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原生态补奖、收入影响与政策可信度 被引量:5
1
作者 马玉芳 李敏 +2 位作者 姚岚 冀昊 俞振宁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110,共10页
基于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304份牧户调研数据,采用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探究草原生态补奖对牧户收入水平的影响,进一步运用有序Probit回归分析牧户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可信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草原生态补奖能够促进牧户收入水平的... 基于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304份牧户调研数据,采用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探究草原生态补奖对牧户收入水平的影响,进一步运用有序Probit回归分析牧户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可信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草原生态补奖能够促进牧户收入水平的提高,对不同收入水平牧户的增收效果存在差异,具体而言,草原生态补奖对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牧户影响显著,对高收入牧户影响不显著。(2)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和收入变化对政策可信度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在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情况中,补偿标准和草原保护功能对牧户政策可信度的提高发挥着关键作用,而政策监督实施情况和信息公开情况并未发挥显著作用。综合以上,在未来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应针对不同收入牧户分类制定政策内容,加强政策实施监管力度和信息公开力度,进一步保障草原生态补奖政策能够高效稳定地长期实施和深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户 草原生态补奖 收入影响 政策可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围填海发展趋势、环境与生态影响及政策建议 被引量:58
2
作者 侯西勇 张华 +2 位作者 李东 侯婉 宋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311-3319,共9页
近年来,中国沿海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驱动下的新一轮大规模围填海阶段,环渤海围填海历史久、规模大,已成为我国围填海的重心区域。由于围填海和河口三角洲增长,1940s以来渤海面积萎缩了0.57×104km^2,萎缩速率大于82km2/a,2000... 近年来,中国沿海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驱动下的新一轮大规模围填海阶段,环渤海围填海历史久、规模大,已成为我国围填海的重心区域。由于围填海和河口三角洲增长,1940s以来渤海面积萎缩了0.57×104km^2,萎缩速率大于82km2/a,2000年以来萎缩速率更高达141km^2/a;渤海自然岸线的长度和比例也急剧下降,由1990年的1397km减少为2014年的561km,占岸线总长度的比例由54.92%下降为16.18%。围填海导致多种危害,如:海洋潮波和水动力条件变化,近岸和近海沉积环境与水下地形变化,加剧近岸水环境与底泥环境污染,潮滩湿地面积减损与生态功能下降,底栖生物栖息地减损和群落破坏,侵占和破坏渔业资源"三场一通道",加剧海岸带自然灾害风险、诱发经济社会系统风险,对产业和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等。在分析我国围填海监督管理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改革和优化围填海管理体制,建立陆海协调与联动机制,完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生态红线制度,控制围填海规模与速度,推进和优化保护区建设;开展已围填区及其周边海域环境和生态的恢复与重建;强化已围填区新增土地资源的监管和集约优化利用;加强基础观测体系建设,大力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促进公众、利益相关方及非政府组织参与到滨海湿地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围填海 环境效益 监督管理 政策建议 生态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户调查的林权改革政策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颖 宋维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4-129,共6页
林权改革是促进林业发展的根本措施,也是促进林业发展的基本政策,林权改革可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研究选择江西遂川,福建三明、永安,辽宁清原,北京怀柔等地进行实地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多维量表分析。结果表明:林权改革对... 林权改革是促进林业发展的根本措施,也是促进林业发展的基本政策,林权改革可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研究选择江西遂川,福建三明、永安,辽宁清原,北京怀柔等地进行实地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多维量表分析。结果表明:林权改革对森林生态环境有明显影响,尤其林权改革中农民(林农)对林业的投入对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涵养水源和水土保持影响显著。同时,不同地区的林权改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同的。研究发现,农民对林权改革的态度、家庭年收入水平、教育程度和性别等对环境影响的评价结果也有一定影响。本文认为,林权改革涉及面广,并涉及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农民的长远利益,因此,应该开展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和林权改革政策效应分析,以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稳定、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权改革 生态环境影响 协调发展 生态安全 农户调查 政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虚幻性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影响 被引量:34
4
作者 钟茂初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5年第5期1-6,共6页
生态环境质量真的能够随着经济发展而改善吗?“先污染、后治理”真的是普遍的发展规律吗?既有的理论一般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的质量在经过一个时期的恶化之后,将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出现好转,其变化过程呈“倒U曲线”状态,这就是... 生态环境质量真的能够随着经济发展而改善吗?“先污染、后治理”真的是普遍的发展规律吗?既有的理论一般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的质量在经过一个时期的恶化之后,将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出现好转,其变化过程呈“倒U曲线”状态,这就是环境Kuznets曲线。作者认为这是一个貌似真实的虚幻,生态环境随着经济发展而好转只可能是局部的、而不可能是整体性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维护的双赢目标也同样是难以企及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维护只能是基于各种利益关系的权衡。文章还对中国长期推行的几种宏观经济政策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相权衡的现实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Kuznets曲线 可持续发展 宏观经济政策的生态影响 经济-生态权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模型的云南省湖泊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侯磊 卢江蓉 +1 位作者 梁启斌 王琛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85-492,共8页
为探究云南省湖泊的生态安全变化趋势及驱动机制,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框架下,建立了5个相应的项目层,选取16个反映生态安全状态的因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公报、统计年鉴和规划数据对2009—2018年云南省湖泊生态... 为探究云南省湖泊的生态安全变化趋势及驱动机制,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框架下,建立了5个相应的项目层,选取16个反映生态安全状态的因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公报、统计年鉴和规划数据对2009—2018年云南省湖泊生态安全状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云南省湖泊生态安全指数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011年达到最低值0.153,其生态安全等级经历了3个类型,由Ⅳ级(较危险)经Ⅴ级(危险)向Ⅲ级(预警)转变,2014—2018年呈现稳步变好趋势;项目层指数变化趋势与生态安全指数一致,对生态安全指数贡献最大的状态层和影响层指数值偏低,湖泊水体化学需氧量、总氮及富营养化指数是限制因素;生态安全指数与压力层外的各指数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反映出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调控难度最大。研究表明,产业结构调整、截污治污、生态恢复等政策调控举措对改善云南省湖泊生态安全状态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湖泊 生态安全评价 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 政策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修改《环境保护法》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7
6
作者 蔡守秋 《政法论丛》 CSSCI 2013年第4期3-18,共16页
贯彻"十八大"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将1989年《环境保护法》修改成对我国今后环境资源生态保护工作具有基础指导作用、长期引导作用、全面激励作用的综合性法律、政策性法律。修改后的法律应该是将生... 贯彻"十八大"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将1989年《环境保护法》修改成对我国今后环境资源生态保护工作具有基础指导作用、长期引导作用、全面激励作用的综合性法律、政策性法律。修改后的法律应该是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国家"五位一体建设总布局"突出位置、具有生态法特征的综合性法律;应该申明、宣示和规定环境法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明确规定公民的基本环境权利和义务,公民有享用清洁、健康的环境的权利,有保护环境的义务;明确规定环境公益诉讼;明确政府的环境责任,健全政府环境责任问责制;规定基本的环境法律制度和重要的环境法律措施,规定政策环境影响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法 生态法 公民环境权 环境公益诉讼 政府环境责任 政策环境影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大豆育成推广品种化学品质成因浅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何雪莹 何志鸿 《大豆通报》 2007年第1期46-48,共3页
搜集黑龙江省野生大豆、农家品种以及各育种单位不同时期育成并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的大豆新品种脂肪、蛋白质含量,从生态环境、杂交亲本、育种目标及选择方向、政策导向等方面分析黑龙江省大豆育成推广品种化学品质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 大豆品种 化学品质 生态环境 杂交亲本 育种目标 政策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奖补政策下的牧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以肃南、甘南为例 被引量:14
8
作者 杜三强 程云湘 +3 位作者 周国利 武建双 常生华 马海玲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8-127,共10页
以甘肃省牧区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运用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牧民收入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牧民收入主要受生态保护补偿奖励金额、教育水平、家庭其他固有资产价值和家庭总人数的影响;引导牧民生产方式向舍饲转变,有利... 以甘肃省牧区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运用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牧民收入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牧民收入主要受生态保护补偿奖励金额、教育水平、家庭其他固有资产价值和家庭总人数的影响;引导牧民生产方式向舍饲转变,有利于草原生态的恢复;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草原进行测算,需要充分考虑草原的质量、产量及其配置状况和承载能力;生态奖补政策的实施需要注重各区域间的合理公平,避免'一刀切'的补偿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奖补政策 收入影响 地区差异 主成分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地区开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思考
9
作者 布多 刘勇 +3 位作者 梅朵 吴坚扎西 旦增 包存宽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5期29-36,共8页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Strategy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即SEIA)是指对政策、计划或规划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正式的、系统的和综合的评价过程。文章针对西藏地区独特的生态自然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指出在西藏地区开展战...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Strategy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即SEIA)是指对政策、计划或规划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正式的、系统的和综合的评价过程。文章针对西藏地区独特的生态自然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指出在西藏地区开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必要性。提出了在西藏地区深入开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议:从建设青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和在西藏地区首先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示范区出发,优先在重要领域、重要区域的发展规划引入和全面实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并逐步扩大到所有领域,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全方位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生态环境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