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and Parametric Analysis of Pavement Dynamic Responses under Moving Vehicle Load 被引量:3
1
作者 LIU Xiaolan ZHANG Xianmin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20年第3期490-500,共11页
This paper intends to develop finite element models that can simulate vehicle load moving on pavement system and reflect the pavement response of vehicle and pavement interaction.We conduct parametric analysis conside... This paper intends to develop finite element models that can simulate vehicle load moving on pavement system and reflect the pavement response of vehicle and pavement interaction.We conduct parametric analysis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s of asphalt concrete layer modulus and thickness,base layer modulus and thickness,and subgrade modulus on pavement surface displacement,frequency,and strain response.The analysis findings are fruitful.Both the displacement basin width and maximum value of dynamic surface displacements are larger than those of static surface displacements.The frequency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pavement structure moduli,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pavement structure thicknesses.The shape of dynamic and static tensile strain is similar along the depth of the pavement structure.The maximum value of dynamic tensile strain is larger than that of static tensile strain.The frequency of entire pavement structure holds more significant influence than the surface displacement and strain do.The subgrade modulus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surface displacement,frequency and str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vement dynamic response vehicle load surface displacement FREQUENCY STRA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荷载作用下双采场排土边坡动态响应数值分析
2
作者 梁霁兴 刘磊 +2 位作者 万道春 左旭超 梁潇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5年第1期124-132,142,共10页
地震发生后极易产生各种地质灾害,地震也是引起排土场滑坡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研究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和变形特征,以某双采场排土场为研究对象,依据现场调研对双采场排土场进行分层,采用犀牛软件建立三维地形图,使用FLAC3D软件... 地震发生后极易产生各种地质灾害,地震也是引起排土场滑坡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研究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和变形特征,以某双采场排土场为研究对象,依据现场调研对双采场排土场进行分层,采用犀牛软件建立三维地形图,使用FLAC3D软件对排土场开展了基于时程分析法的地震荷载数值模拟,研究排土场位移时程曲线、安全系数时程变化曲线以及PGA放大系数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地震荷载对排土场横向位移响应较为显著,在重力方向上的位移响应相对较小。高程越高,地震对排土区域的位移变形影响程度更显著。随着地震烈度等级的提高,不同特征点处最大位移量越大,呈现出较好的线性关系。地震烈度等级越高,会对边坡的整体稳定性产生较大影响。地震荷载幅值增大,PGA放大系数整体表现出自由面放大效应,随着边坡高程增加,放大效应有一定衰减趋势。地震频率在边坡固有频率附近容易引发共振现象,从而导致PGA放大系数显著增大,该频率下边坡高程对PGA值的增益效果更为明显,最终得出结论:本文研究的排土场处于稳定状态。本研究为排土场的安全生产及工程防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土场 地震荷载 动态响应特征 PGA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逆有限元方法和位移振型函数的薄板动载荷识别方法
3
作者 李可路 肖龙飞 +2 位作者 刘明月 寇雨丰 魏汉迪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84-290,共7页
动载荷识别对于结构设计和健康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在工程实践中容易获得的应变响应,提出了一种基于逆有限元方法和位移振型函数的薄板动载荷识别方法,能够同时识别动载荷空间分布和时间历程。首先,逆有限元方法可以利用离散应变数... 动载荷识别对于结构设计和健康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在工程实践中容易获得的应变响应,提出了一种基于逆有限元方法和位移振型函数的薄板动载荷识别方法,能够同时识别动载荷空间分布和时间历程。首先,逆有限元方法可以利用离散应变数据重建离散位移场。然后,采用位移振型函数拟合得到连续位移场,将拟合良好的振型函数代入薄板微分控制方程中确定识别载荷。最后,通过薄板集中载荷和全局分布载荷识别的两个数值算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提出方法对于薄板动载荷的识别是有效且准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载荷识别 应变响应 薄板 逆有限元方法 位移振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上覆交通荷载引起的既有地下管廊结构变形响应
4
作者 马鹏飞 李东彪 陈新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67,共17页
为探究受地表交通荷载微扰动营运综合管廊土建结构位移变形的数量级及其发展变化和规律,以宿迁城市某路网工程软土地下管廊子项目为依托,通过正分析工具Abaqus建立路面(含变化的地面车辆负荷)-地层-管廊-管周物体(如注浆体、回填土、管... 为探究受地表交通荷载微扰动营运综合管廊土建结构位移变形的数量级及其发展变化和规律,以宿迁城市某路网工程软土地下管廊子项目为依托,通过正分析工具Abaqus建立路面(含变化的地面车辆负荷)-地层-管廊-管周物体(如注浆体、回填土、管廊底部垫层)精细化二维有限元模型,针对不同车辆速度v、横向作用位置x和排布对称性τ等条件下的人工机动车车辆激振力对管廊结构本体的变形规律影响作计算模拟与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当车辆荷载对称分布在道路左、右线(τ为2)时,位于道路中央绿化隔离带正下方的管廊主体结构可产生几毫米的竖直振荡,而出现的结构水平动位移峰值则仅以数十微米计,二者远不属于一个量级;当车辆单线运行(τ为1),即仅在管廊的一侧上方施加车行动载时,管廊沿横向上表现出非一致性沉降变形,造成管廊结构整体向车辆侧发生偏转,且随车载施加区域距管廊结构顶板梁跨中截面距离x的增加,管廊两侧差异位移量变化特征为先增后减小,另外,车载能够引发结构体约1 mm的水平位移;一般地,实际道路无论是单向通车或是双向通车,增加车速v会使管廊结构浅表典型测点或其附近区域的最大垂直位移增大;各特征变量对廊体结构变形性态的影响程度排序为v<x<τ.本文工作在仿真模拟中生产了大量综合管廊变形历史经验数据,可为后期进行深度学习模型训练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管廊结构 动态位移响应 数值仿真模拟 地面交通荷载 微扰动 标准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立井四角罐道动力响应测试方法及结果分析
5
作者 黄博华 马香玲 +2 位作者 高路 雒江超 葛辉 《陕西煤炭》 2024年第2期60-64,69,共6页
为探究煤矿立井四角罐道的力学特征,自主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四角罐道的动力响应监测方法。通过增设加速度传感器与应变片及其动态测试系统,获取煤矿立井提升容器在多工况运行条件下,四角罐道结构所受水平位移时程数据信息。分析监测结果发... 为探究煤矿立井四角罐道的力学特征,自主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四角罐道的动力响应监测方法。通过增设加速度传感器与应变片及其动态测试系统,获取煤矿立井提升容器在多工况运行条件下,四角罐道结构所受水平位移时程数据信息。分析监测结果发现,停罐卸煤过程中四角罐道的水平位移随提升终端荷载的增大而增大;箕斗的下盘滑靴作用四角罐道时,引起的水平位移峰值为主井实测发生水平位移的峰值最大值位置;在静止工况下,四角罐道的水平位移峰值大于其在运行工况中的水平位移峰值;提升容器与四角罐道的相互作用力为低频冲击荷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立井 四角罐道 动力响应 应力应变 水平位移 终端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诱发堆积层滑坡位移动力学参数及其在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以三峡库区黄腊石滑坡分析为例 被引量:12
6
作者 贺可强 李相然 +1 位作者 孙林娜 王思敬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983-2989,共7页
在系统分析堆积层滑坡的物质组成和失稳动因的基础上,运用加卸载响应比理论的基本原理,首次提出了将月降雨量及其变化作为该滑坡的加卸载参数,相应月平均位移速率及其变化值为加卸载响应参数,由此所确定的位移加卸载响应比作为堆积层滑... 在系统分析堆积层滑坡的物质组成和失稳动因的基础上,运用加卸载响应比理论的基本原理,首次提出了将月降雨量及其变化作为该滑坡的加卸载参数,相应月平均位移速率及其变化值为加卸载响应参数,由此所确定的位移加卸载响应比作为堆积层滑坡的位移动力学参数。并根据三峡库区降雨量与堆积层边坡位移相关关系论证了应用该位移动力学参数评价堆积层边坡稳定性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最后,运用加卸载响应比动力学参数对三峡库区黄腊石滑坡排水工程实施前后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与该边坡排水工程前后的稳定性变化相吻合。这表明了加卸载响应比位移动力学参数是堆积层边坡稳定性评价的一种有效位移动力学参数,可以运用该位移动力学参数对该类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价与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积层滑坡 位移动力学参数 加卸载响应比 黄腊石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荷载作用下低路堤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8
7
作者 赵俊明 刘松玉 +1 位作者 石名磊 张海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21-925,共5页
结合连盐高速低路堤,对路堤进行了动应力、振动响应等现场测试,分析了路基中附加动应力及振动位移的变化规律.并且通过应力控制的室内动三轴试验,采用一定的动应力频率、不同的循环应力比来模拟交通荷载,研究了在循环荷载作用下,连盐高... 结合连盐高速低路堤,对路堤进行了动应力、振动响应等现场测试,分析了路基中附加动应力及振动位移的变化规律.并且通过应力控制的室内动三轴试验,采用一定的动应力频率、不同的循环应力比来模拟交通荷载,研究了在循环荷载作用下,连盐高速公路饱和软粘土的轴向累计应变、孔隙水压力和轴向周期应变软化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路堤中动应力和振动位移随行车速度和车重的增加而增加,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有效影响深度达2.5m;原状土的临界循环应力比远大于重塑土,承受循环应力能力高于重塑土.因此,要加强浅层路基强度,同时要减少对底部下卧层软粘土的扰动.其结果可为在软土地基上设计和施工低路堤高速公路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路堤 交通荷载 动应力 振动响应 动三轴试验 循环应力比 软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荷载下两端简支高桥墩的动力屈曲 被引量:7
8
作者 罗松南 李礼 +1 位作者 周慧 宋君晗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共3页
考虑剪切变形和大位移的影响,建立高桥墩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学基本方程式;通过位移形函数假设,采用伽辽金积分方法得到了时间变率的动力学控制方程;利用四阶Runge-Kutta法进行数值求解,得到冲击荷载作用下高桥墩的临界荷载、... 考虑剪切变形和大位移的影响,建立高桥墩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学基本方程式;通过位移形函数假设,采用伽辽金积分方法得到了时间变率的动力学控制方程;利用四阶Runge-Kutta法进行数值求解,得到冲击荷载作用下高桥墩的临界荷载、位移响应曲线以及各种荷载和几何参数对临界荷载的影响规律。通过数值算例比较了三角形冲击荷载和矩形冲击荷载作用下的荷载-位移幅值响应曲线;给出了矩形冲击荷载作用下,不同峰值的位移响应曲线、临界荷载随高桥墩柔度的变化曲线、不同冲击持续时间对临界荷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桥墩 冲击荷载 位移响应 动力屈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荷载作用下岩石动态响应预测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杰 冯世国 +3 位作者 李天斌 王瑞红 雷岚 王飞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22-2030,共9页
利用已有大理岩对冲击波的动态响应图,验证在0.1Hz不同加载方式下提出的岩石非线性动态响应预测模型及预测公式的适用性和合理性,提出加载速率波形曲线函数的适用条件。经研究表观弹性模量的拟合系数,提出了冲击压实系数a和冲击初始弹... 利用已有大理岩对冲击波的动态响应图,验证在0.1Hz不同加载方式下提出的岩石非线性动态响应预测模型及预测公式的适用性和合理性,提出加载速率波形曲线函数的适用条件。经研究表观弹性模量的拟合系数,提出了冲击压实系数a和冲击初始弹性模量b,以及岩样内部裂隙孔洞的压密效应系数a1和滑移错动效应系数a2,且有a=a1+a2,a1〉0,a2〈0。指出当岩样受到荷载作用时,岩样的压密作用与滑移错动作用是同时存在的,在加载段,|a1|〈|a2|,在卸载段,|a1|〉|a2|,致使加载段a〈0,卸载段a〉0。定义了加卸载速率响应比β,表征卸载段平均切线模量与加载段平均切线模量的比值,β值越大岩石的破坏程度越大,不同频率下,砂岩在三角波和正弦波加载方式下均有β≈2。各应变片的应变、变形速率、能量值的实测值与计算值均吻合较好,证明了在低速荷载下提出的岩石非线性动态响应预测模型及预测公式在高速冲击波随时间的毫秒级变化规律情况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合理性,拓宽了该预测公式和模型的应用范围,对位移控制严格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 动态响应 拟合系数 加卸载速率响应比 预测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积层滑坡加卸载响应比动力学参数及其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贺可强 孙林娜 郭宗河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1-6,共6页
在系统分析堆积层滑坡的物质组成和失稳动因的基础上,运用加卸载响应比理论的基本原理,首次提出了将降雨和孔隙水压力的变化作为滑坡的加卸载参数,相应平均位移速率的变化值为加卸载响应参数,由此所确定的位移加卸载响应比作为堆积层滑... 在系统分析堆积层滑坡的物质组成和失稳动因的基础上,运用加卸载响应比理论的基本原理,首次提出了将降雨和孔隙水压力的变化作为滑坡的加卸载参数,相应平均位移速率的变化值为加卸载响应参数,由此所确定的位移加卸载响应比作为堆积层滑坡的位移动力学参数,并根据堆积层边坡位移动力学规律论证了该位移动力学参数在滑坡预测预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分别以三峡库区新滩滑坡和黄腊石滑坡为实例,运用加卸载响应比参数对其稳定性进行了评价与预测.评价与预测结果与滑坡稳定性演化规律相吻合.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了加卸载响应比是一种有效的位移动力学评价参数,可以运用该参数对堆积层边坡稳定性及其演化趋势进行评价与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积层滑坡 位移动力学参数 加卸载响应比 预测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力腿平台有限振幅运动的方程和数值解 被引量:10
11
作者 曾晓辉 沈晓鹏 吴应湘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4-44,共11页
论证了张力腿平台(TLP)在波浪作用下发生有限振幅运动时,所受惯性力、粘性力、浮力等载荷不仅与波浪场有关,还与瞬时响应有关,是响应的非线性函数;张力腿拉力也是各自由度位移的非线性函数.所以分析TLP受力时必须考虑平台的瞬时加速度... 论证了张力腿平台(TLP)在波浪作用下发生有限振幅运动时,所受惯性力、粘性力、浮力等载荷不仅与波浪场有关,还与瞬时响应有关,是响应的非线性函数;张力腿拉力也是各自由度位移的非线性函数.所以分析TLP受力时必须考虑平台的瞬时加速度、速度和位移,在瞬时位置建立运动方程.据此推导出TLP发生有限振幅运动时的外力计算公式,建立了TLP 6自由度有限振幅运动非线性控制方程.其中考虑了由6自由度有限位移引起的多种非线性因素,如各自由度之间的耦合、瞬时湿表面、瞬时位置等;还包括自由表面效应、粘性力等因素引起的非线性.用数值方法求解所得到的非线性运动方程.对典型平台ISSC TLP进行了数值分析,求得该平台在规则波作用下的6自由度运动响应.用退化到线性范围的解与已有解进行了对比,吻合良好.数值结果表明,综合考虑非线性因素后响应有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力腿平台(TLP) 有限位移 非线性动力响应 数值解 波浪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积层滑坡水动力位移耦合预测参数及其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贺可强 杨德兵 +1 位作者 郭璐 李晶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37-46,共10页
在系统分析滑坡的物质组成和失稳动因的基础上,分析和研究了地下水在滑坡稳定性演化过程中的卸载与加载动力作用及其位移响应规律和特点。从非线性系统动力学角度,提出了运用地下水卸加载动力与位移响应耦合预测参数来评价边坡稳定性演... 在系统分析滑坡的物质组成和失稳动因的基础上,分析和研究了地下水在滑坡稳定性演化过程中的卸载与加载动力作用及其位移响应规律和特点。从非线性系统动力学角度,提出了运用地下水卸加载动力与位移响应耦合预测参数来评价边坡稳定性演化规律与失稳特征,即以地下水位变化量作为堆积层滑坡的卸加载动力参数,以相应的位移作为其卸加载响应参数,建立和确定了地下水卸加载动力与位移响应比预测参数与评价模型。同时,运用损伤力学基本原理,建立了其卸加载响应比与坡体损伤变量和稳定性系数的定量关系以及失稳判据。以三峡库区典型堆积层滑坡分析为例,运用地下水动力与位移耦合预测模型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发现地下水动力位移耦合预测参数变化与边坡稳定性实际动态演化规律基本吻合。研究成果表明,所确定的参数是水诱发型堆积层滑坡的一种有效位移动力评价参数,可运用该参数对该类滑坡的动态稳定性进行实时监测预警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积层滑坡 水动力位移耦合预测参数 卸加载响应比 新滩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积层滑坡卸加载响应比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娟 贺可强 陈为公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22-25,36,共5页
在系统分析降雨型堆积层滑坡位移与失稳动因与机制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卸加载响应比理论的基本原理.将降雨量的变化作为滑坡的卸加载参数,相应平均位移速率的变化值为卸加载响应参数,由此确定的位移卸加载响应比作为位移动力学参数,根据... 在系统分析降雨型堆积层滑坡位移与失稳动因与机制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卸加载响应比理论的基本原理.将降雨量的变化作为滑坡的卸加载参数,相应平均位移速率的变化值为卸加载响应参数,由此确定的位移卸加载响应比作为位移动力学参数,根据堆积层滑坡位移动力学规律论证了该位移动力学参数在滑坡预测预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建立卸加载响应比预测模型.以新滩滑坡分析为例,运用卸加载响应比预测模型对新滩滑坡关键部位监测点A3、B3进行了卸加载响应比计算,发现这两点的卸加载响应比时序曲线均在失稳前发生突变,其突变时间与边坡实际失稳时间完全吻合.上述研究结果证明了卸加载响应比理论是可以应用于堆积层滑坡中短期预测预报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积层滑坡 位移动力学参数 卸加载响应比 预测预报 新滩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卸载响应比理论的矿柱动力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杨宇江 李元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324-330,共7页
利用有限差分程序FLAC建立连续和并排的两类非均质矿柱模型,对矿柱在动力载荷循环作用下的破坏过程进行全时程动力分析。将加卸载响应比(LURR)理论引入矿柱动力稳定性分析中,以施加的动力载荷对矿柱作用的周期性变化作为加载量,以矿柱... 利用有限差分程序FLAC建立连续和并排的两类非均质矿柱模型,对矿柱在动力载荷循环作用下的破坏过程进行全时程动力分析。将加卸载响应比(LURR)理论引入矿柱动力稳定性分析中,以施加的动力载荷对矿柱作用的周期性变化作为加载量,以矿柱特征点的位移变化和破坏单元的弹性应变能的演化规律作为响应参数,建立矿柱的加卸载响应比模型,确定矿柱在动力载荷作用期间的加卸载响应比时间序列。计算结果表明,矿柱整体上处于稳定状态和趋于失稳时,其加卸载响应比Y值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通过对Y值的分析对矿柱的稳定状态进行评价,预测是否临近峰值承载能力,表明在矿柱动力破裂过程数值模拟分析中引入加卸载响应比是矿柱破坏力学行为研究的一种方便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矿柱 加卸载响应比 数值模拟 动力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埋双圆盾构隧道的横向地震响应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姚超凡 晏启祥 +1 位作者 何川 耿萍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4-78,共5页
阐述反应位移法的基本原理和深埋双圆盾构隧道的地层荷载模式,并基于反应位移法和梁弹簧模型,对双圆盾构隧道仅受静载和静载与水平剪切地震荷载同时作用下结构的变形和内力等动力响应特性进行研究。分析表明:与对称静载作用下相比,在静... 阐述反应位移法的基本原理和深埋双圆盾构隧道的地层荷载模式,并基于反应位移法和梁弹簧模型,对双圆盾构隧道仅受静载和静载与水平剪切地震荷载同时作用下结构的变形和内力等动力响应特性进行研究。分析表明:与对称静载作用下相比,在静载与地震荷载同时作用时,结构的变形和内力不再是对称的;弯矩和变形走势基本一致,两洞各自上半圆的迎地层位移侧和下半圆的背地层位移的衬砌基本都有向洞内的位移和内侧受拉的弯矩,两洞各自上半圆的迎地层位移侧和下半圆的背地层位移的衬砌基本都具有相反方向的位移和弯矩,与中柱底部连接处的弯矩集中现象得到消除;衬砌的轴力不再是全部为受压值,而是出现大范围受拉的情况,且拉力值较大,中柱的压力值减小十分明显;与中柱连接处的剪力集中现象消除明显,远离中柱处的管片衬砌剪力绝对值增大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圆盾构隧道 水平剪切地震 反应位移法 横向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荷载下一端简支一端固支高桥墩的动力屈曲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慧 李礼 罗松南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2-75,共4页
考虑剪切变形和大位移的影响,建立一端简支一端固支高桥墩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学基本方程式;通过位移形函数假设,采用伽辽金积分方法得到了时间变率的动力学控制方程;利用四阶Runge-Kutta法进行数值求解,得到冲击荷载作用下高... 考虑剪切变形和大位移的影响,建立一端简支一端固支高桥墩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学基本方程式;通过位移形函数假设,采用伽辽金积分方法得到了时间变率的动力学控制方程;利用四阶Runge-Kutta法进行数值求解,得到冲击荷载作用下高桥墩的临界荷载、位移响应曲线以及各种荷载和几何参数对临界荷载的影响规律。通过数值算例比较了三角形冲击荷载和矩形冲击荷载作用下的荷载-位移幅值响应曲线;给出了矩形冲击荷载作用下,不同峰值的位移响应曲线、临界荷载随高桥墩柔度系数的变化曲线、不同冲击持续时间对临界荷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桥墩 冲击荷载 位移响应 动力屈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冲击作用下高桥墩的几何非线性动力稳定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宁夏元 冯鑫 +1 位作者 宁朝 罗松南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00-905,995,共7页
考虑大变形的影响,建立了高桥墩在横向冲击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学基本方程式;通过位移形函数假设,采用伽辽金积分方法得到了时间变率的动力学控制方程;对时间变率的非线性微分方程进行数值求解,给出了不同冲击荷载作用下不同柔度高... 考虑大变形的影响,建立了高桥墩在横向冲击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学基本方程式;通过位移形函数假设,采用伽辽金积分方法得到了时间变率的动力学控制方程;对时间变率的非线性微分方程进行数值求解,给出了不同冲击荷载作用下不同柔度高桥墩的位移响应曲线以及其从产生横向振动到失稳的全过程,得到了横向冲击时高桥墩失稳的临界冲击荷载和失稳时刻;通过数值算例比较了三角形和矩形冲击荷载作用下高桥墩的荷载-位移响应曲线;分析了横向冲击力幅值、冲击区域大小、冲击持续时间、高桥墩柔度、桥面质量大小对位移幅值响应曲线、临界冲击荷载、失稳时刻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在矩形还是三角形形式横向冲击作用下,随着冲击区域的增大高桥墩的振动幅值变大;桥面简化质量越大,高桥墩失稳的临界冲击载荷越小;柔度越大时,高桥墩失稳的临界冲击荷载幅值越小;对于矩形冲击,当冲击持续时间大于1s后,冲击持续时间的增加对高桥墩的稳定性无明显影响;对于三角形冲击荷载,随着冲击持续时间的增大高桥墩的振动幅值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桥墩 横向冲击荷载 位移响应 动力响应 动力屈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柱失效后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子结构动力倒塌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涛 陈万庆 郝天之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17-23,共7页
为了研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PRC)框架结构的动力倒塌性能,设计了5个1/4比例的框架子结构模型,通过快速抽柱方式对其动力倒塌性能开展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设计荷载的动力冲击作用下,5个试件在中柱失效后的结构损伤主要表现为框架... 为了研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PRC)框架结构的动力倒塌性能,设计了5个1/4比例的框架子结构模型,通过快速抽柱方式对其动力倒塌性能开展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设计荷载的动力冲击作用下,5个试件在中柱失效后的结构损伤主要表现为框架梁端开裂和结构基频的降低;预应力的施加导致失效柱处的动态竖向位移增加;当框架梁的跨度相同时,预应力可以显著改善框架梁端受拉纵筋的受力状态;非预应力试件受倒塌荷载的动力冲击作用更为显著;合理选取框架梁的跨高比和预应力的施加方式有助于控制PRC框架结构的倒塌风险。提出了针对PRC框架结构倒塌荷载动力增大系数(DIF)的计算方法,分析表明基于试验和计算所得的PRC框架试件倒塌荷载的DIF值均小于2.0,在对PRC框架结构开展静力倒塌分析时应基于失效柱的目标竖向位移确定倒塌荷载DIF的合理取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 连续倒塌 动态响应 荷载动力增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惯性开关L型闭锁梁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程建建 聂伟荣 +2 位作者 席占稳 周织建 黄庆武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2-176,183,共6页
分析了目前微惯性开关中3种闭锁机构的基本工作原理。利用力学能量方法对L型闭锁机构的闭锁梁在主电极惯性力作用下的打开状态与闭锁状态的位移比,以及闭锁梁的动态位移进行了理论推导,进一步完善了此类闭锁机构的数学模型。在闭锁梁理... 分析了目前微惯性开关中3种闭锁机构的基本工作原理。利用力学能量方法对L型闭锁机构的闭锁梁在主电极惯性力作用下的打开状态与闭锁状态的位移比,以及闭锁梁的动态位移进行了理论推导,进一步完善了此类闭锁机构的数学模型。在闭锁梁理论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利用ANSYS仿真软件对理论公式进行验证,并明确了理论公式的适用条件。分析结果表明,仿真值与理论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小于5%,证明了理论公式的准确性。为提高L型闭锁梁的闭锁稳定性,分析主要结构参数对闭锁梁结构稳定性的影响,所得结果为L型闭锁机构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惯性开关 L型闭锁梁 位移比 动态响应 结构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轴对称移动载荷下有限长圆柱厚壳的动力响应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建波 司秀勇 白象忠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85-191,共7页
在介绍圆柱厚壳应力与位移理论分析发展的前提下,建立了有限长圆柱厚壳在非轴对称移动载荷作用下的三维力学模型,假设沿厚度方向径向剪切应变二次分布、径向正应变线性分布,且建立了为满足边界条件待定的位移表达式,采用Heaviside函数和... 在介绍圆柱厚壳应力与位移理论分析发展的前提下,建立了有限长圆柱厚壳在非轴对称移动载荷作用下的三维力学模型,假设沿厚度方向径向剪切应变二次分布、径向正应变线性分布,且建立了为满足边界条件待定的位移表达式,采用Heaviside函数和Dirac函数表达移动和作用变化着的移动载荷的基础上,用最小势能原理建立了该圆柱厚壳的动力学微分方程组,应用Galerkin法和修正的Runge-Kutta-Fehlberg法,求得了非轴对称移动载荷作用下的圆柱厚壳的动力响应。通过具体算例,对有限长圆柱厚壳的位移响应和应力状态进行了分析,并将动态响应的理论解与ANSYS数值解进行了对比,从而相互印证了解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厚壳 非轴对称移动载荷 最小势能原理 动力响应 位移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