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脾虚失运论线粒体功能障碍与肝癌
1
作者 赵娜 隋国媛 +1 位作者 柳越冬 贾连群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4,共4页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的常见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脾与线粒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表现颇为相似,脾虚失运是肝癌发生发展的关键病机,同时线粒体功能障碍也会影响肝癌的发生发展。因此文章从脾虚失运的角度探讨线粒体功能障碍对肝...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的常见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脾与线粒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表现颇为相似,脾虚失运是肝癌发生发展的关键病机,同时线粒体功能障碍也会影响肝癌的发生发展。因此文章从脾虚失运的角度探讨线粒体功能障碍对肝癌的影响,为中西医结合防治肝癌提供新的策略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失运 线粒体 原发性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祛痰法治疗血脂异常研究概况 被引量:5
2
作者 庞琳琳 李峥 +5 位作者 王钰 闵冬雨 范颖 张会永 王英 杨关林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09-1214,共6页
血脂异常在我国普遍存在,中医药干预血脂异常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中医学认为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脂质亦需要脾的运化功能布散周身。脾气虚则脾失健运,清气不升,浊阴独留,生湿生痰;痰湿进一步阻碍气机,影响脾胃运化,使脾虚更甚,加重脂浊... 血脂异常在我国普遍存在,中医药干预血脂异常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中医学认为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脂质亦需要脾的运化功能布散周身。脾气虚则脾失健运,清气不升,浊阴独留,生湿生痰;痰湿进一步阻碍气机,影响脾胃运化,使脾虚更甚,加重脂浊,浸润血脉。近年来健脾祛痰法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血脂异常的防治中,且在临床中收到不错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祛痰 血脂异常 高脂血症 脾主运化 脾失健运 中医药 脾虚痰浊 从脾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脾虚本质科学内涵研究之探讨 被引量:10
3
作者 吕林 王凤云 +2 位作者 马祥雪 张北华 唐旭东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2-627,共6页
脾虚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历了起源、规范、成熟、完善、发展的过程。中医脾的生理功能涉及“脾主运化、升清、统血”;从脾本脏功能将“脾主运化”分解为“脾主运”和“脾主化”两部分进行研究,更有利于... 脾虚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历了起源、规范、成熟、完善、发展的过程。中医脾的生理功能涉及“脾主运化、升清、统血”;从脾本脏功能将“脾主运化”分解为“脾主运”和“脾主化”两部分进行研究,更有利于阐释脾主运化科学内涵。脾主运化是脾主升清的基础,脾主升清又是脾主运化的深化,脾主统血则是脾主升清的转归,三者存在递进的逻辑层次关系。随着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和肠道菌群研究的兴起,为脾虚的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另外,基于中医脾与内质网功能之间的关联性,从内质网应激角度探讨脾虚本质物质基础,为脾虚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 脾主运化 内质网 代谢组学 蛋白质组学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气虚和脾阳虚模型大鼠脑肠肽与下丘脑葡萄糖转运体1及葡萄糖转运体3表达水平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丛培玮 尚冰 +3 位作者 王艳杰 赵丹玉 张林 王德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201-2205,共5页
目的分析脾虚模型大鼠脑肠肽〔β-内啡肽(β-EP)、胆囊收缩素(CCK)、血管活性肽(VIP)〕、下丘脑葡萄糖转运体(GLUT)1、GLUT3表达水平变化。方法 2015年3—9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SPF级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脾气虚组、脾阳虚组,每... 目的分析脾虚模型大鼠脑肠肽〔β-内啡肽(β-EP)、胆囊收缩素(CCK)、血管活性肽(VIP)〕、下丘脑葡萄糖转运体(GLUT)1、GLUT3表达水平变化。方法 2015年3—9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SPF级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脾气虚组、脾阳虚组,每组8只。脾气虚模型的建立采用饮食失节结合劳倦过度的原则,脾阳虚模型则是在脾气虚的基础上施加苦寒泻下法完成。观察3组大鼠一般情况(体征状态、体质量、体温、进食量等)及前肢抓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下丘脑、胃、空肠β-EP、CCK、VIP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法测定下丘脑GLUT1、GLUT3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下丘脑GLUT1、GLUT3表达水平。结果脾气虚组大鼠体质量、进食量、前肢抓力低于对照组(P<0.05);脾阳虚组大鼠体质量、体温、进食量、前肢抓力低于对照组(P<0.05);脾阳虚组大鼠体温低于脾气虚组(P<0.05)。脾气虚组大鼠下丘脑β-EP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胃、空肠β-EP表达水平及下丘脑、胃、空肠CCK、VIP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脾阳虚组大鼠下丘脑β-EP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胃、空肠β-EP、CCK表达水平及下丘脑、胃、空肠VIP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脾阳虚组大鼠下丘脑β-EP表达水平及下丘脑、空肠CCK表达水平低于脾气虚组,胃、空肠β-EP表达水平及下丘脑、胃、空肠VIP表达水平高于脾气虚组(P<0.05)。脾气虚组、脾阳虚组大鼠下丘脑GLUT1、GLUT3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脾阳虚组大鼠下丘脑GLUT1、GLUT3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低于脾气虚组(P<0.05)。结论脾虚状态下,大鼠下丘脑GLUT1、GLUT3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导致下丘脑、胃、空肠β-EP、CCK、VIP表达水平异常,这可能是脾虚本质研究的又一新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气虚 脾阳虚 脑肠肽 葡萄糖转运蛋白质 下丘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气虚和脾阳虚模型大鼠空肠组织葡萄糖转运体5表达水平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尚冰 丛培玮 +3 位作者 王艳杰 赵丹玉 冯晓帆 张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2-336,共5页
目的建立脾气虚、脾阳虚模型,观察大鼠空肠组织葡萄糖转运体(GLUT)5表达水平变化,以探讨不同阶段脾虚能量代谢的实质与差异。方法 2015年3—9月,选取SPF级雄性SD大鼠24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脾气虚组、脾阳虚组,每组8只。脾... 目的建立脾气虚、脾阳虚模型,观察大鼠空肠组织葡萄糖转运体(GLUT)5表达水平变化,以探讨不同阶段脾虚能量代谢的实质与差异。方法 2015年3—9月,选取SPF级雄性SD大鼠24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脾气虚组、脾阳虚组,每组8只。脾气虚模型的建立采用饮食失节结合劳倦过度的原则,脾阳虚模型则在脾气虚的基础上施加苦寒泻下法建立。观察大鼠一般体征状态(体质量、体温、进食量等)、前肢抓力(肌力检测)、行为学变化(旷场实验)对模型进行评价。采用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测定GLUT5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GLUT5表达水平。结果脾气虚组体质量、进食量、前肢抓力均低于对照组(P<0.05);脾阳虚组体质量、体温、进食量、前肢抓力均低于对照组(P<0.05);脾阳虚组体温低于脾气虚组(P<0.05)。脾气虚组中心区域、周边区域停留时间长于对照组,角落区域停留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脾阳虚组中心区域、角落区域、周边区域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脾气虚组(P<0.05)。对照组、脾气虚组、脾阳虚组角落区域、周边区域停留时间均长于中心区域(P<0.05);脾气虚组、脾阳虚组周边区域停留时间长于角落区域(P<0.05)。脾气虚组、脾阳虚组GLUT5 mRNA、GLUT5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脾阳虚组GLUT5 mRNA表达水平低于脾气虚组(P<0.05)。结论脾虚状态下,大鼠空肠组织GLUT5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这可能是脾气亏虚、能量代谢障碍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气虚 脾阳虚 空肠 葡萄糖转运体5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驱动巨噬细胞糖代谢重编程与动脉粥样硬化“脾虚痰瘀” 被引量:11
6
作者 贾连群 隋国媛 +7 位作者 宋囡 吕美君 杜莹 陈丽娟 战凯璇 曹慧敏 曹媛 杨关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共3页
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脾失健运,痰瘀互结,瘀滞日久,脉道不利,最终引发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发生。中医认为维持肠道菌群稳态是脾主运化的重要生理功能。肠道菌群作为人体内具有生物屏障、营养、免疫等多种生物学作用... 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脾失健运,痰瘀互结,瘀滞日久,脉道不利,最终引发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发生。中医认为维持肠道菌群稳态是脾主运化的重要生理功能。肠道菌群作为人体内具有生物屏障、营养、免疫等多种生物学作用的重要"器官",其稳态失衡,将影响人体正常健康状态,其机制可能为肠道菌群失调诱导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释放驱动巨噬细胞糖代谢重编程引发炎症反应继而导致AS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失健运 糖代谢重编程 肠道菌群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汁沫与血相抟”论线粒体功能障碍与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12
7
作者 杨平 宋囡 +2 位作者 贾连群 杨关林 武跃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5-58,共4页
“汁沫与血相抟”始见于《黄帝内经》,是对痰瘀互结致病的高度总结,中医认为脾虚所导致的痰瘀互结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现代医学认为线粒体功能障碍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重要机制。因此基于“脾-线粒体”相关性,从“汁沫与血相... “汁沫与血相抟”始见于《黄帝内经》,是对痰瘀互结致病的高度总结,中医认为脾虚所导致的痰瘀互结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现代医学认为线粒体功能障碍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重要机制。因此基于“脾-线粒体”相关性,从“汁沫与血相抟”论证探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为中西医结合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提供新理论与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汁沫与血相抟 脾虚 线粒体功能障碍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胆固醇逆向转运探讨脾虚对高脂血症的影响及时效关系 被引量:8
8
作者 李鑫 曹慧敏 +4 位作者 宋囡 陈丝 崔馨月 程岩岩 贾连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5-59,I0011,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点脾虚对高脂血症大鼠胆固醇逆向转运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脾虚膏脂转输障碍的机制及时效性。方法实验分3个时间点(2周,10周,16周),其中2周为脾虚造模时间,第10周即高脂喂养8周,16周为高脂喂养14周,在2周、10周及16...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点脾虚对高脂血症大鼠胆固醇逆向转运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脾虚膏脂转输障碍的机制及时效性。方法实验分3个时间点(2周,10周,16周),其中2周为脾虚造模时间,第10周即高脂喂养8周,16周为高脂喂养14周,在2周、10周及16周末分别取材。脾虚组采用饮食不节加力竭游泳的复合方法造脾虚模型。正常对照组、脾虚组喂饲基础饲料,高脂组、脾虚高脂组喂饲高脂饲料,自由摄食,饮水不限。在2周末正常对照组和脾虚组各6只取材。在10周和16周末正常对照组、脾虚组、高脂组、脾虚高脂组各6只取材。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TC、TG、LDL-C、HDL-C含量;间苯三酚法检测大鼠D-木糖排泄率;碘-淀粉比色法检测血清淀粉酶活力;HE染色观察肝脏细胞形态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PLTP、LCAT、CETP含量。结果脾虚造模2周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脾虚组大鼠尿D-木糖排泄率及AMS含量明显降低(P<0.01)。第10周末,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脾虚组和脾虚高脂组大鼠尿D-木糖排泄率及AMS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脾虚组相比,脾虚高脂组大鼠尿D-木糖排泄率及AMS含量有进一步下降趋势。第16周末,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脾虚高脂组大鼠尿D-木糖排泄率及AMS含量明显降低(P<0.01)。第10周末,正常对照组肝细胞核圆、大而居中,细胞索条理清晰,肝窦正常,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脂组和脾虚高脂组大鼠血清TC、TG、LDL-C、PLTP、CETP含量明显升高,HDL-C、LCAT明显降低(P<0.05或P<0.01),肝细胞肿大变圆,脂肪空泡化明显,肝细胞形态异常,肝小叶结构破坏,肝索排列紊乱,胞浆疏松,部分细胞核挤向胞膜,与高脂组相比,脾虚高脂组大鼠血清TC、LDL-C、PLTP、CETP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TG有升高趋势,LCAT含量明显降低(P<0.05),HDL-C有下降趋势,大鼠肝脏组织泡沫化更为严重;第16周末,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脂组和脾虚高脂组大鼠血清TC、TG、LDL-C、PLTP、CETP含量明显升高,HDL-C、LCAT明显降低(P<0.05或P<0.01),肝细胞结构破坏更为严重;与高脂组相比,脾虚高脂组大鼠血清PLTP、CETP含量明显升高(P<0.05),TC、TG、LDL-C含量有升高趋势,HDL-C有下降趋势。且随着造模时间的增加,大鼠血清TC、TG、LDL-C、PLTP、CETP含量有逐渐升高的趋势;HDL-C、LCAT含量有逐渐降低的趋势,肝脏细胞空泡化逐渐加重。结论在脾虚状态动态改变的前提下,脾虚状态可能通过影响RCT反应的相关蛋白的表达加重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紊乱以及肝脏脂质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胆固醇逆向转运 脾虚 PLTP CE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祛痰方药对脾虚痰浊证小型猪失功能高密度脂蛋白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张会永 李佳 +7 位作者 肖程予 李芹 周鹤 庞琳琳 贾连群 宋囡 闵冬雨 杨关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221-224,共4页
目的探讨健脾祛痰方药对脾虚痰浊证小型猪失功能高密度脂蛋白组分的影响。方法15只巴马小型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模型组、中药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中药组在高脂喂养同时给予健脾祛痰中药,正常组予基础饲料喂饲,第0、12、2... 目的探讨健脾祛痰方药对脾虚痰浊证小型猪失功能高密度脂蛋白组分的影响。方法15只巴马小型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模型组、中药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中药组在高脂喂养同时给予健脾祛痰中药,正常组予基础饲料喂饲,第0、12、24周检测血清HDL、HDL-ApoAⅠ、HDL-SAA、HDL-PON1、HDL-S1P水平,计算HDL-SAA/HDL-ApoAⅠ比值。结果12周时模型组、中药组HDL-ApoAⅠ较正常组降低(P<0.01),但中药组高于模型组,24周可见模型组低于正常组、中药组(P<0.01);12周、24周可见模型组HDL-SAA水平、HDL-SAA/HDL-ApoAⅠ比值较正常组、中药组升高(P<0.01);12周、24周可见模型组、中药组HDL-PON1、HDL-S1P水平较正常组降低(P<0.01),但中药组HDL-S1P水平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健脾祛痰方可以通过纠正失功能性HDL的结构组分,助其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祛痰 失功能高密度脂蛋白 血脂异常 脾虚痰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谷气过旺”到“热郁痰瘀”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病机演变 被引量:20
10
作者 纪云西 郑超伟 +5 位作者 林穗玲 陈冠林 韩棉梅 刘佳 季幸姝 周福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期57-59,共3页
从血脂代谢紊乱起始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进展中存在着一定的病机演变规律,即谷气过旺,消耗不足,是血脂增高及脂质代谢紊乱形成的始动病机环节;气化失司,膏脂凝结,是胰岛素抵抗、高脂血症及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的病理基础;脂浊壅... 从血脂代谢紊乱起始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进展中存在着一定的病机演变规律,即谷气过旺,消耗不足,是血脂增高及脂质代谢紊乱形成的始动病机环节;气化失司,膏脂凝结,是胰岛素抵抗、高脂血症及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的病理基础;脂浊壅滞,聚结肝胞,是高脂血症及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主要病机;脾运失健,痰瘀互结,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形成的病理基础和病机关键;痰瘀郁热,积损肝络,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形成病理关键及其预后转折点。其中脾失运化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程进展的关键因素,而气化失司则贯穿与整个疾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胰岛素抵抗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气化失司 脾运失健 痰瘀互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血症脾虚痰浊猪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向失功能性高密度脂蛋白转变 被引量:5
11
作者 庞琳琳 张会永 +6 位作者 闵冬雨 范颖 李芹 李佳 周鹤 肖程予 杨关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8-82,共5页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脾虚痰浊猪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组成成分变化。方法普通级广西巴马小型猪1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每组5只。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24周建立高脂血症脾虚痰浊...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脾虚痰浊猪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组成成分变化。方法普通级广西巴马小型猪1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每组5只。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24周建立高脂血症脾虚痰浊证小型猪模型。于第0、24周,经小猪耳静脉采集空腹血样,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DL、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I(HDL-Apo AI)、高密度脂蛋白-淀粉样蛋白A(HDL-SAA)、高密度脂蛋白-对氧磷酶1(HDL-PON1)水平,并计算HDL-SAA/HDL-ApoAI比值,采用HPLC法测定高密度脂蛋白-1磷脂鞘氨醇(HDL-S1P)的含量。结果实验24周时高脂血症脾虚痰浊猪血清HDL水平与实验0周及同期正常组相比,均降低(P<0.05);且实验24周时高脂血症脾虚痰浊猪血清HDL-ApoAI、HDL-PON1、HDL-S1P水平无论与实验0周相比,还是与同期正常组相比,都是显著降低的(P<0.01);同时,实验24周模型组小猪血清HDL-SAA水平、HDL-SAA/HDL-ApoAI比值则显著升高(P<0.01)。结论高脂血症脾虚痰浊猪血清HDL水平显著降低,组分改变,导致介导胆固醇外流、抗炎、抗氧化作用减弱,变得“失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脾虚痰浊证 高密度脂蛋白 失功能性高密度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脾以运为健”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药研究思路 被引量:8
12
作者 宋瑞平 舒劲 马国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261-2263,共3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慢性或反复发作性的功能性胃肠病。对于此类病症应在运用现代医学检验手段认识其病理生理实质的基础上,以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为主导进行诊疗。从中医"脾虚失运"的角度探索功能性消化不良可能的发病机制,...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慢性或反复发作性的功能性胃肠病。对于此类病症应在运用现代医学检验手段认识其病理生理实质的基础上,以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为主导进行诊疗。从中医"脾虚失运"的角度探索功能性消化不良可能的发病机制,为中医药防治功能性消化不良提供新的思路和诊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脾虚失运 中医药 研究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脾肾功能失调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15
13
作者 王昌儒 向楠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12期1412-1413,1444,共3页
目的:用中医理论,从肝脾肾功能失调入手,探讨代谢综合征的病理基础,为中医药治疗代谢综合征提供理论支撑。方法:运用中医药理论,对代谢综合征的形成机理进行论证。结果:能量代谢紊乱是代谢综合征形成的根源,脾肾阳虚会使人体的气机运行... 目的:用中医理论,从肝脾肾功能失调入手,探讨代谢综合征的病理基础,为中医药治疗代谢综合征提供理论支撑。方法:运用中医药理论,对代谢综合征的形成机理进行论证。结果:能量代谢紊乱是代谢综合征形成的根源,脾肾阳虚会使人体的气机运行失常,引起能量代谢失衡从而发生代谢综合征。结论:代谢综合征发生的中医病机当为脾肾阳虚、肝气郁滞、痰浊内阻,对于代谢综合征的治疗,应以疏肝温肾健脾化痰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肾气虚 肝失疏泄 代谢综合征 病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主化与肥胖症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燕铭 张曾 +2 位作者 周凤珠 王文健 傅晓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49-51,共3页
中医藏象理论中的脾主运化功能可进一步分为“脾主运”和“脾主化”两个不同的生理过程。其中“脾主化”是指化其精微,精微物质被机体吸收后转化精、气、血、津液的过程,也就是营养物质从“纳”到“用”的过程。肥胖症作为高发的代谢性... 中医藏象理论中的脾主运化功能可进一步分为“脾主运”和“脾主化”两个不同的生理过程。其中“脾主化”是指化其精微,精微物质被机体吸收后转化精、气、血、津液的过程,也就是营养物质从“纳”到“用”的过程。肥胖症作为高发的代谢性疾病,与“脾主化”功能的异常密不可分,脾虚不化、物不化正是其基本病机。基于其脾虚不化病机,临床采用益气化聚法中药复方治疗肥胖,通过解决脾虚不化,以及邪热、痰湿、瘀血等邪实蓄积的问题,标本兼治,从源头有效干预肥胖,实现治病求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主化 脾虚不化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呕吐病位探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鹏程 吴承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4-106,共3页
呕吐为临床常见症状,一般以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在中医诊断学上属于胃失和降而胃气上逆的病位特征表现。根据《灵枢·经脉》中呕吐见于足太阴脾经而非足阳明胃经的论述,对"呕吐在脾不在胃"的观点加以探讨;根... 呕吐为临床常见症状,一般以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在中医诊断学上属于胃失和降而胃气上逆的病位特征表现。根据《灵枢·经脉》中呕吐见于足太阴脾经而非足阳明胃经的论述,对"呕吐在脾不在胃"的观点加以探讨;根据《黄帝内经》与《伤寒论》的有关论述,提出"五脏皆令呕,必当令胃呕"的理论,列述五脏致呕的病机与治法方药,总结出"呕吐不在胃,亦不离于胃"的辨治规律,揭示了中医学辨证而非辨症的核心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枢 足太阴脾经 呕吐病位 脾失转运 五脏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虚痰浊动脉粥样硬化巴马小型猪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基因差异性表达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俊岩 姜钧文 +6 位作者 宋囡 张哲 张会永 陈文娜 徐跃 贾连群 杨关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32-1536,I0008,共6页
目的:利用PCR array技术检测脾虚痰浊动脉粥样硬化巴马小型猪冠脉应激反应与脂质转运和代谢相关基因变化,探讨脾虚痰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病理机制。方法:随机将10只健康的广西巴马小型猪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5只,正常组给予普... 目的:利用PCR array技术检测脾虚痰浊动脉粥样硬化巴马小型猪冠脉应激反应与脂质转运和代谢相关基因变化,探讨脾虚痰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病理机制。方法:随机将10只健康的广西巴马小型猪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5只,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饲喂,模型组给予球囊拉伤术联合高脂饮食饲喂进行脾虚痰浊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复制,实验24周后,观察巴马小型猪行为学变化。呼吸机麻醉后取材,分离血清和冠状动脉,测定血清血脂、hs-CRP、IL-6水平,HE染色观察冠状动脉组织形态学变化,对模型进行评价。应用PCR array技术观察巴马小型猪冠脉应激反应与脂质转运和代谢相关基因变化。结果:造模24周后,巴马小型猪出现食少且不欲饮食、神疲乏力、倦怠等明显脾虚证候,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血脂、hs-CRP、IL-6水平显著升高,HE染色结果表明,模型组小型猪血管内膜损伤严重,提示模型复制成功。PCR array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与应激反应相关的25个基因中,上调11个,下调3个,与脂质转运和代谢相关的15个基因中,上调5个,下调5个。结论:脾虚痰浊巴马小型猪冠脉应激反应与脂质转运和代谢相关基因变化可能是脾虚痰浊冠状动脉硬化发生的病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痰浊 巴马小型猪 动脉粥样硬化 应激反应 脂质转运和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阳虚大鼠脾失健运相关蛋白mRNA表达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何佳 王彩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1033-1035,共3页
目的:研究脾阳虚大鼠脾失健运相关蛋白mRNA表达差异。方法: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RT-PCR的实验方法,运用蛋白组学技术鉴定大鼠回肠组织中与脾阳虚相关的2个蛋白,即结蛋白(Desmin)、甘油醛三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 phosphate dehydro... 目的:研究脾阳虚大鼠脾失健运相关蛋白mRNA表达差异。方法: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RT-PCR的实验方法,运用蛋白组学技术鉴定大鼠回肠组织中与脾阳虚相关的2个蛋白,即结蛋白(Desmin)、甘油醛三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 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从基因水平检测蛋白质mRNA的差异性表达。结果:Desmin的mRNA表达在正常组和脾阳虚组没有明显差异,GAPDH的mRNA表达在正常组和脾阳虚组有明显差异。结论:GAPDH可作为脾阳虚证的辅助检测指标之一。用分子生物学RT-PCR检测方法检验了两个蛋白mRNA在转录过程中是否发生变化,从结果中看到了蛋白组学筛选的GAPDH在转录过程中发生变化,充分证明了GAPDH与脾阳虚证有关。Desmin的mRNA表达在脾阳虚大鼠中与正常组没有明显差异,还需要进一步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阳虚 脾失健运 蛋白MRNA 表达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许昕教授论治继发性闭经之经验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蕾 许昕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22期3475-3479,共5页
继发性闭经属于妇科多发病、疑难病,病因各异,病机复杂,常由月经后期、月经过少等演变而来,亦可源于中枢性疾病或手术、放化疗损伤。许昕教授认为本病以脾肾亏虚为本,以阳明浊热、暗耗阴血为标;肝失疏泄乃病发契机。治疗在补肾填精、健... 继发性闭经属于妇科多发病、疑难病,病因各异,病机复杂,常由月经后期、月经过少等演变而来,亦可源于中枢性疾病或手术、放化疗损伤。许昕教授认为本病以脾肾亏虚为本,以阳明浊热、暗耗阴血为标;肝失疏泄乃病发契机。治疗在补肾填精、健脾养血基础上,“清利阳明浊热、调畅肝胃气机”,二者相辅相成,以臻“浊热去、阴血复、阳气升”,使天癸重启、月经复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闭经 脾肾亏虚 阳明浊热 暗耗阴血 肝失疏泄 中医辨证治疗 名医学术经验 @许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脾胃理论探讨脾气虚病机与细胞自噬功能紊乱的相关性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杨良俊 刘伟 +3 位作者 胡志鹏 郑嘉怡 李思怡 潘华峰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8,共4页
细胞自噬作为细胞的分解代谢过程,在维持机体生长、发育、免疫防御等功能上与中医脾胃的生理功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基于中医脾胃理论,从机体运化失调、卫气不固及气血津液输布失常等脾气虚病机着手,同时结合现代医学对自噬功能下降在... 细胞自噬作为细胞的分解代谢过程,在维持机体生长、发育、免疫防御等功能上与中医脾胃的生理功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基于中医脾胃理论,从机体运化失调、卫气不固及气血津液输布失常等脾气虚病机着手,同时结合现代医学对自噬功能下降在细胞代谢、免疫防御及衰老中的研究成果,分析脾气虚病机与自噬功能紊乱之间的关联,提出自噬功能下降可视为中医脾气虚的微观病机,为揭示脾气虚的微观本质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气虚 自噬 脾胃理论 病机 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失健运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探讨 被引量:22
20
作者 尹晓岚 唐旭东 +4 位作者 王凤云 陈婷 马祥雪 田亚欣 段园志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期207-210,共4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类临床上常见和多发的异质性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餐后饱胀、上腹疼痛不适等,并缺少可以解释此类症状的器质性、系统性、代谢性疾病,中医认为,脾失健运是FD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文...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类临床上常见和多发的异质性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餐后饱胀、上腹疼痛不适等,并缺少可以解释此类症状的器质性、系统性、代谢性疾病,中医认为,脾失健运是FD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就脾失健运与FD内在机制的相关性进行探讨,以期为中医从脾论治FD提供新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失健运 功能性消化不良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