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 fracture network dynamic simulation based on error analysis in rock mass of dam foundation 被引量:5
1
作者 ZHONG Deng-hua WU Han +2 位作者 WU Bin-ping ZHANG Yi-chi YUE P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4期919-935,共17页
Accurate 3-D fracture network model for rock mass in dam foundation is of vital importance for stability,grouting and seepage analysis of dam foundation.With the aim of reducing deviation between fracture network mode... Accurate 3-D fracture network model for rock mass in dam foundation is of vital importance for stability,grouting and seepage analysis of dam foundation.With the aim of reducing deviation between fracture network model and measured data,a 3-D fracture network dynamic modeling method based on error analysis was proposed.Firstly,errors of four fracture volume density estimation methods(proposed by ODA,KULATILAKE,MAULDON,and SONG)and that of four fracture size estimation methods(proposed by EINSTEIN,SONG and TONON)were respectively compared,and the optimal methods were determined.Additionally,error index representing the deviation between fracture network model and measured data was established with integrated use of fractal dimension and relative absolute error(RAE).On this basis,the downhill simplex method was used to build the dynamic modeling method,which takes the minimum of error index as objective function and dynamically adjusts the fracture density and size parameters to correct the error index.Finally,the 3-D fracture network model could be obtained which meets the requirements.The proposed method was applied for 3-D fractures simulation in Miao Wei hydropower project in China for feasibility verification and the error index reduced from 2.618 to 0.3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 mass of dam foundation 3-D fracture network dynamic simulation fractal dimension error analysis relative absolute error(RAE) downhill simplex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behavior of pile foundations under cyclic axial loads 被引量:5
2
作者 ZHAO Ming-hua HENG Shuai ZHENG Yue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2期2906-2913,共8页
On the basis of the two 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odel, the pile foundations' mechanical effect of the rigid pile composite foundation under the dynamic load was researched. Through the research, the de... On the basis of the two 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odel, the pile foundations' mechanical effect of the rigid pile composite foundation under the dynamic load was researched. Through the research, the development law and deformation property of axial force of pile body, shaft resistance of pile, and cumulative settlement of pile head under vertical cyclic dynamic loads were concluded. Through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 test results of dynamic models, the test results of Poulos(1989) and cumulative settlement model of the single pile under cyclic loads were confirmed. Based on the above research, Fortran language was adopted to introduce the soil attenuation factor, the secondary development of relevant modules of ABAQUS was carried out, and the effect of soil attenuation factor on dynamic property of pile-soil was discussed furth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E foundation ABAQUS CYCLIC dynamic load numerical simulation PILE-SOIL interaction SECONDARY develop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基条件下铅基堆悬挂储液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3
作者 尹训强 黄华 +1 位作者 徐舒桐 李建波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81-788,共8页
鉴于铅基反应堆储液结构的特殊性,考虑不同地基条件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是对其进行抗震适应性分析的关键。以某铅基反应堆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黏弹性人工边界耗散散射波波动能量,并结合用户可编程功能(UPFs)的二次开发特点,基于ANSYS... 鉴于铅基反应堆储液结构的特殊性,考虑不同地基条件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是对其进行抗震适应性分析的关键。以某铅基反应堆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黏弹性人工边界耗散散射波波动能量,并结合用户可编程功能(UPFs)的二次开发特点,基于ANSYS建立考虑流-固耦合的铅基堆悬挂储液结构-地基相互作用分析模型,开展在不同地基条件下,反应堆储液结构的地震响应变化规律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软质地基对堆内液体晃动波高有明显地放大,加速度响应在水平向和竖向受地基类型的影响较显著,而总体位移的变化趋势及幅值变化均不大。研究成果可为铅基反应堆的抗震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 流-固耦合 不同地基条件 铅基反应堆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效流固耦合方法的自由表面流动问题分析
4
作者 温喆然 徐自力 +2 位作者 薛杰 王旭阳 王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25-1331,共7页
针对自由表面流动与弹性结构的流固耦合计算效率低、计算耗时长的问题,将流体体积法与基于结构-虚拟弹性体的快速动网格方法相结合,发展了一种适用于自由表面流动的高效流固耦合方法。使用流体体积(volume of fluid,VOF)法对流体自由表... 针对自由表面流动与弹性结构的流固耦合计算效率低、计算耗时长的问题,将流体体积法与基于结构-虚拟弹性体的快速动网格方法相结合,发展了一种适用于自由表面流动的高效流固耦合方法。使用流体体积(volume of fluid,VOF)法对流体自由表面进行追踪;将流体域视为虚拟弹性体并构建结构-虚拟弹性体系统,以流固耦合界面的多相流体力为激励求解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得到结构振动位移和流场网格变形;在每一个时间步内依次求解流体流动、结构变形和流场动网格,实现流固耦合计算。基于发展的方法计算了溃坝水流冲击下弹性挡板的流固耦合响应,得到了溃坝水流的自由液面和弹性挡板的运动行为,结果表明:自由液面演变和弹性挡板振动位移的计算结果与已有算法的结果吻合良好;在同等网格规模下,与已有算法相比本文方法可减少33.3%的计算时间;在水流冲击作用下,弹性挡板向冲击侧小幅弯曲。随后水流沿挡板左侧上升并形成射流,挡板向另一侧大幅弯曲。最后由于两侧流体的阻尼,挡板振幅逐渐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 自由表面流动 流体体积(Vof)法 快速动网格方法 溃坝水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库水模型对面板堆石坝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的影响
5
作者 刘远财 张水锋 张毅飞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3,共9页
面板堆石坝目前已成为水利工程中的主要坝型之一,研究不同库水模型对其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以某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为例,主要探讨了不同库水模型对面板堆石坝自振特性的影响,并对库水可压缩性、不同库水位对面... 面板堆石坝目前已成为水利工程中的主要坝型之一,研究不同库水模型对其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以某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为例,主要探讨了不同库水模型对面板堆石坝自振特性的影响,并对库水可压缩性、不同库水位对面板堆石坝动水压力分布规律及动力响应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坝体蓄水后堆石料的弹性模量增大,使面板堆石坝满库时的基频高于空库时的基频;与不考虑动水压力相比,考虑动水压力作用会降低坝体基频,但总体上不同库水模型对面板堆石坝基频的影响并不显著;库水可压缩性对面板堆石坝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的影响不显著;当水位较高时,不考虑动水压力计算出的坝体动力响应会产生较大误差,且随着库水位的升高,动水压力对面板堆石坝动力响应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板堆石坝 动水压力 动力响应 流固耦合 库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波作用下斜坡地形中桩基的动力响应研究
6
作者 可文海 杨文海 +1 位作者 李源 吴磊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45-1555,共11页
斜坡地形会显著放大地震效应,威胁坡中桩基的抗震安全。为揭示斜坡地形效应对桩基震动的影响机制,提出了一种解析方法,求解了SH波入射的斜坡桩动力响应。首先,基于波函数展开法求解到任意入射角SH波下的斜坡土体自由场位移;然后,通过Pas... 斜坡地形会显著放大地震效应,威胁坡中桩基的抗震安全。为揭示斜坡地形效应对桩基震动的影响机制,提出了一种解析方法,求解了SH波入射的斜坡桩动力响应。首先,基于波函数展开法求解到任意入射角SH波下的斜坡土体自由场位移;然后,通过Pasternak地基梁模型模拟桩与震动土体的相互作用,并结合桩基边界条件求解了桩的动力响应。计算结果与有限元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吻合良好,有效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通过参数分析,研究了桩-土模量比、桩长细比、斜坡坡度及SH波频率对斜坡桩震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桩-土模量比(100)较小、桩长细比(10)较小、特定斜坡坡度(90°、150°)及特定震动频率时地形效应会显著增幅桩基震动。本研究将为西部高烈度山区斜坡桥桩的抗震设计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坡地形效应 桩-土相互作用 动力响应 Pasternak地基梁模型 SH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填埋场工程坝基黄土强夯处理分析
7
作者 陶喆 刘宁 +1 位作者 张建军 张功仁 《绿色科技》 2025年第8期254-258,共5页
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填埋场拦挡坝坝基的湿陷性处理是确保工程能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前提。依托甘肃省某危险废物柔性填埋场项目,针对湿陷性黄土地区的拦挡坝坝基强夯处理展开研究。通过实施强夯试验,分析坝基处理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 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填埋场拦挡坝坝基的湿陷性处理是确保工程能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前提。依托甘肃省某危险废物柔性填埋场项目,针对湿陷性黄土地区的拦挡坝坝基强夯处理展开研究。通过实施强夯试验,分析坝基处理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类似项目的坝基强夯处理方案。结果表明,强夯作用能有效压实土体,削减土颗粒间孔隙,从而消除黄土湿陷性。此外,增湿强夯技术利用预先加入的水分,使土体间产生良好的润滑效果,进一步降低了土颗粒间的摩擦系数,展现出更强的消除黄土湿陷性的能力,且影响深度更大。因此,对于类似工程场地的坝基湿陷性黄土,通过原土开挖后分层增湿强夯回填的处理方式,可以有效改善土质、稳固坝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 强夯 坝基处理 填埋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L方法的带结构物溃坝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2
8
作者 马洪玉 李敬军 +2 位作者 朱凯斌 赵艺颖 杨正权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9-168,共10页
随着全球气温的不断升高,极端天气现象增多,溃坝现象成为水工结构方向需要重点防范的自然灾害。溃坝流的发展会对下游结构物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因此深入探究溃坝流现象的水动力学特性以及溃坝流下游结构物所受到的冲击力影响势在必行... 随着全球气温的不断升高,极端天气现象增多,溃坝现象成为水工结构方向需要重点防范的自然灾害。溃坝流的发展会对下游结构物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因此深入探究溃坝流现象的水动力学特性以及溃坝流下游结构物所受到的冲击力影响势在必行。本文针对带有结构物的溃坝流动问题现象,采用CEL方法(Coupled Eulerian-Lagrangian analysis,耦合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对于溃坝流的发展、演化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中溃坝流自由表面及流体尖端时程变化与文献试验结果拟合较好,CEL方法可应用在溃坝流现象的模拟,并且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精度。结构物材料性能、高度及与结构物与溃坝流间的位置,均会影响溃坝流的运动状态以及结构物的受力变形状态,在不考虑结构物破坏的情况下,提高结构物弹性模量,增加结构物高度,以及减小结构物与溃坝流间的距离均可提高结构物对于溃坝流的阻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坝流 计算流体力学 耦合欧拉-拉格朗日方法 数值模拟 流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黏土中含桩地下结构地震响应离心试验模拟
9
作者 黄茂松 姚钧天 +2 位作者 俞剑 王浩然 张中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5,共5页
针对大空间含桩地下结构(如地下车行系统)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性以及场地震陷、结构上浮等危害展开离心振动台试验。试验采用饱和软黏土作为地基土,设计了自由场、整体浅埋地下结构以及等效单元浅埋地下结构3种试验情况,利用层状... 针对大空间含桩地下结构(如地下车行系统)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性以及场地震陷、结构上浮等危害展开离心振动台试验。试验采用饱和软黏土作为地基土,设计了自由场、整体浅埋地下结构以及等效单元浅埋地下结构3种试验情况,利用层状剪切箱消除边界反射效应,在50g的离心加速度下开展水平地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结构在地震过程中会产生自振在特定的频率区段放大响应,在整体质量、静态浮力及转动惯量等效的前提下,整体结构相对单元结构形式能够降低地震作用下结构的自振效应,且整体结构具有更好地震后抗浮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振动试验 桩基 地震 相互作用 频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成层土剪切效应的相邻桩基动力相互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珏 周叮 +2 位作者 刘伟庆 王曙光 杜东升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32-742,共11页
在Winkler模型中引入描述地基土剪切效应的第二地基参数,采用初参数法求解双参数地基模型中桩的水平振动微分方程,运用传递矩阵法得到层状地基中邻桩的动力相互作用因子。分析表明双参数地基模型的计算结果比Winkler模型的计算结果偏大... 在Winkler模型中引入描述地基土剪切效应的第二地基参数,采用初参数法求解双参数地基模型中桩的水平振动微分方程,运用传递矩阵法得到层状地基中邻桩的动力相互作用因子。分析表明双参数地基模型的计算结果比Winkler模型的计算结果偏大,在低外载激振频率、小桩土弹模比、小桩间距和均质土的情况下差异更为明显。文中对影响动力相互作用因子的诸多因素(桩土弹模比、桩间距、桩间角、地基成层性、桩底边界条件、桩身长径比以及激振频率)进行了参数化分析。结果表明,桩间距和桩间角是影响邻桩相互作用因子最明显的参数,桩土弹模比对均质土的邻桩动力相互作用因子影响微小,而对层状土的邻桩动力相互作用因子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基础动力相互作用 动力相互作用因子 双参数地基 传递矩阵法 邻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拱坝河谷的地震波散射效应及坝基体系的动力响应 被引量:3
11
作者 林皋 陈健云 +1 位作者 周晶 王君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75-579,共5页
研究了局部场地条件对地震波的散射效应,对拱坝-地基体系在不均匀散射场和均匀输入场地震作用下的动力时程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小湾拱坝的实际分析表明,局部场地条件对地震波的散射效应对于拱坝的应力分布和峰值大小的影响是不容... 研究了局部场地条件对地震波的散射效应,对拱坝-地基体系在不均匀散射场和均匀输入场地震作用下的动力时程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小湾拱坝的实际分析表明,局部场地条件对地震波的散射效应对于拱坝的应力分布和峰值大小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甚至是至关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坝 地震波 散射 河谷 坝基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无质量地基模型时动力平衡方程的缩减 被引量:10
12
作者 何发祥 王忠 刘浩吾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7-10,共4页
在求解坝与地基动力相互作用时 ,为了消除地基材料对地震运动的放大作用常常忽略地基质量。但在求解动力平衡方程时为了消除质量矩阵的病态 ,地基质量被赋以很小的值代表无质量地基。为了从动力平衡方程中消除零质量矩阵 ,用矩阵理论对... 在求解坝与地基动力相互作用时 ,为了消除地基材料对地震运动的放大作用常常忽略地基质量。但在求解动力平衡方程时为了消除质量矩阵的病态 ,地基质量被赋以很小的值代表无质量地基。为了从动力平衡方程中消除零质量矩阵 ,用矩阵理论对其进行分块简化 ,从而大大缩减了方程的自由度和复杂度 ,并导出了地基对上部结构的耦合作用刚度矩阵 ,使地基刚度在相互作用方程式中显示化。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质量地基 耦合刚度 矩阵理论 拱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uent数值模拟重力坝坝基渗流场的准确性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宋永占 赵廷红 +2 位作者 张由素 蔡东成 王新峰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3-76,共4页
为探明程序中多孔介质模型求解重力坝坝基渗流场问题的准确性,采用基于有限体积法的Fluent数值模拟程序求解坝基渗流场,以半无限深简单地下轮廓线的二维稳定有压渗流场为例,不考虑多物理场耦合时,基于渗流理论,采用理论求解法计算渗流... 为探明程序中多孔介质模型求解重力坝坝基渗流场问题的准确性,采用基于有限体积法的Fluent数值模拟程序求解坝基渗流场,以半无限深简单地下轮廓线的二维稳定有压渗流场为例,不考虑多物理场耦合时,基于渗流理论,采用理论求解法计算渗流场各测点表征量的精确解,并与Fluent后处理程序输出的相应测点同一表征量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基于有限体积法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解相比误差在3%以内,可满足工程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坝 坝基 渗流场 数值模拟 C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介质中群桩水平动力阻抗的简化计算方法 被引量:32
14
作者 蒯行成 沈蒲生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1998年第3期258-264,共7页
采用动力文克尔地基梁模型,导出了层状介质中桩单元的复刚度矩阵,提出了计算层状介质中动力相互作用因子的计算方法,利用单桩动力阻抗和动力相互作用因子计算群桩的水平动力阻抗。文中给出了算例。
关键词 土动力学 动力相互作用 动力阻抗 桩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桩承台基础与桥梁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 被引量:19
15
作者 叶爱君 刘伟岸 王斌斌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163-1168,共6页
采用两质点模型近似模拟群桩基础和基础以上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推导出桥墩、基础地震反应的计算公式,然后用数学工具MATLAB编制了一个程序,最后以一个实际结构为背景建立两质点模型进行了动力相互作用规律的探讨.结果表明,承台质量较... 采用两质点模型近似模拟群桩基础和基础以上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推导出桥墩、基础地震反应的计算公式,然后用数学工具MATLAB编制了一个程序,最后以一个实际结构为背景建立两质点模型进行了动力相互作用规律的探讨.结果表明,承台质量较大的高桩承台基础和基础以上桥梁结构之间的动力相互作用现象非常显著,计算桥墩和基础的地震反应时,承台质量的影响不可忽略,否则可能会引起很大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桩承台基础 基础以上桥梁结构 动力相互作用 地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波斜入射条件下重力坝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22
16
作者 苑举卫 杜成斌 刘志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0-126,共7页
为建立反映设计地震动的斜入射波场,将地表地震动时程分量分解为斜入射的平面SV波和平面P波,使其共同作用下在地表产生与设计地震动分量相同的响应,而其他方向响应为0,根据固体介质中波的传播理论,推导了斜入射波入射角度之间的关系,以... 为建立反映设计地震动的斜入射波场,将地表地震动时程分量分解为斜入射的平面SV波和平面P波,使其共同作用下在地表产生与设计地震动分量相同的响应,而其他方向响应为0,根据固体介质中波的传播理论,推导了斜入射波入射角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幅值与设计地震动分量的联系,通过采用平面波和远场散射波混合透射的应力人工边界条件,得到了反映设计地震动的地震波斜入射条件下的解析方式,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时域计算分析模型。将该方法应用于某重力坝?地基动力相互作用分析,在不同地基刚度下与垂直入射的情况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地震波斜入射时对重力坝结构有明显的影响,尤其是坝-基交界面上,结构的动力响应要大于地震波垂直入射时结构的动力响应。该方法在均匀地基假设下构造了反映地表设计地震动特征的斜入射波系,斜入射波系在地表的响应具有非一致特征,同时该方法考虑了地基的辐射阻尼,可用于重大工程在地震动非一致输入下的动力响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地震响应 设计地震动 斜入射 粘弹性边界 重力坝-地基动力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与库水动力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迟世春 林皋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718-723,共6页
推导了时域内求解压缩性库水与面板堆石坝相互作用的计算公式.研究了不同动水压力模型对坝水系统自振频率及实测地震作用下坝体动力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动水压力模型对系统频率的影响不大;坝体动力反应,威氏公式与不可压缩库水模... 推导了时域内求解压缩性库水与面板堆石坝相互作用的计算公式.研究了不同动水压力模型对坝水系统自振频率及实测地震作用下坝体动力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动水压力模型对系统频率的影响不大;坝体动力反应,威氏公式与不可压缩库水模型接近,可压缩库水模型与不考虑动水压力情况接近.地震所激起的动水压力不同模型虽有差别,但数值较小.面板堆石坝的动力分析建议采用可压缩水体动水压力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石坝 坝水相互作用 混凝土坝 库水 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武思宇 宋二祥 +1 位作者 刘华北 邵晓晖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34-1337,共4页
设计并完成了刚性桩复合地基1∶10比尺的振动台试验。对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抗震性能、桩土变形特性、上部结构的影响、柔性容器的效果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讨论。结果表明,刚性桩复合地基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上部结构特性对桩身变形的影响不大... 设计并完成了刚性桩复合地基1∶10比尺的振动台试验。对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抗震性能、桩土变形特性、上部结构的影响、柔性容器的效果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讨论。结果表明,刚性桩复合地基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上部结构特性对桩身变形的影响不大,桩身的运动主要受自由场运动的控制,柔性容器能够较好的解决模型试验的边界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桩复合地基 振动台试验 动力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工格栅加筋砂土地基大模型动载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王家全 张亮亮 +1 位作者 刘政权 周圆兀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539-3547,共9页
为了研究土工格栅加筋砂土地基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变形特性,利用自行设计的300 cm×160 cm×200 cm(长×宽×高)大比例地基模型试验装置,分别针对纯砂地基、土工格栅加筋地基进行了静动荷载破坏试验。分析地基承载... 为了研究土工格栅加筋砂土地基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变形特性,利用自行设计的300 cm×160 cm×200 cm(长×宽×高)大比例地基模型试验装置,分别针对纯砂地基、土工格栅加筋地基进行了静动荷载破坏试验。分析地基承载力及基础沉降、地基土压力、动力加速度响应、土工格栅应变等参数变化规律,揭示了动力荷载作用下加筋砂土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特征,并对比分析静、动荷载对加筋地基承载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纯砂地基相比,格栅单层加筋地基的承载力提高1.12倍,地基基础中轴线处沉降量减少24%,加筋土体的抗变形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加筋作用改变了地基的破坏模式,动载作用下纯砂地基为冲剪破坏而加筋地基为整体剪切破坏;筋材的存在对地基土压力及加速度峰值分别有明显的扩散作用和衰减作用,可有效降低在动力载荷下筋土的瞬态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格栅 加筋地基 界面作用 承载特性 动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基础—坝体体系动力特性及地震反应分析的有限元与无限元耦合法 被引量:5
20
作者 燕柳斌 李国华 夏小舟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49-253,共5页
编制了有限元及有限元-无限元耦合计算程序,利用其分析了广西源口拱坝在有限域及无限域地基下的动力特性与动力响应,并与常规刚性地基下坝体的动力特性、动力响应进行比较,得出结论:1.弹性地基下拱坝自振频率减小、动位移最大值增大;2.... 编制了有限元及有限元-无限元耦合计算程序,利用其分析了广西源口拱坝在有限域及无限域地基下的动力特性与动力响应,并与常规刚性地基下坝体的动力特性、动力响应进行比较,得出结论:1.弹性地基下拱坝自振频率减小、动位移最大值增大;2.耦合分析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显著的经济性,是工程应用中值得推广的一种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基础—坝体动力相互作用 动力特性 有限元 无限元 耦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