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有源桥变换器稳态与动态性能混合优化控制
1
作者 李响 彭飞进 张文骏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3-125,共13页
为同时优化双有源桥变换器的稳态和动态性能,提出一种稳态与动态性能混合优化控制策略。首先,基于功率分段的三重移相调制,结合卡罗需-库恩-塔克条件优化算法,推导出优化移相比组合;其次,将传统虚拟电压补偿控制方法的并联补偿结构改进... 为同时优化双有源桥变换器的稳态和动态性能,提出一种稳态与动态性能混合优化控制策略。首先,基于功率分段的三重移相调制,结合卡罗需-库恩-塔克条件优化算法,推导出优化移相比组合;其次,将传统虚拟电压补偿控制方法的并联补偿结构改进为串联补偿结构,以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然后,将稳态与动态性能优化方法进行融合;最后,搭建实验样机并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实现了宽电压和功率范围的最优回流功率,并确保功率开关的零电压开通,同时显著减少了超调量与调节时间,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有源桥变换器 三重移相调制 双边回流功率 软开关 动态响应 混合优化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链矩阵变换器直接功率反步控制策略
2
作者 魏业文 白文静 李明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5-64,共10页
针对高频链矩阵变换器(HFLMC)电路前后级耦合导致系统动态性能和鲁棒性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直接功率的非线性反步控制策略(BS-DPC)。首先,建立HFLMC非线性数学模型和有功、无功功率动态模型,分析双极性电流空间矢量调制策略;然后,... 针对高频链矩阵变换器(HFLMC)电路前后级耦合导致系统动态性能和鲁棒性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直接功率的非线性反步控制策略(BS-DPC)。首先,建立HFLMC非线性数学模型和有功、无功功率动态模型,分析双极性电流空间矢量调制策略;然后,在考虑系统不确定性情况下引入2个解耦控制分量,设计直流输出电流和无功功率反步控制器,实现电池不同工况下输出电流参考值的快速跟踪控制;最后,根据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HFLMC闭环系统全局渐进稳定性,并对比传统PI直接功率控制和BS-DPC策略。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BS-DPC策略控制HFLMC提高了输出电流的动态性能和电网波动及直流滤波电感变化下的鲁棒性,响应时间减少了约78%,网侧THD降低了0.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链矩阵变换器 双极性电流空间矢量调制 PI直接功率控制 直接功率反步控制 动态响应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电站面向快速频率响应的优化控制技术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1
3
作者 王淑超 段胜朋 +5 位作者 王健 王小平 王晨 米高祥 侯炜 陈俊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59-70,共12页
目前光伏电站没有一次调频功能,功率控制响应缓慢且精度不高,无法满足西北电网对新能源电站提出的快速度、高精度的快速频率响应规范要求,迫切需要进行优化升级。针对传统方案中平均功率分配算法准确度低和常规逆变器MPPT算法功率执行... 目前光伏电站没有一次调频功能,功率控制响应缓慢且精度不高,无法满足西北电网对新能源电站提出的快速度、高精度的快速频率响应规范要求,迫切需要进行优化升级。针对传统方案中平均功率分配算法准确度低和常规逆变器MPPT算法功率执行响应速度慢两方面的不足,分别提出了基于样本逆变器的等比例分配算法和参考样本逆变器状态值的跨越式MPPT算法。最后通过执行响应偏差分析、总体性能对比分析和功率分配仿真试验以及光伏电站现场的逆变器响应测试试验,验证了采用相关技术进行光伏电站快速调频响应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站 一次调频 快速频率响应 功率分配 MPPT 样本逆变器 发电能力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减少光伏弃光量的低压配电网并网逆变器电压控制策略 被引量:18
4
作者 刘颖 秦文萍 +3 位作者 王磊 韩肖清 王鹏 相莹萍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51-159,共9页
低压配电网线路的电阻与电抗比值较大,线路电压沿馈线潮流方向逐渐降低,为解决光伏接入和负荷功率波动引起的并网点电压越限问题,在光伏逆变器控制策略中引入功率参考值动态响应模块。分析光伏接入和负荷波动前后并网点电压的变化机理,... 低压配电网线路的电阻与电抗比值较大,线路电压沿馈线潮流方向逐渐降低,为解决光伏接入和负荷功率波动引起的并网点电压越限问题,在光伏逆变器控制策略中引入功率参考值动态响应模块。分析光伏接入和负荷波动前后并网点电压的变化机理,计及低压配电网线路阻抗对电压降落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并网点电压幅值与线路阻抗的功率控制策略。在此控制策略下,设计功率参考值动态响应模块,采用功率外环与电流内环双环控制实时调节光伏逆变器的并网点电压,实现低压配电网光伏接入和负荷变化后并网点电压能够维持在电网电压要求范围之内并降低线损。同时,该策略能够在并网点电压越上限时利用逆变器剩余容量在维持电压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光伏弃光量。最后,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逆变器 低压网络 电压越限 弃光量 功率参考值动态响应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PC-SVM的三相并网逆变器 被引量:4
5
作者 姚志垒 肖岚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1-147,共7页
针对传统基于空间矢量调制的直接功率控制(Direct power control with space vector modulation,DPC-SVM)三相并网逆变器动态响应速度慢的问题,研究了一种三相并网逆变器的改进DPC-SVM方法。该控制方法基于传统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Spa... 针对传统基于空间矢量调制的直接功率控制(Direct power control with space vector modulation,DPC-SVM)三相并网逆变器动态响应速度慢的问题,研究了一种三相并网逆变器的改进DPC-SVM方法。该控制方法基于传统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解耦控制的思想,利用参考功率前馈来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详细阐述了传统和改进DPC-SVM方法的工作原理,并以15kVA三相并网逆变器为例对传统和改进DPC-SVM方法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与传统控制方法相比,改进控制方法具有更快的动态响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直接功率控制 并网 空间矢量调制 动态响应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逆变器调相控制的无功遥调技术在大中型并网光伏发电站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阳 查正发 +3 位作者 于玮 池凤泉 谢珍建 许文超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1-107,共7页
大中型光伏电站并网发电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及经济运行调度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和全新的挑战。基于逆变器调相控制的无功遥调技术的成功研发运用将完全改变传统的光伏发电站无功补偿的概念。以理论分析和实践验证证实:配置满足国家标准(G... 大中型光伏电站并网发电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及经济运行调度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和全新的挑战。基于逆变器调相控制的无功遥调技术的成功研发运用将完全改变传统的光伏发电站无功补偿的概念。以理论分析和实践验证证实:配置满足国家标准(GB/T-19964—2012《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逆变器的光伏发电站无须额外配置无功补偿装置(SVC或SVG),其无功出力范围和动态响应时间足以满足电网对新接入电源的要求。这将为造价昂贵的光伏发电站节省大量资金,也可避免无功补偿装置的运行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站 逆变器 调相控制 自愈光环网 集群控制 瞬时功率理论 动态响应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激移相控制的行波管电源LLC变换器
7
作者 郑锴 周东方 +1 位作者 李建兵 李莉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9-174,共6页
为提高行波管高压电源变换器全工作状态的软开关和动态响应性能,分析了行波管负载的动态突变特性,设计了全桥LLC谐振倍压功率变换器,提出了基于自激移相控制的全桥LL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大信号建模和设计方法,重点针对负载突变特性分析... 为提高行波管高压电源变换器全工作状态的软开关和动态响应性能,分析了行波管负载的动态突变特性,设计了全桥LLC谐振倍压功率变换器,提出了基于自激移相控制的全桥LL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大信号建模和设计方法,重点针对负载突变特性分析了变换器的瞬态软开关特性和控制参数设计原则。通过仿真验证了变换器在负载突变时能够实现开关管的零电压开通,说明了控制参数的自适应调整能够提高变换器的动态响应性能。通过实验分析了基于自激移相控制的全桥LLC变换器的典型波形,表明变换器具有较好的软开关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管 自激移相控制 LLC变换器 突变负载 软开关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