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上游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发电潜力及生态环境效益预估
1
作者 黄强 章杰 +5 位作者 方伟 明波 张亮博 贾升策 蒋祥祥 许鑫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3-54,共12页
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开发是践行低碳、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然而,当前气候变化加剧,导致清洁能源波动性增大、未来发电潜力不确定性升高、一体化基地的生态环境效益难以准确预估,给流域清洁能源高效利用和生态保护造成诸多挑战。为此,... 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开发是践行低碳、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然而,当前气候变化加剧,导致清洁能源波动性增大、未来发电潜力不确定性升高、一体化基地的生态环境效益难以准确预估,给流域清洁能源高效利用和生态保护造成诸多挑战。为此,以黄河上游茨哈峡水风光一体化基地为研究对象,运用分位数映射法、CNN-LSTM-Attention深度学习预测模型和改进的风光电理论出力计算方法,筛选研究区适用的高精度未来气候模式数据,预测一体化基地规划运行期(2035—2065年)的水风光电逐日平均出力及其多时间尺度互补性,预估一体化基地的生态环境效益。研究结果发现:1)2035—2065年,预测水电、风电、光伏年均发电量分别为101.30亿、11.87亿、437.85亿kW·h。4种SSP情景下,茨哈峡水电站日均入库流量分别增加0.97、1.74、1.25、1.99m^(3)/s,水电日均理论出力平均上升2.23MW,风电、光伏日均理论出力平均下降0.29、0.80MW。2)水风、水光、风光、水风光组合的年发电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22、0.18、-0.10、-0.03,水风组合的年际互补性更强,年内冬季互补性显著。3)水风光电年均可替代551.02亿kW·h燃煤发电,减碳0.48亿t/a,风光发电替代燃煤发电可实现节水1.08亿m^(3)/a。此外,预计一体化基地下垫面的潜在蒸散发量年均减少284.56mm,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年均增加97.04g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风光一体化开发 理论出力 多尺度互补性 生态环境效益 黄河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营养水平对杂交肉牛育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2
作者 廖佳雨 申娜 +2 位作者 王杰 孙文强 赖松家 《养殖与饲料》 2025年第3期12-15,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饲粮营养水平对杂交肉牛育肥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优化杂交肉牛的营养配方和育肥方案。[方法]选择体重相近、体况相近且健康的西杂公牛90头,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试验Ⅰ组、Ⅱ组、Ⅲ组,分别饲喂高营养水平、中等营养水平、... [目的]研究不同饲粮营养水平对杂交肉牛育肥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优化杂交肉牛的营养配方和育肥方案。[方法]选择体重相近、体况相近且健康的西杂公牛90头,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试验Ⅰ组、Ⅱ组、Ⅲ组,分别饲喂高营养水平、中等营养水平、低营养水平日粮,开展为期300 d的饲养试验,测定肉牛的体重,核算饲料成本,分析经济效益。[结果]试验Ⅰ组、Ⅱ组、Ⅲ组的肉牛总增重达到277.7~337.1 kg,平均日增重达到925.7~1123.6 g,其中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育肥期肉牛总增重与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5)。育肥期间试验Ⅲ组投入的饲料成本最高,达到6558元/头,其次是Ⅱ组和I组,分别为5796和5298元/头;试验Ⅱ组的净利润为1242元/头,在3个试验组中最高,分别高于Ⅰ组和Ⅲ组543、519元/头。[结论]综合各组育肥期增重效果和经济效益,可以确定试验Ⅱ组的营养水平为杂交肉牛育肥最适宜营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水平 日粮配方 杂交肉牛 育肥性能 经济效益 豆粕减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寒旱地区高丹草种植与利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荣 张志刚 +5 位作者 黄凯 王少华 郭永川 刘亚淼 赵倩 王静 《养殖与饲料》 2024年第3期32-36,共5页
[目的]研究自美国引进的高丹草(AS6016)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寒冷及干旱地区的种植表现,为推动饲草产业健康发展及畜牧业转型升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呼和浩特市布和家庭农场、兴安盟公主岭牧场为试验地,分别进行旱区和寒区种植试验,于... [目的]研究自美国引进的高丹草(AS6016)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寒冷及干旱地区的种植表现,为推动饲草产业健康发展及畜牧业转型升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呼和浩特市布和家庭农场、兴安盟公主岭牧场为试验地,分别进行旱区和寒区种植试验,于2022年5月末实地种植高丹草(AS6016)53 hm^(2),分别于2022年8月、9月进行刈割,获取鲜草及干草试验样本,采用凯氏定氮法、索式浸提法等对粗蛋白、粗脂肪、糖分等营养成分进行检测,并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结果]确定高丹草(AS6016)最佳营养价值收获时间为拔节后期,该阶段收获并青贮后粗蛋白含量达11.78%、粗脂肪含量达1.91%,且产量与收益分别为同期青贮全株玉米的2.07、2.45倍。[结论]寒旱地区高丹草(AS6016)的种植与利用具有可行性,能够在保障草食畜产品有效供给、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上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丹草 寒旱地区 种植 营养成分 经济效益 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目标优化法确定油田合理井网密度 被引量:22
4
作者 刘秀婷 王胜义 杨军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1期74-76,共3页
为弥补目前合理井网密度确定方法存在的不足,在对谢尔卡乔夫采收率—井网密度公式修正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分析,运用动态经济方法及最优控制理论,提出确定已开发油田优化及极限井网密度的公式——多目标合理井网密度公式。为验证多目标合... 为弥补目前合理井网密度确定方法存在的不足,在对谢尔卡乔夫采收率—井网密度公式修正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分析,运用动态经济方法及最优控制理论,提出确定已开发油田优化及极限井网密度的公式——多目标合理井网密度公式。为验证多目标合理井网密度公式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将其应用于稀油及稠油油田(区块)的测算,测算实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优化法 油田 井网密度 稠油油田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桥小流域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体系建设及效益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何长高 李相玺 姚毅臣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5-80,共6页
通过分析河桥小流域生态经济发展主要障碍因素,提出了小流域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体系建设的技术方案,建立了该流域立体生态防护体系和林农镶嵌、种养加一体化、庭院经济长足发展的外向经济体系,实现了治理与开发的同步发展。通过建立... 通过分析河桥小流域生态经济发展主要障碍因素,提出了小流域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体系建设的技术方案,建立了该流域立体生态防护体系和林农镶嵌、种养加一体化、庭院经济长足发展的外向经济体系,实现了治理与开发的同步发展。通过建立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体系,植被覆盖率由1986年的31.2%提高到1991年的70.2%,减沙效益达81%,农业总产值由198G年的48.39万元提高到1991年的145.40万元,人均纯收入增长2.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农业 河桥小流域 效益分析 生态防护体系 植被覆盖率 水土流失 土地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站事故后避迁措施的后果及其最优化
6
作者 曲静原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11-217,221,共8页
本文介绍以概率风险评价方法对核电站事故后避迁的后果及其最优化进行研究的结果,探讨了源项、剂量干预水平和避迁面积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研究了有关照射途径的辐射剂量和防护措施的代价及其预期减少的剂量与各相关参数之间的依赖关... 本文介绍以概率风险评价方法对核电站事故后避迁的后果及其最优化进行研究的结果,探讨了源项、剂量干预水平和避迁面积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研究了有关照射途径的辐射剂量和防护措施的代价及其预期减少的剂量与各相关参数之间的依赖关系;讨论了使用代价-利益分析方法导出最优干预水平的问题。为了将个人剂量分布作为一个独立的因素在代价-利益分析中加以考虑,引入了个人剂量评价函数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站 事故 避迁 辐射防护 最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水机在罗氏沼虾池塘养殖中的使用效果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荣福 杨显祥 +2 位作者 孙龙生 刘海平 吴志强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2-37,共6页
通过耕水机和叶轮式增氧机在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池塘养殖中使用效果的对比试验,分析了使用耕水机对罗氏沼虾养殖水体环境和养殖产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耕水机使整个虾塘水体处于循环微流水状态,全面改善了养殖水体... 通过耕水机和叶轮式增氧机在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池塘养殖中使用效果的对比试验,分析了使用耕水机对罗氏沼虾养殖水体环境和养殖产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耕水机使整个虾塘水体处于循环微流水状态,全面改善了养殖水体中溶氧分布,增加了虾塘中、下水层溶氧,保持了水体pH的稳定性,降低了水体中氨氮(NH4+-N)、硫化氢(H2S)等有毒有害物质含量,改善了底层水体和底质淤泥状况,为罗氏沼虾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增加了养殖产量,提高了经济效益,并且节能降耗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水机 罗氏沼虾 池塘养殖 溶氧 水质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衡时代的到来——单极体系的崩溃
8
作者 赵葆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16-21,共6页
均势理论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冷战后制衡美国的传统均势行动,如军备竞赛与大国同盟并没有明显出现,这是因为均势的生成机制与表现方式发生变化。核均势的存在与单极体系的压倒性优势使制衡行动以经济力量的消长表现出来。伊战后美国力量... 均势理论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冷战后制衡美国的传统均势行动,如军备竞赛与大国同盟并没有明显出现,这是因为均势的生成机制与表现方式发生变化。核均势的存在与单极体系的压倒性优势使制衡行动以经济力量的消长表现出来。伊战后美国力量衰落,次强大国以经济振兴制衡霸权力量的均势行动显示效力。中日政治和解与日本顺应均势是制衡时代来临的真正标志。如何帮助美国以最恰当的方式融入全球均势将是今后国际政治面临的最重大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关系 制衡行动 均势回归 经济力量 中日战略互惠 单极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水平对31~86日龄清远麻阉鸡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雷建平 雷凯文 +2 位作者 邓龙华 孙亚男 叶慧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37-43,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代谢能和粗蛋白水平对31~86日龄清远麻阉鸡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为确定不同生长阶段清远麻阉鸡适宜的代谢能和粗蛋白水平提供数据参考。选用3000只1日龄清远麻阉鸡,采用2×3因子随机分组试验设计,随机分为...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代谢能和粗蛋白水平对31~86日龄清远麻阉鸡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为确定不同生长阶段清远麻阉鸡适宜的代谢能和粗蛋白水平提供数据参考。选用3000只1日龄清远麻阉鸡,采用2×3因子随机分组试验设计,随机分为6组。试验期共86 d。其中,1~30 d饲喂相同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水平分别为12.13 MJ/kg和20.5%;31~60 d饲粮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2.68、12.34 MJ/kg,粗蛋白水平分别为18.5%、17.5%和16.5%;61~86 d饲粮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2.97、12.76 MJ/kg,粗蛋白水平分别为17.5%、16.5%和15.5%。结果表明:饲粮代谢能水平显著影响31~60日龄清远麻阉鸡平均日采食量(ADFI)、61~86日龄平均日增重(ADG)及31~60日龄和61~86日龄料重比(F/G)(P<0.05),饲粮粗蛋白水平显著影响31~60日龄和61~86日龄F/G及61~86日龄ADG(P<0.05)。其中,12.68 MJ/kg代谢能和18.5%粗蛋白饲粮组31~60日龄F/G最低,12.97 MJ/kg代谢能和17.5%粗蛋白饲粮组61~86日龄F/G最低。从经济效益来看,12.68 MJ/kg代谢能和17.5%粗蛋白组31~60日龄只均利润最高,12.97 MJ/kg代谢能和16.5%粗蛋白组61~86日龄只均利润最高。综合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结果,推荐31~60日龄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水平为12.68 MJ/kg和17.5%~18.5%,61~86日龄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水平为12.97 MJ/kg和16.5%~1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远麻阉鸡 代谢能 粗蛋白 生长性能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煤层气开发存在的问题及破解思路 被引量:58
10
作者 朱庆忠 杨延辉 +4 位作者 左银卿 张学英 张俊杰 宋洋 郎淑敏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6-100,共5页
单井产量低是长期制约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难题,为了寻求破解良策,以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沁水盆地煤层气开发实践为例,系统分析了该盆地煤层气开发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盆地煤层气开发的技术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 单井产量低是长期制约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难题,为了寻求破解良策,以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沁水盆地煤层气开发实践为例,系统分析了该盆地煤层气开发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盆地煤层气开发的技术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应针对该盆地煤层气解吸—扩散—渗流的产出特征,优选有效的工程技术手段以确保增产效果;(2)在煤层气开发低效区进行的先导性开发技术试验,已经取得了一定的产量提升,但要实现低效区块煤层气产能的整体提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3)目前正在实施的煤层气高效开发示范区目的层深度介于900~1200 m,一旦成功将对中国中深层近80%的煤层气资源的高效开发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因而极具挑战性;(4)提出了勘探评价向控制高效优质储量精准选区转变、产能建设由整体推进向寻找高效区开发转变、工程技术由改造向疏导转变的技术策略。结论认为:(1)煤层气开发的必由之路应遵循强化问题意识,持续创新思维,科学制定战略思路,做好开发建设顶层设计,实现高效建产开发;(2)具体工作中,需要重点解决好高效产能区块的选择、工程技术手段的优选、运行成本的降低等3个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煤层气 开发 区块选择 工程技术手段 运行成本 开发效益 沁水盆地 单井产量 产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滇中温暖区青贮玉米全程机械化综合效益评价体系构建与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郑嘉鑫 胡池 +3 位作者 付宏财 王占洪 戴冲云 宋丽红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92-97,共6页
文章旨在解决云南省青贮玉米主产区机械化生产缺少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的问题,基于Delphi法与AHP法,通过专家咨询、走访调研、数据采集等方式,构建了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机械化综合效益为目标的青贮玉米全程机械化综合效益评价体... 文章旨在解决云南省青贮玉米主产区机械化生产缺少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的问题,基于Delphi法与AHP法,通过专家咨询、走访调研、数据采集等方式,构建了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机械化综合效益为目标的青贮玉米全程机械化综合效益评价体系。该体系构建了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和17个三级指标,确定了综合效益指标权重与分值。以该区域典型合作社青贮玉米全程机械化模式进行验证,并针对合作社得分给予诊断性意见。通过分析得到:一级指标的权重比为6∶2∶2,满分值为100分;经济效益二级指标单位面积纯收入、人均年收入的权重比为1∶1;生态效益二级指标资源消耗与保护性耕作权重比为3∶1;社会效益二级指标社会贡献每亩用工量、抗逆减灾、推广度之间的权重比为4∶3∶3;通过计算陆良县召夸农村机械农田作物专业合作社得分为88.2分。该研究对青贮玉米的生产与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也为政府及企业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滇中温暖区 全程机械化 综合效益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