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ownscaling法在贵州冬季气温和降水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严小冬 吴战平 +2 位作者 马振锋 古书鸿 严华生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9-175,共7页
基于CGCM模式输出500 hPa位势高度场、NCEP/NCAR再分析500 hPa高度资料、贵州冬季降水和气温历史资料,利用降尺度法,对贵州冬季降水和气温预报的技巧和预测效果进行了预测试验和改进。结果表明,该方法从动力与统计相结合的角度,给出季... 基于CGCM模式输出500 hPa位势高度场、NCEP/NCAR再分析500 hPa高度资料、贵州冬季降水和气温历史资料,利用降尺度法,对贵州冬季降水和气温预报的技巧和预测效果进行了预测试验和改进。结果表明,该方法从动力与统计相结合的角度,给出季尺度大气环流与局地降水、气温之间的关系,有明确的动力学背景和天气学意义。20年回算及两年回报试验证明了该关系的合理性;对贵州冬季降水的预测率约70%,而对气温的预测率为65%左右。另外,通过对气温反演方程订正后,其预测率达67%左右;在极端异常年,该方法对降水的预测率变幅不大,而对气温的预测效果影响极大。最后利用该方法对2005年贵州冬季降水和气温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尺度 动力统计相结合 降水预测 气温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式集成的降水空间结构预报改进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吉璐莹 智协飞 +2 位作者 季焱 朱寿鹏 罗其祥 《大气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7-278,共22页
分别从“点对点”雨量检验和降水空间结构特征检验两方面对多个数值模式东亚夏季中短期逐日降水集合预报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不同模式对降水的不同方面存在不一样的预报能力。借助基于对象的诊断评估方法(method for object-based diagnos... 分别从“点对点”雨量检验和降水空间结构特征检验两方面对多个数值模式东亚夏季中短期逐日降水集合预报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不同模式对降水的不同方面存在不一样的预报能力。借助基于对象的诊断评估方法(method for object-based diagnostic evaluation,简称MODE)提出了基于降水对象的超级集合(Object-based Superensemble,简称OBJSUP)模型,采用观测场和预报场中降水对象空间结构的相似度来分配各个成员模式的权重,有别于利用传统“点对点”误差分析来计算权重的超级集合(Gridpoint-based Superensemble,简称GPSUP)。相比于最优单模式,两种多模式集成预报均有效地提高了中短期降水预报技巧,且OBJSUP模型整体优于GPSUP模型,主要原因在于OBJSUP模型可以较好地改进降水对象的质心位置预报。为进一步检验多模式集成模型对强降水空间结构特征的预报能力,针对2018年夏季广东一次极端强降水事件,多模式集成预报与高分辨率区域模式动力降尺度预报对比表明,多模式集成对强降水的预报不足,但对广东省逐日大雨量级降水和过程累积降水量空间分布预报较好。高分辨率区域模式对此个例中粤东地区发生的强降水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但对广东省其他地区降水量预报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对象的诊断评估方法 多模式集成 动力降尺度 极端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气候情景下气候变化响应过程研究综述 被引量:28
3
作者 成爱芳 冯起 +2 位作者 张健恺 李宗省 王岗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4-90,共7页
气候变化将会对生态系统、自然资源、极端气候和人类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科学评估未来气候变化响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前提。通过对当前研究成果的回顾,建立未来气候情景下气候变化响应研究的系统思路,并总结了研究所涉及的方法。系统论... 气候变化将会对生态系统、自然资源、极端气候和人类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科学评估未来气候变化响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前提。通过对当前研究成果的回顾,建立未来气候情景下气候变化响应研究的系统思路,并总结了研究所涉及的方法。系统论述了应用第5阶段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气候模式前进行适用性评价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降尺度方法尤其是统计降尺度的主要方法及进展;归纳了偏差校正过程中普遍使用的方法,最后,综合分析了整个研究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研究将为气候变化响应分析提供方法和思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尺度方法 偏差校正方法 气候变化响应 CMIP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气候情景Delta-DCSI降尺度方法 被引量:18
4
作者 郝振纯 李丽 +5 位作者 徐毅 鞠琴 严杰 罗键 王加虎 郝洁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7,共7页
降尺度方法是利用分辨率较低的GCM输出进行区域气候变化影响研究时必要的尺度转换手段。降水和气温的空间分布对产汇流、蒸散发等水循环要素的模拟结果有很大影响。为增强未来降水和气温情景对区域次网格的空间描述能力,提高区域水资源... 降尺度方法是利用分辨率较低的GCM输出进行区域气候变化影响研究时必要的尺度转换手段。降水和气温的空间分布对产汇流、蒸散发等水循环要素的模拟结果有很大影响。为增强未来降水和气温情景对区域次网格的空间描述能力,提高区域水资源情景预测的时空分布可信度,提出一种新的考虑空间分布的Delta-DCSI降尺度方法,通过双三次多项式曲面插值来考虑气候要素变化率在GCM大尺度网格内的空间不均匀性。并利用IPCC第四次评估发布的GFDL模式CM2.1在A2情景下的输出结果对Delta方法和Delta-DCSI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由于Delta-DCSI方法加强了降水情景变化率的次网格分布描述,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GCM情景在空间上的连续性特征,使得到的未来降水和气温情景变化率在空间上分布更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GCM情景 降尺度 Delta法 双三次曲面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计降尺度方法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明月 彭定志 胡林涓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8-122,共5页
统计降尺度方法是将大气环流模式GCMs输出的低分辨率的气象资料转换为流域尺度的主要方法之一,现已发展成为气候学中较为完善的领域。简要介绍了统计降尺度方法的基本原理,包括基本假设条件及主要步骤和关键点;重点介绍统计降尺度方法,... 统计降尺度方法是将大气环流模式GCMs输出的低分辨率的气象资料转换为流域尺度的主要方法之一,现已发展成为气候学中较为完善的领域。简要介绍了统计降尺度方法的基本原理,包括基本假设条件及主要步骤和关键点;重点介绍统计降尺度方法,大致分为转换函数法、天气分析技术和天气发生器这三类,并对几种方法的国内外应用进展做了阐述;对统计降尺度方法的不确定性研究做了简要介绍。指出未来研究应重点研究统计降尺度模型的适用条件及范围、提高降水模拟的精度;统计降尺度与动力降尺度两种降尺度结合的方法将是降尺度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降尺度 研究进展 统计降尺度方法 不确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计降尺度方法在北京月尺度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王冀 宋瑞艳 郭文利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93-700,共8页
利用SDSM(statistical downscaling method)方法对北京47年(1961—2007年)的最低、最高气温和降水变化情况进行模拟评估,在此基础上对2008年北京奥运期间和2009年国庆期间天气变化进行实际预测应用。结果表明,SDSM方法具备模拟气温和降... 利用SDSM(statistical downscaling method)方法对北京47年(1961—2007年)的最低、最高气温和降水变化情况进行模拟评估,在此基础上对2008年北京奥运期间和2009年国庆期间天气变化进行实际预测应用。结果表明,SDSM方法具备模拟气温和降水等要素的能力。从年际变化模拟的情况上看,SDSM模型对气温模拟的效果好于降水,其中对于月平均最低(最高)气温模拟的效果好于最低(最高)气温极值的模拟。模型模拟的逐年极端最高(最低)气温结果在整体上偏低于实况气温,体现出气温极值模拟能力的不足。SDSM模型模拟的降水量整体上小于实测值,对降水极大值模拟能力更弱。对奥运会和国庆期间北京天气预测结果表明,模型对日最高、最低气温和降水的数值预测能力较差,预测值偏低于实际值,但升温和降温过程发生的时段能够准确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SM 统计降尺度 月尺度预测 气温 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气候变化统计降尺度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朱宏伟 杨森 +3 位作者 赵旭喆 熊友才 王绍明 张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602-2609,共8页
统计降尺度方法(the Statistical Downscaling Methods,SDM)是为合理预测区域尺度的气候变化情景而提出的新型研究方法。统计降尺度法利用多年大气环流的观测资料建立大尺度气候要素和区域气候要素之间的统计关系,并用独立的观测资料检... 统计降尺度方法(the Statistical Downscaling Methods,SDM)是为合理预测区域尺度的气候变化情景而提出的新型研究方法。统计降尺度法利用多年大气环流的观测资料建立大尺度气候要素和区域气候要素之间的统计关系,并用独立的观测资料检验这种关系的合理性。把这种关系应用于大气环流模式(Global atmospheric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s,GCMs)中输出大尺度气候信息,来预估区域未来的气候变化情景(如气温和降水)。同时,10a来降尺度方法在生态过程模拟以及气候变化与生态预报关系拟合研究方面也取得一定进展。对统计降尺度方法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的创新研究方面进行了综述,归纳了该方法在模拟区域气候变化中的应用进展、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介绍了降尺度在生态预报中的相关应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化 区域气候预测 统计降尺度法 生态预报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江流域未来降水径流预测分析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郭靖 郭生练 +2 位作者 张俊 陈华 陈桂亚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8-22,共5页
本文应用统计降尺度法将全球气候模式和VIC分布式水文模型进行耦合,研究未来A2气候情景下汉江流域降水径流变化情况。首先应用基于光滑支持向量机的统计降尺度法在全球气候模式CGCM2和HadCM3的A2气候情景下,分别预测未来汉江流域日降水... 本文应用统计降尺度法将全球气候模式和VIC分布式水文模型进行耦合,研究未来A2气候情景下汉江流域降水径流变化情况。首先应用基于光滑支持向量机的统计降尺度法在全球气候模式CGCM2和HadCM3的A2气候情景下,分别预测未来汉江流域日降水、气温过程,然后将预测降水过程作为VIC模型的输入,模拟预测未来汉江流域径流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CGCM2气候模式下,2020s(2011~2040年)时期汉江流域径流小于基准年,2050s(2041~2070年)时期与基准年基本相当,2080s(2071~2100年)时期大于基准年;在HadCM3气候模式下,2020s时期汉江流域径流小于基准年,2050s和2080s时期均比基准年增加;降水、气温预测结果与径流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统计降尺度法 VIC模型 GCM 降水 径流 汉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尺度方法在中国不同区域夏季降水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9
作者 顾伟宗 陈丽娟 +1 位作者 李维京 陈德亮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2-212,共11页
在中国降水气候分区的基础上,利用降尺度方法进行区域夏季降水预测(RSPP),预测模型建立的基础是寻找影响区域气候的关键因子。降尺度预测模型中使用的资料有国家气候中心海-气耦合模式(CGCM/NCC)回报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台站观... 在中国降水气候分区的基础上,利用降尺度方法进行区域夏季降水预测(RSPP),预测模型建立的基础是寻找影响区域气候的关键因子。降尺度预测模型中使用的资料有国家气候中心海-气耦合模式(CGCM/NCC)回报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台站观测资料。为了避免年代际变化特征对季节尺度降水预测的影响,首先对CGCM/NCC模式输出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区域平均降水资料去除年代际线性变化趋势,即去除所有预报因子场和预报对象场的长期变化趋势。然后分别计算预报对象和模式资料的预报因子场以及再分析资料的预报因子场的相关系数,把相关系数值同时达到0.05显著性检验水平的区域平均环流特征作为预测因子,保证挑选出的预测因子既能反映实际大气中预测因子与预报对象的关系,同时又是海-气耦合模式预测的高技巧信息。利用最优子集回归作为转换函数的降尺度方法建立区域夏季降水预测模型。交叉检验和独立样本检验结果表明,文中设计的区域夏季降水预测模型对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夏季降水趋势预测的准确率较高且比较稳定,其预测效果远高于CGCM/NCC直接输出降水结果。进一步对具有较高预测技巧的代表性区域的可预报性来源分析发现,物理意义明确且独立性强的预测因子有助于提高预测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气耦合模式 降尺度方法 区域降水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计降尺度法在数值预报产品释用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0
作者 李江萍 王式功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1-45,共5页
目前数值模式输出的空间分辨率较低,缺少区域信息,很难对区域气候做精确的预测。降尺度方法通过把大尺度、低分辨率的数值模式输出信息转化为区域尺度的地面气候变化信息(如气温、降水),从而达到弥补数值模式预测区域未来气候变化不足... 目前数值模式输出的空间分辨率较低,缺少区域信息,很难对区域气候做精确的预测。降尺度方法通过把大尺度、低分辨率的数值模式输出信息转化为区域尺度的地面气候变化信息(如气温、降水),从而达到弥补数值模式预测区域未来气候变化不足的目的。这种做法的基础在于区域气候变化是以大尺度(如大陆尺度甚至行星尺度)气候为条件的。统计降尺度法以大尺度数值预报产品为预报因子,利用历史资料建立区域预报量与大尺度预报因子之间的统计模型,实现对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在系统论述统计降尺度法的基本原理、一般步骤的基础上,初步探讨统计降尺度法在中期天气预报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降尺度法 数值预报 产品释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气发生器与SDSM两种统计降尺度技术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最高温度模拟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凯 唐亚平 +3 位作者 李岚 李忠娴 李贺 吴艳青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45-1549,1593,共6页
首先对降尺度方法做了简要介绍,然后对天气发生器和SDSM 2种统计降尺度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利用2种统计降尺度技术分别对长江中下游地区1961~2000年夏季和全年最高温度进行了模拟和比较。结果表明,2种统计降尺度技术对长江中下游地区... 首先对降尺度方法做了简要介绍,然后对天气发生器和SDSM 2种统计降尺度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利用2种统计降尺度技术分别对长江中下游地区1961~2000年夏季和全年最高温度进行了模拟和比较。结果表明,2种统计降尺度技术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和全年最高气温极小值和平均值的模拟效果要比对极大值的模拟效果好;天气发生器模拟的年最高气温极大、极小和平均值与实际观测结果均有较大偏差,模拟效果不是很理想,而对夏季最高气温的模拟效果就相对好很多;SDSM较天气发生器对夏季和全年最高气温的模拟效果都更好,将会成为未来统计降尺度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降尺度法 天气发生器 SDSM 温度 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东部夏季降水量统计降尺度的可预测性研究 被引量:27
12
作者 魏凤英 黄嘉佑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3-488,共6页
利用1951—2007年逐月的北半球500 hPa高度场资料,使用降尺度技术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对我国东部夏季6—8月降水量作可预测性研究。用全球大气与热带太平洋相耦合的数值模式(CGCM)输出的500 hPa高度场作为因子场,利用建立的预报模型... 利用1951—2007年逐月的北半球500 hPa高度场资料,使用降尺度技术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对我国东部夏季6—8月降水量作可预测性研究。用全球大气与热带太平洋相耦合的数值模式(CGCM)输出的500 hPa高度场作为因子场,利用建立的预报模型作预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以北半球东亚40°E^180°地区的500 hPa高度场是较佳的降尺度因子场。预报模型的建立与使用的提取主分量个数和资料时期有关,提取主分量数在4~7、样本容量取32~43时有较好的预测效果。试验结果还表明,以CGCM模式输出的500 hPa高度场作为因子场进行预测,有一定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学 预报方法 偏最小二乘回归 统计降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江口水库未来径流变化趋势预测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郭靖 郭生练 +2 位作者 陈华 闫宝伟 张俊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8年第4期78-82,共5页
应用统计降尺度法将全球气候模式和两参数月水量平衡模型进行耦合,研究未来A2气候情景下丹江口水库径流变化趋势。首先应用统计降尺度法在CGCM2和HadCM3模式下分别预测未来汉江流域上游的月降水和气温情况,然后将它们输入两参数月水量... 应用统计降尺度法将全球气候模式和两参数月水量平衡模型进行耦合,研究未来A2气候情景下丹江口水库径流变化趋势。首先应用统计降尺度法在CGCM2和HadCM3模式下分别预测未来汉江流域上游的月降水和气温情况,然后将它们输入两参数月水量平衡模型,模拟预测丹江口水库的月径流过程。结果表明,在CGCM2气候模式下,丹江口水库径流在2020s和2050s时段比近期减少,2080s时段比近期增加;在HadCM3气候模式下,丹江口水库径流在未来三个时段均比近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丹江口水库 统计降尺度法 两参数月水量平衡模型 CGCM2 HadCM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lta方法的淮河流域气候变化预测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黎敏 吕海深 欧阳芬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14,46,共5页
为了预测气候变化对区域水文要素变化的影响,以淮河流域蚌埠以上区域为例,利用全球气候模式CSIRO和HadCM3,分别预测了同一情景下,淮河流域3个未来时段的降雨和温度变化。通过Delta变换对未来3个阶段的数据进行降尺度处理,运用曲线拟合... 为了预测气候变化对区域水文要素变化的影响,以淮河流域蚌埠以上区域为例,利用全球气候模式CSIRO和HadCM3,分别预测了同一情景下,淮河流域3个未来时段的降雨和温度变化。通过Delta变换对未来3个阶段的数据进行降尺度处理,运用曲线拟合的方法提出了蒸发函数模型。将预测出的气温作为蒸发函数模型的输入因子,模拟了淮河流域未来的蒸发过程。结果表明,该区域未来时段的降雨、气温和蒸发量均比历史观测值有所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ta变换法 气候变化 降尺度 GCMS 淮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降尺度方法对钱塘江流域日设计暴雨计算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徐杰 马冲 +2 位作者 朱仟 泮苏莉 许月萍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2-56,共5页
研究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可能影响,能让人类在面临气候变化时能够及时地采取相应措施。利用大气环流模式HadCM3的结果和国家气象局提供的钱塘江流域7个站点1961-1990年逐日实测气象资料,选取A1B排放情景,分别通过动力降尺度方法和统计降... 研究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可能影响,能让人类在面临气候变化时能够及时地采取相应措施。利用大气环流模式HadCM3的结果和国家气象局提供的钱塘江流域7个站点1961-1990年逐日实测气象资料,选取A1B排放情景,分别通过动力降尺度方法和统计降尺度方法,分析2011-2030时期(2020s)的日设计暴雨,并对两种方法计算得出的设计暴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除个别站点外,在A1B情景下,两种降尺度方法下极端暴雨出现的频率相比基准期都有所增加,其中动力降尺度方法下不同重现期的设计暴雨值增幅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降尺度方法 PRECIS LARS—WG 降雨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统计降尺度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晓燕 杨涛 +2 位作者 石晓燕 李会会 郝晓博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共5页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对黄河源区的降水、温度进行了统计降尺度研究,探讨了统计降尺度模式中考虑预报量的敏感大气环流因子随季节变化时对降水的降尺度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降尺度模型能成功地捕捉黄河源区的日平均温度及气...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对黄河源区的降水、温度进行了统计降尺度研究,探讨了统计降尺度模式中考虑预报量的敏感大气环流因子随季节变化时对降水的降尺度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降尺度模型能成功地捕捉黄河源区的日平均温度及气温极值的年际变化趋势,纳什效率系数均达0.95以上;比较CON模型及PIE模型对降水指标的模拟能力,发现两种模型对1961~2000年不同降水指标时间序列的模拟能力相当;从季节尺度看,在冬季PIE模型显示了更好的模拟能力,但在夏秋季节PIE模型对多数降水指标的模拟能力略不及CON模型。总之,CON模型对降水指标的模拟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人工神经网络 统计降尺度 降水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影响下的赣江流域水资源变化趋势与幅度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璇 郭家力 +3 位作者 张静文 潘仁伟 邹东景 史虹键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9-46,共8页
利用全球气候模式输出结果,经统计降尺度模型降解后得到流域尺度的降水和气温要素,根据实测资料建立气温—蒸发回归关系以及新安江水文模型,使用耦合模拟和MK趋势分析评估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赣江流域水资源量的变化趋势和幅度。研究结... 利用全球气候模式输出结果,经统计降尺度模型降解后得到流域尺度的降水和气温要素,根据实测资料建立气温—蒸发回归关系以及新安江水文模型,使用耦合模拟和MK趋势分析评估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赣江流域水资源量的变化趋势和幅度。研究结果表明:未来不同排放情景下的年降水量、年蒸发量和年径流量等水文气候要素变化趋势以显著增加为主。未来年降水量、年蒸发量和年径流量的多年平均值相对基准期有较小幅度增加,最大增幅为年径流量的13.81%。降水、蒸发和径流的年内变化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汛期径流增加、非汛期径流减少的不均匀情况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增加赣江流域未来的防洪压力和枯水期供水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江流域 统计降尺度 新安江水文模型 水资源量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格缩小的非结构网格梯度重构及制造解精度测试与验证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年华 张来平 李明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22-730,共9页
网格收敛性研究是验证与确认中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一般非结构网格难以自相似加密的问题,实现了基于网格缩小的精度测试方法。在典型的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拉伸网格上,利用网格缩小精度测试方法分别考察了梯度重构精度以及制造解流动模... 网格收敛性研究是验证与确认中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一般非结构网格难以自相似加密的问题,实现了基于网格缩小的精度测试方法。在典型的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拉伸网格上,利用网格缩小精度测试方法分别考察了梯度重构精度以及制造解流动模拟精度,将网格缩小精度测试结果与传统的网格加密精度测试结果以及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网格缩小精度测试方法与网格加密精度测试方法及理论分析的一致性。最后将网格缩小精度测试方法应用到各向异性拉伸网格粘性制造解精度测试中,得到了预期中的结果,并初步考察了梯度重构方法、网格类型对数值模拟精度的影响,显示出网格缩小精度测试方法在一般非结构网格精度测试上的优势,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构网格 验证与确认 网格收敛性研究 网格缩小方法 梯度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气候变化对区域水资源影响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14
19
作者 於凡 曹颖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8年第4期92-97,102,共7页
气候变化将改变全球水循环的现状,导致水资源时空分布的重新分配,并对降水、蒸散发、径流等造成直接影响。国内外学者越来越重视气候变化对区域水资源影响的研究,但是研究中存在着薄弱环节,首先是气候模型和水文模型耦合中出现的不精确... 气候变化将改变全球水循环的现状,导致水资源时空分布的重新分配,并对降水、蒸散发、径流等造成直接影响。国内外学者越来越重视气候变化对区域水资源影响的研究,但是研究中存在着薄弱环节,首先是气候模型和水文模型耦合中出现的不精确问题,其次是研究主要集中在气候变化对区域平均径流变化的影响。深入分析存在的不足之处,旨在综合国内外研究经验,促进我国相关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水资源 GCM downscaling方法 水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条件下叶尔羌流域水库蒸发变化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浩 杨涛 +1 位作者 胡高辉 王思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31-34,共4页
为了研究气候变化对水库水面蒸发的影响,以叶尔羌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选取气温、相对湿度以及风速作为主要气候影响因子,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构建统计降尺度模型。对研究区在全球气候模式BCC-CSM1.1三种情景(RCP2.6,RCP4.5,RCP8.5)下2020s... 为了研究气候变化对水库水面蒸发的影响,以叶尔羌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选取气温、相对湿度以及风速作为主要气候影响因子,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构建统计降尺度模型。对研究区在全球气候模式BCC-CSM1.1三种情景(RCP2.6,RCP4.5,RCP8.5)下2020s、2050s、2080s时段内的蒸发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叶尔羌流域水库的未来蒸发量总体呈增加态势,蒸发量E_(RCP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人工神经网络 统计降尺度 蒸发 叶尔羌流域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