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种养模式稻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
1
作者 李如龙 何楚 +4 位作者 罗颖 汪金平 曹凑贵 刘娟 江洋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103,共13页
为探究不同种养模式稻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功能差异,通过田间试验,以水稻单作模式(monoculture,CK)、稻-虾模式(rice-crayfish coculture model,RC)、稻-鸭-虾单元格投放模式(rice-duck-crayfish unit release model,CRXD)、稻-鸭-虾... 为探究不同种养模式稻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功能差异,通过田间试验,以水稻单作模式(monoculture,CK)、稻-虾模式(rice-crayfish coculture model,RC)、稻-鸭-虾单元格投放模式(rice-duck-crayfish unit release model,CRXD)、稻-鸭-虾“游牧鸭”模式(rice-duck-crayfish“nomadic duck”model,NRXD)、稻-鸭-虾大田块模式(rice-duck-crayfish large field block model,BRXD)5种稻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结果显示,CK、RC、NRXD、CRXD和BRXD稻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分别为10.43万、13.60万、13.76万、14.06万、13.97万元/hm2,与CK相比,稻田种养模式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平均增加32.8%。5种稻田模式生态系统中生态价值占总价值的70.3%~81.0%,其中以气候调节功能价值最高,RC、NRXD、CRXD和BRXD的固碳释氧价值分别为6527.48、6609.40、6593.01和6519.91元/hm2。综合分析13项稻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4种稻田种养模式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以稻-鸭-虾单元格投放模式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高,为14.06万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种养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服务功能价值 服务价值 价值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空动态视角下基于ESV与ERI的生态分区识别——以河北省秦皇岛市为例
2
作者 郑嘉鑫 裴小龙 +3 位作者 宋东阳 田锐 赵中秋 柏航 《自然资源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3-244,共12页
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服务功能退化风险日益加剧,区域生态安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探索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ESV)与景观生态风险指数(ecological risk index,ERI)的生态分区可直观识别区域生态功能状... 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服务功能退化风险日益加剧,区域生态安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探索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ESV)与景观生态风险指数(ecological risk index,ERI)的生态分区可直观识别区域生态功能状态,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该文以河北省秦皇岛市为例,综合采用景观生态学法、当量因子法、GIS网格法以及空间自相关等方法,通过集成“前期-中期-后期”视角的动态管控框架,对2001—2021年ESV和ERI进行时空动态分析,揭示其演变规律,并基于“价值-风险”的空间聚集模式,建立研究区生态分区。结果表明:(1)2001—2021年秦皇岛市生态价值总体变化幅度不大,约增长0.73亿元,呈现出“大分散、小聚集”交错分布的空间格局;(2)生态风险均值呈波动下降的趋势,逐渐向低风险转移,具有“北端高、南端低”的特征;(3)研究区ESV和ERI演变类型可划分为维持型、升级型、缓和型和波动型,其中维持型所占比例最大;(4)研究区单位面积ESV与ERI存在正相关关系,以高价值-高风险区为主,并集中分布在秦皇岛市北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景观生态风险 土地利用变化 时空动态 生态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拉市海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
3
作者 赵仁芬 黄念 +3 位作者 张志岩 邓忠坚 向建英 王逸之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2期83-91,共9页
基于2010年、2015年和2022年3期Landsat遥感解译数据,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转移矩阵、土地利用程度指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变化率等指标,从长时间序列角度系统分析拉市海流域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10—... 基于2010年、2015年和2022年3期Landsat遥感解译数据,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转移矩阵、土地利用程度指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变化率等指标,从长时间序列角度系统分析拉市海流域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10—2022年拉市海流域建设用地和湿地面积持续增加,农田面积持续减少,森林和草地面积呈“先减后增”趋势;在研究时段各土地利用类型呈现多动态转移,其中建设用地转入最多,主要由森林和农田转入,农田转出最多,主要转化为湿地、草地和建设用地;2010—2022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先减后增”趋势,2010—2015年减少了2.71×10^(6)元,2015—2022年增加了5.60×10^(6)元;水文调节和气候调节单项生态服务价值贡献最大,水资源供给和维持养分循环贡献最小,湿地和森林是贡献的主要因子。在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实施下,拉市海流域的土地利用结构逐渐趋于稳定,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整体呈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动态度 土地利用程度指数 拉市海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林场生态修复工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4
作者 王朝远 陶韬 《林业科技情报》 2025年第2期214-216,共3页
国有林场生态修复工程是维护生态安全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典型国有林场为例,构建多维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指标体系,采用经济价值量化、生态功能对比和服务价值计算等方法,系统评估生态修复工程的生态系统服... 国有林场生态修复工程是维护生态安全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典型国有林场为例,构建多维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指标体系,采用经济价值量化、生态功能对比和服务价值计算等方法,系统评估生态修复工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结果显示:经生态修复后,研究区域碳固定服务价值年均增加32.5%,水源涵养服务价值提升27.8%,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改善18.6%。不同修复模式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存在显著差异,综合生态修复模式的服务价值显著高于单一修复模式。研究还发现,生态修复工程不仅能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还能带来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国有林场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林场 生态修复 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评估 生态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UCC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以祁连山区域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马鑫 李广 李杰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92-1505,共14页
分析祁连山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特征,可为该区土地高效开发利用、生态恢复与保护机制的构建提供数据支撑。基于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运用改进的当量因子定量评估祁连山区域不同历史时期的... 分析祁连山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特征,可为该区土地高效开发利用、生态恢复与保护机制的构建提供数据支撑。基于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运用改进的当量因子定量评估祁连山区域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合空间自相关及GIS空间统计方法,探究研究区不同乡镇的地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1980-2020年,研究区主要土地类型为未利用地、草地、林地、耕地,总覆盖率在93%以上。其中林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动态度变化最大。2)1980-2020年,祁连山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增加了170.8285×10^(8)元,其中草地、林地和水域的生态服务价值占78%,水文调节和气候调节的生态服务价值占60.14%。3)地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正相关性较明显,空间集聚程度较高。高值聚集区有由增加向减少转变的趋势,低值聚集区逐年增加。4)1980-2010年,祁连山区域南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于北部,北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2010年后有增加趋势,但研究区南北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还未达到均衡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当量因子 动态度 时空变化 空间自相关 聚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民视角下乡村地区生态系统文化服务评估与优化--以浙江四十里河河谷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张诗阳 邹宜孜 +1 位作者 姚思丹 曹旭卿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9458-9469,共12页
阐明乡村地区居民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空间感知特征及其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对于支撑乡村环境品质和居民福祉的可持续提升具有重要价值。以浙江四十里河河谷为对象,将支付意愿法与PPGIS相结合,并利用MaxEnt模型开展乡村地区的生态系统文化... 阐明乡村地区居民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空间感知特征及其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对于支撑乡村环境品质和居民福祉的可持续提升具有重要价值。以浙江四十里河河谷为对象,将支付意愿法与PPGIS相结合,并利用MaxEnt模型开展乡村地区的生态系统文化服务评估。研究结果表明:(1)乡村居民对休闲娱乐、美学、历史文化的需求较高,年龄与居住环境特征会进一步影响居民的偏好。(2)丰惠古镇所在的乡镇中心区、通明闸以南乡野片区、四明湖畔的东明山景区以及红色资源丰富的横坎头村是区域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热点,而生态系统负面文化影响则多分布于乡镇、村落集中建设片区内部和部分景区、采石场区域。(3)对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影响最大的是距文保单位和景区的距离,其他还包括距河渠、湖泊、居委会和村委会的距离,以及高程和人造地表、耕地等土地利用类型,与生态系统负面文化影响紧密相关的则是距文保单位、景区以及居委会和村委会的距离。(4)研究结合居民偏好和MaxEnt制图结果,提出划定乡村地区生态系统文化服务高值保护区与潜力提升区的方法,以支撑3类空间优化策略的针对性实施。研究能够为乡镇级小尺度乡村地区的生态系统文化服务评估及其规划应用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 MaxEnt模型 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 价值评估 乡村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沼泽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富勤 朱定芬 +2 位作者 秦燕 刘茜 宋劲忻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5期118-124,共7页
以2021年为基准年,将云南省沼泽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划分为供给服务、生态调节服务、支持服务和社会服务4类,估算各类服务价值。结果表明,云南省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年服务总价值量为303.29亿元,单位面积价值量为74.74万元/(hm^(2)·... 以2021年为基准年,将云南省沼泽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划分为供给服务、生态调节服务、支持服务和社会服务4类,估算各类服务价值。结果表明,云南省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年服务总价值量为303.29亿元,单位面积价值量为74.74万元/(hm^(2)·a);在4类服务功能中,生态调节服务价值(169.63亿元)>供给服务价值(115.51亿元)>社会服务价值(13.41亿元)>支持服务价值(4.74亿元);各州市沼泽湿地供给生态服务价值最高为迪庆州(155.70亿元)。该结果旨在为云南省沼泽湿地保护管理与生态保护补偿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泽湿地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典型湿地生态系统的固碳价值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翟夏杰 崔丽娟 +3 位作者 李伟 赵欣胜 张曼胤 康晓明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共8页
为探讨我国不同湿地生态系统类型固碳价值的分异特点及其在总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的占比规律,探讨湿地生态系统固碳价值的影响因素,以我国典型内陆和滨海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2011年Landsat TM 5遥感影像分析和前期研究,系统梳理了其... 为探讨我国不同湿地生态系统类型固碳价值的分异特点及其在总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的占比规律,探讨湿地生态系统固碳价值的影响因素,以我国典型内陆和滨海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2011年Landsat TM 5遥感影像分析和前期研究,系统梳理了其固碳价值和分异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内陆湿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的年固碳价值为1400~43360元/hm^(2),最高值在太湖湿地,其次是若尔盖湿地(19990元/hm^(2)),最低值在白洋淀湿地;固碳价值在总服务价值的占比最高的是四川若尔盖湿地(10.08%),占比不足1%的有贵州草海湿地、湖南洞庭湖湿地、河北白洋淀湿地、新疆博斯腾湖湿地、青海青海湖。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的年固碳价值为3711.50~6448.00元/hm^(2),平均4880.57元/hm^(2),固碳价值在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占比(最低为10.72%,平均值为13.19%)明显高于内陆湿地。研究结果可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管理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固碳 价值评价 生态系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及价值评估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4
9
作者 何江润 吴艳艳 吴志峰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1-280,共10页
粤港澳大湾区湿地生态系统近年受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因素的双重胁迫,湿地面积急剧萎缩,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服务、生态过程等愈加复杂,加剧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及保护工作的难度。因此如何在类型丰富、结构复杂的大湾区湿地生... 粤港澳大湾区湿地生态系统近年受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因素的双重胁迫,湿地面积急剧萎缩,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服务、生态过程等愈加复杂,加剧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及保护工作的难度。因此如何在类型丰富、结构复杂的大湾区湿地生态系统构建针对性的、适用性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体系,进而开展系统性的、针对性的生态服务及资产评估,也是现阶段大湾区自然资源监测及生态安全评估的重点及重大课题之一。以粤港澳大湾区湿地生态系统为分析对象,梳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研究进展。研究发现该区域存在湿地遥感监测能力不足、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体系不适用等关键问题,受限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气候特征、复杂的地表环境及湿地类型,此区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难度将会提升。针对粤港澳大湾区湿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目前面临的挑战,展望粤港澳大湾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三个重要方向:1.实现湿地参数精准提取,构建高时间分辨率湿地数据集;2.针对湿地资源特征,构建大湾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体系;3.建立湿地资源价值评价系统,实现湿地从“资源评价”到“资产核算”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湿地生态系统 服务价值 评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祁连山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化分析 被引量:20
10
作者 张百婷 李宗省 +3 位作者 冯起 陆志翔 张百娟 程文举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187-4202,共16页
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是建设我国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关键环节,而核算祁连山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制定合理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有力依据。然而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祁连山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依旧突出,亟需对该地区生态系统服... 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是建设我国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关键环节,而核算祁连山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制定合理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有力依据。然而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祁连山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依旧突出,亟需对该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开展研究以服务后期生态环境建设。基于此目的,使用1990—2020年祁连山地区土地利用数据,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揭示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并使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测算了祁连山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探究了其动态变化过程,并明确了各土地利用类型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1)1990—2020年,草地和荒漠是祁连山地区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分别为水域>湿地>耕地>荒漠>草地>林地。草地和耕地以及草地和荒漠相互转化成为该地区最主要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2)祁连山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持续增加趋势,由1990年的7231.36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7836.07亿元,在空间上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变化趋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构成主体主要为水域、草地和林地,单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以水文调节和气候调节为主,反映了调节服务是祁连山地区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3)水域、草地和湿地这3种土地利用类型是近30年祁连山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主要贡献因子。1990—2020年,祁连山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的敏感性总体呈增加态势(1.48%—7.91%),土地利用变化对该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逐步增强。系统揭示了过去30年祁连山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演变及其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内在联系,重点阐释了水域、草地、林地和湿地对该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可为祁连山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及生态保护管理等提供基础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评估模型 祁连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长江上游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及预测模拟 被引量:8
11
作者 滕皎 李慧 +4 位作者 赵彩云 殷晓洁 陈智 高伟杰 李干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4-284,共11页
为研究长江上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影响,基于GIS网格空间可视化表达技术,以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为数据源,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ESV评估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模型等方法,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动态度和ESV时空变化特征及二... 为研究长江上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影响,基于GIS网格空间可视化表达技术,以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为数据源,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ESV评估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模型等方法,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动态度和ESV时空变化特征及二者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上游地区林地和草地是最主要土地利用类型,2000-2020年,林地、水域、建设用地、未利用地面积呈现增加趋势,其中建设用地面积在2020年较2000年增加148.66%,耕地和草地的面积呈现减少的趋势;2)在2050年未来气候情景下各类型土地利用变化差异较为显著,耕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均减少,变化速度最快的是水域,而林地和草地面积呈增大趋势,未来2个不同气候情景下的土地利用综合变化速度稳定在0.80%~0.92%;3)长江上游地区土地利用存在很大开发潜力,2000-2020年及2050年未来气候情景下土地开发以中低强度为主,而高强度等级土地利用聚集分布于四川和重庆,特别在2050年未来2个气候情景下区域极核分布更为显著,需引起高度重视;4)研究区单位面积ESV以中和较高等级为主,总ESV稳定在80000亿元以上,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但空间分异较为显著,其中长江上游中部山地以及青藏高原部分区域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高,而四川、重庆主城区是较低和低级生态系统服务的集中分布区域,在未来气候变化下ESV呈下降趋势,中等排放情景ESV小于低排放情景ESV;5)ESV与综合土地利用强度呈正相关性,空间上主要以高-高聚集、高-低聚集和低-低聚集分布为主,高-高型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的部分地区,高-低型集中分布于经济发展较快的四川、重庆地区,低-低型分布于草地广泛、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青藏西北地区。研究结果揭示了长江上游地区2000-2020年及未来气候变化下ESV与土地利用动态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相关性,可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地区生态保护政策、建立生态保护修复的长效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土地利用动态 GIS 时空特征 长江上游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源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环宇 《浙江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54-64,共11页
根据2020年森林资源监测本底资料对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森林生态系统的支持服务、调节服务、供给服务、文化服务4个服务类别的8个功能(保育土壤、林木养分固持、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林木产品供给、森林康... 根据2020年森林资源监测本底资料对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森林生态系统的支持服务、调节服务、供给服务、文化服务4个服务类别的8个功能(保育土壤、林木养分固持、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林木产品供给、森林康养)计16个指标(固土、保肥、氮固持、磷固持、钾固持、调节水量、净化水质、固碳、释氧、提供负离子、吸收气体污染物、滞尘效应、生物多样性保护、木材产品、非木材产品、森林康养)的价值,依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GB/T38582—2020),进行价值评估。结果表明2020年富源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约为138.958亿元·a^(-1),单位面积价值约为11.42万元·hm^(-2)·a^(-1);各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表现为保育土壤>涵养水源>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康养>净化大气环境>林木产品供给>林木养分固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服务功能 评价体系 价值评估 富源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冰雪生态系统服务框架构建及价值评估 被引量:1
13
作者 耿帅 郝喆 +2 位作者 闫振宇 樊雨 宋有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0-63,68,共5页
针对目前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森林、草地、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而很少关注冰雪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问题,构建了冰雪生态系统服务框架及价值评估体系,划分东北、华北、西北、西南4大区域,在MODIS、统计数据和气象站数据的... 针对目前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森林、草地、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而很少关注冰雪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问题,构建了冰雪生态系统服务框架及价值评估体系,划分东北、华北、西北、西南4大区域,在MODIS、统计数据和气象站数据的基础上,基于功能量法,建立基于3个一级服务、8个二级的冰雪服务体系,对中国冰雪生态系统的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价值进行核算。结果表明,中国冰雪生态系统总值为81207.93亿元,其中,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分别为11314.41、17020.52、31030.5、21842.5亿元,分别占总价值的13.93%、21.11%、38.22%、26.74%;从冰雪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比来看,气候调节>调节径流>文化服务>供给服务>农田防旱>土壤保熵>空气加湿>大气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冰雪 生态系统服务 服务价值 评价 功能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草原露天矿区生态累积效应:评估模型与应用
14
作者 梁佳欣 李晶 +2 位作者 殷守强 任河 蒋斋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199-3215,共17页
为揭示半干旱草原露天矿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分离矿区人类活动生态累积效应并识别其演变态势,在厘清矿区生态累积效应概念的基础上,构建适用于半干旱草原的露天矿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估指数(Surface Mining Areas Eco-environmental Evalua... 为揭示半干旱草原露天矿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分离矿区人类活动生态累积效应并识别其演变态势,在厘清矿区生态累积效应概念的基础上,构建适用于半干旱草原的露天矿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估指数(Surface Mining Areas Eco-environmental Evaluation Index,SMAEEI)以及矿区生态累积效应定量评估模型。选取内蒙古胜利矿区为研究区,量化分析1986—2020年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累积效应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及主要人类活动的生态累积效应差异。结果表明:①SMAEEI适用于半干旱草原露天矿区,能客观呈现各地类生态环境质量高低顺序。35 a间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呈极显著下降趋势,且其空间差异显著减弱。露天矿场、城镇扩张区、锡林河湿地及北侧草地生态环境质量出现极显著、显著的退化趋势。②半干旱草原露天矿区生态累积效应定量评估模型能剔除气候因素对生态系统的耦合影响,分离并量化人类活动对矿区生态系统的累积效应,揭示累积的方向、程度和空间范围。35 a间研究区生态服务价值累积量(Change of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Cumulant,COESVC)共减少1186157.03万元,出现负向生态累积效应,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高度、中度负向累积区集中在湿地和草地退化区、城镇区、露天矿场。③露天开采、城镇建设造成的单位面积负向生态累积效应最明显,前者在单位时间内带来的负向累积变化最剧烈,后者负向累积效应的局部影响程度和偏离度最大;放牧活动引起的负向生态累积效应影响范围最广、总量最大,但局部影响程度最小,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较其余人类活动更稳定。研究成果可将矿区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环境实物量变动转化为价值量描述,为采用货币形式测算矿区生产生活行为的环境损害成本提供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累积效应 半干旱草原露天矿区 生态环境质量评估指数 生态服务价值 内蒙古胜利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螺沟冰川退缩区原生演替过程中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15
作者 秦世豪 付顺 罗辑 《四川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50-57,共8页
通过分析海螺沟冰川退缩区原生演替过程中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可以为人工生态系统管理、重建、恢复等生态系统正向作用的政策与方针提供一定的帮助。在海螺沟冰川退缩迹地设置6个样地(12,30,40,50,70和120年),根据《森林生态... 通过分析海螺沟冰川退缩区原生演替过程中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可以为人工生态系统管理、重建、恢复等生态系统正向作用的政策与方针提供一定的帮助。在海螺沟冰川退缩迹地设置6个样地(12,30,40,50,70和120年),根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 1 721-2008),计算不同样地单位面积的营养元素积累、固碳释氧、土壤保持、涵养水源和物种多样性5个方面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1)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样地5达到最大值23 721.95元·hm^(-2)·a^(-1),样地1为最小值7 326.49元·hm^(-2)·a^(-1),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增长速率总体呈现先迅速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过程;(2)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样地1到样地2增长幅度最大为每年+8.22%,在样地2到样地3增长幅度最小为每年-1.64%;(3)在不同样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均以固碳释氧、涵养水源和生物多样性为主。海螺沟冰川退缩区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其他森林生态系统基本一致,并且在演替过程中,不同样地之间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出现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原生演替 货币价值评估 海螺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VEST模型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价值研究——以科尔沁右翼中旗为例
16
作者 丁青坡 靳文娟 孙天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3期53-58,135,共7页
[目的]量化研究农牧交错带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方法]以典型农牧交错带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为例,基于InVEST模型运行原理、研究区特点和数据可获得程度,从土壤保持、水源供给和水质净化3个主要方面对科尔沁右旗2... [目的]量化研究农牧交错带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方法]以典型农牧交错带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为例,基于InVEST模型运行原理、研究区特点和数据可获得程度,从土壤保持、水源供给和水质净化3个主要方面对科尔沁右旗2000、2010和2019年3个时段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估。[结果]科尔沁右翼中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较大,2000、2010和2019年的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服务功能价值分别为30.54亿、31.88亿和32.79亿元,水源供给服务功能价值分别为100.69亿、105.19亿和87.40亿元,水质净化服务功能价值分别为1 685.54万、1 584.43万和1 698.02万元。[结论]基于InVEST模型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不仅为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区域和综合生态区划分奠定了研究基础,也弥补了InVEST模型在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内容和方法应用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评估 InVES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池县草地动态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17
作者 仲俊涛 《农业科学研究》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草地兼具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人类活动对草地利用产生影响的同时,必然造成生态系统变化,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水平。以宁夏盐池县为研究区,定量评估2000—2020年草地动态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揭示生态系统服务对草地动态变... 草地兼具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人类活动对草地利用产生影响的同时,必然造成生态系统变化,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水平。以宁夏盐池县为研究区,定量评估2000—2020年草地动态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揭示生态系统服务对草地动态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内草地整体呈好转态势,草地动态变化以不同覆盖度草地和草地与非草地之间的正向演替为主,分别占盐池县总面积的14.32%和9.78%。(2)草地动态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以增加为主,且不同等级草地变化引起的服务增加-价值增加为主要增长类型,占总增加量的60.21%。服务价值的减少则以草地与非草地之间的变化为主,占减少量的79.13%。(3)盐池县草地动态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西北部为不同覆盖度等级草地变化引起的服务增加-价值增加区域,而东南部以草地与非草地变化引起的服务增加-价值增加为主、非草地与草地服务减少-价值减少类型为辅。研究揭示了禁牧草地动态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的影响,对农牧交错带草地资源管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动态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盐池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初探——以深圳市为例 被引量:123
18
作者 彭建 王仰麟 +2 位作者 陈燕飞 李卫锋 蒋依依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94-604,共11页
综述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相关研究进展,以深圳市为例,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与方法,阐释了生态系统调节气候、固碳释氧、保持土壤、涵养水源、净化环境和减弱噪声等生态服务功能,对其经济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深圳市生态系... 综述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相关研究进展,以深圳市为例,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与方法,阐释了生态系统调节气候、固碳释氧、保持土壤、涵养水源、净化环境和减弱噪声等生态服务功能,对其经济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深圳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有巨大的生态经济效益,2000年总价值为1265.29亿元,与深圳市当年国内生产总值1665.24亿元相当。同时,城市生态系统各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性,由大到小依次为固碳释氧功能、调节气候功能、涵养水源功能、保持土壤功能、净化空气功能与减弱噪声功能。而减弱噪声与净化空气是深圳市下一阶段景观管理与生态建设中需要重点保障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服务功能 经济价值评估 深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初探 被引量:42
19
作者 靳芳 鲁绍伟 +3 位作者 余新晓 饶良懿 张振明 毛富铃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5年第2期5-9,共5页
随着人类对生态系统功能不可替代性认识的不断深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全球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对其服务价值进行评估,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估... 随着人类对生态系统功能不可替代性认识的不断深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全球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对其服务价值进行评估,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估标准和指标体系,便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在充分考虑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机制的基础上,采用频度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尝试构建了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评估指标体系 中国森林 生态系统功能 陆地生态系统 全球生态系统 评估标准 可操作性 专家咨询 替代性 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杉木林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被引量:62
20
作者 王兵 马向前 +2 位作者 郭浩 王燕 冷泠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4-130,共7页
采用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台站多年连续观测数据和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及公共数据对中国杉木林生态服务价值物质量和价值量进行详细评估。结果表明:1994—1998年和1999—2003年期间,中国杉木林生态服务总价值分别为15643.82亿元.a-1和1... 采用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台站多年连续观测数据和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及公共数据对中国杉木林生态服务价值物质量和价值量进行详细评估。结果表明:1994—1998年和1999—2003年期间,中国杉木林生态服务总价值分别为15643.82亿元.a-1和17043.86亿元.a-1,单位面积价值分别为12.62万元.hm-2a-1和12.34万元.hm-2a-1,其中在所评估的六大服务项中各服务项的价值所占比例次序为涵养水源>积累营养物质>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保护>净化大气环境>固土保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中国杉木林生态系统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