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源前端组网的直流船舶电网高能效运行控制
1
作者 肖朝霞 朱洪驰 +2 位作者 曹家宁 徐瑞 张世荣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70,共10页
直流船舶电网为航运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有效可行的解决方案。考虑到实际船舶的运行工况,本文提出一种分层协调控制策略,主要用于有源前端组网的直流船舶电网中功率单元协调运行的设备层控制系统和功率层控制系统。其中,设备层控制系统负... 直流船舶电网为航运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有效可行的解决方案。考虑到实际船舶的运行工况,本文提出一种分层协调控制策略,主要用于有源前端组网的直流船舶电网中功率单元协调运行的设备层控制系统和功率层控制系统。其中,设备层控制系统负责实现发电机组转速的无静差跟随与不同容量柴油发电机组间的动态/稳态功率共享;功率层控制系统负责提升母线电压质量,提高系统能效。最后,利用仿真与半实物仿真系统对控制策略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可有效提高系统运行能效,最高节省约10%的燃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船舶电网 有源前端 动态/稳态负载功率共享 能效 分层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光储直流微电网分层协调控制 被引量:58
2
作者 米阳 吴彦伟 +1 位作者 符杨 王成山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7-45,共9页
针对独立运行的光储直流微电网,提出分层协调控制策略。第一层控制光伏和储能系统等单元独立运行,且各单元变流器可依次对母线电压进行自动调节。采用自适应下垂控制协调多组储能来稳定母线电压并根据最大功率和荷电状态自动协调不同储... 针对独立运行的光储直流微电网,提出分层协调控制策略。第一层控制光伏和储能系统等单元独立运行,且各单元变流器可依次对母线电压进行自动调节。采用自适应下垂控制协调多组储能来稳定母线电压并根据最大功率和荷电状态自动协调不同储能电池之间的负荷功率分配。当独立直流微电网中所需储能系统充电功率超过其最大允许功率时,光伏系统由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切换为下垂模式控制母线电压稳定,且不同光伏单元可根据各自最大功率自动分配负荷功率,同时采用电压前馈补偿控制动态调整下垂控制器的参考电压将母线电压提升至额定值。为了提高运行效率并增强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性,第二层控制根据母线电压协调不同变流器的工作方式,确保不同工作模式下均有变流器根据电压下垂特性控制直流电压来维持系统内的有功功率平衡。最后在Matlab/Simulink搭建仿真模块,分别验证在三种不同工作模式下所设计分层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分层控制可实现独立直流微电网的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光伏发电 自适应 下垂控制 负荷功率自动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U电源变换器动态均流技术
3
作者 宋飞 胡世平 姚信安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02期245-248,共4页
为了提高高频瞬态负载条件下CPU多相电压转换器的可靠性,建立一个包含旁带的小信号模型,而后利用该模型分析研究了拍频振荡产生的原因。为了消除或减弱旁带成分带来的拍频振荡而又不影响控制环路的相位容限,提出了运用耦合电感的解决方... 为了提高高频瞬态负载条件下CPU多相电压转换器的可靠性,建立一个包含旁带的小信号模型,而后利用该模型分析研究了拍频振荡产生的原因。为了消除或减弱旁带成分带来的拍频振荡而又不影响控制环路的相位容限,提出了运用耦合电感的解决方案。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案有效解决了高频瞬态负载条件下各相之间动态均流问题,并且对于不同的控制结构都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源变换器 动态均流 振荡 瞬态负载 耦合电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源荷协同下计及电转氢和电动汽车的含风电配网日前优化调度 被引量:11
4
作者 谭笑 华栋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4-155,166,共13页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其固有的间歇性使得消纳问题日益突出。电转氢和电动汽车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技术,作为灵活性资源参与电网优化调度,有利于可再生能源消纳。提出了一种计及电转氢和电动汽车的含风电配网日前优化调度模型,首先基...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其固有的间歇性使得消纳问题日益突出。电转氢和电动汽车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技术,作为灵活性资源参与电网优化调度,有利于可再生能源消纳。提出了一种计及电转氢和电动汽车的含风电配网日前优化调度模型,首先基于电转氢和电动汽车的储能特性和可调特性建立模型,实现负荷特性改善;其次结合系统风电消纳和削峰填谷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功率值和功率变化率的分时调度成本模型,形成了源荷协同的灵活性资源控制策略;最后建立了以经济性最优为目标的含风电配网日前调度模型。在改进的IEEE33节点配电网系统中开展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调度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系统调度总成本和负荷峰谷差,促进风电消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荷协同 风电消纳 需求侧灵活性资源 分时成本模型 优化调度 电动汽车 电转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