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Lyapunov-based three-axis attitude intelligent control approach fo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被引量:2
1
作者 A.H.Mazin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4669-4678,共10页
A novel Lyapunov-based three-axis attitude intelligent control approach via allocation scheme is considered in the proposed research to deal with kinematics and dynamics regarding th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systems.T... A novel Lyapunov-based three-axis attitude intelligent control approach via allocation scheme is considered in the proposed research to deal with kinematics and dynamics regarding th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systems.There is a consensus among experts of this field that the new outcomes in the present complicated systems modeling and control are highly appreciated with respect to state-of-the-art.The control scheme presented here is organized in line with a new integration of the linear-nonlinear control approaches,as long as the angular velocities in the three axes of the system are accurately dealt with in the inner closed loop control.And the corresponding rotation angles are dealt with in the outer closed loop control.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e linear control in the present outer loop is first designed through proportional based 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PD based LQR) approach under optimum coefficients,while the nonlinear control in the corresponding inner loop is then realized through Lyapunov-based approach in the presence of uncertainties and disturbances.In order to complete the inner closed loop control,there is a pulse-width pulse-frequency(PWPF) modulator to be able to handle on-off thrusters.Furthermore,the number of these on-off thrusters may be increased with respect to the investigated control efforts to provide the overall accurat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where the control allocation scheme is realized in the proposed strategy.It may be shown that the dynamics and kinematics of th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systems have to be investigated through the quaternion matrix and its corresponding vector to avoid presenting singularity of the results.At the end,the investigated outcomes are presented in comparison with a number of potential benchmarks to verify the approach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apunov based control approach PD based LQR approach control allocation scheme kinematics and dynamics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system on-off thrusters PWPF modula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hybrid robust three-axis attitude control approach to overactuated spacecraft——A quaternion based model 被引量:2
2
作者 A.H.Mazin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7期1740-1753,共14页
A novel hybrid robust three-axis attitude control approach, namely HRTAC, is considered along with the well-known developments in the area of space systems, since there is a consensus among the related experts that th... A novel hybrid robust three-axis attitude control approach, namely HRTAC, is considered along with the well-known developments in the area of space systems, since there is a consensus among the related experts that the new insights may be taken into account as decision points to outperform the available materials. It is to note that the traditional control approaches may generally be upgraded, as long as a number of modifications are made with respect to state-of-the-art, in order to propose high-precision outcomes. Regarding the investigated issues, the robust sliding mode finite-time control approach is first designed to handle three-axis angular rates in the inner control loop, which consists of the pulse width pulse frequency modulations in line with the control allocation scheme and the system dynamics. The main subject to employ these modulations that is realizing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control allocation scheme is to be able to handle a class of overactuated systems, in particular. The proportional derivative based 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 approach is then designed to handle three-axis rotational angles in the outer control loop, which consists of the system kinematics that is correspondingly concentrated to deal with the quaternion based model. The utilization of the linear and its nonlinear terms, simultaneously, are taken into real consideration as the research motivation, while the performance results are of the significance as the improved version in comparison with the recent investigated outcomes. Subsequently, there is a stability analysis to verify and guarantee the closed loop system performance in coping with the whole of nominal referenced commands. At the e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pproach considered here is highlighted in line with a number of potential recent benchmar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ree-axis angular rates and rotations sliding mode finite-time control approach proportional derivative based linearquadratic regulator approach dynamics and kinematics of overactuated spacecraf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驱系统方法的高阶严反馈系统时变输出约束控制 被引量:1
3
作者 蔡光斌 肖永强 +2 位作者 胡昌华 杨小冈 凡永华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2-385,共14页
针对输出受不对称时变约束的不确定高阶严反馈系统,提出一种基于全驱系统方法的高阶自适应动态面输出约束控制方法.所研究的高阶严反馈系统,每个子系统都是高阶形式,通过非线性转换函数将原输出约束系统转换为新的无约束系统,从而将原... 针对输出受不对称时变约束的不确定高阶严反馈系统,提出一种基于全驱系统方法的高阶自适应动态面输出约束控制方法.所研究的高阶严反馈系统,每个子系统都是高阶形式,通过非线性转换函数将原输出约束系统转换为新的无约束系统,从而将原系统输出约束问题转化为新系统输出有界的问题.进一步结合全驱系统方法和自适应动态面控制,直接将每个高阶子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控制器设计,而不需要将其转化为一阶系统形式,有效简化了设计步骤;同时通过引入一系列低通滤波器来获得虚拟控制律的高阶导数,以代替复杂的微分运算.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闭环系统所有信号是一致最终有界的,系统输出在满足约束的条件下能有效跟踪期望的参考信号,且可通过调整参数使得系统跟踪误差收敛到零附近的足够小的邻域内.最后,通过对柔性关节机械臂系统进行仿真,验证了所提出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驱系统方法 高阶严反馈系统 时变输出约束 非线性转换函数 自适应动态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规划制导的无人艇自主回收控制方法
4
作者 郭文轩 李子豪 +4 位作者 唐国元 王泉斌 孙江龙 马杰 乔瑜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4-271,共8页
[目的]针对欠驱动无人艇(USV)自主回收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规划制导的跟踪控制方法。[方法]在运动学层面,将平行接近制导(CB)与动态窗口算法(DWA)相结合,引导USV实现目标跟踪与动态避障;在动力学层面,针对模型参数及回收环境的不确... [目的]针对欠驱动无人艇(USV)自主回收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规划制导的跟踪控制方法。[方法]在运动学层面,将平行接近制导(CB)与动态窗口算法(DWA)相结合,引导USV实现目标跟踪与动态避障;在动力学层面,针对模型参数及回收环境的不确定性,采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设计动力学滑模控制器,实现对制导输出的跟踪控制。随后,采用Lyapunov理论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使USV具备了稳定跟踪性能,可有效规避回收过程中的动态障碍,并能自适应估计模型中的不确定因素和未知的环境干扰。[结论]所提方法展现出较强的鲁棒性与灵活性,可为USV在动态环境下的回收进行制导与目标跟踪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驱动无人艇 平行接近制导 动态窗口法 神经网络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时间非线性系统的数据驱动无模型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英文) 被引量:20
5
作者 金尚泰 侯忠生 +1 位作者 池荣虎 柳向斌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01-1009,共9页
本文基于迭代域的动态线性化方法,提出了一类单入单出离散时间非线性系统的数据驱动无模型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方案.无模型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本质上属于一种数据驱动控制方法,仅利用被控对象的输入输出数据即可实现控制方案的设计.理论... 本文基于迭代域的动态线性化方法,提出了一类单入单出离散时间非线性系统的数据驱动无模型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方案.无模型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本质上属于一种数据驱动控制方法,仅利用被控对象的输入输出数据即可实现控制方案的设计.理论分析表明无模型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方案可以保证最大学习误差的单调收敛性.数值仿真和快速路交通控制应用验证了无模型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控制 迭代学习控制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 动态线性化方法 单调收敛性 快速路交通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自动驾驶仪特性的自适应模糊动态面滑模制导律设计 被引量:6
6
作者 商巍 唐胜景 +2 位作者 郭杰 马悦悦 张尧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60-667,共8页
针对导弹拦截高机动性目标的问题,基于自适应模糊逼近策略和动态面滑模控制思想,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拦截制导律。建立了考虑自动驾驶仪动态延迟特性的弹目相对运动方程,以零化视线角速率为出发点,设计了基于自适应趋近率的动态面滑模制导... 针对导弹拦截高机动性目标的问题,基于自适应模糊逼近策略和动态面滑模控制思想,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拦截制导律。建立了考虑自动驾驶仪动态延迟特性的弹目相对运动方程,以零化视线角速率为出发点,设计了基于自适应趋近率的动态面滑模制导律,同时设计了综合视线角速率以及弹目距离的自适应模糊方法,对变结构项进行逼近。仿真结果表明,针对高机动性目标,该制导方法能够有效地去除抖振,并且具有良好的制导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科学与技术 制导律 自适应模糊逼近 动态面滑模控制 自动驾驶仪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型变体飞行器建模与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5
7
作者 金磊 董晨 王正杰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96-800,830,共6页
研究了机翼可后掠变形的微小型变体飞行器动力学建模和飞行控制系统设计方法,通过状态点选取、气动参数计算和数据拟合插值,建立了变体飞行器的动力学模型,针对模型的特点,提出了一种以参数空间方法为基础的变体飞行器飞行控制系统设计... 研究了机翼可后掠变形的微小型变体飞行器动力学建模和飞行控制系统设计方法,通过状态点选取、气动参数计算和数据拟合插值,建立了变体飞行器的动力学模型,针对模型的特点,提出了一种以参数空间方法为基础的变体飞行器飞行控制系统设计方法,通过计算机辅助算法,设计了纵向通道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公共固定增益控制器能够使得变体飞行器在不同飞行阶段始终具备要求的动态特性,具有可行性和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体飞行器 动力学建模 参数空间方法 飞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翻滚非合作目标终端逼近的姿轨耦合退步控制 被引量:8
8
作者 李鹏 岳晓奎 袁建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4-100,共7页
为在空间操控任务中实施对翻滚非合作目标的安全逼近与抓捕,论文建立了描述航天器近距离相对运动的六自由度动力学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提出了摄动引起的耦合和动力学耦合.针对模型的非线性和时变性,对非线性高阶项进行多步递推得出... 为在空间操控任务中实施对翻滚非合作目标的安全逼近与抓捕,论文建立了描述航天器近距离相对运动的六自由度动力学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提出了摄动引起的耦合和动力学耦合.针对模型的非线性和时变性,对非线性高阶项进行多步递推得出系统化的积分退步控制器,并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了控制器的全局渐进稳定.考虑到失控目标的旋转特性,提出一种沿最大惯量轴方向的直线型同步自旋逼近策略以保证航天器在逼近过程中的安全性.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逼近策略的正确性以及控制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逼近策略 翻滚非合作目标 耦合动力学 退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动态规划法在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陈爱东 龚乐年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9-32,共4页
在主变每时段的负荷和高压侧电压预测的基础上 ,考虑功率因素、低压侧电压的允许偏差和分接头、电容器一天内最大操作次数等的限制 ,利用模糊动态规划法 (FDP)对变电站电压 /无功控制问题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 ,由FDP法得出的调节... 在主变每时段的负荷和高压侧电压预测的基础上 ,考虑功率因素、低压侧电压的允许偏差和分接头、电容器一天内最大操作次数等的限制 ,利用模糊动态规划法 (FDP)对变电站电压 /无功控制问题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 ,由FDP法得出的调节方案可使流经主变的无功功率和主变低压侧电压与其理想值的偏差为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电压 无功功率 最优控制 模糊动态规划法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多变量解耦控制 被引量:15
10
作者 秦斌 吴敏 +1 位作者 王欣 王腾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61-564,共4页
针对焦炉集气管压力这类多变量非线性系统 ,提出了一种基于 PID神经网络和 RBF模糊神经网络的多变量解耦控制方案 ,RBF模糊神经网络对多变量对象进行解耦 ,PID神经网络控制器控制过程的动态特性 .工程应用表明 。
关键词 模糊神经网络 多变量解耦控制 动态耦合特性 自学习算法 智能梯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机器人协调吊运系统力位姿混合运动稳定性评价方法 被引量:11
11
作者 赵志刚 王砚麟 李劲松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8-155,共8页
针对欠约束多机器人协调吊运系统很难用传统方法评定其运动稳定性的问题,以多机器人协调吊运系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为基础,分别定义了位置性能因子、姿态性能因子和柔索拉力性能因子,并将三个性能因子通过加权的方式得到了吊运系统运动... 针对欠约束多机器人协调吊运系统很难用传统方法评定其运动稳定性的问题,以多机器人协调吊运系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为基础,分别定义了位置性能因子、姿态性能因子和柔索拉力性能因子,并将三个性能因子通过加权的方式得到了吊运系统运动稳定性评价指标。定义了吊运系统的稳定工作空间和抗干扰稳定工作空间。最后进行实例仿真计算,分析了吊运系统工作空间内不同部位的稳定性高低程度,并通过抗干扰稳定工作空间和稳定工作空间的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为系统的规划和优化控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机器人系统 吊运系统 运动稳定性 工作空间 力位姿混合 协调控制 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DC变换器混合逻辑动态建模与约束优化控制策略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聚 谢作樟 杨光利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6-112,共7页
针对电力电子电路DC/DC(直流-直流)变换器同时存在着连续动态和离散切换两种不同类型的的混杂特性,引入N步建模方法,推导出DC/DC变换器的混合逻辑动态模型,用来描述变换器的动态特性、切换规律和系统中的约束关系。在此基础上,考虑控制... 针对电力电子电路DC/DC(直流-直流)变换器同时存在着连续动态和离散切换两种不同类型的的混杂特性,引入N步建模方法,推导出DC/DC变换器的混合逻辑动态模型,用来描述变换器的动态特性、切换规律和系统中的约束关系。在此基础上,考虑控制输入约束和系统状态约束,应用混合整数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建立以脉冲宽度调制(PWM)为控制方式的DC/DC变换器状态反馈最优控制系统。数值仿真结果表明:DC/DC变换器基于混合逻辑动态建模的可行性,及在此基础上设计的优化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并能满足系统的约束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整数预测控制 DC/DC变换器 N步建模方法 混合逻辑动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用户体验的Web软件系统优化控制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俞岭 树岸 +2 位作者 吴毅坚 彭鑫 赵文耘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69-681,共13页
在环境动态变化和系统状态无法预知的情况下,如何同时满足功能性和非功能性需求是一个极具挑战的问题。传统的方法是利用请求调度策略对Web服务请求进行优化,以解决应用的超负荷问题,但这种方法并不能完全满足Qo S复杂性和灵活性的需要... 在环境动态变化和系统状态无法预知的情况下,如何同时满足功能性和非功能性需求是一个极具挑战的问题。传统的方法是利用请求调度策略对Web服务请求进行优化,以解决应用的超负荷问题,但这种方法并不能完全满足Qo S复杂性和灵活性的需要。基于系统管理员设置的自适应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管理员的主观判断和实践经验,很多情况下人为的预估结果与实际效果存在较大差距。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用户体验的动态Qo S优化方法。该方法使用一个用户体验计算模块动态计算系统响应时间的期望值,一个外层反馈控制器动态调整虚拟资源的个数,并结合一个内层反馈控制器来动态调整各个虚拟资源处理的负载比例关系,从而实现了系统的动态Qo S优化。通过与简单规则调节动态Qo S的方法进行对比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体验 动态QoS优化方法 反馈控制器 虚拟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输出反馈鲁棒模型预测控制离线算法 被引量:7
14
作者 平续斌 丁宝苍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90-798,共9页
研究具有多包不确定性和有界噪声系统的动态输出反馈鲁棒模型预测控制(Robust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RMPC)的离线方法.先前的在线方法中,在估计状态和估计误差集合已知的情况下,在每一采样时刻通过近似最优算法求解控制器参数.本文... 研究具有多包不确定性和有界噪声系统的动态输出反馈鲁棒模型预测控制(Robust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RMPC)的离线方法.先前的在线方法中,在估计状态和估计误差集合已知的情况下,在每一采样时刻通过近似最优算法求解控制器参数.本文采用先前的方法计算离线控制器参数和吸引域.首先,选定一系列估计状态,其中,每个估计状态对应同样一组嵌套的估计误差集合.然后,针对每一估计状态和每一估计误差集合的组合,离线计算唯一的控制器参数和对应的吸引域.这些控制器参数和对应的吸引域存储在表中.如果离线确定的吸引域包含实时的扩展状态,则该离线控制器参数是实时可行的.在线时,根据实时估计状态和选取实时估计误差集合,在表中搜索包含实时扩展状态且优化性能指标最小的吸引域所对应的控制器参数.通过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控制系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输出反馈 模型预测控制 不确定系统 离线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耕地-粮食-人口复合系统的动态分析及调控途径 被引量:28
15
作者 鲍超 方创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7年第2期115-120,共6页
选取反映耕地-粮食-人口复合系统变化的10个总量和均量指标,通过1978-2004年各指标在长江流域及其上、中、下游变化过程的动态分析,发现人口增加、国家宏观政策、粮食价格以及经济非农化和城市化过程是影响流域耕地-粮食-人口复合系统... 选取反映耕地-粮食-人口复合系统变化的10个总量和均量指标,通过1978-2004年各指标在长江流域及其上、中、下游变化过程的动态分析,发现人口增加、国家宏观政策、粮食价格以及经济非农化和城市化过程是影响流域耕地-粮食-人口复合系统变化的主导因素;长江流域粮食生产在全国的主体地位逐渐下降,而且自2000年以来,人均粮食占有量也不断下降,耕地压力指数不断加大。基于此种变化过程及其原因分析,从保证区域粮食自给、保持系统动态平衡以及协调好耕地、粮食、人口三者之间关系等方面入手,站在保障流域粮食安全、确保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提出长江流域耕地-粮食-人口复合系统调控战略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耕地-粮食-人口复合系统 动态变化 耕地压力指数 调控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鲁棒动态逆和三时标分离的飞航导弹过载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友安 王宏然 梁国强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2期6-10,49,共6页
选用普通舵系统来设计一种低成本高性能飞航导弹过载控制系统。这种情况下舵系统的动态特性将不能忽略。假设舵系统具有一阶动态特性,导弹的单通道(例如纵向通道)成为一个三阶的被控对象。应用三时标分离的方法将导弹动力学(含舵系... 选用普通舵系统来设计一种低成本高性能飞航导弹过载控制系统。这种情况下舵系统的动态特性将不能忽略。假设舵系统具有一阶动态特性,导弹的单通道(例如纵向通道)成为一个三阶的被控对象。应用三时标分离的方法将导弹动力学(含舵系统)分离为三个一阶的动力学子系统,这三个子系统分别对应于过载层(慢速子系统)、角速度层(中速子系统)和角加速度层(快速子系统),对这三个子系统分别进行动态逆控制设计,应用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的鲁棒控制方法,分别设计出期望的慢、中、快动力学子系统,以保证动态逆控制系统对气动系数摄动的鲁棒稳定性。为了简化计算,对快速子系统的控制规律进行了近似处理。给出了各个子系统带宽参数的选择方法。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控制 过载控制 三时标分离 鲁棒动态逆 低成本 高性能 李雅普诺夫综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进近序列快速优化 被引量:3
17
作者 牟奇锋 王慈光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04-408,共5页
用动态规划方法研究进港飞机队列排序问题.推导出队列中任意两架飞机进近优先权的快速判定准则.在此基础上,根据空中交通管制(ATC)条令,简化了机型参数,给出了n架飞机进近队列的最优化排序过程.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符合ATC的要求以及空... 用动态规划方法研究进港飞机队列排序问题.推导出队列中任意两架飞机进近优先权的快速判定准则.在此基础上,根据空中交通管制(ATC)条令,简化了机型参数,给出了n架飞机进近队列的最优化排序过程.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符合ATC的要求以及空管人员操作习惯,适合人工不借助辅助工具快速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 进近序列 优化 空中交通管制 动态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延估计的空间机器人无模型姿态解耦控制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鑫 刘金国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50-1161,共12页
针对空间机器人的基—臂姿态耦合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延估计(TDE)的无模型解耦控制方法,以实现机械臂与基体的协调运动。首先,采用复合刚体动力学建模方法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然后,分析动力学耦合特性,从多输入多输出(MIMO)角度出发,... 针对空间机器人的基—臂姿态耦合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延估计(TDE)的无模型解耦控制方法,以实现机械臂与基体的协调运动。首先,采用复合刚体动力学建模方法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然后,分析动力学耦合特性,从多输入多输出(MIMO)角度出发,设计基于时延估计的无模型解耦控制器,实现机械臂关节轨迹精准跟踪与基体姿态稳定控制。最后,采用数值仿真方式,对比经典的基于模型解耦控制方法,即计算力矩控制(CTC),结果表明基于时延估计的无模型控制方法不仅效率更高,且解耦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机器人 基—臂姿态耦合 时延估计(TDE) 复合刚体动力学建模方法 无模型解耦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多变量模糊自适应控制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周景振 韩曾晋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15-220,共6页
针对多变量非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耦合特性的两级串联结构的模糊自校正控制器,并提出了基于动态灵敏度矩阵和在线测量的自学习算法.同时利用一种智能梯度法确定自校正学习迭代步长.仿真结果表明,算法的收敛性和系统的稳定... 针对多变量非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耦合特性的两级串联结构的模糊自校正控制器,并提出了基于动态灵敏度矩阵和在线测量的自学习算法.同时利用一种智能梯度法确定自校正学习迭代步长.仿真结果表明,算法的收敛性和系统的稳定性均有所改善.利用这些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变量系统 自学习算法 自适应控制 控制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不确定系统经动态输出反馈的分层次控制策略 被引量:1
20
作者 贾新春 郑南宁 袁泽剑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49-453,共5页
利用李雅谱诺夫稳定理论及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方法,研究了具有非结构摄动的不确定连续系统经动态输出反馈的二次鲁棒能稳定问题。推导出这类控制器存在的充分条件,即一个拟线性矩阵不等式(Q-LMI)的形式,给出了Q-LMI问题的基于LMI方法... 利用李雅谱诺夫稳定理论及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方法,研究了具有非结构摄动的不确定连续系统经动态输出反馈的二次鲁棒能稳定问题。推导出这类控制器存在的充分条件,即一个拟线性矩阵不等式(Q-LMI)的形式,给出了Q-LMI问题的基于LMI方法的求解步骤。为了使得Q-LMI问题有解,可引入一些LMI约束,提高了Q-LMI问题的可解性。基于Q-LMI条件,揭示了系统不确定参数界与系统控制规模的关系,提出了“不同的摄动实施不同规模的控制”的鲁棒能稳定的分层次控制策略。最后,通过一个例子说明了结论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不确定系统 动态输出反馈 分层次控制策略 线性矩阵不等式 鲁棒稳定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