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质基酯类燃料联产化学品的技术经济性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学琴 王志伟 +3 位作者 刘鹏 吴幼青 区境深 雷廷宙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7,共8页
为探究生物质液体燃料全生命周期经济性及替代可能性,以乙酰丙酸酯为研究对象,以年消耗2000 t甘蔗渣制备乙酰丙酸酯规模化生产系统为例,设计生产生物质基酯类燃料的系统边界及工艺过程,建立全生命周期经济性分析模型,进行综合成本估算... 为探究生物质液体燃料全生命周期经济性及替代可能性,以乙酰丙酸酯为研究对象,以年消耗2000 t甘蔗渣制备乙酰丙酸酯规模化生产系统为例,设计生产生物质基酯类燃料的系统边界及工艺过程,建立全生命周期经济性分析模型,进行综合成本估算及经济性分析。通过动态分析指标深入研究生物质基酯类燃料全生命周期的经济性,获得生物质水解制备乙酰丙酸酯的经济效益结果,明确影响生产成本的关键因素并估算生产成本的不确定性;整个工艺过程表现出良好的经济性和应用前景,可促进生物质基乙酰丙酸酯的清洁生产,为生物质基酯类燃料联产化学品技术规模化运行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生命周期评价 酯类燃料 经济性分析 综合成本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芒果||虎乳灵芝间作系统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综合评价
2
作者 周小慧 严廷良 +5 位作者 徐林 丁野 步连燕 杨阳 李勤奋 程汉亭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22-1830,共9页
以赤田水库流域面源污染治理为契机,构建了芒果||虎乳灵芝生态农业模式,该模式能够兼顾生态治污和特色产业发展。然而,关于这种模式下的经济效益和对环境的影响尚未量化。本文联合生命周期评估和经济分析方法,比较了芒果单作和芒果||虎... 以赤田水库流域面源污染治理为契机,构建了芒果||虎乳灵芝生态农业模式,该模式能够兼顾生态治污和特色产业发展。然而,关于这种模式下的经济效益和对环境的影响尚未量化。本文联合生命周期评估和经济分析方法,比较了芒果单作和芒果||虎乳灵芝间作系统的环境和经济效益。生命周期分析结果表明,芒果||虎乳灵芝间作系统的潜在环境影响较高,主要是菌棒和运输的投入对环境影响较大。在不考虑菌棒和运输投入的情况下,芒果||虎乳灵芝间作系统的潜在环境影响除了水消耗类别较高外,其他环境影响类别比芒果单作减少58.91%~99.86%。芒果单作系统中农场排放和肥料是造成环境影响的关键因素。经济分析表明,芒果||虎乳灵芝间作系统的成本和收入较高,主要原因是投入量多,销售价格高。芒果||虎乳灵芝间作系统的利润和成本效益比高于芒果单作系统,分别是芒果单作系统的41.64倍和16.60倍。上述结果表明,芒果||虎乳灵芝间作系统有利于减少田间种植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增加经济效益。政府应制定适当的激励和推广政策,激发农民采用“芒果||虎乳灵芝”种植模式的意愿,以减少环境影响,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虎乳灵芝间作 食药用菌 经济分析 生命周期评估 生态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技术经济性分析和生命周期评价的印染行业污泥资源化降碳绩效研究
3
作者 张东明 陈东波 +8 位作者 樊立安 王智慧 杨晨 吕洪炳 李清毅 蔡依曼 田金平 陈亚林 陈吕军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0-156,共7页
推进污泥处置节能降碳,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温室气体减排的关键抓手。针对印染污泥高硫、高氯特性,依托浙江某2500 t/d规模印染污泥焚烧工程案例,运用物质流分析、能量流分析、技术经济性分析和生命周期评价等方法,系统揭示... 推进污泥处置节能降碳,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温室气体减排的关键抓手。针对印染污泥高硫、高氯特性,依托浙江某2500 t/d规模印染污泥焚烧工程案例,运用物质流分析、能量流分析、技术经济性分析和生命周期评价等方法,系统揭示印染污泥资源化面临的能源效率、烟气超低排放、经济环境效益等主要挑战,比较了3种技术路线,提出印染污泥资源化节能降碳综合解决方案。研究发现:该工程案例印染污泥干化焚烧能源利用效率可达78.1%;与卫生填埋+燃煤热电联产相比,处理1 t印染污泥混合燃料(干燥基)全生命周期可减排温室气体647 kg(以CO_(2)当量计);运用炉内脱酸+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选择性催化还原法+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双塔脱酸可实现焚烧烟气超低排放;煤炭掺烧比例(质量分数)控制在20%,印染污泥干化焚烧热电联产能产生良好的经济环境效益。研究可为印染行业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提供工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行业 污泥干化焚烧 碳减排 技术经济性分析 生命周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绿电转氨的综合能源生产单元经济性与碳足迹评估
4
作者 孙立 余潜跃 +2 位作者 张玉琼 赵强 郝勇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67-2578,I0010,共13页
基于电转氨(power to ammonia,P2A)的综合能源生产单元(integrated energy production unit,IEPU)通过耦合绿电制氢和哈伯反应合成氨工艺,为农业、工业和制造业等行业提供绿氨,对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及氢能储运等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于电转氨(power to ammonia,P2A)的综合能源生产单元(integrated energy production unit,IEPU)通过耦合绿电制氢和哈伯反应合成氨工艺,为农业、工业和制造业等行业提供绿氨,对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及氢能储运等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定量评价IEPU的能效、技术经济性和降碳潜力,该文基于Aspen Plus建立碱性电解水制氢、合成氨及换热网络等关键过程模型,对IEPU进行系统仿真,定量评价各设备全流程之间的能量流、(火用)流、碳足迹及绿氨的平准化成本。热经济性能效评估表明,IEPU系统的设计工况整体能量效率为39.47%,(火用)效率为26.51%。技术经济性评估表明,当可再生能源电价为0.204元/(kW·h),年利用小时数达到6000时,IEPU系统的绿氨成本约为传统煤制氨生产工艺的1.5倍。基于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的结果表明,水、核、风和光伏4种能源驱动的IEPU系统碳足迹在0.20~2.39 kg CO_(2.eq)/kg NH3间波动。结果可用于指导氨基IEPU的规划与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转氨 综合能源生产单元 能效分析 技术经济性评估 全生命周期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水稻种植方式碳足迹和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被引量:9
5
作者 季国军 纪洪亭 +6 位作者 程琨 刘满强 江瑜 胡正锟 张岳芳 胡乃娟 胡锋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42-1054,共13页
系统分析水稻不同种植方式碳足迹及经济效益对水稻生产碳减排和发展低碳农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省级尺度上关于不同水稻种植方式碳足迹和经济效益综合评价的研究尚少见报道。基于江苏水稻农情调查数据,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定量分析江... 系统分析水稻不同种植方式碳足迹及经济效益对水稻生产碳减排和发展低碳农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省级尺度上关于不同水稻种植方式碳足迹和经济效益综合评价的研究尚少见报道。基于江苏水稻农情调查数据,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定量分析江苏水稻不同种植方式碳足迹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2016-2020年不同水稻种植方式单位面积碳足迹为11.28~14.39t·hm^(-2),单位产量碳足迹为1.30~1.52kg·kg^(-1),单位产值碳排放为0.49~0.58kg·yuan^(-1),单位面积碳足迹、单位产量碳足迹和单位产值碳足迹从大到小依次为抛秧水稻或手插水稻、机插水稻、直播水稻。机插水稻和手插水稻生产单位面积碳足迹随年份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机插水稻、手插水稻和直播水稻单位产量碳足迹随年份的变化呈下降趋势。不同水稻生产种植方式碳足迹中占比最大的是稻田甲烷排放,其次为氮肥施用导致的碳足迹、稻田氧化亚氮排放和灌溉用电导致的碳足迹。氮肥和灌溉用电是影响不同水稻种植方式碳足迹差异的主要驱动因素。不同水稻种植方式总收益为2.51×10^(3)~2.75×10^(3)yuan·hm^(-2),资源投入成本为1.88×10^(3)~1.99×10^(3)yuan·hm^(-2),碳排放成本为0.20×10^(3)~0.25×10^(3)yuan·hm^(-2),考虑碳排放的净收益(NI-CO_(2))为0.39×10^(3)~0.64×10^(3) yuan·hm^(-2)。机插水稻NI-CO_(2)低于其他三种水稻种植方式,这与机插水稻较高的总收益和较低的资源投入成本和较低的碳排放成本有关。综上所述,仅考虑碳排放,直播水稻是最为低碳的水稻种植方式,综合碳排放和经济效益,机插水稻优于手插、直播和抛秧水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种植方式 碳足迹 经济效益 生命周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郊有机作物种植的经济效益与环境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乔玉辉 李强 +2 位作者 甄华杨 冯旭 张宝贵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40-1953,共14页
随着城市居民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日益关注,都市型有机种植业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明确都市型有机种植业发展现状、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对有机种植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北京市有机种植业(水果、蔬菜、薯类及薯芋类... 随着城市居民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日益关注,都市型有机种植业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明确都市型有机种植业发展现状、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对有机种植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北京市有机种植业(水果、蔬菜、薯类及薯芋类、坚果和谷物)为研究对象,基于农场调研数据,采用成本效益分析和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分别分析了有机作物生产的经济效益及其环境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常规种植,5种作物的有机种植降低了农作物的产量。不同作物之间的经济与环境表现存在较大差异。有机生产成本投入较高,尽管有机种植增加了作物利润,但是其成本利润率却低于其对应的常规对照。相比常规种植,有机种植降低了环境影响水平(LCA标准化结果),各作物的减少幅度依次为谷物>薯类及薯芋类>水果>蔬菜=坚果。考虑到粮食安全(常规种植与有机种植的产量差)、消费者负担能力(常规种植与有机种植的价格差)以及有机生产减少环境影响的幅度(常规种植与有机种植的LCA标准化结果差),政府应对有机谷物生产加大补贴力度。北京市有机种植业仍具有较大发展潜力,政府应针对有机农业制定相应补偿政策,从而激励有机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农业 都市农业 生命周期评价 环境影响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政污泥焚烧灰渣处理模式的环境资源效益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魏顺 王瑶 +2 位作者 许云峰 钱光人 聂永有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2-372,共11页
将物质流法与生命周期评价法相结合,分析市政污泥焚烧灰渣填埋、灰渣替代黏土和灰渣磷回收与残渣替代黏土3种处置场景的环境影响,并利用成本效益评价法对3种处置情景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灰渣资源化利用在矿产资源耗竭、... 将物质流法与生命周期评价法相结合,分析市政污泥焚烧灰渣填埋、灰渣替代黏土和灰渣磷回收与残渣替代黏土3种处置场景的环境影响,并利用成本效益评价法对3种处置情景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灰渣资源化利用在矿产资源耗竭、酸化潜力、富营养化、淡水生态毒性、全球变暖、光化学效应等环境影响类别均优于灰渣填埋处置方式.灰渣磷回收与残渣替代黏土是最优处置场景,其净收益为141.21元/t灰渣.若将该方案推广至我国所有市政污水处理厂,可提取26.26万t/a的磷元素,共产生209.23万t/a的鸟粪石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焚烧灰渣 处置模式 磷回收 生命周期环境评价 成本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龄果园套种西瓜施肥模式碳足迹评价
8
作者 张雅诗 刘立生 +3 位作者 任凤玲 文石林 孙楠 徐明岗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79-1487,共9页
近些年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果园套种西瓜的种植模式受到广泛关注。为探讨果园套种西瓜在不同施肥模式下的碳排放,于湖南省伊塘镇的幼龄桔园开展田间试验,设置西瓜不施肥(CK)、常规单施化肥(NPK)和有机无机配施(NPKM)模式,探讨3种施肥模... 近些年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果园套种西瓜的种植模式受到广泛关注。为探讨果园套种西瓜在不同施肥模式下的碳排放,于湖南省伊塘镇的幼龄桔园开展田间试验,设置西瓜不施肥(CK)、常规单施化肥(NPK)和有机无机配施(NPKM)模式,探讨3种施肥模式下幼龄果园套种西瓜的产量和净收益差异,并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定量分析西瓜生产生命周期碳足迹,筛选不同施肥模式下对碳排放贡献最大的农业生产要素。结果表明:与CK相比,施肥显著增加了西瓜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且NPK和NPKM净收益分别增加176.9%和185.2%。CK、NPK和NPKM的总碳排放量分别为1897.19、20682.54和19889.19kg/hm^(2)(以CO_(2)当量计),其中化肥等农资从原料开采到成品产出的生产阶段产生的温室气体是西瓜生命周期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与NPK相比,NPKM的单位面积碳足迹、单位产量碳足迹和单位净收益碳足迹分别降低30.4%、28.8%和32.4%。碳排放贡献分析结果表明,化肥生产是NPK(78.2%)和NPKM(42.9%)碳足迹的主要贡献因子。综上所述,结合碳足迹和经济效益分析,在幼龄果园套种西瓜的种植模式下,有机无机配施的施肥管理模式优于不施肥和单施化肥,同时明确肥料生产技术是制约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西瓜生产低碳减排的关键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套种 施肥模式 碳足迹 经济效益 生命周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能源生产单元的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与技术经济性评估 被引量:13
9
作者 余潜跃 张玉琼 +1 位作者 赵强 孙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115-3124,I0015,共11页
综合能源生产单元(integrated energy production unit,IEPU)通过耦合可再生能源制氢与火电碳捕集技术,制备易于储运的绿色燃料,在协调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碳利用及氢能储运等问题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定量评价IEPU的技术经济性... 综合能源生产单元(integrated energy production unit,IEPU)通过耦合可再生能源制氢与火电碳捕集技术,制备易于储运的绿色燃料,在协调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碳利用及氢能储运等问题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定量评价IEPU的技术经济性与降碳潜力,该文通过构建IEPU工艺流程的仿真模型,模拟风电制氢、甲醇合成及压缩提纯等关键过程,建立多能流与物料流数据的全生命周期清单,进行碳足迹评价,并指出进一步碳减排的可行路径;通过对能量效率、电流密度等技术参数及风电价格、碳税等经济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开展不同技术经济性背景下的经济性评估,探究IEPU的盈利条件。碳足迹评价表明,年产39万t绿色甲醇IEPU的全生命周期净碳减排量达5.88万t。技术经济性评估表明,在良好的技术经济性背景下,当风电售价降低至0.21元/(kW×h),基于IEPU生产的绿色甲醇成本可与传统甲醇生产工艺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生产单元 碳捕集与利用 绿色燃料 全生命周期评估 技术经济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苹果树修剪枝条堆肥处理环境影响及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雨佳 康以琳 +1 位作者 欧阳雨芊 邵蕾 《农业工程》 2024年第4期74-79,共6页
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分析了苹果树修剪枝条堆肥处理模式的环境影响,并分析其肥料化潜力与经济效益,对枝条处理各环节进行污染物排放评估,为苹果树修剪枝条肥料化处理工艺的改进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苹果树修剪枝条堆肥处理过程中,... 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分析了苹果树修剪枝条堆肥处理模式的环境影响,并分析其肥料化潜力与经济效益,对枝条处理各环节进行污染物排放评估,为苹果树修剪枝条肥料化处理工艺的改进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苹果树修剪枝条堆肥处理过程中,每处理功能单位苹果树枝条产生污染物总量76.0219 kg,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96.79%,全球变暖对环境的影响高于酸化与富营养化;粉碎包装、熟化灭菌、粉碎和堆肥阶段产生的污染物气体排放量分别占总排放量的38.26%、27.22%、21.04%和10.85%;苹果树修剪枝条堆肥处理的生产成本515元/t,经济效益285元/t,每处理1 t苹果枝条生产的有机肥,可替代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的量分别为61.3、120.0和13.2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 苹果树 堆肥 环境影响潜力 经济效益 肥料化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技术路线重卡的生命周期碳排放、能耗及经济性效益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凌波 朱广岩 +3 位作者 王雯 王昌芳 王明华 田亚峻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515-523,共9页
近年来,控制和减少CO_(2)排放已成为全球共识。在交通运输行业,重卡承担着货物运输的重要职能,但其CO_(2)排放占整个行业的40%,因此发展新能源重卡迫在眉睫。目前,电动重卡发展迅速,氢(氨)能重卡受到广泛关注,但其能耗、碳排放及经济性... 近年来,控制和减少CO_(2)排放已成为全球共识。在交通运输行业,重卡承担着货物运输的重要职能,但其CO_(2)排放占整个行业的40%,因此发展新能源重卡迫在眉睫。目前,电动重卡发展迅速,氢(氨)能重卡受到广泛关注,但其能耗、碳排放及经济性仍缺乏系统性研究。从技术、环境和经济角度评估了9条技术路线(电能、柴油、氢能、氨能),并采用熵权法耦合碳排放、能耗和经济成本指标,评估并比较不同技术路线的综合竞争力。结果表明,目前以传统化石能源为基础的相关技术路线能耗和碳排放普遍较高,但成本较低;而与可再生能源相关的技术路线虽然碳排放和能耗较低,但经济成本相对较高。随着燃料成本的降低以及碳价的上升,至2060年,常温条件下电动重卡具有最高竞争力,柴油重卡的综合竞争力逐渐降低,以绿氢(氨)为基础的氢(氨)燃料电池重卡的综合竞争力逐步提高;在低温条件下,从2030年开始,氢(氨)燃料电池重卡(光伏、风电制氢氨)将拥有最高综合竞争力。未来,将逐渐形成以电动重卡为主、氢(氨)燃料电池重卡为辅的新型重卡运输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 重卡 碳排放 能耗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氢与掺混一体化系统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与技术经济性评估 被引量:1
12
作者 渠秀媛 余潜跃 +2 位作者 郑娜 王洪建 孙立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44-1152,共9页
通过构建制氢与掺混一体化系统仿真模型,建立多能流、物料流数据的全生命周期清单,定量评价其技术经济与降碳潜力。基于平准化掺氢天然气成本和净现值分析模型,探讨能量效率、电流密度等关键技术参数及风电价格、原材料价格等经济参数... 通过构建制氢与掺混一体化系统仿真模型,建立多能流、物料流数据的全生命周期清单,定量评价其技术经济与降碳潜力。基于平准化掺氢天然气成本和净现值分析模型,探讨能量效率、电流密度等关键技术参数及风电价格、原材料价格等经济参数对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并进行技术经济性评估;基于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模型,分析系统的降碳潜力。研究表明:原材料价格和电价是影响平准化成本的主要因素,风电交易电价平均每下降0.10元/(kW·h),平准化成本可下降149元/t;年产1.57万t绿色氢气和50.28万t天然气掺混的新改扩建项目净碳排放量为27816 t,与所掺氢气等热值的天然气总CO_(2)排放量为1334175 t/a。故此项目在经济技术和环境友好方面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氢天然气 全生命周期评估 技术经济性评估 平准化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异化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电网规划经济性评估方法 被引量:27
13
作者 宋春丽 刘涤尘 +4 位作者 吴军 董飞飞 赵一婕 潘旭东 王浩磊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849-1855,共7页
基于大电网差异化规划的原则和要求,综合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和灾害经济学中的"有无对比"原理,提出一套差异化全寿命周期成本效益经济评估体系。考虑差异化规划的加强成本与减损效益并计及灾害发生时间和概率,建立了电网差异... 基于大电网差异化规划的原则和要求,综合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和灾害经济学中的"有无对比"原理,提出一套差异化全寿命周期成本效益经济评估体系。考虑差异化规划的加强成本与减损效益并计及灾害发生时间和概率,建立了电网差异化规划经济性评估模型,提出了累计加强成本、期望净收益和收益成本比指标;综合考虑不同设备使用寿命和投运时间的差异,通过确定统一的研究时间周期,实现了差异化规划从设备级(单元件)到系统级(多元件)的经济性评估。最后通过Garver-6节点算例仿真计算结果验证了该评估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化规划 灾害经济学 全寿命周期成本 经济性评估 评估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协调性评价(LCA)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贵奇 聂祚仁 左铁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7-10,共4页
作为一种系统的环境管理工具,环境协调性评价(LCA)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介绍了目前常用LCA的方法,并对我国LCA方法研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环境协调性评价 环境负荷 经济性能 环境管理 生态环境材料 L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车生命周期的3E评价 被引量:7
15
作者 任玉珑 朱丽娜 +1 位作者 韩唯健 季玉华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2-86,共5页
为了确保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能源安全,寻找一种能效高、对环境友好并且经济的替代燃料汽车已迫在眉睫。因此,柴油车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本文建立了柴油车的生命周期评价模型,该模型从经济、环境和能源(3E)三个方面对柴油车进行了系... 为了确保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能源安全,寻找一种能效高、对环境友好并且经济的替代燃料汽车已迫在眉睫。因此,柴油车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本文建立了柴油车的生命周期评价模型,该模型从经济、环境和能源(3E)三个方面对柴油车进行了系统的评价。本文的评价结果可以为中国政府充分利用国内资源发展柴油车,进行能源、环境和经济性平衡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 柴油车 3E 可持续发展 能源安全 燃料汽车 评价模型 资源发展 充分利用 中国政府 评价结果 环境 经济性 友好 国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护结构特性对微型冷库降温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斌 杨昭 +1 位作者 谭晶莹 李喜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235-237,共3页
围护结构对微型冷库造价及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有限生命周期内微型冷库经济性能的分析,推导了微型冷库在使用年限不同时的经济保温层厚度计算公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围护结构的变化对微型冷库降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降温性能与... 围护结构对微型冷库造价及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有限生命周期内微型冷库经济性能的分析,推导了微型冷库在使用年限不同时的经济保温层厚度计算公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围护结构的变化对微型冷库降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降温性能与围护结构的参数具有紧密的联系,而与库体容积的关系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分析(LCA) 经济保温层厚度 冷藏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居民消费隐含的碳排放量变化的驱动因素 被引量:21
17
作者 姚亮 刘晶茹 王如松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5632-5637,共6页
应用基于投入产出技术的生命周期评价(EIO-LCA)核算了1997、2000、2002、2005和2007年5a的中国居民消费隐含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发现其呈现增加趋势。2007年达到18.53亿t,相当于1997年的1.61倍,年平均增长4.89%.其次采用结构分解分析(SDA... 应用基于投入产出技术的生命周期评价(EIO-LCA)核算了1997、2000、2002、2005和2007年5a的中国居民消费隐含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发现其呈现增加趋势。2007年达到18.53亿t,相当于1997年的1.61倍,年平均增长4.89%.其次采用结构分解分析(SDA)分析了碳排放效率变化、经济内在结构变迁、消费结构转变、人均消费水平变化、城市化进程和人口总量变化等六项因素对碳排放总量变化的驱动作用。研究发现碳排放效率因素和人均消费水平变化是驱动碳排放变化的两大主要力量,并且作用相反。碳排放效率的持续提高,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居民消费的隐含碳排放急剧增加的趋势,是减缓碳排放量的主要因素;而人均消费水平的迅速提高成为推动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力量,是推动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投入产出技术的生命周期评价(EIO-LCA) 结构分解分析 可持续消费 二氧化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八大区域间碳排放转移研究 被引量:60
18
作者 姚亮 刘晶茹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19,共4页
我国国土幅员辽阔,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差异很大。在全国尺度上,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切实贯彻区域统筹原则,这就需要对中国区域间的碳排放转移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本研究利用EIO-LCA方法及1997年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来核算中国... 我国国土幅员辽阔,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差异很大。在全国尺度上,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切实贯彻区域统筹原则,这就需要对中国区域间的碳排放转移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本研究利用EIO-LCA方法及1997年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来核算中国八大区域间产品(服务)以及隐含的碳排放在区域之间流动和转移总量。研究发现,经济拉动作用收支方面,东北区域、京津区域、南部沿海区域、西北区域和西南区域对区域经济拉动作用总量大于其承接其他区域拉动作用的总量,北部沿海区域、东部沿海区域和中部区域反之。区域间隐含的碳排放转移收支方面,北部沿海区域和中部区域碳排放转入量大于转出量,承接了其他区域的高碳负荷产业转移,其他六个区域情况相反。另外,本研究还采用万元碳排放量表示区域间经济拉动的碳负荷系数,来衡量经济拉动作用的碳环境友好程度,即碳效率。区域承接的拉动作用的碳效率从大到小顺序是:京津,西南,东部沿海,北部沿海,西北,东北,南部沿海,中部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投入产出技术的生命周期评价(EIO-LCA) 区域间投入产出表 碳排放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浇筑工艺制备混凝土的生命周期评价 被引量:2
19
作者 沈卫国 谭昱 +3 位作者 吴磊 徐青芳 陈虎 钟景波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1-25,共5页
水泥混凝土作为使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其环境影响备受关注。利用LCA方法对常规工艺(Ordinary Process,OP)、抛填骨料工艺(Scattering-filling Aggregate Process,SFAP)和预置集料工艺(Preset Aggregate Process,PAP)所制备的3种强度等级... 水泥混凝土作为使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其环境影响备受关注。利用LCA方法对常规工艺(Ordinary Process,OP)、抛填骨料工艺(Scattering-filling Aggregate Process,SFAP)和预置集料工艺(Preset Aggregate Process,PAP)所制备的3种强度等级均C50的混凝土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对其进行体积分析、经济效益指标分析。结果表明:SFAP、PAP混凝土环境性能相当但优于OP混凝土,其中SFAP施工简便、具有显著的环境友好和技术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A 施工工艺 环境影响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济投入-产出生命期评价模型的我国建筑物化能与大气影响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常远 王要武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6-143,共8页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与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的社会发展背景下,研究建筑物化能消耗量及其所导致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从全社会经济活动的角度出发,以建筑生命期为主线,建立并运行经济投入-产出生命期评价模型,比较和分析建筑物化能的来...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与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的社会发展背景下,研究建筑物化能消耗量及其所导致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从全社会经济活动的角度出发,以建筑生命期为主线,建立并运行经济投入-产出生命期评价模型,比较和分析建筑物化能的来源与组成,量化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此外,对建筑物化能与大气影响进行预测分析,并为建筑节能减排工作提出对策与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建筑物化能约占我国社会总能耗量的16%,因此对其研究不可忽视;各类能源在消耗过程中所释放的有害气体,是我国大气环境的重要污染源;若继续2002年的产业关联状况水平,2015年我国建筑物化能及其大气污染物在全社会总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中的比重将持续上升。研究成果丰富了全生命周期评价模型在我国建筑领域的应用,完善当前的相关统计数据,为我国广义建筑能耗与环境影响问题提供计算方法和数据支持,同时也为政府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参考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物化能 大气影响 投入-产出生命期评价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