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PCA-GA的架空配电线路动态增容热传感器配置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轶 袁嘉伟 +3 位作者 汤波 陈上吉 张树森 崔昊杨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7-197,共11页
架空配电线路动态增容技术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线路输电能力,是应对短时高峰电力传输经济高效的方法。导体温度是架空线路动态增容的核心指标之一,通常需要在线路上安装大量热传感器进行采集,但投资巨大且难以实施。文中提出一种... 架空配电线路动态增容技术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线路输电能力,是应对短时高峰电力传输经济高效的方法。导体温度是架空线路动态增容的核心指标之一,通常需要在线路上安装大量热传感器进行采集,但投资巨大且难以实施。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缺失数据主成分分析(GPCA)-遗传算法(GA)的架空配电线路动态热感知优化方法,在架空配电线路上合理选择热传感器点位,精准计算线路全域温度分布,减少热传感器安装数量和投资。首先,建立考虑架空配电线路绝缘介质的载流量计算模型与GPCA组合重构模型,精准重构全域线路热特性;其次,采用GPCA-GA确定最佳传感器数量和布置点位,提高配电线路热重构精度;最后,以某地10 kV架空配电线路为例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架空线路 动态增容 热传感器 配置 温度分布重构 主成分分析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格子玻耳兹曼的油浸式变压器瞬态温升模拟与负载能力评估
2
作者 于文旭 关向雨 +2 位作者 赵俊义 涂嘉毅 赖泽楷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315-3325,共11页
现场变负荷运行条件下的油浸式变压器动态载荷(DTR)和热寿命损失与设备的瞬态温升密切相关。该文提出了一种耦合电网络的格子玻耳兹曼(LBM)物理在环仿真模型,实现对电网络约束下的DTR实时评估。采用D2Q9模型对流体流动和热格子玻耳兹曼... 现场变负荷运行条件下的油浸式变压器动态载荷(DTR)和热寿命损失与设备的瞬态温升密切相关。该文提出了一种耦合电网络的格子玻耳兹曼(LBM)物理在环仿真模型,实现对电网络约束下的DTR实时评估。采用D2Q9模型对流体流动和热格子玻耳兹曼方程(LBEs)进行求解捕获变压器内部瞬态的油流和温升过程;在Simulink环境中采用等价电流源模型构建多级负载的电网络约束,并将建立的变压器LBM模型作为元件进行数值封装完成物理在环的仿真模型构建。与有限体积法(FVM)相比,所建立的模型热点温升的稳态和瞬态求解结果的误差分别为2.60%和6.44%,热点温升变化趋势与变压器负载导则吻合,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基于该模型对恒定25℃、夏季和冬季典型环境温度变化下的油浸式变压器负载能力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在相对绝缘寿命损失小于1的前提下,环境温度恒定25℃、夏季典型变化温度和冬季典型变化温度下最大的负载系数分别为1.20、1.10和1.60。所提出的基于LBM的仿真模型对油浸式变压器温升的实时监测、负载能力评估和动态增容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浸式变压器 动态变压器载荷 格子玻耳兹曼方法 相对绝缘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架空线路动态热定值的输电网与储能协同鲁棒规划方法
3
作者 张智 周明 +3 位作者 郭尊 武昭原 陈艳波 李庚银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801-3812,I0017,共13页
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沙戈荒”大型风光基地的新能源并网导致电网潮流复杂多变,线路阻塞几率增大,这对电网规划带来新挑战。动态热定值(dynamic thermalrating,DTR)技术能根据天气条件和设备状态评估线路的载流能力,可有效... 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沙戈荒”大型风光基地的新能源并网导致电网潮流复杂多变,线路阻塞几率增大,这对电网规划带来新挑战。动态热定值(dynamic thermalrating,DTR)技术能根据天气条件和设备状态评估线路的载流能力,可有效挖掘电网侧的灵活调节潜力。此外,储能的双向快速调节可缓解电网传输压力,具有一定的输电替代作用。因此,该文集成DTR技术,提出储能与输电网协同的鲁棒规划模型。为充分考虑输电线路DTR技术和储能的协同效果,规划模型中嵌入了基于典型日的运行模拟。通过基于多区域气象数据的DTR评估方法量化典型日内线路的动态传输能力,并在典型日运行模拟中采用鲁棒优化方法考虑新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以更好地发挥储能的灵活调节作用。针对建立的鲁棒规划模型,提出一种适用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的改进列约束生成(column and constraint generation,C&CG)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引入一种新的不精确C&CG迭代过程进行加速。通过西北电网实际系统分析表明,考虑DTR的输–储协同规划将规划线路数量从29条减少到10条,并提升了线路利用效率。此外,系统运行成本降低了9.6%,新能源消纳率从87.7%提升到9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网规划 动态热定值 储能 鲁棒优化 改进列约束生成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L-BILSTMDN的输电线动态热极限概率预测 被引量:1
4
作者 孙辉 卢雪立 +3 位作者 高正男 胡姝博 金田 王钟辉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118,共9页
针对输电线动态热极限概率预测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交替学习-双向长短时混合密度网络模型的动态热极限概率预测方法。该模型基于双向长短时混合密度网络抓取训练数据时序信息并实现动态热极限概率预测。同时,使用交替学习方法... 针对输电线动态热极限概率预测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交替学习-双向长短时混合密度网络模型的动态热极限概率预测方法。该模型基于双向长短时混合密度网络抓取训练数据时序信息并实现动态热极限概率预测。同时,使用交替学习方法对时序数据集中的复杂模式数据进行强化学习,即区分出训练集中具有较为复杂模式的部分,让复杂模式训练集和全部训练集在模型中交替迭代直至最优,从而解决不平衡数据集混叠造成的局部最优问题。通过辽宁省某地区实例分析显示,所提模型可提升预测精度、降低过载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路输送能力 动态热极限 概率预测 动态增容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流器并网的新能源外送系统功率传输能力评估 被引量:3
5
作者 万易 王建 +2 位作者 南东亮 张博 熊小伏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1-183,共13页
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广泛采用并网变流器接入电网,评估变流器并网新能源外送系统的功率传输能力,对于保证电网正常及紧急运行工况下的清洁能源持续、稳定外送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首先分析无功补偿前后变流器并网系统的功率传输特性,掌... 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广泛采用并网变流器接入电网,评估变流器并网新能源外送系统的功率传输能力,对于保证电网正常及紧急运行工况下的清洁能源持续、稳定外送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首先分析无功补偿前后变流器并网系统的功率传输特性,掌握变流器并网系统的安全稳定传输边界。接着,对新能源外送通道开展动态热容量评估,挖掘传输通道潜在传输能力以促进清洁能源消纳。然后,统筹考虑保证并网系统及外送通道安全稳定运行的各类型约束,确定新能源最大外送能力。最后,对算例测试系统中的新能源场站开展最大外送能力评估,算例研究表明:配合无功补偿并同时利用设备动态热容量,可以提升新能源外送能力;不同电网连接强度和运行工况下,限制清洁能源外送能力的主导因素不同,需依据主导因素确定外送功率,才能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外送 并网变流器 无功补偿 动态热容量 功率传输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典型负荷曲线的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动态载荷能力评估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琛 董旭柱 +2 位作者 阮江军 邓永清 陈乔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515-3524,I0152-I0154,共13页
开展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动态载荷能力评估,保障设备安全运行条件下提高设备利用率和迎峰能力,是资产精益化管理的发展方向。该文首先分析动态温升模型的热参数,使用光纤实测的绕组热点温度数据对热参数优化并对温升估算模型进行改进,最终... 开展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动态载荷能力评估,保障设备安全运行条件下提高设备利用率和迎峰能力,是资产精益化管理的发展方向。该文首先分析动态温升模型的热参数,使用光纤实测的绕组热点温度数据对热参数优化并对温升估算模型进行改进,最终热点温度估算最大误差不超过3K,其次结合变压器运行工况,综合考虑热点温度、顶层油温、寿命损失及套管和分接开关最大允许电流等约束,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荷循环迭代的变压器动态载荷能力评估方法,并分析了典型负荷曲线及环境温度曲线的提取方法,最后针对变压器在不同场景下的多个动态载荷能力评估应用实例进行研究,确定变压器的动态载荷能力及限制因素。结果表明,套管和分接开关最大允许电流可能成为限制变压器动态载荷能力的主要因素,较额定工况,不同场景下变压器载荷能力可提升28%以上,具有较大的载荷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 热点温度 热参数优化 典型负荷曲线 变压器动态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线路-源-储灵活性的电力系统分层优化调度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心刚 臧延雪 +3 位作者 张雅君 熊雪君 符杨 边晓燕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5-192,209,共9页
当前关于系统灵活性提升的优化调度研究主要聚焦于量化灵活性需求或挖掘源-荷-储灵活资源供给,而未考虑通过线路提供传输支撑能力满足灵活性需求,提出计及线路-源-储灵活性的电力系统分层优化调度方法。基于线路动态增容技术计算线路动... 当前关于系统灵活性提升的优化调度研究主要聚焦于量化灵活性需求或挖掘源-荷-储灵活资源供给,而未考虑通过线路提供传输支撑能力满足灵活性需求,提出计及线路-源-储灵活性的电力系统分层优化调度方法。基于线路动态增容技术计算线路动态传输容量,提出线路灵活性动态传输裕量,以量化线路传输灵活性;对火电、抽水蓄能和电化学储能的灵活性及调峰特性进行分析;构建以线路灵活性动态传输裕量及源-储灵活供给为机会约束条件的分层优化调度模型,优化机组出力并选择需要配置动态增容装置的线路。改进的IEEE39节点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提高线路传输能力以及系统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路传输灵活性 线路动态增容 线路灵活性动态传输裕量 分层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碳排放强度约束和负荷转移的风火打捆发电系统经济调度模型
8
作者 陈咏涛 王瑞妙 +4 位作者 樊晓伟 朱小军 赵小娟 周念成 雷超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3-40,共8页
在当前“碳中和、碳达峰”的背景下,风火打捆发电系统将不断提高输送功率,加快构建清洁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为此,本文提出一种考虑碳排放强度约束和负荷转移的风火打捆发电系统经济调度模型。首先,对风火打捆发电系统中灵活性改... 在当前“碳中和、碳达峰”的背景下,风火打捆发电系统将不断提高输送功率,加快构建清洁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为此,本文提出一种考虑碳排放强度约束和负荷转移的风火打捆发电系统经济调度模型。首先,对风火打捆发电系统中灵活性改进后的火电机组,考虑其爬坡能力有了较大提升,采用阶梯式爬坡建模方式来表征其快速爬坡响应能力;其次,考虑改进后的火电机组仍然存在碳排放特性,故将碳排放强度约束加入发电系统的经济调度模型。但是这样可能会限制火电机组的阶梯式爬坡响应能力。为解决这一矛盾,本文将风火打捆发电系统与城市高压配电网进行耦合建模,让城市高压配电网中灵活负荷资源参与风火打捆发电系统经济调度,最终形成计及负荷转移的经济调度模型。最后,本文对某实际地区的多个风火打捆发电系统与当地高压配电网络进行联合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火打捆发电系统 碳排放强度约束 经济调度 阶梯式爬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菲涅尔式光热电站控制策略及变负荷速率研究
9
作者 高湘彬 廖超豪 李根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55,共9页
太阳能光热发电可以与其他新能源发电互补运行,也可以承担电网调峰调频任务,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线性菲涅尔式光热电站为研究对象,利用Apros软件搭建储热系统和发电系统的动态仿真模型并进行了模型验证,设计了考虑蓄热影响的光... 太阳能光热发电可以与其他新能源发电互补运行,也可以承担电网调峰调频任务,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线性菲涅尔式光热电站为研究对象,利用Apros软件搭建储热系统和发电系统的动态仿真模型并进行了模型验证,设计了考虑蓄热影响的光热电站协调控制系统,研究该电站在不同负荷区间的最大变负荷速率。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光热电站协调控制策略控制效果良好,与未采用蓄热控制相比,采用蓄热控制后主蒸汽压力偏差由0.17 MPa减小到0.07 MPa;在设定的限制条件下,100%THA~75%THA负荷区间最大升负荷速率为11.57%/min,最大降负荷速率为8.94%/min。研究结果可为光热电站调峰调频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热发电 动态模型 控制策略 变负荷速率 Apros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动态热定值的配电网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艳玲 梁立凯 +2 位作者 韩学山 王孟夏 王明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10-1416,共7页
架空线路传输容量限制是影响配电网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动态热定值可有效挖掘现有配电线路的热载流能力,提高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为此,该文基于CIGRE标准计算架空线路实时气象条件下的最大允许热载流量,采用序贯蒙特卡罗方法抽取系统状态... 架空线路传输容量限制是影响配电网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动态热定值可有效挖掘现有配电线路的热载流能力,提高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为此,该文基于CIGRE标准计算架空线路实时气象条件下的最大允许热载流量,采用序贯蒙特卡罗方法抽取系统状态,建立考虑线路动态热载流限制的状态分析模型,通过比较基于静态热定值和动态热定值的系统可靠性指标,量化动态热定值产生的可靠性收益,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动态热定值时间尺度(按小时、按周、按月和按季度)的不同对其产生经济效益的影响。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其结果表明动态热定值可显著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热定值 配电网 可靠性指标 经济效益 序贯蒙特卡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参数平差模型的输电线路温度估计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芳 查浩 +2 位作者 韩学山 王孟夏 王传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81-86 112,112,共7页
针对输电线路电阻估计困难,致使输电线路运行温度难以精准把握的问题,提出通过建立半参数平差模型实现对输电线路温度稳定估计的想法。在分析影响输电线路温度估计精度因素的基础上,根据量测方程间的耦合关系,提出两步估计的方式,对电... 针对输电线路电阻估计困难,致使输电线路运行温度难以精准把握的问题,提出通过建立半参数平差模型实现对输电线路温度稳定估计的想法。在分析影响输电线路温度估计精度因素的基础上,根据量测方程间的耦合关系,提出两步估计的方式,对电阻估计值进行精细化处理;考虑电阻变化的迟缓性,建立线性量测方程,将未知误差作为待估参数,建立半参数平差模型;继而,分析了模型中的关键参数——平滑因子β及正则化矩阵M的选取规则及方法。由此,提高了输电线路温度估计的精度以及估计值的稳健性,为软动态热定值技术的应用提供基础。以山东仿曹220kV输电线路的实测数据为例,对该方法与传统最小二乘估计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输电线路 温度估计 软动态热定值 半参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量测量单元的输电线路温度跟踪估计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芳 韩学山 +2 位作者 李华东 王孟夏 杨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25-29,共5页
载流导体电阻与温度变化之间有明确的物理解析规律,基于这一规律,借助相量测量单元(PMU)量测的信息,首先建立了遵循线性最小二乘估计电阻并间接跟踪输电线路温度的模型;继而推导了PMU直接量测信息误差分布经过转换后间接量测的误差散布... 载流导体电阻与温度变化之间有明确的物理解析规律,基于这一规律,借助相量测量单元(PMU)量测的信息,首先建立了遵循线性最小二乘估计电阻并间接跟踪输电线路温度的模型;继而推导了PMU直接量测信息误差分布经过转换后间接量测的误差散布规律与概率表达;最后在量测误差存在相关性的条件下,分析了目标函数值的分布概率,指出传统的不良数据识别手段依然有效。由此,建立输电线路温度的跟踪估计,实现输电线路动态热定值(DTR)的软实现思想,从而为输电线路潜在能力挖掘提供简捷手段,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电阻 温度 跟踪估计 相量测量单元 动态热定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架空导线动态增容的热路法稳态模型 被引量:45
13
作者 刘刚 阮班义 +3 位作者 林杰 杨敏 张鸣 许志澄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07-1113,共7页
应用动态增容技术提高现有架空导线的输送能力,需要准确计算架空导线的隐含容量。为此,首先分析了架空导线动态增容的基本原理并比较了各种传统动态增容模型的优缺点。然后,根据传热学理论建立了架空导线动态增容的热路法稳态模型,该模... 应用动态增容技术提高现有架空导线的输送能力,需要准确计算架空导线的隐含容量。为此,首先分析了架空导线动态增容的基本原理并比较了各种传统动态增容模型的优缺点。然后,根据传热学理论建立了架空导线动态增容的热路法稳态模型,该模型仅需监测导线温度以及环境温度,并根据该模型推导了架空导线允许载流量的计算方法。最后,设计了室内、室外架空导线加载不同阶跃电流的温升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室内较稳定条件下,随着导线温度升高等效热阻RX逐渐减小,当温升达44°C时RX减小了7.7%;室外实验中根据模型计算的允许电流与实际值相对误差为-1.7%。可见,根据架空导线热路法稳态模型可实现对架空导线隐含稳态载流量的准确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导线 热路法 等效热阻 稳态模型 动态增容 允许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架空导线动态增容的热路法暂态模型 被引量:37
14
作者 刘刚 阮班义 张鸣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58-62,123,共6页
建立了架空导线动态增容的暂态热路模型,通过监测导线温度及导线周围环境温度便可实时计算出架空导线的允许载流量。设计了室内导线加载阶跃电流的实验,结果表明导线温度的理论计算值大于实测值,最大误差小于1℃,温升时间与环境热阻有... 建立了架空导线动态增容的暂态热路模型,通过监测导线温度及导线周围环境温度便可实时计算出架空导线的允许载流量。设计了室内导线加载阶跃电流的实验,结果表明导线温度的理论计算值大于实测值,最大误差小于1℃,温升时间与环境热阻有关。设计了室外导线加载恒定电流24h的实验,通过暂态热路模型计算出导线实时最大允许电流,并初步分析了环境条件与导线温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导线 热路模型 热阻 动态增容 导线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允许输送容量的混沌预测 被引量:11
15
作者 任丽佳 江秀臣 +3 位作者 盛戈皞 曾奕 吴小辰 胡玉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5期86-91,共6页
为更准确预测输电线路未来允许的输送容量,提出利用动态提高输电线路输送容量(dynamic line rating,DLR)系统及混沌理论预测线路的输送容量。利用改进的C-C算法可靠性高、计算速度快的特点对容量时间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并证实了线路允... 为更准确预测输电线路未来允许的输送容量,提出利用动态提高输电线路输送容量(dynamic line rating,DLR)系统及混沌理论预测线路的输送容量。利用改进的C-C算法可靠性高、计算速度快的特点对容量时间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并证实了线路允许输送容量具有混沌特性,可运用混沌理论预测线路输送的容量。然后采用基于奇异值分解的混沌时间序列Volterra方法对一条安装有DLR系统的110kV线路可输送的容量及线路可能发生的热过载故障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反映容量序列未来变化的趋势及线路发生热过载故障的风险性,提高了预测的精度,是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动态输送容量 容量预测 热过载风险估计 混沌 VOLTERRA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脉动参数热路模型的架空线路动态增容风险评估 被引量:9
16
作者 应展烽 徐捷 +2 位作者 张旭东 杜志佳 赵骞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89-95,共7页
架空输电线路动态增容的热路模型对环境气象依赖性小,但忽略了环境热阻脉动,故当线路温度波动时,增容风险评估可能出现偏差。为此,通过引入平均热阻和脉动热阻参数,提出了一种计及参数脉动特性的线路增容热路模型。基于参数辨识和马尔... 架空输电线路动态增容的热路模型对环境气象依赖性小,但忽略了环境热阻脉动,故当线路温度波动时,增容风险评估可能出现偏差。为此,通过引入平均热阻和脉动热阻参数,提出了一种计及参数脉动特性的线路增容热路模型。基于参数辨识和马尔可夫链方法,对模型参数及其随机特性进行了确定。利用架空导线温升实验平台,对所提模型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实验与计算结果表明:当导线温度存在波动时,参数辨识方法得到的平均热阻精度高于传统计算方法;马尔可夫链能够得到脉动热阻的统计规律,并生成随机特性相似的模拟序列;得到热阻参数后,所述模型能够描述导线温度受环境气象影响而产生的波动,并以概率形式对载流量进行有效估计,将增容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为电力系统运行和调度提供必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增容 风险评估 热路模型 参数辨识 马尔可夫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K31+0.3Yb镁合金的热力模拟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志义 叶呈武 +1 位作者 张坤 郑青春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33-937,共5页
通过热压缩变形实验,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对ZK31+0.3Yb镁合金变形过程的流变应力和组织演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663K/0.1s-1是最佳的变形条件,在此条件下,合金的流变应力低,动态再结晶充分激发,合金的塑性好;当变形温度降至623K和573... 通过热压缩变形实验,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对ZK31+0.3Yb镁合金变形过程的流变应力和组织演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663K/0.1s-1是最佳的变形条件,在此条件下,合金的流变应力低,动态再结晶充分激发,合金的塑性好;当变形温度降至623K和573K时,动态再结晶不能充分激发,合金变形的流变应力明显提高,尤其是573K变形时流变应力达到185MPa;而变形温度提高到723K时,晶界处形成楔形裂纹,合金的塑性差;在663K时变形,尽管应变速率降低至0.001s-1,合金的动态再结晶充分激发,流变应力下降,但变形的进程被减缓;当变速率提高到1.000s-1时,晶粒间的协调变形不能发挥作用,合金的塑性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热力模拟 变形温度 应变速率 动态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架空输电线路暂态载流能力的计算和评估 被引量:14
18
作者 毛先胤 盛戈皞 +1 位作者 刘亚东 江秀臣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0-74,共5页
架空输电线路的暂态载流能力是高峰时期负荷调度和紧急情况下运行调度安全操作的依据。笔者主要利用输电线路暂态热平衡方程给出评估线路暂态载流能力的方法,提出以Runge-Kutta公式为基础的计算模型,避免了因引入热传递系数带来的误差,... 架空输电线路的暂态载流能力是高峰时期负荷调度和紧急情况下运行调度安全操作的依据。笔者主要利用输电线路暂态热平衡方程给出评估线路暂态载流能力的方法,提出以Runge-Kutta公式为基础的计算模型,避免了因引入热传递系数带来的误差,保证了计算精度。重点分析了导线温升、暂态载流量、安全时间等线路暂态载流能力特征参数及其计算方法,以增容系统采集的现场数据为基础,讨论了输电线路的暂态载流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架空输电线路的暂态载流量具有很大的挖掘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增容 暂态热平衡方程 导线温升 剩余时间 暂态载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校核的输电线路载流量限额动态评估 被引量:13
19
作者 侯宇 王伟 +3 位作者 韦徵 邓小君 杨晓旭 张可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59-166,共8页
急剧增长的用电需求和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给现有输电系统带来了较大压力。动态增容技术是提升线路输送能力的经济有效的手段,但受数据采集精度、计算模型参数时变特征等影响,现有动态增容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计算精度不足、可... 急剧增长的用电需求和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给现有输电系统带来了较大压力。动态增容技术是提升线路输送能力的经济有效的手段,但受数据采集精度、计算模型参数时变特征等影响,现有动态增容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计算精度不足、可靠性偏低等问题。为降低数据采集质量和载流量模型精度对动态增容技术可靠性的影响,提出并构建了一种基于实时闭环校核的载流量及弧垂计算模型修正方法。结合数值天气预报,进一步提出了一种输电线路载流量限额动态评估方案,在动态校核载流量和弧垂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实现对实时和预测载流量限额的滚动修正。最后,通过实际工程案例验证了模型校核方法和载流量限额动态评估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动态增容 载流量 弧垂 热平衡方程 模型校核 变步长修正 动态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农作物秸秆组成及燃烧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7
20
作者 赵文霞 杨朝旭 +1 位作者 刘帅 任爱玲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21-927,共7页
为了探讨我国典型区域典型农作物秸秆的组成及燃烧特性,在典型农作物种植区(河北省和吉林省)选择了三种典型秸秆(小麦秸秆、水稻秸秆和玉米秸秆),对其进行组分分析(工业分析、元素分析、纤维组成),借助差热-热重仪对其燃烧动力学特性进... 为了探讨我国典型区域典型农作物秸秆的组成及燃烧特性,在典型农作物种植区(河北省和吉林省)选择了三种典型秸秆(小麦秸秆、水稻秸秆和玉米秸秆),对其进行组分分析(工业分析、元素分析、纤维组成),借助差热-热重仪对其燃烧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种秸秆中水稻秸秆灰分和综纤维素含量最高,小麦秸秆中S、Hg含量最高,其他工业分析(水分、挥发分、固定碳)和元素(C、H、O、N)组成均无明显差异。不同升温速率下,三种秸秆的TG和DTG曲线总体趋势相似,两个明显的失重峰分别对应挥发分的析出和燃烧阶段、固定碳燃烧阶段,且前者的失重率远高于后者;同一升温速率下,三种秸秆在低温燃烧区(挥发分析出和燃烧)的最大失重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小麦秸秆>水稻秸秆>玉米秸秆,而高温燃烧区(固定碳的燃烧)玉米和水稻秸秆的最大失重率没有明显差别,均高于小麦秸秆。秸秆低温区燃烧和高温区燃烧动力学过程均符合二级燃烧动力学方程。研究表明,三种秸秆具有高挥发分、低灰分(水稻秸秆除外)、低硫的特点;秸秆的燃烧失重主要是挥发分的析出和燃烧,其次是固定碳的燃烧,而水分蒸发贡献量最少;快速失重峰形不仅与秸秆的组成有关,还与挥发分初析温度高低有关;双组分分阶段反应模型能够科学地描述农作物秸秆的燃烧动力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 组成 热重分析 燃烧动力学 最大失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