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ynamic self-adaptive ANP algorithm and its application to electric field simulation of aluminum reduction cell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雅琳 陈冬冬 +2 位作者 陈晓方 蔡国民 阳春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4731-4739,共9页
Region partition(RP) is the key technique to the finite element parallel computing(FEPC),and its performance has a decisive influence on the entire process of analysis and computation.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 Region partition(RP) is the key technique to the finite element parallel computing(FEPC),and its performance has a decisive influence on the entire process of analysis and computation.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of RP method for the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FEM) has been given.By taking the electric field of aluminum reduction cell(ARC)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performance of two classical RP methods,which are Al-NASRA and NGUYEN partition(ANP) algorithm and the multi-level partition(MLP) method,has been analyzed and compared.The comparison results indicate a sound performance of ANP algorithm,but to large-scale models,the computing time of ANP algorithm increases notably.This is because the ANP algorithm determines only one node based on the minimum weight and just adds the elements connected to the node into the sub-region during each iteration.To obtain the satisfied speed and the precision,an improved dynamic self-adaptive ANP(DSA-ANP) algorithm has been proposed.With consideration of model scale,complexity and sub-RP stage,the improved algorithm adaptively determines the number of nodes and selects those nodes with small enough weight,and then dynamically adds these connected elements.The proposed algorithm has been applied to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 of the electric field simulation of ARC.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ANP algorithm,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has been shortened approximately from 260 s to 13 s.This proves the superiority of the improved algorithm on computing time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ite element parallel computing(FEPC) region partition(RP) dynamic self-adaptive ANP(DSA-ANP) algorithm electric field simulation aluminum reduction cell(AR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emical process dynamic optimization based on hybrid differential evolution algorithm integrated with Alopex 被引量:5
2
作者 范勤勤 吕照民 +1 位作者 颜学峰 郭美锦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4期950-959,共10页
To solve dynamic optimization problem of chemical process (CPDOP), a hybrid differential evolution algorithm, which is integrated with Alopex and named as Alopex-DE, was proposed. In Alopex-DE, each original individua... To solve dynamic optimization problem of chemical process (CPDOP), a hybrid differential evolution algorithm, which is integrated with Alopex and named as Alopex-DE, was proposed. In Alopex-DE, each original individual has its own symbiotic individual, which consists of control parameters. Differential evolution operator is applied for the original individuals to search the global optimization solution. Alopex algorithm is used to co-evolve the symbiotic individuals during the original individual evolution and enhance the fitness of the original individuals. Thus, control parameters are self-adaptively adjusted by Alopex to obtain the real-time optimum values for the original population. To illustrate the whole performance of Alopex-DE, several varietal DEs were applied to optimize 13 benchmark func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hole performance of Alopex-DE is the best. Further, Alopex-DE was applied to solve 4 typical CPDOPs, and the effect of the discrete time degree on the optimization solution was analyzed. The satisfactory result is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dynamic optimization differential evolution algorithm Alopex algorithm self-adaptiv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rmony search algorithm with differential evolution based control parameter co-evolu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hemical process dynamic optimization 被引量:1
3
作者 范勤勤 王循华 颜学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6期2227-2237,共11页
A modified harmony search algorithm with co-evolutional control parameters(DEHS), applied through differential evolution optimization, is proposed. In DEHS, two control parameters, i.e., harmony memory considering rat... A modified harmony search algorithm with co-evolutional control parameters(DEHS), applied through differential evolution optimization, is proposed. In DEHS, two control parameters, i.e., harmony memory considering rate and pitch adjusting rate, are encoded as a symbiotic individual of an original individual(i.e., harmony vector). Harmony search operators are applied to evolving the original population. DE is applied to co-evolving the symbiotic population based on feedback information from the original population. Thus, with the evolution of the original population in DEHS, the symbiotic population is dynamically and self-adaptively adjusted, and real-time optimum control parameters are obtained. The proposed DEHS algorithm has been applied to various benchmark functions and two typical dynamic optimization problem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better than that of other HS variants. Satisfactory results are obtained in the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rmony search differential evolution optimization CO-EVOLUTION self-adaptive control parameter dynamic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网格技术的CMT-WAAM熔池温度场与流场数值模拟
4
作者 申俊琦 张帆 +1 位作者 胡绳荪 耿辉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7-156,共10页
针对基于冷金属过渡(CMT)技术的镁合金摆动电弧增材制造(WAAM)过程,采用流体体积(VOF)法和动网格(DM)技术建立了分别考虑熔滴和熔池受力情况的三维瞬态数值模型,研究了熔滴过渡和熔池流动过程中的温度场和速度场变化.结果表明,相应试验... 针对基于冷金属过渡(CMT)技术的镁合金摆动电弧增材制造(WAAM)过程,采用流体体积(VOF)法和动网格(DM)技术建立了分别考虑熔滴和熔池受力情况的三维瞬态数值模型,研究了熔滴过渡和熔池流动过程中的温度场和速度场变化.结果表明,相应试验结果验证了所建立数值模型的有效性,熔池和熔滴尺寸参数模拟的误差均在10%之内.在CMT-WAAM开始阶段,基板表面和焊丝在电弧热作用下熔化分别形成熔池和熔滴.在焊丝向熔池送进过程中,熔滴不断长大,并在表面张力作用下长成球形.熔滴金属的热量主要通过热传导的形式向熔池传递,熔池最高温度随着熔滴金属的过渡而升高,熔池最高温度可达2100.0K;随着焊丝的回抽,熔池最高温度降低至1763.6K.随着焊丝向熔池送进,熔滴的最大速度从1.87 m/s逐渐减小到1.07 m/s,而熔池的最大速度仅为0.87 m/s.当熔滴金属前端与熔池发生接触后,液态金属的最大速度可达到4.21 m/s;随着焊丝的机械回抽,液态金属的最大速度在1.69~4.90 m/s范围内波动.当熔滴与熔池接触发生短路时,熔滴金属从熔池表面流向熔池底部和熔池两侧,增强了对熔池底部和熔池两侧的搅拌作用,使得熔池体积增加;当熔滴从焊丝端部脱离后,熔池中液态金属从熔池底部流向熔池表面和熔池两侧,熔池温度和流体速度随之降低,从而减缓了熔池体积的增加.此外,熔池自由表面在摆动电弧作用下呈现波浪式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网格 电弧增材制造 熔滴过渡 熔池流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Hyper-YOLO的煤矿输送带异物检测方法
5
作者 李刚 朱宇 +6 位作者 杨庆贺 邹军鹏 才天 贺鹏 张亚兵 赵艺鸣 田鑫浩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4-121,共8页
基于YOLO系列的输送带异物检测技术已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其颈部网络无法使相隔较远的特征层直接交换特征信息,引发小目标漏检、重复检测等问题。Hyper-YOLO可在颈部网络实现特征层之间跨层、跨位置的高阶关联,但会增加计算量,且降低... 基于YOLO系列的输送带异物检测技术已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其颈部网络无法使相隔较远的特征层直接交换特征信息,引发小目标漏检、重复检测等问题。Hyper-YOLO可在颈部网络实现特征层之间跨层、跨位置的高阶关联,但会增加计算量,且降低对高频特征信息的敏感性,导致在噪声较为敏感的区域特征提取能力下降,预测边界框发生偏移。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Hyper-YOLO的煤矿输送带异物检测方法。在图像预处理阶段采用动态对比度受限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Dy-CLAHE)方法,将Laplacian算子引入对比度受限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CLAHE)框架,建立噪声水平与对比度限制阈值之间的动态映射关系,有效解决了粉尘环境下图像细节丢失和噪声放大的问题;对Hyper-YOLO进行改进,采用高效交并比(EIoU)损失函数优化边界框回归过程,提升了预测边界框定位精度,并在混合聚合网络(MANet)的深层和浅层嵌入高效通道注意力机制(ECA)模块,通过局部跨通道交互动态调整通道权重,有效平衡对高频和低频特征信息的敏感性,降低小目标异物的漏检率,同时通过简化快速空间金字塔池化(SimSPPF)模块,减少了冗余计算,在保证精度的同时提升了推理速度。实验结果表明:改进Hyper-YOLO在准确率和mAP@0.5指标上分别为94.2%和93.4%,相较于Hyper-YOLO提高了5.0%和3.5%,参数量为3.26×10^(6)个,召回率为87.7%,检测速度为158帧/s,满足煤矿井下异物实时检测的需求;在不同煤矿输送带异物检测场景下无漏检及重复检测情况,预测边界框更贴合异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输送带 异物检测 Hyper-YOLO 动态对比度受限自适应直方图均衡 EIoU 高效通道注意力机制 简化快速空间金字塔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刻蚀处理的池沸腾传热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菊萍 匡纯纯 刘妮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0-188,共9页
为探究刻蚀处理铜板表面对池沸腾传热性能的改善效果,搭建了可视化实验平台,制备不同刻蚀浓度和刻蚀时间处理的表面,采用去离子水为工质,进行饱和池沸腾实验.结果表明,氨水刻蚀浓度越大,表面的换热性能越强,氨水刻蚀时间越长,表面换热... 为探究刻蚀处理铜板表面对池沸腾传热性能的改善效果,搭建了可视化实验平台,制备不同刻蚀浓度和刻蚀时间处理的表面,采用去离子水为工质,进行饱和池沸腾实验.结果表明,氨水刻蚀浓度越大,表面的换热性能越强,氨水刻蚀时间越长,表面换热性能越强.热流密度为43.2 W/cm^(2)时,0.05 mol/L氨水刻蚀4 h表面、0.05 mol/L氨水刻蚀5 h表面、0.05 mol/L氨水刻蚀8 h表面、0.03 mol/L氨水刻蚀4 h表面、0.05 mol/L氨水刻蚀4 h表面和0.10 mol/L氨水刻蚀4 h表面上的换热系数分别提高了46%、92%、105%、36%、45%、78%.此外,对其表面进行表征,结果说明了其优异的沸腾性能.刻蚀处理增强了表面粗糙度,有效面积,从而促进液体的补充,能够在较小的过热度下达到更高的临界热流密度.可视化研究结果表明,刻蚀表面具有更多的成核位点,更小的气泡离开直径和离开频率.这些结果显示出刻蚀表面强化池沸腾换热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沸腾 刻蚀 传热性能 气泡动力学 微纳结构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熔池动态形变知识增强的GTAW熔透状态预测
7
作者 洪宇翔 谢乡志 +2 位作者 何星星 都东 常保华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34,41,共10页
为了实现对焊接熔透状态的在线监测,保障焊缝质量并推动机器人智能化技术发展,提出了一种熔池动态形变知识增强的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gas tungsten arc welding,GTAW)熔透状态预测方法.采用高速高动态范围工业相机获取熔池图像,利用Deep... 为了实现对焊接熔透状态的在线监测,保障焊缝质量并推动机器人智能化技术发展,提出了一种熔池动态形变知识增强的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gas tungsten arc welding,GTAW)熔透状态预测方法.采用高速高动态范围工业相机获取熔池图像,利用DeepLabv3+语义分割模型进行熔池动态分割以精准地获取熔池区域,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帧熔池轮廓图像融合,以描述熔池在焊接过程中的动态形变.将融合后熔池轮廓图像和原始熔池图像合成输入CNN,学习同一位置熔池轮廓像素变化,指导CNN预测熔透状态.结果表明,基于熔池动态形变知识增强的CNN能够准确识别部分熔透、适度熔透和过度熔透三种典型焊缝状态,分类准确率可达到97.1%,单帧预测时间0.86 ms.与未融合熔池动态形变专家知识的深度学习方法相比,该方法在少样本数据情况下表现出更高的鲁棒性和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质量监测 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 知识增强 熔池动态分割 图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改进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算法
8
作者 张庆玲 倪翠 +1 位作者 王朋 巩慧 《应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5-436,共22页
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DDPG)算法采用Actor-Critic框架结构,保证移动机器人运动的连续性。但Critic网络在计算值函数(Q值)时,没有充分考虑各种状态和动作的差异,导致Q值估计不准确;其次,DDPG奖励函数... 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DDPG)算法采用Actor-Critic框架结构,保证移动机器人运动的连续性。但Critic网络在计算值函数(Q值)时,没有充分考虑各种状态和动作的差异,导致Q值估计不准确;其次,DDPG奖励函数设置过于稀疏,容易导致模型训练时收敛慢;另外,随机均匀采样方式无法高效且充分地利用样本数据。针对上述问题,该文在DDPG的基础上,引入决斗网络来提高Q值的估计精度;优化设计奖励函数以引导移动机器人更加高效合理地运动;将单一经验池分离为双经验池,并采用动态自适应采样机制来提高经验回放的效率。最后,利用机器人操作系统和Gazebo平台搭建的仿真环境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与DDPG算法相比,训练时间缩短了17.8%,收敛速度提高了57.46%,成功率提高了3%;与其他算法相比,该文所提算法提高了模型训练过程的稳定性,大大提升了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的效率和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规划 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 决斗网络 经验池分离 动态自适应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与白枪杆共生对喀斯特石漠化土壤碳组分含量时空动态的影响
9
作者 罗双 王邵军 +4 位作者 兰梦杰 李瑞 夏佳慧 杨胜秋 郭晓飞 《植物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9-432,共14页
为探明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共生引起的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对石漠化土壤碳组分积累的影响,选择乡土树种白枪杆(Fraxinus malacophylla)作为宿主植物,设置接种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农林生物肥(FM)、幼套近... 为探明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共生引起的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对石漠化土壤碳组分积累的影响,选择乡土树种白枪杆(Fraxinus malacophylla)作为宿主植物,设置接种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农林生物肥(FM)、幼套近明球囊霉(Claroideoglomus etunicatum)+农林生物肥(CE)、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农林生物肥(RI)及对照(CK,不接种AM真菌,只施农林生物肥)4种处理,探讨接种不同AM真菌处理下土壤碳组分(总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易氧化有机碳)含量时空变化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接种AM真菌显著增加土壤碳组分的积累(P<0.05)。相较于对照,不同AM真菌处理下土壤碳组分平均含量增幅由大到小依次为RI(38.05%~139.34%)、CE(19.96%~88.52%)、FM(9.56%~22.95%)。(2)不同AM真菌接种处理下各碳组分含量季节变化均呈“单峰型”变化,最大峰值出现在6月;各碳组分含量沿土层加深递减,CE处理变幅最大(15.70%~67.44%)。(3)AM真菌接种引起土壤温湿度变化显著影响有机碳组分的积累(P<0.05)。相较于对照,不同AM真菌接种处理下土壤温湿度增幅由大到小依次为RI、CE、FM。多项式回归分析表明,土壤总有机碳随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不同AM真菌接种处理下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对土壤碳库变化的解释量存在差异,土壤温度的解释量由大到小依次为RI(94.55%)、CE(93.47%)、FM(90.49%);土壤含水量的解释量由大到小依次为R(I 95.01%)、CE(90.06%)、FM(88.11%)。(4)AM真菌接种下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与土壤pH、容重呈负相关,与碳组分、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侵染率、菌丝密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碳组分、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是土壤总有机碳积累的主要影响因子。因此,AM真菌与白枪杆共生主要通过调控土壤碳、氮含量而显著影响石漠化土壤碳库积累的时空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枪杆 丛枝菌根真菌 土壤碳库 时空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B-IDACNN的新闻推荐模型
10
作者 辛春花 鲁晓波 何婷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87-1394,共8页
针对现有新闻推荐方法存在未考虑新闻的动态特性、难以深度挖掘新闻的语义信息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TinyBERT和改进型动态注意卷积神经网络的个性化新闻推荐模型(TB-IDACNN)。充分利用TinyBERT词向量模型、卷积神经网络和内积注意力网络... 针对现有新闻推荐方法存在未考虑新闻的动态特性、难以深度挖掘新闻的语义信息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TinyBERT和改进型动态注意卷积神经网络的个性化新闻推荐模型(TB-IDACNN)。充分利用TinyBERT词向量模型、卷积神经网络和内积注意力网络等深度学习模型的优势,综合考虑新闻的动态特性和静态特性,实现个性化新闻推荐。在MIND和Adressa数据集上的结果表明,相比其它几种先进的新闻推荐模型,所提模型可以获得更好的推荐性能,能够有效满足用户在新闻推荐任务中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神经网络 新闻推荐 词嵌入模型 内积注意力机制 卷积神经网络 词向量化 平均加权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提示池的股票趋势预测终身学习算法
11
作者 周文瑞 孟林建 +3 位作者 綦小龙 刘艳芳 乎西旦·居马洪 林玲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63-70,共8页
股票数据属于流式数据,分布随时间变化,因此预测股票趋势极具挑战性。现有预测方法通过滚动重新训练模型来适应最新的数据分布,忽略了历史数据中的重复模式,导致灾难性遗忘,使得模型预测性能下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PoolTrain算法... 股票数据属于流式数据,分布随时间变化,因此预测股票趋势极具挑战性。现有预测方法通过滚动重新训练模型来适应最新的数据分布,忽略了历史数据中的重复模式,导致灾难性遗忘,使得模型预测性能下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PoolTrain算法。该算法首先将每次重新训练模型学到的知识存储在动态提示池中,从而在学习新任务的同时记忆旧知识;其次根据动态选择组合提示池中的知识,共同提示完成不同的数据分布任务。在CSI300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PoolTrain算法的信息系数IC、信息比率ICIR、排名信息系数Rank IC、排名信息系数的比率Rank ICIR与当前最优的算法DDG-DA相比,分别提升了11.5%、11.41%、0.2%、34.69%。这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在股票趋势预测方面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可为投资者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趋势预测 动态提示池 终身学习 滚动训练 相关系数 信息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区激光熔化过程熔池缺陷的形成机理研究
12
作者 周翔 江五贵 +2 位作者 李琦 陈韬 彭杰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6-821,850,共7页
采用三维高保真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研究了镍基高温合金GH4169在SLM过程中的熔池流动和缺陷形成过程,揭示了剥蚀和球化等缺陷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熔池的驱动力主要为马兰戈尼力和表面张力,马兰戈尼力促使熔池由内而外流动,而表面张力... 采用三维高保真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研究了镍基高温合金GH4169在SLM过程中的熔池流动和缺陷形成过程,揭示了剥蚀和球化等缺陷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熔池的驱动力主要为马兰戈尼力和表面张力,马兰戈尼力促使熔池由内而外流动,而表面张力导致熔池由外向内流动。剥蚀现象一般出现在熔池附近,当剥蚀区域较小时,剥蚀呈周期性出现和消失。而当剥蚀区域较大时,少量的熔融液体无法填充大区域的剥蚀,导致表面质量退化。当熔池的长深比小于3.4时,在高温区(马兰戈尼力为主要驱动力)与低温区(表面张力为主要驱动力)的交界处更容易发生球化现象。研究成果有助于指导工艺优化提升选区激光熔化成形件的表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区激光熔化 计算流体动力学 镍基高温合金 熔池缺陷 表面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火灾环境下喷涂涂料液化石油气储罐热响应机理试验研究
13
作者 张伟 孙毅萌 +1 位作者 杨大峰 许宁宁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56,M0005,M0006,共10页
以无机水性非膨胀型防火涂料为研究对象、以涂层厚度为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池火灾环境下的液化石油气罐热响应试验,研究了喷涂防火涂料后池火灾环境中储罐的壁温响应、毁坏时间和失效模式。结果表明:无机水性非膨胀型防火涂层对于迟滞... 以无机水性非膨胀型防火涂料为研究对象、以涂层厚度为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池火灾环境下的液化石油气罐热响应试验,研究了喷涂防火涂料后池火灾环境中储罐的壁温响应、毁坏时间和失效模式。结果表明:无机水性非膨胀型防火涂层对于迟滞储罐在火灾作用下发生爆炸的时间效果显著。对于民用液化石油气储罐,充装水平相同时,涂层厚度2 cm的储罐在池火灾环境下的持续时间是裸罐的6.91倍,涂层厚度3 cm的储罐持续时间是涂层厚度2 cm储罐的1.20倍,涂层厚度4 cm的储罐持续时间是涂层厚度3 cm储罐的1.05倍。增加涂层厚度对迟滞储罐在池火灾环境下毁坏时间的效果逐渐降低,因此,建议储罐涂层厚度以3 cm为宜。研究结果对池火灾环境下储罐的安全防护应用和防火涂料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火灾 储罐 防火涂料 热响应分析 动态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DS的风扇舱双油池火温度变化特征
14
作者 程关兵 叶豪辉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3-139,共7页
航空发动机燃油泄漏形成的油池火威胁发动机运行和飞机安全,为描述风扇舱内油池火复杂的物理传播过程,开展双油池火温度变化特征的研究。首先,基于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FDS)建立CFM56-7B发动机风扇舱物理计算模型;然后,比较Trent 800发... 航空发动机燃油泄漏形成的油池火威胁发动机运行和飞机安全,为描述风扇舱内油池火复杂的物理传播过程,开展双油池火温度变化特征的研究。首先,基于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FDS)建立CFM56-7B发动机风扇舱物理计算模型;然后,比较Trent 800发动机风扇舱单油池火温度计算值与试验值,验证网格独立性;最后,借助探测器和切片分析舱内双油池火的发展过程和温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双油池火温度在舱内环向上经历增加和振荡准稳态2个变化阶段,其变化幅度与探测器和油池的间距相关;油池火向左偏斜现象导致左半边温度较高;火焰在轴向上经历火羽流上浮、火焰开始融合、融合扩大和完全融合等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动力学模拟(FDS) 风扇舱 双油池火 温度变化特征 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选区熔化铜合金多道成形的熔池行为和缺陷机理 被引量:2
15
作者 傅广 李舒玥 +4 位作者 李泓历 任治好 彭庆国 肖华强 李少波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18-128,共11页
目的针对激光选区熔化成形铜合金零件中孔隙缺陷的质量问题,研究不同扫描间距下多道熔池的动力学行为,以及不规则未熔合孔隙缺陷的生成机制。方法构建多物理场的高保真数值模型,采用离散元法搭建粉末床,结合两相流法追踪金属相自由表面... 目的针对激光选区熔化成形铜合金零件中孔隙缺陷的质量问题,研究不同扫描间距下多道熔池的动力学行为,以及不规则未熔合孔隙缺陷的生成机制。方法构建多物理场的高保真数值模型,采用离散元法搭建粉末床,结合两相流法追踪金属相自由表面,并通过射线追踪算法研究多道成形时的全局吸收率,深入分析扫描间距对熔池演变以及未熔合孔隙缺陷的影响。结果前一熔道的扫描对后一熔道有预热效果,因此第2熔道的宽度和吸收率总是大于第1道。随着扫描间距的增加,热积累效应减弱,第2道熔池的宽度和深度随之减小。扫描间距小会增加熔道间的重叠部分,不利于提升零件的构建速率,但无限地增加扫描间距会导致未熔化孔隙缺陷。通过对比70、100、130μm扫描间距下的成形熔道发现,70μm熔道的搭接率接近50%,100μm能形成良好的搭接,且没有缺陷生产,而130μm熔道有明显的孔隙缺陷及未完全熔化的粉末。结论扫描间距的变化会造成液态熔体流动、传热和传质的改变,进而改变激光选区熔化铜合金多道成形的熔池动力学行为与吸收率,最终影响成形件的质量。选用合适的扫描间距可以有效地避免未熔合缺陷,并保证相邻熔道间有良好的搭接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选区熔化 数值模拟 铜合金 吸收率 孔隙缺陷 熔池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词性语义扩展信息的事件检测模型 被引量:2
16
作者 严海宁 余正涛 +2 位作者 黄于欣 宋燃 杨溪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9-97,共9页
事件检测是事件抽取中的关键步骤,依赖于触发词进行事件类型分类。现有主流事件检测方法在稀疏标记数据上性能较差,模型过度拟合密集标注的触发词,在稀疏标记的触发词或者未见过的触发词上容易失效。改进方法通常通过扩充更多训练实例... 事件检测是事件抽取中的关键步骤,依赖于触发词进行事件类型分类。现有主流事件检测方法在稀疏标记数据上性能较差,模型过度拟合密集标注的触发词,在稀疏标记的触发词或者未见过的触发词上容易失效。改进方法通常通过扩充更多训练实例来缓解这一问题,但扩充后的数据分布不平衡,存在内置偏差,仍然表现不佳。为此,建立一种融合词性语义扩展信息的事件检测模型。对词粒度扩展信息进行分析,在不增加训练实例的条件下缩小候选触发词的范围,并对候选触发词进行语义扩展,挖掘候选触发词的上下文中蕴含的丰富语义,缓解了标记数据稀疏造成模型训练不充分的情况。通过词性筛选模块寻找候选触发词并对其进行语义扩展挖掘词粒度语义信息,融合句子粒度语义信息提升语义表征的鲁棒性,最终利用Softmax分类器进行分类完成事件检测任务。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ACE2005和KBP2015数据集上的事件检测任务中的F1值分别达到79.5%和67.5%,有效提升了事件检测性能,并且在稀疏标记数据实验中的F1值达到78.5%,明显改善了标记数据稀疏带来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检测 稀疏标记 词性筛选 语义扩展 语义融合 动态多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稳态特征量输入的大电网主导失稳机组辨识 被引量:1
17
作者 虞景行 黄济宇 +1 位作者 张勇军 钟康骅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69-78,共10页
以稳态特征量为输入的数据驱动稳定评估模型在新型电力系统安全防御系统中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但需要在模型设计中解决节点数量庞大和网络结构复杂带来的关键特征聚焦难题,并提供失稳模式等更为丰富的评估信息。因此,设计了一套基于稳态... 以稳态特征量为输入的数据驱动稳定评估模型在新型电力系统安全防御系统中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但需要在模型设计中解决节点数量庞大和网络结构复杂带来的关键特征聚焦难题,并提供失稳模式等更为丰富的评估信息。因此,设计了一套基于稳态信息输入实现大电网主导失稳机群预测的深度学习稳定评估模型。首先,提出了一种异构的图和节点特征的动态池化降维模型,可伴随特征聚合过程,按节点特征相似性动态归并节点,实现大规模电网拓扑、节点数量和特征的并行降维。然后,提出了一种单机扫描型主导失稳机组分类器模型,通过全局注意力聚合将全网机组的相对运动信息集成到每台发电机特征向量中,使主导失稳机组辨识模型在结构上可以应对发电机组数量变化,具有很好的泛化能力。最后,在实际大规模电网中进行模型验证,并可视化地分析了关键环节的作用效果和应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稳定评估 动态图池化 主导失稳机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融合的恶意代码检测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梦 刘万平 黄东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568-3574,共7页
使用单一静态特征进行检测的方法无法应对经过反检测手段处理的恶意代码。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利用特征融合进行恶意代码检测的方法,这种方法同时使用静态和动态特征。利用可视化方法将恶意代码可执行文件的全局结构信息转换为字节... 使用单一静态特征进行检测的方法无法应对经过反检测手段处理的恶意代码。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利用特征融合进行恶意代码检测的方法,这种方法同时使用静态和动态特征。利用可视化方法将恶意代码可执行文件的全局结构信息转换为字节码图像;动态获取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调用序列,根据API调用频率生成灰度图;引入金字塔池化(spatial pyramid pooling,SPP)构造双分支密集连接网络模型,将两种特征图像作为输入,提取特征并进行融合。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提升恶意代码的检测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意代码 可视化 特征融合 空间金字塔池化 布谷鸟沙箱 静态特征 动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OLO-POD:基于多维注意力机制的高精度PCB微小缺陷检测算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艳 王智文 赵润星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15-2528,共14页
随着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在电子制造行业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制造过程中的不完美和环境因素的干扰,PCB上可能存在微小的缺陷.因此,开发高效准确的缺陷检测算法对于确保产品质量至关重要.针对... 随着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在电子制造行业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制造过程中的不完美和环境因素的干扰,PCB上可能存在微小的缺陷.因此,开发高效准确的缺陷检测算法对于确保产品质量至关重要.针对PCB微小缺陷检测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维注意力机制的高精度PCB微小缺陷检测算法.为降低网络的模型参数量和计算量,引入部分卷积(Partial Convolution,PConv),将ELAN(Efficient Layer Aggregation Network)模块设计为更加高效的P-ELAN,同时,为增强网络对微小缺陷的特征提取能力,引入多维注意力机制(Multi-Dimensional Attention Mechanism,MDAM)的全维动态卷积(Omni-dimensional Dynamic Convolution,ODConv)并结合部分卷积,设计了POD-CSP(Partial ODconv-Cross Stage Partial)和POD-MP(Partial ODconv-Max Pooling)跨阶段部分网络模块,提出了OD-Neck结构.最后,本文基于(Youo Only Look Once version 7,YOLOv7)提出了对小目标更加高效的YOLO-POD模型,并在训练阶段采用一种新颖的Alpha-SIoU损失函数对网络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YOLO-POD的检测精确率和召回率分别达到了98.31%和97.09%,并在多个指标上取得了领先优势,尤其是对于更严格的(mean Average Precision at IoU threshold of 0.75,mAP75)指标,比原始的YOLOv7模型提高28%.验证了YOLO-POD在PCB缺陷检测性能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鲁棒性,满足高精度的检测要求,可为PCB制造行业提供有效的检测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电路板 小目标缺陷检测 POD-CSP POD-MP 全维动态卷积 多维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介质孔隙率对池沸腾传热性能影响机理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何树 娄钦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8-364,共17页
采用介观相变格子Boltzmann(lattice Boltzmann, LB)方法,在孔隙尺度下研究了多孔介质的孔隙率对池沸腾换热过程的影响,重点分析了不同孔隙率时气泡的运动过程,并对气泡在多孔介质中的典型状态进行了力平衡分析,进而探究了多孔介质孔隙... 采用介观相变格子Boltzmann(lattice Boltzmann, LB)方法,在孔隙尺度下研究了多孔介质的孔隙率对池沸腾换热过程的影响,重点分析了不同孔隙率时气泡的运动过程,并对气泡在多孔介质中的典型状态进行了力平衡分析,进而探究了多孔介质孔隙率影响沸腾传热的机理.结果表明,与无多孔介质的平板表面相比,多孔材料能够有效地降低初始成核的壁面过热度,增强流体的扰动,并且能够显著提升临界热流密度(critical heat flux, CHF)值.在所研究的工况中,孔隙率ε=73.2%时,CHF值提升最大,约为平板的3.6倍,其余孔隙率的多孔介质最小也可将其CHF值提升至平板的2.3倍.研究发现,当孔隙率从97.7%开始逐渐减小时,CHF值逐渐增大,同时沸腾换热曲线向左上方移动,这是因为减小孔隙率能够增大有效换热面积,减小气泡成核的壁面过热度,从而强化沸腾换热.当孔隙率减小到ε=73.2%时,若继续减小孔隙率,热流密度将突然下降,沸腾传热性能显著降低.通过对沸腾过程中气泡的受力进行分析后发现,当孔隙率较小时,过小的孔隙直径显著增大了气泡的逸出阻力,降低了气泡的上升速度,延长了气泡脱离多孔介质的时间,且此时气泡会在蒸发动量力、接触压力以及摩擦力等的共同作用下聚集在加热器上表面,形成气膜,从而恶化沸腾传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池沸腾换热 气泡动力学 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