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8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自然教育空间体系化建构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路径——以长沙市为例
1
作者 沈瑶 谭芊 孙至喆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22,共8页
“十四五”规划的儿童友好城市创建及“双减”政策明确了优化儿童成长环境与培养实践能力的战略方向,并对教育与城乡空间融合发展、儿童自然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基于教育学的教学三要素,探讨自然教育的内涵与特征;其次,依据国土... “十四五”规划的儿童友好城市创建及“双减”政策明确了优化儿童成长环境与培养实践能力的战略方向,并对教育与城乡空间融合发展、儿童自然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基于教育学的教学三要素,探讨自然教育的内涵与特征;其次,依据国土景观的“第一、二、三自然”层次,构建儿童自然教育空间体系框架,并以长沙市为例,通过比对其自然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及自然教育基地空间,发现约90%的自然空间可转化为儿童自然教育场所,自然资源的教育价值挖潜空间大;最后,通过对团队在长沙市3类自然空间中开展的自然教育活动实践案例分析,提出3种教学目的与教学三要素整合下的儿童教育活动分类,即“自然启蒙”“劳动共生”“创育融合”,并指出未来儿童自然教育需在课程转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推进自然教育空间的体系化与可持续性教育发展,实现城乡自然资源空间与教育空间的系统性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儿童自然教育 自然教育空间 自然教育空间体系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生态”导向的风景园林研究生跨学科课程群建设
2
作者 曾峻峰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6期216-220,共5页
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与生态保护需求的深度融合,风景园林学科亟须跨学科人才培养机制。为了培养具备AI技术应用能力、生态空间设计思维和跨学科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构建了“AI+生态”导向的风景园林研究生... 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与生态保护需求的深度融合,风景园林学科亟须跨学科人才培养机制。为了培养具备AI技术应用能力、生态空间设计思维和跨学科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构建了“AI+生态”导向的风景园林研究生跨学科课程群。主要探讨了“AI+生态”课程群构建的理论框架,并阐述了课程群建设路径,以期为提高风景园林学科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 生态保护 风景园林学科 跨学科课程群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侨大学风景园林专业“三全育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探索
3
作者 刘仁芳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257-261,共5页
华侨大学风景园林专业“三全育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从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目标出发,遵循育人目标精准化的原则,探讨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课程组成,总结思政建设逻辑与内容,深入挖掘蕴含的思政内涵,改革教学方法与评价标准等,构建全... 华侨大学风景园林专业“三全育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从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目标出发,遵循育人目标精准化的原则,探讨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课程组成,总结思政建设逻辑与内容,深入挖掘蕴含的思政内涵,改革教学方法与评价标准等,构建全员育人共同体,搭建全过程课程思政体系,打造全方位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平台,以实现风景园林专业专业课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三全育人 课程思政建设 人才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保育教育标准(CES)的城市动物园儿童研学空间环境支持体系构建与优化
4
作者 汤湃 董楠楠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0-47,共8页
城市动物园在环保教育和提升公众生态意识方面起着关键作用。随着城市进入存量更新阶段,如何科学改造动物园空间环境,以提升针对儿童的教育功能,成为风景园林交叉实践研究的新趋势。采用随机抽样选取9个中国城市动物园,结合专家问卷和... 城市动物园在环保教育和提升公众生态意识方面起着关键作用。随着城市进入存量更新阶段,如何科学改造动物园空间环境,以提升针对儿童的教育功能,成为风景园林交叉实践研究的新趋势。采用随机抽样选取9个中国城市动物园,结合专家问卷和现场数据,利用描述性统计、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探讨不同城市动物园在保育教育中的差异表现及其设施配置和空间布局对教育效果的影响。研究显示,图文介绍、互动体验空间和专业讲解设施等与教育效果显著正相关,而VR/AR技术和跨学科合作对教育效果的提升仍需进一步加强。基于以上发现,提出了涵盖保育教育内容、设施、空间、跨学科合作与评估反馈的5个方面的全流程优化策略,为推动城市动物园改造、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及生态文明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动物园 保育教育标准(CES) 设施配置 空间设计 影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新”融合“耕读”型课程体系评价——以安徽农业大学园林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课程体系为例
5
作者 李春涛 盛玉琦 +1 位作者 詹志楠 徐斌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1期278-282,共5页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简称“四新”)的融合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面对科技革命和国际竞争时所作出的战略性选择,更是积极响应高等教育质量改革的关键战略举措。耕读教育和园林艺术都是我国卓越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而园林专业课...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简称“四新”)的融合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面对科技革命和国际竞争时所作出的战略性选择,更是积极响应高等教育质量改革的关键战略举措。耕读教育和园林艺术都是我国卓越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而园林专业课程体系则是传承中国式教育的核心载体。以安徽农业大学园林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课程体系为例,运用EpiData 3.0和SPSS 26.0软件,通过问卷调查法评估园林专业“四新”课程体系满意度、理论课程教学成效和实践课程教学成效,并分析这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园林专业“四新”课程体系目标、实施手段和实施重点“满意”的占比均在60%及以上,说明该课程体系符合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要求。园林专业“四新”课程体系满意度与理论课程教学成效、实践课程教学成效间均存在极显著相关(P<0.01),理论课程教学成效和实践课程教学成效间也存在极显著相关(P<0.01)。该“四新”融合“耕读”型课程体系研究为高等农林院校相关课程体系的构建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读教育 “四新” 园林专业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生物文化多样性方法的广州传统中轴线城市历史景观活化再生设计研究
6
作者 高伟 樊漓 +1 位作者 刘瑞琦 胡盛劼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2,共7页
传统以图纸为核心的设计路径难以应对以广州传统中轴线为例的城市更新问题在真实世界语境中的复杂要求与挑战。基于渐进式行动设计的视野,从欧盟GREEN SURGE项目推介的城市生物文化多样性概念及其“物质-生活-管护”工作框架出发,提出3... 传统以图纸为核心的设计路径难以应对以广州传统中轴线为例的城市更新问题在真实世界语境中的复杂要求与挑战。基于渐进式行动设计的视野,从欧盟GREEN SURGE项目推介的城市生物文化多样性概念及其“物质-生活-管护”工作框架出发,提出3个关键的设计方法:挖掘地方性生态知识、优化文化关键物种与场地的关系、制定历史环境教育计划。结合广州传统中轴线城市历史景观活化再生的实践过程进行了具体的路径阐释,对应了渐进式行动设计路径的内涵,提供了渐进式行动设计的具体地方性实施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生物文化多样性 渐进式行动设计 历史环境教育 广州传统中轴线 城市历史景观 活化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CDIO理念的地方院校园林专业应用型教学体系实践研究
7
作者 张庆新 曾晨园 +2 位作者 覃婕 刘舒 王盾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93-99,共7页
随着中国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地方院校园林专业面临着新农科建设的挑战与机遇。园林专业作为一门注重创新与实践并重的应用型专业,培养服务国家城乡生态人居环境建设的人才是专业发展的根本。惠州学院园林专业以行业发展需求和实践... 随着中国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地方院校园林专业面临着新农科建设的挑战与机遇。园林专业作为一门注重创新与实践并重的应用型专业,培养服务国家城乡生态人居环境建设的人才是专业发展的根本。惠州学院园林专业以行业发展需求和实践教学现状问题为出发点,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基于OBE-CDIO理念构建了“赛研践创一体化”应用型教学体系。该体系的实践应用主要对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评价制度等方面进行优化提升,并注重加强学生在应用实践中综合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院校 园林教育 应用型 教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园林专业群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析
8
作者 陈绍宽 张姣美 王建东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2期154-157,共4页
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期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该文分析高职院校园林专业群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过程中的壁垒,总结已有的建设成果,提出二级学院层面应对专业群课程思政目标进行系统设计,通过“专业教师+思政课教师”模... 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期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该文分析高职院校园林专业群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过程中的壁垒,总结已有的建设成果,提出二级学院层面应对专业群课程思政目标进行系统设计,通过“专业教师+思政课教师”模式创新师资队伍结构,进而深度挖潜典型思政元素,并利用网络平台构建课程思政资源库、思政评价体系,为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范式化、体系化创新与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园林专业群 课程思政 教学资源 建设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农科的园林专业实践教育体系构建
9
作者 陈少鹏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5年第1期109-112,115,共5页
在分析目前高校园林专业实践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园林专业为例,构建了新农科背景下园林专业实践教育体系。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了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分析表,确保课程设置与市场紧密相连;结合“以学生为中心”的... 在分析目前高校园林专业实践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园林专业为例,构建了新农科背景下园林专业实践教育体系。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了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分析表,确保课程设置与市场紧密相连;结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推行实践技能训练;教师利用学习通平台等现代技术资源,建立课上与课下的联动机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新的实践教育体系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还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系统化评估,确保学生能力的实质性进步,为乡村振兴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专业 实践教育体系 新农科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景名胜区影响下的城镇建设与发展路径探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宋霖 王晓洁 +1 位作者 严国泰 王瑞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5-70,共6页
风景名胜区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一类保护地,多年来在保护资源并发展旅游的同时,带动了城镇建设发展。按照城市型、近郊型和独立型3种类型梳理24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与城镇的关系,揭示风景名胜区带动城镇建设与发展的路径,即通过管控区内建... 风景名胜区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一类保护地,多年来在保护资源并发展旅游的同时,带动了城镇建设发展。按照城市型、近郊型和独立型3种类型梳理24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与城镇的关系,揭示风景名胜区带动城镇建设与发展的路径,即通过管控区内建设用地、划定外围保护地带、调整边界及布局旅游服务基地等规划措施,在防止自身被城市化的同时,促进相关城镇的空间建设、经济发展及职能转变。指明景城之间已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以期为新时期新需求下的保护地与城镇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名胜区 区域一体化 总体规划 景城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智慧视角下的自然教育景观设计研究——以城市固废处置设施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汪辉 丁治凡 +2 位作者 胡涵玉 涂青坡 车越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6-62,共7页
自然教育景观能够提升公众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认知,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此类景观不仅应该包含对自然事物本身的了解,更应反映其背后所蕴含的生态智慧,而生态智慧正是重构人与自然互惠共生关系的关键。在资源... 自然教育景观能够提升公众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认知,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此类景观不仅应该包含对自然事物本身的了解,更应反映其背后所蕴含的生态智慧,而生态智慧正是重构人与自然互惠共生关系的关键。在资源循环利用的背景下,城市固废处置设施逐渐增多,其科普宣教与景观改造的需求亦逐渐增强。基于此,深入分析生态智慧中理论智慧和实践智慧的内涵,探讨自然教育中认知学习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内容,提出传递生态智慧的自然教育景观设计框架与总体目标。以城市固废处置设施——南京玖生渼餐厨垃圾处理厂为例,从内容提取和景观表达2个方面,进行环保型垃圾处理厂自然教育景观设计实践,以期为自然教育景观设计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态智慧 自然教育 资源利用 固废处置设施 景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国家战略背景下“景观生态规划原理与方法”课程教学实践与思政融入探索 被引量:1
12
作者 肖华斌 盛硕 +2 位作者 王洁宁 史磊 姜芊孜 《园林》 2024年第9期118-124,共7页
风景园林专业研究生培养应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对接行业产业需求,实现从“知识本位教育”转向“应用能力本位教育”。黄河国家战略的实施为黄河流域沿线省份风景园林专业研究生教育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山东建筑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研究生课... 风景园林专业研究生培养应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对接行业产业需求,实现从“知识本位教育”转向“应用能力本位教育”。黄河国家战略的实施为黄河流域沿线省份风景园林专业研究生教育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山东建筑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研究生课程“景观生态规划原理与方法”,聚焦黄河下游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将理论讲授、思政融入、案例解析等全面融入黄河国家战略,积极探索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风景园林研究生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从课程目标与设计理念、课程模块与思政融入、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以及典型教学案例设计与实施4个方面,总结课程教学实践与课程思政融入的经验,探索育人理念与教学模式、课程内容与教学组织的创新,达成“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立德树人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国家战略 风景园林 景观生态规划原理与方法 教学实践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熊猫国家公园科普教育基地游憩适宜性评价
13
作者 郭丽 罗文皓 +1 位作者 龚雪茜 张德顺 《四川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127-134,共8页
国家公园游憩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构建,是科学评价科普教育基地的重要基础和手段。以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三个科普教育基地为研究对象,基于定量分析的游憩网络形象感知数据,运用灰色统计法结合层次分析法,构建游憩适宜性评价体系,通过案例... 国家公园游憩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构建,是科学评价科普教育基地的重要基础和手段。以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三个科普教育基地为研究对象,基于定量分析的游憩网络形象感知数据,运用灰色统计法结合层次分析法,构建游憩适宜性评价体系,通过案例评价得到最终评分:雅安碧峰峡基地>都江堰青城山基地>卧龙神树坪基地,并证明科普教育基地的物理环境对其游憩适宜性非常重要。从而提出改善优化策略,为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风景园林 科普教育基地 游憩适宜性评价 大熊猫国家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园林规划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2
14
作者 江施云 危静美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7期59-62,共4页
本文针对大专院校的园林规划类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以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园林系的园林规划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为研究对象,开展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探索构建由教育目标、教学方法、成效评价、持续改善环环... 本文针对大专院校的园林规划类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以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园林系的园林规划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为研究对象,开展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探索构建由教育目标、教学方法、成效评价、持续改善环环相扣的园林设计类课程教学体系,综合多方面多元素的评价完成成效评价,剖析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持续改善之对策,有效地提升了园林类专业学生在园林规划设计类课程上的学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教育理念 园林 设计类课程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情境教育的大栅栏公共空间适儿化文教场景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齐羚 李明慧 +2 位作者 龙欣雨 孙嘉翊 熊文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96,共7页
目前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更新开始关注儿童需求,包括自然性和游戏性,但缺少从儿童教育性视角的研究。借助大栅栏街区丰富的文化资源,利用胡同街巷线性空间特点,从承载文化教育功能视角,研究大栅栏历史街区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对儿童友好背... 目前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更新开始关注儿童需求,包括自然性和游戏性,但缺少从儿童教育性视角的研究。借助大栅栏街区丰富的文化资源,利用胡同街巷线性空间特点,从承载文化教育功能视角,研究大栅栏历史街区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对儿童友好背景下的城市更新具有借鉴意义。首先以大栅栏街区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挖掘北京历史文化街区中华优秀文化基因,通过人本观察、儿童心生理认知实验和语义分割等方法,研究儿童认知特征及文化认知偏好,建立大栅栏适儿化文化教育基因库;其次梳理大栅栏公共空间类型和模式,构建大栅栏适儿化文教场景体系;最后通过归纳景观场景范式提出优化策略,并结合党建引领、多元共融的社区营造工作体系下开展的“党建四合院”“大栅栏儿童责任规划师”和“大栅栏文化童学路”3个特色项目实践,探索具有文保区特色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模式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儿童友好 情境教育 大栅栏公共空间 适儿化更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乡村振兴的风景园林专业硕士“政校企社”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汤辉 郭意 《园林》 2024年第7期128-134,共7页
在乡村振兴持续推进下,风景园林作为构建人居环境的重要学科,其专业硕士教育在其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分析风景园林专业硕士教育现状及问题主要包括:缺乏具有综合能力的师资队伍、与行业企业的有效合作有所缺乏、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不完... 在乡村振兴持续推进下,风景园林作为构建人居环境的重要学科,其专业硕士教育在其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分析风景园林专业硕士教育现状及问题主要包括:缺乏具有综合能力的师资队伍、与行业企业的有效合作有所缺乏、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不完全匹配。针对以上问题,基于乡村振兴的专业动向、服务社会的高校育人导向及产学研的合作内涵,融合乡村振兴中各方主体优势,从设定培养目标、搭建培养平台、优化培养方式三个方面提出“政校企社”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表明,该培养模式可以有效地补充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实践实务教师队伍,有助于强化风景园林专业硕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积极应对风景园林学科服务社会的要求,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实践型、应用型的高层次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专业硕士 乡村振兴 培养模式 政校企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然教育理念的乡村景观更新策略探索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家旭 侯晓蕾 《园林》 2024年第10期14-22,共9页
随着社会对生态文明和素质教育观念的进步,在乡村振兴及相关政策背景下,自然教育在乡村中迎来了蓬勃发展。近年来自然教育介入乡村景观的案例屡见不鲜,然而现阶段乡村自然教育景观普遍存在人文内涵不足、缺少可持续性的整体规划、设计... 随着社会对生态文明和素质教育观念的进步,在乡村振兴及相关政策背景下,自然教育在乡村中迎来了蓬勃发展。近年来自然教育介入乡村景观的案例屡见不鲜,然而现阶段乡村自然教育景观普遍存在人文内涵不足、缺少可持续性的整体规划、设计过于模式化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更全面地实现乡村景观的自然教育功能,探索基于自然教育理念下的乡村规划设计发展路径,基于乡村自然环境资源与自然文化资源的特点,构建乡村自然教育体系,并提出包含多元参与机制与长效运营机制的乡村自然教育机制意义重大。结合乡村景观的特点提出“打造自然游线、构建农牧体验、营造主题空间、共营建微花园”4大景观更新策略,并结合实例分析验证,旨在为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提供新思路,促进乡村振兴与乡村绿色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自然教育 乡村景观 更新策略 多元参与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安徽省风景园林硕士点布局探讨——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
18
作者 张伟 赵坤坤 +1 位作者 张远兵 马可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2期258-260,共3页
风景园林硕士高层次人才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梳理安徽省风景园林硕士点的分布及办学特色,阐述了乡村振兴对风景园林学科发展提出的挑战,剖析了安徽科技学院风景园林专业服务皖北地区乡村振兴需求的具体做法和取得... 风景园林硕士高层次人才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梳理安徽省风景园林硕士点的分布及办学特色,阐述了乡村振兴对风景园林学科发展提出的挑战,剖析了安徽科技学院风景园林专业服务皖北地区乡村振兴需求的具体做法和取得成效。适时增列安徽科技学院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点,对于安徽省优化风景园林硕士点布局、展现地方高校办学特色、培养高层次人才服务皖北地区乡村振兴需求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风景园林 硕士点布局 高层次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寓教育于无形的风景园林校内实践基地建设策略研究
19
作者 周晨 熊辉 +1 位作者 曹盼 康艺芳 《园林》 2024年第10期49-57,共9页
开放式风景园林校内实践教育基地既是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与情操的园地,也是广大师生科普教育、休闲交流的最佳场所,在强化知行合一、促进风景园林专业学生自然观的形成、加强全校师生的自然教育和增强校园文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 开放式风景园林校内实践教育基地既是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与情操的园地,也是广大师生科普教育、休闲交流的最佳场所,在强化知行合一、促进风景园林专业学生自然观的形成、加强全校师生的自然教育和增强校园文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沙理工大学风景园林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为例,探索基地内容与实践教学体系一体化规划;开放性、多功能性和综合性的设计方法;专业教育、自然教育、劳动教育融为一体的后期运维管理办法。旨在为风景园林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提供指导,使之与校园景观建设相结合,并成为风景园林学生开展专业学习和广大师生开展自然教育的重要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园林实践教学 教学实践基地 自然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入在地性理念的广东省自然教育径设计策略研究
20
作者 黎明 陈思亦 +1 位作者 刘霞 汤辉 《园林》 2024年第10期40-48,共9页
自然教育径作为以自然教育为核心目的设立的步道已成为开展公众自然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同时也面临教育内容同质化、在地文化挖掘不足、地方需求不匹配等问题。通过基于地方资源的在地化提取、解读与转译,总结自然教育径在地性设计的模... 自然教育径作为以自然教育为核心目的设立的步道已成为开展公众自然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同时也面临教育内容同质化、在地文化挖掘不足、地方需求不匹配等问题。通过基于地方资源的在地化提取、解读与转译,总结自然教育径在地性设计的模式,从区域尺度总结广东省自然教育径的在地性发展现状,并以深圳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自然教育径为具体研究案例,分析其资源在地化转译的具体做法。最终从自然资源的在地聚焦、人文要素的在地表达、课程活动的在地开发、自然导师的在地培养4方面总结自然教育径设计策略,旨在为自然教育径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自然教育 自然教育径 在地文化 在地性理念 地方感 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