以工作要求-资源(JD-R)理论为基础,对594位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工作要求、工作资源、心理资本对工作投入的路径影响,同时利用多群组分析探究人口学变量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实施“双减”政策以来,... 以工作要求-资源(JD-R)理论为基础,对594位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工作要求、工作资源、心理资本对工作投入的路径影响,同时利用多群组分析探究人口学变量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实施“双减”政策以来,体育教师的工作要求增加,工作资源和工作投入降低;工作要求正向影响工作投入,工作资源正向预测工作投入;心理资本在工作资源和工作投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性别、地区、学校类型的调节作用不显著,而年龄、学段、婚姻状况和学历显著调节心理资本在工作资源和工作投入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认为,学校应根据体育教师的不同人口特征,在适当提高工作要求的同时,重点增加体育教师工作意义、硬件条件等工作资源,从而提升心理资本水平,促进其形成积极工作投入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教师 结构方程模型 JD-R模型 工作投入 “双减”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的政策变迁过程、逻辑与展望——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 被引量:2
14
作者 曲铁华 姜涛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73,共8页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的政策变迁展开系统分析,其历史过程包括破旧立新的整顿发展期、蜕故孳新的突破发展期、革故鼎新的深化发展期以及立本创新的内涵发展期。我国综合性大学办教师...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的政策变迁展开系统分析,其历史过程包括破旧立新的整顿发展期、蜕故孳新的突破发展期、革故鼎新的深化发展期以及立本创新的内涵发展期。我国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的政策变迁逻辑由此凸显:就结构观而言,宏观经济政治背景、中层教育管理体制、微观行动者利益博弈等解释了政策生成演进的逻辑;就历史观而言,对路径依赖、关键节点、历史否决点等方面的分析展现了政策存续变革的逻辑。展望未来,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的政策要遵循结构逻辑和历史逻辑,相关主体应进一步优化政策供给,提升政策效能,保障政策实施,推动政策创新,促进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大学 教师教育 政策变迁 历史制度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地方公费职教师范生政策的实施与效果分析——基于公共政策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2
15
作者 许玲 王芹磊 +2 位作者 邓文新 贾龙达 彭花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50-60,共11页
通过综合应用资料调查、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深入分析了2010年至2023年间我国13个省份的地方公费职教师范生政策的效果。结果显示,地方政策实施后,中等职业学校对公费职教师范生认可度高、职教师范生的履约率和就业满意度高,对职业教... 通过综合应用资料调查、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深入分析了2010年至2023年间我国13个省份的地方公费职教师范生政策的效果。结果显示,地方政策实施后,中等职业学校对公费职教师范生认可度高、职教师范生的履约率和就业满意度高,对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扩充和质量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政策实施中也面临诸如政策连续性不足、资源分配不均及师资培养层次偏低等挑战。鉴于此,建议出台国家公费职教师范生培养制度、保障政策连续性,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培养的学历层次,并建立全面的政策评估机制,以增强政策的持续性、公平性和适应性,进而促进职教师资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师资培养 公费师范生 政策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社会角色的多重类型:基于UNESCO教育报告及中国政策的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汤博闻 朱金秋 朱志勇 《比较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7-129,共13页
本研究基于知识人的社会角色类型学和角色丛理论,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1972年以来发布的四份全球教育报告进行文本分析,并与四份报告发布同时期的中国政策文本进行比较分析,探究现代教师社会角色理想类型的阶段性演变,探讨中国政策文件... 本研究基于知识人的社会角色类型学和角色丛理论,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1972年以来发布的四份全球教育报告进行文本分析,并与四份报告发布同时期的中国政策文本进行比较分析,探究现代教师社会角色理想类型的阶段性演变,探讨中国政策文件中的教师角色表达与国际倡议的相称与殊异。研究发现,现代教师的社会角色在社会情境的压力机制形塑下呈现出“职业人”“专业人”“公共人”的类型,在互动情境的关系机制的建构中生成“学生培养者”“团队协作者”“社区共建者”的类型。其中,成为研究者与公共知识分子是现代教师社会角色嬗变中的重要发展。中国的本土性政策话语则充分关注教师群体的结构性力量,强调教师职业角色的道德属性,并将教师角色纳入全局性的教育行政系统之中来考量其对于公共事务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教师社会角色 UNESCO教育报告 政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推进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工具偏好与优化策略 被引量:1
17
作者 仝静 李敏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26,共8页
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是推动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建设教育强国战略的基础力量和重要保障。基于政策工具视角,通过构建“政策内容、政策工具和不同省域”三维分析框架,对29个省域“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文本... 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是推动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建设教育强国战略的基础力量和重要保障。基于政策工具视角,通过构建“政策内容、政策工具和不同省域”三维分析框架,对29个省域“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文本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各省域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具有政策内容要素的全面性和趋同性、政策工具配置的完备性与使用比例的不均衡性、政策内容与政策工具匹配度不足等特征。为持续推进我国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未来应发挥教师队伍建设地方特色,凝练教师队伍建设的地方智慧;协调政策工具的使用结构,深化教师队伍建设协同共治格局;精准匹配政策工具与内容,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执行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政策 政策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优计划”研究生教育政策的三维实施向度——基于哲学逻辑结构的阐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后慧宏 师欢欢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8,52,共9页
“国优计划”是培养研究生层次优秀中小学教师的教师教育政策,是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的教育创举。已有相关研究忽略了推演此项政策实施中的超验情形,对“国优计划”研究生教育政策的战略性内蕴阐释不够彻底,对政策执行面... “国优计划”是培养研究生层次优秀中小学教师的教师教育政策,是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的教育创举。已有相关研究忽略了推演此项政策实施中的超验情形,对“国优计划”研究生教育政策的战略性内蕴阐释不够彻底,对政策执行面临的风险研判不够成熟,致使政策落实理路缺乏系统性构建。为落实“国优计划”研究生教育政策的目标任务,选用哲学逻辑结构作为理论分析框架,从本体论向度理解尽用师生禀赋、集约配置师资、迭代育师建制的政策旨归,从认识论向度剖析通过道术兼顾、价值导正、施策创新来规避政策执行失真的理论逻辑,从方法论向度确立聚合优势、因校制宜、革新范式三种政策落实理路。以期此项研究生教育政策在精神落实、风险规避和执行增效中能够形成基本共识,为优秀中小学科学教师自主高质量培养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国优计划” 教师教育政策 科学教师 政策科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减”背景下教师工作负担与教学热情的关系研究——基于身心健康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蒋帆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122,F0003,共12页
基于2210位教师的截面数据调查,从教育政策执行“自下而上”成效反馈的视角出发,实证检验了“双减”改革背景下教师工作负担对教学热情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其一,不同性别、年龄、职称、教龄、职务、学科教师的教学热情存在显著差异,... 基于2210位教师的截面数据调查,从教育政策执行“自下而上”成效反馈的视角出发,实证检验了“双减”改革背景下教师工作负担对教学热情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其一,不同性别、年龄、职称、教龄、职务、学科教师的教学热情存在显著差异,在是否担任班主任、学历、户籍地等维度上,教师教学热情无显著差异。其二,较高的工作负担会对教师教学热情产生抑制作用,但不同类型的教师工作负担对教学热情影响有所差异,行政负担显著负向影响教学热情,角色负担显著正向影响教师工作负担,而技术负担对教学热情的直接影响不显著。其三,机制检验表明,心理健康在行政负担和教学热情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身体健康在行政负担和教学热情之间不发挥中介作用,身体健康在角色负担和教学热情间发挥遮掩作用,身体健康在技术负担和教学热情间发挥遮掩作用。为促进“双减”政策深入推进,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积极消解教师行政负担存量,扩大多元服务供给增量;重视教师身心健康,为教师赋权增能;关注不同类型教师的教学热情差异,精准发力完善评价与激励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健康 教育政策执行 教师减负 教育治理 结构方程模型 工作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减”政策下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探析——基于教育生态学视角 被引量:3
20
作者 闫纪红 代新语 吴文平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10,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实地调研等方法,基于教育生态学视角厘清“双减”政策下的教育目标、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价值与困境,并提出发展策略。困境:体育教师职业的社会认同有待提升,体育教师所处的区域差异亟须关注,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实地调研等方法,基于教育生态学视角厘清“双减”政策下的教育目标、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价值与困境,并提出发展策略。困境:体育教师职业的社会认同有待提升,体育教师所处的区域差异亟须关注,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足。策略:创设他者承认的社会支持环境,化解专业认同危机;健全因地制宜的配套政策,实现教师群体的协调发展;激发体育教师的内在动力,提高专业发展自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双减”政策 教育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