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拟电商物流环境下纳米保鲜袋对香菇贮运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刘娅妮 孙鹏伟 +5 位作者 高虹 范秀芝 殷朝敏 吴迪 史德芳 方尚玲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6-45,共10页
目的探究模拟电商物流环境下纳米保鲜袋对香菇贮运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香菇‘808’为实验材料,通过测定失重率、色度、硬度、呼吸速率、可溶性固形物、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还原糖、抗坏血酸、总酚、类黄酮等一系列贮运品质指标,考... 目的探究模拟电商物流环境下纳米保鲜袋对香菇贮运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香菇‘808’为实验材料,通过测定失重率、色度、硬度、呼吸速率、可溶性固形物、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还原糖、抗坏血酸、总酚、类黄酮等一系列贮运品质指标,考察不同包装(泡沫箱+普通PE保鲜袋、泡沫箱+纳米保鲜袋)对新鲜香菇的保鲜效果。结果泡沫箱+纳米保鲜袋可有效延缓香菇贮运期间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硬度和相对电导率的下降,防止鲜香菇色泽劣变,抑制香菇呼吸强度上升,阻滞膜脂过氧化发生;同时,相比对照组,纳米组能够有效保持可溶性蛋白、还原糖和抗坏血酸含量,维持较高的总酚和类黄酮水平。贮运末期(第5d),泡沫箱+纳米保鲜袋处理的香菇失重率、呼吸强度、相对电导率分别为1.71%、232.20 mg/(kg·h)、28.68%,均低于对照组;而L^(*)(64.60)、硬度(9558.32 g)、可溶性固形物(3.19%)、可溶性蛋白(1.25 mg/g)、还原糖(0.77 mg/g)、总酚(16.51 mg/100 g)、类黄酮(53.61 mg/100 g)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泡沫箱+纳米保鲜袋能够有效抑制模拟电商物流过程中香菇的品质劣变,降低营养价值的损失,提高贮运品质,延长货架期。本研究可为模拟电商物流包装新鲜香菇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模拟电商物流环境 纳米包装 贮运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成算法的在线购物平台消费者评价情感分析与研究
2
作者 袁钰喜 陈义安 刘晓慧 《现代信息科技》 2024年第4期101-105,共5页
文章对在线购物平台的消费者评价数据进行了情感分析和分类。通过使用Python实现自动化浏览器驱动和反爬虫技术,成功采集了某东购物平台的消费者评价信息。文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集成算法,将LSTM、BiGRU、BiLSTM作为分类器,分别采用Votin... 文章对在线购物平台的消费者评价数据进行了情感分析和分类。通过使用Python实现自动化浏览器驱动和反爬虫技术,成功采集了某东购物平台的消费者评价信息。文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集成算法,将LSTM、BiGRU、BiLSTM作为分类器,分别采用Voting和Bagging方法进行集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贝叶斯和逻辑回归相比,LSTM+Bagging集成算法在准确率方面分别提高了5.9%和6%,而与LSTM+Voting集成算法相比,准确率提高了0.5个百分点。另外,LSTM+Bagging模型在稳定性和鲁棒性方面表现优于LSTM+Voting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TM模型 VOTING BAGGING 电商购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技术感知对电子书包使用意向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王斐 傅钢善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3年第12期36-41,共6页
该文以陕西省"电子书包"试点项目为研究平台,从调研情况出发,以生态位态势理论为基础,借鉴技术接受模型构建了教师技术感知对电子书包使用意向的研究预设模型,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从总体路径分析与多群组路径差异分析两个层... 该文以陕西省"电子书包"试点项目为研究平台,从调研情况出发,以生态位态势理论为基础,借鉴技术接受模型构建了教师技术感知对电子书包使用意向的研究预设模型,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从总体路径分析与多群组路径差异分析两个层面对研究预设模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总结分析了教师技术感知水平对电子书包使用意向的影响路径与形成原因。依此为依据,以促进教师技术感知水平为目的,提出了提升教师对电子书包操作技能的个性化培养模式。并阐释了利用电子书包进行有效教学的关键和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书包 技术感知 使用意向 个性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2号墩钢沉井施工关键技术 被引量:23
4
作者 郑大超 朱斌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6-110,共5页
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主桥为主跨1 700m的双层钢桁梁悬索桥,该桥2号墩采用沉井基础,沉井高50m,其中上部22m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下部28m为钢壳混凝土结构(分为2节,高度分别为23m和5m,总重约4 850t)。23m高的底节钢沉井在工厂加工后,采用气囊... 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主桥为主跨1 700m的双层钢桁梁悬索桥,该桥2号墩采用沉井基础,沉井高50m,其中上部22m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下部28m为钢壳混凝土结构(分为2节,高度分别为23m和5m,总重约4 850t)。23m高的底节钢沉井在工厂加工后,采用气囊法下水,下水时将下河托架和助浮结构进行一体化设计,利用气囊调整钢沉井角度,以实现钢沉井主动转向;采取在钢沉井底部设置纵、横梁及底托板,封闭12个井孔的助浮措施,以减小沉井浮运吃水深度。底节钢沉井采用以顶推为主、帮拖为辅的方式浮运至墩位处抛锚,采用无导向船重锚定位系统定位;定位后接高余下5m高的钢沉井,接高后注水下沉钢沉井,并浇筑钢壳混凝土,将钢沉井下沉至设计高程,完成钢沉井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沉井基础 气囊法下水 助浮措施 定位 接高 施工技术 桥梁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