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振动碾作用下筑坝堆石料动力响应特性
1
作者 张威 郭骁 +1 位作者 余懿凡 陈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9-175,共7页
碾压质量不佳可能会产生渗透通道并使大坝不均匀沉降,影响堆石坝的稳定性和长期耐久性,因此对堆石坝施工进行碾压质量评价十分重要。依托老挝南公1水电站工程,通过建立振动碾和筑坝堆石料四自由度动力耦合分析模型,并结合现场振动碾施... 碾压质量不佳可能会产生渗透通道并使大坝不均匀沉降,影响堆石坝的稳定性和长期耐久性,因此对堆石坝施工进行碾压质量评价十分重要。依托老挝南公1水电站工程,通过建立振动碾和筑坝堆石料四自由度动力耦合分析模型,并结合现场振动碾施工作用下堆石料动力响应原位监测试验,开展了振动碾-堆石料的动力响应分析,并通过碾压层振动特性分析进行了压实质量评价。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堆石料峰值振速与刚度呈正相关关系,随着碾压遍数的增加,碾压层密实度增加,坝体堆石料刚度逐渐增大,峰值振速也随之增大。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碾压遍数的增加,碾压区的峰值振速均逐渐增加,且在碾压遍数达到7遍以上时满足质量要求。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堆石料动力响应的碾压质量评价方法,有助于保证坝体碾压质量并实现快速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板堆石坝 堆石料 压实 振动监测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爆破振动响应及控制阈值确定
2
作者 贾香宁 赵岩 +1 位作者 乔旭 闫海琴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58,共8页
铁路交叉隧道工程中,爆破施工引起的振动会影响既有铁路隧道的结构稳定和列车行车安全.针对交叉隧道开展爆破振动响应的研究与控制是相当重要的.依托京张高铁草帽山交叉隧道工程,利用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的手段主要分析了爆破荷载作用下... 铁路交叉隧道工程中,爆破施工引起的振动会影响既有铁路隧道的结构稳定和列车行车安全.针对交叉隧道开展爆破振动响应的研究与控制是相当重要的.依托京张高铁草帽山交叉隧道工程,利用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的手段主要分析了爆破荷载作用下既有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的动力响应特征,并通过数值分析的方法对交叉隧道合理间距的选择提供了理论建议.分析结果表明:爆破振动作用下,既有隧道底板中部为最不利位置.基于第四强度理论及相关爆破振动速度数据的拟合关系,提出了可以应用于工程监测实践的爆破振动控制标准.此外,数值模拟结果证实,不同隧道间距下,既有隧道二次衬砌底板中部的质点峰值振动速度与交叉隧道间距之间呈指数型衰减关系.根据相关的爆破振动控制规范,可以得到隧道合理间距允许值的取值范围.引入的研究思路及方法,可以为类似交叉隧道设计选线及既有隧道的爆破振动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隧道 二次衬砌混凝土 爆破振动动力响应 现场监测 数值模拟 控制标准 合理间距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地区强夯施工地面振动衰减规律研究
3
作者 任会明 姚毅 +2 位作者 朱武卫 魏平平 李浩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3-590,共8页
【目的】旨在探究黄土地区强夯施工地面振动影响。【方法】开展有、无空沟下地面三向振动衰减现场测试,分析夯点距离、夯击次数、隔振沟尺寸等参数对不同方向振动速度影响,并与振动衰减理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果表明:不同实测条件... 【目的】旨在探究黄土地区强夯施工地面振动影响。【方法】开展有、无空沟下地面三向振动衰减现场测试,分析夯点距离、夯击次数、隔振沟尺寸等参数对不同方向振动速度影响,并与振动衰减理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果表明:不同实测条件下x向和z向振动速度均远大于y向,其中x向振动速度最大,根据典型振动波形峰值振幅换算,勒夫波能量(y向)仅为瑞利波(x和z向)的7.8%。无空沟下,地面三向振动均服从指数衰减,其中z向衰减最快,x向稍次之,y向衰减最慢。同一夯点振动速度随夯击次数增加而增大,但三个方向对夯击次数的敏感性不同,夯击次数对z向振动速度影响最大。空沟隔振下,测线一、二在沟后的各测点x向振速平均减小33.9%和6.4%,其机理在于沟壁拐点位置的能量衰减和面波沿沟壁传播时的路径增长;沟前各测点x向振速平均分别增大34.6%和15.8%,这是由于沟壁反射能量与夯击点传递能量相叠加。空沟尺寸增大对瑞利波(x向和z向)隔振效果提升明显,但对勒夫波(y向)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地区 强夯施工 地面三向振动 隔振沟 瑞利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填石路基压实特性研究及服役性能智能感知
4
作者 孙兴 郜梦棵 +1 位作者 李炜杰 李盛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68,共11页
根据山区高速公路填石路基的填料特性,采用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确定现场填料细观参数,通过离散元软件进行振动压实模拟,分析各碾压参数对路基压实的影响效应,结合灌水法测试结果探究适用于山区填石路基压实质量的快速检测方... 根据山区高速公路填石路基的填料特性,采用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确定现场填料细观参数,通过离散元软件进行振动压实模拟,分析各碾压参数对路基压实的影响效应,结合灌水法测试结果探究适用于山区填石路基压实质量的快速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填石路基在振动压实过程中颗粒间力链体系是一个不断打破又重新建立的动态过程,整个路基结构由大粒径骨料颗粒间的接触形成强力链;建议采用振动频率28 Hz、激振力400 kN、振幅1.0 mm的碾压参数组合,该组合下压实效率和质量较优;得出山区大粒径填料填石路基密实度与重型动力触探的贯入度呈负相关关系,重型动力触探可作为快速检测技术用于大粒径填石路基的压实度检测;通过在填石路基内部埋设传感器的方法对其服役性能进行长期监测和感知,结果表明:路基沉降速率约为0.5 mm/d,未出现不均匀沉降;土压力在工后70 d左右达到峰值并处于稳定状态;边坡水平位移最大值为7 mm;各监测指标在监测期内均未达到设置预警值,验证了提出的适用于山区高速公路填石路基碾压参数组合和重型动力触探压实质量控制技术有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填石路基 离散元 振动压实 动力触探 智能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噪声电平的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性能优化
5
作者 王子豪 冯玉祥 +1 位作者 刘志凯 吕立冬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842-1852,共11页
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通常采用相对强度比值法进行事件识别和定位,该算法忽略了噪声电平对系统动态范围的影响,从而制约系统定位精度和动态范围的提升。本文研究在保证系统定位精度条件下噪声电平的大小与系统动态范围的关系,在光时... 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通常采用相对强度比值法进行事件识别和定位,该算法忽略了噪声电平对系统动态范围的影响,从而制约系统定位精度和动态范围的提升。本文研究在保证系统定位精度条件下噪声电平的大小与系统动态范围的关系,在光时域反射信号中加入与信号近零幅值均值电压相关的虚拟噪声电平,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噪声电平的系统性能优化算法。实验搭建了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系统,采用50 ns的激光脉冲,在长约15 km的被测光纤上进行振动事件定位测试,基于虚拟噪声电平优化算法,将原始的光时域反射数据减去噪声电平,再分别加入幅值为信号近零幅值均值的25%,50%,75%,100%,125%,150%,175%和200%的虚拟噪声电平,最终确定系统动态范围和振动信号信噪比总体最优时的虚拟噪声电平,即噪声电平的幅值约为信号近零幅值均值的75%,与传统的相对强度比值法比较,系统的动态范围提升了11.26 dB,虚拟噪声电平的引入通过降低幅值近零位置的灵敏度从而提升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传感 光时域反射 振动监测 动态范围 虚拟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BG传感器阵列反演结构振动位移的监测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黄新敬 程彤遥 +3 位作者 马金玉 张志鹏 黄漪 李健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2,共6页
针对现有振动位移监测方法易受环境影响且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布喇格光栅(FBG)传感器阵列反演结构振动位移的监测方法。该方法使用FBG传感器阵列获取结构振动过程中的多点应变和单点加速度数据,先利用基于正交曲率的曲线... 针对现有振动位移监测方法易受环境影响且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布喇格光栅(FBG)传感器阵列反演结构振动位移的监测方法。该方法使用FBG传感器阵列获取结构振动过程中的多点应变和单点加速度数据,先利用基于正交曲率的曲线重构算法和获得的应变数据重构结构各点的动态位移,然后运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将曲线重构算法导出的位移数据与同位置处的单点加速度数据相融合,获得更为准确的位移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成功重构出监测结构任意时刻的振动形态,悬臂铝板和简支管道的振动位移重构相对均方根误差分别小于5.5%和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布喇格光栅 振动监测 动态形变 位移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压路机的能量传递模型与作业参数优化研究
7
作者 惠记庄 骆伟 +2 位作者 张泽宇 张军 王杰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1-547,共7页
为提高振动压路机作业过程的压实质量,研究了振动压路机的能量传递模型与作业参数优化。首先基于U-K方程建立“碾轮-被压实材料”的系统振动动力学模型,结合能量守恒提出振动压路机能量传递模型;然后以振动频率和压实速度作为寻优工作参... 为提高振动压路机作业过程的压实质量,研究了振动压路机的能量传递模型与作业参数优化。首先基于U-K方程建立“碾轮-被压实材料”的系统振动动力学模型,结合能量守恒提出振动压路机能量传递模型;然后以振动频率和压实速度作为寻优工作参数,构建路面压实质量的优化模型;最后通过案例验证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结果表明:工作频率与被压实材料的固有频率比值保持在√2~2范围内,可避免共振带来的影响;初始阶段低速碾压,材料性能稳定后提高碾压速度可保证高效压实,得出振动频率在21.8~27 Hz、压实速度在2.36~2.91 km/s范围内,可达到最优的压实效果。所提的能量传递模型、作业参数优化模型为保障振动压路机压实质量奠定了基础,为提高振动压路机压实质量和效率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动力学 压实模型 最优作业参数 振动压路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激非平稳振动数据驱动的拉索动力性能表征 被引量:1
8
作者 赵瀚玮 丁幼亮 +2 位作者 李爱群 张小楠 王智文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9-547,共9页
跨海斜拉桥的拉索在非极端风环境下会产生自激振动,基于现代监测与数据分析技术可即时把握拉索自激振动的数字特征,并以此反映拉索的实时动力性能。根据某跨海大桥主航道斜拉桥拉索振动加速度长期监测数据中的共性特征,提出基于振动加... 跨海斜拉桥的拉索在非极端风环境下会产生自激振动,基于现代监测与数据分析技术可即时把握拉索自激振动的数字特征,并以此反映拉索的实时动力性能。根据某跨海大桥主航道斜拉桥拉索振动加速度长期监测数据中的共性特征,提出基于振动加速度时间序列信号上包络线高斯混合模型和频域功率谱的拉索风致自激振动非平稳段自动提取方法。提出基于各自激振动非平稳时间序列进行主导频率识别,并采用带通滤波后的最后1个下降段数据进行阻尼比识别的策略,排除了振动幅值上升段环境风自然激励带入能量对阻尼比识别的干扰。基于各自激振动非平稳段主导频率-阻尼比的识别结果,通过对频率值进行聚类,得到各阶模态对应的模态频率-阻尼比数据簇。根据阻尼比数据的离散、偏态特征提出采用对数正态分布模型的e^(μ)和其累积分布函数的分位值来描述拉索阻尼比统计规律。采用各数据簇的频率质心以及阻尼比概率特征参数作为表征拉索动力性能当前状态的指标。针对背景工程的主要结论包括:桥梁拉索振动加速度信号噪声强、干扰大,在动力特征分析时须排除类似干扰;桥梁拉索的自激振动加速度幅值最高已超过3000 mm/s^(2),振动幅度较大;桥梁拉索的阻尼比平均水平约为0.03%,与设计规范推荐值相比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桥梁拉索 自激振动 动力性能表征 非平稳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迁移颗粒振动能量的粒料基层填料压实质量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萌 肖源杰 +5 位作者 孔坤锋 于群丁 李文奇 杨涛 陈晓斌 陈宇亮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608-3621,共14页
目前,粒料基层振动碾压质量评价指标多基于振动轮的动力响应,鲜有研究考虑粒料基层填料自身的振动信号。依托新建铁路砂土路基填筑碾压现场试验段,开展动态变形模量测试,采用无线智能颗粒传感器实时监测振动碾压过程中填料颗粒的迁移运... 目前,粒料基层振动碾压质量评价指标多基于振动轮的动力响应,鲜有研究考虑粒料基层填料自身的振动信号。依托新建铁路砂土路基填筑碾压现场试验段,开展动态变形模量测试,采用无线智能颗粒传感器实时监测振动碾压过程中填料颗粒的迁移运动,进而分析三向加速度及其边际谱能量随碾压遍数的变化规律;基于迁移颗粒的边际谱振动能量幅值,提出新的压实指标:迁移颗粒振动能量压实值(migrating particle vibration energy compaction value,MPVECV),并分析其与碾压遍数和动态变形模量之间的关联性,探究振动模式、碾压速度及监测位置对新压实指标评价效果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振动碾压过程中粒料基层填料颗粒存在多方向的振动效应,进而促使填料不断运动致密,上部振动轮输出能量驱使填料内部颗粒不断小幅运动和调整直至整体稳定。传感器的加速度边际谱幅值与振动碾压遍数以及动态变形模量的关联性较好;迁移颗粒平行于行车方向的MPVECV指标相比于其在垂直于行车方向及竖直方向的MPVECV指标可更好地表征粒料基层填料的压实质量和动态变形模量,因此可用其评价填料的压实状态。MPVECV指标更适用于强振工况且其评价效果受碾压速度和监测位置的影响并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粒料基层填料智能压实提供实时、无损的评价指标和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工程 粒料基层填料 振动压实 压实质量评价 颗粒迁移运动 智能传感监测 动态变形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力学仿真的人工膝关节振动信号采集系统设计
10
作者 徐星宇 周友逸 +2 位作者 彭业萍 吴超 曹广忠 《医用生物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9-1085,共7页
目的研究人工膝关节磨损过程的接触应力变化,针对膝关节假体因磨损而引发的振动设计信号采集系统,为人工膝关节磨损状态在线监测提供新的技术手段。方法为有效采集振动信号,通过分析膝关节假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动力学模型,得到胫骨衬垫接... 目的研究人工膝关节磨损过程的接触应力变化,针对膝关节假体因磨损而引发的振动设计信号采集系统,为人工膝关节磨损状态在线监测提供新的技术手段。方法为有效采集振动信号,通过分析膝关节假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动力学模型,得到胫骨衬垫接触应力主要分布区域,确定振动传感器的最佳安装位置。通过拉格朗日方程求解膝关节股骨假体的动力学模型,获取股骨假体的力矩变化曲线验证有限元分析的有效性。通过摩擦磨损试验中不同安装位置振动传感器采集的信号和不同区域表面形貌进行对比,验证采集系统设计和有限元分析结果的有效性。结果基于动力学仿真分别得到屈曲、内外旋、前后位移和上下位移4个自由度下胫骨衬垫的接触应力集中区域。胫骨衬垫的中部和后部接触应力集中明显,振动传感器安装在胫骨衬垫后端,采集到的信号具有更大幅值,有利于膝关节假体振动信号的特征提取。结论基于动力学仿真分析设计的振动信号采集系统能够有效采集人工膝关节在磨损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信号。研究结果为后续探究人工膝关节的磨损机制、实现其全寿命健康状态监测提供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膝关节 股骨 胫骨衬垫 动力学仿真 振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夯振动影响与构筑物安全距离研究 被引量:67
11
作者 方磊 经绯 刘松玉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9-32,共4页
强夯地基处理技术是一种常见、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 ,但由于其施工时的噪音、振动等对周围建筑物和环境的影响而限制了它的作用 .通过对某高速公路强夯地基工程的实践 ,对不同夯击能下强夯地基处理施工时所产生的地面振动进行了现场监测 ... 强夯地基处理技术是一种常见、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 ,但由于其施工时的噪音、振动等对周围建筑物和环境的影响而限制了它的作用 .通过对某高速公路强夯地基工程的实践 ,对不同夯击能下强夯地基处理施工时所产生的地面振动进行了现场监测 ,经过对这些实测振动资料的深入分析 ,认为当强夯所引起的地面振动加速度衰减到 0 1g时 ,对建筑物几乎没有危害 .同时得出当强夯夯击能为 1 5,2 0 ,2 5和 3 0MN·m时 ,其对构筑物的安全距离分别为 1 4,1 7 5,1 8 7和 1 9 5m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夯振动 夯击能 安全距离 构筑物 地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夯施工环境振动影响的评价方法 被引量:20
12
作者 陆伟东 韩晓健 杨放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5期65-68,共4页
通过强夯振动机理的分析 ,给出了强夯施工环境振动影响的测试仪器的组成和测试的方法 ,根据天然地震烈度和爆破安全振动速度 ,建立强夯振动对邻近建筑物影响的评价体系 ,引入了基于“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 0 70 - 88)的人体的振... 通过强夯振动机理的分析 ,给出了强夯施工环境振动影响的测试仪器的组成和测试的方法 ,根据天然地震烈度和爆破安全振动速度 ,建立强夯振动对邻近建筑物影响的评价体系 ,引入了基于“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 0 70 - 88)的人体的振动影响评价体系。通过某港区强夯施工的环境振动监测 ,给出了实测的数据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夯 环境振动 监测 振动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级配碎石振动压实过程的连续动态监控分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徐光辉 高辉 王哲人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70-1272,共3页
通过对压实机具与级配碎石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分析,得到可以用级配碎石对压实机具的抗力的变化来表征压实状态的变化。采用系统识别原理和动态测试技术,通过对二者相互作用的连续测试,得到了能反映材料压实过程中压实状态变化的抗力信息,... 通过对压实机具与级配碎石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分析,得到可以用级配碎石对压实机具的抗力的变化来表征压实状态的变化。采用系统识别原理和动态测试技术,通过对二者相互作用的连续测试,得到了能反映材料压实过程中压实状态变化的抗力信息,根据级配碎石结构抗力的变化,判断压实的质量,并得到了结构抗力与压实密度之间的关系,突破了评价材料压实状态必须用密度指标的体系,为现场级配碎石基层结构压实质量的连续实时监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配碎石 振动压实 抗力 加速度 连续动态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港口工程地基处理中的强夯振动效应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程祖锋 李萍 +2 位作者 谌会芹 石丙飞 房后国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40-744,共5页
强夯法是地基处理的一种常用方法,而强夯施工振动往往是制约强夯法应用的关键。结合沿海某港口工程地基处理中的强夯振动工程实例,介绍了强夯法地基处理引起的振动在土中纵、横向的传播和衰减情况。根据实测结果,分析了强夯振动对周围... 强夯法是地基处理的一种常用方法,而强夯施工振动往往是制约强夯法应用的关键。结合沿海某港口工程地基处理中的强夯振动工程实例,介绍了强夯法地基处理引起的振动在土中纵、横向的传播和衰减情况。根据实测结果,分析了强夯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建议了振动的防治措施。此外,还针对深度方向上的处理效果提出了分带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夯 振动效应 衰减规律 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压实能力与道路基层材料可压实性评价 被引量:19
15
作者 王龙 解晓光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3-207,共5页
采用传感器对振动成型基层材料的塑性变形、振动加速度和压实力进行了采集.通过振动三参数对振动压实工艺输出能量的分析,定义了评价振动压实工艺压实能力的评价参数——激振强度;通过对基层材料振动压实塑性变形曲线的分析,定义了被压... 采用传感器对振动成型基层材料的塑性变形、振动加速度和压实力进行了采集.通过振动三参数对振动压实工艺输出能量的分析,定义了评价振动压实工艺压实能力的评价参数——激振强度;通过对基层材料振动压实塑性变形曲线的分析,定义了被压材料可压实性评价参数——可压实性系数;对典型道路材料的可压实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压实效果的影响上,当激振强度大于3.5时,振动压实工艺才具有较强的压实能力;材料的振动压实塑性变形与振动时间呈对数关系,在振动压实50s后,塑性变形处于稳定状态;在材料可压实性方面,沥青混合料的可压实性最差,二灰结合料可压实性最好,基层材料的可压实性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研究结果还表明,用振动压实工艺单位时间内输出的能量和道路材料产生单位塑性变形所需的压实应力,来评价振动工艺的压实能力与被压材料可压实性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振动压实 动态监测 压实能力 可压实性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摩擦机理及其非线性动力学特性 被引量:10
16
作者 滕云楠 曾庆辉 +1 位作者 姚红良 闻邦椿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7-202,共6页
本文揭示了振动工况下散体物料的振动摩擦机理,给出了振动参数与土壤内摩擦力的关系曲线,并用数值试验方法模拟了复杂的振动摩擦压实过程,分别给出了振频和振幅对土壤孔隙比和轴向应力均值的关系曲线,验证了振动压实减摩机理的正确性.... 本文揭示了振动工况下散体物料的振动摩擦机理,给出了振动参数与土壤内摩擦力的关系曲线,并用数值试验方法模拟了复杂的振动摩擦压实过程,分别给出了振频和振幅对土壤孔隙比和轴向应力均值的关系曲线,验证了振动压实减摩机理的正确性.结果表明:松散物料在振动工况下,其颗粒间的摩擦力由静摩擦力转变为动摩擦力,随着振频和振幅的增加,摩擦阻力减小,从而土的内摩擦力减小,并且存在最优的振动强度使土壤在振动压实过程中的内摩擦力最小.建立了基于振动压路机的振动摩擦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利用渐进法得到了振动压实过程的共振响应和非共振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摩擦 非线性动力学 散体动力学 振动压实 数值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频率对压实黄土动强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焱 骆亚生 +2 位作者 谭东岳 杨利国 付中原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0-133,共4页
利用动扭剪三轴仪对压实黄土进行了不同振动频率下的试验研究,分析了振动频率f对压实黄土的动强度和动强度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在一定围压下,压实黄土动强度均随振动频率f的升高而增大,与振动频率呈正相关关系;在试样振动频率确... 利用动扭剪三轴仪对压实黄土进行了不同振动频率下的试验研究,分析了振动频率f对压实黄土的动强度和动强度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在一定围压下,压实黄土动强度均随振动频率f的升高而增大,与振动频率呈正相关关系;在试样振动频率确定的情况下,压实黄土的动强度随围压的增加而增大;压实黄土的动黏聚力cd和动内摩擦角φd均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升高;动强度参数中cd和φd随振次的增加均呈减小并最终趋于稳定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实黄土 振动频率 动强度 动强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某港口工程高能量强夯地基处理引起的地层侧移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程祖锋 谌会芹 +2 位作者 李萍 石丙飞 孟立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25-429,共5页
工程施工引起地下侧移所导致的工程事故已屡见不鲜,且往往造成重大损失。但对这种位移,特别是对强夯引起的地层侧移,则很少有专门的监测和分析。通过对某港口工程高能量强夯试验中监测到的40次侧斜资料的整理,从波能与应力两方面分析了... 工程施工引起地下侧移所导致的工程事故已屡见不鲜,且往往造成重大损失。但对这种位移,特别是对强夯引起的地层侧移,则很少有专门的监测和分析。通过对某港口工程高能量强夯试验中监测到的40次侧斜资料的整理,从波能与应力两方面分析了地层侧移的机理,讨论了影响侧移的主要因素,指出了本工程的最大侧移值(124mm)及所处的深度(5~6m)。这对于积累侧移资料、指导安全设计与施工以降低工程事故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夯 测斜 振动反应分析 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夯振动加速度的量测及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李盼盼 王家鼎 +1 位作者 谷天峰 刘亚明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6-170,共5页
结合延安新区强夯加固地基工程,进行强夯振动加速度测试现场试验。选取填方区场地,结合地形设计监测方案,以测试强夯波沿水平方向和斜坡的传播规律。在选定试验段的某级填方场地上布置多组加速度传感器,运用多个8通道24位高速采集卡记... 结合延安新区强夯加固地基工程,进行强夯振动加速度测试现场试验。选取填方区场地,结合地形设计监测方案,以测试强夯波沿水平方向和斜坡的传播规律。在选定试验段的某级填方场地上布置多组加速度传感器,运用多个8通道24位高速采集卡记录强夯振动加速度在平面和斜坡的传播和衰减过程,探讨强夯振动波沿水平面和斜坡的传播规律以及能级对振动加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径向和竖向加速度值均随与夯点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在与夯击点距离相同处,强夯振动波沿水平方向传播的径向和竖向加速度值要大于沿斜坡方向;随着能级的增大,强夯产生的夯击波增强,在与夯击点相同距离处产生的径向和竖向加速度均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 强夯 振动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夯加固回填土地基振动特性的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陈超 徐长节 蔡袁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9-122,共4页
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采用大变形几何非线性三维有限元方法对回填土地基强夯施工引起的振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在有限元分析中,提出了强夯塑性加固区的判断标准,考虑每次夯击后回填土体塑性区的开展范围并对加固区内的土性参数进行调整,... 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采用大变形几何非线性三维有限元方法对回填土地基强夯施工引起的振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在有限元分析中,提出了强夯塑性加固区的判断标准,考虑每次夯击后回填土体塑性区的开展范围并对加固区内的土性参数进行调整,以此实现对强夯多次夯击过程的模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土体振动加速度、速度的特性及其变化规律,以及夯击能量对于土体振动特性的影响.在研究振动加速度峰值和速度峰值的衰减特征的基础上,得到了回填土地基强夯振动的影响范围.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验证了研究方法的可靠性.研究方法和结论对类似的强夯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夯 有限元 回填土 振动 衰减 ABAQ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