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三维生态足迹模型的珠江—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价值测度及分区研究
1
作者 奉婷 周严 +1 位作者 董仁玲 李灿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9-244,共16页
生态补偿机制构建难点在于厘清补偿主客体、评估补偿优先时序及精准测算补偿标准,构建科学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有助于流域上下游生态保护责任合理分配。本文以珠江—西江经济带地级市为研究单元,将改进三维生态足迹模型与生态系统服务价... 生态补偿机制构建难点在于厘清补偿主客体、评估补偿优先时序及精准测算补偿标准,构建科学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有助于流域上下游生态保护责任合理分配。本文以珠江—西江经济带地级市为研究单元,将改进三维生态足迹模型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相结合,测度2005—2020年各市生态补偿价值与标准,引入生态补偿优先级,最终划定优先支付、潜力支付、平衡、潜力受偿及优先受偿5类分区。结果表明:1)2020年经济带生态补偿赤字为288.09亿元,广州支付价值最高为185.14亿元,人均生态补偿标准为987.92元,仅崇左获生态补偿,受偿价值为0.68亿元,人均受偿标准为32.62元。2)广州、佛山与南宁长期为优先支付区;崇左长期为优先受偿区;肇庆、柳州及百色近年转为潜力支付区;来宾、贵港、梧州与云浮为平衡区;经济带优先受偿区与潜力受偿区逐步转为优先支付区、潜力支付区与平衡区。3)广州、佛山及南宁应率先支付生态补偿平衡经济带区际生态保护责任,协调区际生态保护共治关系;应优先给予崇左生态补偿以实现生态保护受益,获得生态环境治理的经济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生态足迹 价值测度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生态补偿综合分区 珠江—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以海峡西岸经济区城镇体系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洪彦 王列辉 +1 位作者 杨华玮 杨帆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4-41,共8页
城市化是影响现阶段海峡西岸经济区城镇体系经济增长格局的重要因素。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海西城镇体系经济增长空间格局,构建区域经济增长空间计量横截面数据模型,探索在空间效应的影响下城市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 城市化是影响现阶段海峡西岸经济区城镇体系经济增长格局的重要因素。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海西城镇体系经济增长空间格局,构建区域经济增长空间计量横截面数据模型,探索在空间效应的影响下城市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海西经济区处于城市化进程的初中期阶段,人口结构城市化能够有效地推动区域经济增长;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弱,产业结构城市化未能很好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现阶段城镇体系网络构建程度较低,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弱。最后,提出未来海西城镇体系经济发展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增长 空间计量 海峡西岸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西”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发展对策研究——以福建地区为例 被引量:7
3
作者 吴碧红 施文忠 +1 位作者 戴伟民 唐吓建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8-90,共3页
结合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特色,对学校体育场馆的现状进行初步调查,并提出其向社会开放的发展对策,旨在提高“海西”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意识,宣传和动员更多的学校体育场馆实施对外开放,为“全民健身”提供更充足的体育场所,进一步推... 结合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特色,对学校体育场馆的现状进行初步调查,并提出其向社会开放的发展对策,旨在提高“海西”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意识,宣传和动员更多的学校体育场馆实施对外开放,为“全民健身”提供更充足的体育场所,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计划实施,构建和谐“海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峡西岸经济区 学校体育场馆 对外开放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西物流发展与区域经济的空间关联性实证分析--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分析视角 被引量:11
4
作者 范月娇 王健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0-45,52,共7页
考虑到物流运作离不开自身的区域环境,受其区域差异性、地理邻近性等的影响是必然的,因此从空间计量经济分析视角研究海西物流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在空间上的关联性是必要的。首先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入手,检验和分析海西物流业的空间自... 考虑到物流运作离不开自身的区域环境,受其区域差异性、地理邻近性等的影响是必然的,因此从空间计量经济分析视角研究海西物流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在空间上的关联性是必要的。首先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入手,检验和分析海西物流业的空间自相关性以及海西物流发展与区域经济的空间相关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确定性空间数据分析,即通过建立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对二者关系进行了具体的量化检验和分析,得出了海西物流发展与区域经济的空间关联性是显著的、但非绝对影响要素的结论,研究结果同时表明海西物流发展还存在强的空间自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发展 区域经济 空间关联性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 海峡西岸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竞争力评价及发展策略 被引量:6
5
作者 席广亮 甄峰 +1 位作者 郑泽爽 魏宗财 《热带地理》 2008年第5期467-472,共6页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提出将闽、粤、浙城市发展置于一种新的发展框架之下。文中在分析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背景的基础上,构建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各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要素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比较分...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提出将闽、粤、浙城市发展置于一种新的发展框架之下。文中在分析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背景的基础上,构建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各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要素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比较分析了各城市的竞争优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发展策略,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在全球化、区域一体化以及海峡两岸合作背景下如何实现快速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峡西岸经济区 城市竞争力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竞争力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炳辉 李晓青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8-21,共4页
区域产业竞争力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部分,它决定着一个区域竞争力的强弱。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竞争力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研究表明,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竞争优势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且呈现出明显的轻型化特征,... 区域产业竞争力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部分,它决定着一个区域竞争力的强弱。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竞争力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研究表明,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竞争优势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且呈现出明显的轻型化特征,区域重点扶持产业的竞争优势尚不明显,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应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创新,全面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等措施来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产业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峡西岸经济区 区域产业竞争力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台产业经济合作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向前 刘璇璇 刘林峰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3-88,共6页
闽台产业经济合作对于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意义重大。目前闽台在贸易、投资、农业等产业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存在台商投资较少、产业合作较为单一等问题,未来可通过加快福建自身发展、扩大产业合作领域等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快速健康... 闽台产业经济合作对于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意义重大。目前闽台在贸易、投资、农业等产业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存在台商投资较少、产业合作较为单一等问题,未来可通过加快福建自身发展、扩大产业合作领域等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快速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台湾 产业合作 海峡西岸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台产业合作共建台湾海峡经济区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郑露曦 张向前 刘林峰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47-51,共5页
在福建台湾产业结构互补等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产业合作,共建台湾海峡经济区,将是两地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尽管目前福建市场容量还不够大,台湾对大陆的政策仍然不利于两岸合作的顺利开展,但闽台产业合作已经取得可观成就。随着两... 在福建台湾产业结构互补等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产业合作,共建台湾海峡经济区,将是两地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尽管目前福建市场容量还不够大,台湾对大陆的政策仍然不利于两岸合作的顺利开展,但闽台产业合作已经取得可观成就。随着两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及相关政策的改进,闽台在产业合作上将迈上一个新台阶,最终建成台湾海峡经济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台湾 产业合作 台湾海峡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峡西岸经济区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苏明城 张向前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4-138,共5页
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全面繁荣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保证,海西实施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已有一定基础,但仍面临人口的持续增长、环境污染仍较为严重、能源短缺等问题。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应是21世纪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社会发... 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全面繁荣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保证,海西实施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已有一定基础,但仍面临人口的持续增长、环境污染仍较为严重、能源短缺等问题。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应是21世纪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主要可从控制人口数量、强化环境综合整治、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措施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峡西岸经济区 人口资源环境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地质问题分区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环境地质图编图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邢怀学 李亮 +2 位作者 葛伟亚 田福金 余成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31-1037,M0002,共8页
在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区内1999年地质大调查以来的水工环地质调查的最新成果,以环境地质问题分区作为普染色,运用GIS技术编制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环境地质图,该图件能够反映海峡西岸经济区地质环境特征、地质资源、主要环境地质... 在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区内1999年地质大调查以来的水工环地质调查的最新成果,以环境地质问题分区作为普染色,运用GIS技术编制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环境地质图,该图件能够反映海峡西岸经济区地质环境特征、地质资源、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等内容。本文从编图的基本原则、编图范围、主要内容、图面表示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研究发现,以环境地质问题分区作为环境地质图主要内容的编图方法,比以往采用环境地质背景分区的方式更能直观地反映区内的环境地质问题,可以更好地为国土资源规划、地质环境保护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地质问题分区 海峡西岸经济区 环境地质图 编图研究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西建设框架下的福建国企改革:历史演进与制度创新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少晖 廖添土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6-73,共8页
迄今为止,发韧于1978年的福建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走过30年的历程。这一历程由改革初期中央政府主导的放权让利改革、改革中期地方政府推动的产权制度改革和改革后期建构新型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三大阶段组成。这一制度变迁过程中,福建国有企... 迄今为止,发韧于1978年的福建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走过30年的历程。这一历程由改革初期中央政府主导的放权让利改革、改革中期地方政府推动的产权制度改革和改革后期建构新型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三大阶段组成。这一制度变迁过程中,福建国有企业改革虽然成效显著,但受传统体制路径依赖的影响,目前依然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在新时期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福建国有企业承担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为此,必须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加强制度创新建设,不仅要强化自身质的提升和量的扩张,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国有经济对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引领、支撑和保障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国企改革 历史演进 路径依赖 海西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熵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竞争力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如树 仇方道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8-52,共5页
从宏观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三个方面构建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对海西经济区20个地市的竞争力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聚类分析法对海西经济区主要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进行分类,并针对各类城市竞争力的增强提出... 从宏观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三个方面构建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对海西经济区20个地市的竞争力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聚类分析法对海西经济区主要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进行分类,并针对各类城市竞争力的增强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强化各类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提升海西经济区在中国东部沿海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进而推动两岸经济一体化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竞争力 熵值法 聚类分析 海峡西岸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基于闽台互动的产业与空间结构调整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陈修颖 顾朝林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4-421,共8页
在经济转型条件下,福建省产业和空间结构调整的依据需建立在三个层面上:一是从全球产业大转型中寻求机遇,确立自身发展的整体战略;二是从台海关系这一地缘政治、经济格局的新变局中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以此为依据重构空间结构;三是从... 在经济转型条件下,福建省产业和空间结构调整的依据需建立在三个层面上:一是从全球产业大转型中寻求机遇,确立自身发展的整体战略;二是从台海关系这一地缘政治、经济格局的新变局中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以此为依据重构空间结构;三是从地方空间层面寻求自身的优势,在协调好区域间分工关系的前提下,寻求省域产业和空间结构与上述两个层次的有机耦合。在这三个层面上,台海关系是控制产业与空间结构调整的核心。台海关系加速朝良性发展的新形势以及福建省的独特区位优势决定了福建的产业和空间结构调整必须建立在闽台互动基础之上。高效农业、电子、汽车和石化等重点产业的选择和流动空间—承转空间—地方空间—辐射空间等有机秩序空间系统的建立可以促进闽台产业、空间互动,并最终实现闽台一体化、构建台海经济区的国家战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闽台互动 产业调整 空间结构调整 台海经济区 流动空间 地方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济水平指标的城市发展评价——以海峡西岸经济区20城市为例 被引量:12
14
作者 祝捷 李倩 蔡雪雄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4-117,共4页
以海峡西岸经济区20个城市的经济水平作为研究对象,将主成分分析的原理运用到海西城市评价与分析的过程中,建立更加科学的海西城市经济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海西20个城市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海西城市经济发展并未打... 以海峡西岸经济区20个城市的经济水平作为研究对象,将主成分分析的原理运用到海西城市评价与分析的过程中,建立更加科学的海西城市经济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海西20个城市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海西城市经济发展并未打破沿海强、内陆弱的不均衡格局,其中漳州市经济结构调整的效果良好,经济水平在海西城市群中的地位有所提升。另外,较落后的海西城市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应当把发展外向型经济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西城市 经济水平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化进程中产业结构转变及其对资源消耗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郭青海 张国钦 崔胜辉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0-55,共6页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已进入国家战略决策层次,然而目前的研究成果多集中于宏观层次的定性描述与规划对策等方面,并没有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内城市化发展特征,尤其是产业结构转变对资源消耗的影响开展定量研究。文中以海峡西岸经济区沿海8...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已进入国家战略决策层次,然而目前的研究成果多集中于宏观层次的定性描述与规划对策等方面,并没有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内城市化发展特征,尤其是产业结构转变对资源消耗的影响开展定量研究。文中以海峡西岸经济区沿海8市为研究对象,分析各城市的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产业结构转变与资源消耗对比研究,重点探讨了产业结构转变对当地城市化和资源消耗的影响,分析发现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间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存在明显城际间差异性,各城市发展速度与产业调整、区域产业布局相关,明确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多样化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方式和程度也是多样化的,而产业结构多样变化又促使海峡西岸经济区各城市间经济交流与协作更加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产业结构 资源 可持续发展 海峡西岸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峡西岸经济区森林格局及其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阮俊杰 沙晨燕 +3 位作者 王卿 王敏 沈渭寿 赵卫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7-121,126,共6页
以海峡西岸经济区(海西区)为研究区,运用GIS、遥感技术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了1992—2008年海西区森林格局及其变化特征,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考查了环境因子对森林格局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海西区森林资源丰富,占区域总面积的61.40%... 以海峡西岸经济区(海西区)为研究区,运用GIS、遥感技术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了1992—2008年海西区森林格局及其变化特征,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考查了环境因子对森林格局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海西区森林资源丰富,占区域总面积的61.40%,但其地理分布极不均匀,具有明显的区域和高程梯度差异;1992年以来海西区森林呈下降趋势,由1992年的8.93万km2降至2008年的8.83万km2,变化趋势在区域和高程梯度上存在明显差异,武夷山中西部森林的减少趋势较为明显;影响海西森林格局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有:气温、日照时数、人均GDP和降水量,蒸发量和人口密度对森林格局变化的影响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峡西岸经济区 森林格局 CCA 驱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农业发展战略思考与若干对策 被引量:4
17
作者 翁伯琦 张伟利 +2 位作者 刘碧云 林梅 吴越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71-175,共5页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新一轮创业的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行创业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任务。本文阐述了海峡西岸现代农业建设的战略定位,即以壮大品牌农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以强化安...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新一轮创业的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行创业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任务。本文阐述了海峡西岸现代农业建设的战略定位,即以壮大品牌农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以强化安全农业保障现代农业发展,以闽台农业合作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并提出了海峡西岸现代农业发展中的若干思路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峡西岸经济区 现代农业 发展战略 特色农业 安全农业 闽台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西部大开发与国防建设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耀西 陈红根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2001年第1期46-49,共4页
根据我国国土形状呈三叶螺旋桨形的特征 ,指出了我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行政管理均应实行中心辐射型结构模式 ,论述了我国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相结合的措施 ,将经济区以国防功能区分为核心经济区、纽带经济区、支撑经济区。有序建成这... 根据我国国土形状呈三叶螺旋桨形的特征 ,指出了我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行政管理均应实行中心辐射型结构模式 ,论述了我国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相结合的措施 ,将经济区以国防功能区分为核心经济区、纽带经济区、支撑经济区。有序建成这三类经济区 ,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国防建设 核心经济区 纽带经济区 支撑经济区 国土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峡西岸港口群腹地体系的空间结构模型——以经济地理学为视角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莹 王健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9-55,共7页
本文以经济地理学为视角,探索了港口体系空间结构演化的六个阶段,并综合应用圈层结构模型和点轴结构模型对海峡西岸港口群腹地范围进行界定与划分,构建其腹地体系的空间结构模型。该空间结构模型有助于细分海峡西岸港口营销市场,促进拓... 本文以经济地理学为视角,探索了港口体系空间结构演化的六个阶段,并综合应用圈层结构模型和点轴结构模型对海峡西岸港口群腹地范围进行界定与划分,构建其腹地体系的空间结构模型。该空间结构模型有助于细分海峡西岸港口营销市场,促进拓展港口腹地范围,明确港口的分工、理清港口群发展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腹地 经济地理学 海峡西岸港口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峡西岸经济区知识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程水红 沈利生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4-91,共8页
本文依据新经济地理理论——知识的空间溢出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运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对海峡西岸经济区20地市的知识溢出效应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各地市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知识溢出及经济增长效应。建议... 本文依据新经济地理理论——知识的空间溢出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运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对海峡西岸经济区20地市的知识溢出效应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各地市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知识溢出及经济增长效应。建议通过加大资本投入、并对较落后地区采取适当倾斜的政策来缓解资本存量的负向区际效应;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并积极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引导激发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在吸引外资方面应制定适合本地区的优惠政策和竞争政策,以减少区际之间的盲目竞争及重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峡西岸经济区 知识溢出 经济增长 空间面板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