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荒漠草原土壤生物结皮中藻菌相互关系及其生态功能
1
作者
郭子晴
纪艳福
韩国栋
《草原与草业》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土壤生物结皮(soil biological crusts,SBCs)是荒漠草原生态系统中至关重要的地表覆盖层,其核心生物组分——藻及藻际微生物的种类组成、生理特性及复杂的“藻-菌互作”网络深刻主导着结皮的形成、发育与生态功能。本文系统综述了国内...
土壤生物结皮(soil biological crusts,SBCs)是荒漠草原生态系统中至关重要的地表覆盖层,其核心生物组分——藻及藻际微生物的种类组成、生理特性及复杂的“藻-菌互作”网络深刻主导着结皮的形成、发育与生态功能。本文系统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重点探讨了藻际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藻菌互作的核心机制(包括物质交换与代谢互作、信号传导与群体感应、协同抗逆与生态位分化)及其在土壤结构稳定、养分循环提升(尤其氮磷)、水分调节和促进高等植物定居中的功能贡献。综合分析表明,藻菌通过胞外多糖分泌、代谢产物交换及群体感应信号分子构建紧密协同网络,显著增强了土壤抗侵蚀能力、提升了土壤养分有效性并有效改善了微生境水分状况。尽管藻菌互作对SBCs至关重要,当前研究仍面临群落动态定量分析不足、分子互作机制解析不深入及生态修复技术应用滞后等挑战,未来研究亟需整合多组学技术与长期定位监测,深入解析藻菌互作的分子调控网络与极端环境适应机制并推动其工程化应用。本综述为深入理解SBCs中藻菌生命共同体的互作机理与生态功能提供了系统理论依据,为推进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精准修复、土壤资源可持续管理及实现生态经济效益双赢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类
藻际微生物
土壤生物结皮
荒漠草原生态系统
生态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沙漠结皮中藻类生态的研究
被引量:
43
2
作者
周志刚
程子俊
刘志礼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85-391,共7页
笔者对宁夏中卫沙坡头干旱区沙漠表面结皮中藻类进行了为时10个月(1991年5月-1992年2月)的定量和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共出现13个属的藻类,其中蓝藻5属,绿藻6属(包括1个未鉴定出的属),硅藻2属。运用稀释平板...
笔者对宁夏中卫沙坡头干旱区沙漠表面结皮中藻类进行了为时10个月(1991年5月-1992年2月)的定量和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共出现13个属的藻类,其中蓝藻5属,绿藻6属(包括1个未鉴定出的属),硅藻2属。运用稀释平板法得到藻类生物量平均为8.117×10 ̄4cells/g D.S.根据结皮土壤的理化性质(包括pH、含水量、电导率、水溶性K ̄+、Na ̄+、Ca ̄(2+)和Mg ̄(2+)的量、交换性盐基总量、全磷量、有机质和凯氏氮)及气候条件(气温、降雨量和土壤温度)分别与藻类生物量的简单相关系数可知影响生物量比较显著的因子有交换性盐基总量(r=0.683)、降雨量(r=0.712)、有机质含量(r=0.584)和水溶性Na ̄+(r=0.586)。进一步运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结果表明影响藻类生物量最显著的相关因子是水溶性Mg ̄(2+)和降雨量(R ̄2=78.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类
生态学
沙漠结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生境中土壤藻类的分布特征与生理生态学功能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丁胜杰
徐香茹
+6 位作者
朱菲菲
王仁霞
潘纲
崔溢
胡新娟
穆斯塔法
霍书豪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73-1888,共16页
土壤藻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土壤中的微型生物。近年来,关于土壤藻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首先,不同生境(荒漠、耕地、盐碱地、矿山、林地和冻原等)的土壤藻组成和丰度有所差异,这反映了其对特定环境因子的适应能力,但缺乏对多种生境的比...
土壤藻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土壤中的微型生物。近年来,关于土壤藻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首先,不同生境(荒漠、耕地、盐碱地、矿山、林地和冻原等)的土壤藻组成和丰度有所差异,这反映了其对特定环境因子的适应能力,但缺乏对多种生境的比较和综合。因此,目前对于不同生境中土壤藻的多样性、功能和适应策略的对比等问题仍然知之甚少。而土壤藻对高温、高盐、干旱和强紫外辐射等非生物因子的响应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一些研究已经揭示了土壤藻可以分泌一些营养物质来应对这些胁迫的适应机制,这些分泌物既可以改善土壤环境,还可以促进其他作物生长。文章总结了土壤藻的生理生态功能,例如,固氮作用可以吸收大气中的氮气并提高土壤藻的氮素含量,固碳作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增加土壤中的碳含量,泌糖作用可以分泌胞外多糖提高土壤团聚性和吸附有害的重金属物质,溶磷作用可以溶解土壤藻难溶的磷素并将其转化为可供植物直接吸收的磷素。未来,可在不同土壤生境中,筛选出其中的优势藻种,通过富集培养再接种至土壤中,探究它与其他土壤生物群落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揭示其多样性、群落结构和适应机制的差异。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土壤藻的研究可以为人们评估和预测土壤生态系统在未来气候变化下的响应和适应能力提供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藻
藻结皮
土壤生境
土壤肥力
生态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荒漠草原土壤生物结皮中藻菌相互关系及其生态功能
1
作者
郭子晴
纪艳福
韩国栋
机构
内蒙古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地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草原与草业》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林草局揭榜挂帅项目“草原保护与可持续管理碳汇方法学研发与应用”(2024LKY-TH02)项目资助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研发和成果转化计划项目(2023YFHH0028)资助。
文摘
土壤生物结皮(soil biological crusts,SBCs)是荒漠草原生态系统中至关重要的地表覆盖层,其核心生物组分——藻及藻际微生物的种类组成、生理特性及复杂的“藻-菌互作”网络深刻主导着结皮的形成、发育与生态功能。本文系统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重点探讨了藻际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藻菌互作的核心机制(包括物质交换与代谢互作、信号传导与群体感应、协同抗逆与生态位分化)及其在土壤结构稳定、养分循环提升(尤其氮磷)、水分调节和促进高等植物定居中的功能贡献。综合分析表明,藻菌通过胞外多糖分泌、代谢产物交换及群体感应信号分子构建紧密协同网络,显著增强了土壤抗侵蚀能力、提升了土壤养分有效性并有效改善了微生境水分状况。尽管藻菌互作对SBCs至关重要,当前研究仍面临群落动态定量分析不足、分子互作机制解析不深入及生态修复技术应用滞后等挑战,未来研究亟需整合多组学技术与长期定位监测,深入解析藻菌互作的分子调控网络与极端环境适应机制并推动其工程化应用。本综述为深入理解SBCs中藻菌生命共同体的互作机理与生态功能提供了系统理论依据,为推进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精准修复、土壤资源可持续管理及实现生态经济效益双赢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
藻类
藻际微生物
土壤生物结皮
荒漠草原生态系统
生态功能
Keywords
algae
algal
-associated microorganisms
soil
biological
crust
s
desert
grassland ecosystems
ecological functions
分类号
S812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沙漠结皮中藻类生态的研究
被引量:
43
2
作者
周志刚
程子俊
刘志礼
机构
南京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85-391,共7页
文摘
笔者对宁夏中卫沙坡头干旱区沙漠表面结皮中藻类进行了为时10个月(1991年5月-1992年2月)的定量和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共出现13个属的藻类,其中蓝藻5属,绿藻6属(包括1个未鉴定出的属),硅藻2属。运用稀释平板法得到藻类生物量平均为8.117×10 ̄4cells/g D.S.根据结皮土壤的理化性质(包括pH、含水量、电导率、水溶性K ̄+、Na ̄+、Ca ̄(2+)和Mg ̄(2+)的量、交换性盐基总量、全磷量、有机质和凯氏氮)及气候条件(气温、降雨量和土壤温度)分别与藻类生物量的简单相关系数可知影响生物量比较显著的因子有交换性盐基总量(r=0.683)、降雨量(r=0.712)、有机质含量(r=0.584)和水溶性Na ̄+(r=0.586)。进一步运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结果表明影响藻类生物量最显著的相关因子是水溶性Mg ̄(2+)和降雨量(R ̄2=78.74%)。
关键词
藻类
生态学
沙漠结皮
Keywords
ecology
,
soil algae
,
desert crust
,
algal biomass.
分类号
Q949.208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生境中土壤藻类的分布特征与生理生态学功能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丁胜杰
徐香茹
朱菲菲
王仁霞
潘纲
崔溢
胡新娟
穆斯塔法
霍书豪
机构
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江苏大学农业工程学院
江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大队
约克圣约翰大学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73-1888,共1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370387,21978120)
江苏省重点研发项目(BE2020405)。
文摘
土壤藻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土壤中的微型生物。近年来,关于土壤藻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首先,不同生境(荒漠、耕地、盐碱地、矿山、林地和冻原等)的土壤藻组成和丰度有所差异,这反映了其对特定环境因子的适应能力,但缺乏对多种生境的比较和综合。因此,目前对于不同生境中土壤藻的多样性、功能和适应策略的对比等问题仍然知之甚少。而土壤藻对高温、高盐、干旱和强紫外辐射等非生物因子的响应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一些研究已经揭示了土壤藻可以分泌一些营养物质来应对这些胁迫的适应机制,这些分泌物既可以改善土壤环境,还可以促进其他作物生长。文章总结了土壤藻的生理生态功能,例如,固氮作用可以吸收大气中的氮气并提高土壤藻的氮素含量,固碳作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增加土壤中的碳含量,泌糖作用可以分泌胞外多糖提高土壤团聚性和吸附有害的重金属物质,溶磷作用可以溶解土壤藻难溶的磷素并将其转化为可供植物直接吸收的磷素。未来,可在不同土壤生境中,筛选出其中的优势藻种,通过富集培养再接种至土壤中,探究它与其他土壤生物群落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揭示其多样性、群落结构和适应机制的差异。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土壤藻的研究可以为人们评估和预测土壤生态系统在未来气候变化下的响应和适应能力提供新线索。
关键词
土壤藻
藻结皮
土壤生境
土壤肥力
生态功能
Keywords
soil algae
algal
crust
soil
environment
soil
fertility
ecological function
分类号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Q945.79 [生物学—植物学]
X17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荒漠草原土壤生物结皮中藻菌相互关系及其生态功能
郭子晴
纪艳福
韩国栋
《草原与草业》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沙漠结皮中藻类生态的研究
周志刚
程子俊
刘志礼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
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生境中土壤藻类的分布特征与生理生态学功能研究
丁胜杰
徐香茹
朱菲菲
王仁霞
潘纲
崔溢
胡新娟
穆斯塔法
霍书豪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