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7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LM的桥梁结构承载力的贝叶斯预测 被引量:13
1
作者 樊学平 吕大刚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17,共5页
为结合检测信息和承载力的先验模型来对桥梁结构性能进行预测,认为结构性能随时间变化的动态测量为一个时间序列,然后引入了动态线性模型(DLM)对结构性能进行预测.考虑到桥梁结构性能的时变特性,运用贝叶斯动态模型建立了退化抗力的状... 为结合检测信息和承载力的先验模型来对桥梁结构性能进行预测,认为结构性能随时间变化的动态测量为一个时间序列,然后引入了动态线性模型(DLM)对结构性能进行预测.考虑到桥梁结构性能的时变特性,运用贝叶斯动态模型建立了退化抗力的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并通过贝叶斯因子来对检测信息进行监控,然后结合参数的先验信息,对退化抗力的状态参数进行贝叶斯后验概率推断,建立了一个动态线性模型来对结构抗力短期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为了结构性能线性模型的贝叶斯动态修正,确定了一步向前预测分布和滤波分布.基于检测信息,考虑到变量估计主观认识的不确定性,引入折扣因子来确定状态误差方差矩阵.最后,通过算例论证了本文方法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方法 动态线性模型 结构抗力 结构可靠性 贝叶斯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DLM的桥梁结构可靠度预测 被引量:6
2
作者 樊学平 吕大刚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3-98,共6页
桥梁结构的性能是时变的,可利用时间序列模型来描述,本文引入贝叶斯动态线性模型(DLM)。运用贝叶斯DLM建立桥梁结构退化抗力的观测方程和状态方程,通过贝叶斯因子对桥梁结构检测信息进行监控,通过检测信息和退化抗力状态参数的先验信息... 桥梁结构的性能是时变的,可利用时间序列模型来描述,本文引入贝叶斯动态线性模型(DLM)。运用贝叶斯DLM建立桥梁结构退化抗力的观测方程和状态方程,通过贝叶斯因子对桥梁结构检测信息进行监控,通过检测信息和退化抗力状态参数的先验信息,对退化抗力的状态参数进行贝叶斯后验概率推断,通过不断的"概率预测-修正"递推运算,获得最优退化抗力的状态概率估计预测老化桥梁的退化抗力,建立一个DLM预测桥梁抗力的变化趋势。DLM以及DLM的概率递推过程类似于著名的卡尔曼滤波算法,可以实现桥梁退化抗力的贝叶斯动态预测(向前预测和向后预测),考虑到状态变量的不确定性,本文引入折扣因子确定状态误差方差。基于贝叶斯动态修正的抗力概率模型建立桥梁结构可靠度的预测公式。通过算例验证了本文所建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方法 动态线性模型 桥梁抗力 折扣因子 贝叶斯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个BDLM的桥梁结构可靠度实时预测 被引量:7
3
作者 樊学平 吕大刚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0-75,共6页
基于桥梁的极值应力监测信息,采用贝叶斯动态线性模型(BDLM),建立了监测应力的贝叶斯动态线性组合预测模型;采用该模型对结构的可靠指标进行实时预测,并通过工程实例进行了极值应力的组合预测和单个预测的精度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组... 基于桥梁的极值应力监测信息,采用贝叶斯动态线性模型(BDLM),建立了监测应力的贝叶斯动态线性组合预测模型;采用该模型对结构的可靠指标进行实时预测,并通过工程实例进行了极值应力的组合预测和单个预测的精度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组合预测模型的一步预测值与单个预测模型、取平均值的点预测模型的都很接近,但组合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相对于确定性的监测极值应力的可靠指标而言,组合预测模型考虑了监测应力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所得的可靠度较小,可以更好地对结构的安全状态进行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结构 可靠度 极值应力 贝叶斯动态线性模型 组合预测 预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无模型输出一致性控制
4
作者 孙一仆 陈鑫 +2 位作者 贺文朋 佘锦华 吴敏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4-616,共13页
针对异构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MAS)的输出一致性控制难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同胚分布式控制协议的无模型方法.通过将输出反馈线性化理论与自适应动态规划相结合,可以在不需要精确系统模型的情况下实现非线性智能体的线性... 针对异构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MAS)的输出一致性控制难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同胚分布式控制协议的无模型方法.通过将输出反馈线性化理论与自适应动态规划相结合,可以在不需要精确系统模型的情况下实现非线性智能体的线性化,简化分布式控制器的设计复杂性.具体而言,设计一种双层分布式控制结构,在物理空间层通过无模型反馈线性化方法实现未知系统线性化,在微分同构空间层利用线性控制技术进行分布式共识控制.通过两个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在处理未知异构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中的有效性,将传统的线性分布式控制方法扩展到未知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控制器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 无模型输出共识控制 微分同胚 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 自适应动态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监测信息和BDLM的桥梁结构可靠度预测 被引量:4
5
作者 樊学平 吕大刚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41-1143,1202,共4页
结合桥梁结构的健康监测信息(应力极值信息),引进了贝叶斯动态线性模型(BDLM)以及模型的监控机制,建立了应力极值的贝叶斯动态线性预测模型;基于建立的贝叶斯动态线性预测模型和计算可靠度的一次二阶矩(FOSM)方法,对桥梁结构的可靠度进... 结合桥梁结构的健康监测信息(应力极值信息),引进了贝叶斯动态线性模型(BDLM)以及模型的监控机制,建立了应力极值的贝叶斯动态线性预测模型;基于建立的贝叶斯动态线性预测模型和计算可靠度的一次二阶矩(FOSM)方法,对桥梁结构的可靠度进行了预测;通过实例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极值 贝叶斯动态线性模型 一次二阶矩方法 结构可靠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式机器人EMB制动最佳滑移率线性自抗扰控制
6
作者 张凯健 茅靖峰 +2 位作者 张旭东 郑军强 秦秋月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77-186,共10页
轮式机器人的制动性能决定系统移动运行的稳定性和路径跟踪的准确性。为了提升轮式机器人的制动性能,研究了一种新型低时延电子机械制动(EMB)执行器结构,并提出基于最佳滑移率的线性自抗扰(LADRC)制动控制策略。首先,依据EMB制动原理和... 轮式机器人的制动性能决定系统移动运行的稳定性和路径跟踪的准确性。为了提升轮式机器人的制动性能,研究了一种新型低时延电子机械制动(EMB)执行器结构,并提出基于最佳滑移率的线性自抗扰(LADRC)制动控制策略。首先,依据EMB制动原理和功能要求,采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EMB执行器的三维结构设计优化;然后,根据驱动轮制动的最佳滑移率控制原理,结合单轮模型和Burckhardt轮胎模型,导出EMB执行器制动过程中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最后,在考虑模型不确定和大干扰情况下,完成了基于滑移率的LADRC制动控制器设计。多路况制动性能仿真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合理调整轮式机器人制动控制的最佳滑移率,且车轮制动的附着系数始终达到峰值,确保了制动过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式机器人 电子机械制动 执行器 最佳滑移率 线性自抗扰控制 低时延 动力学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ushing单元的滚动直线导轨结合部动力学建模
7
作者 何秀权 雷声 毛宽民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7-705,共9页
根据滚动直线导轨副的结构特性,提出基于bushing单元的滚动直线导轨结合部动力学建模方法,并通过算例仿真计算和实物实验,验证了利用bushing单元对滚动直线导轨动力学特性建模的有效性。基于零件的结合部能显著影响整体结构的动力学特... 根据滚动直线导轨副的结构特性,提出基于bushing单元的滚动直线导轨结合部动力学建模方法,并通过算例仿真计算和实物实验,验证了利用bushing单元对滚动直线导轨动力学特性建模的有效性。基于零件的结合部能显著影响整体结构的动力学特性的特点,采用子结构法与模型修正技术结合的方式,识别滚动直线导轨的bushing单元参数。通过构建哑铃状结构的仿真算例,对bushing单元参数进行仿真识别,以验证识别算法的准确性。以仿真算例的三维机械结构为基础,以含有单个滑块的哑铃状滚动直线导轨结构为实验对象,通过实物实验识别导轨的参数并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在以上仿真与实物实验的基础上,设计制造了含有4个滑块的滚动直线导轨机械结构,通过理论分析和模态实验对比,验证bushing单元建模的有效性和通用性。以专用轮毂环焊机的床身⁃滚动导轨移动平台结构为实验对象,进行工程应用验证。结果表明:采用bushing单元模拟滚动直线导轨滚动结合部的建模过程简单;相同模态振型的有限元分析与实验测试获得的前5阶模态频率对比表明,基于bushing单元的单滑块滚动直线导轨结构的固有频率误差不高于5%;基于bushing单元的四滑块滚动直线导轨结构固有频率误差不高于12%;基于bushing单元的环焊机床身滚动导轨移动平台结构的固有频率误差最高为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建模 参数识别 滚动直线导轨 导轨结合部 bushing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LM中参数Wt的E.W.R.确定方法
8
作者 富元斋 陈晓强 周长银 《山东矿业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88-89,101,共3页
利用指数加权回归(E.W.R.)给出一种确定贝叶斯动态线性模型(BDLM)参数Wt的方法。
关键词 指数加权回归 贝叶斯动态线性模型 状态误差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ctor tracking loops in GNSS receivers for dynamic weak signals 被引量:2
9
作者 Jing Liu Xiaowei Cui +1 位作者 Mingquan Lu Zhenming Fe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3年第3期349-364,共16页
Vehicle positioning with the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 in urban environments faces two problems which are attenuation and dynamic. For traditional GNSS receivers hardly able to track dynamic weak sig... Vehicle positioning with the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 in urban environments faces two problems which are attenuation and dynamic. For traditional GNSS receivers hardly able to track dynamic weak signals, the coupling between all visible satellite signals is ignored in the absence of navigation state feedback, and thermal noise error and dynamic stress threshold are contradictory due to non-coherent discriminators. The vector delay/frequency locked loop (VDFLL) with navigation state feedback and the joint vector tracking loop (JVTL) with coherent discriminator which is a synchronization parameter tracking loop based on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MLE) are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tracking sensitivity of GNSS receiver in dynamic weak signal environments. A joint vector position tracking loop (JVPTL) directly tracking user position and velocity is proposed to further improve tracking sensitivity. The coherent navigation parameter discriminator of JVPTL, being able to eas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rmal noise error and dynamic stress threshold, is based on MLE according to the navigation parameter based linear model of received baseband signals.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JVPTL, which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both VDFLL and JVTL, performs better than both VDFLL and JVTL in dynamic weak signal environ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ic weak signal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MLE) linear model navigation state feedback coherent discrimina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分段限位刚度的双向限位单层隔振系统冲击动力学理论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谦 肖邵予 张冠军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7-112,共6页
[目的]针对在冲击激励作用下带限位器的隔振系统刚度呈非线性变化的问题,开展冲击动力学理论模型及其抗冲击性能研究。[方法]首先,利用分段线性等效思想,建立带分段线性刚度限位器的双向限位单层隔振系统冲击动力学理论模型;然后,利用... [目的]针对在冲击激励作用下带限位器的隔振系统刚度呈非线性变化的问题,开展冲击动力学理论模型及其抗冲击性能研究。[方法]首先,利用分段线性等效思想,建立带分段线性刚度限位器的双向限位单层隔振系统冲击动力学理论模型;然后,利用解析法对理论模型进行解析求解,并与不同冲击工况下的有限元法冲击响应进行对比验证。[结果]在不同的冲击工况下,动力学理论模型的解析解与有限元数值解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结论]通过对比分析,验证了带分段限位刚度的双向限位单层隔振系统冲击动力学理论模型及求解方法的准确性,可为带限位器隔振系统的工作原理与性能特点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位器 分段线性 冲击动力学模型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BDLM中卡尔曼滤波算法的改进研究
11
作者 张孝令 刘晓昀 《山东矿业学院学报》 CAS 1997年第2期215-219,共5页
根据多变量Bayesian动态线性模型(简记为MBDLM)在递推过程中出现的方差阵不正定、精底低以及滤波发散等情况进行分析,对原有卡尔曼滤波算法加以改进,给出了比较适用的递推算法。
关键词 多变量 动态线性模型 卡尔曼滤波 指数加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模型自适应滑模控制的微波加热过程温度控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彪 刘承 +3 位作者 李鑫培 杜婉 高皓 马红涛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11,共9页
微波加热模型具有无限维、非线性和时变等特点,导致控制器难于设计和实现。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微波加热过程的无模型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首先,对微波加热过程传热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建立了微波加热过程输入功率与温度之间的全... 微波加热模型具有无限维、非线性和时变等特点,导致控制器难于设计和实现。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微波加热过程的无模型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首先,对微波加热过程传热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建立了微波加热过程输入功率与温度之间的全格式动态线性化数据模型。然后,根据该数据模型设计了无模型自适应滑模控制器,并给出了数据模型中相关未知时变参数和未知干扰的估计算法。最后,利用COMSOL和MATLAB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加热 温度控制 全格式动态线性化数据模型 自适应滑模控制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yes DLM 递推方程中未知参数分布假定的理论证明
13
作者 崔晓瑜 刘福升 《山东矿业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1期80-82,共3页
贝叶斯动态线性模型(简称为BayesDLM)是一种特殊的预测方法,它以一个动态方程组和先验信息为基础,通过一组递推修正方程预测指标的变化情况。本文给出递推修正方程的一个假定前提的理论证明。
关键词 贝叶斯 动态线性模型 递推方程 未知参数 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荷载线性强化抗力模型梁构件动力系数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耿少波 韩晓丹 +2 位作者 牛艳伟 韩云山 马林林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86-893,共8页
目前梁构件抗爆设计动力系数计算常采用理想弹塑性抗力模型,制约着塑性强化抗力构件的精细化抗爆设计。为解决线性强化抗力类型梁构件的爆炸作用动力系数计算问题,由抗力强化系数和阻尼比数值大小关系,分三种情况推导了柔性和刚性两类... 目前梁构件抗爆设计动力系数计算常采用理想弹塑性抗力模型,制约着塑性强化抗力构件的精细化抗爆设计。为解决线性强化抗力类型梁构件的爆炸作用动力系数计算问题,由抗力强化系数和阻尼比数值大小关系,分三种情况推导了柔性和刚性两类构件关于延性比的动力系数解析解。有限元分析及规范对比算例表明,本文推导理论公式精度较高,与抗爆设计规范公式计算结果趋势相似;延性比为1时,抗力强化系数与动力系数无关;延性比大于1且抗力强化系数小于0.01时,可忽略抗力强化系数的影响;延性比大于2时,需考虑阻尼参数后完成抗爆设计分析;延性比大于3时且抗力强化系数大于0.1时,线性强化抗力模型具有较好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强化抗力模型 爆炸荷载 动力系数 延性比 梁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连续碰撞检测的线性动态分离轴算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然 杨子辉 +3 位作者 孙国民 陶桂花 霍前超 汪建业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47-1652,共6页
针对连续碰撞检测的检测效率低的问题,为了减少三角形基元检测数量,基于分离轴理论提出一种使用线性动态分离轴的快速连续碰撞检测算法.在三角形对运动前后,利用迭代算法各找到一条分离轴,将其构造为线性动态分离轴;然后剔除在动态分离... 针对连续碰撞检测的检测效率低的问题,为了减少三角形基元检测数量,基于分离轴理论提出一种使用线性动态分离轴的快速连续碰撞检测算法.在三角形对运动前后,利用迭代算法各找到一条分离轴,将其构造为线性动态分离轴;然后剔除在动态分离轴上的投影始终不相交的三角形对;最后对无法剔除的三角形对使用其他剔除算法或者传统算法.在多个可变形基准模型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基础检测剔除率超过89%,在精确检测阶段具有更高的检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碰撞检测 分离轴理论 线性动态分离轴 可变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零为整的宏观社会数据生成:基于潜变量模型和动态贝叶斯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高祥 陈哲 陈云松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3-219,共47页
对因果机制和对宏观检验的探寻催生了定量社会学研究对区群层面数据的需求,然而这类高质量的追踪数据资源相对稀缺。传统研究通常通过综合多个来源的个体社会调查数据来构建面板数据集以改善宏观数据匮乏现状,但其亦受制于社会调查在时... 对因果机制和对宏观检验的探寻催生了定量社会学研究对区群层面数据的需求,然而这类高质量的追踪数据资源相对稀缺。传统研究通常通过综合多个来源的个体社会调查数据来构建面板数据集以改善宏观数据匮乏现状,但其亦受制于社会调查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的稀疏性以及不同调查间的差异性。本文引介了一种可用于生成区群层面跨时空面板数据的动态贝叶斯潜变量建模框架,并通过应用实例展示了该方法的具体应用过程,比较了动态贝叶斯方法相较于几种常用的缺失值插补方法的优势。本文的示例结果表明,动态贝叶斯潜变量模型在跨时空、多维度的信息整合和参数不确定性探索方面具有重要的优势,可以实现对调查数据缺失年份或地区的估计和插补,大大缓解了社会学研究中面板数据不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生成 维度整合 潜变量 贝叶斯项目反应模型 动态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自抗扰控制的分布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调频控制策略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佰鹏 崔森 +3 位作者 陈来军 朱永君 陈思源 梅生伟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47,共11页
压缩空气储能(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CAES)因其寿命长、经济性好等优点在微电网中前景广泛。直驱型压缩空气储能(Direct-drive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DD-CAES)因其灵活性高、转速可变、效率较高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分布... 压缩空气储能(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CAES)因其寿命长、经济性好等优点在微电网中前景广泛。直驱型压缩空气储能(Direct-drive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DD-CAES)因其灵活性高、转速可变、效率较高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分布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但DD-CAES透平发电系统是具有非线性、强耦合的复杂系统,采用传统比例积分(Proportional-integral,PI)控制在功率跟踪和频率调节时易出现功率波动,进而导致频率扰动。因此,建立直驱型压缩空气储能透平发电系统的动态仿真模型,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线性自抗扰控制(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ADRC)的DD-CAES调频控制策略,其控制系统主要包含用于预留容量的变工况功率跟踪模块和用于频率调节的变流器控制模块,对系统动态响应特性与调频特性分析可知,该控制系统可实现部分负载下的稳定频率支撑,且改进自抗扰控制可有效减小系统功率波动。最后通过仿真试验,验证不同工况场景下所提控制策略可在响应速度不变的前提下,同时减少系统最大频率偏差量(6.43%)和频率变化率最大值(11.65%),为建立电网友好型直驱型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型压缩空气储能 动态建模 频率调节 线性自抗扰 扰动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双有源桥变换器无模型预测电压控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于新红 操建生 +2 位作者 许立斌 胡存刚 汪凤翔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184-4194,共11页
针对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参数依赖性问题以及传统扰动观测器应用于双有源桥变换器中存在估计补偿滞后于外部扰动、固定增益无法适应外部宽范围干扰变化等缺点,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无模型预测电压控制策略。首先,结合预... 针对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参数依赖性问题以及传统扰动观测器应用于双有源桥变换器中存在估计补偿滞后于外部扰动、固定增益无法适应外部宽范围干扰变化等缺点,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无模型预测电压控制策略。首先,结合预测控制与无模型控制方法构建双有源桥变换器的电压预测超局部模型,代替传统物理模型,降低参数依赖;其次,设计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对超局部模型中动态部分进行反馈补偿,提高控制精度。同时在线拟合电压误差趋势,自适应调整观测器带宽,实现超前补偿;最后,设计成本函数,求解最优移相比,实现无模型预测电压控制。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在提升系统鲁棒性和动态性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有源桥 自适应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 超局部 无模型预测电压控制 鲁棒性 动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有限元建模技术的GJ-III型扣件轨道动力特性分析
19
作者 冷圣禧 李伟 +3 位作者 姚学东 周志军 温泽峰 任愈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75-85,共11页
GJ-III型扣件轨道作为地铁线路一种中等减振轨道,服役后出现钢轨短波长波磨,导致高频轮轨振动噪声问题。为探明该轨道的动力特性,利用ABAQUS软件建立减振扣件轨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为减小有限长轨道边界反射波影响并同时保证计算效率,... GJ-III型扣件轨道作为地铁线路一种中等减振轨道,服役后出现钢轨短波长波磨,导致高频轮轨振动噪声问题。为探明该轨道的动力特性,利用ABAQUS软件建立减振扣件轨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为减小有限长轨道边界反射波影响并同时保证计算效率,采用多尺度建模技术将轨道简化为梁-壳-实体模型。利用该模型探究了轮轨耦合作用下的轨道垂向动力特性,分析了扣件垂向刚度和阻尼对轨道垂向频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将50.0 m实体轨道模型简化为12.5 m实体和37.5 m梁-壳模型,可节约65.3%的计算时间,同时仿真与现场测试结果基本一致。(2)钢轨垂向一阶弯曲和pinned-pinned共振模态在轨道垂向位移导纳上表征明显,其频带分别为100~150 Hz和1022~1101 Hz。(3)减振扣件轨道在100 Hz以下振动响应表现为钢轨和道床板的整体弯曲和扭转振动;车辆静载集中力引起的钢轨预应力会诱发400~800 Hz轮对间轨道垂向频响峰值。(4)考虑柔性轮对作用后,轨道垂向位移导纳在分别在43 Hz、381 Hz和641 Hz处出现新的明显峰值,分别对应于轮轨耦合的P2共振模态、轮对间钢轨垂向二、三阶弯曲模态。柔性车轮在180 Hz、341 Hz和504 Hz处的振动模态也会引起钢轨垂向导纳出现新峰值。轮对质量效应对减振扣件轨道50~250 Hz内垂向振动有抑制作用,钢轨不易萌生该频段波磨。(5)钢轨垂向一阶弯曲、P2共振和轮对间钢轨垂向弯曲频率均随扣件垂向刚度增加而增加,扣件垂向阻尼仅对轨道导纳波动幅值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双层非线性减振扣件 多尺度有限元建模 轨道动态特征 轮轨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中式卡尔曼滤波干扰观测器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5
20
作者 徐通福 李秀英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1,共6页
针对一类具有测量扰动的离散时间非线性系统,提出一种基于集中式卡尔曼滤波干扰观测器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利用动态线性化方法构造被控系统的线性化数据模型;根据线性化数据模型和传感器的测量数据,设计最优集中式卡尔曼滤波干扰... 针对一类具有测量扰动的离散时间非线性系统,提出一种基于集中式卡尔曼滤波干扰观测器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利用动态线性化方法构造被控系统的线性化数据模型;根据线性化数据模型和传感器的测量数据,设计最优集中式卡尔曼滤波干扰观测器;并利用观测器的输出在线调整伪偏导数,提出系统的控制更新方案。该方案的设计和分析不依赖于除输入输出数据的任何模型信息,可避免常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容易受测量扰动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与基于单个传感器卡尔曼滤波干扰观测器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相比,提出的基于多传感器最优集中式卡尔曼滤波干扰观测器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具有更好的跟踪性能和更大的数据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式卡尔曼滤波 干扰观测器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 动态线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