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城市交通上盖厚板转换全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马晓飞 李英民 +4 位作者 潘维浩 姜宝龙 杨宏武 黄永安 雷帅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2,38,共9页
某城市交通上盖建筑的结构高度为119.1m,具有刚度突变、构件中断等不规则项,为满足功能需求,采用厚板转换全框支剪力墙结构。通过5个算例模型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分析了转换板厚度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而确定了板厚。在PERFO... 某城市交通上盖建筑的结构高度为119.1m,具有刚度突变、构件中断等不规则项,为满足功能需求,采用厚板转换全框支剪力墙结构。通过5个算例模型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分析了转换板厚度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而确定了板厚。在PERFORM-3D中采用深梁划分转换板,用深梁非线性行为来模拟板厚的受力状态,对结构进行了罕遇地震下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找到该结构的薄弱部位,检验结构是否满足设计时既定的性能目标,综合评价该类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转换板厚度的增加对结构的抗震性能有一定影响,但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影响效率降低;在罕遇地震下,该结构的破坏次序为连梁-剪力墙-柱,符合预期破坏模式,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框支剪力墙结构 厚板转换 抗震性能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动力时程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塔部分地锚式斜拉桥地震响应的模态参与特性研究
2
作者 祝志文 沈焯悦 丁望星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102-113,共12页
独塔部分地锚式斜拉桥结构布置复杂,其地震响应规律和特征不清楚。基于某实际独塔部分地锚混合主梁斜拉桥,建立了全桥有限元模型,开展了桥梁动力特性和振动模态参与特性分析,基于反应谱法研究了桥梁单向地震作用下内力和位移响应的模态... 独塔部分地锚式斜拉桥结构布置复杂,其地震响应规律和特征不清楚。基于某实际独塔部分地锚混合主梁斜拉桥,建立了全桥有限元模型,开展了桥梁动力特性和振动模态参与特性分析,基于反应谱法研究了桥梁单向地震作用下内力和位移响应的模态参与机制。研究表明,主梁和索塔地震响应与地震激励方向呈现强相关性,该桥在顺桥向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明显小于横桥向地震作用。横桥向地震激励,低阶模态对地震响应贡献显著;顺桥向地震激励,主梁轴力和顺桥向位移由主梁纵飘主导的全桥第35阶模态显著贡献,主梁和索塔其余主要内力由多阶主梁竖弯耦合索塔纵弯模态贡献;竖向地震作用下,主梁轴力由主梁第1阶竖弯模态主导,其余主要内力和竖向位移由多阶主梁竖弯模态贡献,索塔轴向变形耦合主梁竖弯的全桥第68阶模态对索塔轴力贡献较大。研究揭示了独塔部分地锚式混合主梁斜拉桥不同于传统自锚式斜拉桥的地震响应特征和模态参与机制,明确了该桥抗震设计的重点位置,表明高阶模态对该桥型地震响应的贡献不可忽略。研究能为类似桥梁抗震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地震响应 反应谱法 独塔部分地锚斜拉桥 动力特性分析 模态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耸进水塔结构抗震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金山 张哲 +1 位作者 丁超元 张泽玉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350-357,共8页
以西藏某工程为例,基于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GTS NX,应用不同的抗震分析方法研究进水塔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动力响应,并对比分析了各方法计算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抗震分析方法计算得到的进水塔应力水平相差较大,但... 以西藏某工程为例,基于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GTS NX,应用不同的抗震分析方法研究进水塔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动力响应,并对比分析了各方法计算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抗震分析方法计算得到的进水塔应力水平相差较大,但应力分布规律相同,并且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得到的结构抗震分析应力结果更加保守;在考虑地震作用的效应折减系数后,采用不同抗震分析方法导致的结构应力水平差异对结构的配筋结果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抗震分析 拟静力法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动力时程分析法 进水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地震响应的薄弱部位及其响应规律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庆民 李伯涛 +3 位作者 王健 陈超 李成榕 李志兵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37-1445,共9页
针对地震中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的潜在故障问题,基于海南昌江某项目220 kV GIL物理结构,建立了三相输电管道水平敷设下的3维有限元模型,并提出依据现行设计规范模拟GIL地震响应的分析方法。首先通过模态分析获得了GIL结构的... 针对地震中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的潜在故障问题,基于海南昌江某项目220 kV GIL物理结构,建立了三相输电管道水平敷设下的3维有限元模型,并提出依据现行设计规范模拟GIL地震响应的分析方法。首先通过模态分析获得了GIL结构的振型特性,利用反应谱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地震反应谱激励下GIL地震响应的薄弱部位;然后对不同地震激励下GIL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具体评估,并进一步对GIL薄弱部位的地震响应规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表明:建模所依据的220 kV GIL输电管道结构能够耐受6度的地震烈度,但对于7度及以上的地震烈度,其有损坏的可能;绝缘子和导体是GIL结构地震响应的薄弱部位;合理选取绝缘子和导体的机械参数能有效提高GIL的抗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 地震响应 模态振型 反应谱分析 抗震分析 薄弱部位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垂直轴风力机塔架的力学分析及结构优化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印军 任勇生 +1 位作者 孙丙磊 宋玉壁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5期96-102,共7页
基于ANSYS对大型垂直轴风力机塔架进行静力学分析、动力学分析及结构优化。首先,根据风力机的功率确定塔架的大体尺寸;然后,对塔架进行静力分析,并对塔架承受最大载荷时的最大应变进行强度校核;对塔架的动力学分析包括有预应力的模态分... 基于ANSYS对大型垂直轴风力机塔架进行静力学分析、动力学分析及结构优化。首先,根据风力机的功率确定塔架的大体尺寸;然后,对塔架进行静力分析,并对塔架承受最大载荷时的最大应变进行强度校核;对塔架的动力学分析包括有预应力的模态分析和地震谱响应分析。ANSYS优化主要是通过改变塔架的厚度提高其固有频率,避免因塔架在发电机的激励下共振而产生的破坏。对塔架的力学分析能够在满足力学性能的前提下使塔架的质量最轻,降低塔架的制造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轴风力机塔架 静力学分析 动力学分析 地震谱响应分析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地区覆盖层土动力学参数统计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夏峰 宋成科 +1 位作者 孟庆筱 郭保正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8-54,共7页
收集天津地区近年来有代表性的具有完整土动力学参数作为实验数据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66份,用两种统计方法按不同深度统计分析粉质黏土、黏土、粉土、砂土、淤泥质土等的实测土动力学参数,给出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平均值。选取2个典... 收集天津地区近年来有代表性的具有完整土动力学参数作为实验数据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66份,用两种统计方法按不同深度统计分析粉质黏土、黏土、粉土、砂土、淤泥质土等的实测土动力学参数,给出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平均值。选取2个典型工程场地,构建土层分析模型,进行土层地震反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本文得到的统计2值在天津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适用性,与实测值结果更为接近。对于获得原状土样困难的场地,特别是对于较薄的夹层土,可参照统计2结果进行分析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地区 土动力学参数 土层地震反应 统计分析 地表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性桩复合地基桩体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盛桂琳 鲍鹏 +1 位作者 苏彩丽 刘德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74-1278,1286,共6页
建立三维有限模型,分别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研究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抗震性能,并根据相似理论,建立刚性桩复合地基群桩模型,采用模型拟动力试验,对其进行了地震作用下桩体响应规律试验研究,并对其在不同方法下的结果进行了对... 建立三维有限模型,分别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研究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抗震性能,并根据相似理论,建立刚性桩复合地基群桩模型,采用模型拟动力试验,对其进行了地震作用下桩体响应规律试验研究,并对其在不同方法下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弯矩值还是剪力值,都是角桩最大,其次是边桩,再次是中心桩;不同分析方法所得的位移值相差不大,位移分布比较均匀;而且通过观察试验现象、分析试验和理论数据可见刚性桩复合地基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模型动力试验方法用于研究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抗震性能是可行的,并且可推广应用到类似性的其他复合地基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桩复合地基 分解反应谱 时程分析 拟动力试验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信铁塔动力效应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向东 李帅 石泰山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14,共6页
为研究通信铁塔在风载荷与地震影响下的结构振动及其稳定,使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通信铁塔的风荷载受力情况、地震反应和模态进行动力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在正常大风工况下,铁塔基础作用力最大,铁塔的基础作用力是由风速大小控制的... 为研究通信铁塔在风载荷与地震影响下的结构振动及其稳定,使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通信铁塔的风荷载受力情况、地震反应和模态进行动力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在正常大风工况下,铁塔基础作用力最大,铁塔的基础作用力是由风速大小控制的。随着通信铁塔高度的增加,结构的自振频率减小,结构刚度减小;通信铁塔的结构刚度较大,其基本周期均在5附近。铁塔的地震响应基础作用力均为上拔力,上拔力比在大风荷载下增加了15%。通过实测值与有限元模拟值进行比较,两者之间误差在可控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效应 风荷载 模态分析 地震谱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Rayleigh阻尼系数的加权最小二乘法 被引量:8
9
作者 潘旦光 高莉莉 李小翠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0-76,共7页
在地震反应分析过程中,提出了一种优化方法以解决Rayleigh阻尼系数计算时选择两阶合理参考频率的难题。该方法是以反应谱理论为基础,以结构位移峰值误差最小为目标函数。将位移反应谱用一阶Taylor级数近似计算,从而将目标函数简化为加... 在地震反应分析过程中,提出了一种优化方法以解决Rayleigh阻尼系数计算时选择两阶合理参考频率的难题。该方法是以反应谱理论为基础,以结构位移峰值误差最小为目标函数。将位移反应谱用一阶Taylor级数近似计算,从而将目标函数简化为加权最小二乘法的方程。随后以框架结构为例,讨论了模态个数和阻尼比模型对Rayleigh阻尼系数计算的影响,并与传统方法、最小二乘法及基于多参考振型的加权最小二乘法进行比较。计算结果表明,最小二乘法由于忽略了模态贡献的影响,不是计算Rayleigh阻尼系数的合理方法。当模态个数所包含的累积振型参与质量达90%以上,本文方法所得Rayleigh阻尼系数计算结果稳定,结构动力反应的计算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反应 Rayleigh阻尼 加权最小二乘法 优化分析 位移反应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承式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涛 阎贵平 +1 位作者 李腾云 薛彩丽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8,共5页
以三峡工程对外交通公路黄柏河特大桥为研究背景,通过建立空间结构有限元模型,计算和分析了上承式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动力特征,并分别运用反应谱法和时程反应法分析该桥的空间地震响应,采用了十余条地震记录进行计算,讨论其主要结... 以三峡工程对外交通公路黄柏河特大桥为研究背景,通过建立空间结构有限元模型,计算和分析了上承式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动力特征,并分别运用反应谱法和时程反应法分析该桥的空间地震响应,采用了十余条地震记录进行计算,讨论其主要结构形式、不同的地震波、各种场地以及各参数对地震反应的影响和规律,为大跨度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抗震设计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拱桥 地震响应 动力特性 反应谱分析 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15
11
作者 刘齐茂 燕柳斌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7-112,共6页
针对第三水准"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提出一种在强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依据"用相同的投资获最好的设计"的设计理念,以在强烈地震波的作用下框架结构最大的层间相对位移最小化作为优化目标,建立了... 针对第三水准"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提出一种在强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依据"用相同的投资获最好的设计"的设计理念,以在强烈地震波的作用下框架结构最大的层间相对位移最小化作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同时满足体积约束的优化数学模型。采用动力有限元分析模型和高效的显式动力分析方法进行结构分析,获得最大的层间相对位移;采用改进的复形法求解优化数学模型;在显式动力分析软件ANSYS/LS-DYNA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一个三维框架结构的抗震优化设计。数值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不一定获得抗震结构的最优设计,但能获得一系列抗震性能良好的设计,具有现实的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设计 结构优化 动力响应优化 显式动力分析 复形法 空间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动设计反应谱特性对进水塔增量动力分析结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汉云 张燎军 李琳湘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4-88,共5页
汶川地震后相关部门结合震害调研和抗震经验对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进行了修编,标准设计反应谱曲线下降段指数由0.9调整为0.6,场地类别及其相关的反应谱特征周期有所调整。根据新老抗震设计规范的不同规定,对我国西南某水电站进水塔... 汶川地震后相关部门结合震害调研和抗震经验对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进行了修编,标准设计反应谱曲线下降段指数由0.9调整为0.6,场地类别及其相关的反应谱特征周期有所调整。根据新老抗震设计规范的不同规定,对我国西南某水电站进水塔进行增量动力分析,研究比较新老标准设计反应谱特性的变化对进水塔增量动力分析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根据旧规范DL 5073—2000,满足最大设计地震要求的进水塔抗震能力为0.299 g,而根据新规范NB 35047—2015,抗震能力为0.192 g,降低了35.8%。因此,标准设计反应谱特性的变化对进水塔增量动力分析结果的影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水工抗震规范的应用和工程抗震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反应谱 进水塔 增量动力分析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RS的规则钢筋混凝土桥梁圆形单柱桥墩延性抗震优化设计 被引量:8
13
作者 郑玉国 袁万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1-84,共4页
提出抗震结构集成优化设计的新方法,将多目标遗传优化算法与反应谱分析很好地结合起来,建立规则钢筋混凝土圆形单柱桥墩多目标抗震优化设计的通用框架,以圆形单柱桥墩的截面半径、纵向钢筋配筋率和横向箍筋配筋率为设计变量,以结构的初... 提出抗震结构集成优化设计的新方法,将多目标遗传优化算法与反应谱分析很好地结合起来,建立规则钢筋混凝土圆形单柱桥墩多目标抗震优化设计的通用框架,以圆形单柱桥墩的截面半径、纵向钢筋配筋率和横向箍筋配筋率为设计变量,以结构的初始材料造价、抗震强度需求能力比、抗震延性需求能力比为优化目标函数。通过把延性抗震设计问题转化为多目标优化问题,从而使设计者可以很好地平衡抗震设计的各种关键因素,并以可控的方式处理多个优化目标而获得Pareto意义上的最优设计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则钢筋混凝土桥梁 抗震优化设计 延性抗震设计 遗传算法 反应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床式水电站厂房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于倩倩 王海军 练继建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2-26,共5页
以某河床式水电站工程为例,在分析厂房整体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应用《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 5037-2000)和《欧洲结构抗震设计规范》(Eurocode 8)中三种不同的反应谱,进行了河床式水电站厂房结构的地震响应... 以某河床式水电站工程为例,在分析厂房整体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应用《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 5037-2000)和《欧洲结构抗震设计规范》(Eurocode 8)中三种不同的反应谱,进行了河床式水电站厂房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将设计反应谱转换成20s的人造地震波,通过时程分析,对反应谱分析得到的结构应力和位移状况进行验证对比,讨论在规范规定的不同反应谱分析方法下河床式水电站厂房结构地震响应的异同。期待研究成果可以为我国抗震规范的修订提供部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床式水电站厂房 地震响应 动力特性 反应谱法 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场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桥墩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 被引量:13
15
作者 黄建文 朱晞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4-90,共7页
用387条近场地震记录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了强度折减系数, 计算了与美国UBC97规范动力放大系数谱相容的弹性位移设计谱, 并建立了相应的基于结构破坏性能的非弹性位移设计谱。探讨了钢筋混凝土墩柱基于割线刚度法的迭代设计过程和改进的不... 用387条近场地震记录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了强度折减系数, 计算了与美国UBC97规范动力放大系数谱相容的弹性位移设计谱, 并建立了相应的基于结构破坏性能的非弹性位移设计谱。探讨了钢筋混凝土墩柱基于割线刚度法的迭代设计过程和改进的不需要迭代且能实现期望设计目标延性的基于非线性位移设计谱的两种抗震设计方法, 对这两种基于不同设计谱方法的设计结果进行了比较并用非线性时程分析进行验算, 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在近场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桥墩以位移为基础抗震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地震 动力放大系数 强度折减系数 位移反应谱 基于位移抗震设计 非线性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纪莲体育中心动力特性及反应谱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冼耀强 刘伯权 丁江澍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106-112,共7页
以佛山市世纪莲体育中心大跨度轮辐式张拉索膜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ANSYS程序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其动力特性,并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受力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结构自振频率较低,频谱集中,频率跳跃现象不明显;结构以屋... 以佛山市世纪莲体育中心大跨度轮辐式张拉索膜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ANSYS程序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其动力特性,并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受力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结构自振频率较低,频谱集中,频率跳跃现象不明显;结构以屋盖的竖向振动为主,具有较好的抗侧刚度和抗扭刚度;反应谱分析时,为保证各方向的模态质量参与系数在90%以上,建议其振型取140阶以上;地震作用对结构上压环、下压环及腹杆的内力影响较大,必须参与荷载组合;不同方向地震作用下,结构内力及位移存在显著差别,应同时考虑一维及多维地震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辐式大跨度张拉结构 动力特性 模态质量参与系数 反应谱分析 地震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结构填充抗震墙加固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陆加国 史铁花 +5 位作者 程绍革 吴礼华 石海亮 李守恒 栾文芬 孔祥雄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2-108,共7页
增设抗震墙加固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加固方法,在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固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传统意义上的抗震墙需从基础至所需部位上下连续,有时会给抗震加固带来诸多不便。本文以局部采用填充抗震墙翼墙和带框钢支撑方式加固的1/5缩尺框... 增设抗震墙加固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加固方法,在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固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传统意义上的抗震墙需从基础至所需部位上下连续,有时会给抗震加固带来诸多不便。本文以局部采用填充抗震墙翼墙和带框钢支撑方式加固的1/5缩尺框架结构模型的振动台试验结果为依据,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SC.MARC进行了与试验相同模型和工况的弹塑性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得出了与试验相同的结论,即该加固方法能明显提高类似框架结构的抗震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结构 抗震墙 钢支撑 振动台试验 反应谱分析 动力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型中心钢支撑混凝土框架地震反应特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国静 樊海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299-2308,共10页
为了研究X型中心钢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地震反应特性,分别对5层、8层和1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和X型中心钢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模型结构的动力特性和弹性地震反应进行分析,探讨X型中心钢支撑对结构侧移刚度、自振周期、水平地震作用... 为了研究X型中心钢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地震反应特性,分别对5层、8层和1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和X型中心钢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模型结构的动力特性和弹性地震反应进行分析,探讨X型中心钢支撑对结构侧移刚度、自振周期、水平地震作用下结构内力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没有明显增大结构重力荷载的条件下,支撑提高了结构侧移刚度,降低了结构自振周期,减小了水平地震作用下结构侧移和层间侧移角;支撑分担了部分楼层剪力,改变了结构的内力分布特点,降低了结构构件的内力,为实现"多道设防"的抗震设计原则创造了有利条件;X型中心钢支撑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随着层数的增大而有所降低,与普通框架相比,5层、8层和12层支撑框架最大层间位移角的降低幅度分别为36%,24%和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 X型中心钢支撑 地震反应特性 反应谱法 动力时程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框架结构地震响应与破坏过程的耐震时程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乐 白久林 欧进萍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15-421,共7页
耐震时程法(ETM)是一种基于动力时程的结构抗震分析方法,其典型表征在于随着持续时间的增加,地震动强度逐渐增大。本文合成了基于中国抗震反应谱的耐震时程曲线,并以此作为输入,对一个8层3跨钢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评估。采... 耐震时程法(ETM)是一种基于动力时程的结构抗震分析方法,其典型表征在于随着持续时间的增加,地震动强度逐渐增大。本文合成了基于中国抗震反应谱的耐震时程曲线,并以此作为输入,对一个8层3跨钢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评估。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IDA)对结构在不同耐震持时下的整体响应进行了评估;以大震下天然地震动分析结果为标准,对比了结构在耐震时程曲线(ETA)作用下的塑性铰分布概率、形成顺序和延性分布。研究结果表明:耐震时程法能较好地预测钢框架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响应及破坏过程,且分析次数少,这为钢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快速分析与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震时程法(ETM) 钢框架结构 耐震时程曲线(ETA) 规范反应谱 增量动力分析(IDA)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拉拱式协作体系桥梁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余海燕 孙全胜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7-70,82,共5页
为了解斜拉拱式协作体系桥梁地震响应规律和特点,指导该类桥型抗震设计与研究,以大连市翔凤河桥——(40+90.5)m斜拉拱式协作体系桥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该桥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动力性能分析,利用地震反应谱和时程分析方法分析... 为了解斜拉拱式协作体系桥梁地震响应规律和特点,指导该类桥型抗震设计与研究,以大连市翔凤河桥——(40+90.5)m斜拉拱式协作体系桥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该桥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动力性能分析,利用地震反应谱和时程分析方法分析三向地震作用下结构的位移和内力,以及结构非线性对地震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斜拉拱式协作体系桥梁的动力性能主要振型符合无背索斜拉桥的特点;结构在纵向和横向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和内力均比竖向地震作用大;在纵、横向地震作用下桥塔于塔梁拱交接位置产生最大内力,拱肋于1号墩处拱脚位置产生最大内力,应特别重视该桥塔梁拱结合处的桥塔和拱肋截面的抗震设计;结构非线性对该桥地震响应的影响比较明显,地震分析计算时应考虑结构非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拱式协作体系桥 地震响应 动力性能 反应谱分析 时程分析 位移 内力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