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跌打丸活血化瘀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军梅 郑志远 +4 位作者 李鸿海 严灿梅 任常英 王光蕊 刘建勋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14-1618,1624,共6页
目的:观察中华跌打丸对大鼠急性血瘀模型的体外血栓形成、血液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和对小鼠微循环障碍模型耳郭微循环的影响,评价中华跌打丸活血化瘀的作用。方法:通过注射肾上腺素加冰水刺激的方法建立大鼠急性血瘀模型,测定体外血栓形... 目的:观察中华跌打丸对大鼠急性血瘀模型的体外血栓形成、血液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和对小鼠微循环障碍模型耳郭微循环的影响,评价中华跌打丸活血化瘀的作用。方法:通过注射肾上腺素加冰水刺激的方法建立大鼠急性血瘀模型,测定体外血栓形成和血液黏度;按照Born氏比浊法加入诱导剂诱导聚集测定大鼠血小板聚集率;尾静脉注射15%高分子右旋糖酐造成微循环障碍,观察小鼠耳郭各时段微动脉和微静脉管血液流速和血管管径的变化。结果:中华跌打丸可降低血瘀模型大鼠的血液黏度,在切变率150 S^(-1)、60 S^(-1)及5 S^(-1)下的全血黏度均显著降低(P<0.05),明显缩短血瘀模型大鼠血栓长度,减轻血栓湿重和干重(P<0.05,P<0.01);中华跌打丸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各剂量均能明显降低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率(P<0.05,P<0.01);中华跌打丸对高分子右旋糖酐所致小鼠耳郭微循环障碍有明显改善作用,于造模10 min、20 min、30 min时增加血液流速(P<0.05,P<0.01),扩大微动脉、微静脉管径(P<0.05,P<0.01),减轻红细胞聚集(P<0.05,P<0.01)。结论:中华跌打丸可明显改善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障碍,有较好的活血化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跌打丸 活血化瘀 血瘀模型 微循环障碍 血小板聚集 血液黏度 血栓形成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子爱胜蚓纤溶酶对大鼠血小板聚集性的药理作用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姜东胜 刘复强 +4 位作者 赵相印 孔维红 王珏英 陈滨凌 卢静 《首都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291-294,共4页
利用动物体内和体外不同的实验模型研究发现用赤子爱胜蚓纤溶酶给动物灌胃或静脉注射,均表现出显著的抗血小板聚集效应,表明本提取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抗凝血作用。另外,我们利用体外模拟血栓形成条件实验模型方法观察发现,蚯蚓纤溶... 利用动物体内和体外不同的实验模型研究发现用赤子爱胜蚓纤溶酶给动物灌胃或静脉注射,均表现出显著的抗血小板聚集效应,表明本提取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抗凝血作用。另外,我们利用体外模拟血栓形成条件实验模型方法观察发现,蚯蚓纤溶活性成分尚有明显的抗血栓形成药理作用,对蚯蚓纤溶活性成分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有可能为血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种新型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 实验性 血栓 蚯蚓纤维酶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子爱胜蚓纤溶酶对实验性血栓的药理作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姜东胜 孔维红 +6 位作者 刘复强 周元聪 张国祯 王宝珍 施伟斌 陈滨凌 赵相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4期427-431,共5页
血栓性疾病发病率高、危害性大,目前尚缺乏理想的防治药物。本文利用新的纯化方法从蚯蚓体内提取到纤溶酶成分,其纯度高、工艺简单,静脉用药后,在动物体内产生明显的抗栓、溶栓作用,经检测有关血液指标发现该样品有显著的抗凝及增强纤... 血栓性疾病发病率高、危害性大,目前尚缺乏理想的防治药物。本文利用新的纯化方法从蚯蚓体内提取到纤溶酶成分,其纯度高、工艺简单,静脉用药后,在动物体内产生明显的抗栓、溶栓作用,经检测有关血液指标发现该样品有显著的抗凝及增强纤溶作用,初步证实蚯蚓纤溶酶具有血栓防、治的双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 实验性血栓 血栓溶解 血小板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