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准确预测输电线路未来允许的输送容量,提出利用动态提高输电线路输送容量(dynamic line rating,DLR)系统及混沌理论预测线路的输送容量。利用改进的C-C算法可靠性高、计算速度快的特点对容量时间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并证实了线路允...为更准确预测输电线路未来允许的输送容量,提出利用动态提高输电线路输送容量(dynamic line rating,DLR)系统及混沌理论预测线路的输送容量。利用改进的C-C算法可靠性高、计算速度快的特点对容量时间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并证实了线路允许输送容量具有混沌特性,可运用混沌理论预测线路输送的容量。然后采用基于奇异值分解的混沌时间序列Volterra方法对一条安装有DLR系统的110kV线路可输送的容量及线路可能发生的热过载故障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反映容量序列未来变化的趋势及线路发生热过载故障的风险性,提高了预测的精度,是有效、可行的。展开更多
文摘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沙戈荒”大型风光基地的新能源并网导致电网潮流复杂多变,线路阻塞几率增大,这对电网规划带来新挑战。动态热定值(dynamic thermalrating,DTR)技术能根据天气条件和设备状态评估线路的载流能力,可有效挖掘电网侧的灵活调节潜力。此外,储能的双向快速调节可缓解电网传输压力,具有一定的输电替代作用。因此,该文集成DTR技术,提出储能与输电网协同的鲁棒规划模型。为充分考虑输电线路DTR技术和储能的协同效果,规划模型中嵌入了基于典型日的运行模拟。通过基于多区域气象数据的DTR评估方法量化典型日内线路的动态传输能力,并在典型日运行模拟中采用鲁棒优化方法考虑新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以更好地发挥储能的灵活调节作用。针对建立的鲁棒规划模型,提出一种适用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的改进列约束生成(column and constraint generation,C&CG)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引入一种新的不精确C&CG迭代过程进行加速。通过西北电网实际系统分析表明,考虑DTR的输–储协同规划将规划线路数量从29条减少到10条,并提升了线路利用效率。此外,系统运行成本降低了9.6%,新能源消纳率从87.7%提升到95.1%。
文摘为更准确预测输电线路未来允许的输送容量,提出利用动态提高输电线路输送容量(dynamic line rating,DLR)系统及混沌理论预测线路的输送容量。利用改进的C-C算法可靠性高、计算速度快的特点对容量时间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并证实了线路允许输送容量具有混沌特性,可运用混沌理论预测线路输送的容量。然后采用基于奇异值分解的混沌时间序列Volterra方法对一条安装有DLR系统的110kV线路可输送的容量及线路可能发生的热过载故障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反映容量序列未来变化的趋势及线路发生热过载故障的风险性,提高了预测的精度,是有效、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